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13.1轴对称(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轴对称 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轴对称 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1节介绍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变换的一次重要学习,它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而且为后续学习其他几何变换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轴对称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去发现和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轴对称相关的实例图片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展示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剪纸、折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中存在一种对称现象。
提问:“这种现象叫做什么?”让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轴对称。
2. 呈现(10分钟)展示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PPT呈现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轴对称的图形,标注出对称轴,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轴对称。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解释。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对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年级数学上册13.1轴对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轴对称》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轴对称》是第一节,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翻折”在几何知识中的作用,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空间与图形”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法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深刻体会轴对称图形和两面三刀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右的图形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使内容更为丰富。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培养学生体会数学美感的价值观。
3、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如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这二个概念的实质。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的设计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得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教学时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学法指导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教学时指导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流程探究活动(一)(一)轴对称图形1、视图激趣,设疑导入(课件)今天,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咱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13.1.1 轴对称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13.1.1 轴对称【知识与技能】(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概念.(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对应点.(3)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4)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已知图形画对称轴及画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对称美的认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带来的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形纸片教师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的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照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有些也具有对称性,(教师利用投影出示一些图片,如图13-1.1-1)……对称给我们带来很多美的感受!其中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轴对称.(教师板书课题)探究1:轴对称教师提出问题: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剪出一个图案,再打开,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你能剪出什么样的窗花呢?教师先把长方形纸片对折,用剪刀剪出一个图案,再打开这个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按要求剪纸.学生在观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描述图形的特征,教师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概念,并板书概念: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然后教师让学生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出示例题:例1在如图13-1.1-2所示的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B).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口答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教师进行点评.然后教师让学生完成:教材P60练习第1题.(学生口答,并在书上画出对称轴,标注它们的一对对称点)探究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教师提出问题:在教材P59图13.1-3中,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能类比前面的内容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学生观察思考,并互相交流,发现其共同特征——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都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教师进一步说明: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作对称点.然后教师让学生举出一些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1)将教材P58-59图13.1-2和图13.1-3进行比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然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接着,教师继续提出问题:(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为什么?(2)在教材图13.1-3中,你能标出A,B,C的对称点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及时指导.然后教师让学生完成:教材P60练习第2题.(学生口答,并在书上画出对称轴,标注它们的一对对称点)最后教师总结:探究3:垂直平分线教师出示问题:(1)观察教材P59图13.1-4,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2)在教材图13.1-5中,你能测量出线段AA′,BB′与直线l的夹角吗?它们与直线l垂直吗?点A与点A′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吗?点B与点B′到直线l的距离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从观察三条线段与直线MN的位置关系,利用投影动画展示点A与点A′等重合的情形,并指出:经过线段中点并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概念: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对称点.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3.垂直平分线.【正式作业】教材P64习题13.1第1-5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轴对称 (教学设计)
13.1轴对称(1)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的第1节课,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通过不同的活动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进而体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吗?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
活动8
小组动手操作,利用相应工具(白纸、复写纸、三角板)探究轴对称的性质。从而引出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活动9
巩固练习(6题)
活动10
1、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①教材63页:第1、2、3题
②运用轴对称知识,为班级设计一个体现本班特色的班徽。
教
学
反
思
本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生活,促进了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本课很好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堂活动中去。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而现在是用七年级的学生去上课,可能在时间上应该给与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会好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3.1.1轴对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3.1.1 轴对称【教学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2.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
3.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两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
【教学准备】剪刀、已裁好的圆、矩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白纸,彩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师:一次晚会上,主持人出了一道题目:“如何把变成一个真正的等式?”你知道怎么做吗?生:挪动第第一个数中的2根火柴,师:这不是火柴搭的,所以没法挪动。
