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15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书2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书2

1.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能得到有效管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品的管制。

3.名词定义3.1特采品:3.1.1降低批别的品质水准。

3.1.2放宽检验标准一一在不影响产品品质性能原则下,放宽容许误差及外观判定标准。

3.1.3上述二种做法必须由品管课及相关单位慎重研讨,呈课长级以上主管决定。

3.2报废品:不可修复的不良品(不合格品)3.3制程返工:产品在生产过途中发生品质异常需返工与筛选。

3.4返修品:未能符合产品规格、外观判定标准,经品管单位判定可以整修之产品。

3.5退修品:客户退回的产品进行重新挑选。

4.引用文件:4.1产品监测和测管制程序书4.2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4.3统计技术应用程序5.职责5.1品管课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判定、标识、知会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追踪确认;5.2相关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并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6.程序内容6.1参照《不合格品管制作业流程图》(见表一)。

6.2不合格品发生时机及管制要项:6.2.1进料检验:6.2.1.1进料检验出来的不合格品,进料检验员需在物料上贴上“不合格”标签,仓储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隔离,进料检将《进料检验记录表》(表单编号:ZL8.2.4-01).《联络单》发到采购部门。

6.2.1.2采购部接到品管课的《联络单》后做出是否退货决定,并通知供方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6.2.1.3进料的不良,需要就地返工或挑选的,返工或挑选后的产品品检必须加严抽验,按照S-4的检验水准进行检验。

6.2.1.4进料特采品需由品管人员报备客户,客户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6.2.2制程检验:6.2.2.1依制程管制程序书之QC工程表执行。

6.2.2.2品管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压铸机台生产的不可修复的不良品超过5%,则开立《品质异常单》(表单编号:ZL8.2.4-03),将异常现象说明,由品管课课长核准后,通知原生产单位调机改善;超过10%以上,巡机品管立即上报班长与主管,由主管知会相关部门停机或现场开会处置。

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版教学文稿

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版教学文稿

*****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文件修订记录1.目的为了避免不符合要求的部品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混入或使用不当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确保环境管理的不符合得到控制,不断改善环境保护工作。

2.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材料进货到产品出货为止的部品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不合格处置和环境管理中不符合的控制、处置。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包含批次)及落地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生产各过程中的不合格具体例参见<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处置>。

·可疑品:状态标识不明确的可疑产品按不合格品对待。

4.职责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置后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对发现的环境监测不符合进行评审和处置4.2生产部:根据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4.3采购部:负责与供方的协调处置不合格原材料。

4.4财务部仓库: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隔离存放。

4.5管理者代表:必要时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5.程序5.1不合格品的管理步骤5.1.1不适合品的检出部品原材料进货到产品出货为止的所有工程,根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处置>的规定。

判定为异常的,视为不合格品。

发现不合格品的部门或关联部门确认不合格内容,并做出设备停止、产线停止及产品、部材等停止转移到下工序等一次处置。

在确定不合格品对象批次时,除发生不合格的批次作为对象批次外,还要追溯到前后批次产品,确认其品质是否符合要求。

5.1.2不适合品的标识/隔离为了防止使用不当,用不符合要求的部品原材料、半成品进行生产;不良品混入良品中;出货的产品不满足规格,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标识/隔离。

根据不合格品的种类,经担当部门判定后,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以下方法,如改变卡片颜色、记录不合格品内容等,以便明确不合格品与合格品。

1)通过做记号或盖章来进行颜色区分2)贴付标牌、标签、卡片等进行识别3)通过看存放到其他容器来识别隔离(不合格品存放的容器原则上用红色表示)4)通过放置场所的区分来进行识别隔离5)记录(日期、对象批次、产品编码、员数、不合格的理由、责任者等)5.1.3不适合等级的定义品质异常内容的确认,不合格等级的决定。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文件编号:1.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标识、隔离、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

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2.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及包装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或合同要求的产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挑选: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报废:无法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制作成本的不良品。

退货:质量部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产品整批退还给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特采:于进检、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担当或业务部代表征得客户同意,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能力、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标识,等同让步接收。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标注定义要求,而采取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4.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隔离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4.1.2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4.1.3按照技术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等作业。

