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医师考试重要考点复习: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概况及其相关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概况及其相关免疫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属性和相关免疫做了概述;并且针对两种类型的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做了比较,就它们各自的优点总结了病毒防治方面的策略,同时对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所产生的VDPV循环问题做了综述,最后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有关的研究进展。
标签: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疫苗灭活疫苗1 脊髓灰质炎概况1.1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PV)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2 致病机理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首先从口进入,在咽、肠等部位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具有嗜神经毒性),病灶有散在和多发不对称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细胞的病变最显著。
脊髓以颈段及腰段的前角灰白质细胞损害为多,故临床上常见四肢瘫痪;大部分脑干中枢及脑神经运动神经核都会受损,以网状结构、前庭核及小脑盖核的病变为多见。
[1]1.3 临床表现脊髓灰质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依次为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六个阶段。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前驱期有1-3天的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瘫痪前期病毒已侵犯神经系统,由于病损广泛而轻微,患者表现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维持时间较短;瘫痪期多发生在病程2-7天,发热及肌肉疼痛达到高峰时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热退后瘫痪停止进展;恢复期1-2年,仍不恢复视为残留麻痹。
2 病毒属性脊髓灰质炎病毒(PV)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呈小的圆球形,直径为24~30nm,呈圆形颗粒状。
内含单股核糖核酸,核酸含量为20%~30%。
病毒核壳由32 个壳粒组成,每个微粒含四种结构蛋白,即VP1~VP4。
脊髓灰质炎病毒
研究进展
经过两年的辛苦劳作,科学家们首次合成出脊髓灰质炎 病毒。这种人造病毒能杀死老鼠,并且很难将它们同自 然病毒区分开。目前还不清楚合成类似天花这样的大病 毒来制造生物武器的难度有多大。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小儿麻痹症的罪魁祸首,其基因 组是单链RNA。感染细胞时,RNA转译出一个大分子 多聚蛋白,经酶切后形成一组较小的蛋白并向中枢神经 系统发动进攻。尽管这个曾经猖獗一时的恶魔已经近乎 绝迹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还在全球实验室中保留着。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渠道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 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 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中,15岁以下的易感者100%会发病。
据目前所知,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 经粪-口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但也可经口对口的传染方式染病,即也可 通过患者的鼻咽部飞沫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口腔进入人体后迅速播散, 在数小时内病毒即开始自我复制。每个受感染的细胞释放大约500 个病毒颗 粒。之后,病毒会通过淋巴结而进入血液。只要出现病毒血症,脊髓灰质炎 病毒就有可能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经咽部分泌物排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只 持续数天,而通过粪便排出可持续到感染病毒2个月后。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也 可从咽部和肠道排出病毒,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公共卫生重要知识点:流行病学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
公共卫生重要知识点:流行病学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流行病学的部分知识以思考题的形式做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述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
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
二、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以带菌者为主。
1.带菌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
因此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2.患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但一般不超过发病后10日。
三、传播途径1.病原菌咳嗽、喷嚏等形成的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在空气不流通处2米以内的接触者均有被感染的危险。
室内活动多、空气流通不畅、居住拥挤、人口流动等均有利于本病的传播。
2.因本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玩具及日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但同睡、喂奶、接吻等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四、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与体内抗体水平密切相关。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因抗体水平下降,发病率最高。
人感染后可对本菌群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随年龄增加由于可在隐性感染中获得免疫力,故发病率逐渐下降。
五、流行特征1.遍及各地,呈散发或大、小流行,大约3-5年1次小流行,7-10年出现1次较大流行。
这是由于相隔一定时间后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逐渐累积增加的缘故。
2.发病较多的时间为冬春季节,11-2月开始上升,2-4月为高峰,5月起迅速下降。
例题:流脑的潜伏期一般是?A. 1~7天B. 7~10天C. 10~15天D. 15~20天正确答案:A。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综述任红梅赵娜张春梅摘要: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olio)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也是被人们认识的最为详细的病毒之一。
Polio曾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由其引起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计划免疫进行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目前,这个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已经在全球得到了控制。
但是作为一个病毒生物学研究的模型,目前仍然在很多实验室受到重视,本文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一般特征、生命周期、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前景展望等方面对脊髓灰质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字:脊髓灰质炎病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治疗1.概述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或称为脊髓灰白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病原,又称小儿麻痹病毒。
它是一个没有外壳的病毒,由一条单股RNA组成,直径约25纳米,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除人外,猴也会受这种病毒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病毒呈球形,直径约20~30nm,核衣壳为立体对称20面体,有60个壳微粒,无包膜。
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瘫痪,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升汞和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
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呈立体对称12面体。
