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科学哲学(中)

合集下载

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

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

后现代主义研究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Ξ〔美〕R1萨索尔 曲跃厚译一、引 言到后现代性的领域(这是一个常常受到误解和嘲讽的空间,是一个过于模糊以致难以测量的领地)上去旅行,部分地是和卡尔 波佩尔一起进行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有保罗 费耶阿本德为伴;然后再去寻找女权主义者的同伴。

所有这些同伴都对一种适用于科学的后现代哲学的感受性(sen sitivity)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一种后现代科学哲学,即使是在主要的后现代作者的特殊观点不同于科学哲学家的观点时也是如此,反之亦然。

尽管这两者彼此漠视对方,但我还是希望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他们了解对方,并使他们各自的理论很好地一致起来。

例如,波佩尔是把科学和所有其他话语形式区分开来的最近一次主要尝试的伟大推动者,但费耶阿本德则批判了这种尝试。

现在,“分界问题”(无论它如何被表述)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即证明一种特权形式——“元叙述”——的问题,这种特权形式正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在原则上拒绝接受的。

波佩尔在“虚构”和“科学”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界限,这一界限变成了一个排外的俱乐部的栅栏,变成了一种权贵地位的象征,因而它本身就成了科学文化之批判分析道路上的一个障碍。

又比如,波佩尔认为,形而上学在科学中也很重要,在科学共同体中,真理必定会归结到一种荣誉概念的位置上,但是人们并没有英国女王那样的政治神通,而且科学哲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心理学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达到其新思想的呢?什么样的气质才是人所必须具有的,因而才能挑战已经确立的各种模式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其他模式呢?进而,心理学怎样才能符合科学话语的语境呢?简单地说,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借助于来自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的工具而提供的。

在某些方面,在授权所有叙述并重组各种制度化的权力关系的意义上,我在后现代性的批判话语中所展现的各种心理学的可能性中得到了安慰。

当然,人们也许会说,迈克尔 波拉尼和托马斯 库恩已经写下了许多我们必须了解的他们称为“科学共同体”的著作,分析了领导和责任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科学方法论能够而且应该藉以沿着一条研究纲领的道路被向前推进的方式的问题。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摘要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是后现代科学哲学走向之一,其中又分数路。

此派对科学中的性偏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科学的“男性中心”的本质的揭示而建构出科学中女性诸角色。

本文旨在对这一流派作一番检讨,并对其主要论点提出批评。

关键词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性偏见优越的知者异化的知者科学哲学,行至本世纪末,已呈百家争鸣势态。

实在论、反实在论、自然本体论态度(noa)、自然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人们把科学看作一种“话语”,故诸家都可给出自己的解说。

科学哲学中的女性主义(feminism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又称女性主义科学哲学(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是女性主义关注科学话语的结果。

此派与罗蒂(f.rorty)的“后哲学文化”,法因(a.fine)的noa以及利奥塔德(lyotard)的理论彼此呼应,共同构成所谓“后现代科学哲学”。

作为后现代话语之一,女性主义是对“男性中心”话语的反动。

它的立足点是“性别”,所用方法则多借鉴同宗别派,比如西马的“否定意识”和“批判性话语”;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的消解及对既定等级秩序的颠覆;哲学解释学对历史文本的“重读”等等。

女性主义者把科学看成是“男性中心”的典型领域之一,她们对科学的批判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揭露科学的过程中充满着性偏见(ender bias);二是把科学的“本性”建构成“男性的”;三者,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大都是女科学家,懂科学、懂哲学,又有深切的体验。

本文试图对这一学派作一番检讨,并对其主要观点作出批判。

一、对性偏见的揭露女性主义者把科学的运作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是产生问题,第二是实验操作,第三是解释数据,最后是解决问题。

她们的研究表明,科学过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性偏见。

我们首先看看问题的产生。

科学研究总是从选择问题着手的,杰克琳(jacklin)认为这里性偏见随处可见而且根深蒂固。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波普尔:科学伪证主义第一位泼洒后现代反权威主义、反教条主义理论图景的大师:卡尔·莱曼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代表作:《科学发现的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猜测和反驳》(conjecture and refutations)《客观知识:进化论观点》(objective knowledge-on evolutionary approach)《自我及其大脑:相互作用的论证》(self and its brain-an argument for interactionismj)库恩:科学历史主义托马斯·萨缪尔·库恩(Thomas Samual Kuhn)当代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美国科学院士、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