4.1.4负责生产原因及品质异常之分析改善。

4.2质量部4.2.1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置的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制程不合格、客户反馈不合格等。

4.2.2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识方式。

4.2.3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4.2.4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4.2.5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技术部4.3.1品质异常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4.3.2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3对返工、返修作业方式的定义。

4.4其他部门4.4.1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1.引言对于任何制造企业来说,合格的产品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有一些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不合格。

为了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2.定义和分类不合格产品-类别A:严重不合格,可能对用户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类别B:中等不合格,可能对产品功能和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处理。

-类别C:一般不合格,不会对产品功能和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但仍需要进行记录和纠正。

3.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1)不合格产品报告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产品报告,并详细描述不合格问题和数量。

报告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编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2)评估(3)处理措施根据不合格产品的分类-类别A: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如召回产品、修理或更换等。

-类别B:暂停生产该产品,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修复和更新产品,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类别C:记录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和原因,并进行纠正措施,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4)不合格产品追踪对于所有的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追踪和记录。

质量部门应建立不合格产品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产品的处理和纠正情况。

同时,质量部门应定期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

(5)培训和改进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次发生,必须进行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

公司应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质量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合作,改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风险。

4.结论通过建立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制造企业能够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减少对客户的影响,并提高公司的声誉和竞争力。

不合格产品的分类和处理措施应根据质量要求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同时,公司还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以预防和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XP-QP-15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XP-QP-15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 管制文件严禁自行影印,如需影印请洽综合办公室珠海芯烨集团程 序 文 件文件编号 XP-QP-15 版本/版次 A/0 文件名称产品检验控制程序页次1/9批 准 栏发行日期 2015-10-08 受 控 状 态批 准 审 核 编 写 实施日期 2015-10-08分发编号修 改 履 历 表修改页修改日期修 改 内 容 摘 要修改人 审核人批准人一、目的:对外购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外购产品、半成品、成品投入使用、入库和出货。

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产品所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外协品)、成品均属之。

三、定义:3.1标准样品:公司生产、品质确定之标准样品或客户确认样品。

3.2不合格品:未满足要求的产品。

产品的要求一般通过质量特性来规定。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包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3.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安全性;b) 使用要求。

一般指使用功能(含装配功能,功能性外观)、性能指标; c) 非功能性外观。

3.4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类。

A 类:致命不合格(致命缺陷,英文缩写CR )。

是指产品的关键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

1) 安全特性不合格。

必然造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裸露部分有锐利的边缘;安全测试不合格。

2) 关键使用要求不合格。

必然造成产品不能使用,如关键安装孔缺失。

B 类:严重不合格(严重缺陷,英文缩写MA )。

产品的普通使用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或非功能性外观不符合规定要求。

1) 必然造成产品生产困难。

如安装孔错位;安装件严重歪斜。

2) 必然造成产品使用不正常。

如元器件虚焊;电路板短路;外观肮脏或划痕;功能丝印错误。

3) 非功能性外观、涂层或工艺严重不合格。

如外观变形严重;涂层颜色明显同其他部件不匹配;涂层有明显的划痕;非功能性丝印错误。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1.0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不合格品之处理。

3.0权责3.1品管:负责产品品质的制定及检验状态的标识。

3.2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

4.0定义(略)5.0内容5.1公司所有不合格品由品管依《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行标识。

5.2公司所有不合格品均需予以记录。

5.3所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须分开存放、予以隔离。

5.4来料不合格品之评审与处理方式:1. 4.1.来料不合格品之评审由品管负责。

5. 4.2.来料不合格品之处理方式:1)、不合格品管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中并由品部门负责人审批,品管员按部门负责人最后审批的结果做相应的标识。

2)、品管员开出《不良通知书》经部分负责人确认后传给供应商或客户,将不良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或客户,要求其进行改善。

3)、如客户提供的素材,则要求客户在《不良通知书》中注明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公司依客户的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4)具体的处理方式有:a退货:在物料外包装的适当位置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并注明不良明细,如:品名、批次或订单号、来料日期、不良原因等。

