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七)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十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1.(2017·南昌模拟)将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利用不仅能有效利用资源,还能防治空气污染。
工业上常用CO与H2在由Al、Zn、Cu等元素形成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1)图l是某同学画出CO分子中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图2请判断该排布图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判断正确,该空不用回答)。
(2)写出两种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____________。
(3)往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3,可生成配离子[Cu(NH3)4]2+,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配离子[Cu(NH3 )4]2+中所含配位键是通过配体分子的________给出孤电子对,________接受电子对形成。
(4)甲醇与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故二者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相近,但是二者沸点的差距却很大,造成该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甲醇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5)甲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Cu2O,已知Cu2O晶胞的结构如图2所示。
①在该晶胞中,Cu+的配位数是________。
②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Cu2O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解析:(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根据图知,其中一个孤电子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子,所以违背泡利原理。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容量瓶上需要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碱式或酸式,六项中的()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③解析:容量瓶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答案:A2.关于0.1 mol/L 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0.5 L该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B.将17.4 g K2SO4固体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即为0.1 mol/L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解析:溶液的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该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0.2 mol/L,A项错误;将17.4 g K2SO4固体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为1 L,其浓度不是0.1 mol/L,B项错误;1 L该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溶液,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C项错误;根据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得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D项正确。
答案:D3.(2017届淮南二中月考)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A.100 mL;21.2 g B.500 mL;100.7 gC.1 000 mL;201.4 g D.1 000 mL;212.0 g解析:容量瓶没有950 mL规格,应用1 0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2CO3)=1 L×2 mol/L=2 mol,m(Na2CO3)=2 mol×106 g/mol=212.0 g。
答案:D4.(2017届荆州模拟)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三)1.(2016·海南高考)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 4Cl 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解析:选C A 项,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时,除了H +与OH -反应外,还有SO 2-4与Ba 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B 项,NH 4Cl 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产生NH 3·H 2O ;C 项,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为可溶性强酸与强碱反应只生成水的类型,符合该离子反应方程式;D项,Na 2HPO 4不能拆出H +。
2.(2016·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 +、Cl -、MnO -4B .pH =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NH +4、SiO 2-3C .Fe 2+与H 2O 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D .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H ++SO 2-4+Ba 2++OH -===BaSO 4↓+H 2O解析:选C A 项,MnO -4显紫色,且Cl -在酸性条件下能与Mn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项,在酸性条件下,SiO 2-3与H +反应生成硅酸,错误;D 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错误。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2O =====电解2OH -+H 2↑+Cl 2↑ B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 溶液:Al 3++3OH -===Al(OH)3↓C .向0.1 L 3 mol·L -1 NaOH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 2 4.48 L :3OH -+2CO 2===CO 2-3+HCO -3+H 2O D .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HCO -3+OH -+Ca 2+===CaCO 3↓+H 2O解析:选C A 项,铁电极作阳极时,阳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故阳极没有Cl 2生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2O =====电解Fe(OH)2+H 2↑,错误;B 项,NaOH 溶液过量,生成NaAl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错误;C项,n(NaOH)=0.3 mol,n(CO2)=4.48 L22.4 L·mol-1=0.2 mo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Na2CO3和0.1 mol NaHCO3,故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OH-+2CO2===CO2-3+HCO-3+H2O,正确;D项,澄清石灰水少量,根据“以少定多”的原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CO2-3+2H2O,错误。