代表作:《哥白尼学说的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科学革命的结构》《量子物理学史资料:目录和报告》《必要的张力》《黑体理论和量子的非连续性》《什么是科学革命》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先后在英国大学、加州柏克利大学、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任哲学教授。

代表作:《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理论的刚要》《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实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经验主义问题》夏皮尔:反预设主义和相对主义杜德理·夏皮尔(Dudley Shapere):当代国际学术界颇具广泛影响的美国哲学家。

代表作:《科学理论的结构》《理性及知识的探索》弗洛姆:后现代生存主义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美国籍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

代表作:《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超越幻觉的链条》《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人之心——其为善为恶之天赋》《你像神一样存在:一种旧的及其传统的基本的解释》《希望之革命:趋向一种人性化的技术》《人的毁灭性分析》《占有还是生存》《论不顺从及其他论文》莱恩:后现代理解主义莱恩代表作:《分裂的自我》《自我及他人》《健全、疯狂及家庭》《理性及暴力》霍兰德:后现代主客融合主义诺曼·N·霍兰德(Norman N. Holland):代表作:《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德里达:解构主义德里达代表作:《人的终结》《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播撒》《文字语言学》《书写及差异》《解构及批评》《继续生存》福柯:反人本主义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代表作:《精神病及心理学》《疯狂及文明》《诊所的诞生:医学知觉的考古学》《事物的秩序:人文科学的考古学》《知识考古学》《什么是作者》《话语的秩序》《权利知识》《戒律及惩罚:监狱的诞生》《作为自由的实践的自我关照的伦理学》《性史》利奥塔:反总体同一性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代表作:《力比多经济学》《话语、图像》《回答这个问题:什么事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罗蒂:后现代文化观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代表作:《哲学及自然之镜》《实用主义的后果》《哈贝马斯及利奥塔论后现代性》《偶然性、反讽和协同性》《客观性、相对主义好真理》《真理及进步》哈桑:后现代不确定性和内在性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代表作:《超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推测》《正义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想象、科学和文化变迁》《奥尔甫斯的解体:走向后现代文学》《创新/革故:人文科学研究的新视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化中的新思潮》《后现代转折:后现代理论及文化论文集》杰姆逊:后文化心理逻辑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wson)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及形式》《语言的囚牢》《侵略性的预言》《大众文化中的物化及乌托邦》《政治无意识》《后现代主义及消费社会》《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科学哲学对现代科技进展的思考

科学哲学对现代科技进展的思考

科学哲学对现代科技进展的思考科学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本质、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科学的实践和技术应用,更关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

在现代科技进展的浪潮中,科学哲学的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科学哲学提醒我们科学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

科学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验证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科技进步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对于现有理论的质疑和探索。

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科技进步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观察,以验证和修正现有理论,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科学哲学提醒我们科学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科学方法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它强调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科技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严谨思维和系统性的实践。

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科技进步需要遵循科学方法,进行规范化的实验和研究,以确保科技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科学哲学提醒我们科学发展需要关注伦理和社会责任。

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隐私和道德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引发了生命伦理的争议。

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科技进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伦理和社会问题。

科学家们需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思考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承担起社会责任。

最后,科学哲学提醒我们科技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科技进步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科技发展需要超越学科的界限,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推动了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科技进步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融合,以实现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科学哲学对现代科技进展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它提醒我们科学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需要遵循科学方法,关注伦理和社会责任,以及跨学科的合作。

科学哲学的思考为我们指明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后现代科学哲学及其启示

后现代科学哲学及其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52期2012年第06期Serial No .152No .06,2012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是以新解释学和解构哲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现代思想舞台的,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成为一种时髦的流派。

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艺术、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的诸多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科学哲学,使得科学哲学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

一、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形成科学哲学在20世纪经历了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后,转向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哲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这种结合是通过一种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一方面,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地席卷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它冲击了以认识论为核心的现代思想框架,为传统的形式、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可接受性带来巨大的震撼。

