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家乡——蓬莱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教学要求:进行旅游资源调查。
引导学生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准确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有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书面作业能力。
教学内容:一、实施方案(一)调查前指导。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科代表做协调员,各小组选择“赤水主要景区景点”中一至两个景区进行调查。
协调员起调控作用,各组调查的景点不要重复。
2.小组经过讨论选定景点后,制订调查计划,小组内部进行进一步分工调查,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
3.根据调查计划,可选取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
4.向家长及老年人或向景区负责人及当地旅游局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
5.不论是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还是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要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设计可行性的开发方案。
6.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选一名代表执笔,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所选景区有哪些景点、游客量、景区优势及缺陷、如何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发等,报告形式可多样,角度自选)。
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修改。
(二)学生调查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教师应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作相应的指导,不定时召开小组长会议,交流问题及经验,共同商讨对策以共同提高。
调查程序确定目标:感兴趣、有意义的调查对象制定计划:确定范围、明确重点设计步骤、选择方法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做好记录、群策群力编写报妫悍治鲎柿稀⒎⑾治侍?/div>重点突出、简明客观二、有关资料1.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贵州有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分布广,战线长,可承载游客量很大,一年接受1亿人次的游客量是完全可能的。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胜古迹、杰出人物等。
3.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变迁。
4. 保护家乡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4.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发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家乡有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3.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选择探究主题,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分享家乡的故事。
5.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6. 情景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家乡的魅力。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等方面,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准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图片、视频等。
2. 调查表:用于学生调查家乡的情况。
3. 书籍: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咨询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通过咨询,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合理开发。
活动难点:绘制旅游示意图。
活动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确定景点实地考察,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位置、开发情况、游览示意图等)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4.查阅地方志,咨询,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5.实地考察,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包括:开发的目的、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
6.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旅游示意图。
结果验收:
一、家乡旅游景点知多少。
1.请同学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请同学说说对已开发的景点有哪些改进建议。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1.请说说你们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结合自制示意图介绍。
2.提供书面的开发的可行性报告。
3.你准备如何宣传你的旅游景点。
4.最后用一句话来宣传你的景点。
教师讲评:1.肯定合作精神,鼓励创新。
2.分析优缺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课题:旅游资源调查课型:新授课执笔:谢文香备课组:初二备课组审核人: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2.了解作为一个旅行社咨询员在介绍风景名胜及注意事项要注意的地方重点: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难点:交际中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一、训练题目召开一次旅游咨询班会,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及旅游注意事项。
二、训练指导1.学生在以咨询员身份向游客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面了解风景名胜及有关的人文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路线,确定介绍的顺序及重点。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与游客的互动,边介绍要边与游客交谈。
介绍时或客观叙述,或形象描绘,或穿插人文知识,或启发游客想象。
应采用多种介绍方法,有详有略,切忌刻板乏味或夸大其词。
影响游客前往旅游的兴趣。
2.游客提问要简洁明了,提问要有针对性,咨询会结束后,请同学(游客)对咨询员的介绍和回答给予评价。
三、训练过程1、采用自愿报名,同学推荐的方式选取4名同学作为咨询员,分别介绍不同的旅游景点,景点介绍时间5分钟/人之内。
2、由游客自由提问,问答时间10分钟左右。
3、游客进行自由评价,最后由同学进行举手表决,以愿意去某个景点的游客最多者为胜。
二、有关资料1.信阳旅游概况信阳市旅游资源丰富。
目前,该市旅游业已形成了三大“特色”、七大“资源”。
三大“特色”是以鸡公山、南湾湖、汤泉池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以新县“红色景区”为依托的红色旅游,以灵山寺、贤隐寺、净居寺为依托的宗教旅游;七大“资源”是“山、水、林、泉、寺、茶、红”。
我市有多处以湖光山色、温泉、古刹、古迹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位于市区南40公里的鸡公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有一百多栋外国别墅,平均气温23℃,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
位于市区西南4公里的南湾湖,水面70多平方公里,是西湖的12倍。
湖面碧波荡漾,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湖中有近百个岛屿,被誉为“豫南明珠”。
初中综合实践_家乡的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单元5地域特色家乡的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为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地域特色家乡的旅游资源调查”。
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利用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场景和知识的出现,我相信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当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和发展最为强劲的产业。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民文化水平得到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小康家庭总量快速增长。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精神的放松。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和旅游度假、旅游疗养将成为小康建设的主要内容,旅游业已进入国民最时尚的消费范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新的消费产业。
通过本次家乡旅游资源调查,使学生了解家乡所拥有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的书本知识向生活实践能力转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家乡旅游资源调查,使学生了解家乡所拥有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的书本知识向生活实践能力转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难点: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
经过半学期的任务型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已经习惯,要求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很高,课堂表现活跃。
学生基本上能接受大密度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课堂授课模式,课堂上,他们也能够进行多人合作学习。
今天学习的“地域特色家乡的旅游资源调查”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利用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场景和知识的出现,我相信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五、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资源准备教法选择:利用问题或表格诱导阅读法,多媒体手段。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做调查;小组合作探讨。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家乡的历史沿革3. 家乡的文化底蕴4. 家乡的民俗风情5. 家乡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四、活动对象初中学生五、活动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相关信息。
