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不是民族英雄

合集下载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崇敬的人物。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思想家。

林则徐的最著名的贡献是他在鸦片战争期间坚决反对鸦片贸易,并主张堵塞鸦片销售,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在这个忧心忡忡的时期,他以他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行成为了一个民族英雄。

林则徐生于清道光年间,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一直以来都梦想着为国家做出贡献。

当他看到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和民众的痛苦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站出来,成为中国反对鸦片贸易的旗手。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时期担任福建巡抚,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从不退缩。

他积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鸦片贸易,包括禁止鸦片销售和烧毁鸦片。

他还加强了边防防务,提高了军队的实力,以保卫国家免受外来侵略的威胁。

林则徐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他不仅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来抗击鸦片贸易,还主动与外国使节进行谈判,力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尽管他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但他的努力和坚持为中国的反鸦片运动树立了榜样。

林则徐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反对鸦片贸易的行动,更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现代化的追求。

他认识到鸦片贸易只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根本问题是中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因此,他致力于推动自强运动,鼓励人们注重农业、工商业和教育的发展。

他还倡导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林则徐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扬和赞扬。

他被誉为民族英雄,被视为近代中国的楷模和先驱者。

他的理念和行为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总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

他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勇敢地反对鸦片贸易,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他的努力和贡献不仅在于抗击鸦片贸易,更在于他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追求。

因此,他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认可和尊敬,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述》:“(林则徐是) 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中国,可以说林则徐是该国人民的缩影——那个庞大帝国 的舆论集中表现在这个人身上。他是中国的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他是圣人,而且是万圣 之圣。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他) 太 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林则徐) 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 年。
•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 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
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 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 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 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 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 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 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 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为他的 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21]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 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 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 “ 无一事不认真 , 无一事无良法 ”。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 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 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林则徐每任一职 , 每做一事, 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 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 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 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福建历史上的十大名人,有三位是民族英雄(二)

福建历史上的十大名人,有三位是民族英雄(二)

福建历史上的十大名人,有三位是民族英雄(二)引言概述:福建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有三位被誉为民族英雄。

本文将重点介绍福建历史上的十大名人,并着重探讨其中三位民族英雄的事迹和贡献。

正文:1. 第一位名人:林则徐- 林则徐生于福建福州,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 他积极推崇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倡导洋务运动。

-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禁烟斗争,维护国家尊严。

- 他为福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近代中国改革的先驱之一。

2. 第二位名人: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晋江的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

- 他创办了集美大学,成为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先驱之一。

- 陈嘉庚积极倡导普及教育,为福建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 他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福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第三位名人:林彪- 林彪是福建南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

- 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 林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备受赞誉。

- 他是民族英雄之一,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第四位名人:林则徐- 林则徐生于福建福州,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 他积极推崇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倡导洋务运动。

-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禁烟斗争,维护国家尊严。

- 他为福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近代中国改革的先驱之一。

5. 第五位名人:黄兴- 黄兴生于福建泉州,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 他积极参与推翻清朝统治,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 黄兴是国民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辛亥革命的伟大领导者。

- 他为中国的民主和国家独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结:福建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福建的发展和国家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三位民族英雄,包括林彪、林则徐和黄兴,他们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福建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击鸦片战争的伟大家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击鸦片战争的伟大家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击鸦片战争的伟大家林则徐,江苏宜兴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以其出色的才能与深思熟虑的决策,成功抗击了鸦片战争,为中国人民维护了国家尊严与民族利益。

林则徐在中国封建制度的背景下,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他虚心好学,精研经史著作,广泛涉猎各种学问。

他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储备,加之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能力。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任职于福建巡抚,他早已对鸦片问题有所触动。

他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到鸦片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危害,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贸易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保护国家和人民。

林则徐在抗击鸦片战争的斗争中,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

首先,他积极出击,在福建筹建海防工事和设立重兵防线,以阻止外敌的入侵。

其次,他以大义凌然的理念,通过封禁鸦片商贩和鸦片烟草,剪断了敌人收入的渠道,强力打击了鸦片的生产和买卖。

此外,林则徐利用自己对英法外交政策的了解,与各方势力进行精准的外交斗争,争取到了外国力量的支持和拥护。

这些措施无一不展现出了林则徐的高明手腕和过人智谋。

林则徐在抗击鸦片战争中,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更是一位倡导思想的家国情怀者。

他提倡勤政廉政,并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相结合,试图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通过修订国文教材、推广新学制等措施,提高了教育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国家发展的人才。

