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研究
略论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我 国刑 法中 的交通肇 事逃 逸致 人死亡 即属此类 。 目前世 界各国刑 法对 第() 况都 予以肯 定, 对第 () 1种情 但 2种
被 奸污的 “ 白之 身” 清 将因 为其受 到的重 伤而 被打 上 乙女 已经 铍 类 型在 国 内则有较 大分 歧 。在 国外 刑法 中有 不少 国家对此 类型 “ 奸污 既遂 ” 的法 律标 签 , 免使对 乙女 的社会 评判受 到偏 差 。 难 这 都 予 以承认 。例如在 德国刑 法 典中第 l 条 “ 8 法律就 犯罪之 特别 种法 律现象实 际上反 映出 了我 国现行刑法 在立 法上存 在的 问题 , 结 果加重 其刑 者 。此 J重规 定对于 正犯 或共犯 , J u 犯罪结 果 , 须犯
因为按 照现行刑 事法 律, 认定强奸 罪达 到既遂状 态是依 法判 定犯 罪 人具有 至 少过失 者始适 用之 ” 至少过 失” 在解 释上包 括故 。“ 罪分子 承担应有 刑事 责任的最好 判决结 果 , 是罪行法 定和罪 责 意 , 也 显然 德国刑 法典 是承认此 种类 型的 。 有类 似规 定的还有 奥地 刑相适 应 原则的 要求 。 问题 是 , 但 这在依法 惩 罚犯 罪和安 抚人 民 利 。 我 国的立法 也有 这样 的规定 : 刑法 》 26条强奸致 人死 《 第 3
通 说 认为 , 果J重 犯的 本质 , 结 J u 在于 由基本 犯 罪行 为产 生 重大 结 为 战意的结 果犯类 型找 到 了支点 。 果的场 合 , 由于重 视其重 大结 果而科 以重刑 。 结果 』重犯 作 为特 J u 殊的 犯罪类 型而 被立法者 予 以重视 。 运用 较重 的刑 罚来规 定 , 是 因为结 果J重犯 的不法 内容 已超 出 了基 本犯罪 行为的界 质范 围, J u ( ) 二 比较 : 与加 重结 果相 关 的犯罪 类型 的评 析
法律-论我国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

论我国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内容摘要结果加重犯是一种重要的犯罪形态,国内外的广大学者都对此十分的关注。
结果加重犯指的是行为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基本犯罪,但是因为故意或过失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并且其结果已经超出了基本犯罪构成的范围,刑法对该加重的结果,加重法定刑的一种犯罪形态。
结果加重犯的本质在于,基本犯罪的本身对于加重结果的发生有着高度的危险性,而行为人恰恰将这种危险性变为现实,导致了加重结果的出现,所以要承担更加严厉的法律的制裁。
本文首先介绍了结果加重犯的概念以及刑法中结果加重犯的构成,其次对结果加重犯的认定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加重犯刑罚设置的立法特点,对我国结果加重犯刑罚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我国的刑法加重犯在刑法在即设置时,可以采用交叉的法定刑,在结果加重犯的规定方面进行细化,并取消绝对的死刑。
关键词:刑法,结果加重犯,基本犯罪AbstractAggravated offens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rime, the majority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very concerned. Consequential offense refers to the act violate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constitute the basic crime, but because of intention or negligence causing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the result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basic constitution of crime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aggravated results, a crime aggravated punishment. The essence of the aggravated consequential offence is the basic crime itself for the aggravated result are highly dangerous, and the behavior of people is the risk of reality leads to the aggravated results, so to bear more stringent laws The sanction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results of aggravated consequential offence in criminal law, secondly analyzes the determination of aggregated consequential offen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egislation of aggravated punishment, for our results suggested aggravated penalty setting.Key word: scriminal, law consequential, offense目录一、结果加重犯概述 (1)(一)结果加重犯的概念 (1)(二)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论未遂犯的结果加重犯

个 重 要 原 因 。 就 笔者 所 见 , 家组 审 议 至 少 有 以 下几 个 显 著 的 专
特 征
释。 在最 终 得 出怎 样 的 活 动 “ 有 商 业规 模 ” 视 具 体情 况 的结 具 是
论之 时, 专家组再次使用了推断谈判人员意思的方法 。
结语
世 界 贸易 组 织争 端 解 决机 制 虽然 程序 冗 长 、 复 , 繁 但它 却 是 当今 国 际上 唯 一 一 个 有 一 定 执 行 力 的 国际 贸 易 争端 裁判 的机 制 。所 以, 析 争 端 解 决 机 构 专家 组 如 何 审 议 争 端对 于 我 国和 分 学 习法 律 的 我们 都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实际 意 义 。
罪 中 , 为人 开 始 或 者 同 时采 取 暴 力 或 者胁 迫 的方 式 逼 迫 被 害 行
的奸淫行为并没有得逞, 但造成被害人重伤的后果 , 即为未遂犯
的 结 果加 重 犯 。 遂犯 的 结 果加 重 犯 是 结果 加 重 犯 里 的 特 殊 形 未
态。
二 、 遂犯 的结 果 加 重 犯 的构 成 未
犯 的加重法定 刑。这种结构表 明基本犯 罪不仅不包括加重 结
果 , 者 还 有 明 确 的 界 限 。而 未 遂犯 的结 果 加 重 犯 在 一般 结 果 二
