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士子的精神困境

合集下载

《史记》中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形象特征分析

《史记》中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形象特征分析

《史记》中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形象特征分析学号2017214593 姓名黄敏《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作者调动多种文学手段使历史人物真实可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在整个历史时期,在各阶层各类人物中“士人”这一群体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仅对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形象特征进行分析。

在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地位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依附于卿大夫,处于贵族阶级的最低层;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 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

《礼书第一》中记载“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

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至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士人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

但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而由于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

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

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史记》中所记载的士人大致可分为文士与武士两类。

文士多为策士、谋士等,而武士多为刺客、游侠等。

文士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中太史公曰:“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春秋齐国政治、军事家管仲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他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被誉为“春秋第一相”。

合纵家代表苏秦,他提出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以遏止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孟子》中的“士”形象分析详解

《孟子》中的“士”形象分析详解

《孟子》中的“士”形象分析汉语言文学实验班邓雪芹2012213512摘要近代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崩溃,知识分子逐渐从贵族阶层中剥离出来,形成了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新的阶层——士人阶层。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士人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当代,“士”的精神与形象依然可以说是余韵犹存。

作为“四书”之一的《孟子》正是一部剖析先秦“礼崩乐坏”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新兴士人阶层形象特征的经典儒家巨著。

本文将以《孟子》为例,分析出先秦时期新兴社会阶层——士人的社会形象特征,以求为当时知识分子正名,并进而对当代知识分子形成启发。

关键词:孟子、士、知识分子、形象、精神品格、社会责任一、“士”的起源于发展关于“士”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诸多典籍和文化学者也有不同的见解。

无论是孔子关于“士”“推十合一”为“士”的定义,还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对“士”做“士。

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十一”的解释,还是《白虎通》中“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的理解,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士”进行解读。

而普遍的认为是,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士”起源于西周,周初之士较多的源于分封制。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周室的班爵制:“君一位,抑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礼记·王制》中记载道:“诸候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因而,士必须娴熟于礼乐典章,而且,士还通常担任着政府的官职爵位。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日趋激烈,一直以来沿袭的宗法制度和礼乐秩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士阶层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也慢慢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阶层。

先秦时期对于“士”的角色定位绝对不同于后来历史上乃至现在对于“士”的简单理解。

顾领刚先生1959年在《文史杂谈》上发表了论文《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就认为文士是由武士蜕化而来的。

士子之死与“后英雄时代”的悲哀

士子之死与“后英雄时代”的悲哀

士子之死与“后英雄时代”的悲哀作者:李中奕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6年第03期鲁迅说:“一个民族总有一些埋头苦干的人,总有一些低眉顺眼的人,总有一些与命运抗争的人。

”阮籍与嵇康就是这苦干抗争的人。

阮籍,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漫无目的地向前行驶。

路上高低起伏,突然马停了,他下车一看,路走到了尽头,便号啕大哭了起来。

哭够了,他又走到荒草野地哭,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他到广武山拜访孙登,孙登闭门不见,他站在山下,无奈地吹起箫,箫声低沉,婉转,高亢。

吹完下山,孙登大师让他再吹一遍,并自己和了一首。

琴箫合音,荡涤山河。

这便是阮籍,干脆地扯断了一切旧世俗经纬的贤士。

而命运对于嵇康,似乎确有不公。

晚于阮籍十三年来到魏晋,他的思维是多么昂扬,却又无奈地留在了“后英雄时代”。

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在当时让人听了触目惊心。

他彻底地与官场决裂,隐居竹林,抱一把古琴,与朋友铸剑习艺。

钟会的拜访,他弃之不顾;山涛的举荐,竟令他愤而与之绝交。

试想嵇康一个柔弱的文人,被赋予不忠不孝不义之名,在莫须有的刀下也终将含冤,而造成这一切的竟是自诩为爱护贤士的统治阶层,竟是世人的冷漠与无睹。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

