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3)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一》3课时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一》3课时教案设计

《练习一》教学设计(一)内容:教科书第33——35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b5E2RGbCAP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

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地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

p1EanqFDPw二、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1、交流乘法的口算方法。

生1:变换算式。

生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

生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

生1:四舍五入。

生2:转变成已知乘法。

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

生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生2:用竖式计算。

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的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一的问题。

DXDiTa9E3d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师出示题卡,学生算课本33页1题。

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课本33页6、7题。

先用估算方法:课本34页10题。

用计算方法:课本35页12题。

师: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2、先数填空:课本33页2题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

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

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3、利用知识解决实际性生活中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练习一-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的运算2. 混合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练习法3. 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0分钟)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加减乘除的运算有一个回顾,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3. 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运算方法。

4. 小组合作(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6. 作业布置(10分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对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行指导。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练习一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补充和说明1. 分组原则(5分钟)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同时,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6人为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讨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练习一
22+28+34 84-8-28
教学活动
课堂实施与调整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2练习:
25+28+14 50-27+15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22+28+34 84-8-28
75-27+30 62-39+25
2.练习一第3题
算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填在( )里
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并独立纠正。
3.练习一第4题。
(1)小华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
三、43;32 47+19-9
40+36+14 95-50-39
2.完成第5页的第一个小问题,
第二个问题只要口头提出,说出算式就可以了
课堂教学教案
XX区XX小学年月日
教材
第一章(单元)第节/课第3课时(总3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能力。
教学准备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说说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
拾的鸡蛋比鸭蛋多多少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教学反思
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

3. 班级学生名单。

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5分钟):通过展示几个不同的物体(比如苹果、桔子、梨子等)向学生介绍数的大小比较。

例如,你认为哪个比较多?哪个比较少?为什么?2. 讲解知识点(10分钟):向学生介绍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相对大小。

3. 练习练习(15分钟):让学生通过图形、数字和实物之间的比较来判断大小。

例如,展示两个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水果的数量更多。

4. 探究和讨论(10分钟):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思考两个数字之和是否大于这两个数字中较大的那个数字。

5. 进一步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练习。

例如,让学生计算:3 + 5 = ? 或 8 - 4 = ?6. 巩固和评估(5分钟):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例如,让学生判断以下哪一个数字比较大:12、20、8 或 15?7.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不断练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拓展练习: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编写一些数学题目,然后与同学互相出题、回答题目。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确定找零金额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练习一-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通过对加减法算式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计算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减法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计算器或算盘(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观察练习题,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观察练习题,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四、实际应用(1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实际应用和总结与拓展等环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一-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一-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一-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的读法,并能准确朗读出1-30之间的数字。

2.学生能够使用拼图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数字的认知和朗读。

3.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30的读法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数字读法不准确的现象,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教学方法“拼图游戏法”、“游戏引导法”教学过程1. 拼图游戏1.教师在教学板上贴出1-30的数字卡片,鼓励学生一起读出卡片上的数字。

2.将卡片从教学板上拿下来,打乱顺序后分发给学生。

3.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读法,将数字拼出一个完整的序列并一起朗读。

2. 拼音填空游戏1.教师将一些不完整的数字卡片放在教学板上,并用拼音来代替缺失的数字。

2.要求学生通过参照教学板上正在拼音卡片和已经拼好的数字卡片,使用已经掌握的数字读法填空。

3. 数字朗读比赛1.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数字朗读比赛。

每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快速地朗读出已经学习过的数字。

2.要求学生不仅要朗读准确且要速度快,首先朗读完全部数字的一组学生获胜。

4. 数字拼音记忆游戏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要求学生在逐渐增加的数字序列中,记住并选择正确的数字拼音来组成一张数字卡片。

2.学生应该依据已学习的数字拼音来推断新数字的拼音,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序列并一起朗读。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活动的难度不高,形式较为轻松,但是却很好地达到了学习目的。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并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来加深了对数字读法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适当的增加教学互动性,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数字拼音记忆游戏中,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择数字卡片并进行一定的组合,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当然,在教学中还需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认识和数出一些物体。

但是,对于“同样多”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和体验。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

2.教学难点:“同样多”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数字卡片、小棒、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装有苹果的篮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篮子里的苹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小棒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和数出物体的数量。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份同样数量的小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同样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练习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能正确处理一些复杂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2.难点:处理一些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算速度。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加减法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的题目。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加减法运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购物的故事,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复杂情况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解决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一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和巩固对整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2. 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乘除法运算: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乘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4. 分数和小数:让学生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及应用。