3. 小组讨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就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补充,共同探讨家乡的各个方面。
4. 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可以是PPT、手抄报、图片等形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投入到家乡的探究过程中。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表现,如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等。
3. 学果:评价学生完成的探究成果,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等。
八、教学资源1.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相关资料。
2. 展示工具:PPT、手抄报、图片等。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绘画、制作PPT等,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十、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 鼓励学生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六年级走进家乡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秦皇岛濒临渤海湾,是一个气候温和、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秦皇岛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秦皇岛还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腔源自内心深处的热爱,但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却不甚了解,使这份“热爱”的支撑点并不坚硬牢固。
基于以上分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确定了走进家乡这一研究内容。
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风土人情、风俗饮食习惯,而这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的很好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但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也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常识了解,这些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课题的研究涵盖的范围较大,适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学们围绕这一课题,也能够提出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最想探讨的话题。
二、活动目标1、总目标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让其学会采用社会调查、资料搜集、网上查询等形式,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2、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概况、主要特产、旅游文化、风俗习惯等一些知识。
2、运用语文、数学、自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小树立为家乡献力的远大抱负。
(三)活动时间2014年9月——12月(四)活动年级六年级(五)活动组织:本次综合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开题活动(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课、开题活动课)第二单元: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问题讨论课)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活动交流课、成果设计课);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课、活动拓展课)。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主题:走进家乡1.2 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做好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特色。
2.2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以便在活动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第三章:活动流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讨论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家乡。
3.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如PPT、视频、表演等),向全班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3.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素材5.1 图片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2 视频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视频,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
5.3 相关书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安全事项:在活动中,教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在调查和展示过程中发生意外。
6.2 时间安排: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避免拖延。
6.3 学生参与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内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七章:活动拓展与延伸7.1 地方导游:学生可以尝试担任家乡的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家乡的美,体验家乡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五、活动准备1. 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
2.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探讨家乡的特色(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家乡的特色。
3. 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家乡的特色,分组讨论并确定研究主题。
如: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4. 制定研究计划(5分钟)各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包括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法。
5. 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谈活动收获,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小组合作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确保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类似活动。
六、活动实施6.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
6.2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讨论并确定研究方法,如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走进家乡》开题活动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家乡文化的兴趣;2.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探讨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点、文化、历史等方面,让学生明确本次开题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3.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家乡相关的子主题进行探究。
4. 制定计划: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包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环节。
5. 展示计划: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活动计划,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7. 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后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探究,并提交探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 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的质量。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3. 各小组准备活动计划展示的PPT或海报。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生意外;2. 引导学生尊重家乡的文化和习俗,避免对家乡的误解和偏见;3.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进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八、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活动,继续深入探究家乡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2. 学生可以尝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更多同学分享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课件标准版文档
古建筑文化 (wénhuà)遗址
第五页,共15页。
第六页,共15页。
第七页,共15页。
第八页,共15页。
第九页,共15页。
三原(sān yuán)的小吃
脆皮 葫芦
(hú lú)
第十页,共15页。
搅团பைடு நூலகம்小吃(xiǎochī)荟萃
——三原县的旅游(lǚyóu)资源调查 ——三原县的旅游(lǚyóu)资源调查 该建筑群采取宫庭式建筑风格,五个廊院相套向。 千层油饼(yóubǐng) 三原(sān yuán)的小吃 该建筑群采取宫庭式建筑风格,五个廊院相套向。 脆皮葫芦(hú lú) 溢洪道、导流排沙泄洪洞、抽水 三原(sān yuán)的小吃 ——三原县的旅游(lǚyóu)资源调查 千层油饼(yóubǐng) 该建筑群采取宫庭式建筑风格,五个廊院相套向。 以上流域面积1018.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zīyuán)调查 以上流域面积1018.