这种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在科学领域中泛起它的漪澜。

所以,后现代科学哲学趋向作为后现代性在科学哲学运动中的深入,是现实地存在着的,并深嵌着时代的烙印。

”[1]另一方面,后现代科学哲学的产生也是科学哲学自身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物。

波普尔、费耶阿本德等都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

正如美国学者R.萨索尔所说的:“到后现代性领域……上去旅行,部分地是和卡尔·波普尔一起进行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有保罗·费耶阿本德为伴……所有这些同伴都对一种适用于科学的后现代哲学的感受性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一种后现代科学哲学。

”[2]在R.萨索尔看来,是斯蒂芬·图尔敏最早在1981年使用了“后现代科学”这一术语。

1991年,《科学哲学学会》在一篇文章中使用了“后现代科学哲学”一词。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评劳斯的《涉入科学》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评劳斯的《涉入科学》
1 2 2《 科 学 与 社 会》 ( S & S )
书 评
【 编者 按】 将 科 学理 解 为 一 种 实 践 过 程 , 是 2 0世 纪 9 0年 代 科 学 技 术 论
( S T S ) 领 域“ 实践转 向” 的核 心主 张 , 这 一 转 向对既 有 的 S T S研 究进 路 带来 了深 刻的挑 战与 影响 。“ 学 术新视 野 ・当代 科 学技 术论 译 丛” 收入 了在这 一
作者简介 : 戴建平 ,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 向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 。
第 3 卷 第 2 期 2 O 1 3年 1 2 3
践》 潮 一 书 中 对 2 0世 纪 后 半 叶 的
满。
科 学哲 学 发 展 进 行 了批 判 性 评 估 , 并 提 出 了一 个完 整 的科学 实践 哲学

从2 O世纪 8 0年代 末 开 始 , 劳 斯 就 成 为美 国科学 哲学界 最具争 议也 最
有 影 响 的人 物 之一 。他 在 《 涉 入科 学 —— 如何 从 哲 学 上 理 解 科 学 实

有 学 者认 为 , “ 就 其 狭 义 而 言” ,
科学 实践 哲 学 “ 以 劳斯 为代 表 ” 。
种 统一 的 、 有 等 级 的关 系” ; 以及

美 国 物理 学 家 、 诺 贝 尔 奖 得 主 斯 蒂 芬 ・温 伯 格 在 《 终 极理论 之梦》 一 书中有“ 反对哲学 ” 一
章 。他 说 : “ 对 物理 学家 来 说 没 用 的东 西 似 乎 就 是 哲 学 了 。 ” 关 于科学哲学 , 他 引 用 哲 学 家 乔 治 ・盖
三 个基本 的方法论 概念 ( 解释、 确证 和还原/ 翻译 ) , 在 不 同 的科 学 学 科

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研究

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研究

・科学哲学・ 文章编号:1000-8934(2002)07-0015-04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研究郑 毓 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不同“定位”,强调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惟一注重新论题的引进相比是更为恰当的。

对于“现代科学”、特别是相关世界观的自觉反思应被看成“后现代科学哲学”的一个主要内容。

就“后现代科学”的建设而言,又不应集中于某一种具体的观点,而应更加强调它的开放性、变化性和多元性。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哲学;后现代科学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12-30作者简介:郑毓信(1944-),浙江镇海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数学哲学。

①特殊地,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笔者以为,在从事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时,我们就未必要遵循由“后现代哲学”到“后现代科学哲学”(以及进而,“后现代科学本体论”)这样一条传统的路径。

1 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不同“定位”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广泛的社会思潮或学术运动,已经波及到了艺术、人文、文学、管理、数学、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从而自然也就对当代的科学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学者更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后现代科学哲学”和“后现代科学”的概念〔1-4〕。

然而,正如关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区分所已清楚地表明的,即使在后现代的阵营中,对于是否存在所谓的“后现代科学”的问题(或者说,是否应当去从事这种建设性研究)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另外,即使我们采取后一种立场,也还需要考虑应当如何去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在此存在有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后者事实上并就反映了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不同“定位”。

具体地说,由于后现代主义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特征和文化精神等,从而也就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论题。