仓管填写《退货单》,由采购或PMC与供应商或客户协商进行退货处理。

b让步接收:品管在物料标识票上加盖“QC印章”后入库,但品管在物料标识票上注明“让步接收”,并跟踪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状况,如品质有异常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做相应的处理(如:退货等)。

C返工或挑选:1、由客户或供应商派人来本公司进行处理,本公司品管员跟踪处理情况,返工完成后经品管员检脸合格后更改送货单的数量入库。

不足的数量由采购或PMC通知供应商或客户补回。

2、如由本公司派人协助客户处理的,由公司品管记录返工工时,并由采购或PMC反馈给供应商或客户确认,由供应商或客户承担相应的工时费用。

5.5生产过程及成品不合格品之评审与处理方式:5.5.1.生产过程及成品不合格品之评审由品管负责。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摘要:不合格品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对不合格产品的识别、分类、处理和预防,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一个完善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定义、检测方法、处理流程和预防措施等。

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合格品的存在可能对企业声誉、顾客满意度以及经济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管理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处理和预防不合格品,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事先确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规格或其他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可以分为内部不合格品和外部不合格品。

内部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但尚未出厂的产品;外部不合格品是指已经出厂并被顾客接收的产品。

二、不合格品的检测方法1. 抽样检验:对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抽样检验可以评估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不合格品。

2. 100%检查:对于关键产品或对品质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可以进行100%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每个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减少不合格品的出现。

三、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1. 识别不合格品:通过抽样检验或100%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后,需要及时识别并分类为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记录:将不合格品的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包括不合格品类型、数量、质量问题的描述等。

3. 不合格品处理:根据不合格品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如修复、重新加工、报废等。

4. 不合格品追踪:对已处理的不合格品进行追踪,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

四、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1. 提高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等方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2. 培训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是一个组织内部适应生产质量要求和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包括不合格品的发现、评估、处理和跟踪等环节。

一、不合格品的发现不合格品的发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日常巡检、外部检验、客户投诉、内部抽检等。

当不合格品被发现后,应及时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分析原因。

二、不合格品的评估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进行评估,判断其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使用的影响程度。

评估的依据可以是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客户的要求等。

三、不合格品的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返工修复:对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操作,使之符合质量要求。

2.报废处理:对不能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冻结待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冻结处理,等待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决策。

4.退货退款:对已经交付给客户的不合格品,可以根据协议或合同条款进行退货和退款。

四、不合格品的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进行记录,并进行跟踪。

通过跟踪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避免类似的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五、不合格品处理的改进在实施不合格品处理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持续改进。

可以根据跟踪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六、不合格品的记录与分析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不合格品出现的规律和原因,为进一步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七、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在不合格品处理的作业流程中,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应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和丰富的技术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组织或行业可能会有自己特定的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基本的参考,具体的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不合格品处理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的配合和协调,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Q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退 货
返 工
让 步 接 收
报 废
品由车间责任者进行返工处置;
C.让步接收:如不符合但不影响到产品的主要功 品检部/工程部/ 《纠正/ 3个工作
能或特性要求时可作让步接收并且需得到客户的
生产部
预防措 日
同意方可执行;
施表》
D.报废:少量的或零星的不合格品由品检主管审
批后报废,批量不合格品由品检主管审核后,总
3.不合格品隔离
3.所有的不合格品,放入指定的不合格品区域。
4.不合格品处置
4.1对少量的或零星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开出 《不合格品处置单》,操作员依据处理意见处 理; 4.2.对超过制程控制管理品质目标的不合格品按 照《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制訂日 修訂日 主辦 審核 核准
职责部门 品检部
品检部
品检部 品检部
2008/12/15 肖萍招
质量记 录 完成时
《品质 检验报 告》《 自检异 1个工作 常记录 日 单》《 巡检记 录表》
1个工作 日
《不合 格品处 置单》
1个工作 日
5.1不合格品的处置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A.退货:将产品退至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换货