偌大的刑台上,他深感世事苍凉;举目四望,那是一片黑压压冷血无情的面孔。

人们放大的瞳孔,既紧张又好奇地注视着台上这位曾无视礼教,曾放肆高歌自由,曾谢绝钟会,曾不屑食俸的“竹林贤士”,而这一刻他比任何时候都从容。

“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吧!今日曲毕,《广陵散》于今绝矣。

”琴音低婉,神秘铺天盖地而来。

弹毕从容赴死。

这是公元262年夏天,嵇康39岁。

时代又恢复了秩序,只不过一切抗拒者都已作古,傲世的文人彻底屈服在铁血弯刀之下。

一切都破碎在历史的车轮之中。

我们只能静默地注视他们残存的印迹,为他们叹息,为他们击节,为他们折服。

“后英雄时代”的焦躁与不安,终随《广陵散》竟去。

无奈地掩卷叹息,为阮籍,为嵇康,为诸多惨死的文人。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的成因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的成因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成因The Origin of the Custom of Raising Gentlemen During WarringStates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完成日期: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独创性说明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 __摘要自殷商西周的巫史之后,士作为战国时代一个知识分子阶层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变动,养士现象一直是文化史研究中的热点。

战国时期,士阶层地位随社会的剧烈变化而迅速崛起,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而,养士、争士蔚然成风。

养士是为了用士,统治阶级、上层贵族通过养士拢络人才、选拔人才,从而取得竞争的胜利。

士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养士风尚造就了战国社会重视人才、重视知识的氛围,也改变了许多旧有的传统观念,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战国;养士;经济;政治;文化;成因The Origin of the Custom of Raising Gentlemen During WarringStatesAbstractAfter the Wu Shi of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gentlemen appeared as an intellectual social stratum in Warring States, causing changes in the society, the phenomenon of raising the gentlemen has always been a hot spot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gentlemen stratum raised rapidly along with society's drastic changes, becoming the social nucleus. Thus, raising gentlemen and struggling for gentlemen became common practice. Raising the gentlemen is to use the gentlemen, to rule class; the upper aristocrats gathered the talented person together and selected the talented person through raising the gentlemen. To gain victory in the competition The gentlemen played the pivotal role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the soci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custom of raising the gentlemen caused Warring States socie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alented person and the atmosphere of knowledge。

日本的战国时代与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战国时代与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战国时代与武士道精神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充满着争斗与混乱的时期,但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中,各个战国大名争夺权力,不断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武士们则以忠诚、勇敢和荣誉为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日本的战国时代以及武士道精神。

一、战国时代的背景战国时代,也被称为室町时代的后期,始于15世纪末,直到17世纪初。

这个时期的日本由于政治动乱和社会不稳定,各个封建领主之间的斗争不断升级,并导致国家分裂成多个割据势力。

这种分裂为战国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二、战国时代的特点1. 武士的崛起和战争氛围战国时代,各个封建领主为了争夺更多的领土和权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在政治上造成动荡,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战乱的环境,使得日本的武士阶层得以崛起和发展。

2. 武士道的形成在战国时代,武士们追求的不仅是力量和胜利,更重要的是追求忠诚、勇敢和荣誉。

这些信念被统一成为武士道,成为武士们言行的准则和行为的指南。

武士道要求武士们尽忠于主君,勇往直前,并始终保持荣耀感。

三、武士道精神的内涵1. 忠诚与义务武士道崇尚忠诚和义务感。

武士们视主君为人生至高无上的存在,战斗和奉献的一切都是为了主君。

他们宁愿选择死去,也绝不背离忠诚的信仰。

忠诚是武士道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

2. 勇气与荣誉武士道强调勇敢面对困难和死亡的精神。

武士们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背离或逃避责任。

勇敢和荣誉是武士道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他们通过勇敢战斗来维护自己和主君的尊严与荣耀。

3. 自我修养与谦逊武士道追求自我修养,强调修身养性和正道德。

武士们相信通过修炼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主君和社会。

武士道也教导武士们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与人为善。

四、战国时代与武士道对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影响1. 社会结构与军事力量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对于日本社会结构和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士”的生活