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十)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打有效成分是NaHCO3,可以做发酵粉,错误;C项,复方氢氧化铝片有效成分是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以用做消毒剂和漂白剂,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B.工业上金属Na、Mg都是用电解其相应的氯化物水溶液制得的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D.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解析:选A A项,铝非常活泼,表面极易形成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正确;B项,工业上金属Na、Mg都是电解其相应的熔融氯化物制得的,不能电解氯化物水溶液,错误;C项,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钝化,反应停止,错误;D项,瓷坩埚中含有SiO2,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和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所以不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错误。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A.铜粉加入硝酸中B.溴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C.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D.铁粉在硫蒸气中燃烧解析:选D A项,铜粉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不符合题意;B 项,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少量Cl2只氧化Fe2+,过量Cl2还会氧化Br-,不符合题意;C项,AlCl3溶液中通入少量NaOH溶液产生Al(OH)3白色沉淀,过量NaOH溶液沉淀会溶解,不符合题意;D项,铁粉在硫蒸气中燃烧只会生成FeS,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符合题意。
4.下列有关氯化铁溶液的性质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作净水剂:Fe3++3H2O Fe(OH)3+3H+B.用于制印刷电路的腐蚀液:2Fe3++Cu===2Fe2++Cu2+C .与小苏打溶液反应:Fe 3++3HCO -3===Fe(OH)3↓+3CO 2↑D .遇KSCN 溶液变红色:Fe 3++3SCN -===Fe(SCN)3↓解析:选D A 项,氯化铁水解可得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作净水剂,离子方程式为Fe 3++3H 2O Fe(OH)3+3H +,正确;B 项,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铜,用于制印刷电路的腐蚀液,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2Fe 2++Cu 2+,正确;C 项,氯化铁与小苏打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 3++3HCO -3===Fe(OH)3↓+3CO 2↑,正确;D 项,氯化铁遇KSCN 溶液变红色,不是生成红色沉淀,错误。
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八)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八)1.已知:25 ℃,H 2A 的电离常数K a1=6.0×10-2,K a2=6.0×10-5。
此温度下,将1 mL 浓度为0.1 mol·L-1的H 2A 溶液加水稀释到 1 000 m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稀释过程中,H 2A 分子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B .上述稀释过程中,c (HA -)c (H 2A )的变化趋势保持增大C .上述溶液稀释前后均存在:c (H +)=c (OH -)+2c (A 2-)D .根据H 2A 的电离常数,可推知0.1 mol·L -1 NaHA 溶液的pH 值大于7解析:选B A 项,稀释过程中H +浓度减小,K w 不变,则OH -浓度增大,错误;B 项,稀释过程中,c (HA -)c (H 2A )=c (HA -)c (H 2A )×c (H +)c (H +)=K w c (H +),H +浓度减小,K w 不变,则c (HA -)c (H 2A )的变化趋势保持增大,正确;C 项,H 2A 是弱酸,不可能完全电离,且第一步电离是主要的,溶液中c (H +)=c (OH-)+2c (A 2-)+c (HA -),错误;D 项,NaHA 溶液中HA -+H 2O H 2A +OH -,K h =K w K a1=16×10-12<6.0×10-5,即在0.1 mol·L -1 NaHA 溶液中HA -的水解小于其电离,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 值小于7,错误。
2.(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 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 (H +)c (CH 3COOH )减小B .将CH 3COONa 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c (OH -)增大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 (NH +4)c (Cl -)>1D .向AgCl 、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溶液中c (Cl -)c (Br -)不变解析:选D A 项,CH 3COOH CH 3COO -+H +,K =c (CH 3COO -)·c (H +)c (CH 3COOH ),则c (H +)c (CH 3COOH )=K c (CH 3COO -),加水稀释,K 不变,c (CH 3COO -)减小,故比值变大,错误;B 项,CH 3COON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K =c (CH 3COOH )·c (OH -)c (CH 3COO -),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K 增大,则c (CH 3COO -)c (CH 3COOH )·c (OH -)减小,错误;C 项,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Cl -)=c (NH +4),错误;D 项,向AgCl 、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由于c (Cl -)c (Br -)=c (Cl -)·c (Ag +)c (Br -)·c (Ag +)=K sp (AgCl )K sp (AgBr ),K sp 仅与温度有关,故c (Cl -)c (Br -)不变,正确。
高中化学-2018年高考复习全程测评卷2
防止 H2O2 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2O4· 2H2O+H2O2+H2C2O4+3K2C2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 项,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金的化学性质很稳
定,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A 项错误;B 项,Fe(OH)3 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说明 Fe(OH)3 胶体 粒子带正电荷,但胶体整体上显电中性,B 项错误;C 项, 甘油是丙三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故甘油能吸取空 气中的水分,具有保湿作用,C 项错误;D 项,Cl2 的氧化 性强于 I2,故向含有淀粉的 NaI 溶液中滴加氯水,Cl2 能将 I 氧化为 I2,淀粉遇 I2 变蓝,故 D 项正确。
24
b.蒸发浓缩 d.灼烧
高考真题与模拟小专题重组测试卷· 化学
(2)流程中“②”需过滤分离,则加入 H2C2O4 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H2C2O4+2H2O===FeC2O4· 2H2O↓+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高考真题与模拟小专题重组测试卷· 化学
回答下列问题: (1) 流 程 中“①”加入的稀硫酸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抑制 Fe2 的水解 ; 若 要 从 所 得 溶 液 中 得 到 绿 矾 ________________
+
FeSO4· 7H2O ,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 按顺序填 bcae 写)。 a.过滤洗涤 c.冷却结晶 e.干燥
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药品等的干燥剂,正确;B项,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医学尿糖的检验,葡萄糖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所以用于医疗输液,错误;C项,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使细菌机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所以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正确;D项,K2Cr2O7酸性条件下能与CH3CH2OH反应并变色,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所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查酒驾,正确。
2.汽车尾气含氮氧化物(NO x)、碳氢化合物(C x H y)、碳等,直接排放容易造成“雾霾”。
