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B.原子序数:b>a>c>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D.A、B、C、D四种元素处在同一短周期中2.下列能级能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3s 3p 3d 4s B.4s 4p 3d 4dC.4s 3d 4p 5s D.1s 2s 3s 2p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运动状态的描述中,不完全是专指碳原子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有六种运动状态B.L能层p能级只有一个空轨道C.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D.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ds区B.p区C.d 区D.s区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 [Ar]3d64s2B.O2-1s22s22p4C.Ca [Ar]3d2D.P [Ne]3s23p5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现有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一半;B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1,而两者的原子序数之比为1:2;C元素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溶液。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K+ 1s22s22p63s23p B. F 1s22s22p C. S2- 1s22s22p63s23pD.Ar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三ⅦA1s22s22p63s23p5ClHClO4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Ca Ca21、下列说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ZB. X2YZC. X2YZ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4》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 A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H3B.CH4C.BF3D.NF3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 C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NO、N2、CN-B.NO-2、N-3、OCN-C.BCl3、CO2-3、ClO-3D.SiO4-4、SO2-4、PO3-4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 D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 C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 C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A.H2、NH3、H2S B.CS2、BF3、CO2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由下列结构片段组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A.B.H2NCH2COOHC.D.答案:D【分析】蛋白质是复杂的多肽,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形成多肽时,氨基脱去氢原子,羧基脱去羧基上的羟基,所以蛋白质水解,分子结构中含有的断碳氮单键,水解得到羧基和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蛋白质水解断裂的是肽键,断碳氧双键和碳氮单键之间的化学键,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用红线标注断裂的化学键示意图为,故该化合物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A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NH2CH2COOH(B选项正确);及NH2CH2CH2COOH,与选项D物质结构不符合。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C.氨基酸具有两性,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D.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答案:C解析: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多糖,油脂和蛋白质都能水解,故A错误;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是物理变化,而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氨基酸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具有两性,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故C正确;D.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只能生成苯酚钠和NaHCO3溶液,生不成CO2,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与麦芽糖、纤维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金刚石与C70为同素异形体,熔沸点和硬度很高C.C2H4与C4H8一定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D.1H与D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A.葡萄糖为单糖,麦芽糖为二糖,两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金刚石与C7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熔沸点和硬度很高,但C70的硬度不大,B错误;C.C2H4为乙烯,C4H8可能为烯烃或环状有机物,两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错误;H,与1H属于同种元素(H元素)的不同核素,两者互为同位素,D正D.D的原子符号为21确;答案选D。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科:高中化学选修轮次:《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子结构1、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 ___;.453是表示______ ____;35是表示___________ ____;5.485是表示_ __ ____ ___;24.23%是表示____ ______;答案:34.969是表示同位素Cl的相对原子质量;35.453是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5是表示35Cl原子的质量数;35.485是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24.23%是表示同位素37Cl在自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
2、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答案:B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答案:C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35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C5、已知A、B、C、D和E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
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
请回答: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型,该分子属于分子;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
则D的分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答案:1s22s22p63s23p HCl H2S V 极性 H2OH2O2MnO22H2O+O2↑CH4O2262651答案:①1s2s2p3s3p ②3s3p ③ ④ⅦA ⑤10 ⑥2s2p ⑦ ⑧0 ⑨⑩1s2s2p3s3p3d4s ⑾47、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_______周期族;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2013年6月《自然》刊波尔原子结构模型100周年.波尔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程上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关于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伦琴发现X射线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引入了新的历程B.道尔顿认为“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C.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总结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D.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2.最早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卢瑟福3.20世纪初,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舍勒C.汤姆生D.玻尔4.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这几种微粒()A.一定是同一种元素B.互为同位素C.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5.