加 重犯 的基 础 上 有 自己特 定 的构 成 要件 。
本 犯 罪 目的 并 没 有实 现 的 特 殊 形态 。典 型 例 子 是 : 甲欲 强 奸 上 路 上 独 自行 走 的 妇女 乙 , 拦 住其 以暴 力相 威 胁 , 乙 并没 有 屈 随 但
矛 _益产生重大影响, I J 缔约时的谈判人员必定会认真地推敲条约
中 的 每 一个 词 , 它们 表 达 谈推 断 , 就 是条 约 中不 应 该 有 一句 废话 、 那 一个 多 余 的 词 。 本 争端 中 , 过 ” 在 通 商业 规 模 ” 未 被 使 用 过这 一个 现 象 , 从 专 家 组 就 排 除 了任 何 把 该 词 同 条约 中 其 他任 何 词 等 同起 来 的解
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问题阐述

1对于“ 失+ 失” . 过 过 的结果 加重 犯而 言 , 只要加 重 结果发生 ,
就成 立犯 罪既遂 。 因此 这 类结 果舢 重犯无 犯罪 未遂 形态可 言 , 只
重结 果犯 , 指实 施法律 规 定 的一个 犯罪 行为 ( 本犯 罪) 由于 有 结 果加 重犯 成立 与 否之 分 。 是 基 , 发生 了严 重结 果而 』 重其 法 定刑 的情 况。” 用 简单 的数 学等 式 J u ’
过失 , 重结 果是 故意 ( 失+ 加 过 故意 )() :4 基本 罪为 过 失, 加重 结果 现 加 重结 果 , 否认定 为 结果 加重犯 的未 遂 ?有学 者持 否定说 , 能 也是 过失 ( 失+ 失) 过 过 。对 于上 面 四种组 合情 况 , 有的 学者认 为 认 为“ 本犯 罪 遂 以后 , 有未遂 的 问题 , 基 没 我们 不能说 某种犯 罪 “ 基本 犯 只能 是故 意犯罪 , 行为人 对加 重 结果 的发 生只 能持 过失
并 罚 。 ”
笔 者认 为 , 论结 果』 重 犯结 构 问题 , 能 脱离我 国刑 法条 定说 的观 点 , 行为 人追 求加重 结果发 生但 未得逞 的情况按 基本 讨 J u 不 对 文而 停 留在逻 辑 推理 中。 先 应当 肯定 的是 , 为人对 基本 犯罪 犯 既遂处 理 , 首 行 就会造 成 量刑 上 的偏差 。例 如 , 以杀人 方法抢 劫 在 持 故意 , J 重结 果持过 失 的情况 是很 典 型的 结果 加重犯 , 对 J u 故意 而未 将人 杀 死 的情况 。 照 否定说 的观 点 , 按 只构成 抢劫 罪 的基 本
一
J重 犯所 具有 的 “ 本犯 + J u 基 加重 结果 ” 结构 , 的 完全 可能 出现基 本
论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

论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摘要】法律对结果加重犯的惩罚非常严厉,从轻缓刑罚和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的角度看,需要从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限制结果加重犯的认定范围。
对于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对基本结果只能是故意,不能是过失。
对加重结果只能是过失或间接故意,不能是直接故意。
对于结果加重犯的形态,结果加重犯只有构成与否的问题,没有未遂问题。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性质;主观方面;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基本犯罪行为,发生了超出基本犯罪构成范围的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刑罚的犯罪。
法律对结果加重犯的惩罚特别严厉,有时对一个基本犯罪行为加上一个重结果的处罚,会超出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实质竞合后的处罚。
因此要严格谨慎地认定结果加重犯。
近些年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已达成如下共识应当削减死刑,尤其是大幅度削减,甚至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
但是,如果只是在刑法学界达成削减死刑的共识,而不将共识落实为具体的解释结论,则难以收到更好的成效。
①因为结果加重犯适用刑罚特别严重而成为适用死刑最多的犯罪类型,所以它与死刑的存废,增减具有直接关联。
限制结果加重犯的范围符合刑法的谦抑主义,对轻缓刑罚,减少死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有很大的争议,我认为严格规定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对于限制结果加重犯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一)行为人对基本结果的心态结果加重犯中发生了两种结果。
一种是基本结果,是指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应有的结果,即正常结果。
一种是加重结果,是指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的结果,而且是与基本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的结果。
行为人对基本结果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基本犯可以是故意犯和过失犯。
该说认为从结果加重犯目的看,过失犯可以构成基本犯。
因为某种犯罪行为之危害超出了基本犯的罪质和罪责范围,为了体现罪刑适应,规定加重构成由此成为必要,基于此,排斥过失犯构成基本犯,显然也是缺乏立法根据的。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之辨析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之辨析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为的加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
其特征有1、实施了基本犯罪行为。
基本犯罪行为是结果加重犯存在的前提,没有基本犯罪行为就不会有结果加重犯。
2、产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构成结果加重犯,以发生重结果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且重结果必须由基本犯罪行为所引起,即重结果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否则不构成结果加重犯。
3、刑法就严重结果规定加重法定刑。
加重法定刑是相对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而言的,即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高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