第十一页,共15页。
笼笼肉
第十二页,共15页。
千层 油饼
(yóub
第十三页,共15页。
小吃
(xiǎoc
hī)荟
第十四页,共15页。
油炸 春卷
(chūn
第十五页,共15页。
第二页,共15页。
古建筑
第三页,共15页。
泾惠渠西郊水库位于三原县 城以西2km的清河干流上,坝址 以上流域面积1018.4km,主要通 过泾惠渠灌区非农业灌溉季节的 泾河弃水由北干泄水工程导入水 库进行调蓄。枢纽工程曲大坝(dà bà)、 溢洪道、导流排沙泄洪洞、抽水 站及护岸等五部分组成,工程规 模为中型(三等)。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 (zīyuán)调查
——三原县的旅游(lǚyóu)资源调查
《走进家乡》(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走进家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习使用地图、图片等工具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掌握描述家乡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工具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描述家乡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正在逐渐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家乡可能存在一定的热爱和自豪感,但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还需要加强。
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一张家乡的图片或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选择展示家乡的风景、名胜或特色建筑等图片。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哪里?这是我们的家乡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可以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或猜测所在地区。
二、呈现新知1.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可以通过地图标注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例如是否靠海、有无山脉等。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家乡有哪些自然环境?有哪些人文景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以给予提示,例如山川、湖泊、河流、公园、历史古迹等。
三、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自然环境或人文景观进行深入了解。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 舌尖上的蓬莱(共17张ppt)
探究
寻访
蓬莱乡土特色美食
体验
乡土珍肴的多彩
发现 蓬莱最美美食
蓬莱地理位置
我们身边的美食有哪些?
蓬莱小面
师生眼中 的美食
蓬莱卤驴肉
鲅鱼饺子
蓬莱八仙 宴
海菜包子
蓬莱著名的代表美食
蓬莱小面
蓬莱美食
荠菜饺子
鲅鱼饺子
海菜包子
八大碗
知识目标 ①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两种方法了解蓬莱地方美食特色及
饮食民俗习惯。 ②初步制定活动计划。
情感目标 ①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
习的能动性。 ②深入了解蓬莱地方文化底蕴,了解民俗饮食文化,加
深对家乡感情基础。 ③交流合作中,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关系,懂得与人和
睦相处之道。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协同合作, 交流分享和增强实践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清酱锅蒸八饼加蛸子吉鱼清油偏鲍蒸焖鲅鱼飞口大鱼蟹虾鱼
讨论:拟定、审核课题
蓬莱八大碗
如今,在蓬莱刘家沟、潮水、大季家等地,婚 宴时的特色菜仍是八大碗。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 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 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 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 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 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 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 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鱼锅饼子
蓬莱 卤驴肉
美食欣赏
蓬蓬海八 海莱莱菜仙鲜八小包宴锅大面子碗
八仙宴
蓬莱八仙宴
蓬莱有“八仙过海”传说,以此为据,1989年 蓬莱宾馆厨师新创“八仙宴”:以大虾、海参、扇 贝、海蟹、红螺、真绸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由8 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组成。拼盘制作仿照八 仙过海使用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工艺 精巧,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 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 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 鲜美奇特。
语文版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感受各地山川景物之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2.培养搜集、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激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二、活动重点1.通过实地考察取得旅游资料;2.综合整理资料,设计旅游开发方案。
三、活动设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感悟了“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水韵,饱览了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甚至让我们的视野“走出国门”,体验了一把纽约的勃勃生机……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胜古迹吗?有成片的森林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吗?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还有进一步开发的余地吗?那么,你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吗?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的眼睛吗?“百步之内,必有芳草。
”就让我们背上行囊,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实地调查。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亲身实践,实地考察,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四、活动准备1.确定总策划,分组并确定组员和负责人。
2.确定旅游景点考察方向(已开发和未开发的)。
3.组建评委。
4.教师指导(1)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2)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3)对总策划和小组负责人进行培训。
五、活动过程1.总策划提交活动计划。
2.布置各组组员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1)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自然和人文情况,并作好记录。
(2)查阅地方志之类的书籍,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3)向当地的旅游局等相关旅游管理部门了解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4.将调查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可以从风景点的地貌状况、历史文迹、丰富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5.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
6.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润城小学解书霞活动目标:1、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概况、风土人情、主要特产、旅游文化等一些知识。
2、运用语文、数学、自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小树立为家乡献力的远大抱负。
本课目标: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再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啊?(五大连池、北京、九寨沟……)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的家乡——润城走一走、看一看,你们高兴吗?(高兴)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润城……(出示润城的风光片)师:看了这段录像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想要说,对吗?谁先来说说?生:(1)我想说我们的家乡阿城真的是太美了!作为阿城人,我简直是太骄傲了!虽然我出生在阿城,在阿城生活这么多年,可是我对自己的家乡阿城却了解的不多,真的觉得有点惭愧!(2)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我的家乡阿城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域又十分广阔,可称的上是地大物博了!我想说作为家乡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真想了解有关家乡的一切!师:的确,听了同学们所说的、所想的,老师也有同感。
