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选修四专题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国家的兴亡
本单元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国家的兴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秦、汉、唐三个朝代的兴亡历程;
- 能够分析古代国家兴衰因素。
教学内容
1. 古代国家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国家兴亡概述
- 古代国家兴亡的一般原因
- 不同时期的兴亡原因比较分析
2. 秦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秦朝的崛起
-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原因
-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汉朝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4. 唐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唐朝的建立与兴盛
- 唐朝的衰落及原因
- 唐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教学方法
- 复述课堂内容并加以总结
- 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
- PowerPoint演示
- 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的质量与积极性
- 小组报告的准备和表达能力-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教材
- PowerPoint课件
- 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课时:古代国家的兴亡概述
- 第二课时:秦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三课时:汉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四课时:唐朝的兴亡及影响
教学反思和改进
- 加强教学资源的准备,提供更多案例和实证材料
-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教案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 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 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 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 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 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论语》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 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四
(2)它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 攻作战。
(3)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3.二战中盟国举行了哪些重要会议?作了哪些重要决策? (1)1943 年冬,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会晤,
重点难点探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的转变及转变的原 因
(1)二战初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其主要 原因是英法集团长期以来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 法西斯在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发动了一系列的然袭 击,取得了暂时的军事优势。
(2)1942~1943 年,战争优势转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 其原因是:
3.主要内容 (1)处置德国:会议通过了彻底摧毁_军__国_主__义___与纳粹制度、 惩办战犯、战后德国民主化等决议,并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 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2)苏联对日作战:苏联承诺欧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参加 对日作战,但苏联也提出了一些交换条件,如美英承认_外_蒙__古___ 的独立等。 (3)成立联合国:会议讨论了基本组织原则,决定了联合国 的创始成员国,并就安__理_会___的表决机制制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不久,_苏_联___就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 场的问题。 (2)_德__黑_兰___会议决定,美英联军将在 1944 年 5 月开辟第二 战场。 2.经过 (1)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联军在艾__森_豪__威__尔____指挥下发起 “霸王作战计划”,强行在_诺_曼__底___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并向法国腹地推 进,解放巴黎。_戴_高__乐___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选修4 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单元学习总结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1.“治世”和“盛世”的含义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③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
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⑤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的推动。
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1.相似性(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
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2)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①亚里士多德希望用加强中产阶级的力量来平衡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致崩溃。
他把巩固希腊城邦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具有“中庸”品德的中产阶级身上。
②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的“中庸”的目的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差异性(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教材分析:本课下设三个子目,其中“少年皇帝”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巩固统一国家”一目介绍了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镇压噶尔丹叛乱、强加对x藏的管理等史实;“维护国家主权”一目主要介绍抗击沙俄的斗争以及中俄尼布楚条约。
实际上这两目内容是可以合起来的,合成一个问题: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过程与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所学内容进行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康熙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做的努力,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4、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可见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一个根基未稳的江山。
解决上述问题,对内巩固国家统一,对外打击侵略,以求巩固满清统治,继承父祖鸿业,开创后世太平,实现民众康宁、国家熙盛,是康熙帝面临的时代课题。
事实证明,康熙承担起了这样艰巨的历史使命。
少年康熙,就已经表现出卓越不凡的才智和决断力。
这一点,可以从他智擒权臣鳌拜一事中看出来。
(☆说明:本部分由老师或个别感兴趣的学生简要讲述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并说明少年康熙有着卓越不凡的才智和决断力,或直接就教材第14页表述)鳌拜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他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
少年康熙对鳌拜的专横忍无可忍,决心除掉他。
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4_史料解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弃医从政图谋救国1.弃医从政医术救人所济①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
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
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
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②【解读】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清政府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激起了声势浩大的人民爱国运动,推动了当时日趋激烈的维新思潮。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已经有相当的觉悟”,更加认真考察和剖析日益腐败的清朝政府,认为只有推翻满清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曾向友人表示:“余自乙酉中法战后,始有志于革命。
”这也促使孙中山从“医人”转变为“医国”之路。
材料显示:①孙中山已经从时局中抓住了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看出改革政治才是救国救人之根本途径。
②他对清政府已非常失望,有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趋向。
③体现了他投身政治和报国救民之决心。
【注释】①济:对困难的人给予帮助。
②陈少白:原名闻韶,后改名白,字少白,号夔石,广东新会人。
1905年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
《兴中会革命史要》是陈少白于1929年完成的,主要记述了兴中会的革命历程。
2.《上李鸿章书》当今风气日开,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政理之日,每欲以管见①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②之采……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治国之大本。
……只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
……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事,保我藩邦。
