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模作文材料及古诗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年寒假,小秦的表弟小海从上海来陕做客。

作为东道主,小秦打算带表弟进行一系列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活动,让表弟了解陕西,记住陕西。

【不夜城里恍穿越】小秦带表弟夜游大唐不夜城,表弟感触极大,边走边记录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请你帮小海解决文字问题。

从大雁塔东西两侧向里走,林影婆娑,烂漫的灯火缀在树梢,火树银花连绵如织,道路wǎn若两条熔金的河。

走近一看,垂下来的点点光晕.来自一句句古诗词形成的灯,一步一景,句句都是大唐风貌,字字都是人间烟火,好一个“诗意长安路”。

大街上不断穿梭着身着汉服、优美宜人的小娘子们,拍照录像、直播互动,这古韵和现代相互碰撞,是古人穿越来到了千年后的西安,还是今人梦回到了古代的长安?熟悉的诗词句句入耳,我猛地惊醒,曾经背过的古诗还记忆犹新。

我不禁感慨,唐诗千古的风采,随意吟诵,便是长安;guī 丽夺目的诗牌,飘扬至今,这便是长安!1.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婆娑.( ) 光晕.(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wǎn 若( ) guī 丽( )【芙蓉园里对唐诗】3.【在第(1)~(7)题中,任选5题;在第(8)~(10)题中,任选1题】(6分)在大唐芙蓉园里,看到唐代诗人群雕,小秦打算用下面一段文字为表弟介绍唐代诗歌文化,请你帮他完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诗中有李白“(1),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2) ”的博大胸襟;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3) ”的无我奉献;有刘禹锡“(4),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我慰勉;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5) ”的依依惜别;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6) ”的爱国壮志;有王湾“乡书何处达?(7) ”的思乡情切。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家与儒家。

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蔑视制度文为。

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惟其侧重个人主义,所以蔑视社会。

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并非有所作为,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

儒家虽不倡个人主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位出发。

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立立人,已达达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

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

哲学支流虽多,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

卢梭本是菲薄社会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

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穆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

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

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社会。

【中考语文】湖南省各地2022-2023学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湖南省各地2022-2023学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湖南省各地2023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文言文阅读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没有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没有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没有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没有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没有私王,朝廷之臣莫没有畏王,四境之内莫没有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臣诚知没有如/徐公美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余.幼时即嗜学B.徐公何能及.君也/及.其家中穿井C.皆以美于.徐公/当求之于.上流D.虽.欲言,无可进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11.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没有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②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增加了邹忌劝谏的成功率。

B.邹忌“诚知没有如徐公美”依旧要三问自己身边的人,表明了他为人固执、无自知之明、爱听好话。

C.本文写齐国“期年之后”和其它国家“皆朝于齐”,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意义。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精校版)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精校版)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戌:早期王权的象征王者,一国之主。

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

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

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

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

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

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

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

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

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

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

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

济南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济南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济南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其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解释。

(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具体解释,5分)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与“XX”相关的事例?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5分)答案:(列举事例并进行分析,5分)3.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于“XX”持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中观点进行阐述。

(5分)答案:(阐述作者态度,5分)4. 文章中“XX”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5分)答案:(分析表达方式的特点,5分)5.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关于“XX”的观点?请概括并评价。

(5分)答案:(概括并评价作者观点,5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

(古诗文内容略)6. 请解释文中“XX”一词的含义,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5分)答案:(解释词义并分析作用,5分)7. 古诗文中的“XX”与“XX”构成了怎样的意象?请简要说明。

(5分)答案:(说明意象构成,5分)8. 作者通过这首诗/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思想?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5分)答案:(分析情感或思想,5分)9. 古诗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5分)答案:(分析结构特点,5分)1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中“XX”一句的表达效果。

(5分)答案:(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分)三、语言知识运用(共10分)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事情。