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中没有规定结果加重犯,而只是在刑法分则中出现对一些具体犯罪发生重结果加重法定刑的规定,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致人重伤、死亡;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等,均属于结果加重犯。
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
”其特征包括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开始实施其意图实现的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
2、犯罪末得逞即行为人着手实行行为后犯罪行为没有齐备其意图实现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全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一、目前学术界关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的学说存在着争议在刑法理论上,对像伤害致死那样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不存在未遂没有任何争议,争议较大的主要是像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罪,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罪等的复合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因为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中,其加重结果只能由行为人过失引起,不可能故意地引起,所以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过失地引起加重结果,成立结果加重犯,没有出现加重结果,仅出现基本罪的结果,成立基本罪的结果犯,不成立结果加重犯,更不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在对复合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分,而这两种学说又体现在基本犯罪未遂与加重结果未出现两方面中。
关于结果加重犯犯罪形态问题的辨析

关于结果加重犯犯罪形态问题的辨析杨俊1 胡睿2 周雷3(1 苏州大学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2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京210042;3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结果加重犯历来都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由于结果加重犯包含了基本犯与加重结果,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不易清晰把握,尤其是关于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上存有困惑。
为此,本文尝试对基本犯和加重结果的复杂关系予以辨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基本犯加重结果犯罪形态未遂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07)07-0157-031 问题的提出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上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基本的犯罪行为,但由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又导致在危害性上超出基本犯罪行为所应产生犯罪结果的加重结果发生,因而加重犯罪人法定刑的情形。
其中,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本应产生的犯罪结果称为基本犯,而相应的重于基本犯的犯罪结果则是一种加重结果。
这是通常意义上对结果加重犯概念内涵的理解。
从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内涵界定来看,基本犯与加重结果所共同构成的结果加重犯较之普通犯罪行为(即结果加重犯中所称的基本犯)而言,具有更为复杂的构成特征,这使得结果加重犯成为在刑法范畴中情况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一种犯罪形态。
如何清晰地把握基本犯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地理解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将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问题。
2 关于结果加重犯犯罪形态之争议观点辨析在认识结果加重犯本质上,早期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单一形态说和复合形态说,单一形态说主张结果加重犯从本质上讲属于单纯的一罪,理由在于结果加重犯是由两个丧失了各自独立存在价值的犯罪的单纯的结合,基本犯与加重结果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其中加重结果是依附于基本犯才能构成的,加重结果发生,仅是刑罚被加重的一个原因,如果加重结果未发生,只能成立基本犯,而不是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基础理论比较下的构造形态解析及立法完善

果加 重犯 构成特征 、 结果加重犯未遂 问题。通过参考 国内外的研 究成 果, 本文探讨 了这四个方面, 采用广义的
结 果 加 重 犯概 念 , 即故 意 实施 基 本 构 成 要 件 的 行 为 , 过 失或 者 故 意 导致 加 重 结果 的发 生 , 刑 法加 重 其 处 罚 的 法
定一罪形 态; 从 危 险性 说 来整 合 基 本 行 为 和 加 重 构 成 的 关 系 ; 在讨论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时 , 提 出行 为犯 和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6 5 3 6 ( 2 0 1 3 ) 0 3— 0 0 2 6—0 5
结果加重犯理 论存在 众多争 议 , 其 中主要争 议 问题集 中于结果 加重犯 概念、 结果加 重犯根 据 、 结果 加重犯构成特征 、 结果 加重犯 未遂 问题 。
收稿 日期 :2 0 的加 重根 据 又称 结果 加 重犯 的 实 质 。结果加重犯 的加 重根据 主要解 决两大 问题 : 一 是加重结果与基 本构成要 件 的关 系 问题 , 二是 结果 加重犯法定刑升格 的依据问题 。对这两 大问题的认
作者简介:朱丹丹 ( 1 9 8 3 一) ,女 ,扬州市人 民检 察院侦查指挥 中心会计师。
・
26 ・
识, 理论上有三种主要学说 : 单一形态说认为结果加重犯是刑法规定 的一种 特殊犯罪类型 , “ 它主要 由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