学生茫然了。
师: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的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思维。
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丰富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观察特点、形成概念[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细心观察之后,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图形的共同特征。
并课件演示以下两个轴对称图形的重合过程,让学生感受动态过程。
[问题2]: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
师生活动: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即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练习: (1)我们学过的图形中,你知道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设计意图:学生回忆学过的几何图形,比如线段、角、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并让学生折一折,看看各有几条对称轴。
新人教版第十三章轴对称全章教案
§13.1 轴对称(1)教案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3.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教案重、难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引言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从建筑物到交通标志,甚至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对称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二、课本精讲:问题1 如图,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得到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教师:你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观察下面每对图形(如图),你能类比前面的内容概括出它们的2问题共同特征吗?共同特征:每一对图形沿着虚1 / 19线折叠,左边的图形都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教师:你能再举出一些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吗?教师:你能结合具体的图形说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两者的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两者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这个图形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CABABCMN ABC ′′,′关于直线,对称,点问题3 如图,△′和△′′ MN AABBCCABC有什么关系?′,′与直线分别是点,的对称点,线段,′,教师: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MN CABABC 对称,那么,直′和△′关于直线上面的问题说明“如果△′BBMN AAAAMN BBCC′和线还平分线段垂直线段′,′,并且直线′和′,CC′”.如果将其中的“三角形”改为“四边形”“五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CBMN ACABC AB′,′问题3 如图,△和△,′′′′关于直线对称,点 CCBBMN AABAC有什么关系?′与直线′,′,的对称点,线段分别是点,,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前面的结论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2 / 19所连线段.问题4 下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能说明理由吗?lBBl AA平分结论:直线′,垂直线段′,直线BBAAAABBl ′的垂直′,′(或直线′,是线段线段平分线).教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前面的结论吗?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巩固提高:2 1、教科书60页练习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是怎3(么探究这些性质的?五、课后作业: 5题4、3、、213.1教科书习题第1、课后反思:)13.1 轴对称(2 教案目标: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2.会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3 线,了解作图的道理.教案重、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 / 19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l ABPPPl 上的点,请猜想点,…是,3如图,直线2垂直平分线段,,1PPPA B 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与点,…到点1,2, 3教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这一结论吗?二、课本精讲:l AB 两个端点的距离相上任取一点,那么这一点与线段请在图中的直线等吗?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lABCAC CBP l 上.,点,垂足为, =已知:如图,直线在⊥PBPA =.求证: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B l CA CB=⊥,,∵PBPA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AB PBP PA 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点是否在线段教师:反过来,如果= 呢?AB P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点PBPA .已知:如图,=AB P 求证:点的垂直平分线上.在线段用数学符号表示为:PBPA =,∵AB P ∴点的垂直平分线上.在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B 能找到多少个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教师:你能再找一些到线段AB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些点能组成什么几何图形?4 / 19AB l AB 的距离都相等;反过来,与上的点与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AB ll AB 的距,可以看成与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直线、上,所以直线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教师: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三、巩固提高:2. 、页练习1教科书62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如何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五、课后作业:题6、9教科书习题13.1第课后反思:3)轴对称(13.1教案目标: 1.能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一步了解作图的一般步骤和作图语言,了解作图的依据.2 .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作图问题.3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重点:教案难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平面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准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二、课本精讲:5 / 19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我们已能用尺规完成:(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教师:那么利用尺规还能解决什么作图问题呢?A 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如图,点和点1 例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AB 教师:怎样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呢?作法:如图.ABAB 的为半,为圆心,以大于)分别以点(1D C,两点;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2)作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教师:这种作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这种作图方法还有哪些作用?确定线段的中点.教师: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怎样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 . 如图中的五角星,请作出它的一条对称轴你能作出这个五角星的其他对称轴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三、巩固提高:3 2、、页练习教科书641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6 / 19 (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作法有哪些运用?(3)如何用尺规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10、12题.课后反思:13.2 画轴对称图形(1)教案目标:1.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2.能按要求画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教案重点:画轴对称图形.教案难点:画轴对称图形.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在一张半透明纸张的左边部分,画出左脚印,如何由此得到相应的右脚印?二、课本精讲:请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纸,看看你得到了什么?一个平面图形和与它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l 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l 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线于这条直线对教师: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这个图形关7 / 19称的图形呢?ABC lABC,画出与△和直线例1 如图,已知△l 对称的图形.关于直线l A 的垂线,垂画法:(1)如图,过点画直线A OAAOOA 关,点足为点,在垂线上截取′就是点′=l 的对称点;于直线l C B的对称点,)同理,分别画点(2关于直线CB′,′;CBAABABCC)连接′′,得到的△′,′′′′,′′即为所求.(3l ABC 教师:如何验证画出的图形与△对称?关于直线已知一个几何图形和一条直线,说一说画一个与该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方法.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巩固提高:2 、68页练习1教科书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1 )一个平面图形和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 3)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五、课后作业:题.