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能够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仿写、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内容、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分析法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1. ◦ ◦ ◦2.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 ◦4. ◦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仿写法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革命烈士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革命烈士?他们有哪些英勇事迹?引出课题《囚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囚歌》是中国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优秀散文。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份针对《囚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囚歌》的作者及其生活背景;2.理解《囚歌》的主旨和意义;3.分析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写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可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2.提问学生对囚徒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囚徒可能经历的困难和痛苦。

步骤二:讲解作者及背景(15分钟)1.介绍《囚歌》的作者朱自清,包括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2.通过讲解朱自清先生的生活背景,如他曾数次遭受政治迫害并被关押,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步骤三:朗读与分析(30分钟)1.教师出示《囚歌》原文,可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组织学生进行轮流朗读。

2.在朗读后,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组织学生共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步骤四: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互相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步骤五:写作任务(20分钟)1.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囚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可以将其中优秀的篇章进行集体展示。

2.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囚歌》的主旨和意义,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表达来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的能力。

《囚歌》教学设计4篇

《囚歌》教学设计4篇

《囚歌》教学设计4篇《囚歌》教学设计1一、学生情况分析在以前的教材中,学生接触诗歌较多,很喜欢这种体裁,但本诗属革命诗,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不多,体会诗歌意蕴有难度。

二、设计思路学生初读后,从学生的难点切入,先进行创作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学法提示,指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诗意。

以有喻意的词句为着眼点,引导学生体会喻意,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促思,以思促读。

三、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的尊严不惜牺牲的精神。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1、通过讨论解题:(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若答不出来,暂且存疑)2、介绍时代背景:(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

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

(2)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

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

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1、教师范读课文。

2、提示学法: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4、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

5、学生质疑。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叶挺将军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叶挺将军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内容和主题,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法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3. 分析法分析法: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象征手法和隐喻,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4. 讨论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欣赏法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诗歌的朗诵、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叶挺将军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叶挺将军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课题:《囚歌》。

2. 讲授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断句。

让学生默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诗歌的第一节写了什么?诗歌的第二节写了什么?诗歌的第三节写了什么?诗歌的主题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象征手法和隐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囚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囚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囚歌》的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囚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囚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诗歌: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囚歌》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如热爱祖国、珍惜自由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囚歌》原文。

2. 课件:教师准备的相关课件。

3. 视频资料:关于《囚歌》的背景介绍视频。

4. 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与《囚歌》相关的诗歌作品,扩大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囚歌》与其他囚禁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囚禁情节等,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囚歌》为灵感,创作自己的囚禁题材的诗歌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背诵《囚歌》: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囚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堂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九、教学调整1.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囚歌》公开课教案

《囚歌》公开课教案

《囚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囚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分析诗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叶挺将军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囚”的含义,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视频,营造庄严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些革命烈士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时,你们有什么感受?”(3)引出课题《囚歌》,介绍作者叶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囚”“为人进出的门”“为狗爬出的洞”等词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紧锁”而不是“关闭”?“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4、体会情感(1)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节奏和意象等方面分析诗人的情感,如愤怒、坚定、不屈等。

(3)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5、分析手法(1)讲解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如“人”与“狗”、“门”与“洞”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的含义?(3)让学生模仿诗歌的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看法。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囚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能够背诵并默写《囚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提高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囚歌》的作者、创作年代和背景。

分析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倾向。

2.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囚歌》的诗歌形式、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开头、结尾和过渡部分,理解诗歌的整体布局。

3. 词语和意象解读: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词语和意象的解读,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囚歌》的主题思想和诗歌形式。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诗歌中深层含义的解读和理解。

诗歌创作技巧的应用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对《囚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2. 诗歌阅读与分析:让学生朗读《囚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词语和意象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解读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囚歌》,并默写其中的重要句子。

要求学生根据《囚歌》的创作技巧,进行一次诗歌创作练习。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评估学生对《囚歌》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囚歌》的主题和形式。

2. 利用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囚歌》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囚歌》的意义和价值。

3.学会运用传统讲读的方法,对《囚歌》进行准确、生动的讲读。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囚歌》的背景介绍。

2.《囚歌》的主要内容分析。

3.传统讲读方法的介绍和示范。

4.学生的讲读实践和互评。

三、教学准备1.《囚歌》的文本。

2.讲台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小游戏等方式引入《囚歌》这个话题,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

