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巴尔扎克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44页]
第一节 概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强调客观真实地描写现实,且不满足于
表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而是力求表现复杂矛 盾的整个社会和时代。 第二,强调深刻地批判社会,且重在对社会制 度的黑暗和统治者灵魂的丑恶进行无情的批判 揭露。
第一节 概述
第三,不醉心伟大人物或非凡人物的业绩,而 是着力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不把人物和环 境当做主观感情的外化或“时代精神的单纯的 传声筒”,而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 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三节 巴尔扎克及其《高老头》
一、生平与创作 二、《高老头》
、生平与创作
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 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 解,作品中有“了不起 的革命辩证法” 的奥诺 雷·德·巴尔扎克 (1799—1850)是法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 要代表作家。
二、《高老头》
长篇小说《高老头》,无论在展现《人间喜剧》 的中心图画,还是表现作者的艺术特征方面, 都堪称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第四,惯用典型化手段和白描、讽刺、对比手 法,且在肖像刻画、讽刺艺术、人物语言、情 节结构、景物描写等诸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
一、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出现在法国。 在法国的影响下,德国和英国也很快掀起了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在英、法等国的影响下,尚处于推翻封建统治、
此外,串篇人物的广泛运用、肖像描写的精彩传 神,以及性格化的人物对话等,都鲜明体现了巴 尔扎克惯用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特征。
第四节 福楼拜及其《包法利夫人》
一、生平与创作 二、《包法利夫人》
一、生平与创作
居斯塔夫·福楼拜 (1821—1880)是比司 汤达、巴尔扎克稍晚的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一节 概述
一、19世纪中期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思潮 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变革,它改变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855)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他 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名论文 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 格》(1859)、《黑暗王 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 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 来》(1860)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23—1886)是俄国戏 剧家,被称为“俄罗斯 民族戏剧之父”。
使福楼拜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 夫人》、《情感教育》,历史小说《萨朗波》、 《圣·安东的诱惑》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
《包法利夫人》(1856)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灵魂,强调人物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福楼 拜主张客观的、科学的、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它没有尖锐的 戏剧冲突和紧张的斗争。
他的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1875—1880)通过 描写地主戈洛夫略夫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真实反映 了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列夫•托尔斯泰则在这一时期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推向了高峰。
契诃夫于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短篇小说和戏剧 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 戈》(1829)、《高龙巴》 (1840)和《嘉尔曼》 (《卡门》)(1845)。
法国现实主义之父——巴尔扎克
一、人物形象分析 1、高老头
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 资产者的典型。
他是父爱的化身,父爱的基督,他的父爱是 病态和畸形的。高老头爱女儿是十分真诚的, 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 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 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A. 《高老头》主题讲解
对其及作品的评价
•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 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
• 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 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 泰纳在其著名的《巴尔扎克论》中写道:“巴尔 扎克和莎士比亚、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 的关于人性的最丰富的文献馆。
《人间喜剧》就是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 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恩格斯指出:巴 尔扎克“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 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 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 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 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高老头》
主题讲解 拉斯蒂涅形象分析 艺术特征
《高老头》
(一)基本情节
小说以1819年底至1820初波旁王朝时期为背景 高老头的家庭悲剧 拉斯蒂涅的堕落史 鲍赛昂夫人的命运 伏脱冷的故事
A. 《高老头》主题讲解
伏盖公寓:高老头、伏脱冷、伏盖太太、米 旭诺和波阿莱、泰伊凡小姐
拉斯蒂涅
上流社会:新贵雷斯多伯爵夫人和纽沁根夫 人、鲍赛昂子爵夫人、阿瞿达和洛希斐特 小姐