如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科学的人文关怀,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等。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在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正日益成为文化与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它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范式,同时也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一、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充满了反传统、反规范、反权威的精神,对传统的权威性知识体系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在当代中国,这种精神焕发出独特的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了传统的观念框架,打破了对知识的单一权威性,提供了一种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思考方式。

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文化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引领了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观念和权威性话语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尤为显著。

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对中国当代小说和诗歌的叙事形式和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家们开始注重叙事的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对语言的反思和实验。

另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深刻地激发了中国作家们对文学价值和文学批评的重新思考,推动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多样化和文学价值的多元化。

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影响除了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对中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为中国哲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激发了中国哲学家对知识体系和道德观念的重新审视。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与多元文化观念,也促使中国社会科学家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多元解释和多元认知。

总结与回顾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文化框架,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化。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代性解读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代性解读

后 现 代科 学 哲 学 的 现 代 性 解读
杨 国军 , 彭光 华
( 国 农 业 大 学 人 文 与 发 展学 院 , 京 中 北 109) 0 0 4
[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文章通过研究科学哲学领域里后现代思想的起源及其基于理 性的反思计划, 指出后现 代科学哲学 所固
有的现代性本质, 同时提 出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在科学与 历史 、 科学 与其他文化关系上对现 代科学哲学 的精致扩 展,
代主 义” 一种 在启蒙 运动过 程 中形成 的, 随现 代 是 伴
科学和 技术 的发 展 而产 生 的 以推 崇 理 性 , 求 主体 追 独立性 , 寻求 看待 世 界 的统 一 形 而上 学 框 架 为 特征
的 世界 观。
二 、科学 哲学 中 的后 现 代 思 想 渊 源
现 象学 与 存 在 主义 遭 到结 构 主 义 、 后结 构 主 义
灭。“ 后现代” 强调社 会先于个人, 它拒绝哲学的普
到质 疑。 逻辑 经验 主义的 共时 性而 非历 时性 的逻辑
[ 收稿 日期】 2 0 2— 4 0 5—1 2 [ 作者简介 】 杨 国军 (9 5 , , 17 一)男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究方 向: 研 科学技术哲学, 生态哲学 ;
序 ” 指后 封建 的欧 洲 建 立 的 在 2 。 0世 纪 日益成 为具
总是 隐藏在 现代 里 , 因为 现 代性 自身 包 含 着 一种 超 越 自身, 进入 一 种不 同 于 自身状 态 的 冲 动 … …现 代
性 在本质 上 是 不 断 地 充满 它 的 后 现 代 性 的 。 J ” 后 现代 主 义只是要 重 新 表 述 现代 的某 些 特 征 , 它 的 故

后现代科学哲学(上)

后现代科学哲学(上)

后现代科学哲学(上)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上
二、波普尔的科学证伪主义
1、波普尔生平及著作:奥地利裔英国反权威主义、 、波普尔生平及著作:奥地利裔英国反权威主义、 反教条主义科学哲学家。著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 反教条主义科学哲学家。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 (1959年)、《猜测和反驳》(1963年)、《客观 年 、 猜测和反驳》 年 、 知识:进化论观点》 知识:进化论观点》(1972年)、《自我及其大脑: 年 、 自我及其大脑: 相互作用的论证》 相互作用的论证》(1977年) 年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 暂时的、猜测的: 都是试探性的假说, 都是试探性的假说,而且永远都是这样的试探性假 说。”
后现代科学哲学(上)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上
3、科学历史主义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 、 积累世界观, 积累世界观,主张以科学认识的历史 活动为依据研究科学发展问题, 活动为依据研究科学发展问题,它科 学哲学研究的重心从科学的逻辑结构 分析移到科学的历史实践活动中。 分析移到科学的历史实践活动中。 4、科学实在论批判了科学历史主义和 、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了新历史主义科 学哲学世界观。 学哲学世界观。
后现代科学哲学(上)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上
3、对现代科学模式的解构:猜想与反驳:从理论 、对现代科学模式的解构:猜想与反驳: 到观察的逆模式(四段图式 四段图式):问题1→ 到观察的逆模式 四段图式 :问题 →试探性理论 排除错误→新的问题2 →排除错误→新的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观察。纯粹的观察不存在, 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观察。纯粹的观察不存在, 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伴随着问题, 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伴随着问题,没有问题的观察 是盲目的观察,带有问题的观察才能提出问题, 是盲目的观察,带有问题的观察才能提出问题,提 出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出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后现代的科学图景是: 后现代的科学图景是:“我们选择某个有意义的问 提出大胆的理论作为尝试性的解决, 题,提出大胆的理论作为尝试性的解决,并竭尽全 力去批判这个理论,科学=猜想 反驳, 猜想+反驳 力去批判这个理论,科学 猜想 反驳,猜想与反 驳是科学发展的两个决定性环节, 驳是科学发展的两个决定性环节,批判主义是科学 发展的根本动力。 发展的根本动力。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

