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如何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的方法
家园共育的方法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儿童教育的责任,通过密切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园共育变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并在他们建立健康的成长基础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家园共育的方法。
1. 沟通合作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是家园共育的基础。
双方应该建立起互相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关系,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的班主任或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同时,学校也应及时向家长进行信息反馈,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计划。
2. 共同参与教育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亲子活动或义务劳动,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拓宽他们的视野。
学校也可以开展家长教育培训班,提供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3. 理解孩子的需求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资源。
学校也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发掘潜能。
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进晚餐、共同参与家务、开展户外活动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5. 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应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讲座、教育研讨会等活动,为家长提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育儿知识方面的指导。
同时,学校也应该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咨询和服务。
6.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共育,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讲述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首先,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注重自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养成。
通过自己的示范,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道德规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家长要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有效互动,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要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机会。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班和活动,培养他们的特长和爱好。
同时,家长还要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
这样一来,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成长。
最后,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他们顺利成长的基础。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休息和运动,给予他们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时间。
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及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关注和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总结起来,做好家园共育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与学校紧密合作,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计划的制定: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身体、劳动、美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
家庭教育的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计划: 家长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合理分配时间,设定学习目标,并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园共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园共育论文1摘要:所谓家园共育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通过较为主动的沟通、了解、支持,在双向互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家园互动,共同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一)召开家长会。
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二)利用橱窗,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
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三)书刊材料宣传。
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5篇范例]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1《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作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
”是让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的工作,是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形成统一的认识,并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与活动让家长更直观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在园的表现。
但传统意义上的家园沟通就是所谓的家长会,都是教师讲家长听,几乎没有彼此交流讨论的机会,导致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参与性,很多幼儿在家发展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就会呗忽略很多,所以想要家园合作就要两者惊醒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及在家的情况。
2.1进行家访每个新学期幼儿园会对转学幼儿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可以让教师正真的了解到了幼儿,也让家长指导了幼儿在园的表现。
通过这样的形式会了解不同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情况等,多与孩子们交流。
2.2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观摩幼儿早上的来园活动到早操环节、点心环节、再到教学活动等环节,将集体教育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在幼儿家长的面前,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在园的生活,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接下来的环节是教师针对平时家长的配合(亲子作业、材料的提供)等方面做总结。
班里大部分家长在平时的配合上还是比较好的,能认真带幼儿一起完成亲子作业,平时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也能及时带来,但还是有部分家长总是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其带的东西不带,导致幼儿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无法参与。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5000字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幼儿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幼儿园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方法等进行浅谈。
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什么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共同参与幼儿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和家庭通过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身心发展,实现教育的共同目标。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理念源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研究。
在这些国家,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被视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这种理念在我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关注家庭的角色,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意义1.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参与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其综合素质。
幼儿园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家庭则更强调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培养,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构建亲子关系:通过幼儿园家庭共育,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
同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会得到增强,构建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3.提高教育质量: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专业的教师能够提供系统的课程教学,家长则能够提供更多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情感支持,两者结合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三、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方法1.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幼儿园和家庭之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
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通讯册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2.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幼儿园和家庭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明确目标和方法。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幼儿园则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推进家园共育
推进家园共育在当今社会中,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责任。
