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程整合研究
3 改 变 了传统 的教 学模式 .
信 息技 术 与 科学 课 程 整合 对 教 学模 式 的 改 变表 现 在 四个 方 面: 第一 。 多媒体 技 术 使课 程 设计 从 关注 知 识 和技 能 转 向在 真 实 情 境 中 的 问题解 决 和批 判 性思 维 的培 养 ; 二 , 息 的 多源 性使 第 信
引导 , 这种 引导要 让 。 习者 清 晰地 意 识 到 自 己的 工作 目标 并形 学 成 与 获得 所希 望 的结 果 和相 应 的预 期 ” , 习才 是成 功 的 。建 时 学 构 主 义学 习理 论 为信 息技 术 与 科学 课 程提 供 了理论 支撑 ;学 习
念、 掌握 原理 。 多种 感 官参与学 习 。 大大提 高学 生的感知 效果 , 能 并
使 学生 由被动 学 习变为主动 学 习。 同时 , 媒体技术 使得 教学 内容 超
以网状结 构呈现 ,较之 传统 的线性 呈现 ,更接近 人大 脑的 思维 方 的本 质是 建构 ,学 生 的学 习过 程 是 在 外界 提 供 的情 境 与 条件 的 式 。 易被学 生接 受。 更容 触 动 下 。 发 了 已有 的经 验 。 老 师的 指 引 或 同学 的 帮 助 下 , 激 在 利 2 促 进 了课 程 的综合化 .
学 习 。 用 自己认知 水平 上 的优 势 , 利 充分 发掘 网络 功 能 , 占领信 息 技术 的制高 点 ,才能从知识 的 传输者转 变成 为学生 学 习的促 进者 和合 作者 , 学生成 为主 动学 习者和意 义 的建构者 。 种革命 性的 让 这
转 变必将带来 科学 教学 的新气 象 ,学生 主体意 识的 觉醒 更有利 于 创新 意识 的激发和 创新能 力的提 升。 三、 科学课 程与信 息技 术整合 的学 习特征 在信 息技术 环境 下 ,教 学手段 将 由静 态单一 的物 质载 体 向功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是变得越来越普遍化。

作为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在中学阶段的融合,在有互联网工具和多媒体课件大量应用的现代教育中,不仅有助于推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而且能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及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探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介绍在实际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实时答疑等几个方面。

1. 网上教育现如今的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工具,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前景。

通过网上教育,学生可以跨越地理和时间上的限制,自由组合学习资源。

网络化学习平台提供了同步、异步学习等多个功能,同时还支持问答、讨论、课件、练习、作业等多项教学活动,这为学生提供了更自由、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通过网络学习,班级、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变得更加密切、更为紧密。

2.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和播放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了动画、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整合了多种传统媒体,并能更加直观地表达数学概念和原理,用一种更易懂的方式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

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改善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更好地提升数学素养。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课件。

3. 实时答疑实时答疑是指通过在线的互联网工具来进行数学教学答疑。

实现机制是,在线课堂进行实时答疑、辅导、交流等活动,并能及时的统计、分析和反馈答疑结果和学生表现等。

实时答疑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益于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同时,可以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结合
二 、 件 不 重在 制 作 而 在 于整 理 与 设计 课 五 、 用 多 媒体 授 课 。 定 要 注意 把 握 好 课 使 一 堂 信 息 量 .
出来 , 可让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演算 , 下面的同学
在草稿纸上练习。师生共同再对黑板上学生答
题批改 、 正、 订 补充 、 讨论 。 七、 注意学生多媒体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做好两手准备 , 提高应变能力 , 处理不 了, 的深度与广度。备课 件、 备教法 、 备课堂组织于 度 比较慢 。因此 , 使用多媒体授课后 , 对它的优 预案 ,
心 中, 不宜看课 件上课 , 而应讲课 用课件 。课件 越性一定要把握得 当, 把握好“ ” 悟” 点 与“ 的度 , 可按普通课正常教学 ,千万不能因此影响正常 中跳转链接不宜太多 , 结构层次不宜复杂 , 引入 “ ” 点 到的同时给学生 留一些 “ 的时间。对 于 教学 。 悟”
识相结合 的应 用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如数学人教 课堂教学的脱节 , 要知道教学手段变 了, 内在 习 , 但 应让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 不要直接地 “ ” 放 版无论是 函数、 数列、 统计概率等几乎都用到信 的教育教学规律是要遵循 的。
息技术 , 不用多媒体是无法完成课标要求的。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区雅畈初 中 张春林

