“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的划分及其对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历时性”意义
现代西方翻译流派述评
现代西方翻译流派述评作者:胡青松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分类评述现代西方主要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流派,以期对中国的翻译学习者和翻译爱好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翻译理论;翻译流派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发展迅速,主要呈现出四大学派:布拉格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和交际理论派。
一、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①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②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①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
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②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
他认为,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
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④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
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语言进行处理。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1)理解即是翻译:领悟一种意义便是翻译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就其实际过程来看,任何一个交流 行为都隐含着翻译活动,他的“理解即翻译”论断的阐释 学意义在于指出了阐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理解和阐释问 题即是译者最关注的根本问题。 (2)翻译的四个步骤 乔治·斯坦纳指出,翻译并不是“意义”简单复制的 过程,而是有“人”这一主体参与的过程,即译者的主体 性。
2.海德格尔阐释学翻译观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 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2)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和“转渡transfer”。 3)他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是翻译。他把 “解释”与“翻译”等同起来。 4)他认为,理解受到历史和语言的双重影响。 5)准确的翻译还受缚于母语的前结构。 6)他倡导在翻译中以本意在先、审视词语的源流、重视被遮 蔽的思想。
二、理论特点
1、将阐释概念扩大,认为翻译,乃至语言研究都是阐 释过程。强调原文理解的普遍性与历史性。 2、广阔的研究视野,翻译研究涉及功能学、文化学、 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研究对象涉及口译与笔译、 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 3、将翻译视为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三、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理论内容提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1)中世纪的古典阐释学: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以及一些 宗教、文学经典著作的解释。 2)认识论和方法论阐释学(18世纪):阐释所有文本,以 语法阐释、心理阐释为方法,强调阐释的客观性、能动性 和辩证法的一门特殊学科。
3)本体论(现代)阐释学:人类自身的历史的哲学阐释, 揭示了理解的相对性与历史性,批评了传统的阐释存在的 非历史性主义倾向,提高了人们对理解的自觉地反思水平。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课件
阐释学派将关注译者的心理过程和认 知机制,探究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 理解和解释原文。
阐释学派将更加注重文化因素在翻译 中的作用,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与碰撞,以及如何通过翻译传递文化 内涵。
对译者主体性的深入研究
译者的认知过程
阐释学派将深入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 ,包括译者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 情感体验等对翻译的影响。
02 03
文化冲突与融合
阐释学派将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冲突,如何实 现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翻译促进文化交流和理 解。
文化传播与推广
阐释学派将关注如何在翻译中传播和推广本土文化,使译 文能够更好地反映本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语义阐释的重要性
在翻译过程中,语义阐释是基础 ,它决定了翻译的准确性,对于 传达原文的真正意义至关重要。
语义阐释的方法
包括词汇分析、短语分析、句子 分析等,需要综合考虑语境、文 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
语法阐释
语法阐释
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深入分 析,理解其语法功能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翻 译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要点三
译者的道德责任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道德责 任,要求译者尊重原作者和读者,确 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然而,在 实践中,译者的道德责任感可能会受 到挑战,例如在处理敏感话题或争议 性内容时。
对文化差异的忽视
文化背景的差异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在处理具有不同文 化背景的文本时,可能会忽视文化差 异对文本意义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译 文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文化内涵。
对原文本理解的局限性
语言与文化差异
文本意义的模糊性
阐释学翻译理论
①全文是以伽达默尔理论为核心,标题
为“阐释学的文本解读” ② 违背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精神中的 共同决定关系,译者成为了万能的阐 释者,而剥夺了读者的参与。
2)对西方阐释学翻译理论译介不够 全面。如忽略了利科的思想。
②“存在”并不能通过“此在”这一途径到达。 存在的意义必须通过文化、宗教、历史以 及科学无尽的阐释过程得以传递。因此阐 释学的任务是揭示存在如何得以展示和反 思。--- “the shortest route from self to self is through the other”.