第二步:背景介绍老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等形式,对《囚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包括作者和作品的产生背景,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步:内容分析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囚歌》,并进行逐章或逐节的内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第四步:讲读方法介绍和示范老师介绍传统讲读方法的基本要点,包括声音的运用、语调的把握、情感的表达等等。

然后,老师进行讲读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传统讲读方法进行《囚歌》的讲读。

第五步:学生讲读实践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分组进行《囚歌》的讲读实践。

每个小组先进行内部讲读练习,然后轮流进行公开的讲读表演。

第六步:互评学生们观看其他小组的讲读表演并给予评价,可采用同桌讨论或投票评选的方式进行。

老师也可以给予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评析《囚歌》是一首表达囚徒内心感受的优秀诗歌作品,通过对囚犯心灵的揭示,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尊严。

本节课通过传统讲读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传统讲读方法的介绍和示范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讲读技巧,使其能够准确地传达诗歌的意义和情感,增强讲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生的讲读实践和互评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评价能力,还能够加深对《囚歌》的理解和鉴赏。

同时,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和互相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互动,关注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囚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囚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对诗歌进行深入剖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情感体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囚歌》。

2. 写一篇关于《囚歌》的读后感。

3. 调查了解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状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囚歌》的背景,掌握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了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感受到了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历史图片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囚歌》与其他诗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

4. 情感教育:结合诗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含义。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内容、含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创设情境(根据写作背景)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3、读题、破题(1)读准“囚”的字音。

(2)“囚”是什么意思?(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板书:失去自由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

3、生评4、大家齐读诗歌,争取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三、精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两处“自由”我们知道“囚”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几次提到“自由”,分别出现在哪节诗歌中,把它圈出来。

第一处: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所谓的自由)2、这种据谓的自由要怎样才能得到?(从狗洞子里爬出)3、你是从文哪句话知道的?4、怎么这牢房中会有狗呢?这“狗”指的是什么人?(革命队伍中的判徒)叶挺用狗来比喻判徒,表现他对判徒痛恨厌恶。

体会读: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指名读,师评,齐读)这里的“人”指的是什么人?(革命者,真正的人)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的感情?(敬佩、崇敬)让我们带着对判徒的痛恨,对革命者的敬意再读这句话。

(练读——指名读——生评——分组5、敌人是怎么对待这两种人的?(对革命者是监禁迫害,给判徒所谓的自由)你从哪体会到?(“紧锁”“敞开”)这是一组什么词?6、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目的是什么?(诱惑革命战士投降)分男女读这句。

7、这时候,一个声音高叫着(师引读)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高叫”是什么意思?这个让你想象敌人是怎样一副嘴脸?(阴险)他们在叫什么?(爬出来吧……)这个“爬”是真的爬吗?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诱惑革命者的敌人,你会怎么说这句话?(自读——抽读——生评、再读齐读)过渡:面对敌人的诱惑,叶挺是怎样回答的?(引读第二小节)(二)理解第二处自由1、这是第二次提到自由,叶挺想不想得到“自由”?从哪个词看出?2、师:是呀,谁不向往自由?谁又不渴望?但敌人要给的“自由”和叶挺想要的自由一样吗?(敌人给的是所谓的自由,叶挺想要的是真正的自由)3、那种所谓的自由要怎样才能得到?从狗洞子里爬出,叶挺愿意吗?所以,他怎么回答?(人的身……)这是一句反问句,请你换一种说法改成陈述句。

《囚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囚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囚歌》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囚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掌握五个生字的书写及组词,并能正确书写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4、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学习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含义教学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介绍时代背景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领略了别致有趣的地名文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与尊严有关的首篇课文《囚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在囚室,监狱里面写的。

“囚”在这里指的是1942年叶挺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内写的。

)有谁能为我们介绍下叶挺将军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呢?(指名回答,师补充)2、介绍时代背景作者叶挺曾担任过国民党革命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

此后叶挺被长期羁押,长达五年。

1942年初,叶挺被押到重庆。

蒋介石、陈诚先后出面以高官厚禄相诱,叶挺一次又一次严辞拒绝。

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完全破产后,就把叶挺长期囚禁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