第教科书习题13.21课后反思:2)13.2 画轴对称图形(教案目标:y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1轴或变化规律.8 / 192.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x 轴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教案重、难点:x y 轴轴对称的点的变化规律和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y 或轴对称的图形.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如图,如果以天安门为原点,分别以长安街和中y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东直门的坐标,你能找到西直轴线为轴和门的位置,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二、课本精讲:探究并归纳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y x 轴对称的点的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你能找出其关于轴或坐标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x 轴对称的点,把它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关于坐标填入表格中.x 轴对称的每对对教师:观察下图中关于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x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相关于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y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教师:观察关于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y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互为关于相反数,纵坐标相等.教师:请你再找几个点,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点,检验一下你发现的规律.x y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点(,(_______,);9 / 19xy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关于).点(,ABCD AB(-2,-5,1例如图,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CDABCD x y 轴对),分别画出与四边形轴和5),关于(-5,41),(-2,称的图形.x y 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归纳画一个图形关于. 轴或先求出已知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多边形的顶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并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简述为:(1)求特殊点的坐标;(2)描点;(3)连线.三、巩固提高:教科书70页练习1、2、3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x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有什轴或(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x y 轴对称?轴或么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点是否关于x y 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说一说画一个图形关于轴或(3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2第2、4、5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1)教案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2.能利用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教案重、难点: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10 / 19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ABC 有什么特点?展开,得到的△教师:仔细观察自己剪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能发现这个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吗?教师:同学们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否都具有上述所概括的特征?二、课本精讲:教师: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折一折,上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吗?由此你能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等腰三角形的特征:(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教师: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对于性质1,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1)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2)结合所画的图形,你认为证明两个底角相等的思路是什么?(3)如何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呢?从剪图、折纸的过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发?ABC AB ACB = 中,∠=.求证:∠已知:如图,△C. 1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吗?11 / 19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教师:性质2可以分解为三个命题,本节课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教师: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三、巩固提高:教科书77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么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3)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方法?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3第1、2、4、6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2)教案目标: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案重、难点:理解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12 / 19性质定理的条件是: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结论: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二、课本精讲:思考性质定理证明方法是什么?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的中线,将一个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两个角相等.问题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腰三角形?思考1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思考2 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又分别是什么呢?如何证明这个命题?题设: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问题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你能选择一种来证明这个命题吗?AB CABC B 求证:中,∠. =已知:如图,在△∠ AC.= 教师: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BC 上的中线吗?思考能作底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符号语言:CABC B 中,∠,=∠在△∵ACAB =∴.思考与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区别?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例1.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BCADCAE ABC ∠已知:∠是△的外角,∠1 =2∥,.13 / 19AB AC.=求证:a h ,求作这个等腰,底边上的高的长为例2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三角形.作法:aAB )作线段;=(1DMNAB AB 相交于点(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hDC MNC 3)在=上取一点;,使(ABC BCAC. 4)连接,则△,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三、巩固提高:4 3、1、2、页练习教科书79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3五、课后作业:题.、5教科书习题13.3第2课后反思:3)13.3 等腰三角形(教案目标:.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和证2明.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重、难点: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满足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4 / 19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课本精讲:请分别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结合你画的图形说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联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区别: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相等的边,而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问题从边的角度:两腰相等;从角的角度:等边对等角;从对称性的角度:轴对称图形、三线合一.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思考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填出等边三角形对应的结论吗?轴对称图形角边图形是(三线合一)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一条对称轴(等边对等角)(定义)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定义)对“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这一结论进行证明.ABC A B C=60°.∠ =已知:△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BC ACBC AB.,∴ ==A BAC .∠∠,∠ =∴∠=A BC . =∠∴∠=∠A BC=180°,+∠∵∠+∠A =60°.∴∠15 / 19A BC =60°.∠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符号语言: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C =60° =∴∠∠=∠思考利用所学知识判断,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轴对称图形,请画出它的对称轴.