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_汉语言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_汉语言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_汉语言专业论文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2、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3、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4、儿童文学翻译语言可辨识度实证研究5、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概况6、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7、意汉动结式结构模式对比研究8、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9、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10、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11、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12、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13、语言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国家安全14、语词传播中的意义迁变与认同机制15、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问题研究16、二语阅读中语言过程影响下的策略过程的个案研究17、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18、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9、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窥2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修辞学教学改革2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22、网络语境下建议行为的语用机制研究23、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24、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25、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改革26、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27、浅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礼仪规范教育28、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29、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30、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31、翻译市场导向的财经类院校MTI课程设置研究3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3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34、英汉语言的接触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研究35、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36、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电脑失写症的影响研究37 “中国汉字学”课程教学现代化探索38、新疆语言文化环境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39、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40、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改革研究41、网络语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42、关于在高校开展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设想43、珠江水系上游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语言保持模式研究44、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45、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关语言问题研究46、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研究47、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48、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4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50、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互联网时代下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研究2、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3、英语语言文学对优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研究4、从汉语言文学角度看中国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5、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6、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分析7、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8、浅谈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写作9、基层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10、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学科融合模式探讨11、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影响的相关思考12、鸠摩罗什译经与汉语言文字传播13、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14、视障大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能力条件研究15、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16、试论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17、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分析18、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关联性探讨19、浅谈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探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21、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23、浅议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24、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25、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26、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27、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和体验探究28、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29、我国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30、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31、明清世情小说“女性”审美考究反观现代汉语课程“人文”性32、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解析33、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浅谈34、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35、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36、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对接性浅探37、麦家小说《解密》互文性及其英译研究38、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39、多民族文学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40、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转型之路4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区别和联系4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我情绪控制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43、对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44、基于立人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45、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46、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47、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48、文本背后的政治:唐古拉斯之《中国文学》剖析49、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探析50、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汉语言毕业论文题目范例1、对外汉语课教学策略探讨2、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3、略说汉字汉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汉语文化负载下的中国式英语5、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6、汉语言视角下的聋生心灵关怀7、汉语言的隐喻特性8、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9、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10、社会化汉语言水平测试研究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机理12、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几点研究13、英语外来语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14、从汉语言看女性的文化特征15、汉语就是意识形态--汉文化语言的学与汉语言文化的学16、基于扎根理论的品牌口号汉语言学特征研究17、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