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一课备课资料

合集下载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精选5篇)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精选5篇)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精选5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1一、说教材《黄鹤楼送别》是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5 课,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来理解、欣赏文本,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积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__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熟读课文。

下面我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了解大意。

课始,我直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诗文对照,初步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课文的不同点,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请学生读课文,并动手找一找,划一划。

2、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目标预设】1、学习部分生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读熟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通过文诗对照初读课文,初步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重点难点】读正确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

这首歌歌名叫《烟花三月》。

听了这首歌,想到了哪首诗?对,这首歌就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内容改编创作的。

这首诗我们应该熟悉。

画面中那不停晃悠的植物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柳?(古人离别时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对方的祝福。

)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送别诗,你记得哪些名句?一、复习,导入,揭题1.离别时,有人惆怅,依依惜别,有人把深情藏在心底,对朋友百般安慰。

(出示诗歌。

)2.指名读。

你觉得这首诗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3.揭示课题。

这首诗藏在一篇课文中,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叫它“文包诗”。

这篇课文是——4.齐读课题。

生读。

5.介绍黄鹤楼。

谁送谁?大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他年轻的时候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时,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十二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经常一起饮酒作诗,成了好朋友。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一天,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去扬州,李白赶来送他。

他俩真是难舍难分,话别的场面非常感人,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1.过渡: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需要老师范读,听听重音、停顿、语速等是如何处理的吗?)2、小组合作读课文。

一人读,三人听。

比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有感情。

3. 检查生字(先来看看生字读得准不准)出示:暂时友谊伫立暮春三月孟浩然饯行(1)这是课文中的部分生字词,谁来读一下?(注意纠正“谊”“孟”的读音。

)(2)指名读,谁再来读一读?(3)一起读(4)“饯行”是什么意思?谁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给它换个词语。

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精选5篇)小学课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1一、说教材《黄鹤楼送别》是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名著”里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文包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別的深情。

教学重点: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殊文体,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教学难点:感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学时,我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取朗读感悟、启发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

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以“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为主。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尝试读、分角色读、自我展示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赛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想象情境,使学生不但能从读中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背景,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黄鹤楼送别》。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情、离别的真挚情感。

(2)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用法和句式结构。

2. 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3.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鹤楼送别》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诗歌解析的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黄鹤楼送别》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和《黄鹤楼送别》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黄鹤楼送别》,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用法和句式结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黄鹤楼送别》,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讲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黄鹤楼送别》的特点和亮点。

(2)提醒学生课后加强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7. 作业布置(1)背诵《黄鹤楼送别》。

(2)写一篇关于《黄鹤楼送别》的读后感。

《黄鹤楼送别》教案四篇

《黄鹤楼送别》教案四篇

《黄鹤楼送别》教案四篇【推荐】《黄鹤楼送别》教案四篇《黄鹤楼送别》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掌握主题文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感悟文本主题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培养言语品质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拟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进步言语表达才能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

烟雾迷蒙俯临长江杨柳依依依依惜别脍炙人口浩浩荡荡繁花似锦飞檐凌空沙鸥点点按捺不住誉满天下永世不绝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拟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

指出课文特点。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

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

然后交流一下。

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之景〔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设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

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

讨论板书:依依惜别〔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

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别》这首诗。

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能够分析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会通过诗词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友情观念。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情感。

2. 古典诗词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如何深入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鹤楼送别》的课件和讲解资料。

2. 学生准备《黄鹤楼送别》的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黄鹤楼的图片,引导学生对黄鹤楼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提问:“你们知道黄鹤楼的故事吗?”引发学生对黄鹤楼的兴趣。

2. 诗文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诗中的“黄鹤楼”象征着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送别友人?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朗读与背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黄鹤楼送别》,并鼓励学生背诵。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黄鹤楼送别》的读后感,深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情感,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写黄鹤楼的诗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实地考察:若条件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黄鹤楼,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增强对诗词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朗读等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诗文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黄鹤楼送别》的教案

《黄鹤楼送别》的教案

《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背景,领会作者王之涣的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组,如“黄鹤楼”、“离别”、“孤帆”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诗句和描绘画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词组的学习和运用。

(2)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朗读和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黄鹤楼送别》。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诗句的意义。

3. 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描绘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描绘画面,感受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黄鹤楼送别》的作者王之涣和诗歌背景。

2. 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3. 生词和词组学习:讲解生词和词组的含义和用法。

4.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句的意义和感受。

6. 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诗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描绘画面:让学生通过描绘画面,感受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五、作业布置1. 抄写《黄鹤楼送别》并背诵。

2. 选择一首类似的送别诗进行学习和赏析。

3. 写一篇关于《黄鹤楼送别》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问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和背诵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写的读后感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

《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别》这首诗。

2. 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黄鹤楼送别》的背景知识。

3. 分析并欣赏《黄鹤楼送别》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黄鹤楼送别》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深入领会。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黄鹤楼送别》全文及其注释。