林则徐的英勇事迹与卓越贡献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誉与敬仰。

他是中国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是近代史上的名人。

他的一生,用实际行动和智慧践行了儒家思想的伟大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民族自尊。

林则徐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精神,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民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汲取他的勇气和智慧,坚定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我们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八年级历史上册人物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人物简介

1.林则徐(清朝道光时期大臣、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谥号:文忠主要成就:禁烟(虎门销烟),翻译论著《海国图志》一书,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镇压“刀客”,治水,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

主要著作: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

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全集》分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

2.洪秀全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小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号天王。

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

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关于林则徐的小故事

关于林则徐的小故事

关于林则徐的小故事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伟大的民族英雄,1785年生,福建福州人。

他是近代禁止鸦片运动的领袖,是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人物。

林则徐祖父林正澄,一生在外教私塾。

由于收入微薄,家口浩繁,他生前将祖遗的一点田产变卖,死时还留下积欠的债款。

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当私塾先生,长期苦读应试,未能考中举人。

母亲陈帙,又名文华,出身名门,颇有教养,她会做绢花,以贴补家用。

林则徐的启蒙教育,是由他父亲担负的,他4岁时,就被父亲带到罗氏私塾,抱在膝上,教他读书、作文。

一直到12岁,林则徐又跟随父亲,转到文笔书院,继续就读。

林则徐家庭生活清苦。

由于林宾日自己有过困苦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同情下层劳苦人民的痛苦,对官僚地主巧取豪夺颇为不满。

这一切,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则徐儿时,就亲眼看到父亲林宾日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自己家人却忍饥挨饿。

一天,他看到一个富豪为保送自己的儿子上学而对父亲进行的重金贿赂,被父亲严词拒绝。

父亲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地浇灌着林则徐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林则徐在父亲的教育下,进步很快。

到10岁的时候,他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

他最喜欢的对联技艺也日臻成熟,在家乡一带已经小有名气。

有一天,他从私塾回家经过一片池塘的时候,有一个当地的老秀才把他叫住,要给他出个上联让他回答。

林则徐停下脚步,请他出句。

老秀才指着池中嬉戏的鸭子,摇头晃脑地吟诵道:“鸭母无鞋空洗脚。

”他刚一吟完,林则徐马上接着吟道:“鸡公有髻不梳头。

”旁观的人们听到这个小孩子的绝妙回答,都为他的神速反应感到吃惊。

12岁那年,林则徐在父亲陪同下,与诸童生一起应试。

他的试卷答得十分完善,与一个年老的童生并列榜首。

考官大人决定加试一题,就出一个上联“童子何知”,请二人作答。

林则徐很礼貌地对那个老童生说:“请您先对吧。

”可老童生支吾了半天,也没能对上来。

考官大人说:“你对对看。

”林则徐立即答出:“大人利见。

”考官于是评定林则徐为第一名。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与历史评价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与历史评价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与历史评价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重要历史节点,而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

这些英雄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荣誉,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了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

一、林则徐:以法治国,倡导开放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他是一位伟大的国民政治家、文化名流、教育家和改革家。

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为了改造中国社会,大力实施法制改革,倡导国家开放,使得中国在世界上更有声望。

林则徐在1840年出使英国,切身感受到了西方强国的科技发展和法治建设,也深入体悟到中国落后的困境。

于是,他回国后积极倡导循“法治国”,强调治国的重要性。

林则徐认为,“一国之民,非法不可治,非道不可行,非德不可存,非正不可治”。

他的思想推动了晚清法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学以成法”的口号,更是亲自为行业撰写法律条规,还为广大民众平反冤案,坚决实施法律公正,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魏源:民族自强的代表者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自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要发展近代工业和文化的主张,为中国的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源在鸦片战争前曾进行过多次日本考察,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快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其积极推进近代化的政策。

魏源回国后,不断呼吁中国要加强工业和文化建设,以实现民族自强的目标。

为此,魏源积极倡导国民教育,并亲自主持创办了崇实书院,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也使更多的人受到了近代教育的影响。

他的思想影响了一整个中国后来的进步运动,并将中国社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林则徐与魏源的历史评价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俩在时代的背景下,克服了自身的困难,凭着自己的坚持,帮助中国打破了封闭的局面,让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都是国家立面、民族自信的代表,为现代中国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他们所追求的“以法治国”,“文化兴国”,追求自强不息,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激励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走向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未来。