18、以历史维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19、汉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时间观20、百年来中国汉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21、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22、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3、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24、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25、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26、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27、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28、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29、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0、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31、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32、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33、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4、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35、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36、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37、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38、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39、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40、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41、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42、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43、汉语言学中夸张的语义要素与运用原则44、汉语言规范化论略45、论经济机制在汉语言中的表现46、中国艺术传播与汉语国际推广的交织47、探求唐诗的文化传统暨汉语言特点--叶萌教授《唐诗的解读》评介48、浅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9、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50、论汉语言学习中的“美读”。
修辞手法知识:修辞手法与文学美学——探讨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脉络
修辞手法知识:修辞手法与文学美学——探讨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脉络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方式,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
修辞手法是文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脉络。
古代修辞学派的发展古代修辞学派主要是在先秦时期逐渐形成的,在汉代至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
首先是《诗经》的传唱,传承下来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含笑九泉之下”、“箭穿百步之扇”等。
这些修辞手法大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为后世修辞学派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其次是《楚辞》和《离骚》的出现,这些文学作品在表现方式上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并将修辞应运于文学艺术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理念和价值观。
唐宋时期的修辞学派唐宋时期,由于文化艺术的繁荣,使得修辞学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时期,王勃创办了“文学院”,这个学术机构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大量的文学研究材料,推动了唐代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时期,修辞学派的研究继续深入,出现了一些知名的修辞学家,如苏洵、苏轼、欧阳修等。
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如《苏氏家藏小品》、《欧阳氏文读》等文集,成为了后世修辞学派发展的重要参考。
现代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进入现代之后,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趋势逐渐分化。
中国的诗歌与文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而西方的修辞学派也逐渐被引进中国。
同时,近现代的文学形式与修辞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崭新的文学风格和思考方式也影响了修辞学派的学者们。
其中,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文化与文学翻译也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结语汉语修辞学派的发展脉络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智慧,古今两种审美形态及修辞手法的交相辉映,丰富了修辞学派研究的深度与内涵。
追溯历史,发掘汉语修辞学派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与现实生活和当代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展示修辞学派的魅力与价值。
汉语修辞发展历程
汉语修辞发展历程
修辞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增强文学作品感染力与艺术性的修辞手法。
汉语修辞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修辞主要以韵律为核心,将文字与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音乐美感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屈原、佚名的《诗经》和《楚辞》等,他们运用感人肺腑的文字,传达情感与思想。
汉朝时期,修辞开始逐渐与讲究变化融为一体。
董仲舒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要求修辞贴近日常生活,注重表达中的变化与意义的传递,这为后来的骈文等文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修辞开始在文言文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文人学士通过修饰文字,寄托个人情感与追求。
代表作品有陆机的《大抵论》以及曹操、曹丕等的赋文。
随着唐宋文化的繁盛,修辞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的杜牧、白居易等以形容词的灵活运用,传达出丰富的意境与感受。
宋代的苏轼更是以饮酒作为修辞的主题,寄托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到了明清时期,修辞的发展与变化逐渐走向多样化。
明代的杨荣、袁宏道等以辞章的形式,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达情感。
清代的红楼梦更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隐喻,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性与意蕴。
近现代的汉语修辞则在文学、政治、广告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修辞手法更加多样化,灵活运用于各种社会语境中。
如今,我们可以在诗歌、小说、演讲、广告等各种文本中都能看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性与效果。
浅谈历史角度下的汉语言修辞格的关系
浅谈历史角度下的汉语言修辞格的关系摘要:我国是有着独特文化特质的伟大民族,新时代汉语言修辞格和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有着某种联系,是其沉淀的结果,也和我国古代汉语言修辞格息息相关,从历史角度出发,全面、深入探究历史文化、汉语言修辞格二者关系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历史角度汉语言修辞格关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修辞学发展源远流长,修辞格是人类有效组织语言以及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点。
同时,汉语言修辞格和民族历史文化联系密切,研究者需要通过多种合理化路径,深层次探究二者关系,便于在传承、发展历史文化过程中有效衔接古今汉语言修辞格,促进新时代下我国修辞学领域持续发展,更好地呈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一、汉语言修辞格在《周易·乾·文言》中,“修辞”这一词语已出现,意思为修理文教。
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民族历史文化不断沉淀,“修”、“辞”二者都有了新的意思,前者具有修饰言辞、文字等意思,后者可以特指言语。
修辞手法并不单一,可以分为63大类,修辞格在丰富语言以及语言表达效果提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以修辞概念为切入点,修辞格含义可以分为三层,比如,修辞学、修辞方法,各具有不同的意思。
在各类语言中,修辞都是存在的,和地域没有必然联系,即使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语言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修辞行为特征各不相同,修辞手法、修辞活动两大方面也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同时,汉文化对现代汉语言修辞格发展的影响较大,从整体上说,现代汉语修辞大都具有古代汉语修辞特点。
修辞格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同环境中有效组织语言,更好地和对方沟通、交流,准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以修辞内容、表达方式为基点,汉语言修辞方法并不单一,比如,比喻、对偶、反问、借代,频繁应用到古今汉语言中,尤其是借代、比喻两类修辞手法。
修辞格类型也比较多,比如,借喻类、直言类,借代以及比喻两类修辞手法同属于借喻类。
在比喻修辞格中,本体、喻体二者存在相似之处,但并没有某种联系,比喻修辞格的灵活应用可以让人们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
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
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的演变过程。
古代汉语修辞的发展经历了虚实、凝炼和转化的过程。
在古代汉语中,修辞的基本手法主要包括夸张、对比、排比和反问等。