我们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古迹,再加上四季分明的北国自然风光,才使润城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
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家乡润城增添了神秘和气魄。
那么对于我们的家乡——润城你又了解多少呢?最吸引你的又是哪个方面呢?生:(1)我很想知道阿城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我想知道阿城究竟有多大?占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人口?师:你提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了解,很不错!那我们就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定为一个研究问题,就叫“城市概况“怎么样?(好)(板书:城市概况)生:(2)平时我和家人旅游的时候总是要给亲朋带回来很多当地的特产,我很想知道我们的家乡又有那些特产呢?师: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的确由于地理环境和其他的因素的影响,每个地方的特产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家乡——蓬莱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设计
孙赟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来源:
我们蓬莱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继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
加之“海市蜃楼”奇观和“八仙过海”美传,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被列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
三仙山、八仙渡、海洋极地世界等景区更为蓬莱增添了许多魅力。
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我市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注重打造“休闲天堂”、“美酒之乡”和“和平圣城”三个城市品牌,蓬莱这座历史名城、文化古城正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带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全市年均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
作为生长在蓬莱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的学生,更应该去了解一下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遗风,更应该多了解一下蓬莱的山山水水,了解家乡旅游业的发展,这也是热爱家乡的表现,是中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
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互动,把“蓬莱旅游资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进一步深入探究蓬莱的旅游资源来展示人间仙境的物华之彩,神韵之髓,让更多的蓬莱人和关注蓬莱的人,来追寻我们蓬莱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访问、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实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取得成果的成功感,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活动实施年级:初中二年级
四、活动时间:20课时(约10个周)
五、学生完成活动所必备的技能准备:
掌握调查方法,具备设计调查题目的能力,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的技能,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基本的网络技术、摄影技术、幻灯片制作技术等。
六、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分工 2课时(约1周)
1、教师展示蓬莱风景图片,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
2、简介蓬莱旅游状况,教师指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课题。
旅游业作为蓬莱市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观光旅游已经达到成熟期。
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带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全市年均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蓬莱围绕“建设以高新技术、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国际性海滨城市”总目标,将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来规划、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3、分组分工,明确任务
首先师生共同探讨、理清探究项目。
然后按旅游景点名称划分活动小组,以调查了解各个景区景点的来历,景色特点,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主要内容。
明确负责人,班长、科代表做协调员,协调员起调控作用。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活动方式、活动步骤、小组成员分工以及本组成果展示的形式,如摄影、手抄报、小品表演、电脑作品、研究报告……制定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填写好活动计划表。
小组成员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本组的优势,团结一致,群策群力。
活动中聘请其他老师指导。
小组划分及景区景点如下:
(1)、胜景荟萃组(十大胜景):仙阁凌空、神山现市、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金波、狮洞烟云、漏天滴润;
(2)、仙阁神韵组(蓬莱阁景区):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避风亭等;
(3)、故里漫步组(戚继光故里):戚家牌坊、戚继光兵器馆、戚府、戚家祠堂;
(4)、水城古风组:小海、振扬门、敌台、灯塔、城垣、水师府;
(5)、田横寻幽组:海上观光客运索道、田横纪念广场、田横栈道、百神宫等;
(6)、八仙渡访仙组:八仙桥、仙源楼、八仙壁、望瀛楼、海豹岛、流香榭、八仙祠、妈祖殿、龙王宫、会仙阁、八仙过海传说等;
(7)、三仙山揽胜组:三和大殿、蓬莱仙岛、方壶胜境、瀛洲仙境、瀛洲书院、珍宝馆、蓬莱历史文化集锦、玉佛寺、万方安和、海市蜃楼大剧院等。
(8)、海洋极地奇观组:热带雨林馆、极地动物馆、海底世界、水下剧场、鲨鱼馆、海龟馆、海豹岛、海豚海狮表演馆等。
综合性实践活动计划表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搜集资料 10课时(约5周)
这一阶段小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内容包括景区景点、景色特点、游客量、优势及缺陷、发展前景等。
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做好资料筛选、归纳、整理;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如:调查的目的要明确、内容要详细,访谈时要注意礼貌,问题的设置的针对性,不同问题应采访不同的单位及个人,可向家长及老年人或景区负责人及旅游局进行采访,采取边采访边记录的形式等;根据调查计划,可选取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设计可行性的开发方案。
调查访谈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纠正偏差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各自分工的子课题。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成果展示 4课时(约2周)
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形成各组独特的成果形式。
各小组以自己的形式交流、展示。
教师应指导学生适当选择合作方式与技术、结果呈现方式,指导活动报告、小论文的撰写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工具、器材或资料,如电脑网络、用品、图书音像材料等等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服务,以保证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实施。
第四阶段: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4课时(约2周)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回顾反思,互相交流,报告研究过程的体会和心得,大胆地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研究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达到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尊重他人思想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对其他课题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和扩大了知识面。
并且通过自评、师评,促使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加深对研究全过程的认识、发现和发展自我。
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激发学生对研究活动的兴趣与自信心,同时给学生展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欣赏他人的机会。
附表: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