答案:B(2分)12. 将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动语态。

(2分)原句:我们不应该忽视那些细微的变化。

改写后:那些细微的变化不应该被我们忽视。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徜徉诗风词韵,沐浴圣洁芬芳。

我们可观“①,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生机勃勃,可赏“大漠孤烟直,②”(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壮阔,可叹“③ , ④”(晏殊《浣溪沙》)的伤春情怀, 可赞“⑤ ,谁怕?⑥”(苏轼《定风波》)的乐观旷达。

此外,读“⑦, ⑧”(《<论语>十二章》),能让我们明白“学”与“思”相结合的道理;读“⑨,⑩”(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能让我们从比喻中感受到新事物不断涌现及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8分)青春有梦,不负韶.( )华。

徜徉山水间,我们可以感悟自然的灵动与安静;漫步博物馆,我们可以见证文明的嬗变与沧桑 A 走进科技馆,我们可以体验科技的神奇与魅力……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我们的馈赠真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怎样才能无愧伟大时代的殷殷嘱托和切切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chuí ( ) 炼意志,磨练本领, B (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拼搏。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huàn ( )发出更加绚.( )丽的光彩!(1)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4分)韶.( )华chuí ( ) 炼huàn ( )发绚. ( )丽(2)请你在 A 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 A处的标点符号是(3)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短语填在B 处。

(1分)B 处的短语是(4)下列与“不负韶华”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A.徜徉山水B.体验神奇C.殷殷嘱托D.磨练本领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此句的“一顿”是数量词。

在汉语中,数词和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B. “足下”是指下对上或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作文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作文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需要合理的质疑。

质疑,可以激发思维,可以寻找真相,可以修正错误,可以促进创新……有时,质疑的合理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读书如此,其他方面亦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应用文(书信、演讲词、读后感、倡议书……)。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勇于质疑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快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我们更应该大胆质疑、合理取舍。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能力。

敢于质疑,是一种懂得思考,善于发现的清醒。

敢于质疑,是一种拒绝盲从拒绝迷信的睿智。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伯乐孙阳的儿子按图索骥,终认为蛤蟆是千里马;赵括纸上谈兵,终使强大的赵军失败。

这都是因为他们尽信书,死读书,最终失去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为世人笑话。

正如华罗庚说的“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读死了”,用在他们身上恰到好处。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袁隆平不相信“水稻自花授粉杂交无优势”,最终研制出杂交水稻,造福世界;牛顿不相信“色光只有黑白两色”,最终揭开了色光之谜;物理学家潘建伟不相信“以人类的智力无法构造自身可破的密码”,填补了我国量子领域的空白,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正是他们的敢于质疑,不断探求,并为此科学考证,最终成为行业的精英。

那么,究竟如何质疑,才能对一个现象形成理性的判断?在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是形成自己批判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要勤于独立思考并加以理性分析,才可能形成正确的判断。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学科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圆圆的一抡“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

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1.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

(2分)2.“旷远”中“旷”的意思是( )(2分)A.空而宽阔C.耽误荒废B.心境开阔D.长久3.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2分)4.根据选文的鉴赏方法,鉴赏下面画线诗句。

(2分)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古诗文默写。

(7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关雎》)(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观看电影《流浪地球2》中,英雄们为了地球文明能够延续,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让人不禁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电影《满江红》,想到因“莫须有"而殒命的岳飞,不禁想吟咏《登幽州台歌》里的诗句惋叹:“,!”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024年河南省郑州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郑州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错题重练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与辉同行”河南行圆满收官,河南正式晋升为文旅界的“显眼包”。

面对新一波的文旅热潮,我校同学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推介家乡文旅资源,但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忙解决。

【微视频——洛阳龙门石窟】在龙门石窟众多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造像风格。

北魏造像,在早期的云冈石家“平城模式”中,多是粗犷、威严和神mì的感觉,而在龙门石窟中,却形成了“秀骨清像”的“中原模式”。

唐代造像不仅汲取了汉民族的世俗艺术,而且继承了北魏的传统,因而造像更写实.更有人情味。

有的佛像面部丰满温和,有的佛像长裙宽袖,体态丰腴健美.....这些都是世俗化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也给河南留下了cuǐ càn夺目的宝藏。