人们使用夸张来强调某种感受或表达强烈的情感,使用对比来突显事物之间的差异,使用排比来使语言更加生动、优美,使用反问来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意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修辞逐渐趋向于凝炼和简约。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中就体现了这种趋势。
他运用了很多巧妙的修辞手法,如借景、对仗和象征等,使得他的诗歌表达更加精炼、丰富。
到了宋代,修辞技巧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诗人们注重选择富有意境的词语,同时注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他们常常使用隐喻、拟人和夸张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明代至清代,汉语修辞的应用更加多样化和具体化。
文人学士们开始在作品中注重对比、反击和联想等技巧的运用,同时大量使用典故和成语,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汉语修辞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家们开始尝试使用象征、隐喻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以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更具个性化和艺术化的作品。
总的来说,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从简单的凝炼和对比开始,逐
渐演变为对不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它不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并富有艺术性。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演变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演变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作者在表达意思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修辞手法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维度和当代背景两个方面探讨修辞手法的变化与演变。
一、历史维度下的修辞手法变化1. 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古代修辞手法以典雅、华丽为主,追求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比如,夸张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突出描述对象的特征和表达情感。
另外,比喻手法也是古代修辞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2. 文艺复兴对修辞手法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是修辞手法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人们开始追求真实性和个性化的表达。
在这个时期,排比手法被广泛应用,它通过短语或句子的平衡和重复,加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另外,拟人手法也开始兴起,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性化的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3. 现代主义的冲击20世纪初,现代主义对修辞手法进行了颠覆性的挑战。
现代主义文学追求超越传统的修辞形式,强调表达方式的创新和个性性。
在这个时期,象征手法等新型修辞手法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符号和暗示来表达含义,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当代背景下的修辞手法演变1. 新媒体时代的修辞手法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修辞手法在新环境下迎来了新的发展。
比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大量应用了激进手法,通过利用激动人心的言辞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来吸引读者的关注。
此外,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也成为当代修辞手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2. 文化多样性对修辞手法的影响当代社会中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也对修辞手法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跨文化的修辞手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意义的传递和交流。
例如,一些国际广告借用了中国的成语或谚语,通过修辞的手法进行有趣的表达和创意的展示。
总结:修辞手法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的方式,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从古代到当代,修辞手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形式。
汉语修辞史
汉语修辞史汉语修辞是指运用语言技巧以增强所表述语言之美、增强感染力,添加了语言的色彩,以达到文学艺术效果的方法与能力。
汉语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深厚绵长,作为中国文化宝藏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汉语修辞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西汉时,汉武帝发明了“太学”,成为官方教育机构,从而使修辞成为一门研究的学科。
大量的文艺作品和诗歌迅速增长,汉语修辞技法也随之扩大。
此后,到了魏晋时期,汉语修辞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曹操、司马迁、李白等文学巨匠的的作品使汉语修辞达到了顶峰。
在唐宋时期,汉语修辞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手段之一。
唐诗盛行,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等文学家都以汉语修辞为基础创作了众多名篇佳作。
唐朝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修辞学家,如劳动、李贺、郑振铎、柳宗元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汉语修辞领域的理论研究。
明清时期,文艺繁荣,汉语修辞技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特别是戏曲,有昆曲、京剧、评剧等,其中运用汉语修辞的技巧和手法尤为突出,如度长庭、倒闪砂、别调皮等,这些技法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也为修辞学的理论理解和扩展增添了新气象。
在现代汉语修辞领域,一些著名的修辞学家如熊式光、戴炎雄、马致远等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丰富了汉语修辞学的知识体系,为汉语修辞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现代汉语修辞也积极地吸收了中西方文化修辞学的理论成果,在传统汉语修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元的手法和方式。
总之,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技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文学作品提供了舞台,也为汉语修辞学家提供了探索的桥梁和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展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和体验。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辞的关系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辞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造就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思维趋向的综合表现。
汉民族文化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不仅是地域、种族、语言等。
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多元的思想意识和宗教精神文明的影响下,在数千年历史沉积过程中形成的。
思维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脱离语言的思维和脱离思维的语言都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由于民族的历史背景不同、国度的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及人群的思维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从而影响着语言的方方面面,并且养育了各种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的文化。
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沉稳、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开放,这其中自然有外在社会的、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
在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语言表达。
显而易见,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对汉语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人处世讲究“知礼数”“懂礼貌”,交战双方也要“先礼后兵”,深谙“礼多人不怪”的道理。
儒家视“礼”为立国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内容。
受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深知“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支配着社会组织体系。
汉民族注重长幼有序和血缘宗亲关系,常用称谓就有二十多个,其复杂程度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
汉语的称谓有辈分、远近、男女、长幼,父系、母系之风,这一特有的现象深刻揭示了宗教法制、人文情怀、家族观念,体现汉民族重视亲情却又等级森严。
斯特劳斯说:“构成亲属关系系统的不是个人或个人间的血缘、血统等客观联系,而是人的意识。
”为了更清晰的认识汉语称谓的特点,就以大家熟悉的英语作为参照对比:Brother 兄、弟Sister 姐、妹Uncle 叔叔舅舅伯父姑父姨夫Aunt 婶婶舅母伯母姑姑姨姨Cousin 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称谓只有性别的区分,没有长幼远近之分。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从古到今,汉语修辞的研究已从纯语言学的层面,发展到文学、文化、历史的层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还影响着文化自觉、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运用,极大的深化了汉语的精髓和本质,更是文化和民族性格深植记忆中的一片热土。