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

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

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

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

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

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

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

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笔端常蓄凌云志,直引文思上碧宵——指导一名博士生的心路历程

笔端常蓄凌云志,直引文思上碧宵——指导一名博士生的心路历程

本 没有涉及 ; 至于批判学 派对后 现代科学哲学 的直接或 间接影 响 , 根本没有引起他们 的
注意 。因此 , 择这个 题 目, 选 不但创 新余地 较大 , 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郝苑 的外语才分和哲
作 者 简 介 : 醒 民 。 国科 学 院 研 究 员 。 李 中
① 本文是根据我 为郝苑博士 的专著《 批判学派与现代和后现代科学哲学》 写的序言改写而成的。

1 8・ 4
笔端常蓄凌 云志 , 直引文恩上碧宵 —— 指导一名博士生的心路历程
学 才 识 , 可 以 为 他 今 后 拓 展 和 深化 学 术 研 究 奠 定 基 础 。 也
郝 苑 和 收集 相 关 资 料 。 0 6年 4月 立 着 20
底 , 向郝 苑发出 电子邮件 , 了“ 我 谈 批判 学派与现代和后现代科学哲学 ” 研究 的意义。
第 一 , 论题 涉及 “ ” 代科 学哲 学 ( 跃 于 1 纪 和 2 本 前 现 活 9世 0世 纪 之 交 的 批 判 学 派 的 科 学 哲 学 )现 代 科 学 哲 学 、 现 代 科 学 哲 学 。前 者 的 代 表 人 物 如 皮 尔 逊 、 、 后 马赫 、 加 勒 既 彭 是 伟 大 的科 学 家 , 是 伟 大 的哲 学 家 , 2 纪 初 对 中 国科 学 界 和 科 学 哲 学 界 有 举 足 轻 也 在 0世 重 的影 响 。不 了 解 或 不 研 究 批 判 学 派 , 很 难 深 刻 洞 察 现 代 科 学 哲 学 的 “ 龙 ” 后 现 代 就 来 和 科 学 哲 学 的 “ 脉 ” 当然 也 无 从 理 解 中 国 现 代 科 学 思 潮 。逻 辑 经 验 论 是 现 代 哲 学史 上 第 去 .
的批判学派及其对现代科学哲 学的影 响我也做过 比较深入 的探讨 , 国外学术界 尚无此 而

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

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

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哲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方法论、理论建构以及价值观念,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现代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并尝试解释科学活动为何与哲学密不可分。

科学方法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之一。

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构建全面、可靠的知识体系。

这一方法基于哲学的实证主义思想,主张通过观察事实和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真理。

一方面,实证主义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要求科学研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观察和验证。

另一方面,实证主义还倡导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以便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推导出普遍规律。

由此可见,实证主义哲学为科学方法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的理论建构离不开哲学的假设和推理。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会基于一定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这些理论往往依赖于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实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

实在论认为存在客观的、独立于人类意识的现实世界,而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在科学研究中,实在论和唯物主义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信念,即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取到客观真理。

此外,唯心主义则强调人类的主观意识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假设进行推理和实验,从而建立起科学体系。

除了方法论和理论建构外,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价值观念。

科学研究不仅仅追求知识的真理,还应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评估。

哲学中的价值论对于科学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例如,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往往追求真实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等价值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追溯到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那些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的理论才是科学真理。

