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地。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造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明确提出,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由此可见,轻松、愉快地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挥自主创造力。
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包括宽松的环境和创新的意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一)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
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开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形式的创新,以及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实践和探索,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一篇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与主题相类似的诗歌,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创造性写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写作题目,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性表达的能力。
四、开设创新课程或俱乐部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可以开设创新课程或者创新俱乐部。
这样的课程或俱乐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具体的创新项目中。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进行创造性写作、独立研究、项目设计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
五、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创新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或科技创新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现。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和方法,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永恒主题。
因而学校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自主探究1.激发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主动探究,自觉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此,教师应适时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教学《海上日出》时,教师先与学生交流:“你们看见过海上日出吗?什么时候看到的?看到了什么?”看过的学生就兴致勃勃地讲述,没看过的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这时教师再抓住时机诱导:“你们想学习《海上日出》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马上进入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激发起创新思维。
2.尝试创新。
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就是要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边度边体验,不断感悟,不断创新。
如教《美丽的日月潭》一文时,为了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让学生精度第二自然段,再用大屏幕出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学生将在“美读”的愉悦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励他们去探求创新。
3.注重交流。
合作交流中会产生创新的火焰。
教师是“使学生想要学习的环境”的创造者,而不能像强迫马喝水一样去强迫学生学习,而应“在马吃的燕麦里放盐”,以引起学生“喝水”的欲望,通过创造有利于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欲望,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和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创设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环境。
如教《观潮》一课时,从“等……盼……那壮丽奇观的到来,到潮来的时候是又怎样的奇观呢?”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放录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如何,这样学生看到后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再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降低了对课文理解上的难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当今教育所重视的一个方面。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课题,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尝试与方法。
一、培养多元思维,开阔视野语文教学以文学作品为载体,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看待一个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比较、解析文学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的多重内涵和价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丰富性。
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时事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辩论、语言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一个问题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也可以通过搭配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创新之处。
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学创作比赛、朗诵比赛、阅读分享会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这些形式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趣味,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三、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创新思维情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就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新闻报道、社科类文章等等。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从而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不同领域的联系,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维实验,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和发散思维。
在阅读一篇散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又如,在学习一篇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改变诗歌的格律或者语言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思维实验,学生可以从创新角度重新审视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实践活动,如议论文写作、文学创作、作文竞赛等等。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需要锻炼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媒体写作,如图文并茂的作文、视频作文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培养他们的多元表达能力。
四、组织语言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如辩论赛、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摩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行为的意识。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培养学生阅读思辨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环节,而思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阅读理解题中增设扩展题,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推理和归纳,促进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重作文创新性。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进行灵活的构思和安排。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题目,或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授文言文时,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演绎、制作动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实验,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注重作文的创新性,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尝试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语
文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越多,也就会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激发创新的灵感。
在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和方式,如散文、课外读物、文艺作品、网络文学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推动创新的动力。
二、注重课堂氛围的创新营造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一个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呢?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品
展示、小组合作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同时也可以在日常课堂中讲述诸如科技、
文化、商业等领域的创新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动力。
三、发扬生活中的创新精神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
发生的事情,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计划方式,从而开启创新之路。
通过引导学生去从
日常生活中总结特点、亮点,帮助学生将日常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创新实践中。
四、创新意识浸染课外生活
创新意识不仅体现在学习中,还可以延伸到生活中。
通过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变化,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在社会实践中,从而养成一
个较为扎实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全方位的教学,而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
维进行耕耘。
我们信仰,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有兴趣的学生一定可以将自己的
创新意识得到深度的启发。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创设情境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创设情境课堂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协助的作用。
通过模拟各种情境,如实践环境、实验环境、竞技环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以《鲁迅作品鉴赏》为例,可以安排学生扮演鲁迅,讨论不同时期对鲁迅作品的评价,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歌、小说、童话等文本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提倡多元评估。
多元评估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不仅仅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测试时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列举例子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
学习《信箱》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信被丢弃?如何改善信箱服务?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并通过多元评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潜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对文本多角度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而多角度的理解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对文本字面意义的理解,而忽略了文章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如从作者的视角、读者的视角、时代背景的角度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解读中寻找创新的思维。
二、开展创新性的写作训练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写作,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问题。
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写作形式,如故事、议论、诗歌等,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拥有广泛的知识和阅读经验,学生才能在思维上更加开阔,从而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经典名著和当代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语言资源,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边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创新性的讨论和互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讨论和互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性的课外活动,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创新意识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上述几点尝试只是其中之一,希望能够给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发展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大目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我认为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语文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然而,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时,先展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并让其他同学为之解答,教师适当加以点拨,精讲精练补缺补漏,最后总括目标,归纳小结,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比较复杂的物候学知识,掌握了如何用生动的评议写说明文,教学目的达到了。
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印象深刻,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就要求在思想观念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
只有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施才得以根本保证。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习过程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活动。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儿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这种创新必将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
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
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就能常常激发创新的兴趣。
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你真聪明”……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目标,流入幼童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
学生就更愿意护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2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思维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仍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使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
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
”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的各种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各种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
2.1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社会背景、人物介绍、历史典故、及其他各种有关的知识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变革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提倡开放式思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开放式思维进行思考和表达。
