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山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学困生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萌发小课题研究的故事(问题的提出):“老师,刘子航的课文不会背,下课还不背,就出去玩了”。
“老 师,闫红印数学题不会,也不问别人”。
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话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两名同学是我班的学困生。
而且据我了解,这两名学生的家长都是年岁比较大的,在学习上根本不能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加上他们自身也没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那么对于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就成了现阶段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
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
其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
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其三、 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兴趣更加不高。
如果再加上引导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越读信心越少,长期拖下来,就演化成学困生了。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教研促成绩,以教研兴学校,以教研谋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调研活动,培养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2、通过研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能主动学习五、研究的内容: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学困生课题实施方案
学困生课题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发展,也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学困生课题实施方案,对于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2. 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3. 建立学困生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实施方案1. 制定学困生诊断评估工具通过对学困生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为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供依据。
2. 设立学困生学习小组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将学困生分组,设立学习小组,组织学困生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3. 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困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
4.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展,共同为学困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5. 开展学习辅导活动组织学习困难的学生参加学习辅导活动,包括补习班、辅导课程等,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学困生诊断评估工具,进行学困生的全面评估;2. 设立学困生学习小组,组织学习交流和合作;3. 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帮助学困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展;5. 开展学习辅导活动,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帮助。
五、预期效果1.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2. 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提升;3. 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
六、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相信可以有效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建立学困生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从而实现学困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自主学习的意识普遍比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就形成了很多的学习困难学生。
数学学困生在中学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是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因此,及时关注和研究数学学困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而迫切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于是,对于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学困生对策的研究尤为重要。
只有找准了“病”根,对“症”下治疗,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为了能够让学困生尽快摆脱学困的困扰,走向快乐学习成长的轨道,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对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的研究,最终达到教育与转化“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能够良性发展,学会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来。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搜集的文献有:⑴新课程标本教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系列)。
⑵成功素质教育全集(新华出版社),其中也包括心理方面的诸多因素。
⑶数学教育工作者所作的关于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践总结及在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方面的研究文章。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了解了数学“学困生”的含义及成因。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问卷所要了解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及其成因。
如何在设计问卷时达到调查的效果是所要考虑的重点。
因此针对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育与转化策略的实际效果,设计简单的、可操作的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调查问卷。
通过对我校初中各年级几百名学生的调查,获取大量丰富的资料,对它们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了解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思想及学习现状,在此基础上诊断出问题的所在。
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正常学习水平的学生。
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学业发展,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学困生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确定学困生的识别标准,及时发现学困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
2. 加强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学困生识别标准。
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和表现,制定科学的学困生识别标准,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学困生。
2. 个性化教育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补习辅导、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
3.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困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提高其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4. 多元化教学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学困生识别标准,建立学困生档案。
2.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学习计划、补习辅导等。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困生的心理素质。
4.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2. 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 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六、总结。
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困难生课题的研究计划
学习困难生课题的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学习困难生是指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等原因,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的学生。
他们可能面临各种学习问题,包括记忆困难、理解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足等。
学习困难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学习困难生进行研究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学习困难生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索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措施,以促进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成效和心理健康。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习困难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探寻国内外对学习困难生课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描绘学习困难生的特点和问题。
2. 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学习困难生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困难的种类和程度、学习支持和帮助的需求等,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实地观察和访谈通过实地观察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其日常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动机等。
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访谈,了解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和情感状态,深入挖掘其学习困难的根源。
4. 数据分析通过对所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数据、观察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挖掘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找出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四、研究内容1. 学习困难生的特点和问题分析根据前期调查和研究结果,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探寻学习困难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
2. 学习困难生的支持和帮助策略研究基于学习困难生的特点和问题,提出符合其需求和特点的学习支持和帮助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行和调整,以期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成效和心理健康。
3. 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支持研究针对学习困难生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障碍,深入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并进行实践和调整,以降低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压力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五、研究预期成果1. 深入了解学习困难生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支持和帮助策略。