问题等边三角形除了用定义(即用边)来判定以外,能否利用角来判定呢?思考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思考2 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者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将得到的这两个命题进行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符号语言:ABC 中,在△A B 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符号语言:ABC 中,在△BC AC A =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从边的角度: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从角的角度:等边三角形的两条判定定理.16 / 19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BCABC DE, 是等边三角形,∥例1 如图,△ADE EDABAC 是等边三分别交,,.求证:△于点.角形三、巩固提高:2 、80页练习1教科书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共有几种判定等 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相比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边三角形的方法?)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研究三角形的方法.(3五、课后作业: 14题.13.3第12、教科书习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4 教案目标:°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探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会应用它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302.理解含算..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案重、难点:探索并理解含教案过程:一、问题导入:A ABC 请你在括号内补)(°问题已知△中,∠=60, .17 / 19ABC 能成为等边三角充一个条件,使△形.二、课本精讲:思考1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若沿着其中一条对称轴折叠,能产生什么特殊图形?思考2 这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相比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它有什么特殊性质?活动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等边三角形吗?请说说你的理由.BC ABC 与斜30°角的直角△的直角边问题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含AB 边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30猜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于斜边的一半请说一说你猜想的命题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图形,问题.用符号语言表述出来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请进行证明.思考A ABC C °,∠=90已知:如图,在Rt△中,∠ABBC = 求证:.. =30°°,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符号语言:18 / 19ABC 中, Rt△∵在C A =30°,°,∠∠ =90BC AB .= ∴D 是斜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例AB ACDE ABBC,梁、的中点,立柱垂直于横梁DE BCA 、=7.4 cm,∠=30°,立柱要多长?三、巩固提高: 81页练习教科书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1(哪些问题?需要注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时,能解决2()在应用含意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 15题.第教科书习题13.3 课后反思:19 / 19。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 轴对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13.1 轴对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轴对称的概念.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举实例说明对称的重要性和生活中充满着对称.2.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3.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二、导入新课1.观察: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强调: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练习:从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2.观察:课本图13.1-2,把一X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X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3.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4.动手操作:取一X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归纳小结:由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5.练习: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分小组讨论.思考:大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三、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13.1 轴对称(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轴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难点:1.轴对称的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体验轴对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2.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从图形中能得到结论?二、导入新课1.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做小X围讨论)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一组对称点,看一下对称轴和对称点连线的关系.3.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归纳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探究1]如图,木条l与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P1,P2,P3,…是l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1,P2,P3,…到A与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证法一: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在△APC和△BPC中,AC=BC,∠ACP=∠BCP,CP=CP⇒△APC≌△BPC⇒PA=PB.证法二: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由于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将线段AB沿直线l对折,线段PA与PB是重合的,因此它们也是相等的.带着探究1的结论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探究2]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匀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么才能保持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呢?为什么?探究结论: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上述两个探究问题的结果就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它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三、随堂练习如图,AB=AC,MB=MC.直线AM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吗?四、课时小结这节课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性的过程,了解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同学们应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问题.13.1 轴对称(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难点: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比较准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结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了.4.问题:如何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导入新课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公理,那么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例1:如图(1),点A 和点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已知:线段AB[如图(1)].求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21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 两点; (2)作直线CD.直线CD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例2: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作法: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A 和A',连接AA'.2.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 .则L 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三、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尺规作图,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据此得到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连接这对对应点,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轴对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1 轴对称第1课时轴对称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并能作出它们的对称轴.2.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轴对称的性质.