B.返工:进料由供应商返工,制程产
55..流1不程合描格述处理 流程图
流程图
作业说明
1.不合格品来源 2.不合格品标
1.不合格品来源有:进料、外包、制程、出货及 客退不合格品。
2.1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将在物料外箱上贴上紅色 的“不合格品票”且清楚描述不良内容,.并将检 验结果记录《品质检验报告》上; 2.2制程自检发現的不合格品将不合格品放入紅 色胶盒标示好“不良内容”,记录于《自检异常 记录单》交由IPQC确认. 2.3IPQC巡检不合格品也放入红色胶盒,标示好“ 不良内容”知会生产主管处理.並将检验结果记 录入《巡检记录表》 2.4FQC检验不合格時,將不合格品放入紅色胶盒 标示好“不良内容”,记录《品质检验报告》上 。 2.5外部退货由品检确认后,放于不良品区,并

Q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并由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品存在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由品质部跟踪验证。
5.4客户反馈的不合格品控制
5.4.1对于交付给客户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公司将根据不合格品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退换、退回返工、派人修复等。
5.4.2处理完毕后,应及时返还给客户。
5.5委外加工不合格品控制
b.对一些原材料经确认属于产品研发部产品设计问题时,由品质部IQC把具体的检验结果填写在《IQC检验报告》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产品开发部确认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并知会相关部门。
c.当出现原材料退货或特采时,必须由供应商和责任部门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品质部,并由品质部对相关的改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及时跟踪和验证。
5.1.2根据检验结果,由采购部、品质部、PMC、产品研发部进行评审,提出处理方案;
对不合格原材料,一般有以下处理措施:
(1)退货:经IQC检验的原材料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且无法投入使用时,属于供应商材料质量问题时,应退回供应商处理;由品质部IQC把具体的检验结果填写在《IQC检验报告》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进行退货处理,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退货,并由采购部通知仓管员办理退货手续,并知会采购及品质部。
5.8工厂获知其认证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时(如国家级和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等),应及时通知认证机构。
6、引用文件:
6.1《采购控制程序》
6.2《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6.3《生产管理控制程序》
6.4《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5《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6《供应商管理程序》
7、引用表格:
7.1《IQC检验报告》
5.2.3无论是在任何环节产生的不良品,经生产部返修后,须经品质部再次检验;

QP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质检部负责进货、生产过程和成品中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并分别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4.程序4.1不合格品的分类a.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b.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总体质量的不合格。

4.2进货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退货。

4.2.1对确认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立即标识隔离,贴上不合格标签或放置到不合格品区,将其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单交生产部确认后,报质检部经理进行审批做出处理决定,并予以记录。

A对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报质检部经理、资材部经理作出退货处理并要求供方采取纠正措施。

B对一般不合格品经批准作让步接收时,由质检部在原标识上注明让步接收,直接发放给生产车间使用(合同有要求时,让步接收需经顾客确认同意),对于重要物资(如A 类原材料)不允许让步接收。

D退货时,检验单发至资材部采购,由资材部采购办理退货手续。

4.2.2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经质检部重检后,按上述规定执行。

4.3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降级使用、让步接收、报废等。

4.3.1对于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发现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将信息及时反馈到操作者或生产班组要求立即进行纠正或停止生产。

A)降级使用时,应按质量评定等级划分来确定。

B)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不合格标签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库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的同意。

C)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统一处理。

4.3.2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需贴上“不合格”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质检部在相应的记录上确认,并提出《不合格品评审表》交质检部经理作出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品检不合格品处置流程

品检不合格品处置流程

品检不合格品处置流程在各个行业中,品检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确保产品质量和符合标准要求。

然而,在品检过程中,偶尔也会发现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产品质量,还关乎消费者的权益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不合格品处置流程是指企业在发现不合格品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以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不合格品处置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品通常通过品检程序被发现,可以是来自供应商的材料,或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产品。

发现不合格品的过程可以是通过抽样、检测、检验和比对等方式进行。

2.记录不合格品信息: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品检部门应当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及发现地点等。

这些信息对于进一步处理和研究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3.分类和评估:不合格品应当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进行评估。

常见的分类包括致命缺陷、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程度,以便后续进行决策。

4.不合格品处理决策:品检部门应当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决策。

这可能包括重新加工、修复、拆解、销毁或退货等。

决策的依据应当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做出的。

5.修复和改进:如果品检部门决定修复不合格品,需要确保修复后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修复的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并记录修复的过程和结果。