战国时期“士”的生活

关键词 : 士的理解 ; 想状 况 ; 思 政治 阶级地 位 ; 经济条件
中 图分 类 号 :2 1 K 3
文 章 编 号 :0 8— 7 X( 0 1 0 O 3 0 10 7 7 2 时期 “ 士 ” 文 的生 活状 态 一 直是 我 国知 识
在文 士 中又有各 种各 样 的划 分 。墨子 曾对 文士 的特 点 与文 士 的 不 同类 型 作 过 划 分 , 良之 士 “ 贤 厚 乎德行 , 乎言谈 , 乎道 术 ” 儿 德 行 、 辩 博 。 言谈 、 道
二 、 的 生 活 状 态 士
作 为 文士 , 战 国时期 , 的工作 可能是 教授 学 在 他 生 , 道授 业解 惑 ; 传 游说君 王 , 宣扬 自己的观 点 ; 与别 家学派 辩论 , 各家 对人 性 “ 如 善恶 ” 的争 论 。争 论 也 就是所 谓 的 “ 家争 鸣 ” 当时 的“ ” 思 想 言 论 百 。 士 的 的确是 非 常 自由 的 , 们 的认 识 思 考对 象 几 乎 不 受 他
术就 是 孟 子 对 文 士 的 类 分 。 而 根 据 《吕 氏 春 秋 》 、 《 商君 书》 的 划 分 , 士 大 致 可 以分 为 三 类 : 等 文 以道
收 稿 日期 :o 0—1 2 21 1— 0
作者简介 : 王立春 (9 0 ) 女 , 16 一 , 辽宁抚顺人 , 抚顺矿 务局 工学 院讲 师。

为“ ” 初 是 武 士 , 士 最 经过 春 秋 、 国时 期 的激 烈 的 战
社会 动 荡然后 才 转 化 为 文 士 。但 是 , 阶 级 变 动 的 从 角 度来 说 , 一种 观点 似乎 站不 住脚 , 这 因为通过 下文
的论 述 , 我们 就可 以看 出士来 源 于没 落 的 贵族 或 者

《战国策》中的士大夫精神及其现实启示共4页

《战国策》中的士大夫精神及其现实启示共4页

《战国策》中的士大夫精神及其现实启示在战国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而战国中叶以后,“士大夫”这一概念流行开来。

大士夫与士大夫表面上看上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士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强调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

为什么从战国起,士冠在了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人阶层大显身手的结果。

而此时的大夫也一改以往分封世袭的传统,有许多是由士阶层升上来的。

“士大夫”一词就是这种现象在观念上的反映。

《战国策》一书就以战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阶层为主要记叙对象,描写了当时许多士大夫的言行。

透过这些言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闪光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他们不朽的士大夫精神。

这些不朽的精神仍能对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启示。

一、积极进取的心态战国是大动乱、大变革的转型期,在这样一个动荡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产生了大批的进取开拓者。

当时的大部分士大夫都具有身处乱世中的入世精神,拥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能付出相应的努力去实现它。

苏秦刺股苦读(《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精研纵横术,后来游说六国,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终于功成名就的故事就是当时士大夫积极进取以谋求建功立业的典型代表。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不仅关注于自身发展,还在身居要位后为国出谋划策,进行改革。

这种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奋斗追求与流芳百世的事业心也影响到了当时的贵族阶级,使更多的贵族也放眼大局,为国主动作为。

当今社会也是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战国时代的士大夫所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勇于挑战,勇于拼搏,为自身发展,也为国为民而奋斗的精神和才华也同样适用于我们。

二、居安思危的意识当时代动荡、社会制度崩坏、隐患四伏,国家和个人即使身处安逸也会随时面临危机。

从《战国策》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许多士大夫都有一种“忧社稷”的意识,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忧患意识,也是士大夫们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他们积极的进取心同样来源于此。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充满战火的时期,也是武士道精神得以深入发展的时代。

武士道是指武士阶层所秉持的一种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强调忠诚、勇敢、道义以及对于荣誉和义务的尊崇。