同样,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和可证伪性。

这些哲学观念使得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追求知识的工作,还是一种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哲学为科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科学方法论帮助科学家建立起严谨的研究流程,理论建构则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提供了框架,而价值观念则指导科学发展的方向。

后哲学知识点总结必修

后哲学知识点总结必修

后哲学知识点总结必修后哲学是指对哲学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一种哲学潮流,其核心是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后哲学的兴起与20世纪后半叶形成了许多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有关。

在这些思潮中,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批判和反思是共同的特点,后哲学试图揭露传统哲学的局限性,寻求超越传统哲学的新思维方式。

本文将对后哲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后哲学的思想内涵。

第一部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性是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和解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方式的质疑。

现代性主张理性、科学、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念,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真理。

现代性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权威体系逐渐失去了它的震慑力,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科学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然而,现代性在解放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制度的异化及人际关系的疏远等。

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和质疑现代性本身,后现代主义便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否定了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认为现代性带来了一种统一、规范和标准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个体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

后现代主义主张多元、相对、变异的观念,认为没有一套统一的价值和标准适用于所有人。

后现代主义也对现代科学的真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真理并不是客观而不变的,而是由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和人的认知构成的。

第二部分: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20世纪前半叶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潮,它致力于探讨人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的选择,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具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由自由选择构成的,个体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心,独立地做出选择和决定。

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的存在是被动和被动的,但同时也是自由和选择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存在优于本质”,这意味着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个体不是被规范和定义的客观实体,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创造自己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

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科学哲学领域中的反映,是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强调非理性、怀疑性、相对性和无基础性,力图消解、解构传统科学哲学,消除“第一哲学”,而代之以各门具体科学或者教化哲学。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科学并非绝对真理的代表,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它强调科学的相对性和社会性,认为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还关注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认为科学在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人类价值和伦理问题的关注。

因此,它强调科学应该与伦理、价值等人文因素相结合,以实现科学的全面发展。

总之,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是一种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和反思,它强调科学的相对性和社会性,关注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并试图将科学与人文因素相结合,以实现科学的全面发展。

简述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

简述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

简述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而且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有力工具,前所未有的将人和现实、主体和客体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因而科学发展的动因、规律、发展模式与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关系理所当然地成了当代哲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科学哲学是当代西文哲学中较晚产生的,有点独特却发展极为迅速,对自觉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了极重要影响的一个新流派,现代科学哲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发展壮大以来,发展迅速,流派纷呈,主要产生了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流派,他们围绕着科学的划界标准,对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并产生了各自的科学观。

一、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原子主义是罗素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解决本体论问题而提出的。

罗素认为,存在世界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但事物并不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世界的基本要素是事实,事实不是指某一事物,而是指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的形成同维特根斯坦有着密切的联系。