6.销毁或退货:如果不合格品无法修复或修复后仍然无法满足质量要求,品检部门应当根据所属行业的规定,按照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销毁。

退货的流程应当符合合同和法律的规定。

7.精益求精:品检部门应当不断反思和改进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以提高品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改进流程,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品检不合格品处置流程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一、目的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定义1.不合格品:指制作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品处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四、责任与权限1.制作人员:负责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五、程序1.发现不合格品(1)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制作,并将不合格品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

2.记录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类型、不合格品发现时间、不合格品发现地点等。

(2)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正确的标识和保留。

3.分析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分析可能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操作错误、设备失效、原材料质量问题等。

(2)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加以改进。

4.处理不合格品(1)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型和数量,品质部门应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返工、报废、退货、补偿等。

(2)对于无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处理的不合格品,品质部门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标识和保留,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反馈处理结果(1)品质部门应及时向制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反馈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反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作过程的改进措施等。

六、改进措施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品质部门应及时对制作过程进行改进,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七、培训对于制作人员和品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八、监督管理层应对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运行。

九、附件1.不合格品记录表2.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表以上就是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内容,通过执行该程序,可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制作过程的稳定性。

质量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质量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质量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 概述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最终产品中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

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处理流程,以确保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处理,避免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 不合格品的分类不合格品可以根据不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外观问题:如划痕、凹陷、变形等;- 功能问题:如无法正常工作、不能达到性能指标等;- 材料问题:如材料不符合要求、材料存在缺陷等。

3.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步骤一:不合格品的发现与登记- 当生产线或质检部门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进行登记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数量、问题描述、生产批次等。

- 登记信息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保留备份。

步骤二:不合格品的检验与确认- 质检部门应对不合格品进行检验,确认是否符合不合格品的分类标准。

- 对于不合格品的分类确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检验结果和分类信息。

步骤三:不合格品的责任认定- 根据检验结果和分类信息,对不合格品的责任进行认定。

- 责任认定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并记录责任认定结果。

步骤四: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 根据不合格品的分类和责任认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 外观问题的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功能问题的不合格品可以进行维修或更换,材料问题的不合格品可以进行追溯、退货或重新采购。

步骤五:不合格品处理的跟进与审核- 在处理不合格品的过程中,及时跟进处理情况,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审核。

- 处理结果应由质检部门进行审核,并记录处理结果和审核意见。

步骤六:不合格品处理的总结与改进-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处理数量、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

- 根据总结的情况,及时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避免不合格品问题的再次发生。

4. 附则- 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处理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QP-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P-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 目的对工作中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问题的发生和再发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及公司的有效经营。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验证。

3.0 名词定义3.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良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0 权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签发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2 品质部:视需要签发质量会议中或跨部门的《质量异常处理单》并组织人员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4.3各部门:组织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和组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执行由纠正或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形成文件或程序的任何更改。

4.4 稽核办:为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5.0 工作程序5.1 下列情况,需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1.1 外部质量审核发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并向相关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对策。

管理者代表或其委派人跟进结果并记录。

5.1.2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由稽核办依据总经理批准的“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及预防对策。

稽核办负责跟进与记录。

5.1.3 内部质量审核发现不合格,由内审组出具“不合格报告“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对策,部门负责人提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和执行日期,由稽核办负责跟进和验证,并记录其实施情况及有效性后交内审组长报管理者代表。

5.1.4 任何部门接到有关顾客满意的反馈意见时(含客户投诉),依《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应及时转交内销部及外销部,由内销部及外销部确认投诉内容后,对于严重投诉,内销部及外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发品质部,由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及潜在影响,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由责任部门执行,由品质部进行跟踪验证及记录。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规范制定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规范制定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规范制定1. 引言2. 流程概述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与登记2.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评估3. 不合格品的处理与纠正措施4. 不合格品的复查与确认5. 记录与报告3.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详述3.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与登记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专检等环节外部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或零部件检验客户投诉或产品退回内部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与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由相关人员进行临时封存,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环节。