中的残余 。 ” 。 或许 , 结 果 加重 犯 的实 质 理论 只 能 从应然层面解释 法定刑 升格 问题 , 而实然层 面 的法 定刑是有待改造 的。
危险犯能够成立结果加 重犯 , 加 重结果的三点特征 以及加重 结果须与构成要件行 为存在相 当因果联 系; 最后
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探析

、
结果加 重犯 的构成 要 素
1 . 行 为人实施基本犯罪行 为 , 但发 生加重结果实施 了基
本犯罪行 为 , 即行为人实施 的犯罪行 为已经符合刑法分则 中 某种基本构 成要件 的行 为。基本犯 是结果加重 犯存在 的前
提, 没有基本犯罪构成 就没 有结果加 重犯 。由于加 重构 成具 有相对独立性 , 加重结果 以基本犯罪存在 为前 提其 所谓 加重 是相对于基本犯而言 的, 加重构成与基本构成具有紧密 的联
性 的增加 , 而往往构成违法行为类型的变化 。
没 有符合 刑法分 则规 定 的具 体犯 罪构成 的全 部要件 , 也就
是 没有完 成犯 罪 。犯罪得 逞与 否 , 是 区分犯罪 未遂 和既遂 的根本标 志 。其实 , 未遂 与既遂 区别 的实质是 对法 益侵 害 程度 的不 同认定 , 犯罪结果 发生与否则能客观直接反映行为 的这种差 别 。 以犯罪 结果 发生与 否判 断既遂 与未 遂是 可取
具有过失。 首先 , 就基本犯而 言, 既然刑法分则对每个具体犯
罪都做 了既遂规定 ,行 为主体必须对基本犯罪具有 罪过 , 没
的, 而得 逞本身 又是一个 主客观相 统一 的概念 , 因此 , 可将
犯罪 未遂定 义 为行为 未发生 行为 人追求 的 、 行 为性质 所决
定 的犯罪结果嗍 。
行 为人 必须对加 重结 果持有主观罪过 , 没有罪过 的结果是不
能期待行 为人对结果承担责任的。
于行为人的加重结果 , 刑法对加重 结果规定加重 法定刑的犯 罪形态 。 通说认为 , 结果加 重犯 的本质 , 在 于由基本犯罪行为 产生加重结果 , 由于重视其加重结果而科以重刑。但结果加 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形态这一 问题 , 在我 国刑法学界 尚存在诸 多争议 , 所 以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形态进行系统分析十分必要 。
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问题阐述

LegaI Syst em A,.xl So c i et y垡垒!查垒垒竺!竺!望里重翟餮霪结果力口熏犯的犯罪形态问题阐述孙荣杰摘要结果加重犯历来是刑法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基本犯与加重结果两者之问复杂关系使得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不易把握。
为此,本文试从基本犯和加重结果的复杂关系着手辨析,以期能更好地理解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基本犯加重结果犯罪形态中图分类号:D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95-01一、结果加重犯概念之解读结果加重犯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质是符合一个构成要件,为法定一罪,不能因为其可能会造成两个结果而认为是数界。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大致可表述为“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用简单的数学等式则可描述为:“结果加重犯=基本犯+加重结果+法定刑加重”,构成结果加重犯则上述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结果加重犯结构之评述关于结果加重犯的结构,即基本犯与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1)基本犯为故意,加重结果也是故意(故意+故意):(2)基本犯为故意,加重结果是过失(故意+过失):(3)基本犯为过失,加重结果是故意(过失+故意):(4)基本罪为过失,加重结果也是过失(过失+过失)。
对于上面四种组合情况,有的学者认为“基本犯只能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发生只能持过失的态度。
”其理由如下:“1、我国立法上不存在过失犯罪的结果加重犯:2、如果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有故意,那么这一结果应成立另一新罪的结果,此时应直接成立加重结果的故意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笔者认为,讨论结果加重犯结构问题,不能脱离我国刑法条文而停留在逻辑推理中。
首先应当肯定的是,行为人对基本犯罪持故意.对加重结果持过失的情况是很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死是其适例。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行为人对基本犯罪持过失时,也可成立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_刑法论文(1)

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_刑法论文(1) [摘要]:通常认为,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行为,由于发生了超过基本构成结果的更为严重的结果,而刑法对该重结果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作为大陆法系立法的产物或法律制度的结果加重犯在立法和学说史上,经历了有“结果责任向意思责任”的转化。
在结果加重犯的研究上,以危险性说的理论取代过失说,以便有效地打击结果加重犯。
至今,在德、日,危险性说的理论是认识结果加重犯本质的有力学说。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危险性理论;罪过形式;因果关系一、结果加重犯概述(一)结果加重犯概念结果加重犯的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基本犯罪,引起了可归责于行为人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加重结果规定了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根据这个定义,结果加重犯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基本犯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基本犯罪且该犯罪引起加重处罚的结果构成结果加重犯。
因此基本犯罪是组成结果加重犯的基石。
基本犯罪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
一般认为,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为实害的结果犯,但是随着立法的发展,行为犯也可以成为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
