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区江北实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the project")是我校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具体实践,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深入融合信息技术。
本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旨在规范考核流程,确保项目实施有效。
一、考核目标考核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参考范围参与考核的教师为全校教师,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及职业学校的教师。
三、考核内容1.网络使用能力:包括使用浏览器、引擎、电子邮件等基本网络工具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2. 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包括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以及能否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教学课件制作的能力;3.多媒体教学能力: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展示的能力;4.信息采集和整理能力:包括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教育教学相关信息、整理和管理教学资源的能力;5.教育教学应用工具能力:包括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教育教学应用工具的基本应用能力;6.教育教学案例设计能力:包括设计教育教学场景、制作案例等设计能力;7.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活动的能力。
四、考核流程1.自愿报名:教师本人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报名参加考核;2.培训与指导:根据报名情况,开展一系列培训与指导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考核实施:开展考核活动,对参与考核的教师进行综合评价;4.评分和排名: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分和排名,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5.反馈和总结:向教师反馈考核结果,总结工程的经验和不足,完善工程实施。
五、考核评分标准1.满分100分;2.各项目评分标准参考参考范围中的考核内容,由专家组成评分组进行评分;3.综合评分排名前20名的教师,将获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称号,以及相关奖励。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为规范和指导全市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结合实际,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基本思路按照“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实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变革,积极实践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应用,努力达成“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总体目标,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发展。
二、考核对象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三、考核内容(一)教师考核:依据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三十项微能力作为学校教师自学自测的重点。
教师按照研修主题需要,自主选择测评能力体系中三项微能力点(覆盖三个维度)作为研修内容,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实践应用研修任务后,自主设计制作并提交校本应用实践成果,参加学校校本应用自测。
(二)学校考核侧重考核学校“整校推进”程度与质量,学校侧重考核教师校本应用的能力。
1、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达成度。
包括目标完成情况、教师微能力通过率、教师研修合格率等。
考核要求有相应的成果证明。
2、校本应用考核要确保考核有效性,凡提供的考核结果未包含教师本人影像或不能体现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考核无效。
3、考核校本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组织成效。
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四、考核组织以学校为单位采用“整校考核”方式统一组织校本应用考核。
县(市)区采取统一考核方式组织进行。
五、考核流程考核按照“校级测评、县级复核、省市认定”流程进行。
教师校本应用实践成果提交后,由学校组织三名测评员对教师提交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
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吉林市龙潭区双语实验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教师〔2019〕1 号)精神,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吉林省‘提升工程2.0’项目协同实施对接工作会”的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吉林市龙潭区双语实验小学校“提升工程2.0”(2019—2022)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学校总体介绍我校现有教职工54人,教师平均年龄47岁,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任课教师中,大学本科48人,专科6人。
教师基本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1.0的培训并考试合格。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学校目前处于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在教育信息化 1.0时代,学校比较注重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1间,校园网的改建,无线网络覆盖到各科室和各教学班级,班班配备一体机,但是网速有限,基本能为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我校教师在年龄上差距比较大,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并不积极,仅仅是能进行简单的操作。
三、活动目标(一)活动总目标学校经过三年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研究、实践,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精准辅导,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打造个性发展的平台,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年度目标本年度,任课教师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学和办公设备会操作,常用办公软件和辅助教学工具的会使用,教育教学网络资源会搜索,教学课件、微课会开发,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
龙潭区东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龙潭区东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龙潭区东城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东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原则(一)坚持用以致学,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考核对象全校教师三、考核内容1.根据学校研修计划与实施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2.认真参加自主选学,观看3个能力点对应的网络课程,至少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从而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能力;3.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4.学以致用,完成培训实践任务,提交能力点对应的研修成果。
四、考核细则本次培训考核成绩为100分,80分以上合格,最终学员认证等级为优秀(9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表:五、考核方法和措施依据《龙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标准》,配合区提升工程考核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专家测评”的路径进行综合测评。
校本自测由学校提升工程领导组依据学校规划进行测评;教师互学互评以线上学习为主,对作品进行互学互评;专家测评由区级提升工程考核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全面测评。
六、考核保障及管理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以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为组员的考核管理小组。
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做好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范本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前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推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教师是信息化应用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校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下文将为大家简要介绍该方案的目标、范围、内容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目标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达到以下目标:1.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推广信息化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信息化;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范围本方案的实施面向全体教师,包括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提升和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方案实施的时间为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
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提升分为网络知识、办公软件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三个方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培训班、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网络知识1.网络基本概念2.网站浏览与搜索3.邮箱应用4.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办公软件应用1.Word 文档应用2.Excel 表格应用3.PPT 幻灯片应用4.WPS Office 使用多媒体技术1.录音制作与编辑2.图片制作与处理3.视频制作与编辑4.课件制作与设计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教师需要选择任意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按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在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和实践,达到教育教学信息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教学目标。
