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铁路中学2015年高一物理教案(人教版必修1)3.3《摩擦力》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教案

七、教学过程
【提问】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
七、作业设计
小制作:用光碟、气球、瓶盖、万能胶制作一个气垫船。

书面作业:以“假如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观察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摩擦现象(10个以上),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设计意图:自制气垫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气垫船的原理,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观察周围的摩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能够真正地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会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1、3摩擦力
一、摩擦力4、实验结论:
1 、概念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分类: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减小摩擦:
1、假设:与压力大小有关
2、设计实验方案
3、动手实验。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

《3.3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归纳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通过实验过程,感知静摩擦力的大小,认识最大静摩擦力。

3.通过问题情境,归纳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通过实验过程,认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正压力有关,会用F=μF 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体会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静摩擦力的方向,大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大小。

难点:静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观察图片中小朋友推木箱的过程,思考以下问题:1.甲图中小朋友有没有推动木箱?乙图中有没有推动木箱?为什么?2.丙图中小朋友有没有推动木箱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和方向阅读课本57页,结合下列情境1、2、3、4,完成探究一:探究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情景1:如图甲所示,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

情景2:如图乙所示,在竖直墙面上,①如果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

②如果撤去外力F,物块沿竖直墙面下滑。

情景3:如图并所示,将一小物体放在固定斜面上,①如果斜面粗糙,小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②如果斜面光滑,小物体沿斜面下滑。

情景4:如图丁所示,货物被一倾斜传送带匀速送到高处,且货物和传送带相对静止。

问题1.试结合上述情景,讨论下列问题:(1)图甲中,物块是否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设计意图:找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

)(2)试比较图乙中两种情况下,物块是否都受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设计意图:找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挤压。

)(3)试比较图丙中斜面光滑与粗糙两种情况下,小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有何不同?为什么? (设计意图:找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

)(4)图丁中,传送带靠什么力把货物送到高处?此力方向如何?(设计意图:感受静摩擦力也可以充当物体运动的动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3_摩擦力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3_摩擦力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摩擦力教案摩擦力重/难点重点:1.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这些内容不可能在我们这一节课就能完全解释清楚,让学生全部了解,应该让学生先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摩擦力不止一次地将会出现在将来的学习中。

难点分析:摩擦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节课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我们身边随手可见的例子和简单的学生实验来进行的,一定要注意避免的是把知识点强加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

突破策略大家讨论归纳一下静摩擦力的特点。

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M f 表示。

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师:对于静摩擦力,我们还要讨论几个问题,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静摩擦力能不能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之间?静摩擦力中的“静”应该是指的相互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它应该是指的相对静止。

第二个问题是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来做。

例1. 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B.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l 23C. 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来,表明手对油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跟油瓶受到的重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瓶的重力(大小)决定;油瓶变重,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必须随之增大,手握得紧一点,相应的最大静摩擦力值也就大一些,才能保障油瓶不会掉落下来;如果手握得不够紧,正压力不够大,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油瓶的重力,油瓶就会掉下来。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教学设计】《摩擦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教学设计】《摩擦力》

《摩擦力》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本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对这节教学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把它放在一个较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对待。

学好摩擦力的知识对于之后学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以往教材相比,本节教材在处理摩擦力的教学内容上有所调整,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

这样的处理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的。

教材的编排思路很清晰,先是从身边的事例出发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中小孩推木箱而不动让学生初步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接着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表达式。

(1)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3)会运用公式F=µ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让学生经历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让学生知道生活、生产中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意识。

(1)重点①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②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会应用公式F=µFN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木块、轨道、弹簧秤、钩码等1.摩擦力概念的引出通过“体验活动”——“几个人才能将两书分开?”明确提出摩擦力的概念。

2.认识静摩擦力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通过该实例要让学生会用二力平衡知识求出静摩擦力大小,知道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教学中,首先要强调静摩擦力方向的方位:“总是沿着接触面”,如果接触面是曲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

接着要引导学生体会“相对运动趋势”,学生对“相对运动趋势”常常感到不好理解,对“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不好判断。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3.3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3.3摩擦力

4·提问:在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在木块和木板刚要相对滑动那一瞬间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演示探究: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得出结论5·和同学一起解释课前的游戏·提问摩擦力的利与弊4·听讲·回忆、反思·观察并思考5·听讲·回答问题反思在前面的实验探究中容易被忽略的现象,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强化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深刻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结1.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知识、方法方面总结)2.实验探究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摩擦力的知识?1.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2.使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向课外延伸布置作业书面作业:课本P61 练习课后阅读:流体的阻力板书设计教学说明1.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初中学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但学生对它的理解并不完整,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教师引导、启发下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探究实验。