……伏维我中堂佐治③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生民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之难,又有行之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用敢不辞冒昧,侃侃而谈,为生民请命,伏祈择施行,天下幸甚。
──《孙中山全集》④第一卷【解读】《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于1894年1月所写,先后经陈少白和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王韬等作文字上润色。
高中历史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3、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 要是因为
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二)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
1、背景: 2、经过:
⑴ 康熙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 ⑵ 分别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 战 ⑶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 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1尼68布9年楚《条尼约布》楚意条义约:》规定: 1中.双俄方两平国等以协格商尔下必签齐署河的、平额等尔条古约纳;河和外兴安 岭 2.往肯东定至了海“为两界江,一岭岛北”河属西中属国俄。国,岭南河东 属(中即国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①台湾——郑成功 ②黑龙江流域——沙俄 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 ④云贵、两广、福建——“三藩” ⑶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⑷辅政鳌拜专权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
平定“三藩”历 剿抚时并八用年,,有终获利全安定胜
收复台湾
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三征噶尔丹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康熙帝之功绩:
1、平三藩,扫割据 2、收台湾,固海防 3、抗沙俄, 定边疆 4、征蒙古,平叛乱 5、善学习,尊各族
通过以上史实,你如何评价康熙?
1、康熙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 者,在位期间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 展,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
2、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专题三第3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选修)
专题三第3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选修)【测试要求】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重难点探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途径和影响:(1)原因:A.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一系列斗争的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
B.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中国已经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五四运动的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特别是通过各种新思潮的论战,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途径:A.创办报刊杂志:《新青年》、《共产党》月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B.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
C.组建学会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举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等。
D.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E.进行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影响: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C.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道路的先进理论。
(1)爱国性: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
(2)广泛性:四大阶级不同阶层先后向西方学习并付诸实践。
(3)层次性: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文化层次”。
(4)进步性:通过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5)继承与发展:每一次探索都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又为后面新的探索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总复习资料 (全)
高中历史知识库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课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6课雅典民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课罗马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四 3 选修三
答案 (1)背景: 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战后欧洲明显衰落; 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 《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 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 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1938 年 11 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 设“东亚新秩序” , “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 年 7 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 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 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 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 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解析 (1)按日本侵略进程和侵略口号的演变作答:侵略中国东 北,宣扬“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提出“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侵略东 南亚,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2)根据材料中的口号并结 合所学知识从日本侵略口号美化侵略、掩盖侵略本质、欺骗本 国人民和被侵略国家人民等方面作答。
答案 (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 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 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 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 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 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 1929 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 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 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 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 示反对。最后, “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高三历史选修4_《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参考课件3
★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辖
*多伦会盟
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 部贵族进行的会盟。 主要内容为:①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廷的法令。 ②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 蒙古内部纷争。③废除喀尔喀三部旧有济农、诺颜等 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 位。④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设盟,实行盟 旗制度。 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 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
*册封活佛ຫໍສະໝຸດ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五世班禅罗桑益喜塑像
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 又达到分而治之。
哲布尊丹巴佛像
清 铜鎏金章嘉呼图克图 坐像
4、恢复开科取士
康熙十七年(1678),曾开“博学鸿儒科”,由在京三品以 上大臣,在外各地督抚,保荐有一定才学和声望的知识分子, 直接进行殿试,只考诗赋,不考八股,一经录取,即授翰林院 官职。这一次“特科”,招罗了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名儒”如 朱彝尊、汤斌、毛奇龄等143 人。
吴三桂
耿精忠 尚可喜
叛乱范围: 云南 贵州 福建 广东 湖南 四川 陕西 甘肃 浙江 江西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历时八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 巩固了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一
2、收复台湾
• 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 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 (1624-1662)。
最终康熙帝采纳了什么建议?采取了什么 措施?有何意义?