罗素在《逻辑原子主义》中指出:我称自己的学说为逻辑原子主义的理由是因为我想在分析中取得的作为分析中的最终剩余物的原子并非物质原子而是逻辑原子。

二、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是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石里克、艾耶尔、卡尔纳普、赖欣巴哈等。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维也纳学派的解体,作为一个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也就分化瓦解了,但该派所倡导的逻辑实证主义精神仍继续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科学哲学(中)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中
3、科学革命的结构有三项:一是科学专业工作者所组成的 、科学革命的结构有三项: 科学共同体” 二是“范式” “科学共同体”;二是“范式”;三是在所限定的范围内科学 共同体提出的“难题” 共同体提出的“难题”。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科学发展的 动态模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 动态模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 4、有无“范式”,既是科学成熟的标志,又是科学与非科学 、有无“范式” 既是科学成熟的标志, 的划界标准。 的划界标准。一门科学只有在具备共同范式的基础上才成为科 一门科学还处在“前科学”“前范式”的情况下, ”“前范式 学,一门科学还处在“前科学”“前范式”的情况下,还没有 形成共同的信念,只有通过百家争鸣,才能走向“范式”。人 形成共同的信念,只有通过百家争鸣,才能走向“范式” 文社会科学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而还是科学。 文社会科学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而还是科学。 科学动态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新旧范式更替的模式。 科学动态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新旧范式更替的模式。人们 根据范式的变化,可以把握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根据范式的变化,可以把握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科学发展的 动态模式是以“范式”的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 动态模式是以“范式”的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与 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发展模式。 “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 理论之謎和实验之謎),然后出现范式危机, 谜(理论之謎和实验之謎 ,然后出现范式危机,引起新范式的 理论之謎和实验之謎 建构,进入科学革命阶段。 建构,进入科学革命阶段。
后现代科学哲学(中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中)
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 库恩生平及著作: 一、库恩生平及著作:(1922- ),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 ,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 著作: 哥白尼学说的革命: 著作:《哥白尼学说的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 学》(1957),《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量子物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理学史资料:目录和报告》 理学史资料:目录和报告》(1967)、《必要的张力》 、 必要的张力》 (1977)、《黑体理论和量子的非连续性》(1978)、 、 黑体理论和量子的非连续性》 、 什么是科学革命》 《什么是科学革命》(1981)。代表作是《科学革命的结 。代表作是《 必要的张力》 构》和《必要的张力》。
后现代科学哲学(中)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中
三、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张力 1、发散式思维:指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在从事科 、发散式思维: 学研究中,特别是遇到范式危机时, 学研究中,特别是遇到范式危机时,要坚持科学变 革的思维向度。要求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 革的思维向度。要求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开阔思 积极思考、敢于冲破保守主义、 路、积极思考、敢于冲破保守主义、教条主义与权 威主义的束缚,敢于破旧立新,甩掉传统负荷, 威主义的束缚,敢于破旧立新,甩掉传统负荷,充 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提出新方法、新见解、 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提出新方法、新见解、 突破新难题。 突破新难题。 2、收敛式思维:指常规科学研究中的传统主义的 、收敛式思维: 思维向度。 思维向度。它要求科学工作者坚定不移地遵循科学 原则、科学范式与科学方法。 原则、科学范式与科学方法。其科学研究的模式是 植根于传统之中的。 植根于传统之中的。
后现代科学哲学(中)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中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1、科学的发展并不遵从实证主义的积累观,而是一种理论代替另 、科学的发展并不遵从实证主义的积累观, 一种理论的革命,它是突变主义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渐进主义、 一种理论的革命,它是突变主义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渐进主义、 积累主义的历史逻辑。 积累主义的历史逻辑。 2、范式是理解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关键,范式是由理论体系、研 、范式是理解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关键,范式是由理论体系、 究规则、方法和哲学观点构成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究规则、方法和哲学观点构成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重大科学成就与科学理论并能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范例。 重大科学成就与科学理论并能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范例。 重大科学成就与科学理论并能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范例 (2)它隐含着理论所体现的世界观,从哲学高度影响未来研究工作 它隐含着理论所体现的世界观, 它隐含着理论所体现的世界观 (3)它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信念、理论、价值和方法,科学家 它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信念、 它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信念 理论、价值和方法, 掌握了它便成为科学认识的主体。 掌握了它便成为科学认识的主体。 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是包括各种科学、哲学、 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是包括各种科学、哲学、社会与文化 心理因素在内的综合体。科学发展不仅仅是理论体系、逻辑思 心理因素在内的综合体。科学发展不仅仅是理论体系、 维的运动,而且是包含着社会文化观、自然观、 维的运动,而且是包含着社会文化观、自然观、心理认识等因 素在内的范式运动。 素在内的范式运动。