《囚歌》是他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于1942年11月21日,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诗,展现了一位大无畏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操。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人”和“狗”各指什么?“一个声音”又指的是什么呢?(人—革命者、真正的人;狗—革命队伍里的叛徒;一个声音—国名党反动派卑鄙无耻的威逼利诱)(板书:威逼利诱)2、师:真不错啊,那你们能说说“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各指什么吗?这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和真正的人走的门;为狗爬出的洞—指让叛徒走出牢房,只要他出卖革命,就给他所谓的“自由”)(对比,将人和狗对比)3、师:是啊,当我们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威逼利诱和丑恶嘴脸,朗读这一小节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你们先试着读一遍,一会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试试(其中“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句诗写出了敌人对革命者的诱骗,“自由”不过是一种诱饵,朗读时要读出敌人的阴险狡猾,所以“自由”要读的虚伪、轻浮、声音要拖长些)4、师:真不错啊,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一小节,把该体现的语气和感情都读出来。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

《囚歌》教学设计成都市太平寺西区小学白晓鸿教学目标1.能独立识字学词,并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手段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导学单:叶挺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生字组词;2.《囚歌》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4分钟)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七单元“尊严”。

同学们会读这个词吗?当老师写下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神圣感,一起读一读。

你能用“尊严”组个短语或说一句话吗?(1—3生)简单评价:是的,尊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超越生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尊严”的诗歌。

(PPT出示课题:《囚歌》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两遍)3.解析“囚”字。

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诗歌里的“囚”是指的哪里吗?(关押革命者的牢房,渣滓洞)“囚”的人是谁呢?(叶挺,革命者)4.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板书)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叶挺将军的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叶挺将军?(一生答)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再来简要地说一说。

(一生答)教师简单评价。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9分钟)1.这是一首诗歌,但凡学诗歌,都应重视读,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人的强烈情感。

(副板书:读)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诗歌两分钟,并标出小节,通过生字表或工具书将诗歌读准确,读通顺。

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勾画下来。

(PPT出示:初读要求。

副板书:1.读准)3.检查初读情况:全诗共有几个小节,有不会读的字词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囚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3.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介《囚歌》的作者叶挺将军,介绍其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思考“囚歌”二字的含义。

2.自读感知(1)学生自读《囚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如“破晓的曙光”、“铁窗的风”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语言,如“我将用我的热血,为你写下这首囚歌”等,感受作者坚定的信念。

4.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在囚禁中仍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

(2)讨论诗歌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课堂小结(2)回顾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四、作业布置1.背诵《囚歌》。

五、评析1.本节课以叶挺将军的《囚歌》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3.课堂小结部分,强调诗歌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将诗歌精神融入现实生活。

5.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注意这里‘破晓的曙光’是如何在囚禁的阴霾中显得格外明亮?你们能感受到作者在描述这个景象时的情感吗?”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深入感受形象描绘的力量。

2.对于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这样解释:“‘我将用我的热血,为你写下这首囚歌’这句话中的‘热血’一词,你们觉得它仅仅是指血液吗?它在这里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理解语言的深层意义。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教学教材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教学教材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囚歌》教学设计成都市太平寺西区小学白晓鸿教学目标1.能独立识字学词,并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手段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导学单:叶挺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生字组词;2.《囚歌》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4分钟)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七单元“尊严”。

同学们会读这个词吗?当老师写下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神圣感,一起读一读。

你能用“尊严”组个短语或说一句话吗?(1—3生)简单评价:是的,尊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超越生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尊严”的诗歌。

(PPT出示课题:《囚歌》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两遍)3.解析“囚”字。

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诗歌里的“囚”是指的哪里吗?(关押革命者的牢房,渣滓洞)“囚”的人是谁呢?(叶挺,革命者)4.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板书)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叶挺将军的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叶挺将军?(一生答)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再来简要地说一说。

(一生答)教师简单评价。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9分钟)1.这是一首诗歌,但凡学诗歌,都应重视读,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人的强烈情感。

(副板书:读)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诗歌两分钟,并标出小节,通过生字表或工具书将诗歌读准确,读通顺。

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勾画下来。

(PPT出示:初读要求。

副板书:1.读准)3.检查初读情况:全诗共有几个小节,有不会读的字词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优秀6篇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优秀6篇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优秀6篇《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篇一执教场合:吴江市垂虹之秋5位省特级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执教地点:吴江市松陵中心小学三楼多功能教室执教班级:五(1)班执教时间:2006.10.20上午第二节课前准备:1.备高亮度实物投影仪一台及教鞭、粉笔。