同时,需要填写不合格品登记表,记录不合格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不合格品名称、数量、发现时间、发现地点、责任人等。

3.2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评估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评估。

常用的分类方式包括:致命不合格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重大不合格品:影响产品的主要功能或性能,需要及时处理。

一般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仍需纠正。

同时,根据不合格品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纠正措施。

3.3 不合格品的处理与纠正措施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致命不合格品:立即停产,追查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

重大不合格品:停产并追查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汇报给生产部门,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一般不合格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修复、返工或报废等。

3.4 不合格品的复查与确认经过不合格品的处理和修复后,需要进行复查和确认。

对于致命和重大不合格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查和确认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才能放行。

对于一般不合格品,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复查和确认,确保修复后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3.5 记录与报告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记录内容包括:不合格品的详细信息、处理过程、纠正措施、复查结果等。

这样可以形成不合格品管理档案,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 总结。

QEP15不合格控制程序

QEP15不合格控制程序
4.定义
4.1.退货:采购通知供应商;仓库办理手续。
4.2.特采:对不满足要求的原料、半成品,通过相应的评审,进行接收的处理方式。
4.3.让步接受:指公司提供产品不符合要求,但经客户同意后可以经过业务手段而接受的处理方式。
4.4.报废:对不合格处理,顾客财产需征求顾客同意。
5.不合格品处理:
5.1.流程图见附件(一)。
5.6.仓储不良:仓储不良的产品、材料,不论其原始原因为何,应先经质检做判定,判定合格才能再使用,若不合格时则依5.3成品检验不合格时的规定予以处理或5.2材料检验不合格时的规定予以处理。
5.7.有关不合格品处理的各项记录依据《记录管理程序》规定给予建档、保存与管理。
6.不合格环境行为处理流程图(附件二)
7.相关文件
7.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7.2.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7.3.记录管理程序
8.相关表单
8.1.异常处理单
附件一:
不合格管理流程图:
权责单位
流程图
相关文件或记录
相关部门
责任单位
相关部门
异常理单
质量部
质量部
附件一:
不合格环境行为处理流程图:
5.4.2.处置: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5.4.2.1.由质量部开”异常处理单”填写处理意见,经厂长批准后通知相关单位。
5.4.2.2.由相关单位按程序进行处理。
5.4.2.3.不合格处置方式有:报废、特采。
5.4.3.追踪验证改进:
5.4.3.1.对于经常或重大的不合格,由质量部开“异常处理单”交生产部门。
6.1.对不符合环境法规及作业要求之环境行为,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鉴定。
6.2.对鉴定为不符合之环境行为,由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文件修改记录
NO
修改日期修Biblioteka 时版本状态修改内容页数
修改人
审核人
修改后版
本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对不合格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项的非预期提供、使用、交付。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的控制。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不合格项的归口、控制、管理。
3.2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不合格项的识别、控制,并跟踪验证处理结果。
4.2对不合格项的评审和处置
4.2.1对不合格品采购的评审和处置
a)对采购设备经验收发现不合格或交付后运行中发现不合格,应及时做出标识或采用挂牌隔离存放,由业务部采购填写《不合格项报告》。写明产品名称、不合格事实、日期、单价、数量等。行政部评审,提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置,作好记录。与供应商联系采取拒收、退货、换货、降价、索赔等,对供方加强控制。
b)对客户财产,由业务部组只主管部门验收,做好标识、记录,发现不符即与客户联系。
4.2.2不合格项的评审、处置。
4.2.2.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对体系运行过程、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对一般不合格项,部门负责人签署评审处置意见并立即由责任人予以纠正、改正。
4.2.2.2对严重不合格项,由检查人员填写《不合格项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报告行政部,由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调查确认不合格事实、性质、责任,决定处置办法,责成责任部门,负责人采取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不合格项再次发生,并通报全公司,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4.3各职能部门保存本部门的不合格项的评审、处置记录。行政部保存严重不合格项的评审、处置记录。
5.相关文件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订日期2020-04-13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1.目的:为有效杜绝不合格之物料,半成品及成品被误用、装置、流出、并对其加以标示、评估及处理。