另外,危险犯也能够成为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
但是我国刑法中,只有刑法第123条第2款规定的结果加重犯包括基本罪为危险犯的情况。
2、加重结果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结果是指超出基本犯罪结果的被刑法规定了加重法定刑的结果,它是结果加重犯必须具备的另一特征,如果没有加重结果的出现,则结果加重犯不能成立。
加重结果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加重结果必须是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具有危害结果的特征。
其次,加重结果是依附于基本犯罪的,没有独立犯罪意义的构成要件要素。
所谓独立意义的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完整犯罪构成要件的,并且有独立法定刑的犯罪。
加重结果为基本犯罪所引起,它的危害行为也是基本犯罪的危害行为,缺乏独立的危害行为,因此不具备完整的构成要件系统,不能成为独立意义的犯罪,只能依附于基本犯罪。
再次,加重结果超越于基本犯罪的构成要价的重的结果,这种超越性就是它不属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内的任一要素,虽说是超越了基本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但并没有改变基本犯罪的犯罪性质,仍不具有独立的犯罪意义。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未遂犯罪在刑法中被视为一种犯罪形态,是指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未达到犯罪目的。
而在未遂犯罪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形,即多次型加重犯未遂。
这种情形是指犯罪分子在不同时间、地点或对象上采取多次行为,但未达到犯罪目的,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或潜在危害。
对于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需要充分考虑犯罪事实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证据进行判断,并依法作出正确的裁决。
对于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需要综合各种证据进行判断。
犯罪事实的认定需要依据足够的证据。
针对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犯罪行为往往并不单一,而是多次的、分散的,因此需要对各种证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
首先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工具、行为方式等,这些都能反映出犯罪分子行为的连贯性和犯罪动机。
其次是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物证、技术鉴定等,这些都可以为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综合各种证据,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构成要件是否成立。
对于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需要依法作出正确的裁决。
刑法是对犯罪行为的认定和惩处的规范,对于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更需要依法作出正确的裁决。
在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时,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依法判处犯罪分子应得的刑罚。
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的社会危害性和潜在危害性,以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在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时,需要充分考虑犯罪事实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证据进行判断,并依法作出正确的裁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营造法治社会的良好氛围。
未遂犯量刑之结果加重犯比照标准研究

◆教育文化2016・8(中)2016・8(中)◆教育文化我国刑法规定的结果加重犯,可以将结果加重犯划分为三种:其一,基本犯和结果加重犯均为过失的犯罪,比如《刑法》第133条第1款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基本犯为过失,因逃逸致人死亡可以视为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但致人死亡也是出于过失;其二,基本犯为故意而结果加重犯为过失的犯罪,例如《刑法》第234条第2款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形,其伤害行为系故意,但出现死亡结果却非故意;其三,基本犯是故意犯罪而结果加重犯故意、过失均可的犯罪,比如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绑架致人死亡等情形,发生加重结果既可以是行为人故意造成,也可以是过失所致。
我国刑法理论传统通说认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仅存在于部分直接故意犯罪中,虽然也有学者认为在行为人因基本犯未遂就已经招致严重后果,而该后果可能是因为过失或轻率所致,如果结果与行为有联系,能够认定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但这种主张相较于德国学者汤姆逊关于故意的结果加重犯未发生的未遂理论,更少得到刑法学者的支持,也没有为德国判例所承认。
由此看来,关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上述第三种情形,即当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具有故意时是否存在犯罪未遂。
(二)结果加重犯对未遂犯量刑比照标准的适用结果加重犯对未遂犯量刑比照标准的适用之关键,便是确定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
实践中选择未遂犯量刑比照标准的问题也因是否承认结果加重犯的未遂而引发。