2.学生自带文具、字典或词典。

3.复印自选教材,上课后现场分发给学生等。

一、教学目的(一)帮助学生基本完成对全诗内容及主题的读、议、背、悟。

(二)注重发展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机合作的品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自学互议评点追问讨论答辩小结等伺机推进;范读散读齐读默读点读试背背诵等交互联动。

三、教学流程第一时段:导入我们大家都要懂得尊重自身(板书),勇于承担责任(板书)。

革命先烈叶挺(板书)军长就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具有为了正义,决不在敌人面前低头的高尚人格,他愿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承担起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光荣责任。

叶挺军长离开我们已经60年开外了,但人们始终崇敬他,永远怀念他!今天,高老师就陪大家一起来学习叶挺军长64年前写的一首诗《囚歌》(板书)。

第二时段:以老师的提问生成学生的提问看了这题目,你已经想到了哪些问题?【备案:①掌握囚字的音、形、义。

②理解囚歌一词的到位意思被关押在敌人牢房中的革命者写下的一首诗。

】第三时段:展开中心环节㈠分发并投影讲义后,教师范诵全诗。

㈡组织师生间的多边活动。

1. 布置3项任务:①看讲义左边的照片,认识叶挺军长;②读照片下的简介和说明,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地方,自己查字典等化解;③想办法把全诗读准、读顺、读得尽可能好一些。

2. 扼要了解看简介和说明后的情况叶挺军长被谁关押、什么时候被关押、被关押在哪里、被关押了多少个年头?《囚歌》一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写在何时、写在何处?3. 点读、齐读全诗,适当评点。

4. 要求学生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问同学、问听课的老师。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节奏。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珍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节奏。

背诵诗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认识到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调。

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和改进。

分析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法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进行诗歌创作。

1. ◦ ◦ ◦2. ◦ ◦3. ◦ ◦ 1. ◦ ◦ ◦ 2. ◦ ◦ 1. ◦ ◦ 2. ◦ ◦ 3. ◦ ◦4. ◦ ◦5.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革命者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革命者为了什么而奋斗吗?讲授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调。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和改进。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课堂总结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强调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囚歌》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

《囚歌》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

《囚歌》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囚歌》公开课教案篇一《囚歌》教学反思《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悲壮之美,一种不可压抑的阳刚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共产主义精神美。

虽然在教学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单列一项进行讲解,但我的确想把这种美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这首抒情诗教得有情。

为此,教师必须进入角色,即把自己变成叶挺。

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囚歌》的情感美。

我还要求自己,要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讲诗,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精炼、形象,充满激情,以此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囚歌》的形象美。

一句话,在《囚歌》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审美教育。

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

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

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

但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们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

这些我在教学前预想得还不够,因此课堂上实施时,有困难。

《囚歌》一课教学反思(转摘)经过认真挖掘教材,根据大纲要求,我把教学目的的任务确定为: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是教学目的和任务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初步能力。

这是教学目的中的知识能力教学因素。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技能,这是教学目的中的技能技巧训练因素。

在上述目的任务中,理解课文是重点。

因为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就同步达到了,朗读训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感情基础。

所以我安排了较长的教学时间突破这个重点兼难点。

诗歌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囚歌》。

(2)理解《囚歌》的背景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囚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囚歌》的内涵。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不屈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囚歌》。

(2)理解《囚歌》的背景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囚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领悟作者在困境中坚定信念、英勇不屈的精神。

(2)欣赏《囚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囚歌》的作者、背景及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囚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囚歌》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囚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对作者精神的敬佩之情。

5.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囚歌》的现实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互相启发。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囚歌》的文学价值和作者精神。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囚歌》。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囚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历史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囚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囚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囚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音乐与戏剧》,具体为《囚歌》。

歌曲以雄浑激越的旋律,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的决心。

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音乐教学中的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对《囚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情境,感受歌曲所传达的革命精神和激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囚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囚歌》的旋律、歌词及其意义。

难点:对歌曲中较高音域的演唱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PPT。

学具:乐谱、歌词、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引子,引导学生了解《囚歌》的创作背景。

2. 歌曲学习: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解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意义;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3. 演唱练习: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展示演唱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革命时期的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地道战》等,感受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囚歌》板书设计:囚歌创作背景:解放战争时期歌曲意义:向往自由,坚定斗争艺术特色:雄浑激越的旋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简要描述《囚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意义。