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如:中外各种风格的著名建筑、动植物、艺术作品、图标、日常生活用品等等,都和对称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创造出对称的作品,装点和美化生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奇妙和美丽吧!观察上图和教科书中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58至60页.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活动一:阅读教材P58~59展示点评:1.图13.1-1,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请举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2.图13.1-3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举出成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小组讨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关键是抓住轴对称的本质,即图形是否有“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互相重合”的图形特征.2.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关键是是否有“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互相重合”的图形特征.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探究点二轴对称的性质活动二:观察教材图13.3-4.展示点评:1.完成“思考”中的问题;2.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与对称轴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3.什么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请用符号语言表示.小组讨论:图形轴对称有什么性质?它有什么作用?反思小结: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是怎么探究这些性质的?实际问题―→⎩⎪⎨⎪⎧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 ―→ 轴对称的性质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下列图形中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C .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所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D .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3.如图,△ABC 与△DEF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 =2 cm ,∠C =55°,则DE =__2_cm __,∠F =__55°__.4.判断下列各种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画出它的对称轴.答:(1)(2)(3)(5)是轴对称图形.5.图中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哪些正方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答: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1、3、4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2.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的性质的运用.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直线l上的点,请猜想并验证点P1,P2,P3…到点A与点B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61页至62页.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P61探究栏目中的问题.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什么?展示点评:请用推理的方法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的性质.(根据右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小组讨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解题中有哪些应用?反思小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简捷的方法,运用它解题能省时省力.探究点二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如果PA =PB ,那么P 是否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请写出以上结论的证明过程.展示点评:你能再找一些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吗?能找多少个这样的点?这些点能组成什么几何图形?由此我们可以得以什么结论.小组讨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反思小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之间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是互逆定理.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如何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实际问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实际应用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如图,CD 垂直平分AB ,若AC =1.6 cm ,BD =2.3 cm ,则四边形ACBD 的周长为( B ).,第1题图),第2题图)A .3.9 cmB .7.8 cmC .3.2 cmD .4.6 cm2.如图,有A 、B 、C 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C ).A.在边AC、BC两条高的交点处B.在边AC、BC两条中线的交点处C.在边AC、BC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BC、∠ACB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3.如图,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为C,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D ).,第3题图) ,第4题图),第5题图)A.PC=PD B.PO平分∠CPDC.OC=OD D.CD垂直平分OP4.如图,在△ABC中,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若△ABC的周长为10 cm,BC =4 cm,求△ACE的周长.解:△ACE的周长6 cm.5.如图,AB=AC,DB=DC,E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BE是否与CE相等?试说明理由.解:BE=CE∵AB=AC,DB=D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点E是AD上一点.∴BE=CE.●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6、9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能用尺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了解作图的一般步骤和作图语言,理解作图的依据.3.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作图问题.教学重点用尺规作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难点理解作图的依据和用数学语言描述作图过程.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几幅轴对称的图形.问题轴对称的性质是什么?追问:说一说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平面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准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62至63页.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尺规作图: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活动一:已知:直线和直线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展示点评:作法:小组讨论:为什么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直线.变式:尺规作图,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反思小结: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依据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探究点二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62页“思考”栏目中的问题.例2如图,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展示点评:求作的这条直线与线段AB之间有什么关系?变式练习:作出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和同学比较一下,所作出的对称轴一样吗?小组讨论: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怎样作出线段的中点?这种作法的依据什么?反思小结:用尺规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依据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是: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作法有哪些运用? 3.如何用尺规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应用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若△ADC 的周长为10,AB =7,则△ABC 的周长为( C )A .7B .14C .17D .202.为了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准备在某镇新建一个医疗点P ,使P 到该镇所属A 村、B 村、C 村的村委会所在地的距离都相等(A 、B 、C 不在同一直线上,地理位置如下图),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P 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提示:连接直线AB 、BC ,作A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所求.。
2021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轴对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轴对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13.1轴对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3.1.1轴对称性教学目标1.在生活实例中识别轴对称图形。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教学过程一、开创新局面,引入新课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轴对称性是一种重要的对称性。
从这节课开始,让我们学习第12章:轴对称。
今天,让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第二,介绍一门新课出示课本的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这些数字是对称的。