1.洛洛录制画外音时对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请帮忙判断()。

(3分)A.kuàng yú B.guǎng yú C.guǎng yù D.kuàng yù2.核对字幕时他对一些字的字形拿不准,请帮忙填写。

(3分)神mì() cuǐ càn()()夺目3.画线句有语病,请告诉他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

(2分)【留言板——巩义杜甫故里】4.小义设计了杜甫故里主题网页,在留言板板块,打算自己写一段文字置顶,请帮忙补充完整。

(8分)杜甫不是天上仙,他不同于李白在《行路难》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的乐观自信,但他的伟大品性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真实而炽热。

在《望岳》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瞥见他渴望登顶泰山的雄心壮志;在《春望》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看到他移情于物的忧国伤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可以看到他虽然身处窘境,依然推己及人表达期望:“(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又铭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又铭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终极A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近日学校推出“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在活动开始前,小豫搜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

(4分)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生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从惊蛰到春分,草木萌发,原本销声匿迹的昆虫又重新活跃起来。

人们过去讲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此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之后,春日里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成为过去,盛夏便天衣无缝地到来,那将是一场更加别致的体验。

生活也是如此,纵使时光流shì,人们总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追溯( ) 流shì( )(2)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销声匿迹B.花香鸟语C.草长莺飞D.天衣无缝2.小豫想在下面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充完整。

(8分)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古诗词里的“时间美”,晕染成画面,生发成情思。

草长了,花开了,到钱塘湖春游,可饱览“①,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早春景象;春社日的祭祀活动也开始了,游至山西村,能一路领略“③,④”(陆游《游山西村》)的农村风俗画卷。

白露过后,漂泊异乡的游子可能会用“⑤,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霜降之时,戍边将士羁旅边塞,用“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表达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的矛盾心理。

大雪过后“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这天地浑然一体的西湖雪景犹如一幅素净淡远的山水画,令人神怡。

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1)

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1)

山西省2024届中考考前调研语文试卷1.共8页,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答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一)【赏文辞之美】1.经典诗文,文质兼美,意境深远。

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10分)古诗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诗句灵动、情感真挚。

《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1)______”运用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落花无私奉献的精神;《过零丁洋》中,“(2)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的修辞乎法,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3)______,(4)______”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及人事变迁的感叹;《雁门太守行》中,“(5)______,(6)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敌军攻势之猛,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进谏,(7)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反映了群臣积极进谏的盛况。

寥寥数语也能彰显深意,令人沉思。

《十五从军征》中,“(8)______,不知饴阿谁”暗示老兵的孤苦伶仃,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李清照豹《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9)______,(10)____________”将作者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的经历表现出来,令人慨叹。

【品经典雅韵】2.请任选角度为《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表现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做一个批注。

(2分)(二)在班级举办的“赏景悟情”学习交流会上,启航小组选取下面的阅读材料,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7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有鱼胡竹峰古人以绢帛作书,装入木雕的鲤鱼腹内传给对方,因称鱼笺、鱼素。

所谓鱼传尺素,是源自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有诗句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