2.摩擦力的方向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利用生活用品形象说明摩擦力的方向,易懂易操作。

3.科学探究是一种严谨的、按规范进行实践的活动,让学生既要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又要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4.关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很难观察到由静止到运动瞬间的拉力值,因此本课选择了视频辅助教学,利用慢放功能,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相关现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3摩擦力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3摩擦力教案设计

3.3摩擦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课件、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毛巾、棉布,毛刷、身边的物体(讲桌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也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问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为什么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引出摩擦力二、新课讲解板书:3.3.摩擦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摩擦力,通过直接提问使学生回忆并叙述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课件展示)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提问生活中摩擦力例子,举例(课件展示)。

学生观察图后,对其分类:板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提出教学目标(课件展示)静摩擦力有关课件展示问题:为什么用力推箱子而箱子不一定运动?由用力推箱子而不动,师生讨论引导出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3摩擦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3摩擦力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摩擦力设计者究静摩擦力结论,回答问题。

2.利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静摩擦力的大小。

3.利用弹簧测力计演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环节2.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的概念(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静摩擦力的大小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学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材 1.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环节(4)静摩擦力的方向[思考]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及其方向。

(1)汽车由静止起步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联系生活实际,注意观察和体会例题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运动方向的不同点。

生活案例1.知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区别。

2.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静摩擦力既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这时静摩擦力充当动力),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时静摩擦力充当阻力);但静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静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

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

环节3.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1)假设法(2)平衡条件法: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

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教材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环节[说一说]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实例有哪些?1.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

2.拿在手中的瓶子和笔不会滑落。

3.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丝线之间的静摩擦力。

教材知道生活和生产中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

二、滑动摩擦力1.演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教材 1.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环节2.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复习和回忆初中所学滑动摩擦力的知识。

辽宁省大连铁路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

辽宁省大连铁路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
师:继续刚才的分组实验,当拉力大于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继续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生:物体由静止变为了运动.
师:这时候物体与地面之间还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是什么性质的摩擦力?
生:物体与地面之间仍然有摩擦力,不过摩擦力的性质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生1:可以用每组得到的摩擦力和对应的重力相比.
生2:可以作摩擦力f随压力Fn变化的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二者成正比.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做法都很好,但是我还是建议用第二种做法,这样作出来的图象一目了然,很容易进行判断.如果你在测量中出现了错误的点,这个点可以在作图中舍去.以后大家要多采用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生: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在不同压力下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拉力大小,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我们要测量木块及砝码的重力从而得到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为记录数据设计的表格如下:
多媒体投影学生设计的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压力FN/N
拉力F/N
摩擦力f/N
师:记录了数据以后是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呢?
生:因为课桌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
师:这种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我们把这种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静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生1:首先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光滑.
生2: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生3:两个物体应该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师:(鼓励)刚才几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根据上节课的知识,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并且有形变,那么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概括成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怎样表达?
师:第一个问题,实验前你选择的器材是什么?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3摩擦力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3摩擦力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 3、摩擦力(教案)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内容,本节习有关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及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为以后分析物体受力打下基础。

二、教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

2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

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F=μFN。

2难点是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F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F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四、情分析:本节内容更加抽象,弹力和摩擦力都属于被动力,其产生有条件,但是完全根据条件进行判断有时是很麻烦的,尤其是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以后习了牛顿定律会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就简单些了,本节要多联系生的生活实际举例子,尤其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并及时进行反馈练习。

五、教方法:案导、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器材、案和课件2生准备:预习课本、做案,提出自己预习中的疑惑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力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