要 : 文简 要地对农村传统教学进行 学不论在 内容、 本 我校也新增 了五十余 方法 , 还是观念上都有待改进 。 寻常农 民家拥有 了电脑 ;
分析 ,提出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 中的应用以及 笔者是一农村初中科学教师 , 通过几年 的教学 台电脑 和六个 多媒体教室 , 使师生都能 随时享 在应用 时易产生的误 区及对策。肯定 了计算机 实践 ,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农村科 学教学 受信息技术带来 的教学盛宴 , 笔者也有幸 能对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一、课题简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的推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师需要具备信息素养、能够开发教学软件、整合技术应用、进行信息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及开展教研科研等基本能力。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走向课程,认识新的教师角色期望,适应并发展,实现成功。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许多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

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信息素养的专业化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信息素养”紧密结合起来。

立足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研究方法,反思教学行为,自我监控和调适,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课题的界定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高速、大容量。

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

2)综合化。

包括业务综合和网络综合。

3)数字化。

数字设备设计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和综合。

4)个人化。

具有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手段。

2、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界定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引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一节课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和高效进步。

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

3、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整合需要教师具备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结合

信息技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结合摘要:本文简要地对农村传统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时易产生的误区及对策。

肯定了计算机给农村科学教学带来的活力,描述了教学中应当努力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结合尝试误区对策当前农村传统的科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

很多科学课堂没有摆脱“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束缚,教具的使用仅局限于几幅教学图片,教学模式也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刀切”的班级授课模式,缺少必要的“个别化”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极其有限。

所以说,农村传统的科学教学不论在内容、方法,还是观念上都有待改进。

笔者是一农村初中科学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农村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结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由于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受到时间、空间、教学条件的限制,如何把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真正为教学服务,就成为科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就笔者自身的探索实践,谈谈如何把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农村科学教学。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一、以信息技术辅助农村科学教学的几点尝试近年来,电脑的普及速度飞快,越来越多的寻常农民家拥有了电脑;我校也新增了五十余台电脑和六个多媒体教室,使师生都能随时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盛宴,笔者也有幸能对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相结合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成生动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计算机创建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并设立了班级qq群,从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口动手的机会,为实现教学的“个别化”创设了理想的环境。

1.制作生动的课件计算机网络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即可以来源于各种参考书籍,更多的可以通过计算机从网络上获取,特别是一些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

中小学课题申报: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课题名称: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融合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62333051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与应用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就是将来学校培养的人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学校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实现了“班班通”,实现了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此巨大的投入为县域所有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硬件支持和保障。

本溪县五中已经建成每个班级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80%达到中级水平,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课堂以来,学校加大了相关的技术培训,但是教师在使用上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的为了课件而授课,有的课件制作水平亟待提高,有的使用率不高,有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如今,不管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学生和教学需求的角度,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因此,我们学校选择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试点”工作,借此工作的开展,来进一步推动我校信息技术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最终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1.将信息技术使用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充分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1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1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1引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研究体验,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案例,以展示该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力学中的速度和加速度”。

教学过程1.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进行研究。

2. 教师利用互动式白板软件进行概念讲解,并展示相关的动画和实例,以加深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学生利用电脑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并进一步探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 学生将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整理成报告,并通过邮件发送给老师。

6.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分析结果给予反馈和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本案例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生实验报告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会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的组织结构、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学生主观反馈评价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这种融合教学方法的主观感受和研究态度。

通过评估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得知该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总结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和主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一个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案例,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整理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巩固了他们对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

这种融合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研究积极性。

通过这个案例的实施和评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是一个有益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实施方案临朐县新华中学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是国际趋势,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供适当机会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法国提出:信息技术要真正整合到数学中去,并声明这种整合是必要的;德国提到用计算机表示曲线族,用计算机模拟概率,建立程序考察序列等,并开设“信息学”的必修课程。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2000年10月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综观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外已经开始从整体上重构和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及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信息技术自然、流畅地渗透到学科教学整个过程中。

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我们认为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数学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开放的性格、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把握未来变化的能力等,要把学生的学习与其今后谋生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并开展了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意义、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理论上是对数学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新的诠释,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优化和具体化。

本课题将以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研究基点,着重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的思考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的思考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的思考与体会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改变了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我们的学校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

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以及已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

我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做了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

比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节之后我设计了一堂《探索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方法》的研究型课。

课前,我对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稍作修改,另外编了一节课,专门研究勾股定理的历史和证明方法。

上这堂课之前,我布置了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特别是利用上网方式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史记和证明方法。

课上,许多学生带来了他们找到的资料,有的把他们在网上找到的资料打印了下来,有的带来了关于勾股定理的书籍,更有一位认真的学生找来了关于“勾股矩阵法”的内容。

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许多中外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如西周时期的商高、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三国时期吴国的'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刘徽的“出入相补法”等等。

