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七年级()集体备课教案:1.3.1有理数的加法(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其他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但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理数加法的PPT,内容包括实例讲解、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加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2元,又买了一支橡皮,价格为1.5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已知两个有理数a和b,如何计算它们的和?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3.1《有理数的加法(1)》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3.1《有理数的加法(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1)》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知识,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的运算规则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
2.难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有理数加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理数加法的教学PPT,包括导入、讲解、练习等环节。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问题。
3.学习任务单:设计一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有理数加法的相关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温度变化等,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优质教案1
;
问题(4):先向右运动了 3 m,再向左运动了 5 m,
物体从起点向 左 运动了 2 m , 3+(-5)=-2 ;
问题(5):先向左运动了 5 m,再向右运动了 5 m,
物体从起点运动了 0 m , (-5)+5= 0 .
总结问题(3)(4)(5)归纳:
(-3)+5= 2 ; 3+(-5)=-2 ; (-5)+5= 0
式表示呢?
5+0=5. 或 (-5)+0=-5.
整体预设 小结
结论: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概括: 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相加得 0.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
有理数的加法
学科
数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主备人 教授者
课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
知识
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
三
目标
维
能力 1、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目
目标 2、由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标
情感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
目标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1)》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材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从而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相关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他们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对于正负数的加法,他们可能还停留在“正数加正数是正数,负数加负数是负数”的层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有理数加法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温度变化、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和分数的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是正数和负数相加,我们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法。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1.3.1《有理数的加法(1)》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1.3.1《有理数的加法(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1)》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互为相反数的概念以及绝对值的概念。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互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引导为主,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将会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互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互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互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会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3.合作交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知识讲解:讲解互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加法的运算律以及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以及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
提问:当你购物时,如何计算找回的钱?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以及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引导学生跟随讲解,主动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批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运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对符号的运算规则不够熟悉,对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计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用于展示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1)
3、结合例题,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步骤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申明:
本课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家完成预习。所以没有课堂练习的部分。
小结
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步骤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1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几乎没有负数的概念,小学的算术都是整数之间的加减,不涉及负数的运算,所以,本节课中和的符号的确定是一个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初次学习负数,有理数的加法中特别是涉及负数的加法时,又可能颠覆了他对加法运算的已有认识,和的符号的确定很让部分学生经常出错。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授,示范。并归纳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直截了当的给出加法的法则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利用自己编辑的表格讲解法则的具体情景及操作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13131有理数的加法132
1 .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在足球比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若某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即红队进5个球,失2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5+(-2),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二、讲授新课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写成算式就是5+(-3)=2(m)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
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3.1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
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
3、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
教学
重点
和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
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教学互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
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则红队的胜球数,可以怎样表示?蓝队的胜球数呢?
(学生思考回答)
思考:请同学们想想,这支球队在这场比赛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什么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与同伴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把两个有理数相加归纳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这三种情况.
2、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I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 m.
(1)(小组合作)把我们已经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并求出结果,解释它的意义.
(2)交流汇报.(对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算式由教师写在黑板上)
(3)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符号,绝对值)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法则.