课题研究学困生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学困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正常学习水平的学生。
他们可能面临诸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
对于学困生的帮助和引导,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学困生实施方案,对于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
学困生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学业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缺乏热情。
2.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自我管理能力差,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学习计划的执行不力。
三、解决方案。
针对学困生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1. 提高学习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指导科学学习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可以开展学生管理能力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四、实施步骤。
1. 调查分析,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学困生实施方案,明确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 实施方案,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和辅导员,对学困生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4. 监督检查,学校可以定期对学困生实施方案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效果评估。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动力指标等方面的数据,对学困生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确保学困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总结。
学困生问题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学困生问题,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
数学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引言: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的学生。
他们可能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思维能力不足,自信心不足,不善于运用数学思维等。
针对数学学困生,我们应该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转化实施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学困生转化的目标。
一、诊断与评估首先,需要对数学学困生现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与评估。
通过命题渐进的考查,了解学生对各个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可以使用分层设问法、开放性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手段,评估学生在数学思维、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定期进行测试和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惑。
二、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通过划定学习目标和教学步骤,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深度思考三个层次,逐步引导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发现,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或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景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情景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实践操作、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个性化辅导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个性化辅导:针对学困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其提供个别化的辅导。
教师可以在课堂外,单独为学困生开设辅导时间,解答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疑惑,并制定学习计划和课外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困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将学习过程分解为小步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困生小课题课题实施方案
学困生小课题课题实施方案一、背景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很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和方式的学生。
针对学困生的课题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因此,本文将对学困生小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施步骤1.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每位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可以更好地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 提供专业辅导为学困生提供专业的学科辅导,针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指导。
通过专业辅导,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成绩。
3. 鼓励互助学习组织学困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活动,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互助学习,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4. 定期跟踪评估定期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定期跟踪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措施,确保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四、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学困生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五、结语学困生小课题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专业辅导、互助学习和定期跟踪评估等措施,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同时,也需要不断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完善,确保实施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学困生课题的实施方案
研究学困生课题的实施方案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学生。
针对学困生的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学困生课题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学业成绩分析等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帮助学困生的措施和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包括个别辅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同时,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实施的帮助措施和方案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措施,确保帮助学困生的工作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学困生家长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学困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困生家长的参与,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学困生帮扶工作机制,包括专门的学困生帮扶团队、学困生档案管理系统、学困生帮扶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等。
只有建立健全的机制,才能够保障学困生帮扶工作的长期持续和有效进行。
总之,研究学困生课题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帮助措施和方案,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和帮扶工作机制,积极整合和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学困生学习困难的解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实验方案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实验方案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这类学生大约占全部学生的10%—20%,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目光,因此,对“学困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就我校来说,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有经商、打工、生活困难、家庭离异等较为复杂的家庭环境,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思想不重视,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
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其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更为迫切。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在新形势下,我们界定的学困生是指目前存在的部分学业不良以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
其含义如下:第一,学困生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第二,学困生是个别的,即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学困生的智力正常;第四,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与先前经验建构新知,它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有效构建。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存在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与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八种智能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主张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来设计和改进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暨阳初中楼奕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对待学困生,是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应试教育"从应试的目的出发,只关注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了学困生的培养,以大多数人的失败换取少数人的成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已经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在所难免。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15%—20%。
自2003年9月开始,我市全面展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而这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人人体验成功”是不谋而合的。