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美国的赫克、日本的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发明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大大提升合成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三位科学家从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N5+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B.O2与O4属于同位素C.C60的质量数为720g/molD.N5+中含有36个电子7.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8.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溴的元素符号是()A.BB.BeC.BrD.Bi9.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并开始涉及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玻尔C.汤姆生D.道尔顿10.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D2、H2、T2B.同系物:、、C.非电解质:NH3、C2H5OH、Cl2D.含极性键的分子晶体:CO2、CCl4、NH311.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N3,其后又陆续制取出N5、含N5+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N5+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N60与C60结构相似,并在受热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释放出来.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5+常温下会剧烈爆炸,体积急剧膨胀,放出大量的热B.N60的发现开辟了能源世界的新天地,将来可能成为很好的火箭燃料C.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D.含N5+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1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B.16和8C.12和9D.11和61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检测题(有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0分)[ID :140792]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0分)[ID :140780]关于有机物咖啡酸,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 9H 8O 4B .能使溴水褪色,能发生酯化反应C .1 mol 咖啡酸最多与5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D .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0分)[ID :14079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己烯、四氯化碳和碘化钾溶液区分开,该试剂可以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溴化钠溶液 C .溴水D .硝酸银溶液4.(0分)[ID :14077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1-溴丙烷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 2CH 2Br+KOH 乙醇Δ−−−−→CH 3CH 2CH 2OH+KBr B .乙酸乙酯的制备:CH 3CO 18OH+CH 3CH 2OH浓硫酸ΔCH 3CO 18OCH 2CH 3+H 2OC .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 3CHO+232Ag(NH )++2OH -水浴加热−−−−→CH 3COO -+4NH ++3NH 3+2Ag↓+H 2O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2+Br 23FeBr −−−→2+H 2↑5.(0分)[ID :14077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
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枝酸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C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D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 发生反应 6.(0分)[ID :14076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2H + =Ca 2++H 2O +CO 2↑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苯酚:CO 23-+ C 6H 5OH→C 6H 5O -+HCO 3-C .溴乙烷与6 mol·L -1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 2H 5Br +OH -Δ−−→CH 2=CH 2↑+Br -+H 2O D .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 +2[Ag(NH 3)2]++2OH -Δ−−→HCOO -+NH +4+2Ag↓+3NH 3+H 2O7.(0分)[ID :14075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ClCH 2-CH 2Cl ()NaOH aqΔ−−−−→HOCH 2-CH 2OH ()2Cu OHΔ−−−−→HOOC -COOH B .(C 6H 10O 5)n (淀粉)24浓H SO Δ−−−−−→C 6H 12O 6(葡萄糖)−−−−→酒化酶ΔC 2H 5OH C .CH 3CH 2OH 25P O Δ−−−→CH 2=CH 2催化剂−−−−−→[22CH CH ]n D .CH 3CH 2OH HBr 溶液Δ−−−→CH 3CH 2Br 24浓H SOΔ−−−−−→CH 2=CH 2 8.(0分)[ID :140750]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苹果醋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 .1mol 苹果酸与Na 2CO 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molNa 2CO 39.(0分)[ID :14074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 4溶液,气体生成速率加快CuSO 4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催化剂B 向5 mL 0.1 mol·L -1 KI 溶液中滴加2 mL 0.1 mol·L -1 FeCl 3,充分反应中向其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反应2Fe 3++2I -=2Fe 2++I 2具有限度 C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振荡,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D 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 乙醇溶液,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反应生成了乙烯 10.(0分)[ID :140743]某有机物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同步练习及解析目录1.1 原子结构.doc1.1.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1.2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2.2 元素周期律第1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2.1.1 共价键2.1.2 键参数等电子体2.2 分子的立体构型2.2.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2 杂化轨道理论2.2.3 配合物理论简介2.3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3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2.3.4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2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3.1.1 晶体与非晶体3.1.2 晶胞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3.2.1 分子晶体3.2.2 原子晶体3.3 金属晶体3.3.1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doc3.4 离子晶体3.4.1 离子晶体、晶格能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1.1 原子结构基础落实知识点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3.下列各项中,前面的能级先填入电子的是( )①3d和4s ②4p和5s ③5s和4d ④5p和4d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知识点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4.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A.B.C.D.5.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3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n 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6.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 .M 层全充满而N 层为4s 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的原子C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 24p 5的原子 D .2p 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 22p 5的原子知识点3 原子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7.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A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H3B.CH4C.BF3D.NF3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NO、N2、CN-B.NO-2、N-3、OCN-C.BCl3、CO2-3、ClO-3D.SiO4-4、SO2-4、PO3-4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D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C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C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A.H2、NH3、H2S B.CS2、BF3、CO2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B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A.NCl3B.H3O+C.OF2D.NH+4解析如果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则应该是sp3杂化,V形结构由3个原子组成,C项正确;NCl3、H3O+为三角锥形,NH+4为正四面体。