综上,结果加重犯在理论上并不排除存在未遂的可能,从刑法和对刑法的解释来看,一方面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如强奸致人重伤,在我国仍然定“强奸罪(未遂)”,另一方面又否认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如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便是属于明显的结果加重犯,但司法解释否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存在未遂,实质上是否定了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
因为“行为人致人重伤、死亡后未能强取财物的,严格地说,属于基本犯未遂,结果加重犯既遂。
”刘之雄.犯罪既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50.张明楷在其所著《刑法学》以及各次的修订版中,均持该种观点;参见李邦友.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31-137;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法商研究.2007(3).120;[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有斐阁.1984年增补版.372.转引自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法商研究.2007(3).119.。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探究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探究作者:冯相伟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6期摘要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一直广受学界关注,争议不断。
本文认为,结果加重犯是存在未遂形态的,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基本犯罪既遂而加重结果没有发生;其二,基本犯罪未遂而加重结果发生。
本文以李某绑架案与陈某强奸案为例,来论证结果加重犯两种未遂形态的合理性。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基本犯罪加重结果犯罪未遂作者简介:冯相伟,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2-294-02一、李某绑架案——加重结果没有发生的情形分析案情简介:被告人李某绑架了王某之子(王子),然后数次指使杨某与王某电话联系,并向王某勒索赎金3万元。
王某在将3万元赎金汇入指定银行账户之后,李某怕罪行暴露,遂将王子带到山上,蒙住其头部,用电线勒住其脖子,并拳击其头部,之后又抓住其头部往地上撞击,王某以为王子已死,遂离开现场。
案后经鉴定,王子仅为轻伤。
一审法院以绑架罪判处王某无期徒刑。
一审宣判之后,检察院提起抗诉,理由是该案应当适用刑法第239条第2款“杀害被害人的,处死刑”的规定。
二审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其理由是:李某虽然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但是没有死亡结果的发生,遂不适用第239条第2款的规定。
案件分歧:李某的犯罪行为是否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本案是否应当适用《刑法》第239条第2款的规定?笔者认为,本案中将李某的犯罪行为认定为绑架罪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同时适用《刑法》第239条第2款关于绑架罪结果加重犯的规定和《刑法》第23条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最终判处李某无期徒刑较为合适。
理由如下:第一,此种处理结果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检察院的抗诉理由是欠妥的。
因为如果仅仅适用《刑法》第239条第2款的规定,对李某判处死刑,则此种情形就不能与“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形”作一个很好的区分,最终则会出现“社会危害性不同的行为最终却同等对待”的不合理现象,违反了罪责刑相适用的原则。
略论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略论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作者:王明皓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相关案例为分析视角,就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相关的司法认定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未遂司法实践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52-02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判决现象:甲男企图强奸乙女未遂,却因强奸行为致乙女重伤,构成强奸犯的结果加重犯既遂。
这种判决对于乙女而言,刑法的安抚功能大打折扣,因为乙女未被奸污的“清白之身”将因为其受到的重伤而被打上乙女已经被“奸污既遂”的法律标签,难免使对乙女的社会评判受到偏差。
这种法律现象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现行刑法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刑事法律,认定强奸罪达到既遂状态是依法判定犯罪分子承担应有刑事责任的最好判决结果,也是罪行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但问题是,这在依法惩罚犯罪和安抚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了两难。
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是现行刑事法律规定而引发。
要解决这以悖论,我们需要论讨: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无论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这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现行《刑法》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
从该条规定中的“未得逞”来看,是指行为人的犯罪意图未实现,这种犯罪意图,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有,过失犯根本谈不上犯罪意图,因此我国刑法总则的定义中已暗含了只有故意犯罪才有犯罪未遂,过失犯不存在犯罪未遂。
从过失犯成立的角度看,虽然过失犯的实行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要确定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只有在结果发生以后才有可能,而此时已是既遂,不可能再构成未遂。