家园共育的理念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推进家园共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发展目标。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讨论如何推进家园共育。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教育观念的传递以及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等。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提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进家园共育的基础。
二、学校教育的使命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
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效果。
三、推进家园共育的策略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平台,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平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安排,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
2. 举办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和教育技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案例等。
通过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技能,更好地参与到家园共育中。
3. 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的开设:学校可以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技巧。
通过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辛勤付出,懂得尊重和感激,家长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4. 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学校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考虑到家长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能力水平,避免过多或过难的作业。
家长在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园共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园共育论文1一、家园共育的定义:家园共育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共同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构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达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对于家园共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很多发达国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阐明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如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德国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
家长的配合,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发展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家园共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指南》中也提及应注重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
可以看出,我国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为幼儿健康成长明确指出了方向。
但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1、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师的,当然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阻碍了家园共育的正确实施,也让老师和家长。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家园合作缺乏积极的、主动有效合作由于上述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
例如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定期的开展活动。
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精选5篇)
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强调发展智力、培养道德行为,形成和谐的人格、人际关系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幼儿教育并非幼儿园单方面行为,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述:幼儿教育是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作为 3-6岁幼儿的专门教育机构 ,应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伙伴关系 ,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协同性 ,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实现家园共育是建设高质量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然而,对于身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千姿百态。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所以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尤为重要。
一、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整体教育水平年轻的家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工作压力很大,所处的环境、文化层次和职业也不同,他们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对教育孩子感到很困惑。
另外,一部分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这些老人对孩子只会“宠”,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要做到家园配合一致,家长工作就要因人而异。
针对这些情况,我园首先进行“3―5岁家长对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了父母与幼儿一起活动的情况、父母对子女提供教育的条件、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和态度、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致性等,对于获得的这些信息,我们感到了关注我园家长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整体教育水平的责任的重大,为此我们在园内操场上开展了“家庭教育咨询会”,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坐阵,以自身的经验、书上看到的理论来回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解决各种困惑。
浅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浅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句话说的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的确,在幼儿园里,搞好家园共育,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口碑。
我们应把家长工作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与家长建立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我们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一、利用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家园的信任1. 首先,每一位幼儿在入园后建立了宝宝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幼儿的乳名、特点、爱好等,还有幼儿的整体介绍。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每位幼儿的特点并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也让家长的顾虑消息,同时幼儿也会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其次,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介绍全园或全班教育工作情况,讨论有关幼儿的个别问题或教育问题,向家长提出要求的一项教育活动。
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它也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进程与效果,同时也是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为此,开家长会对家园来说是很重要的。
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学习,家长之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使家长会充分的展示它的作用。
还有让家长通过家长开放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观看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评价孩子的发展情况。
例如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日生活习惯以及与小朋友的交往、合作能力等等。
使家长开放活动能达到家长的目的。
2.我们教师都要每天面对家长的叮嘱和请求,这是家长对我们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考验,更是拉近家园间情感距离的桥梁,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
晨间的工作是繁忙的,家长的叮嘱也是各有不一。
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更好的得到照顾,我们在门口增添了“教师备忘录”,请家长把幼儿在这一天需要特别关注的事写下来,这样教师可以按照家长的嘱托照顾每个孩子。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5则范文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5则范文第一篇: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家园的共同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理解,而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老师的帮助、理解,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程淮教授提到的儿童的发展“微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真正的可控要素,微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种。
家长和老师都应努力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儿童发展的微环境,正确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
要给孩子一种好的教育,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孩子。
幼儿园的老师仅仅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不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制定家园合作计划。
幼儿园的工作有很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配合。