因此,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尾气造成“雾霾”与汽油未充分燃烧有关B.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NO x)被还原C.Pt-Rh催化剂可提高尾气净化反应的平衡转化率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有效控制雾霾解析:选C A项,汽油未充分燃烧可增加碳氢化合物(C x H y)、碳等的排放,可造成“雾霾”,正确;B项,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NO x)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正确;C 项,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平衡转化率,错误;D项,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电源,产物为H2O,无污染,能有效控制雾霾,正确。
3.下列有关C、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SO2废气D.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解析:选C A项,Na2CO3受热不分解,无气体生成,错误;B项,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项,NO2和SO2废气可用NaOH溶液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正确;D项,稀硝酸、稀硫酸均不能将木炭氧化成CO2,但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以,错误。
4.(2017·北京高考)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解析:选C A 项,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 4,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被Fe 3+氧化,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正确;B 项,黄色沉淀为硫单质,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降低为0,被H 2S 还原,体现了SO 2的氧化性,正确;C 项,紫色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KMnO 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 2+,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错误;D 项,胶状沉淀为硅酸,发生的反应为SO 2+H 2O +SiO 2-3===H 2SiO 3↓+SO 2-3,原理为强酸制弱酸,因此H 2S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正确。
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1.(2017·昆明模拟)龙葵醛是一种珍贵香料,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染料及农药的行业。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有机化学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1)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D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为混合物,设计步骤③、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龙葵醛与新制Cu(OH)2反应并酸化后得到E,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②是苯环的二元取代产物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吸收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2-甲基-1,3丁二烯为原料,经三步制备2-甲基-1,4丁二醛()的路线。
解析:(1)①是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根据龙葵醛的结构简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其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根据已知信息可知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的试剂和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3)已知A为混合物,因此设计步骤③、④的目的是控制官能团的位置,使C物质纯净。
(4)龙葵醛与新制Cu(OH)2反应并酸化后得到E,结构简式为。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是甲酸形成的酯基;②是苯环的二元取代产物,则取代基可以是甲基和,均有邻、间、对3种,共计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吸收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或。
(5)结合已知信息并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逆推法可知以2-甲基-1,3丁二烯为原料,经三步制备2-甲基-1,4丁二醛的路线为答案:(1) 加成反应羟基2.(2017·石家庄模拟)高分子化合物I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H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五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五氧化还原反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届重庆一中月考)下列应用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A.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C.用活性炭吸附新装修居室里的有害气体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解析:A项“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B项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利用的是浓H2SO4的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项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有害气体,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小苏打主要成分是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项。
答案:A2.(2017届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百校联盟联考)下列有关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苯使溴水褪色B.长时间放置的KI溶液变棕色C.将Na2CO3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D.向KSCN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Cl3晶体,溶液颜色加深解析:A项溴单质易溶于苯,苯从水中萃取出溴单质而使溴水褪色,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KI溶液长期放置变棕色,说明有I2生成,B项符合题意;C项由于Na2CO3溶液中CO2-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滴到红色石蕊试纸上变蓝,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KSCN与FeCl 3混合溶液中存在Fe3++3SCN-Fe(SCN)3,加入FeCl3晶体,使平衡正向移动,平衡移动使溶液颜色加深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答案:B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B .C +H 2O=====高温CO +H 2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而选项A 、B 、C 中反应分别为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D 项中Na 2O 2与CO 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D 项。