病毒颗粒中心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外围32个衣壳微粒,形成外层衣壳,此种病毒核衣壳体裸露无囊膜。
核衣壳含4种结构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
VP1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含2个表位(epitope),可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VP1对人体细胞膜上受体(可能位于染色体19上)有特殊亲和力,与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关。
病毒概述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细胞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1、TC的直接杀伤靶细胞作用 2、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
的作用
(三)、干扰素的作用:
1、干扰素(IFN) 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单
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 的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11、细胞溶解 ■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 ■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 ■使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 ■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2、细胞膜融合: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在光 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有嗜酸性、嗜碱性 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3、细胞转化:病毒核酸整合到细 胞核酸中,使细胞遗传特性改变而 导致肿瘤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
■ 通过皮肤传播:如经创伤、叮咬。
■ 通过粘膜传播:如经呼吸道、肠道粘 膜、性接触等。
■ 医源性传播:如经注射﹑输血、拔 牙等传播。
2、垂直传播:亲代直接传给子代 ■ 经胎盘传播 ■ 经产道传播
(二)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但不引起临床
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2、种类 1)IFN-α——白细胞产生 2)IFN-β——成纤维细胞产生 3)IFN-γ——致敏T细胞产生
干扰素作用机制示意图
4、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 干扰素与受体结合
◆ 抗病毒蛋白基因活化
◆ 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蛋白激酶、2’-5’-A合成酶、 磷酸二酯酶
2、显性感染(急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引起明显 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感染时间短,宿主一般能将病毒彻 底消灭而恢复。 ◆持续感染:
公卫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前点题卷一(精选)
公卫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是活疫苗的优点A.接种次数少B.接种剂量小C.维持时(江南博哥)间长D.疫苗稳定性好E.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考答案:D[单选题]2.脑血栓形成中的降纤治疗的药物为A.尿激酶B.链激酶C.巴曲酶D.肝素E.华法林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面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点A.群体特征B.个体的临床研究的特征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参考答案:B[单选题]4.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参考答案:D[单选题]5.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A.传染期B.潜伏期C.临床症状D.恢复期E.病原携带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
[单选题]6.临床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不包括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好转率参考答案:D[单选题]7.描述某市、某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死因构成比B.发病率C.潜在减寿年数D.病残率E.患病率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发病率与其相关。
[单选题]8.导致人群易感性增加的因素主要有A.新生儿增加B.预防接种C.易感人口迁出D.隐性感染E.传染病流行参考答案:A[单选题]9.评价某疾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参考答案:A[单选题]10.在某疾病筛检试验中若采用并联试验方法,可以A.提高特异度,降低灵敏度B.提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C.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降低灵敏度和特异度E.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受影响参考答案:B[单选题]11.女,78岁,晨起进行性左侧肢体无力,有糖尿病史。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一、脊髓灰质炎的概述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部分患者可留下瘫痪后遗症,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直径约27nm,呈球形,核衣壳为 20 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各型间一般无交叉免疫反应。
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在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中增殖,随后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和其他器官进一步增殖,并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如果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可导致脊髓灰质炎的发生。
二、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脊髓灰质炎的潜伏期一般为 5~14 天,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
无症状型:占 90%以上,感染后无症状出现,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
顿挫型:约占 4%~8%,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持续 1~3 天后自行消退。
无瘫痪型: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
瘫痪型:为本病的典型表现,可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和恢复期。
前驱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持续1~4 天。
随后进入瘫痪前期,出现高热、头痛、颈强直、四肢疼痛等症状,同时伴有感觉过敏和多汗。
在瘫痪前期的3~4 天内进入瘫痪期,表现为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近端肌群瘫痪较远端肌群明显。
感觉多不受累。
经过 1~2 周进入恢复期,瘫痪肢体的功能逐渐恢复,轻者 1~3 个月可恢复,重者需要 6~18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三、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诊断脊髓灰质炎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在流行地区居住、旅行等。
临床表现:出现发热、肢体疼痛、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等症状。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
模拟考试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要对年龄和性别构成都相同的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该病的发病率同时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A.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B.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C.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D.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E.要考虑该病如何治疗正确答案:D2.下面为某市238名健康人发汞值资料,描述其离散趋势,宜采用A.标准差B.离均差C.四分位数间距D.方差E.变异系数正确答案:C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能力、气质和性格B.需要、动机和性格C.动机、思维和性格D.能力、智力和性格E.动机、气质和性格正确答案:A4.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A.ALA脱水酶B.ALA合酶C.尿卟啉原Ⅲ脱羧酶D.血红素合酶E.尿卟啉原Ⅲ合成酶正确答案:B5.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患病率的大小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发病率,一是患病时间的长短。