• 巴尔扎克立意要“完成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的 作品”,要把“作品联系起来,调整成为一篇 完整的历史,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 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要用小说来进行社 会研究。他在《〈人间喜剧〉序言》(1842) 中声称:“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 他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 的主要事实、刻划性格、选择社会上的重要事 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揉成典型 人物,这样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了写 的那部分历史,就是说风俗史。”提出了必须 遵守“严格摹写现实”和细节真实可信的原则。
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
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巴尔扎克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掌握《巴尔扎克葬词》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理解作品对人生、友情、艺术等主题的探讨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巴尔扎克的生平和作品。
简要概述《巴尔扎克葬词》的情节和背景。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探讨作品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和技巧,如描写、对话、象征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3.2 教学难点:对作品中深层次的主题和思想的理解。
对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文学风格的把握。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口头报告、写作等多种评价方式。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作品主题和思想的思考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课时安排:本章节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6.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情节。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活动一:作者介绍学生分小组收集巴尔扎克的生平和作品资料,进行分享和讨论。
7.2 活动二:情节梳理学生分组讨论课文情节,总结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进行汇报。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第七章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第七章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第七章1祥子是个人,而骆驼只是个外号。
骆驼这外号的来源,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祥子是个拉车的。
是个自由的洋车夫,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好景不长啊,他不小心被兵抓了去,车没了。
他最后硬撑着逃了出来顺了三只骆驼,卖了得了三十多。
回厂里后他把钱给刘四爷做了保管。
祥子拉上了包月。
是给曹先生。
曹先生十分的和善,他对谁的很好,不把下人当狗看。
在曹宅祥子待遇一切很好,虽然工钱少,但是祥子也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祥子拉车失误了车杆断了,曹先生手上擦破了一块皮,可是祥子双膝,右肘全破了,脸上全是血。
但是曹宅的人原谅他把车杆弄坏了(祥子为曹宅包月是用的曹宅的车。
)对了对了有一件事没说出来,很震撼的,内个,厂里刘四爷的女儿,有啦!祥子的!祥子有一天不小心碰上了孙侦探,他存的四十多全都给了孙侦探,不然他就没命了……事后他悲痛欲绝。
可是曹先生为了逃难已经去了左宅,祥子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厂里去面对虎妞。
(刘四爷的女儿)其实他心里是不愿去的`。
到了那里祥子面对了刘四爷的生日,他布置的十分卖力。
生日当天宴会结束的时候,刘四爷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自己女儿虎妞的眼神老是有意无意的向祥子身上瞟,加上之前那些车夫说的话,他似乎已经猜出了成他们之间的事情了……因为这个虎妞和刘四爷吵了一架,他可不愿意把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资产因为虎妞喜欢祥子而给了祥子,那是他一生走南闯北得来的!不管怎样,虎妞最后还是和祥子在一起了,没几个月,虎妞是真的怀孕了。
怀孕期间虎妞在家闲的无事,就专找小福子的麻烦。
但是最后想想还是自己不好,道了歉。
虎妞……后来因为难产死了,肚里的孩子也没了。
祥子十分落寞,后来晃晃悠悠回到了曹先生家,曹先生让他继续包月,他不乐意。
之后又回去找了小福子,只得到小福子在森林里吊死的消息。
祥子已失魂落魄,在大街上晃悠晃悠不知该去哪儿。
时不时就拿起口袋中那一摞儿钞票出来数数,他的心为那点钱活动着。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小说批判了拜金主义的罪恶.
首先,通过鲍赛昂夫人被迫退出社交界的经过,揭示 了贵族在资产阶级金钱力量的威逼下退出历史舞台的 必然趋势;
其次,通过伏脱冷的形象揭露了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 对社会风气的腐蚀和败坏;
第三,通过高老头与两个女儿的关系,揭示了拜金主 义对亲情和传统伦理道德的破坏;
第四,通过拉斯蒂涅的变化,揭露了拜金主义如何使 纯洁的青年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
长篇小说《红与黑》
1830年出版,副标题为 《1830年纪事》。小说通过平 民子弟于连索黑尔个人奋斗失败 的经历,广阔描写了法国王政复 辟时代的生活和社会斗争;小说 塑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连 的形象,于连既不同于只求温饱 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 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一类。他 的失败是时代的必然。
《红与黑》的多种译本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巴玛修道院》
出版于1839年,受意大利手抄本中16世纪的《法尔耐 斯望族创业史》启发写成。描写贵族青年法布利斯在进 步的姑妈吉娜的支持下投奔拿破仑军队,法国大革命失 败后,在巴玛宫廷参与政治斗争的经历,爱情与政治冒 险结合在一起,对法国王权复辟时代的社会给予深刻批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画家库尔贝(1819— 1877),是十九世纪中 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的 杰出代表。油画《断 崖》,描绘风暴后的埃 特雷塔峭壁的自然景色. 这种写实主义风格与文 学上的现实主义思潮是 一致的。是欧洲19世 纪的主要艺术思潮。
第一节 法国文学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地。1830年司汤 达发表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诞生。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 创作总集,收入小说共90多 部,分为“风俗研究”、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三大部分,“风俗研究”中 含有“私人、外省、巴黎、 政治、乡村”六个“生活场 景”。作品广泛反映了19世 纪法国的社会生活,描写了 2000多个人物形象,塑造出 数十个典型形象,将小说写 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水平。