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正直清廉,他关心民间疾苦,政绩卓著,为民众所颂扬。

1837年,他任湖广总督,厉行禁烟,1838年9月,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严禁鸦片,并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

还警告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他的上书促使道光帝下决心禁烟。

同年十一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查办包庇鸦片走私的官员,命令外商限期上缴鸦片。

以英国为主的外国鸦片商人,在英国驻广州商务总监督义律的支持和唆使下,拒绝上缴鸦片。

于是,林则徐宣布封舱,暂停贸易,撤出为英商服务的中国雇员和工人,派兵包围英住商馆,不让烟贩逃离,迫使义律不得不同意上缴鸦片。

并保证以后永远“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针对英美鸦片商贩破坏缴烟、有意拖延的伎俩,林则徐向中外宣告了他禁烟的坚决态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经过较量后英美鸦片商人先后缴出鸦片19187箱又2119袋,共重1188吨。

除留8箱样土外,重约二百三十多万斤。

随后,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表明禁烟运动获得了初步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当中华帝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时,他已看到了洋人的坚船利炮,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世界。

为更多地了解世界,55岁的林则徐开始学习英语,并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

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

魏源的《海国图志》,也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

为了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林则徐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平简介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 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

二,虎门销烟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嘉庆九年(1804)中举。

十六年中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

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授江苏巡抚。

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

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

当时,由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为扭转在中英贸易中的逆差地位,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

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

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

九月应召进京,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

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十九年正月抵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并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

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民族精神典故

民族精神典故

民族精神典故1、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4、卓嘎和妹妹央宗守卫国土卓嘎的家乡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3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

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

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5、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历史上林则徐之死的原因简述

历史上林则徐之死的原因简述

历史上林则徐之死的原因简述林则徐是我国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林则徐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则徐的资料,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林则徐之死的原因林则徐墓位于位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南麓。

封土隆起,形如覆釜。

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

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刚直,为官清廉,历经宦海沉浮,逐渐地成为大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惊天动地的禁烟斗争和销烟行动更是让他成为万世敬仰的英雄人物。

但历史的笔往往止于巅峰,圄于辉煌,对极致人生后来的事情却少有关注。

对林则徐的记述也是这样,人们往往对于他的禁烟运动和销烟壮举了如指掌,而对于他后来的经历和命运却疏于关注。

其实,林则徐后来的事迹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林则徐被无能的道光帝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查办,摘去四品卿衔后,遣戌伊犁。

直到1845年,皇帝老儿意识到当年事情办的并不厚道,才想到重新起用林则徐。

就这样这位已届花甲的老人又先后在陕甘、云贵等地方发挥余热,当了几年巡抚总督后,就回老家养病去了。

后来到了1850年,洪秀全带领一帮人在广西发动起义,声势甚是浩大,到处攻城略地,大抢地盘。

皇帝老儿先后派去几任钦差大臣带军围堵均未凑效。

这时懦弱的咸丰帝想到了卧病在家的林则徐,慌忙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令他火速前往广西,督办军务。

林则徐接到圣旨之后,顾不得病体衰弱,带了儿子林聪彝和亲信暮僚刘存仁就离开了福建老家,星夜兼程赶往广西。

谁知在行至普宁一带时林则徐竟然突然发病,卧床不起,并很快在驿馆内猝然逝世。

他的死很突然,而且还有些蹊跷。

据其子林聪彝回忆,林则徐在临死的时候曾经伸出一个手指指着东南的方向大呼了几声:“星斗南……”。

林则徐为什么在临终的时候说这句话呢?“星斗南”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林则徐的死另有隐情?对于这桩历史疑案,后世史家进行了很多的考证。

林则徐观后感为民请命永远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观后感为民请命永远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观后感为民请命永远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观后感—为民请命,永远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流。

他以“为民请命”深受人们景仰,被尊称为永远的民族英雄。

对于林则徐的一生和他的观后感,我深感敬佩和敬意。

林则徐生于清代末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

他十分关注国家的兴衰命运,深知时局的紧迫性和民众苦难的程度。

面对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困境,他决定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拯救被割让多地的国家,实现“江山如故”的伟大梦想。

在林则徐的领导下,他发起并积极参与了多项改革措施。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奋起反对鸦片贸易的斗争。

