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语录教学设计实用

合集下载

孟子教案8篇

孟子教案8篇

孟子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孟子教案8篇有针对性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系统化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孟子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试, 评估学生对《孟子语录》内容 的理解和记忆。
情感态度
了解学生对孟子思想的认同程 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体验。
教学策略调整
01
02
03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 需要调整。
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 整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 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 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详细描述: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 拓展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孟子和儒家思想的基本认知, 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教学策略
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 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更新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 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自 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认 识。
教学技巧
学习新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 水平。
学科交叉
了解其他学科与《孟子语 录》相关的内容,实现跨 学科教学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 神,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思想精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 通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01
总结词:激发兴趣
02
详细描述:通过讲述孟子的生平故事或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给予鼓 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积极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孟子语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孟子语录》教案、教学设计
2.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孟子语录》中的某个道德观念,如仁爱、正义等,并以家庭为单位,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讨论稿,分享家庭成员的不同观点和感悟。
3.小组合作作业: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孟子语录》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其他篇章,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解析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孟子的哲学思想。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3.教学评价设想: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给予及时反馈。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家庭亲子关系,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探讨孟子的道德观念。
4.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孟子语录》的相关内容,配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和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句《孟子语录》中的经典句子,讨论其含义和现实意义。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2.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上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尚不成熟,需要通过学习《孟子语录》来进一步引导和塑造。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孟子语录》教案2篇

《孟子语录》教案2篇

《孟子语录》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Mencius' quotations《孟子语录》教案2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孟子语录》教案2、篇章2:《孟子语录》教案篇章1:《孟子语录》教案一、检查预习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三、学习新知: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课文分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所:不译。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

亦:也。

可:能。

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

舍:舍弃。

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

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

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理解、感悟文言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背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孟子语录》中部分语句的理解和背诵。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孟子思想。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孟子语录》文本3.朗读、背诵示范音频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语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经典语句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对每个语句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学生跟读、背诵经典语句,教师进行指导。

第三环节:文言文朗读、背诵技巧讲解1.教师讲解文言文朗读、背诵的技巧,如停顿、语气、节奏等。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朗读、背诵练习。

3.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背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环节:深入感悟孟子思想1.教师引导学生从经典语句中提炼出孟子的思想,如仁爱、忠诚、勇敢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孟子思想的感悟。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孟子语录》。

六、课后作业1.背诵《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文言文朗读、背诵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孟子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让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经典语句学习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学生甲:“我觉得是说人的本性是相似的,但因为习惯的不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孔孟语录课程设计

孔孟语录课程设计

孔孟语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孔孟经典语录,掌握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孔孟语录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3. 学生了解孔子和孟子的生平事迹,把握儒家学派的基本理念。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探究,提升解读经典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简短的文章或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学生通过课堂互动,提高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诚实守信、仁爱宽容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学习孔孟语录,激发对道德修养、人生哲学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拓展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孔孟语录,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好奇心强,善于表达。

教学要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孔子语录选读:《论语》精选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分析其教育、道德观念。

2. 孟子语录选读:《孟子》精选语句,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等,探讨其政治、人性观点。

3. 孔子与孟子生平简介:介绍两位儒家大师的生平事迹,了解其思想形成的背景。

4. 儒家思想概述: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基本理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孔子语录选读(1),分析其教育观念。

第二课时:孔子语录选读(2),探讨其道德观念。

第三课时:孟子语录选读(1),分析其政治观点。

第四课时:孟子语录选读(2),探讨其人性观点。

第五课时:孔子与孟子生平简介,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

《孟子》教学设计13篇

《孟子》教学设计13篇

《孟子》教学设计13篇《孟子》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

3.搜集孟子名言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臧克家写的一首诗《有的人》吗?(生:记得)在这首诗歌当中有这样一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两类人,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民永远记住了他。

那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说明一下。

(生:黄继光、雷锋、任长霞、沈浩……)今天,老师带同学走进孟子,看看孟子如何教我们做人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语录》。