巴尔扎克简介资料
巴尔扎克简介资料范文1:巴尔扎克简介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他出生在法国图尔城,家庭并不富裕,年轻时曾经历过一系列失败的创业经历。
但他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人间喜剧》等。
巴尔扎克的作品以描写19世纪法国社会的生活、风俗、人物为主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的笔触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塑造了一大批倾注激情、意志坚定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欧尼德”这个形象,他被视作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
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独特,他擅长运用真实的生活元素来创作小说,其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他的小说中融合了侦探小说、浪漫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等众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巴尔扎克被誉为“法国文学巨匠”,他的贡献被后世广泛肯定。
他的作品不仅为法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的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亿万读者。
要点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巴尔扎克的生平和文学作品,通过重点介绍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和代表作品,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地位和影响。
用词方面,文章以简练、客观、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巴尔扎克的重要作品和突出特点,同时避免了使用冗长、晦涩的语言,使文章易于阅读和理解。
范文2:巴尔扎克回顾巴尔扎克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荒谬。
他的小说浸透着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不断思索和感受。
我读过巴尔扎克的几本小说,其中最喜欢的当属《人间喜剧》。
这是一部极具针对性的小说,每个人物的命运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有紧密关联。
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阶层、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爱情婚姻等生活方面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深深地触动了我。
高中语文 必修三 巴尔扎克生平介绍
思想意义2
• 2、在金钱、利欲的刺激下,初入世的青年迅 速蜕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揭露统治阶级的道 德原则的虚伪、冷酷和吃人的本质。
• 通过分类整理、系统化的方法,把所有的 小说构成一个整体,以人物为线索贯穿不 同的作品,人物、情节相互交织,构成一 部宏大的艺术世界。
《人间喜剧》结构的创新
• 人物再现法:一个人物分别出现在几部 作品中,这些作品在情节、内容、人物 关系等方面出现连锁反应;这个人物不 同阶段、不同环境的性格发展、命运经 历在每部作品中都有一段不同的描绘, 连起来就构成这个人物性格命运发展的 全过程;同时又勾连了各种人物,构成 了互相关联、丰富复杂的社会环境。
高老头形象分析
• 高老头父爱:1、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家族 伦理观,天理伦常;
• 2、金钱的作用,时代造就了富商高老头,有 了金钱就有了一切。对女儿的爱缺少理智,金 钱代替了情感与道德。
• 3、贵族荒淫享乐的风尚对资产阶级的腐蚀影 响,金钱改变了平民的身份、平民的地位,也 改变了平民的道德观,千方百计用金钱去让女 儿荒淫享乐。
主要思想内容1
• 《人间喜剧》通过编年史的方式,包罗万象地 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一、历史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从经济到政治全面 登上社会历史舞台、取代贵族阶级的全过程。 1、大革命前后投机钻营;2、复辟时期与贵族 勾结联姻,或以金钱控制经济命脉;3、七月 革命时期,金融资产阶级成为金融贵族,逐步 登上政治舞台,取代封建世袭贵族,掌握统治 大权。
自考《外国文学史》第七章笔记
第七章 19世纪⽂学(⼆)(批判现实主义⽂学) 19世纪⽂学是指法国“七⽉⾰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命”(1871)。
这⼀时期⽂学包括:浪漫主义⽂学、批判现实主义⽂学(主流)、早期⽆产阶级⽂学。
理解后简答题19世纪⽂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活。
注重反映现实⽣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物”的悲剧命运。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学发展状况:⽆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学和德国⼯⼈⾰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宪章派⽂学:1是世界⽂学第⼀次出现的⽆产阶级性质的⽂学,19世纪三四⼗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性、⼴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琼斯和林顿。
德国⼯⼈诗歌(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最的⽆产阶级诗⼈):加⼊“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个出⾊的⽆产阶级歌⼿。
恩格斯称他“德国⽆产阶级第⼀个和最重要的诗⼈”。
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学代表⼈物及作品:梅⾥美: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的作家。
常常从道德的⾓度“研究⼈的⼼灵”发掘未经现代⽂明“洗礼”的⾃然状态下雄伟顽强的原始⽣命形态。
《卡门》:(极富浪漫主义⾊彩的爱情悲剧)主⼈公卡门是⼀个“拥有娇⼩⽽出⾊的姿态,热情如⽕的⼤眼睛中不时射出凶暴的眼神”的奔放⽽浪荡的、吉⼘塞⼥郎。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以“客观⽽⽆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中的主⼈公爱玛是⼀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形象。
奥诺雷 德 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阿纳托尔·法朗士: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 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度。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指出:《人间喜剧》是神书,是巴尔扎克人物之林的条条大道。
法 国 自 然 主 义 小 说 家 和 理 论 家 , 自 然 主 义 文 学 流 派 创 始 人 与 领 袖 爱 弥 尔 ·左 拉 : “ 几 乎 常 常 是 青 铜 的 , 大 理 石的,既做的很多,又很坚固。”
奥诺雷 德 巴尔扎 克
法国小说之父
01 人物经历
03 创作特点 05 后世纪念
目录