本文将重点讨论汉语修辞史上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从文学史长河里挖掘出珍贵的文学宝藏,为中国文学及汉语发展提供科学的解释和建议。
一、从古至今的汉语修辞汉语修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代诗书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修辞是一种在文学、文化及历史上拥有广泛影响力和广泛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
清代学者郑成功认为,修辞是语言美妙的一大组成部分,广泛表现在语言、文学和历史当中,“喻语法”既是道德而又能发挥语言的功能。
从《论语》《孟子》《晋书》《汉书》《史记》等,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修辞的研究已在早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学革命时期的汉语修辞研究民国时期,汉语修辞学受到文学革命的极大影响,汉语修辞的理论和研究开始从古代道德学的构成,发展到现代文学形式和发展视角,从一个历史上狭窄的研究到一个更加广泛的研究,使汉语修辞史在文学、文化和历史领域得到开拓和发展。
当时,著名学者朱光潜、褚人杰、蔡元培等人对汉语修辞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朱光潜,提出了“汉语修辞两大基础”的观点,即“明白”和“利用,即解释和使用”。
三、解析语言本质的汉语修辞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修辞学不断受到影响,汉语修辞理论发展到新高度,理论上充分挖掘出汉语修辞本质的重要性,更多地重视解析文学作品的美学特性,从语言学及艺术的角度全面地探究修辞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及修辞的功能性与其运用效果等方面。
如著名学者张芳、章宏提出的“汉语修辞的目的”的观点,认为修辞的本质是要让读者产生“最直接的感受”,而不是去理解复杂的文学和语言理论。
四、汉语修辞史研究的意义汉语修辞史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汉语修辞体系中的宝藏,还能发掘汉语文学的珍贵结构和独特风格,反映汉语文化的独特性。
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
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汉语修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起源于古代诗词,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而精华的艺术形式。
下面,我将从古代修辞手法、宋词的繁荣、明清的创新以及现代汉语修辞的发展等方面,详细介绍汉语修辞的发展历程。
古代修辞手法是汉语修辞的基础,最早出现在《诗经》中。
在古代,修辞是一种强调意义和情感表达的手段。
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等等。
在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修辞手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诗中的比方、拟人、排比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宋词时期,是汉语修辞的繁荣期。
宋代的词人们不仅在词的内容上做出了许多创新,还在修辞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他们开创了以景写情的修辞风格,注重以细腻的描写来表达情感。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巧妙的构思,运用了反复、夸张和排比等手法,使词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明清时期,明末清初,汉语修辞出现了新的创新。
明代的杨万里、袁宏道等人在词中大胆运用修辞手法,他们注重对意象的选择和表达,力求在描写中寓意,这种方法在当时备受推崇。
还有一些词人在情感表达上进行了尝试,以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在清代,袁枚、李渔等词人进一步加强了词的修辞手法,他们注重词意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词的韵味更加浓郁。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修辞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现代修辞不再局限于古代的修辞手法,而是更加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和思想的准确表达。
现代修辞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直观的形象,采用新颖的比喻和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现代修辞还引入了西方修辞学的理论,使汉语修辞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总的来说,汉语修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修辞手法到宋代的繁荣、明清时期的创新,再到现代化的修辞形式。
每个时期都为修辞手法的丰富和独特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汉语修辞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汉语表达的重要技巧和艺术形式。
古代汉语中的修辞分析
古代汉语中的修辞分析学习古代汉语,当然应该首先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
但是汉语中的修辞也是不可忽略的。
何谓修辞?修辞就是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加工。
具体有三个含义:第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同时,修辞分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积极修辞”就是为追求完美而加工,相反,“消极修辞”就是为追求平易而加工。
不同的修辞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达到美化的作用。
古代汉语的修辞与现代汉语的修辞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名称方面,现代汉语的修辞是古汉语修辞的一个演变与发展。
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有很多,如:比兴、稽古、引经、避讳、对仗、互文、列锦。
下面重点介绍“比兴”、“引经”、“列锦”这三种修辞。
一、比兴。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
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或者说,“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
“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而在我看来我们所学的古文中使用“比兴”手法最优美的由是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因为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诗歌就属《周南.关雎》。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这首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
从古至今修辞手法的演变与发展
从古至今修辞手法的演变与发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它通过巧妙运用语言,以达到一种特定的修辞效果。
在古代文学中,修辞手法受到高度重视,不断演化与发展。
本文将从古至今探讨修辞手法的演变与发展。
一、古代修辞手法的鼻祖——比喻比喻是古代修辞手法的鼻祖,其运用广泛且灵活多样。
在古代文学经典《楚辞》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他用“飞鸿踏雪泥”来形容自己身处险境,用“云泥之别”来形容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之间的差距。
比喻手法的运用,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加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二、古典修辞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在古典文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加强修辞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有诸多运用夸张手法的例子。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夸张的手法,诗人将夜晚的凉意与牵牛织女星的美丽巧妙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三、现代修辞手法的新探索——比拟与擬人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修辞手法也在不断革新与更新。
在现代文学中,比拟与擬人手法成为重要的修辞手段。
比拟是通过运用比较的手法,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联系和对比,以展现出更加深刻的意义。
擬人手法则是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赋予事物,使得文学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为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
四、当代修辞手法的多元发展——象征与隐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变迁,当代修辞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象征与隐喻成为当代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象征是通过事物本身的特征和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来达到修辞效果。
隐喻则是通过暗示和隐瞒的手法,使读者去联想和理解更深层的含义。
这些修辞手法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表达和意义内涵。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与发展。
从古代的比喻,到古典时期的夸张,再到现代和当代的比拟、擬人、象征与隐喻等新探索,修辞手法为文学作品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本文尝试从历史角度研究中国汉语修辞学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探究其发展历程。
中国汉语修辞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自西周开始,汉语修辞就渐渐形成,并发展至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不断完善修辞学理论。
从语言学角度看,它是汉语言文化研究之母,是汉语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学科。
西周时期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起点,也是汉语发展的重要阶段。
西周时期,把格律、诗篇和说明文编入《尚书》,首先把汉语修辞学从记载传承转化为比较系统的科学学科。
西周时期修辞学,主要研究文体与修辞的关系,以及文体的形成和演变,重点研究单字的重音、音节、说辞、注音、释义等,建立起古典文字的修辞规范。
宋代是汉语修辞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汉字修辞学家,比如陆九渊、沈启藩等,他们根据语言的实际应用,深入研究话语中的幽微之处,探究文字的精妙,从而系统地建立了宋代汉语修辞学。