”鱼传尺素的实物并不多见,倒是灯会里司空见惯的鱼灯惹人心心念念。

有年春节去皖南,恰逢灯会,鱼灯烛光闪闪。

一盏刀型大扁灯在前开路,后面是两头狮子,边走边舞,大锣大鼓伴奏,其后紧跟着花灯、鱼灯、五谷灯,五光十色,灿烂斑斓。

士农工商摩肩接踵,车马人物满巷,灯火达旦。

铜锣铿锵,鼓声点点。

鱼灯最为活泼热闹,鳞鳍闪烁,你来我往,或上蹿下跳,或左摆右摇,所到之处,鞭炮齐鸣。

一女子在巷子里站着,鱼灯烛油的气息飘来,映得人姿容似玉,出尘脱俗。

鱼灯当然喜庆,腊月里,在廊檐下吊着油汪汪的鸡鸭鱼肉,也喜庆,像小时候的辰光。

瓦屋下,几个妇人在腌制咸肉咸鱼,晒太阳的老翁在打盹,花猫跳上椅子,池塘里一条金鲤跃出水面,激起白色的水花。

三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在怀。

逢年过节每每多些怀旧,万事如意、富贵吉祥、抬头见喜的颂词都在意都喜欢,红纸黑字端端正正写了贴在家里,满室生辉,有墨香有吉光。

故乡几十年习俗,每逢春节,家里要挂“连年有鱼”的年画,有古版有新印。

记忆最深的年画上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婴,手拿莲花,怀抱又大又壮的鲤鱼。

那个小小的自己站在年画下一年年仰望,破旧的老屋仿佛也多了鲜气多了仙气。

年画纸上木刻印刷的鱼追求肥美追求富贵,也并非一味取“家有余庆”的好兆头,更是饱满、喜滋滋、其乐融融的人间生活的好愿望。

燕赵大地“三鱼争月”的年画最好,一尺见方,三条大鲤鱼摆尾翻身跃出水面,去争瞻那一轮凌空高悬的皓然明月。

三鱼共一首,争头也争月。

“月”同“跃”,看似三鱼争月,实为三鱼争跃。

道家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三无尽,无尽有余,“三鱼争月”实则万鱼争跃,元气恢弘。

2024年山西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西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西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经典诗文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下面是以“诗意人生”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把其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二、诗歌鉴赏2.请结合诗歌内容,将《十五从军征》板书设计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三、文言文阅读班级举办了古代文体——“说”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一品“说”之韵】3.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真不知马也:(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说”这种文体,常借物说理。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韩愈与周敦颐分别借“千里马”和“莲”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活动二析“说”之理】6.请根据文意,把下面两句话填入选文中相应空缺处。

(只填序号)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吾从而师之;(2),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韩愈《师说》)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7.韩愈面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写下此文,至今仍发人深省。

作为当代青少年,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四、综合性学习“五一”期间,学校组织“走进科技馆·致敬大国工匠”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一新闻阅读】8.选文中空缺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请将下列选项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处。

(只填序号)A.尘B.呈C.程D.辰9.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2024.6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4分)班级进行“园林中的汉字”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本次探究活动的开场白选段,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共7分)汉字具有意象性、诗意性、体悟性等审美特点。

各体汉字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中国园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汉字园名题咏,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汉字匾额,是园林建筑的“脸面”;汉字碑刻、书条石,乃相欠在园林壁间的书艺史;讲究声韵、文字典雅的对联,则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馨香..,穿越时空,飘溢在世界华人文化圈。