答案:《囚歌》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歌词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坚决斗争。

2. 请学生分析《囚歌》的艺术特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囚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雄浑激越的旋律上,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囚歌》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演唱练习,课堂氛围良好。

教学设计3:囚歌

教学设计3:囚歌

第10课《囚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读准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多种方法鼓励自学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上课之前,我想给你们看两张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师语小结。

这些低矮潮湿的房子,便是曾经关押革命战士的监狱。

1945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大大小小10余座监狱。

其中取名为渣滓洞的一座监狱,就因为有无数的革命者在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人们称为“活棺材”。

在那里,革命战士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毒刑。

就在那皮鞭的嘶咬、烈火的焚烧、鲜血的飞溅之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间牢房,便是渣滓洞中的二号牢房。

在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放火焚烧了这里的男牢房,囚禁其中的许多革命战士被活活烧死。

生命烧掉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是永远也烧不掉的。

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牢房的墙壁上还永久地留着一首诗出示《囚歌》手稿,并配以朗诵。

2.这个留名为“六面碰壁居士”的人便是我国著名将领“叶挺”将军。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囚歌》。

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

5.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囚”的字音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释题:这首诗名叫“囚歌”,谁能说一说“囚”是什么意思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

板书:失去自由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4.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刚才我们说到“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起来,让人失去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课文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浮于表面,所以要在充分的朗读中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革命英雄的气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学生活动设计:
1.收集有关革命烈士事迹材料。

2.收集叶挺将军的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3.小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字释题,切入主题
1. 今天,我们学习《囚歌》。

(板书课题)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 你了解作者叶挺将军吗?你知道叶挺将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歌的吗?(课件播放视频剪辑:《叶挺将军》
(设计说明: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

通过让学生观察“囚”字的字形,推断出它的字意,让学生从字形上,解决诗歌题目的含义,与课题对话。

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


二、配乐范读,直奔中心
1.师配乐范读,生倾听,思考:被囚禁的人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被囚禁的人)
2.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

你找出了几个“自由”?这两个“自由”意义一样吗?
三、精读课文,品味朗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读过了课文以后,我相信同学们会更加理解两个“自由”的真正含义。

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认真听,划出一组对比句。

2.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作者把谁比作“狗”呢?用狗来比喻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又分别指什么呢?(“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形成对比,“门”指革命者坚持探求革命真理的道路,“洞”指叛徒背叛革命、放弃尊严的道路。

用“狗”来比喻叛徒,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

相机指导一二句的朗读。


3. “门紧锁着”“洞敞开着”这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面临着敌人的威逼。

(板书:面对威逼。

课件出示:电视剧《叶挺将军》剧照——叶挺怒斥劝降者)(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敌人的嚣张
气焰、疯狂叫嚣。


4.那么,敌人给的“自由”是怎样的自由呢?(放弃真理,叛变革命,投降、出卖战友,做他们的“走狗”的自由。

体会如果做敌人的“走狗”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课件出示:视频剪辑画面——叶挺将军、反动派、叛徒)
(二)学习第二小节
1.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将军作出了怎样的回答?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小节。

他读得怎么样?请大家来评价一下。

2.这里有一个反问句,你能将它改成陈述句吗?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相机指导朗读,体会叶挺将军“渴望自由”,也体会他的决不屈服。


3.那么,叶挺将军所要的自由才是真正做人的自由啊!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作了坚定的回答!让我们怀着对革命者的无限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这一节。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诗中有两个自由,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为突破口,让学生去质疑探究,通过对比,体会两个自由的含义。

让学生在读中去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三)学习第三小结
1.既然不能得到所渴望的自由,那么叶挺将军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让我们齐声朗读第三小节,体会叶挺将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者的尊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相机突破教学难点:“活棺材”、“烈火与热血中永生”的意义。

并指导朗读,读出愤怒之情,读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者的尊严。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族利益,勾结美帝国主义“假抗日、真反共”,制造“白色恐怖”)
三、小结全文
1、读了本诗,你有什么话想对叶挺将军说?(课件出示:叶挺将军图片——叶挺将军,我想对您说……)
2、把你对叶挺将军以及千万革命先烈的敬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全文。

四、作业
朗读背诵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