具体内容如下:1.课程设计书面提交2.教学反思总结书面提交3.课程执教录像提交评估为了保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本方案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包括教学设计评估、教学反思评估、执教录像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目的与意义: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情况,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校本应用考核,检验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考核内容:1. 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考核:包括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熟悉程度等。
2. 信息技术工具使用能力考核:包括教师对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熟练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能力考核: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对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和探索等。
三、考核方式:1. 笔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进行考核,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进行考察。
2. 实操:要求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评委对教师的操作技巧、任务完成度等进行评估。
3. 个人陈述:教师通过个人陈述的方式介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说明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内容和效果。
4. 评议:由多名评委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议,评委根据教师笔试、实操和个人陈述的表现,综合评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四、考核时间和流程:1. 考核时间:根据学校安排,确定考核时间,一般在学期结束后进行。
2. 考核流程:- 协调组织:由学校组织考核工作,成立考核小组,确定考核人员和评委。
- 考核准备:向参加考核的教师提供相关考核材料和培训,确保教师了解考核内容和方式。
- 考核实施:按照考核流程和时间安排,进行笔试、实操和个人陈述等环节的考核工作。
- 评议评定:由评委对教师的考核成绩进行评议和评定,形成评定结果。
- 结果公示: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考核成绩和评价。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局下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信息技术服务新课程改革,服务国家文件的落实,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学生学习规律,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采用整校推进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围绕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突出信息化作用,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现状分析我校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光纤千兆接入,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基本能够满足常规教育教学需要,属于典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学校所有功能室和教室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有录播教室一间,配有云台录像机,能满足教师录课需要;有计算机室一间,计算机45台,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教师办公电脑数量能满足日常使用,虽然未实现任课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的目标,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均配备了电脑。
我校现有在编教师153人,其中50岁及以上的有7人,3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85%。
除部分新进青年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已通过1.0测评,基本能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制作简单的课件并进行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已通过2.0测评的教师有13人。
学校每年组织全校教师参与信息化作品征集、精品课录制等活动,目前有20余位教师在市级精品课、微课制作比赛中获奖。
整体来看,教师在理念方面有对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但主要在展示课、赛课中使用较多,日常教学中教师欠缺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使用较多集中在青年教师,且较多停留在基础的、效率不高的应用层面,以辅助教师的教为主,与“全员参与”、“整校推进”尚有一定差距,部分教师仍以“粉笔+ppt”为主要教学模式。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一、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一)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评估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
平台环境:学校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师队伍状况: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的事物,但大多数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二)目标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三)研修主题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我校选择的研修环境为多媒体环境,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每名教师需要研修三个能力点。
本年度需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点如下: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3.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4.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5.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6.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四)研修措施1.组建团队,提升领导力。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省级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提升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测评能力。
2.制定规划,完善制度。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学校的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
实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
实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0校本研修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区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文件要求,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 1号)》和《**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构建“一校一案,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学为所用”、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整校推进、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有序推广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建立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引领的信息技术应用长效机制。
二、总体介绍我校创建于1958年,位于**区****街212号,属于独立初中学校。
共有三个年级21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054人,教职工总数82人。
本科学历67人、专科学历13人,100%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教师平均年龄44岁。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一)优势:1.学校配备办公电脑85台,25个教学班都安装了希沃电子白板,为信息化教与学创造了基础条件。
2.学校建有用计算机室1间,人机对话计算机教室1间,录播教室1间。
3.全体教师均参加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 0工程培训,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
(二)不足:1.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结构不尽合理。
个别教师怕改革会影响教学质量,对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有一定抵触情绪。
2.学校办公经费不足。
只能逐步改善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硬件环境建设步骤与学校发展规划不一致,制约学校发展。
四、研修绩效目标(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和能力提升工程2. 0的要求,确定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相吻合、具体、可操作)基本的绩效目标:每个教师完成5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不少于50%。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研修目标: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研修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师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应用打下基础。