将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部分可以完全重合小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我们的黑板、桌子、椅子等我们的身体,还有飞机、汽车、枫叶等都是对称的.如教科书图12.1.2所示,将一张纸对折并剪出一个图案(不要在折痕处完全剪开),?然后打开折叠好的纸,剪下漂亮的窗花。
你能在观察到的窗花和图12.1.1中的图之间找到任何共同特征吗?窗花可以沿折痕对折,使折痕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不仅窗花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重合,上面图12.1.1中的图形也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并且该直线两侧的部分可以相互重合,则该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线是其对称轴。
这个时候,我们也说这个数字是关于这条线(轴)的吗?对称性在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概念之后,让我们开始吧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与同伴进行交流.结论:折痕两侧的图案是对称的,可以相互吻合由此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有关对称轴的问题.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但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却不止一条,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甚至有无数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1 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1 轴对称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之后的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学会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和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现象。
2.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现轴对称的性质。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图片。
2.准备轴对称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剪纸、衣服折叠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都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轴对称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生活中的一个轴对称实例,并解释其轴对称的性质。
新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全章教案
§13.1 轴对称(1)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3.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教学重、难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言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从建筑物到交通标志,甚至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对称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二、课本精讲:问题1 如图,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得到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教师:你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问题2观察下面每对图形(如图),你能类比前面的内容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共同特征: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都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教师:你能再举出一些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吗?教师:你能结合具体的图形说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两者的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两者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这个图形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问题3 如图,△ABC 和△A′B′C′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教师: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上面的问题说明“如果△ABC 和△A′B′C′关于直线MN 对称,那么,直线MN 垂直线段AA′,BB′和CC′,并且直线MN 还平分线段AA′,BB′和CC′”.如果将其中的“三角形”改为“四边形”“五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问题3 如图,△ABC 和△A′B′C′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前面的结论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所连线段.问题4 下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能说明理由吗?结论:直线l 垂直线段AA′,BB′,直线l平分线段AA′,BB′(或直线l 是线段AA′,BB′的垂直平分线).教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前面的结论吗?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巩固提高:教科书60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是怎么探究这些性质的?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1、2、3、4、5题课后反思:13.1 轴对称(2)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2.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3.会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了解作图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如图,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 上的点,请猜想点P1,P2,P3,…到点A 与点B 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这一结论吗?二、课本精讲:请在图中的直线l 上任取一点,那么这一点与线段AB 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吗?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 =CB,点P 在l 上.求证:PA =PB.用符号语言表示为:∵CA =CB,l⊥AB,∴PA =PB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教师:反过来,如果PA =PB,那么点P 是否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呢?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如图,PA =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用数学符号表示为:∵PA =PB,∴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师:你能再找一些到线段AB 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能找到多少个到线段AB 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些点能组成什么几何图形?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上的点与A,B 的距离都相等;反过来,与A,B 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直线l 可以看成与两点A、B 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教师: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三、巩固提高:教科书62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如何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6、9题课后反思:13.1 轴对称(3)教学目标:1.能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进一步了解作图的一般步骤和作图语言,了解作图的依据.3.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作图问题.教学重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难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平面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准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二、课本精讲: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我们已能用尺规完成:(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教师:那么利用尺规还能解决什么作图问题呢?例1 如图,点A 和点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教师:怎样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呢?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A,B 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 两点;(2)作直线CD.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教师:这种作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这种作图方法还有哪些作用?确定线段的中点.教师: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怎样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如图中的五角星,请作出它的一条对称轴.你能作出这个五角星的其他对称轴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三、巩固提高:教科书64页练习1、2、3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作法有哪些运用?(3)如何用尺规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10、12题.课后反思:13.2 画轴对称图形(1)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2.能按要求画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教学重点:画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一张半透明纸张的左边部分,画出左脚印,如何由此得到相应的右脚印?二、课本精讲:请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纸,看看你得到了什么?