如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那么,患病率可以表示为: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6.适于反映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远期治疗效果的指标是A.病死率B.治愈率C.有效率D.生存率E.死亡率正确答案:D7.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血型原理的理解。
根据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种类和有无将血液分成若干类型称为血型。
红细胞膜上不含特异凝集素,血浆中含有特异凝集素而不是凝集原,因此答案A和E均是错误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分别为抗原和抗体,而红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并非是特异凝集原,所以答案C也是错误的;凝集素不是血液分型的根据,所以D也是错误的。
公卫执业医师定期考核网络学习题库5
1.下列哪种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A.脊髓灰质炎B.狂犬病C.麻疹D.流行性腮腺炎E.古典型霍乱正确答案是:A2.消毒并不是为了A.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B.切断传播途径C.阻断传染病播散D.杀灭所有微生物E.控制医院感染正确答案是:D3.常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的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有机氟D.有机氯E.有机磷正确答案是:D4.两代生殖毒性试验,从亲代开始染毒,观察至A.子2代出生B.子2代断乳C.子1代出生D.子1代断乳E.子1代染毒结束正确答案是:E5.男性青春期性器官发育的第一信号是A.变声B.长出腋毛C.阴茎增大D.睾丸增大E.遗精正确答案是:D6.关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测评,错误的说法是A.在HRQOL测评中,认知功能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指标B.它不仅关注被测对象的存活时间,而且更关注其生存质量C.它是从躯体、生理、社会等方面对被测对象主观感受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测评D.它的测评对象可以是病人,也可以是健康者E.被测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通常是HRQOL测评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是:A7.下列除哪项以外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A.可以从现时收集的资料很快得出结果B.在一次调查中可以调查多个因素C.可以正确地计算疾病的发病率D.适用于研究罕见疾病E.不需很大样本正确答案是:C8.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正确答案是:B9.实验设计中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因素为A.αB.参数的允许误差C.βD.总体标准差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是:E10.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正确答案是:B11.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敏感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正确答案是:B12.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是:C13.在致畸试验中,活胎检测内容不包括A.外观畸形检查B.组织病理学检查C.内脏畸形检查D.体重测量E.骨骼畸形检查正确答案是:B14.基因突变不包括A.转换B.颠换C.移码突变D.DNA大段损伤E.裂隙正确答案是:E15.以原发性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A.UDS试验B.Ames试验C.基因正向突变试验D.微核试验E.染色体畸变试验您的答案是:E 正确答案是:A16.脂水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A.易溶于水,易于吸收,易随尿排出B.易溶于水,难于吸收,易随尿排出C.易溶于水,难于吸收,难随尿排出D.难溶于水,易于吸收,难随尿排出E.难溶于水,难于吸收,易随尿排出正确答案是:D17.可水解马拉硫磷的酶是A.环氧化物水化酶B.羧基肽酶C.氨基肽酶D.羧酸酯酶E.芳香酯酶正确答案是:D18.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时间的分布出发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正确答案是:C1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某病发病率的分母中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的人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口中新病例出现的频率E.患病率指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比例正确答案是:D20.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编秩时,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A.符号相同,则取平均秩次B.符号相同,仍按顺序编秩C.符号不同,仍按顺序编秩D.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E.可舍去不计正确答案是:A2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A.属于分析性研究B.设立比较组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D.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是:E22.粗死亡率是指A.一地区平均每千人口中死亡的人数B.一地区平均每万人口中死亡的人数C.一地区平均每十万人口中死亡的人数D.一地区平均每百人口中死亡的人数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是:A23.直接法计算6年生存率公式中的分母是A.所有观察对象数B.所有活满6年的对象数C.所有6年内死亡的对象数D.6年内死于本病的对象数E.6年内死于本病及活满6年的对象数正确答案是:E2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A.确定疾病的生物病因B.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C.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E.改变医患关系正确答案是:D2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的主要区别是A.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单位,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群体为单位B.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C.临床试验因医德问题可不设对照组,现场试验研究一定要设对照组D.临床试验一定要在住院病人中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一定在现场的疑似病人中进行E.临床试验不可能进行双盲法试验,而现场试验可进行双盲法试验正确答案是:B※A2型题(单选题) ※<< A2型题(单选题)(共15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
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 可通过食物、水等媒介传播。该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数月, 难以消除。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
感染者的粪便、唾液、呼吸道 分泌物等含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Fra bibliotek播给易感人群。
间接传播
感染者的排泄物污染食物、水源 等,易感者接触或食用后被感染 。
空气传播
脊髓灰质炎在中国的流行历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脊髓灰质炎在中国的情况。
脊髓灰质炎的当前流行现状
目前全球及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情况,以及脊髓灰质炎的消灭情况。
发病因素与风险因素
发病因素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点,包括变异能力、抵抗力等,以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对 发病的影响。
风险因素
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卫生习惯、疫苗接种情况等对脊髓灰质炎发病 的影响。