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3.3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3.3摩擦力
4、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6、能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
用投影仪展示几个图片,学生小组讨论:哪几种现象是静摩擦力、哪几种现象是滑动摩擦力?怎么在生活中利用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学生对物理事例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这个环节表现得非常活跃,在老师的指导下,结果相当满意。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问题下的简单 规律 。
2、会根据已有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3、理解什么叫做“相对静止”
4、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若再增大弹簧秤的拉力,物体就会动起来,此时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问: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提出自己的猜想。
2、根据猜想,学生分组设计探究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进一步增大弹簧秤的示数,物体仍静止,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3、如果在物体上在叠放一个物体,摩擦力怎么变化?
4、如果不断增大弹簧秤的示数,静摩擦力怎么变化,静摩擦力能否一直变大?
由以上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可以分析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其大小随着拉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物体所受的压力无关。最后能得出静摩擦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且体会到摩擦力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体会事情的两面性。同时体会静摩擦力的相对运动方向。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活动中体会和思考摩擦力的现象。
向学生提供几个物理情景:
(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
(2)用手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推动
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三节 3.3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要求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判断其方向,以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内容相结合,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两种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知识,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质的变化.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2.能计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静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四、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五、教学过程活动导入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播放运动员滑雪的录像,如图3-3-1,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出摩擦力的概念.图3-3-1问题导入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推进新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摩擦力,通过直接提问使学生回忆并叙述摩擦力的概念.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本节课就来深入研究摩擦力.请学生做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动在教室中放置的桌子,直到推动一段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桌子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要求推桌子,并感受推力大小变化.问题: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推?初步引出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一、静摩擦力由用力推桌子而不动,师生讨论引导出静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问题:静摩擦力是一恒定的力吗?怎样求静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实验探究】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用较小的力拉木块但保持木块不动,并不断缓慢地增大拉力.注意提示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变化.实验如图3-3-2:图3-3-2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拉力的增大,弹簧秤的示数不断增大.结论: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和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不是一固定值,它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继续试验:在弹簧测力计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志.在刚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的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要求学生记下刚才的最大值.结论: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 max,其值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之间.问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实验并探究,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参考设计:1.装置如上面的实验,在木块上面增加砝码,验证在不同的压力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压力不变,分别在桌面上、棉布面上、毛巾面上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的值.2.用手握一油瓶,手的握力恰好使得油瓶不下落,此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不断增加瓶中的油,要想瓶恰不滑落,应该增加手的握力即压力,由此判断最大静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换用不同粗糙程度的瓶子做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1.静摩擦力大小值并不唯一;2.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有关系.引导学生说一下生活中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课件展示)图片示例:图3-3-3课堂训练(课件展示)1.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解析: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受其他力的情况有关,故B错.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答案:C2.如图3-3-4所示,用外力F水平压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设受力F的面绝对光滑),恰好使物体静止,此时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如果F增大为3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图3-3-4解析:物体受向下的重力为mg,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大小也为mg,方向向上,当推力增为3F时,物体重力不变,则静摩擦力也不变.答案:mg mg二、滑动摩擦力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复习回忆得出,或者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得出,也可以直接给出)(提出要求)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量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3.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4.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小结: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介绍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课件展示: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材料动摩擦因数材料动摩擦因数钢—钢0.25 钢—冰0.02木—木0.30 木头—冰0.03木—金属0.20 橡胶轮胎—路面(干)0.71皮革—铸铁0.28例题.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和人的总质量为180 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鹿的拉力大小.解析: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鹿的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f.同时,滑雪板与冰面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的重力相等,即N=G.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鹿的拉力大小为F=f=μN=μMg=0.02×180×9.8 N=35.3 N.答案:35.3 N课堂训练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1)当拉力大小变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又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 N/kg)解析:(1)当拉力F=5 N时,F<f max,物体没有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F=5 N;(2)当拉力F=12 N时,F>f max,物体滑动起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滑=μN=μmg=0.5×2×10 N=10 N;(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由于物体仍在地面上滑动,所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是10 N;(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在地面上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为10 N.答案:(1)5 N (2)10 N (3)10 N (4)10 N知识拓展增大有益摩擦: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减小有害摩擦: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六、课堂小结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符号及单位产生原因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用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大小始终与外力沿着接触面的分量相等f=μN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3.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3.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力学中三种重要性质的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一种力,学生在初中对摩擦力已有初步的了解,本节将更加深入地学习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为以后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奠定了基础。

把《摩擦力》这一节分为三个学时。

第一学时是《滑动摩擦力》,第二学时是《静摩擦力》,第三学时是《“摩擦力”习题课》。

第一学时主要的任务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由于时间关系,本课不深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留到第三学时《“摩擦力”习题课》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过传感器实验探究认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③通过传感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的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的的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的方案确定,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②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重点:①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②设计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③设计方案,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2.难点:①设计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②设计方案,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想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精神,这节课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将全班分为若干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实验器材。