但在三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特别是学困生,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及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一)研究目标1、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科学的界定。
2、研究“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及特点。
3、寻找“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规律。
4、初步形成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框架。
(二)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
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其特长。
(2)整体性原则。
即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把握住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各种原因及各原因在整体当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科学性原则。
即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指导调查研究。
(4)实效性原则。
即在研究出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后,通过实验摸索出因地因人的教育对策,以有效地指导转化“学困生”实践,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024年初中学困生转化措施方案数学
2024年初中学困生转化措施方案数学在推行新的转化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现有的困生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调研分析,了解他们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确定目标转化率,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对于困生,我们首先要明确他们的困难所在,是否由于学习能力不足、自身懈怠、环境因素等问题导致的困境,并为每个困生设置个性化的转化方案。
其次,在教学中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此外,在转化措施中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困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努力帮助困生改善学习状况。
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困生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困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和监督措施,确保每名困生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
在教学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指导,鼓励困生多参加课外辅导班、培训班等,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加强学科辅导,提供专业的辅导老师指导困生的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另外,鼓励困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拓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和落实,相信困生的学习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困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转化措施的过程中,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帮助困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困生的学习困境将会得到有效缓解,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 1 页共 1 页。
对学困生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对学困生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1.学困生现象在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学困生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业,还可能对班级整体氛围产生不良影响。
2.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并不理想,急需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学困生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融入正常学习生活。
三、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态,找出影响他们学习的心理因素。
2.学习策略研究:分析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
3.教师教学方法研究: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家庭教育研究:分析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提出家庭教育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研究的相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困生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学困生案例,分析他们的学习经历,找出成功转化的关键因素。
4.对比研究:对比不同教育模式和方法对学困生的影响,找出最佳方案。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学困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实证研究,收集学困生的真实数据。
3.第三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问题。
4.第四阶段: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进行对比研究,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适合学困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2.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3.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七、实施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2.落实研究经费,保障研究顺利进行。
3.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获取政策支持。
4.定期汇报研究进展,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教学的研究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教学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样的学生让魏书生来教也教不好”,这样的学生这里我们称学习困难生(下简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指的是因身心的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的学生(如获取数学信息、加工和运用数学信息)。
他们的数学成绩与潜能发挥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学业的暂时落伍,不能适应常态学习,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等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
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有的学生由于某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学的不扎实,就会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就成为学习上的拦路虎;也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方法的不当,严重阻碍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或者说影响学习效率,同时也影响教学的达程度,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初中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流砥柱,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研究,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转变学困生,教师应有“人人会学习、人人会学好、人人会成才”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才行。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1.研究对象:学困生的直观表现是有差异性的。
我以自己任教八年级一个班与其同年级段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八年级是学习分化的开始}。
本课题着重研究那些智力正常,但数学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2.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分析学困生的特点,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数学学困生达到最优的发展。
换言之,研究不重于理论的新发展,重在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借助于科学方法,以求得数学学困生问题的解决。
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1)阐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2)设计一套较系统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3)使学困生学会学好数学,提高学习质量。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在一个班级群体中,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个性特点,思想品质等表现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
初中学困生转化措施方案数学
初中学困生转化措施方案数学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学困生不是笨,只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动力。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
一、找出问题根源1.检查基础知识是否牢固。
很多学困生在数学上遇到困难,是因为基础知识没学好,导致后面的课程听不懂,恶性循环。
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
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学习方法不当或者缺乏自信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
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数学学习计划。
比如,每周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逐步提高学习难度。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数学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辅导与关爱1.定期组织辅导课,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2.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五、家校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1.对学困生进行摸底测试,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3.开展辅导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4.组织数学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6.持续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辅导策略。
案例一:小明,初一时数学成绩只有30分,经过一年的努力,初二时数学成绩提高到80分。
案例二:小华,初二时数学成绩40分,通过参加辅导班和自主学习,初三时数学成绩达到90分。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加油!注意事项:1.别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麻山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智力属于正常驻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阴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即目前存在的部分学业不良以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
本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调查他们的心理表现、探索他们形成的原因、研究转化他们的一般方法,积累转化的一般经验,不仅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增加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大举措。