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 台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具体原因, 但是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大义。” “两人的处境不同,征台的出发点不同,但是 他们对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则有同样的认 识,都坚定地主张保卫台湾。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时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时作业 人民版
【创新设计】(某某专用)2016-2017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答案 C2.(2014年1月某某学考)“我们一贯主X爱国一家。
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希望某某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上述材料出自( )A.1979年发表的《告某某同胞书》B.1981年发表的《关于某某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同胞投资保护法》D.1995年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可知答案为A项。
答案 A3.“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70年代末D.80年代初解析考查的是对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征的理解。
“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三通”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
80年代以来,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同时两岸“三通”的限制也逐渐放宽。
答案 D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选修3)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1)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 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2)其他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 其他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 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 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 (3)各种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又形 各种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 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考点二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 原则 指 导 下 的 民 主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 实 行民 主 集 中 制 ,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 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鲜明特点 2.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2.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 来看, ( 1 ) 从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 来看 , 各级 选举 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 受人民监督。 一方面, 责 , 受人民监督 。 一方面 , 各级人民代表受选 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 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 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 另一方面, 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 ; 另一方面 , 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018-2019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四讲义人教全国通用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3课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目标导航] 1.了解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重要举措,认识其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2.概括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的活动,了解《尼布楚条约》的内容,认识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少年皇帝1.幼年继位: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
2.面临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2)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3)游牧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4)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造成满汉矛盾尖锐。
(5)鳌拜专权乱政。
3.总揽大权:康熙帝14岁亲政,智擒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
[易错提醒]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
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二、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之乱(1)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后“三藩”起兵反清。
(2)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2.统一台湾(1)1681年,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2)设置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3.平定西北叛乱(1)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妄图分裂。
(2)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叛取得胜利。
4.加强民族团结(1)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
[历史认识]康熙在平叛乱、御外敌、定边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抵制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维护国家主权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
2024-2025学年华师大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19
2024-2025学年华师大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中A. 秦朝治国以道家学说为理论基础B. 秦始皇仅在六国故地以外延续分封制C. 完全摧毁了皇族内部的世袭制D. 削弱了宗法制,推翻了分封制的传统2、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史官记录帝王的言行录。
史官秉笔直书,帝王是不能看的。
唐太宗继位后,命丞相监管修史,他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认为:“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
”在其授意下,“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可见,唐太宗这一做法A. 破坏了修史传统中的史官独立制度B. 废弃了起居注“以史制君”的传统C. 为官修正史的运作方式树立了楷模D. 意在使史官发挥谏诫帝王的作用3、下列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各民族比较团结C. 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D.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帝王所做的都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4、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下列史实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 恢复高考制度B. 主持制定《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 支持倡导设立经济特区5、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若一。
2023高中历史选修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2023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晚清时期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早期政治发展2. 遭受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及其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提出的新思潮-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 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政治动荡-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国共合作- 工农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第三章: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1.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抗战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八年抗战的艰苦与牺牲- 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2. 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国共内战的起因和发展- 解放战争与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与早期建设第四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内容- 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影响力结语: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发展的道路。
以晚清时期国家的衰败,到民主革命的崛起,再到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带来的巨大变革,最终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国历史的进程令人瞩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2021-2022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4专题3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专题综合测评(三)(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在17-18世纪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雄人物辈出,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运行。
观看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按表格回答。
(10分)图片人物典型战役(2个)政权形式总体评价(2))【解析】第(1)问,填充表格,关键是要辨别出三幅图片分别是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总体评价要概括简练。
第(2)问,首先要推断出华盛顿更令后人仰慕,缘由应围绕他的表率精神来回答。
【答案】(1)克伦威尔: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革命中创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久又建立护国主统治;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虽有过失,但功大于过。