③文本阐释三个基本阶段: 1)客观分析文本自身。这是一种对文本内容 与形式进行结构及语言分析的定位,即对 文本语言代替谈话话语之后,语境、声音、 气氛等现场因素失却后的文本的认识。
A 贝蒂:Teoria Della Interpretatione
非本体论角度 语言及文本都是人类意图的客观表现。 解释文本意义就是复活通过象征手段表达 出的意图。复活的关键在于再现原文文本 创作的过程 ,其目的不在于抵达原作者的 心理状态或内容,而在于把握原文真实唯 一的意义。
B 赫施:《解释的有效性》(1967) ①驳斥伽达默尔视域共融观点 如果缺失有效性这一概念,不同解释之间 就无合理度的区分。人文科学所赖以存在、 以解释为基础的知识和客观性将在阐释学 中不复存在。 ② 区分“含义”(Sinn)和“意 义”(Bedeutung) 含义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所表达的事 务中。意义则是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系 统、某个情境或与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 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伽达默尔所言理解
D 理论运用 2001 张德让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 与翻译研究》,探讨历史误读、文 化过滤、重译
E 批判
翻译的阐释学派
⑥以任何方式进行的语内语际的交流都是一种翻译;
⑦无论是语内还是语际,人交往的实质就是翻译研 究翻译就是研究语言。
⑧斯坦纳还详尽地分析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障 碍;
Ⅰ、语际翻译的障碍在于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不 同,要经过解释性地移植这一信息才能跨越语言文 化的障碍;
2)视界融合的过程也是视界碰撞的过程,这一过 程不是用一种视界代替另一种视界,而是必定同时 包括两者的差异和交互作用。视界融合是建立在差 异基础上的融合。
3、“效果历史”是伽达默尔三大哲学阐释学的 第三个基本原则。
1)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 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形成过细横之中,伽达 默尔将这种过程历史称为“效果历史”
3、他看到了人类在语言自由和语言制约之间的辨 证关系:一方面,每个人的思想概念的形成、说 话人的智能和想象等都受到所说语言的制约,另 一方面,凡是思想自由、智能独立的人都能创造 语言;
4、他从阐释学的观点切入了翻译和翻译中的诸多 问题。
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
一、斯坦纳的代表作《通天塔:语言与翻译面 面观》
人类的世界经验,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确立 ຫໍສະໝຸດ 阐释学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与独立地位.
1、理解的历史性是伽达默尔哲学的第一位原则
1)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作为理解者的人 和理解的对象—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都处于历 史的发展演变之中。
2)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包括误读现 象。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对过去文本产生偏见是一 种普遍现象,而且偏见本身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创造 力的表现。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 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 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每一次翻译 却注定要成为一新事物,这也是翻译创造性的表现。
(完整word版)浅谈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有翻译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历史中,不同学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对翻译有或深或浅的认识。
特别是二战以后,翻译理论工作者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20世纪后期,特别是最后20年间,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西方,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翻译理论家开始打破学科壁垒,纷纷以其他学科的各种理论为依托,建立了各种翻译理论模式,形成了各种翻译研究流派。
但是,由于翻译活动自身的复杂性,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互相渗透性,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常常互相借鉴,彼此参照,因此,翻译研究流派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
国外的翻译研究,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相关著述。
然而在这漫长的两千余年的时间里,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个别学者如德国的洪堡、本雅明外,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始终没有跳出“怎么译”这三个字。
也就是说,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直就是“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以散文译诗”还是“以诗译诗”这样一些与翻译行为直接有关的具体问题,他们的理论则多出自论者自身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
20世纪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翻译学者开始从科学的、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讨论翻译问题,他们运用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开拓出翻译研究的崭新领域。
