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明朝历代首辅一览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一览表如下:
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徐阶: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进,四十三年八月降。
高拱:隆庆四年六月进,万历十年六月卒。
申时行:万历十年六月进,十四年七月降。
叶向高:万历十四年七月进,四十八年八月卒。
明代阁臣年表(1402-1644)

万历19年 申时行 九月致仕 (1591) 王家屏 九月进
万历20年 王家屏 三月致仕 (1592) 赵志皋 三月进 万历21年 赵志皋 正月降 (1593) 王锡爵 正月进
万历22年 王锡爵 五月致仕 (1594) 赵志皋 五月进
万历23年 赵志皋 (1595)
万历24年 赵志皋 (1596) 万历25年 赵志皋 (1597) 万历26年 赵志皋 (1598) 万历27年 赵志皋 (1599) 万历28年 赵志皋 (1600) 万历29年 赵志皋 九月卒 (1601) 沈一贯 九月进
崇祯4年 周延儒 (1631)
崇祯5年 周延儒 (1632)
崇祯6年 周延儒 六月罢 (1633) 温体仁 六月进
崇祯7年 温体仁 (1634)
崇祯8年 温体仁 (1635)
崇祯9年 温体仁 (1636)
崇祯10年 温体仁 六月致仕 (1637) 张至发 六月进
张至发 四月罢 崇祯11年 孔贞运 六月罢 (1638) 刘宇亮 六月进
万历41年 叶向高 (1613) 万历42年 叶向高 八月致仕 (1614) 方从哲 八月进 万历43年 (1615) 万历44年 (1616) 万历45年 (1617) 万历46年 (1618) 方从哲 方从哲 方从哲 方从哲
万历47年 方从哲 (1619)
朱常洛 万历48年 方从哲 十二月致仕 泰昌元年 刘一燝 十二月进 (1582-1620) (1620) (光宗)
正统6年 杨士奇 (1441) 正统7年 杨士奇 (1442) 正统8年 杨士奇 (1443) 正统9年 杨士奇 三月卒 (1444) 杨溥
正统10年 杨溥 (1445)
正统11年 杨溥 七月卒 (1446) 曹鼐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六年丙寅(1626年)?九月致仕?九月进?四月晋太保。
闰六月晋上柱国太师。
九月致仕?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寻卒?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闰六月免?七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七月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七月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七年丁卯(1627年)?十一月致仕?三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八月加左柱国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太保,辞免。
十一月致仕?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加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十二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元年戊辰(1628年)?三月致仕?五月致仕?六月致仕?三月致仕,晋太傅?三月致仕,晋太保?四月晋太保。
五月致仕?十二月降?十二月进?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四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保?六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六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罢?四月召。
十二月任二年己巳(1629年)?三月晋太傅?正月致仕?十二月罢?十一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礼部尚书。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一览(3)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一览(3)•赵志皋 (1524~1601) 1592年-1593年、1594年-1601年•赵志皋(1524-1601年10月8日),字汝迈,兰溪人(今浙江兰溪)。
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内阁首辅。
万历初年,为侍读,后因与张位、习孔教等人解救吴中行、赵用贤而冒犯张居正,出任广东副使。
张居正死后升任解州同知,后改任南京太仆丞,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再升任吏部右侍郎,均在南京,不久担任吏……•王锡爵 (1534~1614) 1593年-1594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十二年五月致仕••王锡爵(1534-1614),字元驭,号荆石,明神宗万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600年)任文渊阁大学士;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至二十二年五月(1593-1594年),任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任职时间前后共5年多。
卒后,赠太保,谥文肃,赐葬,敕建专祠。
王锡爵据王氏谱牒记载,王锡爵为北宋真宗时宰相王旦……•沈一贯 (1531~1615) 1601年-1606年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
隆庆二年(1568),成三甲进士,选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
万历二年(1574),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朱赓 (1535~1609) 1606年-1608年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朱赓(1535年8月12日-1609年1月4日)字少钦,号金庭,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卒后赠太保,谥文懿。
初入官场朱赓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于乡。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不久后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
万历六年(1578年)因为侍读改任日……•李廷机 (1542~1616) 1608年-1612年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李廷机(1542年-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代中期大臣。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序列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 (即建文四年,年号被夺位的朱老四朱棣废除)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大才子,因立太子立场导致朱老四不满,最后被灌醉埋在雪里冻死。
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三杨内阁力保大胖子仁宗登上帝位,他是其中之一,明朝最鼎盛的内阁组合。
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三杨内阁老大。
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三杨内阁之一,他死后,大太监王振彻底失去制约,肆无忌惮、祸国殃民,导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明朝几乎亡国。
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奸臣,害死挽救了明朝危亡的一代功臣于谦。
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连中三元,明朝完成该项高难度动作仅两人,另一位黄观被朱老四剥夺称号。
科举1000多年,仅有13人连中三元,其中清朝有一位还是因为乾隆皇帝觉得大清没有三元,特地弄出来撑门面的。
商辂曾经亲手消灭了明朝另一位连中三元,他担任主考官时,很多人认为王鳌的文章可以问鼎冠军,商辂这个总裁判长不希望别人分享他的荣耀,一意孤行地将其列在第三,把状元给了别人。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1487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1492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1498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1512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1515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26、毛纪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正月晋兼学士入。六月致仕