具体来说,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独到见解,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辩论。
通过开放式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置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安排诗词朗诵比赛;在学习阅读时,可以组织小组读书讨论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将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学生表达、思考和创新的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提供多种资源和工具供学生使用,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探索。
这样的学习环境将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四、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创新往往需要跨越学科的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阔眼界,积极跨学科学习。
例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关联,如与历史、科学等进行对比和探讨,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需要学生进行实践。
教师可以设置创新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组织小剧场演出、写小说、编写课外读物等。
通过实践,学生将能够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是激励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了传统的测验和考试,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表达评价、展示评价、自评互评等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给予肯定和鼓励。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培养创新意识则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分析思维、联想思维、批判思维等,培养学生灵活、独立、多元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小说、写一首诗歌等,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作文写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课堂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四、开展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等。
通过不断地开展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
创造性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主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形象等。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鼓励,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和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写读书笔记等,使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四、开展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演讲、小组讨论、主题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性教学资源和情境的创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教学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高境界。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学好语文应具有创新意识,进行创新学习,即要善于思考,发现和研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从而迈上语文学习的“快车道”呢?同学们不防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在培养兴趣中培养创新意识众所周知:“兴趣是成功之母”。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全神贯注地投人到学习中去,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也只有如此,才能把语文这门功课学好。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首先应让学生读白己喜欢的书,只有喜欢这书,才会细细去品味书中的奥妙,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时不用写读书笔记,更不用查阅生字、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
这样自愿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自由地读书,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使之学好,用好语文。
可见“自由阅读”是必由之路。
其次,语文老师对学生要适时加以引导,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的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现状和本阶段课程安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引导。
另外,语文老师可按照课程安排引导学生阅读与本阶段或本学期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
这样可丰富自己的知识,使学生语文学习得心应手,学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整体把握中培养创新意识近几年来,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具有整体性,每册的《说明》中明确指出:每一单元的安排也具有整体性,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单元中的提示部分,简明扼要,对每一篇课文的理解也强调整体感知,其练习设计也突出了这一点。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好比长在教材这棵知识的大树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整体入手,把握其内在联系,抓住这种规律,用整体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不就等于找到了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吗?这也是同学们进行创新学习的航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 引言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之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阅读时间,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
此外,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问答、读后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思考,并培养他们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叙事、议论、说明、应用文等。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通过写作作业中的互评、自评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与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创新应用能力。
5.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思维,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口语演讲、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6.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判断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
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思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至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
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
这时,又一半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
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
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让所有的学生能对创新教育有所认识,以创新为目标,自觉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
(一)采用“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是使学生在大量的识字、阅读、“模糊”理解中,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达到创新思维的境界。
在教学中,我采用“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迁移”这一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古诗《村晚》时,采用创新思维来探索古诗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第一,让学生自学古诗,感悟诗的意思;第二,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
在学生提出“水满陂”、“寒漪”、“信口吹”、“无腔”这些词语不理解时,我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提供看图理解、查字典理解、同桌讨论、离开座位向他人请教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一种认为适合并能够帮助自己理解的方法去感悟诗意,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也非常激烈。
同时,我又让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第三,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启发指导、领悟诗情、诗的韵律、节奏与诗的内容、情感。
通过反复朗读,品位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使诗句成为有形的画面。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并进行示范,当学生读到一定的火候时,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把诵读变成欣赏性地读、创造性地读。
在读的同时,诗所表达的意境美就能在头脑中显现出来,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显现。
第四,通过完成作业和实际操作。
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效果给予充分肯定,然后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以《乡村晚景》为题,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美丽的画面再现出来。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人文学科,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有作为,同时,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语文教学沉疴已深,语文教学呼唤创新。
那么,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创新精神中学生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意识。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开启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知识都采取一种开放性的目光,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或失败。
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索。
有了和谐的氛围为基础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与教师“和谐共创”互动教学流程。
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设立激励机制,引导参与。
适时地、适当地鼓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二、培养学习兴趣,使学习与创新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把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握住语文教材教学的性质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和方法。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语
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综合性的特点,所选例文大都情文并茂,而其教学更偏重于形象展现,情感体验,语感培养,这
使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和条件。
合理地利用好这些优势和条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把握学科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始终,我以为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因此,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
作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热爱每一个学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
奇心、求知欲。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才能消除学生的顾虑,
让学生思维插上驰骋的翅膀,勤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让学生各抒己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的答案要有正确性、完整性,那么这种教学恰恰就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必须打开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从同,又求异。
学生才可能学得更扎实,更灵活,在大多数的时候,语言文字是多种答案或者说是多种结论并从的,只不过孰优孰劣之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各抒己见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发表见解,阐述观点,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和模式。
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
这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路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办法,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老师再问:“司马光为什么会选轧缸这种方法?”我指导学生讨论,比较,认识到其他办法是让人离开水,这是人们一般思维倾向,而司马光采取的是让水离开人的逆向思维法,这就是创新思维。
而通过讨论分析,“砸缸”是当时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由此学生思维豁然开朗,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亲身体验中挖掘创新思维的潜力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组织一些演示或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亲身体验教材内容。
并结合自身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发挥,获得直接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创造思维的潜力。
挖掘学生创造思维的潜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时,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请几位同学带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
表演后组织大家评论,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在表演中,评论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由于学生进行了表演,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同时还受到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实践,不能光听别人说而不去试一试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在想象中拓宽创新思维的路子
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所谓创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不拘一格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创新思维的路子。
想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增扩想象、接续想象、联系想象等。
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适当引导、点拨。
例如教完一首古诗,可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场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改写成一篇短文;又如教学完某一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或复述课文内容。
想象的目的是进一步拓宽思维空间,增强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使学生从部分想象逐步过渡到完全独立的创造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扎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的充实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地总结和探索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愿和广大同行们一道,在素质教育的路上,携手共进,开拓进取,不断实践,不断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用心血和汗水谱写新世纪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