四、实验器材一套数字传感器(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木板、一张纸、一块玻璃、三个砝码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请同学总结在“弹力”一节中的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word教案4.doc

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word教案4.doc

在研究问题时,学习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本简单回顾关于静摩擦力的知识:①产生条件?(有阻碍它前进的力。

)我们在抽出两本课本时,分别克服了什么力的作用?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力略小m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作后感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3摩擦力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3摩擦力教案

我们来做游戏:上课之前,同学们做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分成两个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两名同学分别把两种数量相同的玻璃球和外面裹着芝麻的巧克力豆,用同样的筷子,从一个盒子夹到另一个盒子中,用时最短的为胜者,并给他们奖励。

提问:为什么夹玻璃球的同学夹的慢?
学生回答(学生利用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会解释原因),引入新课。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阻碍”重点解释。

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1):两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2):两物体之间接触面必须粗糙。

(3):两物体之间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设计:3.3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设计:3.3摩擦力

摩擦力【教学目标】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培养突出主要矛盾【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课型:(新知探索课、系统复习课、测试讲评课、综合探究课)教学过程【实验器材准备】长方体木块(每组1块)、弹簧测力计、玻璃板、毛刷、变速传送带装置、4块等质量小木块(其中一块接触面为毛巾)、演示弹簧测力计。

【多媒体应用】多媒体投影机,展示台,自制《摩擦力》演示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观察提问、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导入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情景导入运动员滑雪,如图,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出摩擦力的概念.问题导入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2.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的.(2)两物体有.(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实验探究: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3.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4.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小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1《摩擦力》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1《摩擦力》教学设计
情感
态度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2、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辩证看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全过程;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教学难点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方法、探究表格的设计和实验结论的归纳。
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体会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的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与部分实验小组的探究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改变生活。
(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推动地面上的箱子时,箱子越重,越费力,地面越粗糙,越费力,可见,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什么呢?
2归纳学生的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重力)、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教师说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即f=μFN
(五)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
如汽车打滑了,怎么办?
自行车刹车是怎样增加摩擦力的?
三、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3)在探究问题时,采用了何种思维程序?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试验用具:小车,弹簧测力计,大砝码,纸,棉布等,长木板。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26-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26-人教版

摩擦力 (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力学中三种重要性质的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一种力,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必须跨越的的一道门槛。

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材中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的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为以后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已初步认识了摩擦力的分类,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

但这些认识是定性的,较为模糊的,未涉及定量的计算。

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又十分密切,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生活中的实例比较丰富。

因此,一些看法和认识已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节教学中必须纠正留在学生脑海中的错误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推理,深刻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方向。

从具体形象的思维上升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从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计算。

尤其是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相对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初中到高中这一步跨的比较大,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设计、探究的过程,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来减缓学习的坡度,顺利越过这道力学学习的门槛。

这对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消除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2.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15-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3 摩擦力15-人教版
学生活动2,让学生用手拿起带有吸管的塑料瓶,瓶内装满墨汁水,当拿起时吸管内的液面明显高了许多。(用放大法将不太明显的形变进行放大,使学生联想到弹力的产生条件,进而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通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体现了探究活动的有序性。)
让学生总结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弹力);③ 两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反思:


作 业
课本P61 1 、2
练习册P43 1、2、4
思考: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Fra bibliotek呢?实验:小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
拉力F=1N 由二力平衡原理可得 静摩擦力f=1N
拉力F=2N 。。。。。。 。。。。。。 静摩擦力f=2N
拉力Fmax由二力平衡原理可得 静摩擦力为fmax
物体马上就要动
总结: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为:
(学生活动3,分析放置于水平面上的物块,受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时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3.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课前导学
关键词: 摩擦力、静摩擦力
环节
内 容
方法、反思
第一环节

体验式教学
由四个学生分别做“尺子拔河” 和“课本拔河”的游戏,然后引导学生以上两个游戏的共同之处就是物体之间是存在摩擦力的,那么我的生产,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摩擦力。
以上两个小游戏取材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从而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1,让女生用手拿起酒瓶,再叫男生拿,男生拿之前先用含有洗洁精的水洗手,当然男生拿不起来。(为了增加物理课堂的有趣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等学生活动完毕后再告诉其中缘由,用魔术表演法解密奥妙,幽默中带有激发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渴望下面的探究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课题课型新授课(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
学手段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身边的物体(例如水杯、黑板擦、钢笔、橡皮、讲桌等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