在当时,由于鸦片的广泛流传,使得国家屈辱无比,民众生活陷入更深的苦境。

林则徐深明大义,毅然决定发起反鸦片运动,以此唤醒民众的觉醒,并重振国家的雄风。

他坚信,只要国家摆脱鸦片的侵害,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通过他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牺牲,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反鸦片的斗争之路,并最终成功驱逐鸦片,并使得国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林则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之歌。

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效应。

他的观后感,彰显了他对民族复兴的深情厚意,也教育了后人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林则徐的观后感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的感悟,更是对人民生活困境的一种关心和思考。

他以深入民众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苦难和需求。

他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国民的利益,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的观后感充分展示了他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和为民请命的精神,彰显了他坚守初心,牺牲个人利益去追求国家和人民的幸福。

林则徐的观后感,是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崇高理想。

他不满足于眼前的现象,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他认识到国家的富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他的观后感激励他不断地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观后感饱含着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公仆的职责和担当。

林则徐人物介绍500字

林则徐人物介绍500字

林则徐人物介绍500字
林则徐是中国清朝后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下是他的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林则徐出生于1785年,福建福州人。

他自幼聪明好学,20岁时考中秀才,26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在翰林院任职。

禁烟运动:19世纪初期,面临着严重的鸦片问题。

鸦片贸易导致了中国白银大量流失,国家经济陷入危机。

林则徐挺身而出,积极主张禁烟。

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成功实施了禁烟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838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主持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林则徐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有力的禁烟行动。

1839年6月,他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鸦片。

这一行动展示了禁烟的决心,也打击了外国列强利用鸦片贸易侵略的行为。

抗击英军:然而,英国为了保护其在华利益,派遣军队入侵中国。

林则徐领导了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他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成功地阻止了英军的进攻。

他的军事才能和民族气节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

晚年遭遇:尽管林则徐在禁烟和抗英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但他的政治生涯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

在之后的政治斗争中,他遭遇了一些挫折和排挤。

关于民族英雄林则徐,你了解多少?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关于民族英雄林则徐,你了解多少?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并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禁烟。

12月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

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

10月林被革职,不久发配新疆垦辟屯田。

184 9年因病返籍。

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

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

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

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

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

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邓世昌是靠自己的业绩而不是留学成为北洋水师的重要将领,同赴英留学生们相比,他的年龄最大的,--留学生中最小的是后来大清最后一代海军军门:萨镇冰。

同时,他也是唯一有社会经验的。

在加入马尾学堂成为军人之前,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他的人情练达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

他在北洋水师中,本来有着先天的不足。

邓世昌是北洋水师舰长中唯一的非闽籍汉族军官。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清朝名臣林则徐,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他的成长与父亲林宾日的家教很有关,无论林则徐做官到哪里,在他的房间总是挂着父亲亲笔题写的对联: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副对联,之后成了林家的家训,不仅仅林则徐的儿孙铭记不忘,而且林家的儿女亲家子弟也视作传家宝,摹仿誊写悬挂于中堂之上。

林则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至其父已衰败,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

林父因家境贫寒,中途放下举业,做了私塾先生,半饥半寒,将就度日。

林则徐出生后,林父寄厚望于他,历尽艰辛,发誓要将儿子培养成人。

林则徐刚满四岁,林父就开始实施启蒙教育,每一天上私塾课,便带上儿子入塾识字读书。

尽管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但却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孩子淘气,林父从不打骂,在授完课后,让孩子放任地玩耍一阵,然后把儿子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诵读文章和诗词。

至七岁时,林则徐已经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文章和诗词,而且明白不少道理。

于是林父便开始教他写文章。

当时有人劝林父不要这样早教林则徐作文,林父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

”由于林父耐心教诲,循循善诱,林则徐的智力得到开发,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于乡里,被人们视为“神童”。

事实上,林则徐的.智力得到较早开发,是林父教育方法适当的结果。

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回忆:“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已,然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讲授义理时注意以具体可见的事情来举例说明,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点燃孩子的智慧,这样智力自然日增。

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和耐心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办法。

但是,这不等于对孩子教育不严加约束。

林父要求孩子读书要刻苦勤奋,规定每一天读书到深夜,而且寒暑不怠懈。

每一天夜晚,林父让儿子在一盏小油灯下,由他亲自督促辅导学习。

五个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的主要事迹

五个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的主要事迹

五个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的主要事

1、邓世昌。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3、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谥忠节、封振威将军,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禁烟。

关将军身经百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在率领将士与英国侵略军浴血激战中为国捐躯。

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杰出贡献。

4、戚继光。

戚继光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

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5、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是不是民族英雄
要真正说清楚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首先得把鸦片的来历先说一下。