(板书课题)2.释题3.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提出“仁政”思想。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生齐读目标,把握目标内容。

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文章。

学生勾、画、圈、点。

2.学生集体朗读文章,要求读通读准。

3.自学文章,小组之间交流、探讨文章内容。

4.汇报。

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们的收获好吗?谁能合起来说说文章的内容?四.交流探讨,理解真意你如何理解孟子的观点?请你举出历史上有名的“舍生取义”的例子。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做评价。

)五.提高升华1.课件出示孟子名言,学生朗读并摘抄。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六.作业课堂作业:1.孟子这段话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什么设喻,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2.成语“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以及孟子名言。

2.完成《配套练习》的《孟子语录》一课。

《孟子语录》备课教案:开启中华传统文化探究之路

《孟子语录》备课教案:开启中华传统文化探究之路

《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开启中华传统文化探究之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而其中最深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便是孔孟之道。

孟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孟子思想,了解孟子思想体系,这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涯规划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此,我们可以依据《孟子语录》编写一份孟子思想课程设计。

该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思想,更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孟子思想的精髓,为学生中华文化的探究之路带来很大的帮助。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目标(1)了解孟子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

(2)掌握孟子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还可以通过表演、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孟子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3.教学内容孟子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以及孟子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1)孟子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①天命观:孟子提出了“天命论”,认为天命是一个人所应当走的道路。

②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③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关系的伦理观:孟子强调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的伦理观。

(2)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①孝敬父母:孟子提出了“至孝”的概念,强调了对父母的孝敬之道。

②弘扬仁爱:孟子认为,“仁爱”是人们最重要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仁爱”精神,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③关注公共事务:孟子在关于“仁政”的思想中强调,一个真正的君主必须以仁德来治理国家。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会孟子思想的精髓。

2.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孟子语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悟孟子思想。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孟子思想的深入挖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孟子语录》原文及注释。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介绍孟子及其地位,引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儒家经典,如《论语》等。

2.学习《孟子语录》(1)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语录》,理解文意。

(2)教师讲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思想。

(3)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3.案例分析(1)教师举例分析《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将孟子思想融入生活。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孟子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5.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孟子语录》学习心得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悟了孟子思想。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不足(1)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充分挖掘《孟子语录》中的所有经典语句。

(2)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辅导。

3.改进措施(1)在下一节课中,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针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提高其文言文水平。

4.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

《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章节内容:第一章至第五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孟子语录》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孟子语录》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2.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古文阅读和理解。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孟子》一书。

2. 参考资料或辅导书。

3. 投影仪或白板。

二、第一章:孟子简介教学内容:1. 介绍孟子的生平背景和思想体系。

2. 解释《孟子语录》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了解孟子的生平背景。

2. 讨论孟子的思想体系,让学生了解其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3. 分析《孟子语录》的价值,强调其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记录下重要的信息和概念。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孟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三、第二章:仁爱之心教学内容:1. 解释仁爱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析孟子关于仁爱的论述和例子。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章,理解仁爱的概念。

2. 分析孟子关于仁爱的论述,让学生明白仁爱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孟子如何通过仁爱之心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章,思考仁爱的意义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

2. 小组讨论,分享对仁爱之心的理解和例子。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仁爱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四、第三章:人性本善教学内容:1. 解释人性本善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析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论述和例子。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三章,理解人性本善的概念。

2. 分析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论述,让学生明白人性本善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孟子如何通过人性本善来解释和指导人的行为和修养。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章,思考人性本善的意义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

孟子语文教案:名句的赏析与运用

孟子语文教案:名句的赏析与运用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尤其注重于人的道德修养及教育。

他的《孟子》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之道”。

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将孟子的思想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对学生道德品质塑造有所帮助,同时也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

一、孟子语文教案-经典名句的赏析1、名句一: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思想中的一大核心观点。

这句话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出生时都是无邪、无邪恶的,而道德的败坏是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使人变得恶劣。