本文将通过探讨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武士道精神的内涵,揭示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战国时代(15世纪前半至17世纪)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的时期,各地的大名争夺政权,战争频繁且残酷。

由于政权的不稳定,地方权力强大,各地大名必须依靠武士阶层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背景下,武士阶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即武士道。

二、武士道的内涵1. 忠诚与奉献精神:武士道强调对主君的忠诚和奉献,认为武士的义务是为国家和主君效力,甚至为之献身。

忠诚是武士道的核心价值之一,武士们视其为生死所系的重要准则。

2. 勇敢与英勇精神:战国时代是充满战争的时期,武士道强调勇敢和英勇。

武士们必须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畏生死,甚至愿意为了主君和国家奋不顾身地战斗。

3. 道义与道德规范:武士道注重道义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武士们必须遵循诚实、诚信、正义、礼仪等道义原则,并且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战斗之中,以此来保持武士道的纯洁性。

4. 荣誉与义务观念:武士道认为维护荣誉和履行义务是每个武士的责任。

荣誉是武士身份的象征,武士们注重名声和声誉,愿意为了维护荣誉而进行自我牺牲。

同时,武士们也有明确的义务,包括保卫主君、保护百姓等。

三、武士道的价值与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在战国时代这样一个混乱无序的时期,武士道的价值观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武士们的忠诚、义务和道义准则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混乱和纷争。

2. 塑造国家身份:武士道强调忠诚与奉献,将国家和主君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种国家至上的观念有助于塑造国家身份和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3. 培养道德品质:武士道注重道义和道德规范的遵守,可以培养武士阶层的道德品质,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

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

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我们接触古典文学作品时,常常涉及到“士”这一阶层的人物。

士,这一特定历史的产物,丰富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全部生活内容,他们是春秋战国时代一支不可低估的社会力量,这支队伍广泛地活跃于政治、军事、外交及各生活领域,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初,古代作为“四民”(士农工商)之一的“士”,指“学习道艺”的人,商、西周时将“士”划入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初年到中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有食田,有的以俸禄为生。

《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士食田。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也有参加农业生产的。

春秋末年以后,士才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到了战国,养士之风盛行,士的地位有了新的提高,相当一部分人登上了政治舞台,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宗族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君主和贵族的势力不断削弱,统治者为了维护日益崩溃的局势,迫切需要大量拥护者,于是不得不向地主阶级的士求助。

特别是到了战国末年,形势日趋紧张,掌握一定实权的大地主阶级,各自为政,更注重罗织人才。

他们卑躬屈膝,不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其中最著名的养士贵族,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和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即所谓“战国四君子”,四人养士各在三千以上,他们都“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在社会上影响极大,特别是其中的信陵君,“仁而下士”,搜求隐士无所不到,“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芸芸众生之士,其成分亦纷繁芜杂。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里,将“士”分为四大类。

一类为学士(不是指古代官职的学士),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

他们著书立说,反映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思想,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

这一类人名声显赫,待遇优厚。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属于这类人。

二类为策士,即所谓的纵横家。

这一类人长于政论,富有才能,凭口舌辩说,得大官取富贵。

对《战国策》中策士精神的解析

对《战国策》中策士精神的解析

对《战国策》中策士精神的解析作者:许丽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10期在纷争不休的战国时代,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群像,尤以《战国策》中集中塑造以苏秦为代表的策士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或合纵,或连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异样的言行,也让后人回味千年。

本文以《战国策》中的策士为范本,尝试解析其精神风貌,窥看战国时的社会心理。

一、纵横家思想底蕴下个人价值的释放《战国策》将个人功名的实现突出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典型的就是吕不韦,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

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

在《秦策五》的记载中,他共分了四个步骤来进行谋划:其一,当他看到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是一个能够赢得整个未来的上佳投资项目,于是他说服异人听他指挥。

其二,这个“奇货”要想推销出去、这份投资由风险转化为巨大利润,还是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和费力的工作。

他不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

他算计到华阳夫人及其弟弟的潜在的、迫切的需要,使华阳夫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异人奔走,使秦国开始向赵国要人。