02 主要作品 04 人物评价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 “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
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 《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 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 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 名大振。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 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 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 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及其作品
巴尔扎克及其作品1.评价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马克思认为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恩格斯赞誉他作品中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2.矛盾的世界观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的,这正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动荡不安、斗争激烈的时代的反映。
(1)他是一个中小资产阶级作家,但又有残存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并力图挤进贵族的行列。
(2)他曾是启蒙思想家的信*徒,也羡慕拿破仑的业绩。
(3)他接受过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也接受过封建的教义。
(4)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对神秘主义也颇感兴趣。
(5)在大革命中获利的中产阶级家庭地位,使巴尔扎克倾向大革命;但革命失败后巴尔扎克又向贵族靠拢。
(6)巴尔扎克明白宗J的工具作用,却也认为宗J对抑制人类泛滥的“情*欲”和调和阶级矛盾、防止人民革命有重要作用。
(7)巴尔扎克曾表示同情劳动人民,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的人道观的体现。
3.创作(1)巴尔扎克是个多产的作家,仅收入《人间喜剧》的长、中、短篇小说就有90多部。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部分。
(2)《人间喜剧》包含着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3)巴尔扎克立意要写出一部艺术的历史,要用小说来进行社会研究,要以社会为舞台,让读者看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间戏剧”。
他的名言是:“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
巴尔扎克知识点归纳总结
巴尔扎克知识点归纳总结生平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中是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亲是位公务员,母亲是中产家庭的女儿,巴尔扎克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他在家乡读书,先后就读于神学院、文学与法律专业,但是在学业方面并不出色。
之后他去巴黎,接触了文学创作,在这期间他卖掉自己的家产以支持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不过一开始经济并不宽裕。
之后他开始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活动,并开始创作小说。
“人间喜剧”是他为自己的小说创作序言,认为人的命运本应是中心思想。
他的作品中常常涉及上层社会和中产者的生活,展现了19世纪法国大致状况。
并着力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世故深厚的范围,并且描写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读来别具特色。
作品特点1.现实主义描写巴尔扎克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他富有才华地描绘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尤其是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
通过作品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黑暗面,展现了社会的丑恶、人性的复杂和罪恶的现实。
他丑化了上层社会的虚伪和世故深厚,并点出这些现象所造成的人性的扭曲,让读者深感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不易。
2.人物刻画巴尔扎克擅长人物刻画,他塑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深受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性格描绘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他笔下的角色行为和思想为时代的人性和社会剖析提供了宝贵素材。
3.繁复的情节巴尔扎克的小说情节繁琐复杂,他喜欢以悬念,戏剧性的情节,甚至在某些小说被认为是文学的瑰宝。
他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善于营造紧张、压抑气氛,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和情感4.社会关怀巴尔扎克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他对于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等现象表示了深切关注。
他以他的小说为载体,深切关注并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罪恶,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这是巴尔扎克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描写了法国上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及其中产者的生活困境和社会不公问题。
第七章2-斯丹达尔、巴尔扎克
• • • • 第二节 斯丹达尔Stendhal 第三节 巴尔扎克Balzac 第四节 福楼拜Flaubert 第五节 波德莱尔Baudelaire
• 斯丹达尔(又译司汤达, 1783—1842)是欧洲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法
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原名
玛利· 亨利· 贝尔( Marie-Henri Beyle ),斯丹达尔是他的笔 名。
• 1845年,巴尔扎克曾在《人 间喜剧总目》中计划写140多 部小说,可是长时期的紧张 生活和为刺激疲惫不堪的身 体而大量饮用咖啡,终于击 倒了这位曾经身壮如牛的文 坛巨子。巴尔扎克在他刚刚 度过51岁生日不久,就离开 了人世。
罗 丹 作 品 巴 尔 扎 克
—
(二)《人间喜剧》 (The Human Comedy )
《人间喜剧》的宏伟布局