然后我再综合学生的资料,给出我制作的课件和网页,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而且还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的思想教育。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网络环境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网络环境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自 己的 Q Q号 码 。 现 在 的 小 学 生 课 外 作 业 基 本 不 超 过 一 小 时 , 以 学 生 就 的学 生不 用担心 因为发音 错误 而难 堪 、 红 , 之 平 时课 堂 上 , 生更 所 脸 较 学 有 了 更 多 的 利 用 Q 聊 天 、 游 戏 的 时 间 。 由于 小 学 生 自 控 能 力 差 , 以 , 敢 于 用 英 语 表 达 , 容 易 培 养 学 生 爱 说 敢 说 英 语 的 意 识 。 我 要 求 每 个 Q 玩 所 更 久 而 久之 , 分 学生 就 沉 湎 于 网 络 游 戏 之 中 不 能 自 拔 , 重 地 影 响 了 学 生 周 六 晚 上 , 线 的 学 生 必 须 在 群 聊 天 室 里 面 用 英 语 发 言 f 音 、 频 或 部 严 在 语 视
高 科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优 化 程 度 。 而 积 极 利 用 网 络 进 行 科 学 课 堂 的 辅 助 教 学 所 要做 的一切, 学生在 实践 中去亲 身体 验创新 的乐趣 。这 不仅能深化教 让
笔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 择一个 教学 案例——八 年级 下册《大气 选
的 压 强 ) 根 据 网络 环 境 下 的 科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特 点 , 理 论 上 构 思 两者 整 合 , 从
让学生充满探 究的欲望 。在本堂课 中, 笔者在“ 景导入 ” 情 这一模板 里插入 合 的方 法 。 定 量 的 评 价 , 即让 学 生 通 过 “ 线 测试 ” 板 里 的练 习 来 达 到 知 在 模 了一 段 动 画《 德 堡 半 球 实 验 》 学 生通 过 直 观 的 动画 及 仔 细 的 讲 解 , 慢 识 的 巩 固 , 马 。 慢 同时 来 检 测 他 们 对 这 些 知 识 的 掌 握 程 度 , 出得 分 , 根 据 定 量 给 再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的有效结合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的有效结合
!!
Q: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 术 论 坛
Sc e i nce and Tec hno ogy nn t I ovat o He al in r d
谈 信 息 技 术 与初 中科 学 的 有 效 结 合
应 明 敏 ( 兴 县 华 甫 中 学 浙 江 绍 兴 3 0 0 绍 1 0) 2
摘 要: 本文首先从 初中科 学教 学的 内在和 外在需求 阐明 了信息技 术 与初 中科 学教 学结合 的必要 性, 别从 信息技术软 件应 用类 型的角 分 度 分 析 了信 息技 术 与 初 中科 学 结 合 的 基 本 策 略 , 后 详 细 介 绍 了信 息 技 术 与初 中 科 学 的 有 效 结 合 方 法 。 最
物 理 、 学 、 物 等 , 以 科 学 概 念 和 定 律 化 生 是 为 教 学核 心 , 现 实 生 活 的 融 合 性较 差 , 与 距 软 件 的 应 用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方 法 。 用 软 件 应
景 中 已 经 有 过 经 验 , 实 上 在 实 际 操 作 过 事 程 中 , 然 会 出现 很 多 错 误 。 外 , 多 教 仍 另 许 师 认 为 , 期 阶 段 学 习 者 的 认 知 发 展 首 先 早 应 通过 他 们 的五 官去 体验 生 活 而 不 是 用 眼 睛 观察计算机屏幕 。 2 2 问题解 决型 教 学软 件 问题 解 决 是 指 在 教 学 中 创 设 某 个 问 题 情 境 , 学 生 自己 去 解 决 那 些 与实 际 背 景 让 较 接 近 的 问 题 , 主 要 目的 是 培 养 学 生 解 其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问题 解 决 型软 件 和 模 拟 型 软 件 有 时没 有 明确 的 界 限 , 过 问 题 解 决 更 偏 向 于 问 不 题 解 决 方 法和 操 作技 能 的 习得 。 如 , 例 一个 叫做“ 工厂 ” 软 件 让 学 生 通 过 选 择机 器设 的 备 并 用 正 确 的 顺 序 设 置 来 进 行 生 产 。由于 程 序 强调 用正 确 的 顺序 解 决 问题 而 不 是 演 示 在 工 厂 如 何 操 作 , 应 更 恰 当 地 被 称 为 它 问题 解 决 型 活 动 而 不 是 模 拟 型 活 动 。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