其三,他又游说赵王,以长远的利益说动赵王送归异人。

其四,人接回后,为更上一层楼,他在异人身上下了点工夫,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

这项工程,要调动事主、接人的秦国、故人的赵国、认儿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庞大而复杂,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细致。

在《战国策》的人物画廊里,类似吕不韦这样以一己之力撬动国家命运的叙述比比皆是。

由于战国时封建制度尚未最后确立,加之当时社会固有体系被打破,乱世出英豪,客观上为大批策士施展个人才华、追求个人价值提供了舞台,正所谓“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体,讹伪并起。

故孟子、苟卿懦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蹇叔哭师读后感

蹇叔哭师读后感

蹇叔哭师读后感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鲁国的蹇叔和其子在齐国学习书法,蹇叔教导他的儿子们要以忠诚、正直为荣,不怕失败和挫折。

然而,蹇叔的教育理念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

当儿子们被齐国贵族和有权势的人蔑视时,蹇叔深感寒心,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教育儿子们。

在齐国度过了数年之后,蹇叔,原本满怀希望地准备带着子弟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然而,这一天却成了蹇叔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

蹇叔带着几个儿子来到齐国的城门口,却被城门卫士拦住了。

城门卫士告诉蹇叔,国家法令规定,外国人不能将技艺带回自己的国家,否则会被处死。

蹇叔深感绝望,眼看自己的辛辛苦苦获得的技艺就要付之一炬,他不禁潸然泪下。

面对蹇叔的哭泣,齐国的官员们产生了一种思想冲突。

一方面,他们理解并欣赏蹇叔和他的儿子所带回来的文化艺术,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违背国家的法令。

最终,官员们决定破例,让蹇叔带着儿子回到鲁国。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深刻的启示。

首先,它让我认识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蹇叔虽然面对了很多挫折,但他始终坚信,只要他的儿子们能够坚持正直和忠诚的原则,必定能够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他一直不放弃教育,最终也获得了收获。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父母对我的教育。

他们总是鼓励我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给予了我不可替代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故事中的齐国官员们的决策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尽管按照国家的法令,蹇叔应该被处死,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用人情来对待蹇叔。

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办事,而忽略了人情味。

然而,正是那些善良、理解和包容的人,使得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最后,这个故事还带给我对教育的思考。

蹇叔是一个讲究道德、正直的人,他对儿子们的教育也始终贯彻了这一理念。

他告诉儿子们,忍受失败和挫折,只有坚持自己的理念,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教育的缺陷。

论战国至西汉士人的精神变化-以宋玉、东方朔及扬雄为例

论战国至西汉士人的精神变化-以宋玉、东方朔及扬雄为例

The Spiritual Changes of Scholar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aking Song Yu,Dongfang Shuo and Yang Xiong as
Examples
作者: 舒鹏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战国;西汉;士人精神;变化
摘要:士人阶层兴于春秋战国,并以天下公义为己任,表现了“道尊于势”的独立自信风貌;至于秦汉,士人阶层被迫向政治俯首,依附于皇权,逐渐消弭了自信标举的精神,取而代
之的是无奈权变和淡漠自守。

以宋玉、东方朔和扬雄3位典型士人为例,从各自代表作入手,展现自战国到西汉末年不同历史时期士人的不同精神面貌,并对其中变化进行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入仕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入仕精神

广角视野 wide ang le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入仕精神齐照明(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 116622)摘 要春秋战国出现了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这时期的士人由于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加之自身掌握礼乐文化知识,有入仕之才,本身又有强烈的入仕精神,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春秋战国;士人;入仕!士∀是西周宗法制度下,贵族环链中的最末一环。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家,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1]∀士阶层属于统治阶级的最下层。

他们虽然居于被统治阶级之上,但其社会地位与庶民比较接近。

在奴隶制度日趋没落的春秋时代,深刻、剧烈的社会大变革对士阶层的冲击最为严重。

这些因素决定了春秋时期的士阶层有如下特点:这个阶层经常处于动荡之中。

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大批上层贵族的成员不断下降为士,成为士阶层的新成员;一方面,士阶层中也有相当多的人下降到庶民之中,甚至是!降在皂隶∀,因而,士阶层是广大庶民阶层的后备军。