后现代科学哲学(下)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下
三、多元主义的平民主义方法论: 多元主义的平民主义方法论: 1、反对普遍适用的、单一的、独断的、永恒不变的教条式的 、反对普遍适用的、单一的、独断的、 方法,而主张非理性的、开放的、自由的、神话的、 方法,而主张非理性的、开放的、自由的、神话的、富有生命 力的方法,凡能揭示自然界的一切方法,都可采用。 力的方法,凡能揭示自然界的一切方法,都可采用。其核心原 则是: 怎么都行” 所谓“怎么都行” 则是:“怎么都行”。所谓“怎么都行”是指科学家在从事科 学研究中可以使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手段。 学研究中可以使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手段。它包括人们认 为最可笑的神话故事中的方法, 为最可笑的神话故事中的方法,也包括非理性主义视为边缘的 非理性的方法。总之,科学只要能够有效地揭示未知世界,无 非理性的方法。总之,科学只要能够有效地揭示未知世界, 论用什么方法、什么观念、什么方式都是合理的。 论用什么方法、什么观念、什么方式都是合理的。 2、抛弃前现代、现代主义“以一驭万”的方法论即追求“一 、抛弃前现代、现代主义“以一驭万”的方法论即追求“ 致性” 单一性” 终极性” 明晰性” 确定性” 致性”、“单一性”、“终极性”、“明晰性”、“确定性” 等理性主义方法论原则。 等理性主义方法论原则。认为这些方法扼杀了科学研究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丢掉了科学研究的真理价值, 性和多样性,丢掉了科学研究的真理价值,并使探求科学真理 的人们身受教条方法论和理论的束缚, 的人们身受教条方法论和理论的束缚,它成了科学研究和探索 的桎梏,必须给予清除。 的桎梏,必须给予清除。
后现代科学哲学(下)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下
“一致性”原则不仅与具体实践不一致,而且与经验主义也不 一致性”原则不仅与具体实践不一致, 一致性 一致,也不能作为检验理论的惟一标准。 一致,也不能作为检验理论的惟一标准。 终极性”原则不仅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 “终极性”原则不仅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科学进步的方法 的是“历史回归法”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条件、 的是“历史回归法”: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条件、社会心理 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都是导致或推动那个时代科学进步的有利条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通过“历史回归法” 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通过“历史回归法”追溯到它的 原始形态,科学可古老的原始观念中焕发青春。 原始形态,科学可古老的原始观念中焕发青春。现代科学要向 前发展,必须减少对理论经验的依赖,在回归历史中, 前发展,必须减少对理论经验的依赖,在回归历史中,或许可 以修正进化论的不完善与缺陷。 以修正进化论的不完善与缺陷。 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在历史与文化史是相互交融的, 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在历史与文化史是相互交融的, 相互促进的,因此是平等的历史与文化形态。 相互促进的,因此是平等的历史与文化形态。科学之所以为科 学就在于它必须保持开放的“怎么都行”的文化状态。 学就在于它必须保持开放的“怎么都行”的文化状态。
后现代科学哲学(下)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下
二、给科学以”平民”的重新定位: 给科学以”平民”的重新定位: 1、反对为科学歌功颂德,认为科学的”真理“地位不过是人 、反对为科学歌功颂德,认为科学的”真理“ 们为它虚构了一个神话故事。科学、 们为它虚构了一个神话故事。科学、科学理论与人类所创造的 其他文化没有特殊的区别, 其他文化没有特殊的区别,科学的成功与人类其他方面所获得 的成功并无两样,它们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历史、 的成功并无两样,它们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历史、哲 心理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诸领域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诸领域综合作用的结果。 2、科学只是人们发明的一种应付环境的工具,但它不是惟一 、科学只是人们发明的一种应付环境的工具, 的工具,更不是万能的。科学与宗教、 的工具,更不是万能的。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一切思 想都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力, 想都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力,甚至科学依赖于非科学因素的推 动。 3、科学必须同国家机器相分离,科学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是 、科学必须同国家机器相分离, 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只有增强科学研究的自由度, 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只有增强科学研究的自由度,才能发现自 然界与人的秘密。 然界与人的秘密。鼓励科学朝着人类个人幸福与自由的方面发 展,而必须扼住它成为破坏人类与生态的工具。 而必须扼住它成为破坏人类与生态的工具。
后现代科学哲学(下) 后现代科学哲学 下
费耶阿本德: 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 生平及著作: 一、生平及著作:(1924—),生于奥地利。著作: ,生于奥地利。著作: 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理论的纲要》 《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理论的纲要》 (1975)、《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实 、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 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 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1981)、《经验主 、 义问题》 义问题》(1981) 核心观点:科学不是人类心智的最高产物, 核心观点:科学不是人类心智的最高产物,科学必 须与人类追求幸福与自由相一致, 须与人类追求幸福与自由相一致,人类最终能够达 到对科学的民主控制,反对科学沙文主义,强调” 到对科学的民主控制,反对科学沙文主义,强调” 历史回归法“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回归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