且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透过特采处理后方可使用出货。

2.范围:从进料、制程、成品、库存期间及客户退货等,各检验及测试阶段发生之不合格品均适用之。

3.定义3.1不合格品:未满足检验标准规定或样品的有关要求的产品。

3.2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3退货: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退回供应商、外包商或客户处理,从而要求换货或将产品再处理后交付的方法。

3.4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被误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如回收、销毁。

3.5特采(让步接受):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使用或放行的许可。

4.职责检验项目标示责任隔离责任纠正检讨责任进料检验品质部物流部采购制程检验生产部/品质部生产部生产部成品检验品质部生产部生产部客户退货品质部物流部品质部/生产部库存检验品质部物流部物流部制订日期 2020-04-13 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5.流程图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6. 程序内容6.1 不合格品的分类6.1.1根据本公司生产流程及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控制要求,不合格品分为以下几类:a 、来料不合格品b 、制程不合格品C 、成品检验不合格品D 、客户退货(抱怨)不合格品6.2各阶段检验测试作业之判定标示与隔离之不合格品,在未做适当处理前不得领用或使用。

6.3来料不合格品管理:6.3.1来料如未提供有效的符合性宣告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证书、产品规格书时,必须执行退货。

IQC 在材料外箱上贴 “不合格”标签标识;6.3.2当来料检验发现产品不合格时,IQC 在材料外箱上贴《不合格品》标识,然后开出 《品质异常联络单》交由品质部主管进行不良判定,判定合格放行,判定不合格则把《品 质异常联络单》交由采购部,采购部对此批来料进行处理。

6.3.3采购部收到《品质异常联络单》后,咨询PMC ,确认产品是否生产急用物料,非急用物料,联络供应商退货,并由供应商进行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如急用,则组织品质、销售、 生产对物料进行MRB 评审,评审结果分退货、生产返修、特采(让步接收),如相关部门消除不 合格品报废退货 (外购、外协加工产品)返工 按原来标准重新检验返修按新定标准重新检验 发现不 合格品隔离 标识记录MRB 评审 处置 1消除不合格品(见下图) 2让步接收或放行(见下注) 追踪改善结果 保留记录3严重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制订日期2020-04-13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意见不统一则由总经办进最终裁决。

6.3.4所有不合格现象及判定结果必须记录于《进料检验日报表》上,并对不良物料进行标识、隔离、追踪、结果。

6.4制程中发现不合格品之管理:6.4.1制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依不合格性质由IPQC及生产部对不合格品进行标示隔离。

6.4.2不合格品处理由生产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处理,并由IPQC记录于《首件巡回检验日报表》中,对不能修复者则报废处理。

6.4.4若生产物料异常退货时,则依据附件三“制程异常退料流程图”处理。

6.5成品检验之不合格品管制:6.5.1 不合格品由OQC予以标示并退回生产部,同时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交生产部执行纠正处理。

6.6产品交付后的检验:6.6.1产品在交付后,在销售或有关机构进行检测时,出现不合格,由销售部负责收集不符合通知及其它事项,并将此信息转为内部信息,要求品质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查分析,不合格品的调查应确定不合格的原因,找出不合格的部件/材料及其供应商,确定不合格的部件/材料的来料时间、来货批量、使用的去向及相应的半成品或成品。

6.6.2退货由物流部点收,并填写《内部联络单》,交由品管部OQC重新进行检验分析。

6.6.3若检验不合格,则用“不合格”标签标示,并附上不良样品通知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6.7库存检验出之不合格品管制:6.7.1原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库存期间,若超过保存期限,由物流部予以隔离,并填写《呆料统计表》通知品质部重新进行检验,检验出之不合格品由物流提出不合格品之处理方式并进行处理。

6.8不合格品处理包括返工、特采、筛选及报废等方式,经返工或筛选处理后之物品须经品质部再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至下一工序。

6.9不合格品特采管制:6.9.1来料(原材料)6.9.1.1品质部检验不合格时,依生产排程及材料需求决定是否申请特采,如需申请特采,按制订日期2020-04-13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照《特采作业指导书》执行,在《品质异常联络单》中填写申请理由,经相关部门进行MRB评审,评审意见不统一时,由总经办副总级以上人员核准。