与此同时,庶民中的一些人也可以上升为士。

西周、春秋时代有选士、贡士制度。

#周礼∃地官∃乡大夫%中说:!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

∀意为从庶民中选拔贤者、能者,让他们担任官职,管仲佐齐桓公治齐,对桓公说:!其庶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

[2]∀#诗经∃小雅∃甫田%云:!烝我髦士。

∀毛传:!烝,进也。

∀#尔雅∃释言%:!髦,俊也。

∀邢昺疏云:!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

∀!烝我髦士∀也就是从庶民中选拔贤能者。

清人俞正燮说::!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人及其子孙。

虑其不能贤&&所谓兴之为伍长乡吏者,于其中兴之,而无美仕大权。

[3]∀俞氏所论极是,完全符合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历史实际。

可见当时庶民中的贤能者是有机会上升为士的。

士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和战争本领。

春秋战国时期,乱世纷争,正是用人之际,而官学却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周大夫原伯鲁不悦学,公然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

中国“士”精神的形成与失落

中国“士”精神的形成与失落

3、各阶段特征
(1)唐
好不容易跻身国家政治阶层的寒士,醉 生梦死,对管理国家既无经验也无理念, 很快就使一个强盛的帝国陷入战乱而四分 五裂。
(2)宋
由于统治者的懦弱,不得不采用愚蠢的 做法--剥夺武官的军权,文官的治权, 强化臣仆意识。整个社会的进取心进一步 衰颓;程朱理学的出现,士人精神进一步 内守,沉溺于沾沾自喜的风雅之中。
三、寒士崛起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1、原因 (1)士族衰落 (2)教育普及(市民化社会的萌芽) (3)国家的提拔(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
2、特征 (1)理想主义基本消失,实用主义成为基本指导 思想 (2)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历史停滞 (3)忠君爱国思想开始异化 (4)堕落为王权工具,不具批判性的技术阶层
C. 传播知识
以贵族为对象
以平民为对象
(3)精神特征 A. 用士、谋士-- 服务主人,不以家国为念 B. 哲士、信士-- 恪守信念,不以为人赏识为念
2、战国至秦时期士之概况 (1)统一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A. 春秋时霸匡扶王室 B. 孟子的“王”天下思想 C. 苏秦、张仪的兼并天下实践 D. 旬子、韩非、李斯等的学说与实践 E. 吕不韦揽天下之雄心 F. 屈原以身殉国之壮举 (2)精神特征 A. 厌弃战乱,为统一天下而出谋划策 B. 忠君爱国思想萌芽
(5)清
外族入主,不得不采取两面手腕。翻手 为云覆手为雨的伎俩,使得士人无所适从, 噤若寒蝉,缄口不言。天下为某之天下, 非吾之天下,与我无关。以天下为己任之 心消退,理想信念缺席,焦虑已为他们心 灵所无,蜕变为没有灵魂的纯技术阶层。 士堕落为市民社会中的普通一员。
中国“士”精神的形成与失落
一、士的形成及早期发展 二、儒士的崛起、士族的形成与衰落 三、寒士崛起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四、

士的存在与消亡

士的存在与消亡

士的存在与消亡昨天谈到了“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仔细想想,三士之所以中了晏婴的圈套,不仅因为他们勇的人设,还因为他们是士。

士在古代既代表一个阶层,也代表一种精神。

作为一个阶层,他们是列国卿大夫的家臣,因为有才华或者武艺或者某种技能被卿大夫们看上,被礼待畜养起来,平时无所事事,有事情时帮助主公出谋划策、刺杀、偷鸡摸狗等等不一而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士与主公之间的关系并非君臣关系、并非君臣关系、并非君臣关系,类似于雇佣关系,士如果觉得待遇不佳是可以走的。

这就有点像今天的专技人才,凭本事吃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着一份傲娇和尊严,并非奴才。