二月,兼学士入。三月晋。六月下狱,降。寻留为。七月复任
六月,兼入,十二月晋
六月,入。七月调为
九月,少卿兼侍读入。十二月晋学士
该年正月壬午,、等人发动,复皇帝位,内阁大调动。后因徐、石矛盾,、等人获刑离开内阁。
二年戊寅
(1458年)
同年,奏定纂修专选,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形成定制。
四月还任
五年甲戌
(1454年)
六月晋兼
正月抚安山东。七月召还
六年乙亥
(1455年)
正月晋兼,视部事
七年丙子
(1456年)
五月兼
五月兼
五月兼
五月晋
五月兼
八年丁丑
(元年)
(1457年)
正月罢
二月致仕
六月罢
七月罢
七月进
正月充军
正月辞少保少傅。二月致仕
正月弃市被杀
正月削为民
正月削为民
正月,兼学士入。三月封武功伯兼。六月下狱,降广东。七月复下狱,宥死发云南为民
四年己未
(1439年)
同上
五年庚申
(1440年)
二月归省。七月还朝,卒于道
,二月入
侍讲,二月入
六年辛酉
(1441年)
二月归省
七年壬戌
(1442年)
同上
八年癸亥
(1443年)
同上
九年甲子
(1444年)
三月卒
三月卒
正月晋
学士,四月入直
十年乙丑
(1445年)
十月晋
十月晋
十月晋
,十月晋入
,十月晋入
十一年丙寅
八年壬辰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1452年)高谷四月兼太子太傅江渊二月晋吏部左侍郎。
四月兼太子少师。
九月奔丧王一宁四月晋太子少师。
七月卒萧镃二月晋户部右侍郎。
四月晋太子少师商辂四月晋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学士王文十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入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正月召至。
二月晋吏部尚书兼学士。
五月丁忧。
九月起复萧镃江渊四月还任商辂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六月晋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萧镃江渊正月抚安山东。
七月召还商辂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江渊正月晋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视部事萧镃商辂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陈循陈循五月兼华盖殿大学士高谷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王文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萧镃五月晋户部尚书商辂五月兼太常寺卿景泰八年丁丑(天顺元年)[25](1457年)陈循正月罢高榖二月致仕徐有贞六月罢许彬七月罢李贤七月进陈循正月充铁岭卫军高谷正月辞少保少傅。
二月致仕王文正月弃市被杀萧镃正月削为民商辂正月削为民韩爌六月晋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九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少师兼太子太师史继偕十月入。
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沈潅七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宗彦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朱国祚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孙如游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致仕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叶向高叶向高刘一燝三月致仕韩爌史继偕沈潅七月致仕何宗彦朱国祚孙承宗二月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兼掌兵部。
八月晋太子太保,出镇山海关朱国祚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叶向高叶向高正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晋左柱国。
十一月晋上柱国。
十二月晋少傅韩爌正月晋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加特进。
十一月晋左柱国史继偕正月晋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寻加少保,致仕何宗彦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明朝历代内阁

明朝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但无宰相之权。
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年(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年-1407年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年-1418年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年-1424年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年-1444年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年-1446年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年-1449年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年-1457年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年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年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年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年-1466年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年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年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年-1468年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年-1475年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年-1477年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年-1487年18、刘吉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年-1492年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年-1498年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年-1506年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年-1512年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年-1515年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年-1517年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格

(1452年)高谷四月兼太子太傅江渊二月晋吏部左侍郎。
四月兼太子少师。
九月奔丧王一宁四月晋太子少师。
七月卒萧镃二月晋户部右侍郎。
四月晋太子少师商辂四月晋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学士王文十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入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循循高谷王文正月召至。
二月晋吏部尚书兼学士。
五月丁忧。
九月起复萧镃江渊四月还任商辂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循循高谷王文六月晋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萧镃江渊正月抚安。
七月召还商辂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循循高谷王文江渊正月晋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视部事萧镃商辂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循循五月兼华盖殿大学士高谷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王文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萧镃五月晋户部尚书商辂五月兼太常寺卿景泰八年丁丑(天顺元年)[25](1457年)循正月罢高榖二月致仕徐有贞六月罢许彬七月罢贤七月进循正月充卫军高谷正月辞少保少傅。
二月致仕王文正月弃市被杀萧镃正月削为民商辂正月削为民爌六月晋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九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师兼太子太师史继偕十月入。