元朝是中国汉语文字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文学家、词学家和语言学家都研究了汉语修辞学,形成了大量元朝汉语修辞学论文。
像蒯玉成、程颐和范成大等研究者将古典文字修辞规范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语言应用,构建出修辞理论的新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诸如比喻、间接比喻、统一调节、数字表达等修辞技巧,使汉语文学有了新的发展。
明代汉语修辞学发展非常蓬勃,出现了许多修辞学家,他们大都是针对南宋时期的实践应用,以及明代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修辞学观点。
最著名的就是向玄所撰写的《文心雕龙》,他在这本书中从把握汉语的发音、拼写、格律、句法等方面,形成了崭新的文学形式,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的审美视野。
清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走向延续明代,有更多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把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系统的修辞学理论,比如李淑兰、陆羽等,他们根据古典文献的修辞效果,提出了一些新的修辞观点,使汉语修辞学更加完善。
汉语修辞学是汉语语言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其发展经历了西周,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不断完善修辞学理论。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修辞手法,作为文学创作与表达的重要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分析其演变并对比各个时期的特点。
1. 古代修辞手法的发展在古代文学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
古代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拟人则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使文学作品增加情感和形象的鲜活性。
夸张则通过夸大虚构和夸张的手段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对偶则是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结构和词语,使文章具有韵律感。
2. 现代修辞手法的变化及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修辞手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现代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较、对照、排比、铺垫等。
比较是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差异和特点。
对照则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对比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排比则是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使文章的表达更为强烈。
铺垫则是在文章开头引入无关的事物或背景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对作品的影响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表达效果。
在古代,修辞手法的使用更加依赖于修辞师的个人才华,强调感觉和形象的表达。
而在现代,修辞手法的变化使得作品更加注重逻辑性和语言的精准度。
4. 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的运用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诗歌中,修辞手法可以增加韵律感和美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在小说中,修辞手法可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表达,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在议论文中,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说理和论证的效果,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修辞手法的变化与发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修辞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修辞手法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应当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不断创新,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提高作品的艺术品质和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知识:修辞手法的演变——从古至今的文学艺术承传和价值反思
修辞手法知识:修辞手法的演变——从古至今的文学艺术承传和价值反思修辞手法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特定的语言技巧和手段,实现了对文本的精细加工和优美呈现,为文学作品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感染力。
从古至今,修辞手法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经历了不少的变化和转变,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相关的论述和分析。
一、古代修辞手法的演变古代文学艺术中,修辞手法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技巧和方法。
在古代中国文学中,辞赋、诗歌、散文等文体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
比喻是一种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或类推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鲜明度。
夸张则是一种将事物的特征放大或缩小的表现手法,它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增强文本的语言节奏和情感张力。
排比则是一种将同类事物进行并列或对比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强化文本的对比效果和呼应感。
拟人则是一种将人的情感、行为、感觉等投射到非人事物上的表现手法,它能够增强文本的生动性和意境效果。
在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修辞问答、反复、反转、泛喻等。
修辞问答则是一种利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述和表达的方式,它既能够突出主题,又能够增加文本的吸引力和思考深度。
反复则是一种将同一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以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的手法,它能够增强文本的记忆度和影响力。
反转则是一种将事物的次序或思路进行倒转的表现方式,它能够让读者产生新的思考和感受。
泛喻则是一种将事物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或比喻的表现方式,它能够突出主题,增强文本的概括性和象征性。
二、当代修辞手法的变革和更新在当代文学艺术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经历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更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多元化随着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很多文学作品开始运用多种语言和语境,以呈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
修辞手法知识:传统中的现代——浅谈修辞手法在古代文学中的发展与演变
修辞手法知识:传统中的现代——浅谈修辞手法在古代文学中的发展与演变修辞手法是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在传统文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文学艺术的不断创新,修辞手法在现代文学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革新。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修辞手法在文学中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修辞手法的传统古代修辞手法开端于中国周代(公元前1046-256年),被称为《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诗歌很考究音韵,所以不少诗篇一开始都有问答句式,即“问”。
例如《小雅·鹿鸣》:“鹿鸣何曰?食野之蒿。
”还有一些诗篇用“喏式”起头,即用一个局外人或物品突出主题,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种古代修辞手法被称为“喏”。
随后,到了唐朝(618-907年),诗歌的数量和品质都逐渐提升,文学成为了唐代社会的重中之重。
唐代诗歌讲究句式用法灵活,而且比较善于运用将两组多字的句子,合并起来,叫“对仗”。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元曲注重音律,构思新颖,语言生动,有一定的表演性。
在元曲中,有一种称为“比兴”的古代修辞技巧。
比兴是一种修辞方法,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不同事物的比较,把两者之间的共性突出来,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西厢记》中的“落花时节又逢君,衬得泪痕红更多。
”现代修辞手法的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学的创新,现代修辞手法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在现代文学中,新的修辞手法也逐渐出现。
现代修辞手法注重现实,深入社会实际,用简明扼要的方法点明问题,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在1949年之后,新诗运动开始影响中国文学,为了营造这种新的文学风气,一些年轻的新文化人士开始出现。
他们的诗歌坚持反映社会现实,即用语简单,表现真实自然。
他们所使用的现代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等,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修辞手法的演变与运用
修辞手法的演变与运用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和形象时所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修辞手法经历了演变和发展,不断更新、丰富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的演变与运用。
一、古代修辞手法的起源与发展古代修辞手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和辩证学派的代表伏尔泰利乌斯被认为是修辞学的奠基人。
他们提出了各种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排比、对仗等,用以丰富文辞和表达技巧。
这些修辞手法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古代修辞学的基石。