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一个平面图形和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l 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教师: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例1 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l,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图形.画法:(1)如图,过点A 画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OA,点A′就是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2)同理,分别画点B,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C′;(3)连接A′B′,B′C′,C′A′,得到的△A′B′C′即为所求.教师:如何验证画出的图形与△ABC 关于直线l 对称?已知一个几何图形和一条直线,说一说画一个与该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方法.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巩固提高:教科书68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一个平面图形和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3)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2第1题.课后反思:13.2 画轴对称图形(2)教学目标:1.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2.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 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变化规律和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 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图,如果以天安门为原点,分别以长安街和中轴线为x轴和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东直门的坐标,你能找到西直门的位置,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二、课本精讲:探究并归纳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你能找出其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关于x 轴对称的点,把它们的坐标填入表格中.教师:观察下图中关于x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关于x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教师:观察关于y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关于y 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教师:请你再找几个点,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点,检验一下你发现的规律.点(x,y)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点(x,y)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例如图,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C(-2,5),D(-5,4),分别画出与四边形ABCD 关于x 轴和y 轴对称的图形.教师:归纳画一个图形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先求出已知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多边形的顶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并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简述为:(1)求特殊点的坐标;(2)描点;(3)连线.三、巩固提高:教科书70页练习1、2、3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x 轴或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点是否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3)说一说画一个图形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2第2、4、5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1)教学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2.能利用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教师:仔细观察自己剪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能发现这个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吗?教师:同学们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否都具有上述所概括的特征?二、课本精讲:教师: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折一折,上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吗?由此你能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等腰三角形的特征:(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教师: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对于性质1,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1)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2)结合所画的图形,你认为证明两个底角相等的思路是什么?(3)如何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呢?从剪图、折纸的过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发?已知:如图,△ABC 中,AB =AC.求证:∠B = ∠C.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教师:性质2可以分解为三个命题,本节课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教师: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三、巩固提高:教科书77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么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3)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方法?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3第1、2、4、6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2)教学目标: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学重、难点:理解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性质定理的条件是: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结论: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二、课本精讲:思考性质定理证明方法是什么?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的中线,将一个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两个角相等.问题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腰三角形?思考1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思考2 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又分别是什么呢?如何证明这个命题?题设: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问题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你能选择一种来证明这个命题吗?已知:如图,在△ABC 中,∠B =∠C. 求证:AB =AC.教师: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思考能作底边BC 上的中线吗?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符号语言:∵在△ABC 中,∠B =∠C,∴AB =AC.思考与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区别?例1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 =∠2,AD∥BC.求证:AB =AC.例2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 ,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 ,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作法:(1)作线段AB =a;(2)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 相交于点D;(3)在MN上取一点C,使DC =h;(4)连接AC,BC,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三、巩固提高:教科书79页练习1、2、3、4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3第2、5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3)教学目标:1.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和证明.教学重、难点: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满足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课本精讲:请分别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结合你画的图形说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联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区别: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相等的边,而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问题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从边的角度:两腰相等;从角的角度:等边对等角;从对称性的角度:轴对称图形、三线合一.思考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填出等边三角形对应的结论吗?对“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这一结论进行证明.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 =∠B =∠C =60°.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BC =AC,BC =AB.∴∠A =∠B,∠A =∠C.∴∠A =∠B =∠C .∵∠A +∠B +∠C =180°,∴∠A =60°.∴∠A =∠B =∠C =6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符号语言:∵△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60°思考利用所学知识判断,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轴对称图形,请画出它的对称轴.