经验交流206作者简介:王仁民(1981—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一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成果中内容(项目编号:BY[2019]G443)。

新课标倡导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及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具体策略如下: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情境在初中教学中,可依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境,生成自主探究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掌握知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课堂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努力挖掘所学知识中的问题因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物理“压力和压强”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人在雪地上步行,另一人用滑雪板滑行。

并提问:雪地上的两个人质量相近,但步行的人陷入齐膝的雪中,而滑行者却几乎没有陷下去,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当学生在轻松自然地氛围中自主探究学习时,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二、创新教学环节,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一)备课环节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备课机制。

其流程为:运用网络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教学设计(导学案的编写)→自主学习课件的开发整合→教后反思与总结。

①在上课前,教师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资料介绍、知识链接、图片、声音视频等材料;②教学设计(导学案的编写)中体现:学习的目标、内容及重难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策略、媒体及网络资源的利用。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博白县第五高级中学 537600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后,信息技术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角,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就学校教育来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与互联网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的有效融合既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又能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水平。

基于此,以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引言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意识还比较薄弱,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有效的调动;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课堂作业,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创新教学技术,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并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以最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完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架构。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先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同时,还要尽量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浏览的好奇心,利用其求知欲进一步扩大其了解的知识领域,并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要求,创新最新的教学模式。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兴趣,而且也更愿意接受教师讲解的新知识。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也能够不断地扩充和增加新的知识及概念。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速度名列各种科学的前茅。

为了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借助如多媒体等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吸收某个信息技术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表格制作》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初中生对表格的设计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如何利用WPS、Word等软件进行专门的电子化表格制作,还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

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认识

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认识

美 国芝加哥大学施瓦特教授认为 :学生应该像 “ 小科学家” 一样 , 以小 主人 的身份去发现问题 、 解决 问题 , 并 在 探 究 过 程 中获 取 知 识 、 发展技 能 、 培 养 能 力, 教师在 日常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就必须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 ,而现代教学媒体恰好 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 ,它可 以超越时空 界 限, 为学生 提供 丰富 的学习材料 , 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信 息获取 、 信息处理 、 信息表达 、 发现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例如 : 在讲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一课 时 , 如用传统 的实验进行教学 ,学生对成像规律很难建立清楚的 认识 , 不利 于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 探索 真 理 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将 验证性的实验变成探 索 l 生的实验 ,通过为学生提供 丰富 的学习材料 , 设计教学步骤 : 提 出问题一 设计 实 验一实验探索一 发现问题一分析 、 归纳一总结规律 , 在 利 用 传 统 的 媒 体让 学生 总结 出三 种 情 况 后 ,采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演 示 物距 从 无 穷 远 至 小 于 焦 距 的 整个 实 验过程 中物距 、 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 , 整个模 拟实验 过程 流畅 、 直观、 明了 , 使 学 生 有 了 一个 清 晰 完 整 的 认 识 。然 后 让 学 生利 用 课 件 自己选 取 不 同情 况 下 的 成像情 况 , 并记 录成不同像时 的物距 、 像距 、 像 的大 小、 虚实情况 , 讨 论分 析实验数据 , 最后得 出结论。 使 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 的层次 ,从而有助于学生建 构知识的意义 、提高知识水平 ,更能激发其创新 意 识、 发挥 其 创 造 的潜 能 。

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略

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略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多元化
01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熟练程度、学习态
度、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评价方式多元化
02
评价方式应包括考试、作品评价、实践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客
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主体多元化
03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以多讨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衔接教育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 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差异和衔接教育存在的 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 其他学科的衔接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02
衔接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略,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能 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研究展望
01
进一步深化衔接教育策略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略的研究,探索
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02
拓展衔接教育策略的应用范围
本研究仅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的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进行
因地制宜
我国应结合自身国情和教育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策略,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的 信息技术学习能够顺利衔接。
04
国内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 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策略
01
02
03
04
计算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 础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系统设
计和创新的能力。
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加工、管 理、交流和评价的能力,以及

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21T10:37:12.2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作者:齐建平张灵飞[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随处可见齐建平张灵飞浙江省仙居安洲中学 317300浙江省仙居第一小学 3173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随处可见。

教师要想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则,提高信息技术的时效性,把信息技术和初中学科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引言初中科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不仅要实现基础教学,还要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主动研究、自主解决的学习意识。

初中科学包含的学科有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等多种基础知识综合学科。

要将这些基础性学科融合到一起,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没有很多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打开知识面,就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拓展更多的教学内容。

一、信息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1.课件不能喧宾夺主制作课件时不能太过华丽,课件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课堂。