因此,对于士而言,名声与尊严要比生命重要的多,晏婴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用两个桃子轻而易举的取了三士的性命。

那么,士的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典故应该能够说明些什么,即“士为知己者死“。

讲的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因受晋国智氏智伯瑶知遇之恩(豫让最初是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后才得到重用,并且智伯对他很尊重),在智氏被赵魏韩联合灭族,智伯瑶的头颅被赵氏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后,豫让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仇人赵襄子。

于是豫让隐姓埋名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厕所,然后伺机刺杀赵襄子,没想到赵襄子被他的杀气惊动,派侍卫拿下他,被抓后他直言自己是豫让这次是来为智伯报仇的,赵襄子感慨他是义士,把他放了。

他还是没有断绝为智伯报仇的决心,于是把漆涂在自己身上,让皮肤溃烂,吞下炭火让声音嘶哑,然后伪装成乞丐乞讨。

就是这样,有一天还是被熟人认出来了,对他说:“以您的才能投奔赵襄子,他一定会重用您,您借机接近他,乘他不备时杀掉他不是易如反掌,为何要自残?”,豫让说道:“侍奉主公后又要杀掉他,这是心怀二心啊。

我选择自残伪装自己来刺杀赵襄子虽然困难,但于心无愧,我选择这样做,就是要让天下所有跟主公有异心的臣子感到羞愧”。

于是豫让每天观察赵襄子的出行规律,摸清规律后埋伏在桥下准备行刺赵襄子,没想到赵襄子的马因豫让的杀气而惊,又被抓,这次赵襄子不肯再放过他,问:您不曾也是范氏、中行氏的家臣吗,为何智氏灭范氏、中行氏,您不出来报仇,而智伯现在人都死了,您单单如此急切的要为他报仇是为什么呢?“豫让答:”我当范氏、中行氏的家臣时,范氏和中行氏不过把我作为普通的家臣对待,至于智伯,他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放虎归山,于是下令手下把豫让团团围住,豫让知道自己生还无望,无法完成誓言,于是请求赵襄子脱掉外衣,让自己象征性的刺杀。

战国游说之士的认识

战国游说之士的认识

战国游说之士的认识一、战国时期的背景1.1 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

战国的七个国家相互争夺领土,不断进行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生困苦。

1.2 官僚体制的腐败与效能下降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官僚体制逐渐腐败,贵族内斗激烈,国家治理效能下降。

官员任命不得人心,社会秩序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二、战国游说之士的定义2.1 游说之士的含义战国时期,为了在担任官职的尚有发展前途的商人和资产者使劲利用商业和财力才能从事政治活动,这些人被称为“游说之士”。

2.2 游说之士的身份与角色游说之士的身份多样,既有商人、贵族,也有知识分子等。

他们通过说服、拉拢和纳贿等手段,与各国精英进行交往,以谋求私利或者改变国家政治局势。

三、战国游说之士的特点与行为3.1 为权力斗争服务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国君和贵族们都在争夺权力。

而游说之士则成为他们争夺权力的工具和筹码,通过游说和拉拢,帮助各方争取盟友,或者瓦解对手的势力。

3.2 技巧高超的辩论家游说之士擅长辩论和口才,他们利用自己的技巧和智慧,能够在辩论中脱颖而出,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达到自己的目的。

3.3 掌握政治策略战国游说之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辩论和说服能力,还需要熟悉各国政治局势和军事形势,掌握相应的政治策略,以便在游说中能够游刃有余,达到最好的效果。

3.4 高度机智与灵活应对能力游说之士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需要具备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对能力。

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手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言辞,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战国游说之士的影响与评价4.1 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游说之士通过游说和拉拢,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有时会使政治局势趋于稳定,有时也会加剧政治冲突。

4.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战国游说之士们可以通过操控政治局势,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

他们通过与国君和贵族的密切关系,能够获取更多的商机和财富。

春秋战国时的士

春秋战国时的士

春秋战国时的士春秋战国时的士简介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 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但是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因为这代表他贵族的尊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有恒心”.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例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到了战国时代,士主要分为几个类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谋士,根据他们的名字就能够猜出他们的专长。