2. 孟浩然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黄鹤楼送别》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1. 预习《黄鹤楼送别》这首诗。

2. 了解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黄鹤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黄鹤楼有什么了解?接着简要介绍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黄鹤楼送别》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预习《黄鹤楼送别》的心得体会。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黄鹤楼送别》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结合孟浩然的生平,深入分析《黄鹤楼送别》的创作背景。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黄鹤楼送别》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古典诗词?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背诵《黄鹤楼送别》。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黄鹤楼送别》的作者王之涣和诗歌的背景。

解释诗歌中的黄鹤楼和送别的意义。

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释每句诗句的意义。

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黄鹤楼的比喻和友情的象征。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黄鹤楼和送别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送别的情感和意义。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情感。

3.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选择黄鹤楼作为送别的场景。

3.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歌中的送别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和如何表达友情。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学生写一篇关于友情和送别的短文。

4.2 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朗读和讨论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黄鹤楼送别》的文本,包括生字词的解释。

5.2 图片或视频提供黄鹤楼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的背景。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文学鉴赏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诗歌创作学生模仿《黄鹤楼送别》的格式,创作自己的送别诗。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6.2 故事续编学生以《黄鹤楼送别》的故事为基础,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黄鹤楼送别》2. 教材:《唐诗三百首》3. 学科:语文4. 年级:五年级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厚意。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2)诗文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回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李白诗作,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黄鹤楼送别》,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诗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珍惜身边的朋友。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别》。

2. 运用诗中的关键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 收集李白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和欣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黄鹤楼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送别的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2. 对比分析:将《黄鹤楼送别》与其他送别诗进行对比,如《别董大》,让学生分析各自的情感特点。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背景,领会作者王之涣的情感表达。

(3)分析并掌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黄鹤楼送别》。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诗词表达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情之美,珍惜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意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分析。

3.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的鉴赏。

3.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深刻领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解释、句意理解等。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

3. 欣赏法:品味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培养审美情趣。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方式,体验诗歌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黄鹤楼送别》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

2. 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意理解,重点解析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诗歌,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

5. 作业布置:请学生以《黄鹤楼送别》为灵感,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教案编辑专员:X日期:2024年10月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 诗歌表演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表演,评价学生的表现力和对诗歌的感悟。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有关友谊的古典诗词,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进一步感受友谊之美。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境的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黄鹤楼送别》的PPT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黄鹤楼送别》。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诗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分析诗歌结构,讲解意境。

3. 品悟诗歌:(1)小组讨论: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2)全班交流: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

3.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2. 学生反馈:(1)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满意度。

(2)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友谊、感恩主题的认识。

七、拓展活动1.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2. 组织学生参观黄鹤楼,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3. 开展友谊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黄鹤楼送别》的教案

《黄鹤楼送别》的教案

《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鹤楼送别》。

(2)理解《黄鹤楼送别》的诗意和背景,领会作者王之涣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黄鹤楼送别》。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鹤楼送别》的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制作相关课件,展示黄鹤楼的图片和诗歌的意境图。

3. 准备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指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鹤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简介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黄鹤楼送别》,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黄鹤楼送别》,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1)引导学生了解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运用方法,让学生欣赏《黄鹤楼送别》的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反复朗读《黄鹤楼送别》,体会作者的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表演,增强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鹤楼送别》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内涵。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黄鹤楼送别》。

(2)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别》【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译文】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三月的烟花中前往扬州。

孤船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只看见长江的水流向天际。

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名师教案

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名师教案

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别》。

理解诗句的大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句的正确朗读与背诵。

诗句大意的理解。

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2.教学难点:诗句中的生僻字词。

诗句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黄鹤楼,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历史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鹤楼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诗文的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分组合作,进行接力背诵。

3.诗句大意的理解(1)教师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句大意,加深理解。

4.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情感体验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感受友情的力量。

(2)学生分享自己的离别经历,表达对友情的感悟。

6.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7.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别》。

(2)结合诗句,描绘一幅离别场景的画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背诵、理解和分析中,深入感受《黄鹤楼送别》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巩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在示范朗读时,可以加入对诗句情感变化的解读,如:“同学们,注意这里‘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两个字传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深深怀念,我们朗读时,可以将这种怀念的情感融入声音中。

黄鹤楼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

课题:25.黄鹤楼送别实验小学 XXX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过程与方法1.诗文对照阅读,了解合理想象对理解诗歌的妙处。

2.理解感受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的情景。

抓住重点句子感悟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朗读感悟、想象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诗句意思,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播放歌曲《烟花三月》。

2.从大家陶醉的神情中,我看出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曲。

歌曲中有这样一句词:“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知道是谁牵谁的手吗?3.对,说起李白和孟浩然,还有一段故事呢。

话说李白年轻的时候,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云游天下。

在路过湖北襄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别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天,孟浩然要去扬州了,这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可真是难舍难分啊,话别的场面十分感人。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看那话别的场面好吗?现在学习《黄鹤楼送别》,老师来板书课题,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生答,师引导:晚春三月,李白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走后,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了一首诗,诗名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朗读词语,感知诗歌意境。