答案C8.根据等电子原理推测下列微粒构型不是正四面体的是() A.SiF4B.ClO-4C.CBr4D.ClO-3解析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总数都相等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SiF4、ClO-4、CBr4是五原子32个价电子的等电子体,它们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答案D9.现有一种新型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BN,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的与其结构类似的物质的性质及等电子原理,判断该新材料可能具有的性质和用途()A.是一种坚硬耐磨材料,可用作钻具B.是一种高温润滑材料,也可用电器材料C.是一种化学纤维,可用作织物D.以上判断不正确解析由BN的平面网状结构联想到石墨的结构,会发现它们满足等电子体的条件,从而可知BN是一种高温润滑材料,也可用作电器材料。
答案B10.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A. CCl4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B. CCl4与I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形分子C. 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D. 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解析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而不易溶于极性溶剂。
答案D11.下列物质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解析在CH3—CH===CH2中,不存在以四个单键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
答案B12.关于[Cr(H2O)4Cl2]Cl·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B.配位体为水分子,外界为Cl-C.配位数是6D.在其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解析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配位体为H2O分子和Cl-;在其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AgCl白色沉淀。
答案C13.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的是() A.CO2和CS2B.NaCl和HClC.H2O和CH4D.O2和HBr解析CO2和CS2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A项符合题意;NaCl中存在离子键,HCl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项不符合题意;H2O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H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项不符合题意;O2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Br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g(NH3)2]+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其中Ag+采取sp杂化B.[Ni(CN)4]2-和[Zn(NH3)4]2+的配位数都是4,它们的空间构型都为正四面体形C.Pt(NH3)2Cl2有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其中顺式为极性分子,反式为非极性分子D.用BaCl2溶液可区别[Cu(NH3)4]SO4溶液和[Cu(NH3)4](NO3)2溶液解析[Ni(CN)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答案B15.下列过程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A.在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浓氨水B.在Cu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浓氨水C.用Na2S2O3溶液溶解相片底片上没有感光的AgBrD.血红蛋白(Hb)与O2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解析A生成Mg(OH)2沉淀,B生成[Cu(NH3)4]2+,C生成[Ag(S2O3)2]3-,D中HbO2是配合物。
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6道题,共55分)16.(5分)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
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
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向待测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后称量,发现紫色晶体中的Cl-全部形成沉淀,而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2 3。
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绿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沉淀量可知,在绿色的晶体配合物组成中有一个Cl-在内界,有两个Cl-在外界。
答案[Ti(H2O)5Cl]Cl2·H2O离子键、配位键、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17.(9分)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V形、直线形。
回答下列问题。
(1)D、E、X、Y、Z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氢化物的分子中,是极性分子的为_________________。
(3)与E的氢化物是等电子体的分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为________(填写分子式)。
解析该五种元素均能形成氢化物,可确定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然后依据“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确定D、E、X、Y、Z最简氢化物依次为CH4、NH3、SiH4、H2S和HCl。
答案(1)CH4NH3SiH4H2S HCl(2)NH3H2S HCl(3)PH318.(9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原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Pt(NH3)2(OH)2分子是平面结构,请画出Pt(NH3)2(OH)2可能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分子中若有手性分子,请用“*”标出其手性碳原子。
解析(1)在配合物中,往往是过渡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存在空轨道与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其中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是中心原子,如本题中的Co3+,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是配体,如本题中的CN-。
(2)铍原子的价电子均参与成键,其电子对数为2,则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3)Pt(NH3)2(OH)2分子是平面结构,则为四边形,相同的微粒如NH3可能在同一边或成对角关系。
(4)所谓的手性碳原子是指中心碳原子以四条单键与四个不同的基团或原子连接,故只有第一个分子内存在手性碳原子。
答案(1)Co3+CN-6(2)直线形sp180°19.(7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
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的氢化物分子中的键角为________。
(2)B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D的配合物______________能催化光合作用,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C能形成二价阴离子,再根据题干信息:“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可判断B、C分别为N(氮)和O(氧)。
E原子序数为24,为Cr(铬)。
由“DC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以判断D为Mg。
“AC2为非极性分子”可判断A为C(碳)。
(1)A的氢化物为CH4,C—H键之间的夹角为109.5°。
(2)B的氢化物为NH3,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中心原子(N)采取sp3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