如果课件在教学中使用时,引用太多动画,就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尽量不用刺激性太强的背景音乐,背景颜色不能太过于绚丽,图片要跟据教师的需要引用,不能贪多。

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引用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课件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搭配相应的素材,如果影响了教学效果,就得不偿失了。

2.教师为主、信息技术为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把控教学进度,课堂效果。

让自己始终站在设计、组织、传授者的位置,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的。

信息技术不可以替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让多媒体作为帮助和提高学生进步的“工具”,虽然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师要站在不变的位置,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中,如何通过强调实践性教学、强化跨学科整合以及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以教学初中信息科技《物联网》和《走进网络》为例,本文说明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和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科技;强调实践性教学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科技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素养和能力,教育机构不断探索和改进信息科技教育,其中核心素养成为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跨学科整合以及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等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一、强调实践性教学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教育作为信息科技教育的核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操作和实践,能够促进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和素养的增强。

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开展信息科技实验、设计小型项目、编写插件等。

在学生实践中,教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他们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在教学初中信息科技《走进网络》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线下网络模拟实验。

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模拟网络中了解网络构成要素、TCP/IP 协议、路由器的设置等,基于这些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实现原理以及影响等方面,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团队竞赛,加强学生的互动,营造出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

例如,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分工合作,由其中一个学生制作网页,并对所上传的网页的具体内容进行负责,其他成员则要通过各种途径推广该网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
作者:杨微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新时期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与初中教学的整合应用已具备了现实可操作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化科学教学的实施。

针对此,将结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必要性的分析,对其具体的整合策略进行积极探讨。

关键词:科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而科学教学的改革也得益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促使当前的初中教学发展中,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呈现已经成为初中教育发展的趋势,其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具备了积极意义,是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科学课程的性质方面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科学课程包括了具体的科学现象和抽象的科学概念,显然在其教学实施过程中会用到丰富的材料,且具体的科学现象是科学概念与原理建立的基础,类似于现实生活中丰富复杂的事物,对于所有事物的接触,我们显然不可能借助第一手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所以,在科学课程的实施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具象资源,促进其教学的高效开展。

2.科学课程的内容方面
新时期初中科学课程教育发展中,技术的发展必将在其中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巨变的出现,但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与挑战,致使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方面的探讨备受各界关注,促使整合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问题,成为当前科学教学发展的主命题,需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上的深刻理解,而科学课程则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3.科学课程的组织与建构方面
就传统的科学课程来看,学科逻辑结构是其进行线性体系建立的基础,我脱离了现实生活,转而将科学概念和定理作为中心,学生对其兴趣不大,而对于这种线性体系,信息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则可以打破,从而有机联合起了科学课程的各个内容,完美体现了科学课程的综合特性。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对策
1.结合课型进行选择
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主要在于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难点的突破,这是新授课的教学需求,所以可通过选择多媒体来扩大容量,而对于与之不同的复习课教学,则重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浓缩,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科学认知体系,具备系统性,强化重难点,完善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

如对于“异性磁极相互吸引,同性磁极相互排斥”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借助趣味性的动画情境创设去进行授课,从而使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更趋于直观形象,吸引学生,使其有兴趣参与教学。

若是复习课,结合学习的需求,则应当将与该知识相关知识网络的建构作为侧重点,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创设课堂,如,交通、生产等,促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选择
当前发展的大条件下,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所以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其注意的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来实现,但应当注意的是,心理学研究得出,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使中学生大脑皮层变得疲惫,降低学生的视力等,这显然与长时间使用电脑相关。

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时,应当注意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而不要让颜色太过于艳丽、乱、花等,此外,要切忌频繁泛滥,转而讲求适时适度,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行模拟实验教学
为了缓解学习任务重、教学实践紧的现状,可借助信息技术模拟探究模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体悟科学思维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转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角色,而真正成为主动发现者和知识的积极探索者。

新时期的初中教学发展中,生物、地理及物理、化学共同组成了其科学课程,其中以实验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很多课程内容需要学生去亲手探究和进行演示实验。

具体分析来看,借助实验课的形式,可加深学生对一些实验步骤和相关结论的记忆,更促使学生实现了对产生实验结论过程的理解,掌握了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制作活动的课件进行模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用于弥补常规实验仪器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初中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助推了初中科学教学的更高效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学发展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势在必行,尤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将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助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强化了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合信息技术,也有助于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初中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丁爱娟.初中科学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0(11):52-53.
[2]翁舟英.浅谈初中科学与IT教学整合的三步曲[J].学周刊,2011(10):63.
[3]沈利峰.浅谈初中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浙江教育技术,2011(2):24-25.
编辑孙玲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