翻译研究的这一语言学转向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以至于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翻译甚至被纳入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
翻译流派的划分(自己总结)
第一次《翻译理论》课作业:Classifications of Schools of TranslationTheories参阅了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之后,了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可划分为5大流派,即:TheNorth 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 The“Sc ience”of Translation,Early TranslationStudies, Polysystem Transla tion, Deconstruction.(1)北美培训学派(TheNorth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侧重实践,强调译文的品味及文学价值,但译论局限于美学经验和指令性翻译规则,缺乏系统化理论。
代表人物有: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理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
(2)翻译科学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也可称额为翻译的语言学派,其特点就是有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的意识,并想使之称为一门“学科”,但结果又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成为了别的学科的附属,具体点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才有人把这段的翻译研究称为“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有:Jakobuson, Nida, J.C.Catford, Wolfram Wills, Newmark,Reiss,Vermeer(3)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Translation Studies):该学派兴起于70年代的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主要探讨译文产生与作用。
该学派主要采取译入文学文化研究手段,侧重直观法和文学翻译,到80年代,该学派学者Jose Lambert转向了译学客观描述个案研究,英国的SusanBassnett,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为Translation Stud ies 和比利时学者Andre Lefevere,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则转向文化研究模式(4)多元体系学派(Polysystem Translation):其翻译理论反战与早期研究学派,是翻译研究学派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
翻译理论流派论述分析
翻译理论流派论述分析♦最主要的理论依据生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思想界内咅即以反叛、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和文学批评话语为特征的解构主义。
♦"翻译是帝国的殖民工具〃成了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
♦超越语言的局限,从政治、权力等视角探究翻译问题。
关注的并非翻译本身,但是给传统的翻译观念带来极大冲击。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4、德莱顿(JohnDryden1631-1700)♦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
♦译者必须考虑译文的读者和对象。
♦将翻译分为三类:逐字翻译、意译和拟作,认为逐字翻译是“戴着脚镣在绳索上跳舞〃;拟作近似于创造,脱离了原作的面貌;主张重意义、轻语言形式的意译。
他对翻译的三分法突破了传统二分法(即直译、意译)的局限,可以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5、泰特勒(AlexanderTytler1747-1814)♦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
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O♦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
♦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普通语言学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虽然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方法,却存在—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
-携f主要代表♦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交际理论派与奈达♦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一、主要翻译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
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2 伦敦派;3 美国结构派;4 交际理论派。
而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1.语言学派;2 交际学派;3 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4文学-文化学派;5结构学派;6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
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二、伦敦学派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 所决定的。
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 R. Firth)。
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再思考