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犯罪,引起了可归责于行为人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加重结果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通说认为,结果加重犯的本质,在于由基本犯罪行为产生重大结果的场合,由于重视其重大结果而科以重刑。
中国式加重犯未遂问题研究

中国式加重犯未遂问题研究一、案例切入案1(“卖房诈骗案”):被告人王新明通过伪造身份证明盗卖其父一套房屋,与被害人徐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购房款为100万元。
被告人王新明收到1万元定金和29万元首付款后,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案发,余款70万元未得。
对于本案,理论上有成立合同诈骗罪既遂(30万元)与合同诈骗罪未遂(100万元)的观点分歧。
[1]一审法院仅认定被告人犯诈骗数额巨大(30万元)的既遂。
二审法院改判认为,被告人同时触犯诈骗数额巨大(30万元)的既遂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70万元)的未遂,从一重处罚。
[2]案2(“碰碎国宝案”):甲企图在故宫博物院窃取某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正欲拿起时不小心碰碎该文物。
按照数额加重犯未遂否定说,会得出无罪或者仅成立盗窃罪基本犯未遂的结论,而根据数额加重犯未遂肯定说,会得出成立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未遂,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规定的结论。
[3]案3(“抢劫杀人案”):甲、乙、丙三人深夜意图抢劫杀人,三人乘上一辆价值两万余元的夏利出租车后,朝司机的身上连捅数刀致司机昏迷,三人误以为司机已死而将其埋在公路附近稻田的渣土中,第二天早晨司机苏醒后获救。
法医鉴定被害司机的伤情仅为轻伤。
按照结果加重犯未遂肯定说,应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从轻减轻处罚。
但按照结果加重犯未遂否定说,则可能仅成立抢劫罪基本犯的既遂,适用抢劫罪基本犯的法定刑。
案4(“收受赝品案”):甲斥资三百万购买一副“名画”送给国家工作人员乙,乙也以为是价值三百万的名画而欣然笑纳。
经鉴定,此画为价值仅5000元的赝品。
若坚持认为数额加重犯无未遂,则甲的行为可能无罪,或者仅成立受贿罪基本犯的未遂,适用受贿罪基本犯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规定。
但如果肯定数额加重犯未遂的成立,则应适用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所对应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规定。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实施某一具体犯罪行为的未遂行为,并且每一次未遂行为都比前一次加重了犯罪的手段、目标或危害程度。
在我国刑法中,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是一种犯罪形态,其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和标准。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行为习惯和心理动机上进行分析,二是从实际行为上进行观察和判断。
从行为习惯和心理动机上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次数和频率来判断。
如果嫌疑人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实施类似犯罪的未遂行为,那么可以认定为多次型加重犯未遂。
如果嫌疑人的心理动机也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趋势,比如开始只是试探、摸索,后来逐渐增加犯罪手段的危险性和威胁程度,也可以认为是多次型加重犯未遂。
从实际行为上进行观察和判断可以从犯罪手段、目标和危害程度上进行分析。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犯罪行为在每一次未遂中都会比前一次加重犯罪的手段、目标或危害程度。
一个犯罪嫌疑人在多次未遂中使用了越来越危险的犯罪工具,或者将犯罪目标从普通人员扩大到公共机构或重要人物,或者威胁程度越来越大,这些都可以作为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依据。
在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时,法院一般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从事实和证据方面加以综合判断。
对于每一次未遂行为都不同的情况,法院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估。
要注意的是,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需要遵循法律的原则和规定。
法院应当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权,同时确保对危害社会安全、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和制止。
在认定多次型加重犯未遂时,法院应当审慎判断,不得滥用指控权利,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依据具体案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刑法依据和判例经验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对多次型加重犯未遂犯罪行为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并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研究
浅议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形态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
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中没有规定结果加重犯,而只是在刑法分则中出现对一些具体犯罪发生重结果加重法定刑的规定,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致人重伤、死亡;抢劫致
人重伤、死亡等等,均属于结果加重犯。
关于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由于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存在差异,加之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因此结果也多种多样,如何界定结果加重犯,在中外刑法学者中有多种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说、狭义说与最狭义说三种不同的观点。