如小班刚入园的孩子,他们在家里所有的吃、喝、拉、撒、都有家长全部代替,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待提高,这时,老师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但是许多孩子一回到家,家长又包办了一切,替孩子穿衣、喂饭,整理玩具,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导致老师做出的努力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是家园教育不一致的结果。
因此,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指导,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我几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总结了如下几条家园配合的小经验:1、让家长了解班里的教育目标,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一致。
2、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及时与家长沟通,找到解决的办法。
3、做好每一项家园共育工作比如家园联系、电访、家访等。
4、定期召开半日活动。
5、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上遇到的难题。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只要做好家园共育,就一定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
第二篇:幼儿园实现家园共育工作计划幼儿园实现家园共育工作计划幼儿园实现家园共育工作计划幼儿园和家庭常被喻为车子的两个轮子。
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5篇范例]
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5篇范例]第一篇: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这两大教育环境,在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两大教育环境的施教者:家长和教师,在影响幼儿成长方面,则是直接的参与者。
只有家长和教师有效地配合、平等的相处,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纲要》的说明为我们开展家园共育指明了道路。
所以在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
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1.相互倾听,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
为了促进家园交流的有效性,首要的问题是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家长会。
之前的家长会大都是教师讲,家长听的模式。
为了促进交流的有效性,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模式,如家长委员会、茶话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
其目的只有一个: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每次家长会召开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工作,搜集近段时间家长反应的问题、幼儿最近常出现的问题等。
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就能针对性地向家长抛出问题,然后家长参与集体讨论,最终双方达成有效的共识。
这样的参与式讨论可以使每位家长都能有效参与,有机会发表见解,融洽地对话与交流,才可以有效地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在小班新生入园家长见面会中,教师针对小班新生入园哭闹问题与家长一起展开讨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哭闹不忍心,一哭闹就妥协,不送孩子来园。
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哭闹实在无理取闹,有时候还会“动手”去强制孩子来幼儿园,但是有的家长会说,小班的孩子哭闹很正常,符合此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依恋心理,就看我们成人怎么去疏导和教育。
浅谈做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浅谈做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幼儿期是个人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孩子行为模式塑造的关键时期。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而家园共育作为一种育人新模式,以家庭和园所共同育人,共同打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发挥各方力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文将从培养家园共育意识、建立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和提供多元化行为塑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家园共育意识1.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家庭教育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
父母应该将孩子的教育视为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只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才能意识到家庭与园所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与园所建立良好关系家长和园所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家园共育的关键。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园所的义务活动,加入家长委员会,与园所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园所的表现和需要。
通过与园所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表现,并制定相应的行为塑造策略。
3.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家长可以参加一些家庭教育培训班,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通过培训,家长能够了解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原则和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育儿的质量与效果。
二、建立良好家庭教育氛围1.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求,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
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尽量避免消极的行为和语言带给幼儿的负面影响。
2.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家庭规则的制定有助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规则应当简明扼要,注重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并且要坚持执行。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清晰的行为准则,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实现行为的正向塑造。
3.注重家庭时间家庭时间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契机。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尽量保证与孩子共度的质量时间。
这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为学习环境,培养孩子守时、守纪律的好习惯。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在如今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成为了许多家长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思路,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与共育。
首先,家长应该建立起与孩子的良好沟通渠道。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与父母的交流和指导。
父母应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困惑。
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家长应当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孩子的个人发展空间,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家长需要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家庭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家长会议,在教育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与教师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及时与学校商讨教育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多样化的能力。
第三,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当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家庭共育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场所,更是他们塑造人格和价值观的桥梁。
最后,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义工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和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总之,实现家园共育是一项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的事情。
家长应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家园共育的有效实践探索
家园共育的有效实践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家园共育的理念。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有志向、有品德、有能力的未来人才。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家园共育的有效实践探索。
一、家庭方面1.促进家庭和睦在家园共育中,家庭和睦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庭关系不好,那么就无从谈起共育。
家长应该注重家庭和谐,避免因琐事而发生争吵,尽最大努力让家庭成为孩子的温馨港湾,为孩子创造一个令人温暖的成长环境。
2.家长榜样作用在家庭共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也相当重要。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们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合理看待问题,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质,同时表现出自己的爱和关心,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温馨乐园。
3. 注重孩子个性发展家庭共育应该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保持多元的世界观和心灵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刻板的教育方式。
家长应该积极地协助孩子发掘自我,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鼓励孩子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从而真正成为未来的精英人才。
二、学校方面1. 注重课程体系在学校教育共育中,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要求学校完整的课程设置,还要有好的教师团队,支持网络系统和完整的工具等等。
如何设计课程体系才能符合家园共育的标准?学校需要将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需求考虑在内,从而连通学校的教学体系与社会、家庭的需求。