• 1、“风俗研究”: “将反映一切社会现象”, “人类心灵的历史将纤毫毕现,社会史的各个部 分都得到描绘” • “私人生活场景”、 “外省生活场 景”、 • “巴黎生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 景”、 • “军旅生活场景”、 “乡村生活场 景”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 皇皇巨著,全部作品犹如一座宏伟壮丽的大厦,可以看 到19世纪前半叶法国社会的“风俗史”。 • 巴尔扎克的创作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他就是要“编制恶 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划性格,选 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结合相同的性格特征糅合成典型 人物,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了写的那 部历史”。 • 恩格斯对它的评价很高:“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 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 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 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巴尔扎克_精品文档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书房
巴尔扎克工作习惯: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他每 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 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 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 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有人说,“巴 尔扎克活在5万杯咖啡上,也死在5万杯咖 啡上。”
•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 同情贵族与却把他们写成不配有好命运的人。 • 揭露资本主义罪恶却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同情下层人民,可并不反对私有制。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
• 基本上是一个唯物论者,但同时也夹杂着唯灵 论的成分。
• 认识到宗教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作用,但又认 为宗教可以遏止人欲横流。
• 接受了阶级斗争的观点,同时又主张自由贸易 的经济政策。
三 《高老头》分析
• 1、情节(1819年冬——1820年初)
• 伏盖太太 • 高里奥(退休的面粉商) • 拉斯蒂涅(法律大学生) • 皮安训(医科大学生) • 伏托冷(在逃苦役犯) • 鲍赛昂子爵夫人、阿瞿达侯爵(情人) • 米旭诺(老姑娘)波阿莱 • 娜齐(雷斯多伯爵夫人 • 但斐娜(纽沁根太太 ) • 泰伊番小姐(维多莉)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1、宏大的规模,反映出了时代的本质特
征
–《人间喜剧》反映了自1816年至1848年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风俗史,内容涉及 城市、乡村、巴黎、外省、军事、政治诸方面, 并且揭示了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及资本主义社 会的许多本质的方面,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 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巴尔扎克及 《人间喜剧》
生平
生日:1799/5/20/ 出生地:图尔市 1814:随父迁居巴黎 1816-1819:法科学校学习法律 1818-1828:练习写作,曾投笔从商 1829:发表《舒昂党人》(《朱安党人》)
骆驼祥子第七章读书笔记(精选5篇)
骆驼祥子第七章读书笔记(精选5篇)骆驼祥子第七章读书笔记(精选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第七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祥子第七章读书笔记篇1《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
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
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
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
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
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
巴尔扎克..-课件
( 1 )“风俗研究”
这是《人间喜剧》的主体部分,包括 66 部作品。全方位探 讨社会现象和心灵奥秘,是 19 世纪法国的“社会史”和 “心灵史”。
分为六大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 “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 和“乡村生活场景”。 ( 2 )“哲学研究” 探讨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 说明“情感为什么会这样 , 生活依存于什么之上。”让人们看清“生活本身正在同一切
构思奇特,技巧精湛,罗丹的 《巴尔扎克》与巴尔扎克同样不 朽。
(罗丹雕塑:巴尔扎克)
创作:
1、1829—1835年,是他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成熟的 第一个阶段。《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2、1835—1842年,是他创作数量最多的阶段。完 成《古物陈列室》《纽沁根银行》等70多部作品。 1842年,巴尔扎克决定把已经创作和打算创作的作 品连成一个整体,取名为《人间喜剧》,并将其分 成《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
热情的根源——欲望交战。” ( 3 )“分析研究” 探讨主宰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原则
2、人物再现手法
人物再现手法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也是他 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
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 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 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 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 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 巴尔扎克立意要“完成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的 作品”,要把“作品联系起来,调整成为一篇 完整的历史,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 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要用小说来进行社 会研究。他在《〈人间喜剧〉序言》(1842) 中声称:“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 他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 的主要事实、刻划性格、选择社会上的重要事 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揉成典型 人物,这样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了写 的那部分历史,就是说风俗史。”提出了必须 遵守“严格摹写现实”和细节真实可信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于连与拉斯蒂涅同为积极进 取、向上、奋斗之人,为何结 局不同?