1.我们知道了课文的大致意思,那么课文中的词语都读准了没有?老师来检查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酒隐安陆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谁?下面几首诗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了。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从此,浩然就对官场不怎么感冒了。

据说,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时正与朋友喝酒,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新唐书》有记载:“浩然斥曰:‘业已饮,惶恤他!’卒不赴。

韩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

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

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

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

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

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

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

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

”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

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其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风格意境却有相似之处,而境界高远确也难分高下了。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能得李白如此厚爱的人,当少之又少了。

赠孟浩然作者: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2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3,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4,迷花不事君5。

高山安可仰6,徒此揖清芬7。

全部注释1.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隐居之后。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古人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中:读去声,动词,?quot;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典事详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5.迷花: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6.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以·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新唐书·文艺传》载:孟浩然“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

'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李白此诗对孟的称誉与以上记载相符。

李白**自由,毕生对隐逸之士特怀敬重和神往之情,孟年长李白十二岁,且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心仪。

此诗前六句以叙述语写出传说中的孟浩然飘逸脱俗的风采神韵,李白此时尚未见其人,故此想像之辞中,洋溢着一种不无神秘色彩的称誉之意和敬仰之情。

七八句于仰慕之外,又含未能谋面的遗憾。

访者和被访者,都透出一股淡泊超旷、潇洒风流的隐逸之气。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quot;矫然不变,三四(句)十字尽一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幅大写意的江畔送别图。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武汉市蛇山黄鹄矶头。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在唐代为扬州广陵郡治所,也就是在诗中的“下扬州。

”这首诗是李白,也是唐诗中最动人的送别诗之一,但是全诗却没有一个字提到离情别恨。

所以唐汝■说这首诗“目力已极,离思天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当然没有言情,言外之意,是否也饱含“离思天涯”呢,故人,当然是指老朋友,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年纪较长的一位,出生于武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比李白整整年长十二岁,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去世,孟浩然去世时,李白还不满四十岁。

孟浩然是位几乎一生都没有从政做官的“闲人”,仅在张九龄罢相后贬荆州长史时,在他手下担任过从事一职,这在盛唐的著名诗人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但是李白对孟浩然却是十分敬重的,他曾经写过《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孟浩然闲云野鹤似的生涯,对酷爱自由、正值盛年的李白来说,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所以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现在这位值得尊敬的“故人”要离去了,要告别千古胜迹的黄鹤楼了,之所以在诗中重提此楼,大概是因为李白曾在黄鹤楼上,多次与“孟夫子”流连忘返,忘形尔汝吧。

而且此处又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的种种神话传说,也为孟浩然的离去增添了几分遐想。

就在这烟花似锦,春光如梦的季节里,在黄鹤楼脚下,送孟夫子顺江东下,直赴那人间天堂的扬州名城。

此人,乃“风流天下闻”的当代名流;此时,乃大唐开元盛世,千古难逢;此景,又逢阳春三月,从黄鹤古楼到扬州古城,大江上下,该有多少看不尽的风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神往。

开头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事,包含了李白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呀。

而此时,他又有多少话想对孟浩然倾述呀。

想一想,他在《赠汪伦》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的潇洒,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而这会儿的李白恐怕不会联手而歌、边跳边唱的为孟浩然送行了。

他不但没有在分手之际“踏歌”,甚至在孟浩然已经登舟远去之后,还独自一人默默地伫立江边,目送着孟浩然所乘的江船扬帆东去,直到不见踪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是写景,当然也不是抒情,而言外之意,却是饱含“怅望之情”的。

一开始,是黄鹤楼下,长江岸边,孟浩然在舟中,李白立岸上,两位诗人,拱手相别,渐渐地,船离码头,渐行渐远,朋友的身影也看不清楚了,只剩下远处江心的一片孤帆,在顺江而下,最后,连帆影也没有了,只有脚下那不尽的滔滔江水,还在无语地向着朋友远去的天边流淌。

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帆影,直至消失,也不曾离去,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翘首凝望朋友所乘的的江船不断远去,直到消失以后,才注意到那一江春水,正浩浩荡荡地向着水天相接的天边流去。

这虽是写景,可又有谁能说不是在抒情呢,李白把他对朋友的无限眷恋,都融入了那远去的江帆之中,汇进了滔滔的江水之中。

让人感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悠远境界。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传涌千古的名诗,连小学生都能背诵,确实令人百读不厌。

这是一首意境幽远开阔、情意深挚浩瀚的送别诗。

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抱负,给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

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公认他是从初唐陈子昂到盛唐李白、王维这个过渡时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诗人。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名胜古迹。

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比他大十二岁的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孟浩然诗名满天下,此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并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到江边送别,并写下了这首雄浑壮阔,幽深高远的名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的大意是老朋友在西部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向东去广陵和江南一带。

孤零零的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诗中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

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近百年没有再重修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