同时也是督促我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克服重智商、轻情商的失衡倾向,走出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误区,不断吸取一切有效的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寻找现代的|、自身特有的,比较完善或最具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
使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成为我校广大教师最普遍、最可行的、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实践。
所以,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强化教师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有利于我校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稳健实施:有利于我校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熟知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剖析学困生的成因、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研究的理论依据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的学校学习理论认为:与其说学生的个别差异,还不如说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来得更确切些。
所有证据都表明,学习中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相当稳定的。
布卢姆深信,这种差异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生造成的,造成学校学习中个另差异(出现学困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的客中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学效果肯定因人而异。
因此,最好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但以目前的条件实施肯定不现实,惟一的办法是要建立一种基本上无差错较少的体系。
布卢姆认为,只要适当注意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和“教学质量”三个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下面从这三个主要变量阐述对学困生进行诊断与辅导的意义与作用。
(1)从认知准备状态来说,学校中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后面的学习任务是建立在前面的学习任务基础上。
如果每项学习任务中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象滚雪球一样,他们的成绩水平和学习速度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学困生面临的具体学习障碍进行诊断与辅导,使他们能够亡羊补牢。
(2)从情感准备状态来说,布卢姆认为,学生以住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对某些学科兴趣与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成功的经历,学生很可能会对认知或情感目标都抱积极的态度。
而通过对学困生的诊断与辅导首先可以让学生克服以往学习的误区,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其次,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也能增强这部分学生对教师或这门学科的认同,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任务中付出更大的精力。
(3)从教学质量上来说,布卢姆认为,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教师、班级和学校的一般特征,更重要的是教学;不是物质上的特征,而是课堂里的学习环境,他们认为教学质量的要义是: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矫正。
这些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
而教学诊断可以不断为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做到“未雨绸缪”。
然而面对几十个教学对象,即便教师使用最佳的线索,给予最好的参与机会和强化,仍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成绩都实现最优化。
因而,总会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这就需要及时根据研究诊断给学生以反馈,并进行相就策略的辅导以矫正。
2、多元智能理论著名美国教育学者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每个有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分ZIJ是:言语一语言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自知一自省智力、交往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
这些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各种智力方式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
我们每个人会在某个方面显得特别突出。
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聚集。
学生教育中再也不存在一个学生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笨学生”,也有其突出的一面。
教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如有的学困生画画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得到发展;有的学困生二胡拉得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转化学困生。
首先教师把学困生按多元智能理论来区分各自的优势智力,然后根据其优势智能力显示的不同特长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转化学困生。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两点独特之处:其一,它所提倡的学习理论,多半是根据经验原则提出观点与建议,其二,它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释,而是扩大到对学习者整个成长过程的解释。
(1)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2)坚持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习目的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景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除知识外还应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3)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最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①教学上对自由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视。
②教学中对学习动机的重视。
③开放教育的推行。
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推行。
⑤学校教育中对情意教育的重视。
⑥以学生为中心学校辅导工作的推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早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的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而专门研究学困生心理特点的理论只是近20年的事情。
对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各抒已见,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在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观点和成果诞生。
在人类的一切实际活动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当前中学生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就业压力,使得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和出现从多的问题学生。
70年代,世界各国都普遍给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的重视,并成立了“国际学校心于是学会”。
199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会仪上一致认为:心理地位之重要和教学并列。
学校心理研究对我们来讲还是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这一学科也只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
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概念在十年前还是鲜为人知的。
目前,在国内有许多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对学困生的表现、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比如,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潘菽(1897——1988)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分析了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和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
针对病因,作者并指出了相应的转化措施。
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主要通过把优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比较,从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分析了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包括个案分析、策略训练、挫折教育、成功教育、合作教学等。
就数学学科而言,在国处,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等研究了解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和数学能力的结构和个别差异;在国内,杜玉祥教授在山东省开展了初中数学差生的研究工作,探讨大面积转化差生的方法和规律:郑士平教授在北京对数学学困生进行了心理学研究,认为数学学困生存在可挖掘的学习潜能,大面积转化可行而且有效;顾泠元教授长期在上海开展的大面积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在转化学困生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江苏省洋思中学将多年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总结为“洋思模式”;许多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转化学困生问题写出了大量的论文,这些经验和成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学困生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转化的策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外,如在理论上还不勉励系统,没有专门的论著,尤其在素质教育理论下对学困生应如何评价,以及因不当的评价对学困生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
还待于更多的业内人士进一步转变观念,教育实践来参与研究,并探索出在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转化措施,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训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成功地迈入社会。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1、研究目标: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研究我校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成的原因,探索我校转化“学困生”的主法和途径,以个案为基点,以课题实验学校为单位,形成适用于我校实际情况的转化经验和转化成果,供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参考,以达到在我市和全省推广的目的。
2、研究的基本内容:(1)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2)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分析;(3)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4)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5)转化学困生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6)结合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学困生的成因以转达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形成转化学困生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