广义说认为结果加重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发生了基
本构成要件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此说对基本罪与加重结果均无限制,认为基本犯罪行为包含有故意与过失,加重结果不仅可由过失引起,且也可由故意引起,甚至还可由偶然事件引起。
狭义说是指对基本犯的罪过有限制或对加重结果的罪过有限制。
限制基本犯罪说认为,基本犯的罪过形式是故意,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产生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出于过失。
限制加重结果说认为,基本犯罪的罪过形式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但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产生只能是出于过失。
最狭义说对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罪罪过和加重结果都有限制,即对基本罪的罪过限制为故意,加重结果的罪过限制为过失。
上述三种学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赞同狭义说中的限制基本犯罪说,认为这种理论更符合刑事立法实际。
在刑法理论上,对结果加重犯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态、未遂情况、共同犯罪问题等领域,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刑法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所有这些问题都充分反映了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的复杂性。
而对结果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关系到司法实践中对结果加重犯的准确认定以及刑罚的正确适用,这些皆凸现出研究结果加重犯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对结果加重犯中的未遂形态问题进行探讨,先对各种学说加以梳理再阐发作者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以期同仁指教。
一、关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的学说
在刑法理论上,对象伤害致死罪那样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不存在未遂没有任何争议,争议较大的主要是象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罪,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罪等的复合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因为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中,其加重结果只能由行为人过失引起,不可能故意地引起,所以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过失地引起加重结果,成立结果加重犯,没有出现加重结果,仅出现基本罪的结果,成立基本罪的结果犯,不成立结果加重犯,更不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在对复合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分,而这两种学说又体现在基本犯罪未遂与加重结果未出现两方面中。
1、基本犯罪未遂时的情况
(1)肯定说。
肯定说认为,行为发生了重结果,但基本犯罪未遂时,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这种观点首先由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基本犯如系未遂时,则包含着基本犯之结果加重犯,当然亦系未遂”,此观点在德国已成通说。
在日本,平野龙一、小野清一郎、泷川幸辰等也持这种观点。
①我国有学者将加重结果视为“客观的处罚条件”,这是因为,“因基本犯罪而出现加重结果,就增大了社会危害性,刑法便加重其刑事责任,但并未另立新罪。
因此,结果加重犯并未发生犯罪构成的变化,仍然依附于基本犯罪,而非独立犯罪。
这样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既遂未遂,必然也得依附于基本犯罪。
”?
(2)否定说。
否定说认为,基本犯罪虽为未遂,但加重结果已经发生,应为既遂;基本犯罪的未遂对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没有影响。
如日本学者福田平认为:“既然重结果已经发生,即使基本犯未遂,也符合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件,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既遂”。
?在我国,
有学者认为:“基本犯罪的未遂,不是结果加重犯未遂的标志,对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没有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结果加重犯只有构
成与否之分,无未遂既遂之分。
”…否定说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2、加重结果未发生时的情况
未发生加重结果能否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是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中另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如果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发生为过失,未发生加重结果不能构成结果加重犯未遂,此为大家所公认。
但是行为人对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的发生均为故意,未发生加重结果,是否能构成结果加重犯未遂,则众说纷纭,但也主要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
(1)肯定说。
该说认为,当行为人对重结果持故意心态时,虽然未发生加重结果,应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日本学者牧野英一认为,在法律上对重结果的规定“既包括有犯意(指故意)又包括无故意的场合,其有犯意者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