这段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性天然的善良,而学校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自身的良善与美好,并引导其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2、名句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为一个有用之人,需要经历许多的困劣环境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这段话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努力的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需要用心、用力、耐心和坚持;也可以通过这个名句,让学生感受到磨砺的苦重程度,提高他们的品格和责任感。

3、名句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提醒了我们,行为的动机不同会导致结果的不同,正义正是我们世界上最重要和最高尚的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这句话可以被视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的标志。

这可以激励学生去关注领导品德的重要性,自觉地追求正义,并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小人”在这里不代表人的素质低下,而是指着一种非正当行为、毫无原则、只为满足自己私欲的行为。

二、孟子语文教案-经典名句的运用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爱好孟子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语境的把握。

同时,阅读孟子经典名句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速度更为透彻和快速;而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名句,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深思熟虑、深层思考”的阅读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孟子的思想精髓。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题2.掌握孟子的经典语录,并理解其深层含义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4.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准备:1.孟子语录的选取和整理2.学生课前阅读和思考材料的准备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以“孟子与教育”为题进行导入,让学生简单了解孟子的生平与其在教育领域的形象。

2.展示孟子的育人理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理解经典语录(30分钟)1.介绍和解释孟子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特点。

2.引导学生对选取的孟子语录进行阅读和思考,理解其深层含义。

3.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录,展示他们的理解和思考。

4.分组进行分享,促进全班的交流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培养道德品质(30分钟)1.选取几条与道德有关的语录,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2.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这些语录的理解,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语录相符合的例子,并分享给大家。

4.通过实例的分享和讨论,强调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第四步:拓展思辨能力(30分钟)1.选取一些涉及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的孟子语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以课堂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思辨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5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自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收获。

2.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自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价:1.对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理解的评价;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的表现和发言;3.学生书面总结的内容和思考的深度。

这是一份基于孟子语录的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孟子思想,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思辨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阅读《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

教学难点:“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1、作家作品: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

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欲:想得到的亦:也子得兼:该词位置前后颠倒,应作“兼得”,译作“同时得到”。

舍:舍弃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理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鱼熊掌——舍鱼﹜舍生取义生义——舍生小学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经典备课教案二设计理念:对于含义深刻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我追求自然、浅显、巧妙、简单的方法,引领学生去破译、解读文本。

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感知文本主旨,了解孟子思想。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意思。

领悟“舍生取义”的。

教学重、难点: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孟子语录》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孟子语录》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孟子语录》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语录》的基本内容和作者2.能够理解《孟子语录》中的主要观点,如仁义、修身等3.能够进行基础的文学鉴赏,理解其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4.通过诵读、演绎等方式,体验《孟子语录》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1.通读《孟子语录》中的选段,理解其中的主旨思想2.理解课文中的常见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借代等3.能够读懂生僻字,并运用到写作中4.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了解不同观点和观点的分析和判断教学难点1.如何将课文的思想点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2.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到文学鉴赏的层面3.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整理好教案和教材2.了解准备好《孟子语录》选段以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备课中使用3.将教具和学生习作准备就绪,如黑板、白板、书法纸、笔、录音机等学生定情阶段1.介绍孟子及其思想背景2.对学生展示反映孟子思想的名言警句,在学生中树立起爱国、尊师重道、乐观向上、诚信守约等正确的价值观新课呈现阶段1.介绍课文内容,并简单分析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主旨2.带领学生共同品味《孟子语录》的文字之美,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学习过程中展开阶段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让学生理解其组成结构2.对重难点进行逐一解释,并与相应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3.讨论课文中的文学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解释并自己设计,更好地理解这些修辞手法4.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思考和表达,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课外拓展阶段1.借助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并扩展其知识面2.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至更高水平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融入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拓展阅读等,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不断思考和表达,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收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孟子语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孟子语录》中的经典句子;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孟子语录》的精髓和价值,并能够引用经典句子;2.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理解《孟子语录》中的深刻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古代哲学家孟子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带领学生分享对孟子的印象和理解。

2. 展示(10分钟)展示并讲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孟子语录》的精华内容。

3. 理解(20分钟)1.把《孟子语录》中的句子分成若干组,让每组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对一组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并整理出其中的重点内容;2.老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并搜集经典句子,大家一起理解和探究。