2. 组织多元活动学校应该注重组织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际的经验,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挥主动作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能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
论述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论述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教育机构中,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家庭和学校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呢?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是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之间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进行面谈、电话沟通或线上交流等方式,积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进展。
同时,学校也应定期组织家长会、家校联谊等活动,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家庭和学校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例如义工活动、家长讲座等,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例如邀请家长进行主题讲座、分享经验等,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启发和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应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注意孩子的饮食、作息和情绪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孩子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应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
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俱乐部。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兴趣课程和培训机会,支持学生发展特长。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孩子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越来越重视知识和教育启蒙的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始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
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关键的部分,幼儿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树立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家园共育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做好了家园共育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其智力发育的阶段也逐渐提前,所以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加快孩子的智力发育。
但是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来共同完成的。
只有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才能全面提升幼儿的教育水平与质量,通过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努力,才能对孩子进行积极、优质的教育。
一、改进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策略1.家长方面就家长方面而言,其改进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这也是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就目前而言,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才观和教育观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就需要学量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技能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孩子的正确行为和健康品质,这会直接影响家园共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对家长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比如可以利用其职业优势来支持或者是提高帮助,通过其个性优势来有效结合幼儿园发展,这样就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家园共育效果。
2.教师方面在家园共育的工作中,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的质量。
一方面,教师对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还需求加强对幼儿家长的指导,促使其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
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树立良好的教育心态,在工作的过程中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并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双方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探究论文
幼儿园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探究论文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几种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挑战。
其次,加强亲子活动是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之一、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游戏日、亲子健康讲座等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还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形成互相学习的机会。
此外,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也是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之一、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讲故事、分享职业经验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增强幼儿对家庭和社会的认识。
同时,这也是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的一种形式,可以加强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然而,要实现家园共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和合作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挑战,幼儿园和家长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共同商讨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找到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识。
其次,一些家庭面临时间和经济压力,可能无法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
幼儿园应该充分考虑家长的需求和限制,采取灵活的方式来促进家园共育。
可以通过线上的家庭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让家长在家中也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中。
综上所述,促进家园共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
有效的沟通渠道、亲子活动和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是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手段。
虽然
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合作,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家园共育论文
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本文旨在探讨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首先,家园共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承担着传递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责任。
通过亲子交流和家庭活动,孩子可以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而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师。
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巧。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家庭和学校在共育中的问题。
首先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家庭和学校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理解不足的问题,导致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阻碍。
其次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存在差异。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不一致,给孩子造成了困惑和压力。
最后是缺乏家园共育的机制和平台。
家庭和学校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
为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家校沟通。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和问题,进行合作解决。
其次是建立家园共育的机制和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研讨活动,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和指导,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庭可以参与学校的活动和管理,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贡献力量。
最后是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
家长可以参加家庭教育的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理念,与学校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和平台,以及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
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作者:曹莎沈河区雨田青阳幼儿园2016年11月8日浅谈如何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作者:曹莎摘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十分重要。
家园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句话说的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同时,《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
只有家园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形成1+1>2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长;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哪一方能单独胜任的。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