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潅七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宗彦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朱国祚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如游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致仕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叶向高叶向高一燝三月致仕爌史继偕潅七月致仕何宗彦朱国祚承宗二月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兼掌兵部。
八月晋太子太保,出镇山海关朱国祚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叶向高叶向高正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晋左柱国。
十一月晋上柱国。
十二月晋少傅爌正月晋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加特进。
十一月晋左柱国史继偕正月晋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寻加少保,致仕何宗彦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一月晋太子太师朱国祚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姓名、籍贯和任期一览表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任期最长的内阁首辅是杨士奇他被朱棣赏识获得提拔重用先后历经五朝任首辅长达21年成就了仁宣之治但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致仕归乡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姓名、籍贯和任期一览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Leabharlann 姓名、籍贯和任期一览明朝内阁设立于1402年,后来成为明朝行政中枢,由首辅主持内阁大政,地位等同于宰相,先后产生了90任内阁首辅。其中,夏言担任了四届内阁首辅,是担任内阁首辅次数最多的人。
明朝87位内阁首辅列表图:首任内阁首辅为黄淮,末任首辅为李建泰

明朝初期内阁首辅列表图1402—1468年(从建文四年至成化四年),共 66年时间,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与宪宗6帝,产生了 15位内阁首辅(其中 高榖 为代理内阁首辅)。
1.黄淮,1402年任内阁首辅,建文4年(洪武35年)8月入阁,本年11月降职。
2.解缙,1402—1407年任内阁首辅,建文4年11月入阁,永乐5年罢任。
3.胡广,1407—1418年任内阁首辅,永乐5年2月入阁,永乐16年5月卒于任上。
4.杨荣,1418—1424年任内阁首辅,永乐16年5月入阁,永乐22年8月降职。
5.杨士奇,1424—1444年任内阁首辅,永乐22年8月入阁,正统9年3月卒于任上。
6.杨溥,1444—1446年任内阁首辅,正统9年3月入阁,正统11年7月卒于任上。
7.曹鼐,1446—1449年任内阁首辅,正统11年7月入阁,正统14年8月卒于任上。
8.陈循,1449—1457年任内阁首辅,正统14年8月入阁,天顺元年正月罢任。
9. 高穀(代理内阁首辅),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正月代任内阁首辅,本年2月致仕。
10.徐有贞,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2月入阁,本年6月罢任。
11.许彬,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6月入阁,本年7月罢任。
12.李贤,1457—1466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7月入阁,成化2年3月丁忧去职。
13.陈文,1466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3月入阁,本年5月降职。
14.李贤,1466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5月复职,本年12月卒于任上。
15.陈文,1466—1468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12月入阁,成化4年4月卒于任上。
明朝中前期内阁首辅列表图1468—1529年(从成化四年至嘉靖八年),共 61年时间,历宪宗、孝宗、武宗与世宗4帝,共产生了 15位 内阁首辅。
16.彭时,1468—1475年任内阁首辅,成化4年4月入阁,成化11年3月卒于任上。
17.商辂,1475—1477年任内阁首辅,成化11年3月入阁,成化13年6月卒于任上。
完整的明朝内阁首辅年表

完整的明朝内阁首辅年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148718、刘吉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1492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1498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1512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1515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26、毛记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明朝历史】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确立的内阁趋同

【明朝历史】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确立的内阁趋同?首先来看明朝的内阁: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
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
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
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
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
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
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
明成祖靖难夺位后,召解缙、胡广、杨荣等人直入文渊阁,参与机务,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然而,当时进入内阁的成员均来自翰林院编修、检讨与试读等官职,并不兼任六部职位,也不得专制九卿。
而九卿等官员上奏,亦不得向内阁通知。
洪熙年间,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于是从明仁宗起,内阁逐渐受到重视。
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
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后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14]。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均列六部之上。
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明朝官职详表

明朝官职详表宗人府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三公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三孤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太子三师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东宫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内阁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吏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户部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江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二人正五品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四人正五品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一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一人从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明朝著名10大内阁首辅,叶向高、杨廷和、张居正、徐阶等

明朝著名10⼤内阁⾸辅,叶向⾼、杨廷和、张居正、徐阶等张居正(1525-1582),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家,万历初期的内阁⾸辅,辅佐明神宗改⾰内政,史称张居正改⾰。