2018年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六)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六)1.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b-a)的差值减小C.每生成2 mol AB分子吸收b kJ热量D.若反应生成AB为液态,吸收的热量小于(a-b)kJ解析:选D A项,依据图像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为吸热反应,错误;B 项,催化剂不影响焓变大小,错误;C项,依据图像分析判断每有1 mol A2和1 mol B2反应生成2 mol气态AB吸收(a-b)kJ热量,错误;D项,物质由气态到液态放热,若生成AB为液态,吸收的热量小于(a-b)kJ,正确。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B.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38.6 kJ·mol-1C.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 kJ·mol-1D.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ΔH=+283.0 kJ·mol-1解析:选C A项,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和CO2,错误;B项,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所以生成1 mol NH3(g)放出的热量大于19.3 kJ,即2 mol NH3(g)放出的能量大于38.6 kJ,若反应温度不是298 K时,ΔH应注明温度,错误;C项,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则1 mol 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 kJ=641.60 kJ,所以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 kJ·mol-1,正确;D项,因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2CO(g)+O2(g)===2CO2(g)ΔH=-2×283.0 kJ·mol-1=-566.0 kJ·mol-1,则2CO 2(g)===2CO(g)+O 2(g) ΔH =+ 566.0 kJ·mol -1,错误。
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训练 课时跟踪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一)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B.醋酸、蔗糖均属于电解质C.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D.氧化钙、氧化铝均为碱性氧化物解析:选C A项,FeCl3溶液不是胶体,错误;B项,蔗糖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CaO为碱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错误。
和2.(2016·上海高考)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解析:选A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A项,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错误;B项,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正确;C项,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3.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几项( )①SiO2——太阳能电池②NH3——制硝酸③NaCl——制纯碱④Al2O3——焊接钢轨⑤NaClO——消毒剂⑥MgO——耐火材料⑦H2SO4——制炸药⑧Na2CO3——制水泥B.5A.4D.7C.6解析:选B①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是单晶硅,错误;②NH3催化氧化制硝酸,正确;③利用氨碱法,用饱和食盐水制纯碱,正确;④利用单制铝的还原性,采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而不是用Al2O3,错误;⑤利用NaClO的强氧化性,可用做消毒剂,正确;⑥MgO的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正确;⑦制炸药需要用到硝酸,同时也需要用到H2SO4,正确;⑧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不需要Na2CO3,错误;故正确的有②③⑤⑥⑦共5项。
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青蒿一揭,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解析:选B 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B项,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项,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正确;D项,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正确。
2018年高三新课标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7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可能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第ⅡA族元素D.以上叙述都可能[解析]符合题意的元素包括He、ⅡA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及过渡元素中的部分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答案] D2.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Al、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Al3+、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B.在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H2R)中,热稳定性最强的一定是无毒的C.第2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其最高正化合价D.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解析]A选项,Cl-比Na+、Al3+多了一个电子层,所以Cl-的离子半径更大,错误;B选项,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2O的稳定性最强,正确;由第二周期F元素无最高正价,可知C选项错误;D选项,没有注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错误。
[答案] B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离子半径:W<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C.化合物X3Z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解析]由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知,X为Mg,Y为P,Z为N,W 为O。
Mg2+与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W>X,A项错误;非金属性:O>N,故稳定性:H2O>NH3,B项错误;化合物Mg3N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C项错误;非金属性:N>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D项正确。
[答案] D4.(2016·海淀区一模)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a为O,e为S,b为Na,c为Al,d为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1.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C.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D.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解析:选D A项,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能减小Cl2的溶解度,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符合;B项,SO2和O2反应生成SO3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符合;C项,已知2NO2 N2O4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符合;D项,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符合。
2.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3 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
在这段时间内,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125 mol·L-1·min-1B.0.100 mol·L-1·s-1C.0.200 mol·L-1·min-1D.0.375 mol·L-1·s-1解析:选A 3 min末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 倍,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3 min末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3 mol)0.9=4.5 mol,3H2+N2 2NH3物质的量的变化Δn3 2Δn(H2) 5 mol-4.5 mol=0.5 mol所以Δn(H2)=320.5 mol=0.75 mol,所以3 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75 mol2 L×3 min=0.125 mol·L-1·min-1。