第 29卷第 2期 2018年 3月
广东外 语 外贸 大学学 报
Jour 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01.29 .No.2 Mar.2018
诠 释学 翻译 理 论 研 究 再 思 考
胡 桑
(上海外 国语 大学 英语 学院 ,上 海 200083)
二、诠 释学及 其翻译理论
现代诠释学主要存在三种不同形态 ,从 “作者 一文本 一读者”三者的关 系来看 ,不同形态的诠 释学研 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1)以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 (Dilthey)为代表的一般诠释学侧重对作 者原意的追寻,希望通过考察与作者相关的资料以及心理学上 的“移情”作用 ,“忘我”地进入作者的世界 , 努力找寻各种文本解读 中最符合作者原意的解读 ,因此 ,一般诠释学常被视为“作者中心论”;(2)以利科
摘 要 :现代西方诠 释学 因其探究 文本理解过程 中的“意义”问题而备受 翻译理论 界关 注。通 过对三种 不 同形态诠释学 的分 析 ,指 出译界对本 体论 诠释学存 在一定的理解 误区 ,对方法论诠释学没有予 以足 够重视 ,并 适 当结合翻译实践情况 ,最终得 出结论 :文本意义包括作者赋意 、文本传 意和读者会 意三部分 。译者 以文本 自身 作 为第一理解对象 ,通过“语词 一文本 ”循 环 、“文本 一历史语 境”循环和作者语境还原 法 ,尽 可能准确地解 读文本 。 另一方面 ,由于作者意 图难 以完全精确还原 、译 者主体必 定带有 “偏见 ”进行理解 等原 因 ,翻译 不可避 免带有一 定的创造性 ,但这个创 造性极其有限 。
诠释学不同流派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
诠释学不同流派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作者:张思瑾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9期摘要:诠释学是理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与翻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初诠释学是作为理解和传达神旨意的工具,逐渐发展为哲学层面上的方法论。
诠释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一般诠释学、生命诠释学、此在诠释学、哲学诠释学、批判诠释学等。
诠释学对翻译范围的界定、翻译原则的界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诠释学翻译学诠释学流派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29-02古希腊时期,人们发现当理解《荷马史诗》和《圣经》等文学著作的意义时普遍感到理解和把握上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创造出“寓意诠释”以及“语法诠释”等解决方法,自此诠释学诞生。
“寓意诠释”注重于解读文学的象征意义,而“语法诠释”侧重解读文本字面上的意义。
从这种层面上来说,诠释学是一种为专门诠释《圣经》而发展起来的方法。
通过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圣经》考古学和语义学等方面的意义,使人们了解领悟《圣经》中上帝赐予的旨意。
诠释学的发展对翻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同的诠释学派对翻译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 诠释学的产生及不同流派的形成一般意义上,诠释学是指研究对文本意义理解以及解释的哲学或理论。
诠释学涉及多方面领域:宗教、哲学、文学和语言等,其反映了当代人文社会呈现出各学科研究相互渗透、交流和融合的趋势。
诠释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学流派。
1.1诠释学的产生诠释学一词产生于希腊语“Hermeneutics”,是希腊雄辩之神赫尔墨斯的名字演化得来,意为了解,它的词根“Hermes”在古希腊语中是神的旨意的意思。
在远古文明时期,人类社会已经开始研究神话、卜卦、寓意中蕴含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神的旨意翻译成人类易于理解的文本。
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已经涉及理解和解释问题的研究并且使用了诠释学的概念,笛卡尔在其《谈谈方法》和《关于第一哲学的沉思》等著作中也使用了诠释学的概念。
从诠释学理论看翻译出版的意义化过程及文本特性
诠释学理论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的诠释传 统到现代诠释学的发展,诠释学理论不断 完善和演变。
诠释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强调理解的历史 性和相对性,认为理解是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是不断对话和交流的过程。
诠释学理论在翻译出版中的应用:通过 诠释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原 文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准确地翻译和 出版文本。
YOUR LOGO
从诠释学理论看翻 译出版的意义化过
程及文本特性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诠释学理论概述
翻译出版的意义 化过程
文本特性的诠释 学解读
翻译出版中的诠 释学应用
结论
诠释学理论概述
诠释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诠释学定义:诠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 释的学科,旨在探讨文本意义的生成和解 读。
文本特性对翻译 出版中的意义化 过程具有重要影 响
翻译出版中的意 义化过程与文本 特性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作品的 整体意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 翻译出版中的意 义化过程与文本 特性的关系有助 于提高作品质量
诠释学理论对翻译出版的启示与影响
翻译出版应注重文本意义的传达,而非简单语言转换。 诠释学理论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主观性,对翻译出版中的文化差异处理有所启示。 翻译出版应关注读者接受度,将读者纳入意义生成过程。 诠释学理论对翻译出版中的意义化过程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探讨翻译出版中意义化过程与文本特性的关系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出版的意义化过程 拓展对翻译出版中读者反应的研究,以更全面地理解翻译出版对文化 交流的作用 结合新的诠释学理论,对翻译出版中的意义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主要观点:
他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翻译是 语言的属性之一;不论语内还是语际,人类的交流都等同 于翻译。
在该书中,斯坦纳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作为基础,提出了 “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将翻译的过程看作是阐释的运 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施莱尔马赫的四点创新之处
(1)他是西方第一个把笔译和口译活动明确区分并加以阐 述的人; (2)他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前者是指文学 作品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后者指的是实用性的翻译; (3)他看到了人类在语言自由和语言制约之间的辨证关 系:一方面,每个人的思想概念的形成、说话人的智能和 想象等都受到所说语言的制约,另一方面,凡是思想自由、 智能独立的人都能创造语言; (4)他从阐释学的观点切入了翻译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
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阈融合观在带来理论积极面 的同时也潜藏了很多问题,如过分提倡译者主体性导致翻 译实践的乱译之风;相对主义盛行导致以行为目的来衡量 手段的正当性,而这些翻译实践如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就存 在相互之间怎样交流的问题,偏离了翻译实践的正轨。
四、意义及影响
创造性地将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反思了主题 对客体的认识的理解过程,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此外,阐释学派通过探讨理解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 阐明了翻译的文化内涵,开创了翻译学向文化转向的 先河。
2.海德格尔阐释学翻译观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 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2)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和“转渡transfer”。 3)他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是翻译。他把 “解释”与“翻译”等同起来。 4)他认为,理解受到历史和语言的双重影响。 5)准确的翻译还受缚于母语的前结构。 6)他倡导在翻译中以本意在先、审视词语的源流、重视被遮 蔽的思想。
西方翻译史简介
二、西方翻译研究简述1.历时分类西方翻译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浩如烟海,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
从时间角度看,有人将其分成四个阶段,即古典译论期、古代译论期、近代译论期和现代译论期。
古典译论期包括古代到4世纪末这段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霍拉斯等,译论以围绕希腊文化翻译为特征。
古代译论期始于欧洲的中世纪至l8世纪,以宗教翻译和人文著作翻译为特征,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等。
近代译论期始于l8世纪后期到l9世纪末,适逢欧洲工业革命、启蒙运动,马休·阿诺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现代译论期始于l9世纪,一直到今天。
这个时期,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语言学发展很快,译论也和语言学研究紧密相连,而且学派纷呈,人物辈出,是翻译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
有关西方翻译研究的详尽论述可参阅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
2.学派分野从内容上分,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基本学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
语文学派关注原文的文学特征,这个学派比较注重原文而忽略读者。
语文学派翻译观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就很重要。
这个学派很早就提出了“到底是让信息适应人,还是让人适应信息”的问题,并且很早就围绕直译和意译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语言学派注重的是源语和译入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
该学派强调源语和译入语的对应规则,但这种对应基本上是在表层进行的,所以它对大部分实际翻译活动帮助不大。
然而,语言学派较为刻板的对应规则却对机器翻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卡特福特(Catford),代表作是他的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交际理论学派从信息源、信息、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的问题,一下子就把语言学派狭窄的路面拓宽了。
这个学派认为应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的交流而非语言的对等。
奈达(Nida)、卡德(Kade)、纽伯特(Neubert)、维尔斯(Wilss)等是这一学派中较为活跃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语 教 育 研 究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ResearchVol. 4 No.1Jan. 2016第4卷第1期2016年1月“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的划分及其对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历时性”意义王姗姗(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101)摘要: 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谭载喜先生指出,早期西方翻译史存在一条脉络清晰的隐形发展主线——文艺学翻译理论学派、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