2. 教育技术应用方法:介绍教师常用的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素材搜索与应用、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3. 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师需要学习如何设计与开发适合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课程,包括选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示和实践操作,教师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电子白板、虚拟实验室等工具提升教学效果。
5. 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介绍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的重要性,并帮助教师学习如何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平台,获取和分享教育资源。
6.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包括学生作品评价、在线测验等方面的应用。
7. 信息安全与网络素养:教师需要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安全,并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
研修方式:1. 理论讲座:通过专家讲座、学科研讨等形式,向教师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教师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写教学资源等。
3. 导师指导:每位教师将指派一位导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提供指导和支持。
4. 小组合作:教师将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修,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
评估与考核:教师将根据研修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并进行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试。
研修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研修时间可灵活安排,可以选择连续几天进行全日制研修,也可以选择每周集中一天进行研修,或者分散到几个周末进行研修。
总结: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教师将能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本应用考核,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
4.加强对教师校本应用考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教师参与度和自觉性。
同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参与校本应用考核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未参与或未通过考核的教师进行督促和帮助,以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一、基本原则1.坚持将所学所用,以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目标,实现测评助学。
2.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促进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
3.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差异性。
二、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学副校长成员:教务主任及各学科教研组长信息团队:全校骨干教师及工作五年以内的年轻教师主要职责:协助师训部负责学校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指导、调研和学科校本测评等工作。
三、考核内容1.教师需完成线上与线下的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25学时)后,方可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校本应用考核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中选取不少于10个能力点,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研究环境、智慧研究环境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三十项微能力为考核内容。
教师可根据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和个人的能力提升需要,选择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参加考核。
2.校长、后勤、教辅人员也需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中选取适合岗位的内容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3.所有教师需完成多媒体教学环境(至少3个能力点)的50学时。
四、考核形式教师微能力考核采取“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全县校本应用考核”的路径。
1.校本自测: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对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任务考核:上交微课,上课使用白板。
2.教师互评:教师完成50学时(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考核组提交成果证明,并对他人提交成果进行评价。
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吉教师【2020】1号)(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自主学习25学时,实践应用25+学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设计,合理统筹。
结合学校实际、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与环节,以学、练、用、评、建五个环节为一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
(二)整校考核,重在应用。
根据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校要开展全员的提升工程2.0培训和校本应用考核,统筹全校各项工作,将考核工作与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重点考核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考核内容1.对教师的考核:按照提升工程2.0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教师队伍现状,坚持立足应用,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从三种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式环境、智慧环境)、四个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30个微能力点中选取8—12个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
教师在学校确定的微能力点范围内,再从中选择至少3个微能力点进行学习,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即线上自主学习25学时,线下实践应用校本研修25+学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整校推进)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整校推进)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制定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整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方案内容1. 教育部门支持与教育部门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援助,为学校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和培训资源。
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2. 教师培训计划制定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包括线上和线下培训,涵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软件和应用工具、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等方面。
培训内容和形式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我们将组织专业的培训师团队,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
3. 学校资源建设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资源,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运用信息技术工具。
我们将在学校配备先进的电脑、投影仪、智能设备等硬件设施,并提供教师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应用工具。
同时,我们还将建设教育技术中心或者信息技术实验室,提供教师交流和实践的场所。
4. 教师互助学习平台建立教师互助学习平台,鼓励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和资源。
通过线上讨论、分享教案和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我们将建立一个专门的在线平台,供教师发布教学心得、分享教学资源、提问和解答问题,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5. 提供教学资源和案例收集和整理好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优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我们将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定期更新和发布相关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
6. 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教师的能力测评和学习效果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XXX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XXX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发展规划龙潭区XXX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XXX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龙潭区XXX制定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发展规划。
该规划遵循育人为本、融合创新、整校推进的基本原则,旨在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机制。
根据校情分析,学校有教职工66人,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辅助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全体任课教师已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1.0的培训并考试合格,学校已拥有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和全覆盖的网络。