园林厅堂中,隶书蚕头燕尾,楷书严整稳健;或水边、或花畔的亭榭楼阁间,则往往是篆书___________、草书___________、行书___________。

汉字是“诗意栖居.”的文明实体——中国园林必不可少的妆饰。

(1)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朗读时要注意,请你标出正确读音。

(2分)①馨香___________ ②栖居___________(2)小文抄写文段时,将加阴影的两个词写成了同音的错词,请你帮他改过来。

(2分)①“相欠”应改为“___________”②“妆饰”应改为“___________”(3)把下面三个词语填到文段中的横线上,要求与书体对应。

(填序号)(3分)①流动②圆柔③飞舞2.活动中,同学们对出自承德避暑山庄的一副对联非常感兴趣,请你一起交流。

(共7分)上联:山月满庭,影疏横藻荇下联:松风绕壑,韵远叶笙簧小文:这副对联上联的意境好优美!你(1):它巧妙化用了___________(人名)的名篇《___________》中的词句。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三句话,阐述对“熬”的理解。对于这种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考生可以采取“求同”的思维方法。引用的三句话都肯定“熬”的意义,认为“熬”是一种挺过黑夜迎接光明的坚持,是一种先苦后甜的“磨练”,是一种与时间对抗的暂时忍耐。最后一句指出“熬”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有的人“出众”,有的人“出局”。这几句话的共同点都指向如何看待“熬”,材料既肯定“熬”的意义和价值,也指出对“熬”的质疑。考生可以借此围绕“熬”阐述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考方向:
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踏上了追寻海边日出的旅程。
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雕琢,是璞玉走向美丽的必经之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质朴无华,但却无法展现出真正的美丽。只有通过精心的雕琢与打磨,才能将玉石的内在之美完全展现出来。同样,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不断的挑战与磨砺。只有在不断的努力与奋斗中,我们才能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成为一块真正有价值的玉石。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让我们更加成熟与坚强。正如璞玉需要经历打磨与雕琢才能展现出真正的美丽一样,我们也需要经历挑战与磨砺才能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概述材料对“熬” 不同的看法,明确提出观点:熬是人生的一场修炼。接着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例子指出“熬”是应对生活的方式之一,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后阐述“熬”的意义价值,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比如竹子熬过一开始的前4年,从第五年开始,就可以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等等。然后阐述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熬”才能“出众”而不是“出局”,比如需要坚持不断地努力;需要有耐心和信心;需要不断磨练自己,取得进步等等。最后总结观点,升华主题。

2021年江苏省各市高考三模古诗阅读汇编

2021年江苏省各市高考三模古诗阅读汇编

2021年江苏省各市高考三模古诗阅读汇编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江苏苏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与①病起,移书二美②、吴下群贤,爰修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明)李攀龙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

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

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

注:①子与:徐中行,字子与,明代诗人。

②二美:指诗人王世贞(字元美)、王世懋(字敬美)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句交代活动缘起,说徐子与久病初愈因想念朋友,于是模仿兰亭集会,写信邀请朋友在吴地聚会修禊。

B.“永和三日”“兰亭事”呼应了题中的“修禊”,使读者通过对兰亭盛事的联想,感受这次聚会的热闹气氛。

C.“一时艺苑人亡恙”中“亡恙”一词,既关联徐子与身体恢复健康之事,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美好祝愿。

D.“吴下”两句融入王羲之兰亭集会一事,以借该地胜景、王氏兄弟风流衬出吴下山川佳美、群贤毕至的盛况。

2.诗歌的尾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①白居易闻停岁仗轸②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

不愤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注)①元和十二年春江州作。

岁仗是新年大礼,皇帝主持朝会,接受四方朝贺。

轸∶忧虑。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听说朝廷因淮西叛军没有平定而停止朝会大典,对此感到无限忧愤。

B.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和无名怒火油然而生,借助痛饮狂歌方得以抒发和缓解。

C.诗人忽然想到要迅速飞檄声讨,请缨作战,表达了为王前驱、平定叛乱的决心。

D.全诗一气直下,流转自如,不同于白居易诗歌的平和朴实,是其诗歌中难得的变奏。

汨罗高考三模试卷语文

汨罗高考三模试卷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节日。

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屈原因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和敬意。

端午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寓意着人们划破重重困难,勇往直前。

吃粽子则是对屈原的一种纪念,粽子外形呈三角形状,寓意着胜利的三角,象征着人们战胜困难,迎接新的生活。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逐渐演变,一些新的庆祝方式也应运而生。

例如,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端午节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各地举办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在传承和弘扬端午节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商业化端午节,使得原本纯朴的节日氛围变得浮躁。

此外,一些年轻人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知之甚少,甚至出现了“端午节去哪里”这样的尴尬问题。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B.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C. 端午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各地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D.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逐渐演变,一些新的庆祝方式也应运而生。