•
在巴尔扎克的笔下,他们同是19世纪30年 代法国有理想、有作为,向上、奋斗、进取 的青年,但由于他们的出身、人生理想、及 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性格的差异,所以,有着 不同的结局。 • (一)出身? 于连平民;挤身上流社会增加了被接受的难 度;奋斗的动机源于强烈的自尊;自尊的背 后是因出身的卑贱与生俱来的自卑。 拉斯蒂涅贵族;虽破落但在波旁王朝统治时 代,易被接纳;虽也自卑但不严重。
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 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 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 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 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 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 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 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 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 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 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 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 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译,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年版
巴 尔 扎 克 漫
二、《人间喜剧》
•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 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 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 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 的现实主义历史。” 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 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 景。 • 《人间喜剧》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 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1)分类编目法:
作者将《人间喜剧》所有作品分为三部 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是《人间喜剧》最重要、也是 作品最多的一部分。它主要描写形形色 色的社会现象。它又分六大场景:“私 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 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 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 (二)理想? 于连崇拜拿破仑,想一跃成为世界的强者; 理想太高,在当时不切实际。 拉斯蒂涅想出人头地,重振家业。 • (三)对上流社会的态度? 于连想靠自己的奋斗强迫上流社会承认他的 人格和才干并试求战胜社会;他一心向往的 拿破仑时代已经过去,他企图保持自己独立 人格跟周围社会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拉斯蒂涅为了挤身上流社会事事妥协,投其所 好。
(3)表象背后依然存在不可忽略的 美好品德。
伏脱冷:
• 这是个具有象征性的恶魔--“鬼上当”。 是一位精明、阴险的黑道人物; • 善于经营、出谋划策,社交广泛,朋友众 多,神通广大; • 出手大方,善于调节、制造气氛,世事洞 明,人情达练,是一位迷人而又神秘莫测 的人物; • 是现存社会制度的破坏者,罪恶的制造者, 体现了典型的无组织破坏力量的特征。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巴尔扎 克的生平与创作。 领会《人间喜剧》 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 把握 《高老头》的人 物形象、思想内 容和艺术成就。
课程内容: 1、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人 间喜剧》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 2《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 头》。 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人间喜剧》的主要作 品;“分类编目法” 与“人 物再现法”。 2、理解《人间喜剧》的思想内 容;老葛朗台形象;欧也妮 形象的悲剧意义。 3、掌握《人间喜剧》的现实主 义成就。拉斯蒂涅形象及典 型意义。伏脱冷和鲍赛昂夫 人的形象。《高老头》的艺 术成就。
《欧也妮· 葛朗台》 原版封面
葛 朗 台 老 头
• 首先,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善于经营理 财之人,甚至可以说是掌握积累财富秘 密的人(是一位从平凡的工人成为富翁 的白手起家者)。 • 其次,他是一位处事低调,不事张扬, 大智若愚,且具有永不满足精神之人。 • 第三,他是因追求单一狭隘的生活目标, 丧失了人的自然本色之人,更是缺乏良 好教育和审美情操,难以体验丰富的精 神乐趣之人。
(2)人物再现法:
巴尔扎克除了采用分类编目法外, 还采用了“人物再现法”。即让同一个 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一部 作品只写这一人物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段 或一个生活侧面。许多作品联系起来才 完成这个人物的发展过程的描写,从而 构成完整的形象。巴尔扎克正是运用这 一独特手法,把各自独立的单篇作品连 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使之成为一部 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 首先,这是一位不幸的,因父亲的巨大财 富而失去自我价值的人,同时也不自觉的 成为了父亲积累财富的工具和牺牲品。 • 其次,这是一位保持同情怜悯之心,乐天 安命,平静自然,勤劳守拙的人。 • 第三,既是父亲节俭品性的继承者,也是 热衷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结论:
她既是一个特定极端行为的受害者, 也是一个竭力追求精神愉悦的超越者。
• (四)采取的手段方式? 一个想靠自己的才能,但不能放弃自尊; 一个靠门第和女人,必要时可以放弃自尊; • (五)心态? 一个心存反抗,充满对上流社会的仇恨和复 仇心理;既藐视又羡慕;既反感又向往。 一个欣然投靠;有淳朴的天性博得众人的好 感;接受“人生三课”很快被同化,变得学 会掩饰,厚颜无耻,成为投机钻营之人。
1、《人间喜剧》思想内容:
• 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 没落衰亡史。 • 其次, 《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 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 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 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 • 此外,《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 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了底层人物。
2、《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谈你对《欧也妮· 葛朗台》和《高老 头》中两种不同的父女关系的思考
思考题总汇
1、《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2、《高老头》是如何体现《人间喜剧》 思想内容的 3、《欧也妮· 葛朗台》和《高老头》中两 种不同的父女关系 4、《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 的拉斯蒂涅同为进取向上的典型,命运 为何不同?