只有家园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形成1+1>2的强大合力。
下面本人就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一、家园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一)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改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
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召开学期家长会之前,教师提前向家长们做一份问卷调查表,搜集到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点,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抛出问题,集体讨论后想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分享自己好的教育经验及方法。
这样的参与式讨论让每位家长都能积极参与,有机会发表见解,融洽地对话与交流,更能有效地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又如:在小班新生家长会中,教师针对小班新生交往能力缺乏导致幼儿争抢或抓伤的现象与家长一起展开讨论,有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被抓伤了很心疼,那肯定想要孩子“打”回去!觉得教师对幼儿管理不到位!而有的家长却觉得孩子年龄还小交往能力缺乏,也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动手是很难免的。
我们成人应该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交往,适应集体生活。
此话一出,其他家长也都觉得很在理,都积极响应,很轻松地解决了家长们对教师的错误看法,这就是平等对话的魅力所在。
(二)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栏、电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网络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沟通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们主要利用网络微信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老师会随时发送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视频及照片,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每个班级还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家长、老师们在群里能自由畅聊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总能比较及时、快速地解决到家长们的困惑;并且也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
而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照片或者视频,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样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能更好地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
当然,电访的沟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的性格特点普遍存在着他们的“两面性”,在家和在园的情感、行为截然不同。
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回到家庭中,由于父母教育行为存在着某种偏差或经验不足,又或是一些父母在外地工作,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许多行为习惯或个性上产生问题。
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如:有的幼儿在园样样都吃而在家中从来不吃蔬菜或具有严重的挑食现象,家长对这种问题束手无策,作为老师,除了在幼儿园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对其教育,当幼儿回到家中后,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话跟家长聊一聊,及时沟通教育策略,对孩子进行督促纠正。
又如:幼儿爸爸妈妈长期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疏导,导致孩子比较内向等现象,这时我们可以与其爸爸妈妈进行电话沟通,指导家长在工作之余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这样,我们的家长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家长们也会更加认可老师的工作,那么,家园的相互信任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了。
(三)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
因此,我们要随时公布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学习内容及培养目标。
比如每学期召开新学期初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
其次我们每个月初都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月工作目标及活动。
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并做出相应的配合。
除此以外我们每天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幼儿的三餐两点及课堂剪影,生活剪影以及学习内容,对于需要家长配合准备的内容我们也是随时通过微信平台告知家长,家长们对于班级工作也相当配合。
二、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家园同步教育(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互动合作”应该是我们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
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大班主题教学《各种各样的纸》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带到幼儿园来,并按用途给这些纸分类,做了一个纸的博览会,供孩子们认识、探究。
在中班主题教学《幸福一家》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大量的全家福照片等带到幼儿园来,老师则将幼儿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个温馨的小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又如:我们开展了区域游戏活动,每个班都设置了不同的区角,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老师收集了很多与区域主题相关的废旧物品,经过清洁处理后投放到孩子的区域活动中供孩子们操作探索,有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都加强了不少!由于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这样的互动参与,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园间的感情,也促进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能更好地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实现家园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
因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推选2至3名家长为家长委员,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在平时各大、小型活动时,也邀请家长委员参与策划、组织。
另外,家长委员还承担组织班级家长小组活动的任务,定期组织家庭小组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这样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工作,以加强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度,也更有效地团结班级其他的家长们。
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1)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并邀请比较资深的教育专家前来幼儿园讲课,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为家长们及时指导教育误区,提供有利的教育方法。
如:针对大班幼儿的家长,我们专门开展了相关“幼小衔接”的家长学校讲座,让大班幼儿的家长提前了解到孩子入学前该做哪些知识及心理方面的准备,家长们则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灌输式大量的题目、课外班等等;又如:针对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了解,我们每学期会有一次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以此让更多的家长走出育儿的盲区。
这样类似的学习,家长们每次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对家长们的指导性比较强,也是很可取的。
另一个是家庭亲子小组活动指导。
我们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庭亲子小组,每个小组由家长委员来担任组长,教师们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题、各大、小型活动、节庆日及社会感恩方面为基本内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来制定活动方案供家长们参考,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们定期组织家庭亲子小组活动,教师以轮流的形式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及时进行指导。
这样既能推动家园教育活动的共同开展,又能推动亲子间、家庭间的感情,更是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让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增强,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2)以幼儿园活动为载体,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
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主要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为载体,来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请家长助教参与幼儿的教学工作。
在大班的主题教学“牙齿咔咔咔”中,老师邀请了一位牙医爸爸来当“家长助教”,为幼儿介绍了牙齿的构造及护齿方法,而且带领了幼儿了解了细菌的滋生,让幼儿对牙齿及细菌又有了更新的了解,比教师说教的方式效果好多了!再如,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配合老师完成教育工作。
在我们的阅读课题教学与思维课题教学中,老师常常会布置“亲子作业”供家长、孩子一起完成,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指导幼儿阅读的正确方法,或者引导幼儿思维的方法,在无形之中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家庭亲子活动当中,家长们也在这其中与老师教育观念逐渐达成一致,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其次,让家长参与幼儿各种大、小型表演或各竞赛型活动中,以达到家园目标一致。
我们邀请家长来班上与孩子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娱乐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教师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处获得了有关的教育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而且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这种参与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得家园共育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