2. 难点:乘除法运算,特别是除法的应用;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和小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一。

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与练习一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故事引入:利用数学故事或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加减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具体计算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进行具体计算时,如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棒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通过图片中的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一-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一-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准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练习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2. 练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3. 练习三: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练习一(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方法及结果。

3. 练习二(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方法及结果。

4. 练习三(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方法及结果。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练习一和练习二的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练习一和练习二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涉及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在出示例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情境,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练习一(苏教版语文六下教案)

练习一(苏教版语文六下教案)

练习一(苏教版语文六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策略,训练孩子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

2. 学会通过读、背歌谣,培养语感,开拓视野,丰富生活。

3. 喜欢诗歌,愉悦情感,在欣赏和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读、明白诗歌的想象,加深对作者意图的理解。

5.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启发学生对词语、语言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1、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快速掌握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学会读懂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启发学生对词语、语言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热身1、唱歌谣。

2、快速识字。

3、复习短音、长音。

二、导学1、让学生欣赏地球之歌。

2、引导学生体验地球的奇妙和他人带给我们的一切。

三、阅读理解1、朗读课文三遍,引导孩子记忆,理解并讲述简单的课文大意。

2、细读文章,引导孩子对故事中的事情进行分类。

3、童话故事中的事情分类:(1)森林中的事:草木,树叶,花朵,河流,鸟语等(2)动物的行为:家猫,小松鼠,小蜜蜂,小鸟等(3)季节的变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4)地球表面的现象:日落,日出,彩虹等(5)我们自己:走路,跑步,跳跃,坐着四、学生活动1、阅读诗歌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四季?(2)为什么会有四季?(3)四季交替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景象?(4)作者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感受各是什么?2、分组模仿朗读。

3、背诵诗歌。

四、巩固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成果展示。

【课堂疑难问题】1、为什么会有四季?答:四季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且地球自转的阴暗面和阳光均衡分布。

太阳会距离地球远近而造成四季变化。

2、为什么春天万物复苏?答:春天一般是年末冬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阳光照射加强是植物生长的条件得以完整的促进。

【板书设计】四季歌(乐谱写于黑板)课堂笔记四季是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且自转的阴暗面、阳光均衡分布所致。

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夏天:气温上升,炎热潮湿秋天:凉爽,丰收的季节冬天:寒冷、大雪封山。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北师大版)
周长/cm
面积/cm2
0.5
1
3.14
0.785
1.5
3
9.42
7.065
7
14
43.96
153.86
3.3.14×62=113.04(平方米)
4.(1)3.14×(10×2)=62.8(厘米)(2)3.14×102=314(平方厘米)
5.3.14×(1÷2)2=0.785(平方米)
6.12.56÷10÷3.14=0.4(米)
教师:同学们,这样看来,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比较大,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联系起来,我们现在应该说: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次之,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三、教师总结,梳理提升。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圆:62.8÷3.14÷2=10(厘米)3.14×102=314(平方厘米)
314>246.49圆的面积大
10.3.14×0.5=1.57(米)1千米=1000米1000÷1.57≈637(圈)
11.
(1)不一样长。①31.4 ②11 34.54 ③3.14
(2)因为越往外一圈的弯道比里面的弯道长,所以运动员的起跑位置会依次向前移动相应的距离。调查略。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难点:能根据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圆”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一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吧!

二年级数学下册 练习一教案3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练习一教案3 苏教版
师:有余数除法怎么去想商?
指出: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如果商偏大或偏小,可以通过想乘法口诀进行调整。
师:判断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指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块三』
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列示解答。
集体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点。
5.补充练习:25把扫帚,每班分3把,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把?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三、归纳总结,评价反思。
『板块一』
师出示7个圆片。
师:把7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余下( )个。
练习一
教学内容
书本第5页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解答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学生把7个圆片平均分成若干份。
学生填空并列式。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学生观察图,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先填空后计算。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先判断16里最多有( )个3,25里最多有( )个4,37里最多有(一份,可以分成( )份,余下( )个。