主要成就:与⾼拱促成隆庆和议;整顿吏治;推⾏“⼀条鞭法”;巩固边防。
万历⼗年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岁,赠上柱国,谥⽂忠。
张居正也是明代唯⼀⽣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官。
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明熹宗天启⼆年恢复名誉。
杨廷和(1459——1529),,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家,正德,嘉靖年间的内阁⾸辅。
明武宗驾崩后,迎⽴世宗嘉靖皇为帝。
叶向⾼(1559-1627)明朝⼤⾂、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
万历三⼗六年,朱赓、于慎⾏先后去世,王锡爵拒绝⼊阁,李廷机⼜闭门不理事,阁务仅靠叶向⾼⼀⼈主持达七年之久,时⼈称其为“独相”。
叶向⾼善于决断⼤事,任⾸辅期间,为明神宗出谋划策,调剂⼤⾂之间的关系,更对维护太⼦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徐阶(1503-1583)明代名⾂,在嘉靖朝后期⾄隆庆朝初年任内阁⾸辅。
徐阶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
和严嵩⼀起在朝⼗多年,谨慎以待;⼜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
嘉靖四⼗⼀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的不法⾏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严世蕃谪戍。
徐阶则取代严嵩⽽为⾸辅。
⾼拱(1513—1578),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隆庆五年升任内阁⾸辅。
主要成就:富国强兵,振兴朝政;促成隆庆和议,息明塞五⼗年之烽燧国策。
杨⼠奇(1366-1444),明代⼤⾂、学者,官⾄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学⼠,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四⼗余年,⾸辅⼆⼗⼀年。
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
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荣(1371—1440年),明初著名政治家、⽂学家、内阁⾸辅,与杨⼠奇、杨溥并称“三杨”,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观⾊,在⽂渊阁治事三⼗⼋年,谋⽽能断,⽼成持重,被⽐作明朝的姚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2年)高谷四月兼太子太傅江渊二月晋吏部左侍郎。
四月兼太子少师。
九月奔丧王一宁四月晋太子少师。
七月卒萧镃二月晋户部右侍郎。
四月晋太子少师商辂四月晋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学士王文十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入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循循高谷王文正月召至。
二月晋吏部尚书兼学士。
五月丁忧。
九月起复萧镃江渊四月还任商辂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循循高谷王文六月晋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萧镃江渊正月抚安。
七月召还商辂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循循高谷王文江渊正月晋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视部事萧镃商辂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循循五月兼华盖殿大学士高谷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王文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萧镃五月晋户部尚书商辂五月兼太常寺卿景泰八年丁丑(天顺元年)[25](1457年)循正月罢高榖二月致仕徐有贞六月罢许彬七月罢贤七月进循正月充卫军高谷正月辞少保少傅。
二月致仕王文正月弃市被杀萧镃正月削为民商辂正月削为民爌六月晋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九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师兼太子太师史继偕十月入。
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潅七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宗彦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朱国祚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如游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致仕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叶向高叶向高一燝三月致仕爌史继偕潅七月致仕何宗彦朱国祚承宗二月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兼掌兵部。
八月晋太子太保,出镇山海关朱国祚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叶向高叶向高正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晋左柱国。
十一月晋上柱国。
十二月晋少傅爌正月晋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加特进。
十一月晋左柱国史继偕正月晋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寻加少保,致仕何宗彦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一月晋太子太师朱国祚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四月致仕顾秉谦礼部尚书。
正月兼东阁大学士入。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太子太保朱国祯正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六月入。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朱延禧正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广微正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十月入。
十一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承宗出镇。
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一月晋太子太师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叶向高七月致仕爌十一月致仕朱国祯十二月致仕顾秉谦十二月进叶向高七月致仕爌十一月致仕何宗彦正月卒顾秉谦朱国祚十二月致仕朱延禧广微承宗出镇天启五年乙丑顾秉谦顾秉谦正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九月晋左柱国少师中极殿大学士朱延禧正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六月罢(1625年)广微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八月致仕,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周如磐礼部尚书。
八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寻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致仕黄立极八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丁绍轼八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九月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铨八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
九月晋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承宗出镇。
正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
九月晋左柱国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致仕天启六年丙寅(1626年)顾秉谦九月致仕黄立极九月进顾秉谦四月晋太保。
闰六月晋上柱国太师。