4. 运用(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比赛,让学生一起在讨论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情境,运用《孟子语录》中的经典句子,并对比各组的答案进行评分;2.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巩固并提高对《孟子语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5分钟)老师让学生在班级内交流,总结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讲述各自的感受和思考。

四、教学用具和桌面黑板、书本、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五、教学扩展1.老师建议学生多看一些和《孟子语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2.老师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语文文章,运用《孟子语录》中的经典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3.老师提供课外补充内容,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素材和讨论话题,进一步挖掘《孟子语录》中的意义和传承价值。

六、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对《孟子语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比赛中的表现;3.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七、教学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相互探讨的学习方式;2.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3.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开口说话,逐步提高存在的不足。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教案一、教材分析《孟子语录》是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它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孟子语录》,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

这篇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孟子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孟子的思想,了解孟子的人物形象;–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正确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孟子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敬仰和钦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习策略:–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2.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引导学生对孟子进行思想认知;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和课件;2.学生练习册;3.课堂活动准备。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相关图片、文字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孟子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孟子吗?你们知道他有哪些思想吗?第二步:导读课文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标题和主题,并让学生说出文章大意。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细节。

第三步:阅读理解与讲解1.导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型,结合课文理解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提问学生:文章中孟子通过什么方式教会小鸟和小鱼相互尊重?第四步:合作探究1.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孟子这一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五步:拓展延伸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孟子及其思想,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孟子。

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觉得孟子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意义?为什么?第六步:归纳总结1.导引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课文中提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并给予肯定。

孟子语录 获奖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 获奖教学设计

孟子语录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

1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1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6.于我心有戚戚焉。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语录》教案

《孟子语录》教案

《孟子语录》教案【一】一、检查预习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三、学习新知: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课文分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所:不译。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

亦:也。

可:能。

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

舍:舍弃。

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

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

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

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

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

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学习目标: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

《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孟子语录》语文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中的经典语录。

2. 学会分析孟子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孟子》中的经典语录。

2. 孟子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1. 孟子语录的理解和应用。

2.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孟子》中的经典语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孟子》中的经典语录,理解语录的含义,体会孟子的思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孟子思想的基本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孟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孟子》语录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孟子思想的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时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介绍《孟子》的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孟子的思想世界。

2. 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语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将孟子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孟子》选篇2. 参考资料:关于《孟子》的解读、注释、译文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资料、学术文章等5. 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全篇或其他相关书籍,拓展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十二册学校:育寨小学执教:崔静《孟子语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孟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教材分析:《孟子语录》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生命”这个主题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不必作过多的分析,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幻灯片教法学法:阅读法、谈话法等。

设计理念:文言文的学习对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挺难,难读难懂,但文言文真的很美,因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中化民族的人文精髓。

1、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不是着眼于学懂这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这一次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的新鲜有趣,课堂上所创设的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贴心的鼓励,都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给他们一点轻松的感觉,有滋有味的朗读,更让学生在轻松之上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而课堂上一些文言名句的穿插运用,反复吟诵感受韵味,都是试图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以指导朗读为主。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文更是这样,课堂上一开始试着读环节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对课文有了大概的印象,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些初步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研读交流中,有各种形式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接读等这些都是把读通读懂与读出韵味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在最后的吟诵体味环节中,创设情境,自由吟诵配上音乐让学生尽情展现,使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从一头雾水到有滋有味的进步过程,这则是得益于有效的朗读训练。

3、贯穿一些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短短四十分钟交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如果能够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则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我时不时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反复的朗读是学文言文的决窍,对照注释逐字逐句地理解,对于文言文经常出现的“也”字的朗读语气等虽然在我们看来再简单不过,但是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今后学习的重要方法。

4、举例提升思想内涵。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但“舍生取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尤其是对的“义”理解,所以我将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作生动形象的事例来让学生理解,并且和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比较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理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过程:一、导入:1、六年级上册咱们学了一篇文章《学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还记得它的作者吗?(板书:孟子。