(2)根据原文内容,概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

(3)针对端午节过度商业化和年轻人对传统习俗了解不足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顶: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普通人也具有类似于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创意思维。

不过,要把它变成艺术呈现出来是有技术门槛的。

但随着人工智能(A1)绘画工具的出现,输入我们设定的提示词,无论写实还是抽象,就能生成相应的图像,使各种风格的艺术产品瞬间量产。

所以,对于艺术创作来说,AI绘画工具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可使创作者本人不必为得到某种风格效果而必须掌握某种艺术技巧。

如此,艺术家的艺术、身份和艺术教育就将面临巨大困境和挑战。

在传统训练和创作体系中,为达到既定的艺术效果,艺术家须执着于技巧的训练和完善,而AI已使许多艺术效果不必经由技巧训练便可达成。

建立在习得经验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对人工智能而言,就是一个数据、运算和生成的问题。

在AI成为创意工具之后,创造性活动不再需要大量脑力、体力和时间,艺术创作变得简单可行。

当“人人都是艺术家”之后,曾经意义上的艺术家的艺术该当何为呢?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电脑已开始向人类的想象力、审美层面延伸,在音乐、美术、设计、电影等广泛艺术创造领域发挥过去只能由人发挥的作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工具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其大语言模型正在不断深入到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中枢,如果我们承认艺术家艺术创造的主体性价值,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造的主体将由“人”变为“人和高度智能化的拟人”的结合,那创造艺术的艺术家又是谁呢?超然客公众号在艺术教育层面,面对人工智能,艺术院校教什么、怎么教将面临巨大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三模作文材料及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日化公司引进了一条肥皂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能将肥皂从原材料的加入直到包装装箱自动完成。

但是,销售部门却反映有的肥皂盒是空的。

公司立刻与生产线制造商取得联系,却得知这种情况在设计上是无法避免的。

于是公司成立一个以几名博士为核心、十几名研究生为骨干的团队解决这个问题,知识类型涉及光学、图像识别、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等门类。

在耗费数十万后,工程师们在生产线上装了一套X光机和高分辨率监视器,当机器对X光图像进行识别后,一条机械臂会自动将空盒从生产线上拿走。

另外一家私人企业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对管理生产线的小工说:你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小工找来一台电风扇,摆在生产线旁,另一端放上一个箩筐。

装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风扇前通过,只要有空盒子便会被吹离生产线,掉在箩筐里。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韋表微字子明,隋郿城公元禮七世孫。

羈丱(童年)能属文。

母訓諭稍厉,輒不敢食,以是未尝让责。

韋皋鎮西川,王緯、司空曙、獨孤良弼、裴涗居幕府,皆厚相推挹。

涗尝謂表微似卫玠,自以不能及也。

擢進士第,數辟諸使府。

久之,入授監察御史里行,不樂,曰“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搛(剪下)白,冒游少年间,取一班一級(一官半职),不見其味也。