九月致仕黄立极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丁绍轼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寻卒铨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闰六月免施凤来七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瑞图七月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殿大学士国 七月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殿大学士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黄立极十一月致仕施凤来黄立极三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八月加左柱国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太保,辞免。
十一月致仕施凤来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瑞图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加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部尚书国 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部尚书来宗道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十二月兼东阁大学士入景辰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周道登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钱龙锡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标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鸿训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崇祯元年戊辰(1628年)施凤来三月致仕国 五月致仕来宗道六月致仕周道登十二月降爌十二月进施凤来三月致仕,晋太傅瑞图三月致仕,晋太保国 四月晋太保。
五月致仕来宗道四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景辰四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保周道登六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标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六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鸿训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罢爌四月召。
十二月任崇祯二年己巳(1629年)爌爌三月晋太傅周道登正月致仕标钱龙锡十二月罢成基命十一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周延儒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何如宠礼部尚书。
十二月兼东阁大学士入钱象坤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承宗十一月召,以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出镇山海关。
四年十一月致仕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爌正月致仕标三月致仕成基命九月致仕周延儒九月进爌正月致仕标二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三月致仕成基命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九月致仕周延儒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钱象坤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礼部尚书。
六月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一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吴宗达礼部尚书。
六月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一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周延儒周延儒何如宠八月致仕钱象坤八月致仕温体仁吴宗达崇祯五年壬申(1632年)周延儒周延儒二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二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吴宗达二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以伟五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晋太子少保徐光启五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月加太子少保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周延儒六月罢温体仁六月进周延儒六月罢温体仁十一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吴宗达十二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以伟六月卒徐光启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卒孔贞运六月罢宇亮六月晋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出督师傅冠六月晋文渊阁大学士。
八月罢薛国观六月晋礼部尚书程国祥六月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嗣昌六月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仍掌兵部方逢年六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十二月闲住蔡国用六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复粹六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宇亮二月罢薛国观二月进宇亮二月罢薛国观六月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程国祥四月致仕嗣昌九月督师蔡国用六月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复粹五月晋礼部尚书。
六月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恭五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四知五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照乘五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薛国观六月致仕复粹六月进薛国观六月致仕薛国观六月卒复粹明恭五月罢四知照乘升四月晋太子少保,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八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演礼部侍郎。
四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嗣昌督师。
九月晋太子少保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年)复粹五月罢四知五月代,九月降周延儒九月进复粹五月罢四知照乘升演周延儒二月召。
九月入。
十一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贺逢圣二月召。
九月入至发二月召。
辞不赴嗣昌三月卒于军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周延儒周延儒贺逢圣六月罢四知五月晋太子太保。
六月罢照乘三月罢升四月罢演德璟六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黄景昉六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吴甡六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王应熊十一月召。
明年九月至。
未任罢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周延儒五月罢演五月进周延儒五月晋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寻罢演五月晋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德璟五月晋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景昉五月晋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九月致仕吴甡三月督师未行。
五月晋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寻罢藻德五月擢少詹事兼东阁大学士入建泰吏部右侍郎。
十一月兼东阁大学士入方岳贡右副都御史。
十一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演二月免德璟三月免藻德三月进,三月卒演二月免,未行,死于自成军德璟三月免藻德二月晋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死于自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