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到2022年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扎实校本研修、打造信息化教学特色团队和信息化数字校园。
为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将组建管理团队,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并出台相关制度。
学校将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校长带动-全员行动”新机制。
同时,学校将组织教师微能力测评,选课,开展线上、线下自主研究、集中研究等活动,打造信息化数字校园,满足教师、学校创新发展需要。
XXX university district。
our school has developed a plan to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 XXX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n XXX in our school and the actual XXX district。
The plan includes the n of a school n management team。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试行)》,为指导和落实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 一)考核目标遵循成果导向、精准测评、以评促用的原则,通过校本应用考核,诊断信息化教学状况,引导基于课堂的实践与创新;检验校本研修效果,推动信息技术的常态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
(二)考核内容主要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与创新能力,考核范围包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30项微能力。
每位教师参加考核的内容为个人选定的3项微能力(市直学校教师选4项)。
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考核内容在上级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前,暂时参照中小学教师。
二、考核对象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含自治区级试点校教师)。
支教、走教、轮教、借调等教师在原报名单位参加考核。
三、考核时间每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学期组织考核,具体时间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发布的考核公告确定。
四、方式与流程( 一)考核方式网络考评。
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系统,进入“钦州市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全员培训”项目,教师提交考核材料、学校组织校内考评、教育管理部门开展抽查审验等工作。
(二)考核流程1.教师按要求通过培训平台自主提交材料参加考核,学校组织校内考评,开展自评、互评和总评,根据校内考评结果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合格等级名单、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2.市、县(区)教育局审验材料,对合格者予以确认并反馈学校及教师本人;按规定比例逐级上报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3. 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审验推荐材料,确定优秀名单。
五、考核规范(一)评定等级。
教师申报参加考核的各项微能力,均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予以评定。
(二)评判标准。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XXX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评价,制定了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培训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目的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达到“培养信息教育水平、提升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
2.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的表现,增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指导、协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二、基本原则本方案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同时,坚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发展为先的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相对一致性、客观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员工。
四、考核要素考核要素包括融合意识、水平提升、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五、考核内容本制度侧重“整校推动”考核,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水平通过率等。
2.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水平考核中,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用水平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该考核主要侧重于评估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研究环境和智慧研究环境下的教学水平。
3.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而混合研究环境则是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移动研究环境。
智慧研究环境则是指利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研究。
教师需要根据学校要求和确定的内容研究,完成至少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多于50%)才能参加校本应用考核。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规范和指导全省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目的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二、基本原则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坚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发展为先。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1.相对一致性: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1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做相应的调整。
2.客观性: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公开性: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有效。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员工。
四、考核要素1.融合意识:是否能主动、有意识的借力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个人成长纵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3.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4.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潭区江北实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结合《龙潭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为保证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江如下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原则
坚持用以致学,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考核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
三、考核内容
1.精准对接提升工程
2.0实施意见要求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3种教学环境中的30项能力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参训教师完成至少3个能力点的学习,创新教与学方式,推动学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水平;
2.将所学3个能力点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并依据教学实践结果,打磨提交三个能力点对应的研修成果,帮助教师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课例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通过培训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促进学校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注重以培促用,用研结合,提高学校教学有效性及学生学习效率。
4.考核教师在本校信息化环境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信息化微能力的达成情况。
四、考核方法和措施
依据《龙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标准》,本校内对教师进行考核。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专家测评”的路径进行综合测评。
校本自测由学校提升工程领导组依据学校规划进行测评;教师互学互评以线上学习为主,对作品进行互学互评;专家测评由区级提升工程考核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全面测评。
五、考核机构
(一)成立江北实验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小组
(二)考核小组
组长:张续元
副组长:高霞李慧波
组员:张海凤王艳玲王晓迟葛海英李绍峰陈君韩靖宇
六、考核结果应用
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七、内容安排
八、校本运用考核
(一)学员考核
本次培训考核成绩为100分,80分以上合格,最终学员认证等级为优秀(9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学员考核细则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
任务考核观看课程25
分
观看3个能力点对应的网络课程,至少完成25学时
的课程学习,最高可得25分
校本活动10
分
参加本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线上活动,每个2.5分,
满分10分
提交成果15
分
提交能力点对应的研修成果,每个成果5分,最高
可得15分
实践测
评互学互评10
分
学员对平台推送的相同能力点的其他成果进行互学
互评,最低互学互评3个,此项满分10分
九、激励机制
表现优秀的学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学校管理员和项目组综合认定,在项目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学员并进入中国教师研修网“本地学科专家人才储备库”。
龙潭区江北实验学校
2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