二、现代修辞手法的演进与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修辞手法在现代文学中也发生了演变和变化。
现代修辞学家提出了新的修辞手法,以满足现代文学表达的需要。
比如,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科学修辞手法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修辞方式,用以表达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同时,现代修辞手法也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追求简练、明快的表达方式。
三、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隐喻和比喻可以使作品中的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化,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排比和对仗则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流畅、韵律感更强。
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还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四、修辞手法在广告和政治演讲中的应用修辞手法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广告和政治演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告宣传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反问和比较等,这些手法可以使广告更加吸引人,增强产品的销售力。
而政治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演绎和感情号召等,可以使听众更加深信演讲者的观点,加强演讲的说服力。
五、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与注意事项在运用修辞手法时,需要注意手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不同的修辞手法适用于不同的文体和语境,不能滥用修辞手法而导致作品脱离实际,使读者产生疏远感。
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与修辞的关系赵芸(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山西晋中030600)在有关古汉语的内容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特殊的现象,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这些特殊现象往往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其中词类活用是研究语法和修辞的重要资料,很多的学者对于语法和修辞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见解。
而且词类活用在古汉语学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词类活用也能有力地说明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关系。
因此,笔者将从词类活用的基本定义入手,浅谈古汉语中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关系。
一、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一)词类活用的定义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语境中,某一类词语表示的含义远远不同于它以往的基本用法,在词性和基本用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是因为古人强调用词的精炼谨慎,在写文章或者表达情意时需要应用特定的意思,为满足这种需求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但是这种变化只对于特定的句子。
(二)词类活用的分类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一般词类活用以及特殊词类活用。
一般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很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类型:1.名词作状语。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出自《陈涉世家》)这句话中的“狐”字为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又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出自《鸿门宴》)中的“翼”字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像什么一样”。
再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出自《愚公移山》)其中“畚”字也是名词作状语,与上两个例子不同的是,这里表示的是动作使用的工具。
2.形容词作动词。
如: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出自《桃花源记》)其中“异”字本身是形容词,但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即“以……为异”。
又如: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出自《屈原列传》)这句中的“短”字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即:揭发过失,指缺点。
3.动词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是这个动词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常常出现在“其”“之”后面。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021语言类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2021语言类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语言类专业主要是对人类语言进行研究,基于语言学基础理论对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随着语言的进步,人们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语言类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言学专业论文题目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5、普通语言学浅析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日语博士论文题目1、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2、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3、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4、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5、汉日动物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6、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7、司马辽太郎咱歴史小説研究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9、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10、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11、日本近代言文一致问题初探12、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1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14、韩日禁忌语对比研究15、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16、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17、日语复句句式变化研究1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日同形近义词产出难易度影响因素研究1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20、日语多义感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研究21、基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日语指示体系研究22、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研究23、日汉否定表达的对比研究24、关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25、日本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报告26、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实验研究27、浅谈日语寒暄语表现28、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29、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30、《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31、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32、关于日语中“猫”惯用句的研究33、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34、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会话中省略表达的研究35、从语境看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36、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教育指导37、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及其教育指导38、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考察与教育指导39、《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40、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41、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4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广告语言对比研究4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44、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45、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产品说明书翻译46、从《探求中国的山水》汉译本看游记类文本的翻译策略47、中日色彩语「青」侦娭偡傞対照研究48、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49、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50、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汉语言毕业论文题目1、对外汉语课教学策略探讨2、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3、略说汉字汉