6.9.1.2特采判定:核准特采时,需于《品质异常联络单》上注明无条件允收不能放行、条件允收让步放行或全检。

1)无条件允收:由采购将《品质异常联络单》回签到品质部,由IQC于特采之物料上盖“特采”章,在验收单上写明特采。

2)条件允收:由采购和物料供应商联系处理。

方式(如扣款等)。

对方如无法接受时,则以批退处理。

若对方接受,则由IQC于特采之物料上盖“特采”章在,验收单上写明特采。

3)全检: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协商确定,并采购将《品质异常联络单》回签到品质部,全检分供方派人全检跟公司协助全检,供方派人全检与采购与物流协商全检地点,由品质部派人监督,全检后再经IQC检验合格办理入库,公司内部协助全检,品质先特采放行,采购出全检联络单,给协助部门,品质人员安排人员现场跟进指导全检,全检后再经IQC检验合格办理入库。

6.9.2制程特采:6.9.2.1制程检验发生不合格需特采时,由PMC/生产部提出申请,由品质部审核,经总经办副总级人员批准后才可特采流下工序6.9.3成品特采:6.9.3.1成品检验不合格时,若客户急需本批产品,且该不合格类型不影响产品之使用性能的条件下,可由销售部对此批产品提出特采申请,《品质异常联络单》送相关部门会签后,由销售部以传真或电话方式与客户联系,征得客户同意,签回后方可发货给客户。

7.相关文件:7.1《进料检验管理程序》7.2《制程检验管理程序》7.3《成品检验管理程序》7.4《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管理程序》7.5《特采作业指导书》制订日期2020-04-13 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8.使用表单:8.1《品质异常联络单》8.2《内外部联络单》9.相关附件:9.1附件一:进料/外包退料流程图9.2附件二:制程异常退料流程图附件一:进料/外包退料流程图流程图责任部门表单记录说明事项制订日期2020-04-13 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来料/外包质量异常异常记录异常反馈异常确认异常处理退货品质品质品质/采购品质/采购/供应商品质/采购物流《进料检验记录表》《品质异常联络单》《品质异常联络单》《会议记录表》《退货单》《退货单》1.进料/外包产品由质量检验,发现异常2.品抽检验发现异常,将检验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

3.品质将检验发现的质量异常事项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经相关人员确认签名。

4.品质将异常单知会采购,由采购将异常通知供应商或外包商。

5.由品质主导,组织采购及供应商对质量异常进行分析和确认,将确认结果形成会议记录。

6.质量异常判退的材料或产品,由采购开出『退货单』,相关人员签名确认。

7.采购与供应商或外包商沟通协调安排退货时间。

8.物流依据安排好的退货时间对供应商或外包商进行退货处理。

附件二:制程异常退料流程图流程图责任部门表单记录说明事项制订日期2020-04-13 文件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制程质量异常异常分析标识/隔离/处理确认/标识退仓库异常处理退货生产生产/品质/工程生产品质生产/物流品质/采购/供应商物流/采购《品质异常联络单》《品质异常联络单》物料标签/《退料单》不合格品标签物料标签不合格标签《退料单》《会议记录表》/《退货单》《退货单》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品质人员发现异常问题,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

2.异常部门组织安排相关人员现场进行确认分析。

3.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材料进行标识,隔离,开出退料单。

4.品质部对制造部要退的物料进行检验确认,检验内容:质量状况,标识。

5.品质部对生产要退的物料进行确认后,填写不合格标签进行标识。

5.生产部将品质部确认,标识好的不合格品整理退入仓库。

6.物流接收不合格品退料时,确认标识数量及相关单据,其中任何一项有问题的,物流部有权利不接受入库。

7.品质部对材料异常知会采购,由采购通知供应商进行确认和处理。

8.品质部组织采购/供应商进行质量异常确认,将确认结果形成会议记录。

9.品质依据生产开出的退料单再开出退货单,相关人员签名确认。

10.采购与供应商协商退货日期安排退货11.物流依据采购安排好的退货日期对供应商进行退货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