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的提出不仅厘清了翻译理论之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关系,而且打破了西方翻译理论发展之二重困境:一、诠释学翻译理论流派强调文本意义“理解”和“解释”,融合了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对“文本”的强调,以及语言学翻译理论对“语言”的强调,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本体论模式与文化研究视野;二、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把翻译理论带入本体论视域中,打破了翻译可能之先验基础——上帝语言权威性,从而打破西方两千年翻译理论研究之困境,翻译研究由“规定性”走向“描述性”。
关键词:翻译流派划分;历时性关系;文本;语言 作者简介:王珊珊,女,讲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哲学诠释学与翻译理论。
0. 引言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谭载喜先生指出,早期西方翻译史存在一条脉络清晰的隐形发展主线——文艺学翻译理论学派、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以及稍后出现的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谭载喜,2004)。
谭先生认为,文艺学、语言学、诠释学翻译理论三分方式既能涵盖古代、近代、现代较为重要的翻译理论,又能理清门类杂多的翻译理论之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关系,无疑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一条重要线索。
谭载喜先生提出上述翻译理论研究划分方式的原因在于:目前学界流行的“‘派别划分法’可能会模糊翻译理论与促使其发展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历时’和‘共时’关系,模糊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性和层次性”(谭载喜,2005)。
换言之,“派别划分法”对区分“共时”性现代翻译研究不同范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会模糊翻译理论发展的“历时”性脉络。
1. 现有翻译流派划分方式及存在问题面对门类众多的翻译理论研究,目前学界流行的分类方式是以派别划分翻译研究门类,但不同翻译理论家对流派的划分方式又各不相同。
奈达将翻译理论演变过程表述为语文学、语言学、交际学到社会符号学的发展轨迹。
英国学者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 )所著的《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一书中把二十世纪后的翻译理论研究派别分为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文学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及翻译的哲学流派(杰里米·芒迪,2007)。
美国学者根茨勒(Edwin Gentzler )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1993)一书中则将当今翻译理论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Gentzler ,2004)。
美国学者蒂莫兹科(Maria Tymoczko )在根茨勒分类基础上,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了重新划分。
她指出,西方翻译理论分为:译场学派、哲学和语言学派、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派、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学派、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
而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巴西译者和译论家团体、后殖民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等都受了“文化转向”的影响,虽然它们彼此间没有统一的目标和方法(转引自马会娟,2001)。
流派划分法类别庞杂,由于每个学者自身的学术偏好和学术视野,无法全面具体地对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做详尽划分。
除流派划分法外,我国朱建平教授用更为严谨的学术分类方法,对西方翻译流派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DOI:10.16739/21-9203/g4.2016.01.009分:研究层次(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学、哲学),研究对象(对原文、译文的不同侧重),研究方法(规定性翻译研究与描述性翻译研究),对译学性质的认识(科学还是艺术),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是否“对等”等层面(朱建平,2009)。
这一分类方式,对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过程进行分类,基本全面涵盖了西方翻译理论所有派别,从不同视角对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进行梳理,较上述流派划分法更进一步。
然而,无论流派划分法还是学术划分法,都存在明显弊端。
正如谭载喜先生所述,仅以流派划分西方翻译发展史可能会模糊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及时间间距要素。
也就是说,上述翻译流派分类方式无法在历史性发展中区分各个翻译流派之“范式”转换与顺承关系。
2. “翻译诠释理论学派”的提出及理论框架面对上述翻译理论学派划分方式存在的问题,谭载喜先生指出,早期西方翻译史存在另一条脉络清晰的隐形发展主线——文艺学翻译理论学派、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以及稍后出现的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谭载喜,2004)。