问题等边三角形除了用定义(即用边)来判定以外,能否利用角来判定呢?思考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思考2 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者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将得到的这两个命题进行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符号语言:在△ABC 中,∵∠A=∠B =∠C ,∴△ABC 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符号语言:在△ABC 中,∵BC =AC,∠A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从边的角度: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从角的角度:等边三角形的两条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例1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BC, 分别交AB,AC 于点D,E.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三、巩固提高:教科书80页练习1、2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相比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共有几种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研究三角形的方法.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3第12、14题.课后反思:13.3 等腰三角形(4)教学目标:1.探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理解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会应用它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已知△ABC 中,∠A =60°,().请你在括号内补充一个条件,使△ABC 能成为等边三角形.二、课本精讲:思考1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若沿着其中一条对称轴折叠,能产生什么特殊图形?思考2 这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相比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它有什么特殊性质?活动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等边三角形吗?请说说你的理由.问题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含30°角的直角△ABC 的直角边BC 与斜边AB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猜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问题请说一说你猜想的命题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述出来.思考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请进行证明.已知:如图,在Rt△ABC 中,∠C =90°,∠A =30°.求证:BC = A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符号语言:∵在Rt△ABC 中,∠C =90°,∠A =30°,∴BC = AB.例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 垂直于横梁AC,AB =7.4 cm,∠A =30°,立柱BC、DE 要多长?三、巩固提高:教科书81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在应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时,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3第15题.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1轴对称》(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1轴对称》(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13-1轴对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平面几何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理解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图片和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折叠等,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轴对称的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呈现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即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轴对称(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轴对称(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轴对称(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生活实例中认知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等距的概念。
2、能够辨识直观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样的生活实例重新认识轴对称,能辨识直观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2.经历观测、分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测、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等距的概念。
教学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情景―观察合作―探究启发--诱导”教学法.教具准备教师:1.五角星、蝴蝶、窗花、脸谱等图片.2.多媒体课件.学生:剪刀、小刀、白纸若干张(其中一张画有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观赏图片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叙述).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图案的设计,甚至是照镜子,都和对称密不可分.问题:观测以下几幅图片,大家观测后提问以下问题:(先出具建筑物、柳叶、蝴蝶、窗花等图片,然后出具投影片).(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你能够列举几个生活中具备等距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展开交流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形,讨论其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飞机、风筝、汽车等.教师活动设计:经过学生探讨,找出特征后,鼓励学生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概括: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活动2问题:轴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例子.学生提问师总结补足例如我们的黑板、课桌、椅子,我们的身体,眼镜、碗,除了飞机、汽车、枫叶等都就是轴对称图形.思考:10个数字、26个英语大写字母、中国汉字、几何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呢?活动3同学们拿出一张画有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纸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轴对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3.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内容
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有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三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58页图13.1-1.
二、探究新知
1.轴对称图形
学生会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让学生按照教材图13.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
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窗花可以沿折痕对折,使折痕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师生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对称轴的条数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有关对称轴的问题.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但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却不止一条,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甚至有无数条.
下列各图,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明晰:上面五图分别有4、4、无数、2、7条对称轴.
3.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思考: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发现上面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图形说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
提示:(1)两者的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2)两者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这个图形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下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
系?
观察:图中A、A′是对称点,设A 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
AP=A′P,∠MPA=∠MPA′=90°.
所以A 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 A′、BB′和CC′的中点.对于其他的对应点,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结论: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同时还可以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所连线段.
类似的还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课堂小结
1.记住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记住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区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与轴对称图形.
3.记住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四、课后作业
习题13.1 第1、2、3、4、5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