社会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患者的社会 支持和情感满足感。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资源,如康复中心、心 理咨询机构等,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生活,减 轻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04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历史与现状
脊髓灰质炎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历史
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脊髓灰质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 种管理条例
相关论文与著作
脊髓灰质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 家共识(2017版)
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进展及免 疫策略
脊髓灰质炎疫情的监测和预警 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THANKS
积极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的国际 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脊髓 灰质炎疫苗研发和生产水平。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概要:脊髓灰质炎(Polio),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肢体肌肉无力或瘫痪。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脊髓灰质炎的培训资料,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引言: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疾病,特别是对儿童群体。
虽然目前已有疫苗可用于预防,但仍存在一些地区和人群缺乏免疫的情况。
因此,了解脊髓灰质炎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对于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病概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者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然而,对于一些感染者来说,病毒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攻击脊髓灰质炎前角细胞,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
二、病因和传播途径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科的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者的粪便中含有病毒,当人们接触到被污染的食物、水或其他物体时,可能会感染病毒。
此外,脊髓灰质炎病毒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三、症状和诊断脊髓灰质炎的症状各不相同,轻者可能只有发热、咽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或瘫痪。
尤其是肢体的肌肉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诊断脊髓灰质炎主要依靠病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包括脑脊液分析和病毒培养等。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脊髓灰质炎的最有效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
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包括口服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
此外,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和保持环境清洁,也有助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传播。
五、治疗和康复对于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休息、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进行物理治疗等。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结论: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西医助理医师复习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学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我国在明、清两代有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
近年来普遍采用疫苗预防后,发病率已显着下降海天医学。
病原学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es)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直径为20~30nm,内含单股的核糖核酸,无包膜。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园形颗粒状。
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
病毒可用人胚肾、人胚肿、猴肾及Hela细胞等培养。
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寒,低温(-70℃)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
为耐热。
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目前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已采用新的命名方法。
病毒鉴定应包括型别、国家(或城市)、毒株号码及分离年限(如P1中国/112/88)。
脊髓灰质炎病毒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 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 会生活。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 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 C
[题组冲关]
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1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毒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根据病毒的抗原性不同,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脊髓灰质炎 病毒1型、2型和3型。
分布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以1型病 毒最为常见。
病毒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通过污染的水、食物 等途径进入人体,在肠道 内增殖,并随粪便排出体 外,污染环境。
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
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02
加强跨国合作与交流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国科研机构和制
药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研究进展。
03
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
尽管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一些欠发达地
疫苗研究进展
改进现有疫苗
通过对现有疫苗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的重要方向。例如,使用新型佐 剂、改进疫苗接种方案等手段,以期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免疫应答水平。
开发新型疫苗
除了改进现有疫苗外,开发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也是研究重点。新型疫苗包括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DNA疫 苗、病毒载体疫苗等,这些新型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成为未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有效 手段。
治疗策略
支持治疗
对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患者, 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 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可 使用干扰素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后遗症,如肌肉萎缩、 关节畸形等,采取康复训练、理疗 等措施,促进功能恢复。
脊髓灰质炎病毒
• C.丁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 E.庚型肝炎病毒
3、A 4、C
• 5.如果另一位黄疸患者的试验结果是:抗-HAVIgM(-); HBsAg(-);抗-HBcIgM(+);抗-HBs(-),你如何 解释这些结果:
• A.急性乙型肝炎早期
B.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
• C.急性乙型肝炎趋向恢复 D.丙型肝炎 E.慢性乙型肝炎