將為松菊主人,不愧陶淵明”云。

俄為翰林學士。

是時,李紳忤宰相,貶端州,龐嚴、蔣防皆謫去,學士缺人,人爭荐丞相所善者,表微獨荐韋處厚,人服其公。

進知制誥。

后与處厚議增選學士,復荐路隋。

處厚以諸父(父辈、父亲)事表微,因曰:“隋位崇,入且翁右,奈何?”荅曰:“選德進賢,初不計私也。

”久之,迁中書舍人。

敬宗尝語左右,欲相二韋,會崩。

文宗立,独相處厚,進表微戶部侍郎。

兀志沼叛,詔李聽率師討之,次河上。

天子忧無成功,表微曰:“以聽軍勢,不十五日必破賊。

”及捷書上,止浹日(十日)。

志沼殘兵六千奔昭義,宰相請推處首惡者誅之,歸胁从者于魏。

表微上言:“逆子降,又殺之,非好生也。

請以聽代史憲誠于魏,志沼之徒,可使招納。

”不聽。

以病痼罢學士。

卒,年六十,贈禮部尚書。

始,被病,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寢隘陋,旣沒,吊客咨嗟。

篤故舊,雖庸下,与攜手語笑無間然。

尤好《春秋》,病諸儒執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趣。

又以學者薄師道,不如聲樂賤工能尊其師,著《九經師授譜》诋其違。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韦表微列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紳忤宰相,貶端州忤:违逆B.詔李聽率師討之,次河上次:驻扎C.虽庸下,与攜手語笑无間然间:隔阂D.又以學者薄師道薄:接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表微为人处事公允的一组是(3分)拭鏡搛白,冒游少年间表微独荐韋處厚后与處厚議增選學士,复荐路隋獨相處厚,進表微戶部侍郎逆子降,又殺之,非好生也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寢隘陋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表微为人自律恭谨。

母亲教诲开导他稍微严厉一些,他就不敢吃饭,但也因此不曾受到责备;裴涗曾经说他像卫阶,他自己认为比不上。

B.韦表微淡泊高雅。

朝廷授他为“監察御史里行”,他说自己已到不惑之年品尝不到加官进爵的滋味,而要像陶渊明那样去做松树、菊花的主人。

C.韦表微有一定军事才能。

兀志沼叛乱。

天子担心李听不能取胜,他分析认为李听不出十五天就能打败贼军,果然,捷报送到朝廷只用了十天。

D.韦表微富有文才。

他童年时就能写文章;后来,针对儒士们对《春秋》争论不休,他撰写了《三傳總例》;又撰写了《九經師授譜》批评不尊师得现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處厚以諸父事表微,因曰:“隋位崇,入且翁右,奈何?”(5分)(2)始,被病,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寢隘陋,旣沒,吊客咨嗟。

(5分)4.D (薄:鄙视)5.C6.B (“淡薄高雅”有想法而无行动)7.(1)韦處厚用对待父辈的方式事奉韦表微,韦表微于是说:“路隋进入翰林将在你之上,怎么办?”(事,“吾得兄事之”;崇,“崇山峻岭”;右,“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围在廉颇只右”)(2)当初,韦表微患病,不能具办醫藥,居住的堂屋寢室狭隘简陋,他死后,吊唁的宾客为之感叹。

(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既没;咨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几复:诗人少年好友,当时在广东四会当县令。

古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此句则喻黄几复善“治国”。

蕲,通“祈”。

8.第二联由六个名词意象组成,准确表达了的主观情思,为后人所称道。

试分析这种组合的妙处。

(6分)9.由后两联可以看出黄几复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点概括。

(5分)8.(1)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乐哀结合。

(2)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视听结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意象情景对比,突出聚少离多。

9.(1)为官清廉,家徒四壁。

(2)为政有方,却怀才不遇。

(3)喜爱读书,博学多才,却偏居蛮荒之地。

寄黄几复黄庭坚选自《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进士出身,曾任国史编修官,新党执政后一再被贬,死于宜州(广西宜山)。

黄几复,名介,字几复,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这时为四会(今属广东)县令。

当时在德州德平(今山东德平)。

我居北海君南海〔我居北海君南海〕形容两人相距遥远。

化用《左传·僖公四年》楚怀王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句意。

寄雁传书谢不能〔寄雁传书谢不能〕形容书信难通。

相传大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而止,黄几复在衡山之南,所以大雁会谢绝传书。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写昔日欢聚,良辰美景欢快之情;下句写江湖相隔,夜雨独坐的凄凉之意。

宋神宗熙宁九年黄几复与黄庭坚同科出身,自此次在京城欢聚后,一别就是十年。

持家但有四立壁〔四立壁〕即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治病不蕲三折肱〔治病不蕲(q)三折肱(n)〕称赞黄几复安于贫困,不从官场世故中求取诀窍。