华盛顿: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独立战斗成功后,依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政权;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拿破仑:土伦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雾月政变”后建立执政府,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大力改造法国,对外靠战斗巩固了革命成果,但后期的对外战斗又葬送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他不愧为大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
(2)华盛顿。
缘由:①他坚决拒绝当国王;就任总统期间致力于完善民主制度。
②其次届任期终结时,决然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
(言之有理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斗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
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生疏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
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由于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行磨灭的。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阅历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屡见不鲜的事。
中国历史选修四专题三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考纲]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课标]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1.内战期间(1)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
(2)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3)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
(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共和国期间(1)对内: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解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对外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
②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通过英荷战争,使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
③分别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3.评价(1)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他顺应了当时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历史潮流,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克伦威尔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
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和“小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护国主政权,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打开了方便之门。
(3)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的若干开明措施,仍促进了英国社会发展。
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17克伦威尔的独裁不是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在误区提醒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顽固的封建势力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为了积蓄力量、巩固成果,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以应对强大封建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考纲]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课标]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
1.内战期间
(1)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
(2)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第一
次内战。
(3)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
(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共和国期间
(1)对内: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
兰的护国主”;解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对外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
②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通过英荷战争,使荷兰失去了海
上霸权。
③分别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3.评价
(1)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他顺应了当时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
义转型的历史潮流,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克伦威尔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
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
会和“小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护国主政权,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打开了方便之门。
(3)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的
若干开明措施,仍促进了英国社会发展。
误区提醒克伦威尔的独裁不是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在17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
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顽固的封建势力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为了积蓄力量、巩固成果,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以应对强大封建势力。
独裁统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巩固资本主义势力起了积极作用。
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1.领导独立战争
(1)开始的标志:“列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大陆军的方向转变。
(5)胜利:1781年10月,约克镇英军投降,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确立民主政治
(1)1787年,他主持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2)第一任总统时
①政治方面:颁布各种法律;任命有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担任领导职务,以求得平
衡。
②经济方面:偿还战争债务;统一货币,征收联邦税;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③开创性工作:建立合众国银行;詹姆士·麦迪逊提出第一部税收法;实施宪法十条修正
案,这些都得到了华盛顿的支持,成立最高法院。
(3)第二任总统时
①化解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的矛盾。
②维护联邦政府权威,镇压宾夕法尼亚州农民。
三、军事天才拿破仑
1.投身大革命的洪流,成为“法国宝剑”
大革命时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拿破仑,以欧洲大陆为舞台,指挥法国大军,创造了许多经典军事战例,成为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一柄“宝剑”。
2.攫取法国政权,巩固革命成果
1799年,发动军事政变,攫取法国政权,建立执政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3.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帝国。
4.进行对外战争
在帝国时代,拿破仑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同反法同盟作战,既捍卫了法国的利益,促使帝国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给帝国带来了深刻的危机。
5.帝国覆亡
由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最后失败,第一帝国于1814年被颠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
克伦威尔的评价
1.功绩: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1)军事: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政治: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3)外交: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4)经济: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
2.局限:(1)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2)军事独裁引起社会动荡。
3.总评:功大于过,是英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成就华盛顿和拿破仑这两位伟人的时代
背景的相同之处及两位伟人的主要历史
贡献
1.相同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社会矛盾激化)。
2.主要贡献
(1)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缔造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美国的民主
制度),其高尚的人格风范为美国人民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2)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制定的《拿破仑法典》
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性质及影响
影
响
(1)积极:①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客观上传播了法国革命思想和方式;②冲
击了欧洲封建秩序,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与农民的解放。
(2)消极:①其后期进行的对外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
国人民;②引起了各国人民和民族国家的反抗,最终导致了他的惨败。
1.(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
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
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
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
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
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
稳”?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答案
课时训练
1.(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
资本主义奠定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2.(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理想(反对专制制度),不贪恋权力。
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
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3)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
(4)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