所谓鸦片,其实是罂粟的初级产品,在西方世界的《圣经》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鸦片被描述成为“忘忧药”,上帝的信徒们广泛地使用它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至少在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的名医加仑(Galen),就记录了鸦片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头痛、目眩、耳聋、癫痫、中风、弱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咯血、腹痛、黄疸、脾硬化、肾结石、泌尿疾病、发烧、浮肿、麻风病、月经不调、忧郁症、抗毒以及毒虫叮咬等众多疾病。

至于说到中国的先民和鸦片的渊源,我们的祖宗其实也早在不迟于2000年前,就开始熟悉和享用了鸦片这种神奇的物质了。

据历史记载,至少在公元前139年张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开始从西方传到了中国。

三国时,名医华佗就曾使用过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中国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那时,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被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大约1600年代,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吸烟者。

其吸食烟草的广泛程度曾令中国的统治者们感到恐慌,崇帧皇帝为之下令
禁过烟。

那时,就曾经有人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而初尝鸦片给人带来的毒品欣快感。

然而,崇祯帝禁烟的举措带给中国社会始料不及的结果是,不但烟草在中国没有被禁绝,而且导致了吸食纯鸦片的泛滥。

中国人关于吸食鸦片的完整而又详细的记载,直至18世纪中叶,才由清朝派驻台湾的官员黄喻普首次记录,是他最先详细记载了台湾人吸食鸦片的具体过程。

此人了解了鸦片上瘾后的危害后曾断言:“除了杀掉吸食鸦片者,否则无法令其戒除恶习。

”其实,鸦片上瘾后是能够一次性彻底戒断烟瘾的,只不过比当今戒断香烟瘾要难一些,如中国著名的鸦片瘾君子张学良就一次性地戒断了自己的鸦片烟瘾。

倒是鸦片高度提纯的毒品海洛英要一次性戒断,几乎难如登天,其毒瘾的复发率几近100%。

据清史记载,17世纪末,康熙皇帝曾恩准外国人在广州经商,但附加了八项严苛的限制条件。

其中之一,就是必须经户部批准的“公行”方得以从事对外贸易,所谓“公行”,也就是官方特许的商行。

“公行”制度的推行,使满清王朝的对外贸易,从一开始与官府的腐败而结缘。

广东的地方官员和具有官家背景的人通过贿赂获得特许,而能够从事获利丰厚的对外贸易,户部官员则获得“公行”中人的贿赂而中饱私囊。

其实,在有清一代,朝廷对鸦片危害的认识和禁止吸食鸦片的举措从18世纪初就有所记载:雍正皇帝就曾在1729年下令禁止过鸦片贸易。

处罚措施还相当的严厉,其中,对
违禁者的处罚包括打100军棍、三个月戴枷囚禁、流放新疆直至处死。

但是,这种处罚只针对国内生产鸦片者,而对吸食鸦片者却免于责罚,同时,也没有限制鸦片进口的任何规定。

朝廷这种只禁自己人种植和生产鸦片的严厉查处,却不责罚吸食者和禁绝鸦片进口,无异于鼓励鸦片进口贸易。

事实上,仅雍正皇帝颁布禁令的当年,就合法进口鸦片200余箱。

到1767年增加到1000箱,到1790年便达4000箱。

满清这种不可思议的禁烟措施,只能以朝廷的昏庸来解释。

而且另一个原因显然是,进口鸦片要支付给朝廷执照税,朝廷珍惜这笔收入。

这个税一直到1796年还在征收。

既然朝廷为鸦片贸易收税,则鸦片贸易在当时的中国是合法贸易,应该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事实。

进口鸦片给清廷带来的最直接危害为朝廷所感知,是导致国库银两剧减。

1799年嘉庆皇帝再次颁布了禁鸦片令,同时禁止进口、销售鸦片和种植罂粟。

但这道禁令最直接的打击对象,除了英国的鸦片贩子外,更使原来就依靠种植和加工鸦片而发财的满清皇室及官僚很伤脑筋。

要严格执行这道禁令,无疑也断了他们的财路。

于是,这些原本要严格执行这道禁令的各级官吏,便阳奉阴违,合谋欺骗朝廷,一方面隐秘地继续罂粟的种植与加工;另一方面借着禁止进口而加入走私,因为走私连税也不必交。

到了1800年,至少西南各省自产鸦片就超过进口。

到了1830年代,浙江、福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