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诸侯身边,为他们出谋划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客,主公为他们提供食宿,他们就要对主公尽忠,但他们绝对不是奴隶,因为他们享有人身自由,如果主公失势或对他不好,他就可以选择离开。

战国四公子都有蓄养门客的习惯,经常门下食客三千,信陵郡窃符救赵中的鸡鸣狗盗之徒就是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士。

士后来发展成为农民和小地主。

在孔子的学说中,士被赋予了管理国家的重任,孔子认为当时的士是周朝的希望士的典故毛遂自荐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

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

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

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

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

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

由《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时期“重士”和“以民为本”的时代风气

由《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时期“重士”和“以民为本”的时代风气

由《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时期“重士”和“以民为本”的时代风气。

一、战国“重士”的时代风气冯谖因为“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冯谖无好无能但是孟尝君还是收留了冯谖作为他的食客。

这里有几点,孟尝君在了解冯谖无好无能之后仍旧收留了他,这表现了孟尝君“重士”并且“以民为本”,冯谖一方面是一个“士”的身份但他也是“民”的身份,我们知道他的才能在一开始时是没有展示出来。

接着冯谖由于不满三等食客的待遇,三次弹剑以求更高的待遇,孟尝君都一一应许了。

孟尝君使冯谖食有余,出有车,并使冯谖的老母亲也有了生活上的保障冯谖的待遇不断改善,反映了孟尝君善于养士的特点据说当时孟尝君门下有多达三千的食客,其对待客人从来不敢有多问失,这更足以证明当时社会“重士”的风气,孟尝君作为一个相国,是广大诸侯大夫的代表,反映出当时的诸侯大夫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士”,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冯谖最后对孟尝君别无所求,并以其行动否定了左右“以为贪而不知足”的错误判断,自然冯谖对孟尝君是感恩戴德,从之后冯谖为孟尝君所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冯谖真是个有能之士。

后来,孟尝君需要一人去薛地收息,冯谖自告奋勇,主动前往薛地收税,为此孟尝君表示自己负了冯谖,还特地见了冯谖,郑重的向他道歉,原文是这样的:(孟尝君)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尝君言语的恳切,由此可以看出他“爱士”,“重士”的一面。

联系上下文,孟尝君对冯谖的称呼经历了“客—冯公—先生”的改变,表明了孟尝君对冯谖的越来越重视。

下文孟尝君就让冯谖替他去收钱去了,在先前没有充分了解冯谖这个人的品格的情况下,孟尝君就让他放手去干了,这说明了孟尝君对冯谖的足够信任,至于购买何种物品,也是让冯谖“视吾家所寡有者”,给予了冯谖足够的信任,这也是孟尝君重视的一个表现。

后来冯谖收债回来了,向孟尝君交差,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意识:
不知生死,忘记生死的界限(《大宗师》1)
死亦可乐,死了就可以从尘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庄子至乐》2)
精神困境:
视权贵如腐鼠(《惠子相梁》3);
宁做自由之龟(《庄子·秋水》4);
是贫穷,不是潦倒(《庄子·山木》5)
不追求功名利禄,看淡世事(《大宗师》6)
1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 (13),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2“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4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5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

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
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
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
6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9),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10)。

其耆欲深者(11),其天机浅(12)。

应克制欲望,有长远的打算,而非贪图一时之利(《荀子·荣辱》7)
长远看来,小人虽得一时之利,但最终必受“危辱之害(《荀子·荣辱》8)
人出生之时就有欲望,要通过后天的教养,使人明白礼义辞让(《荀子·荣辱》9、《性恶》10)
鲁仲连
比起荣华富贵,更不愿受世俗束缚(《史记·鲁仲连传》11)
7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

8孝弟原愨,軥錄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飽食,長生久視,以免於刑戮也。

飾邪說,文奸言,為倚事,陶誕突盜,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9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10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11吾与富贵而诎於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