• A.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B.肝硬化、肝细胞癌或两者兼有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肝脓肿
• E.猪霍乱沙门菌二重感染而导致贫血
• 12、病程记录:患者的症状在随后的3d加剧,在后来的2周内逐渐恢 复,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而患者的HBsAg在出院后的3、6、12月 内仍呈阳性,未检测到抗-HBs。问题:
• 对上述HBsAg结果,你如何解释: • A.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肝炎 • C.病毒发生变异,导致抗体不能产生 D.肝硬化 E.肝癌
11、B 12、A
• 13.如果该患者已怀孕,为保护新生儿不受感染,应 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新生儿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 B.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C.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 • D.不要哺乳
名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免疫 防治
称 形态 抵抗力 传染 传播 所致 性 原则
源 途径 疾病
流感 病毒
球形、 椭圆形 有包膜
很弱
麻疹 较大球
病毒
形、有 包膜
很弱
患者 患者
唾液 飞沫
流感
飞沫及 其污染 麻疹 物
短暂 免疫力
注意公共 卫生,进
牢固 行人工免
免疫力 疫
脊髓灰 质炎病 毒
六.简答题(16分)患者,男,14岁,从未进行过预防脊髓灰质
六.简答题(16分)患者,男,14岁,从未进行过预防脊髓灰质摘要:一、脊髓灰质炎的预防1.脊髓灰质炎的定义和危害2.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性3.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方法二、病例介绍1.患者的基本信息2.患者的病情描述三、病例分析1.患者未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原因2.未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带来的风险四、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建议1.针对个人和家庭的建议2.针对学校和社区的宣传和教育正文:【脊髓灰质炎的预防】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侵犯儿童,病毒通过口咽分泌物传播,可导致肢体残疾甚至死亡。
预防脊髓灰质炎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起开始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规划,有效地降低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方法主要包括:1.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我国规定对儿童进行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分别在2、4、6 个月龄时。
家长应按时带孩子进行疫苗接种,以达到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目的。
2.加强卫生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以减少病毒入口的机会。
3.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度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病例介绍】患者,男,14 岁,从未进行过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相关措施。
【病例分析】患者未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家长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不足,未能意识到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性。
2.患者所处地区可能缺乏有效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宣传和实施措施。
未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带来的风险包括:1.患者可能面临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风险,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2.若患者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潜在源头,影响周围人的健康。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建议】针对个人和家庭的建议:1.家长应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重视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病毒入口的风险。
脊髓灰质炎
2021/4/6
9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宿主口咽部进入体内,因其耐酸故 可在胃液中生存,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局 部淋巴组织中增殖,同时向外排出病毒,此 时如机体免疫反应强,病毒可被消除,为隐 性感染;否则病毒经淋巴进人血循环,形成 第一次病毒血症,进而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 中增殖,出现发热等症状,如果病毒未侵犯 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又能清除病毒,患 者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即为顿挫型。
2021/4/6
17
临床表现
(四)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 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2021/4/6
18
临床表现
(五)后遗症期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 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 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 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 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 因不明。
2021/4/6
13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
临床上可表现多种类型:①隐性感染;②顿 挫型;③无瘫痪型;④瘫痪型。
(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 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恶心。呕吐、 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 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 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021/4/6
14
临床表现
(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 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 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 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②吻膝试验阳性;③出现头下 垂征。
2021/4/6
15
临床表现
(三)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
公卫执业医师辅导精华:脊髓灰质炎
公卫执业医师辅导精华: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为小儿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
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
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传染给他人。
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
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
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型别:脊髓灰质炎病毒1、2、3血清型,三个血清型之间缺乏共同的抗原。
(2)致病性: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亦可经密切接触及飞沫传播。
多见于儿童,病毒可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故亦称小儿麻痹症。
(3)免疫性:病后,对同型病毒有较牢固的免疫力,主要是黏膜局部SIgA,血清IgG和IgM.SIgA 能清除咽喉部和肠道内病毒,防止其侵入血流。
血清中和抗体主要清除血流中的病毒,阻断其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
IgG和IgA能持续多年,甚至终生。
因此,再感染同型病毒极为少见。
(4)防治原则:防治主要是对婴幼儿和儿童实行人工主动免疫。
我国早已将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划,是预防效果显著的疫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