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H2(g)+I2(g) 2HI(g)ΔH=-14.9 kJ·mol-1,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断开1 mol H—H键的同时,断开2 mol H—I键B.I2的物质的量不再减少C.反应放出14.9 kJ的热量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解析:选C A项,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1 mol H2参与反应的同时,必然伴随 1 mol H2生成,而生成1 mol H2时消耗2 mol HI。
1 mol H2反应时断开1 mol H—H键,消耗2 mol HI时断开2 mol H—I键,正确;B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后,条件不变时,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所以I2的物质的量不再减少,正确;C项,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物质的量未知,反应释放的能量无法计算,错误;D项,平衡建立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容器内气体的颜色是I2浓度的体现,I2浓度不变,所以气体颜色不变,正确。
4.(2017·淄博模拟)可逆反应L(s)+a G(g) b R(g)ΔH,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压强p1>p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a<bB.ΔH<0C.a>bD.增加L的物质的量,可提高G的转化率解析:选C由图像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B项错误;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平衡正向移动,说明a>b,A项错误,C项正确;L为固体,所以增加L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G的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
5.已知重铬酸钾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CrO2-4(黄色)+2H+ Cr2O2-7(橙红色)+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溶液的pH降低时,平衡向左移动B.恒温下,将上述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平衡向右移动C.当溶液颜色不变时,溶液的c(H+)c(OH-)是一个定值D.增大CrO2-4浓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解析:选C A项,当溶液的pH降低时,H+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错误;B项,恒温下,将上述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反应物浓度降低的程度更大,平衡向左移动,错误;C项,当溶液颜色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溶液的c(H+)c(OH-)是一个定值,正确;D项,增大CrO2-4浓度,平衡向右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错误。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 2Z(g)ΔH>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解析:选C 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Z 的含量升高,A 、B 项错误;C 项,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进行,X 的转化率升高,正确;D 项,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用的时间少,但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K 不变,错误。
7.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 3OH(g) HCHO(g)+H 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K 600 K <K 750 KB .从Y 到Z 点可通过增大压强实现C .在T 1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D .若工业上利用此反应进行生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 050 K 以上解析:选A A 项,温度升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常数K 600 K <K 750 K ,正确;B 项,由图可知Y 点和Z 点甲醇转化率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转化率减小,则Y 点甲醇的转化率将小于Z 点甲醇转化率,错误;C 项,由于不知道初始浓度,只有转化率这一条件计算不出平衡浓度,因此无法计算平衡常数,错误;D 项,温度在900 K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已经达到0.9以上,再升高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影响不大,反而增加了能源消耗,错误。
8.(2018届高三·广东六校联考)CO 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在不同温度下CO 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 c (CO )c (CO 2)与温度(t )的关系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增高反应炉的高度,延长矿石和CO 接触的时间,能减少尾气中CO 的含量B .CO 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CrC .CO 还原PbO 2的反应ΔH >0D .工业冶炼金属Cu 时,高温有利于提高CO 的转化率解析:选B A 项,增高炉的高度,增大CO 与铁矿石的接触面积,不能影响平衡移动,CO的利用率不变,错误;B 项,由图像可知用CO 冶炼金属Cr 时,lg c (CO )c (CO 2)一直很高,说明CO 转化率很低,不适合,正确;C 项,由图像可知CO 还原PbO 2的温度越高,lg c (CO )c (CO 2)越高,说明CO 转化率越低,平衡逆向移动,故ΔH <0,错误;D 项,由图像可知用CO 冶炼金属Cu 时,温度越高,lg c (CO )c (CO 2)越大,故CO 转化率越低,错误。
9.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CO 2)·c (H 2)c (CO )·c (H 2O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A .若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和H 2O 各1 mol ,5 min 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 为0.4 mol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 2O(g) CO 2(g)+H 2 (g)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c (CO 2)3c (CO )=c (H 2O )5c (H 2),则此时的温度为1 000 ℃ 解析:选A A 项,此时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都是0.4 mol ,而CO 2和H 2的物质的量都是0.6 mol ,则此时Q =0.6×0.60.4×0.4=94>1,因此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 项,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是减小的,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C 项,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O(g)+H 2O(g) CO 2(g)+H 2(g),正确;D 项,如果c (CO 2)3c (CO )=c (H 2O )5c (H 2),则此时K =c (CO 2)·c (H 2)c (CO )·c (H 2O )=35=0.6,则温度是1 000 ℃,正确。
10.(2016·全国卷Ⅱ)丙烯腈(CH 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 2===CHCHO)和乙腈(CH 3CN)等。
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 3H 3N)和副产物丙烯醛(C 3H 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 3H 6(g)+NH 3(g)+32O 2(g)===C 3H 3N(g)+3H 2O(g) ΔH 1=-515 kJ·mol -1 ②C 3H 6(g)+O 2(g)===C 3H 4O(g)+H 2O(g)ΔH 2=-353 kJ·mol -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