)关于孟子同学们对他了解吗?2、了解孟子(幻灯出示教师介绍):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战国时期说服了好几个国家的君主,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今天,我们就从它的一则语录中去了解孟子的思想,来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板书:语录。

)二、初读课文:1、古代文言文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现在我们算是和课文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谁愿意试着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四个人来读,一人读一句,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3、文言文的朗读除了读准字音,还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我也想试着读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4、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试着自己找感觉再来读一读。

5、指名读。

谁还想读?老师相信你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6、咱们男生和女生比赛一下谁读得好。

三、研读课文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每个词语的意思。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量。

3、从大家自信的眼光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学有所获,关于文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质疑。

)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呆会一定解决,你在听的时候可要仔细,先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预设:(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①从哪个字看出鱼是我想要的?(欲)②从哪个字看出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亦欲)③看来你真的读懂了这句,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学生评价)④他理解了大家理解了吗?理解了一起读。

⑤提醒大家“也”字在古文里经常出现表示这句话语气非常肯定,再读。

⑥要知道,鱼和熊掌都是珍贵的美味,那可是得之不易啊,再一起读。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①面对渴求的这两种美味,孟子做出的选择是?谁读懂了下一句?②什么条件下舍鱼而熊掌?③从哪看出不能同时得到?(得兼。

“得兼”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兼得,就是同时得到。

)④说明什么更珍贵?你能替孟子做一下选择读读这句吗?(学生评价)⑤点明熊掌确实比鱼更珍贵,大家一起读。

⑥我们把孟子列举的第一种情况及他做出的选择连起来读。

⑦继续,剩下的两句你还读懂了哪句?(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①“生”指什么?“义”指什么?②大家一起说“义”指的就是:(真理、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

)③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正义又是何等的高尚,你能把这一句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评价)④点明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及对正义的追求,大家一起来读。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①如果这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做出的选择是?谁读懂了最后一句?②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连生命都在所不惜,你能替孟子做出选择把这句读给大家听听吗?③把“取义”二字读得很坚定,说明你也像孟子一样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④为了正义宁愿舍弃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大家一起来读。

⑤现在我们也把孟子所列举的第二种情况及他所做的选择连起来一起读。

4、短短四句话61个字便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点那就是:(舍生取义),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

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5、读得挺顺畅,但是文言文的朗读讲究断句,某些地方声音拖长一些,那感觉更好。

这样,咱们配合着来读,我读上半句,大家来接下半句。

6、听着大家的朗读,让我想到两个字那就是陶醉。

要是我们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该多美。

比如你就是私塾的白胡子老先生,或是温习功课进京赶考的书生或者你就是孟老夫子,站起来拿起书读出自己最美的感觉。

四、情感升华:1、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赞扬,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你能举出一些舍生取义的事例吗?(教师对学生举出的例子总结:这些人为了他人的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真理和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就叫舍生取义。

)2、和这些思想、道德崇高的舍生取义者相比,有一些人的行为却让人大失所望,(举例如)这些人的行为叫:(引导学生说: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引导学生说:遭人唾骂,遗臭万年),而舍生取义者的名字将会(引导学生说: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3、这就是孟子教导我们的思想,为了正义,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做不义的事。

孟子的很多思想观点比如说他的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的观点,都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从它的一些语录中去感受,(幻灯出示反映孟子思想的经典语录)学生一起读。

五、总结:我们经常在犯了错误时自我解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孟子称为亚圣,可见他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孔孟之道及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学说。

板书设计:孟子语录鱼熊掌舍鱼取熊掌生义舍生取义....课文分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所:不译。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

亦:也。

可:能。

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

舍:舍弃。

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

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

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篇讲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不太感兴趣觉得枯燥,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道理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学法1、教法:范读领读、点拨教学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四、教学流程1、警句引路、导入新课2、范读激趣、领读通文3、熟读成诵、疏通文意4、同桌互讲、全班交流5、合作探究、读书明理6、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的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