在这条主线中,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作为翻译理论发展史上一条重要的分支得以凸显。
文艺学翻译理论学派始于古罗马的戏剧翻译,一直延续到当代(捷克的)列维和(苏联的)加切奇拉泽,以及20世纪、21世纪其他形形色色文艺学派理论家。
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别始于圣经巴别塔的传说,到奥古斯丁的“内在话语”,再到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莱布尼兹的“普遍语言”,一直延伸到20世纪、21世纪的现代语言学派。
作为现代翻译学之主流思想的现代语言学派门类繁杂,笔者把其粗略划分为狭义语言学派(linguistics)翻译理论和语言哲学派(linguistic philosophy)翻译理论。
诠释学翻译理论学派则包括:(1)传统诠释学理论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翻译思想以及他们的诠释学思想在翻译理论中的应用;(2)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德里达等解构主义翻译学派身处欧陆传统之中,虽不直接隶属于诠释学派,但他们的思想也与“理解”和“解释”的诠释学传统有着复杂的渊源,因此,本研究采纳李河教授的观点(李河,2005)①,把他们的翻译思想也包含在广义诠释学翻译学派中;(3)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是诠释学翻译学派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诠释学思想中的精髓“理解即翻译”放在语际翻译语境之中,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其著作《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成为翻译史上重要著作;(4)蒂莫兹科(Maria Tymoczko)翻译流派分类中提及的“文化转向”及相关衍生学派,与翻译诠释学派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1 传统诠释学理论代表人物的翻译思想在翻译学界得到较多关注的是施莱尔马赫。
施莱尔马赫是诠释学发展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论文《论翻译的不同方法》(Über die V 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Übersetzens),在该文中,施莱尔马赫把他“心理移情”式的诠释学思想放置在语际翻译视域内,提出了其对翻译问题的独特见解。
(Robinson,2007)首先,在该文中,施莱尔马赫重新界定了翻译(translating)与口译(interpreting)之区别——翻译比口译更深层地传达原文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精神。
所以,为了实现翻译中的“心理学”因素,施莱尔马赫提出“让读者去靠近作者”的翻译方法:从语言方面,尽量保留原文语言中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存源语言中存留的作者精神;从心理层面,读者更要与作者“处于同一层面”,以洞察作者个体性心灵体验。
施莱尔马赫是诠释学翻译学派的开创者,他首次把翻译确定从“语言”和“精神”两个层面展开的文本解释活动,使翻译走出语言内部的句法语法对译,成为诠释学翻译思想的源头所在。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对翻译问题的探讨不多,并且主要收录在《早期希腊思想》(Early Greek Thinking,1975)(Heidegger,1975)中的“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The Anaximander Fragment)一文中。
海德格尔的对翻译问题的看法与其语言本体论紧密相关,他认为翻译时应该以本意为先,审视词语的源流,忠实于被现代科学技术所遮蔽的语言本意。
我国学者卫茂平指出,“海氏把西方的所谓“无根基状态”归咎于翻译,以此赋予翻译一个在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由翻译批评转入文化批评”。
(卫茂平,2000)在诠释学翻译流派的代表人物中,伽达默尔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他本人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中,并未对翻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仅在语言本体论部分将翻译作为解释的特例。
因此,在国内外现有翻译史类著作中,鲜有作者把伽达默尔纳入诠释学翻译学派之中。
虽然伽达默尔很少正面探讨语际翻译问题,但他的诠释学思想在语际翻译的框架内却是完全适用的;正是在这种适用性基础之上,才会孕育出斯坦纳等诠释学翻译学派的杰出代表。
2.2 解构主义翻译流派中的诠释学思想本雅明翻译理论围绕人类语言背后存在“神圣语言”——“纯语言”这一前提展开。
在自然语言碎片背后的“纯语言”存在的基础之上,翻译意味着原文文本之“来世生命”。
因此,翻译的目的旨在还原自然语言背后的纯语言及其所代表的传统之原状。
在此意义上,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代表作《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ranslator)(1926)旨在阐释对传统之原状以及对传统破碎之原因的完美诠释(陈永国,2005)。
本雅明的“文本之来世生命”、“语言非工具理论”与海德格尔诠释学传统有着难以割裂的深厚关联。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于1980年发表论文《巴别塔》,阐明自己对翻译问题之见解。
他指出,翻译是一种替补(supplement)。
作为替补的翻译既是对原文的替代又是对原文的补充,因为它进入新的语言系统之后与新的经验、新的意义相互关联,并向另一种文化开放。
因此,译文是原文生命的延续,译文具有不依赖于原文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雅克·德里达,2003)同样源于现象学传统的伽达默尔也同样认为,文本的意义并非固定,在时间间距和效果历史的作用下,生活在不同传统和语言背景之中的人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尽相同,文本理解具有意义开放性特征。
因此,德里达与伽达默尔同样秉承海德格尔现象学传统,强调读者(译者)的参与性和意义的开放性。
但德里达把理解问题放在语际翻译这一特定背景之下,意在批判西方语言霸权主义的主宰;而伽达默尔恰恰在有意无意间弱化了语言差异造成的理解“间距”问题,强调话语的原初本真地位以及通过对话达成理解的“善良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