“人们看到他那种人都会喊一声“好家伙”! 肩头很宽,胸部很发达,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 常厚,手指中节生着一簇簇茶红色的浓毛。没有 到年纪就打皱的脸,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标记,但 看到他亲热暖和的态度,又不像一个性格冷酷的 人„„他什么都懂:帆船、海洋、法国、外国、 买卖、人物、时事、法律、旅游、监狱。要是有 人过于抱怨诉苦,他立刻凑上来帮忙。好几次他 借钱给伏盖太太和某些房客,但是受惠的人死也 不敢赖他的账,因为他尽管外表随和,自有一道 深沈而坚决的目光叫人害怕。看他吐口水的那个 功架,就可知道他头脑冷静的程度:要解决什么 尴尬局面的话,一定是杀人不眨眼的。像严厉的 法官一样,他的眼睛似乎能够看透所有的问题, 所有的心地,所有的感情。”——《高老头》
三、《高老头》
1、情节线索: 拉斯蒂涅 高里奥老头及两个女儿 伏脱冷 鲍赛昂子爵夫人 泰伊番小姐 2、主题思想:
作品是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缩影
原 版《 封高 面老 头 》
高老头和两个女儿
3、人物形象分析
• 高老头:
首先,这是一位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是一位依靠个人奋斗、时代机遇积累巨大财富 的普通人。 其次,这是一位拥有巨大财富却未能赢得 相应的尊重和社会地位的不幸的人。 第三,高老头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是无 私忘我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只能表达父爱, 却不能施加有效影响的父亲。
高老头的父爱何以导致 悲剧? 原因何在?
(1)高老头的父爱具有畸形、变异的 极端性。
(2)其父爱缺乏理性的表达方式。 (3)失去了继续表达父爱的基本条 件。
结论:父爱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但表达的方
式却有很大的阶级差异,并有境界高低之别, 以及相应的个体差距,其中包含着教育、规范 因素以及表达方式带来的后果。特别是现代社 会,如何使金钱成为表达情感的手段、载体, 而不是目的本身,或是如何避免手段大于目的, 当是重大课题。同时,高老头悲剧的教训是, 要注意在表达情感时,不能迷失自己。即在热 爱之中保留自己的意志,决不能让对方的意志 决定一切,使自己成为父爱的奴隶,否则,高 老头的悲剧依旧会重复。
拉斯蒂涅:
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接受“人生三课”,完成人格转变。 鲍赛昂夫人 利己主义哲学 “放弃真情、驾驭女人才能成功” 伏脱冷 强盗哲学 “拥有财富便是美德,财富可以掩盖一切恶行” 高老头 金钱关系 伦理亲情在金钱面前微不足道
结论:
(1)是一个力图有所作为、不甘寂 寞平庸的追求者、奋斗者形象。 (2)是一个被腐蚀了灵魂的人。
一、生平与创作
巴尔扎克(1799—1850年) 生于法国,从小被送寄宿学 校;1716年进入大学学习法 律;1819年开始从事写作; 经营过印刷、出版业、矿山 等,均以失败而告终。 1829年发表《舒昂党人》大 获成功;至1848年先后创作 91部小说。1841年确立《人 间喜剧》写作计划,1845年 撰写《人间喜剧总目》。 1850年3月结婚,8月18日离 开人世。
2. 性格再现环境: 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 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 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 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 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 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 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3. 惊人的情欲描写: 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 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 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 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 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 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 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 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 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 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达到了比真人 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即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 环境决定性格: 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 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 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 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 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 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 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 发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