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汉语文化负载下的中国式英语5、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6、汉语言视角下的聋生心灵关怀7、汉语言的隐喻特性8、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9、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10、社会化汉语言水平测试研究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机理12、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几点研究13、英语外来语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14、从汉语言看女性的文化特征15、汉语就是意识形态--汉文化语言的学与汉语言文化的学16、基于扎根理论的品牌口号汉语言学特征研究17、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18、以历史维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19、汉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时间观20、百年来中国汉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21、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22、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3、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24、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25、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26、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27、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28、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29、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0、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31、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32、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33、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4、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35、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36、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37、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38、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39、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40、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41、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42、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43、汉语言学中夸张的语义要素与运用原则44、汉语言规范化论略45、论经济机制在汉语言中的表现46、中国艺术传播与汉语国际推广的交织47、探求唐诗的文化传统暨汉语言特点--叶萌教授《唐诗的解读》评介48、浅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9、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50、论汉语言学习中的“美读”51、浅议修辞在日常交际中的实际运用52、汉语言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53、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汉语言学习环境的建构54、浅谈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55、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56、谈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57、汉语言歇后语英译方法初探58、道家的认识论思想与当代汉语言的融通59、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汉语言学习环境的建构60、浅谈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61、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62、谈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63、汉语言歇后语英译方法初探64、道家的认识论思想与当代汉语言的融通65、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分析66、媒体的汉语言传播--以几则实例为证67、汉语言“拿来”二题68、探讨汉语言的民族性69、浅论新时期汉语言文字的大发展70、科技写作中常见病例分析--成分的残缺和多余、图表的多余与重复71、汉英语言中的文化色彩72、从语文教学中感受音乐美73、汉语言远端教育文化圈:一个值得注意的远端教育文化构想74、浅析日常教育中的汉语言地位75、多媒体汉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76、汉语言的艺术化教育77、汉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78、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天命”“性命”“生命”79、论汉语言对亚氏的逻辑思想的应用、阐释与发挥80、寻找汉语言的家园--论任洪渊的诗和诗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作者:南加多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汉民族文化的伟大民族,富有独特的文化特质。
语言是人类直接表达思想的一种本能,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可以通过语言实现交流的目的。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修辞格是人们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一种方法,汉语言通过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现阶段的汉语言修辞格是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与古代的汉语言修辞格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
关键词:历史角度;汉语言;修辞格;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1-0167-03一、修辞格的基本概念“修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乾·文言》中,具有修理文教的意思,对外要修理文教,对内要立其诚实,做到内外相辅。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修”与“辞”赋予了新的含义,“修”字有了修饰言辞、修饰文字等作用,“辞”可以用来特指言语。
修辞手法可以分为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格具有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从修辞的概念上可以分为三层含义,修辞方法、修辞活动、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修辞方法是指运用语言的方式,修辞活动是指在说话或者写作过程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
修辞存在所有的语言当中,不受地域限制。
即使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修辞手法与修辞活动存在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不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修辞行为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的发展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修辞大体上延用古代的修辞特征。
修辞格可以组织语言,使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便于双方理解,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
修辞格根据表达方式和修辞内容的不同,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引用、反问、顶真、设问、借代等。
无论是在古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修辞格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比喻和借代属于常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格通常可以分为借喻类、拟夸类、直言类、比照类、连珠类等类型,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的比喻和借代均属于借喻类的修辞格,利用一个与本体有关的代体,来生动形象的描述本体。
但是比喻与借代在构成基础、作用、转换结果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在比喻修辞格中,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但本体与喻体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不具有关联性。
使用比喻修辞格可以引导受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感。
但在借代修辞格中,本体和代体属于同一个事物,代体大多是本体的一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特性,本体与代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借代不会使受众产生联想,但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比喻修辞格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借代修辞格无法进行转换,只有一种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
二、修辞格的动因(一)哲学动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人的修辞行为会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汉语修辞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哲学动因。
每一项事物发展变化的哲学高度阐明汉语修辞的发展趋势。
修辞格的产生并存在从哲学的角度具有客观动因,修辞格的产生需要客观基础,修辞格的存在也需要一些客观依据,修辞格可以将事物的某种客观属性反映出来。
(二)社会动因修辞格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汉语修辞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社会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风气,都会影响汉语修辞的发展,是汉语修辞发展的社会动因。