3、有理数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第一部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加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对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
2.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并能解释运算过程。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
2.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练习,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2元,又买了一块橡皮1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有理数加法的定义,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等。
1.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相反意义的量相加的情况?”比如,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合并计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加法的奥秘。
举例解释:
(1)理解运算律:通过对比举例,让学生明白同号相加和异号相加的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2)灵活运用运算方法:如遇到+3+(-2)+(-1)的计算,可以先将+3和-2相加,得到+1,再将+1和-1相加,得到0。简化计算过程,避免直接从左至右相加的复杂性。
(3)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问题,可以将购物金额设为有理数,利用加法运算律计算找零金额。
4.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包括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以及零与任何数相加的情况。
-运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强调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能够根据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相加和异号相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3+(-2)的结果是+1,因为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数的运算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好比是工具和基础设施.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法具极其很重要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以下教学设计.二、教法分析: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2)使用合适的评价: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情感与知识技能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4) 多样化理解法则: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三、学法分析: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2、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发现有理数加法的不同形式的解释方法,从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3、注重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这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予规范矫正.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会用正负相抵法进行运算.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运用“相抵相消”法.【教学工具】PPT演示五、教学过程的设计1、导入激趣游戏导入: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一)》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有理数的其他运算和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对于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和运算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相关内容。
3.准备相关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和相关运算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例子来运用所学的有理数加法运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3.1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1〕【教材分析】从初中阶段整个知识系统来说: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根底,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代数学习的一个开端,许多后续知识〔如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的学习都与有理数运算息息相关.就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学习的一个重点.逆运算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本质都是加法,因此加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局部.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并开始形成初步的分类思想,这一节的学习起到很大作用【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学习根底较通薄弱,学习能力还不够强.过小学四那么运算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知道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但是学生已经知道数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出现了负数,并且学习了数轴和绝对值,这些根底是学习新课的必备条件.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反应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那么,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那么【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学测查互助点拨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二、例题示范提炼方法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下图: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米,写成算式就是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列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那么吗?有理数加法法那么〔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三、师生互动稳固新知1.填空:〔口答〕〔1〕〔-4〕+〔-6〕= ;〔2〕3+〔-8〕= ;〔4〕7+〔-7〕= ;〔4〕〔-9〕+1 = ;〔5〕〔-6〕+0 = ;〔6〕0+〔-3〕 = ;2.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1〕〔-3〕+〔-9〕;〔2〕〔-4.7〕+3.9.四、应用提升挑战自我1.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假设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假设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2.│a│= 8,│b│= 2;〔1〕当同号时,求a+b的值;〔2〕当异号时,求a+b的值.五、经验总结反思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感悟?给同学、老师说一说?【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1.有理数加法意义,有理数加法法那么,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一)第9学时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课堂活动: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实践应用问题1.计算(1)(+8)+(+5) (2)(-8)+(-5) (3)(+8)+(-5)(4)(-8)+(+5) (5)(-8)+(+8) (6)(+8)+0;问题2.某公司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单位:万元)(1) 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四、课堂反馈: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 (1)(+10)+(-4) (2)(-15)+(-32) (3)(-9)+ 0(4)43+(-34) (5)(-10.5)+(+1.3) (6)(-21)+31 知识巩固一、选择题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 .两数同负 B .两数一正一负 C .两数中一个为0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互为相反数D.符号不同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正数4.使等式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A.任意一个整数B.任意一个非负数C.任意一个非正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若,0=+b a 则b a -=B.若,0>+b a 则0,0>>b aC.若,0<+b a 则0<<b aD.若,0<+b a 则0<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二、判断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2.若a>0,b<0,则a+b>0.(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若x+y=0,则︱x ︱=︱y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三、填空1.(+5)+(+7)=_______; (-3)+(-8)=________;(+3)+(-8)=________; (-3)+(-15)=________;0+(-5)=________; (-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3.(-5)+______=-8; ______+(+4)=-9._______+(+2)=+11; ______+(+2)=-11;5. 如果,5,2-=-=b a 则=+b a ,=+b a四、计算(1)(+21)+(-31) (2)(-3.125)+(+318) (3)(-13)+(+12)(4)(-313)+0.3 (5)(-22 914)+0 (6)│-7│+│-9715│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
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 6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2、在归纳、概括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在涉及负数的加法运算时采用的由简单但复杂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
涉及负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
复习回顾
引出问题
合作探究
形成新知
典例精析
运用新知
归纳小结
自我完善
问题1:提出问题
在学习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后,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我们在学习有理数时,知道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0,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两个有理数做加法运算,那么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的算式?
结论:负数与负数相加,取负号,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观察:5+3=8,-5+(-3)=-8.
问题: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最后,我们来学习“正数+负数,负数+正数”的情况”.
(-5)+3=?5+(-3)=?5明它的合理性吗?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做一做:
计算:(1)(-3)+(-9)=
(2)(-4.7)+3.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1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在足球比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若某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即红队进5个球,失2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5+(-2),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二、讲授新课
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写成算式就是5+(-3)=2
(m)
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
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
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知识
四、总结
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再按法则运算;
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注意:要借用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
科目四考试 2016科目四模拟考试科目4最新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