《练习一》教案

《练习一》教案

02
将小数写成分母为10、100、1000等的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
数。
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03
通过除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注意除不尽时保留一定位数。
知识点三: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定义
百分数是一种表达比例或率的数,通常以百分号“%”表示。
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如统计数据、市场调查、产品合 格率等。
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百分数可以转换为分数,分数也可以转换为百分数,两者之间可以 相互转换。
0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讲解与示范
讲解
教师对练习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详 细解释,确保学生理解练习的目 的和要求。
示范
教师亲自演示练习一中的动作或 解题步骤,让学生习一》教案
汇报人:
2024-01-04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练习一中的基本 概念和知识点。
了解练习一中的解题 思路和方法。
理解练习一中的数学 公式和定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 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 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02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分数加减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用于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 际问题。
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06
教学反思
亮点与收获
1 2 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2.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单元所涉及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难点•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一》教材。

2.准备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3.分组准备学生团队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引导学生集体备课,分组准备团队合作。

•介绍本次备课目标和意义。

2.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份《练习一》教材。

•让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辅导并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团队展示(15分钟)•让每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全班针对每组展示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提供思考和改进意见。

4.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合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备课做准备。

五、作业布置1.每个小组完成一份《练习一》的练习题,并将解题过程整理成文档。

2.每个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教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反馈,整理结果并根据学生表现调整备课方式和教学策略。

•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准备《练习一》备课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如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使用画图、列表等。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如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

-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任务驱动法- 设计有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问题解决(15分钟)-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练习(1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交流与分享(5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提问、回答问题、合作学习等。

-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和方法,如是否使用了画图、列表等。

- 成果评价- 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小数乘法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小数点位置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容易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忽视小数点的位置,导致计算错误。

2.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还不够熟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途径,发现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实际问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解决。

例如,展示一幅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处理规律。

如5.2乘以3.8,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写出四位以内的数;
2.学生能熟练进行四位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
3.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计算;
4.学生能通过练习提升计算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四位以内的数和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练习册等;
2.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教学PPT介绍四位数,让学生能正确写出四位以内的数。

•引入加减运算的概念及符号,让学生能进行四位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一人出题、一人出题解、其他成员纠错;•学生出题时,要求题目中包含四位以内数、加减运算符号。

3. 合作学习
•将学生重新分为小组,每组分为AB两人,A同学出题,B同学出题解;•A同学将出的题目写在黑板上,B同学上台解题;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批评,纠正错误。

4. 实际问题练习
•老师列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一共有五块零花钱,他想要买一支奖励笔2元,他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试着运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学生互换问题,进行自主练习,如果有困难,互相合作解决。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位以内数的加减法,并且通过实际问题练习,巩固了加减运算的掌握,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课堂和生活中多多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水平。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将题目写在作业本上,并保持书写工整;
2.下一次课继续讲解四则运算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二年级课题练习一
科目语文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授课人田永莉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给老师写一句祝贺的话,并能在送卡时,态度大方,有礼貌地把自己表示祝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动手制作贺卡,会写一句祝贺的话。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日常会话、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地把自己表示祝贺的意思说明白。

教学突破谈话导入
教学准备 Ppt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教学第五题
一、审题。

1.揭示话题:教师节快到了,你准备怎样向老师表示祝贺?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说话
预习作业1 :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交流
3.指导写祝贺语。

预习作业2:
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可以是对老师工作、生活、身体方面的祝福,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学生说一说
在自己做的贺卡上写祝贺语。

3. 送贺卡。

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

交流:
注意格式:开头写“敬爱的老师”,并且加上冒号。

第二行空两格,写下祝贺的话。

最后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教师示范。

巡视指导。

3. 送贺卡。

师生演练。

指导学生说话态度要大方,有礼貌,用普通话。

(三)、练习说话
4.练习说话。

结合评点,重点指导。

全班讨论。

⑴出示句式:我()地说:“老师,()。


⑵老师肯定很高兴,脸上什么表情?对你说什么?
⑶出示句式:老师()地说:()。

⑷把送贺卡的经过说一遍。

5. 提出要求:在亲人生日时,在家里的节日出现时,为家里人祝贺噢。

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话。


堂小结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向别人送去衷心的祝福,这样我们的盛会哦就多了欢乐,充满了爱。

作业设计
★制作一张贺卡,按格式写上祝贺语。

★★把自己做的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大方地把自己表示祝贺的意思说明白。

★★★在家人生日时,送上贺卡和祝福
板书设计
学会祝贺
敬爱的——老师
———————————————————————————————————————您的学生————
9月10日
教学反思
年级二年级课题 1.秋游
科目语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人田永莉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