运用汉语修辞格还可以以委婉的方式,对社会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还可以利用汉语修辞格的创造精神,提出创新型汉语言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文化动因汉语言的修辞格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文化对汉语言修辞格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汉语言修辞格受到了汉文化的全方位影响。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修辞格的手法,借代一些特有的文化,同时这些文化也在无形当中影响着修辞格的发展。
以酒文化为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好酒称为“青州从事”,劣酒称为“平原督邮”;到唐宋时期,将酒称为“中圣”、“忠贤”、“圣贤”等,在不同的时期,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酒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代称,促进酒文化的发展。
(四)美学动因修辞格是一种追求美的活动,与美学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汉语言修辞的发展受到美学规律的支配。
经过人们的不断推敲,形成了“骈四俪六”的骈文句式,“四六”符合黄金分割率,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在朗诵过程中,“四六”句式朗朗上口,最富有美感,同时也注重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轻重缓急,完全符合人们的听觉审美要求,使人们对使用修辞格的句子及文章记忆犹新,促进美学与汉语言修辞共同发展。
(五)心理动因汉语言修辞活动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汉语言修辞的发展有人们的心理动因。
在文学作品创作时,作者往往会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心理会发生变化,会激发人们对修辞格的运用。
同样修辞格的成功运用,会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人们的创作,读者在阅读和朗诵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含义,并且与作者感同身受。
(六)语言动因古汉语修辞格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修辞格可以利用日常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修辞格可以运用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等诸多因素,使汉语言修辞格的形式可以不断创新。
语言中的语音在汉语言修辞格中应用广泛,汉语言修辞格充分利用语音的特点。
运用语音的声、韵、调等因素,使汉语言修辞格平仄分配均匀,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日常语言词汇的创新,可以不断丰富汉语言修辞格内容,促进修辞格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汉语言修辞格是对古汉语的发展(一)古代汉语修辞格中的借代借代是指用代体替代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可以称为“代称”、“换名”等。
借代可以分为“旁代”和“对代”两大类,“旁代”的代体是本体的附属或者特征,“旁代”的代体通常是本体的一部分。
“旁代”修辞格有四种方式,一是借用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事物的特点代指事物本身,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二是借用事物的数量或属性,在古汉语修辞中,常常会出现,用特定的量词形容粮食,代指粮食数量的多少。
三是借用事物的创作者或产地代指事物,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中提到的“杜康”代指酒。
古代传说中最早造酒的人是杜康,他在放牧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变味粮食的汁水相当美味,于是经过研究,发明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酿酒工艺,因此后人常常用杜康的名字代指酒。
四是借用事物的资料或工具代指事物,用特定的标签生动的形容事物本体。
“对代”是指借用与本体相对应的代体来替代的修辞方式,“对代”的代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对代”有四种方式,一是全部与部分之间替代,例如常见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属于部分,代指一年四季。
二是事物本体之间特称与通称相代,将一个事物或词汇,赋予一个特定的名称,这个特称可以代指所有的通称。
三是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的对代,年龄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古人常常用具体的事物代指人们的年龄,例如白发、桑榆等都可以代指老年人。
四是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对代,倾国原指倾覆邦国,后来代指美人、佳人,这里的美人是导致倾国的原因,倾国是美人导致的最后结果,因此后人形容一个人长得漂亮,可以用“倾国”代指。
(二)现代汉语修辞格中的借代现代汉语中延用了古汉语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修辞格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现代汉语不仅延续了古汉语借代修辞格的特点,而且还将借代修辞格进行创新,借代修辞格也在现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结合现代生活的特征,利用借代修辞格,创造出许多新时代的特有名词。
近年来,出现了“黄马甲”,在街道、地铁、公交站旁常常会看见一群身穿“黄马甲”的人,他们在公共场所无私地帮助他人,人们将这样的志愿者称为“黄马甲”,类似于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它们可以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现代汉语的借代修辞格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但都是以古汉语中的借代为基础,并没有超过古汉语借代修辞格的范畴。
现代汉语的借代修辞格是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产生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借代修辞格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与时代特点息息相关。
许多古代汉语中的借代修辞格,在新时期已经不适用,借代修辞格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一些不常用的借代词汇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无论是借代修辞格还是比喻修辞格,都是以古代汉语修辞格的基本框架出发,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完善汉语言修辞格。
现代汉语运用修辞格,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词语,与古汉语修辞格中的词汇相比,现代汉语修辞格中的词汇更加通俗易懂,词汇也与新时代的特点相结合,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加引人注目。
在古代汉语中,修辞格往往应用在单句上,但现代汉语中,修辞格可以运用到复合句式上,一个复合句式可以应用多种修辞方式,一个本体可以有一个喻体也可以有多个喻体,同样也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代体,使现代汉语的结构更加丰富,而且复合句式与单句式相比,表达作用力会更强。
四、汉语言“进化论”的非必然性现代汉语言修辞格是古汉语修辞格的延续和发展,但两者之间存在非必然性。
语言是人类的本能,随着人类的进化,语言功能也在逐渐增强,同时伴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制约了汉语言的发展方向,古汉语的修辞格并非是必然现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存在同样是偶然的,但由于受到古汉语修辞格的影响,使现代汉语修辞呈现出必然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格不仅继承了古代汉语修辞格的特点,而且现代汉语修辞格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但是现代汉语言修辞格抛开与古汉语修辞格的固有联系,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两者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即使古代汉语中没有修辞格,在汉语的不断发展中也可能会产生现代汉语修辞格,现代汉语修辞格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语言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并非是古汉语修辞格的必然产物。
即使古代汉语中不存在修辞格,现代汉语也可能会出现修辞格,这是一种偶然性,现代汉语修辞格不是由古代汉语修辞格所促成的,但是古代汉语存在修辞格就必然会对现代汉语修辞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无论是古代汉语修辞格还是现代汉语修辞格都是根据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虽然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发展受到古代汉语修辞格的影响,不过现代汉语修辞格的产生与古代汉语修辞格没有必然的联系。
古汉语修辞格在古代汉语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代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方式在古代汉语作品中应用广泛,为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古代汉语修辞格的运用,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现代汉语修辞格与古代汉语修辞格虽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受到古代汉语修辞格的影响,现代汉语修辞格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1〕仝金钟.以历史维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J].求索,2010.〔2〕刘晓利.汉语修辞的文化底蕴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3〕李宏伟,由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于广元.修辞化:汉语修辞史研究的理论探索话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疏志强.汉语修辞史研究综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6〕盛爱萍.语境对修辞的影响[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7〕谭汝为.论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8〕汪国胜,冯广艺.新时期的汉语修辞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责任编辑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