蕲,通“祈”,求。

三折肱,《左传·定公十三年》载:“三折肱,知为良医。

”宋人常用来比喻阅历丰富,处事圆滑。

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象黄几复读书头白,闻听猿哭的生活情景。

瘴溪,岭南一带发出瘴气的溪水,指广东四会。

欣赏指要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的诗。

写于元丰六年(1083)调监德州监政期间。

黄几复是年少时的好友,已十年不曾相见。

诗中叙述了两人十年别离之苦,回忆了昔日友情,并想象好友身处逆境之情形,表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说彼此相隔遥远,连鸿雁都拒绝传书,音信难通。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彼此相聚的时间太短,而漂泊别离的时间太长。

桃李、春风,这些春天里才有的美好事物,象征了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江湖、夜雨、残灯指漂泊在外的生活。

这两句喜与悲之对比强烈,更凸显了相思之深。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写好友家里虽然只有一座空荡荡的房子,但他能做到“君子固穷”,志存高远;他想象到黄几复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可还在那个猿猴啼哭、四处瘴气的地方苦读,赞扬他学而不倦、为人正直、不肯屈从流俗的高洁品质。

立意造奇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

如说两人相隔遥远书信难通,他不直接言明,而是说连鸿雁也谢绝传书,新意倍出。

这首诗还多处化用典故,力求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从经传古籍中寻求诗料,在一定程度上给律诗带来厚重古朴的意蕴。

有关资料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

《寄黄几复》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题下原有自注“乙丑年德平镇作”。

乙丑年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时黄庭坚监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德平镇。

“黄几复”是黄庭坚少年时期的朋友,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

敏学善思,黄庭坚说他“年甚少即有意于六经,析理精微”。

熙宁九年(1076)通过科举得同学究出身,曾任广州教授、楚州团练推官、四会知县等。

元YOU三年(1088)去世。

黄庭坚为写《黄几复墓志铭》。

这是一首思友之作。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写对友人的思念。

起句以“北海”、“南海”突出了空间距离的遥远,渲染欲见不能,相思极深。

诗人在这里暗用了《左传》僖公四年中的一个典故:“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舆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春秋时,齐国地处北方近海之地,楚国地处南方近海之地,故一称北海,一称南海。

黄庭坚在德州写这首诗,而德州旧属齐地,故称“我居北海”。

而黄几复时知四会县,四会在广东南部近海处,故谓“君南海”。

后来黄庭坚草书此诗作跋语自注说,“时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濒也。

”对句进一步用夸张、渲染的手法强调相隔之远:不能见面,自然想到写信,但写了信也没法寄去——诗人想请南飞的大雁把信捎去,可是大雁却说,因为我飞不到那里,所以不能捎,那就很对不起了。

信手拈用了大雁传书的典故,但又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下一“谢”字,将大雁拟人化,使诗句、诗意新奇有味,生动形象,幽默而又风趣。

《汉书·苏武传》有雁足传书事;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县南的衡山回雁峰而止。

诗人在这里将二典糅合在一起,使人浑然不觉。

颔联写惦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起句追忆相聚之乐。

据《黄几复墓志铭》,知几复“熙宁九年(1076),乃得同学究出身”,以惯例推知,当在春天,所谓“春风得意”者也;黄庭坚时任国子监教授,乃正培养“桃李”之时。

“桃李春风”既写了当时的季节,又暗含了当时二人的境遇与心情。

“一杯酒”写交情之厚,所谓饮酒论文,堪称知已。

这里暗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杯酒,重与细论文”诗意,紧扣想念友人的主题。

对句抒写分别之苦。

“江湖”与“朝廷”相对而言,泛指京城以外的地方,二人在京城相聚分手后,分别在外地为官,经常乘船转徙各地。

这里暗用杜甫《忆李白》“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二诗之意,表达对友人的惦记。

“夜雨”最容易引起怀人的情思,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在这里暗用其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