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必备经典

合集下载

河南开封项老师常用配方

河南开封项老师常用配方

河南开封项老师常用配方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法方: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

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

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

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适应证:①儿科部分:1、发热: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

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

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

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②、小儿咳嗽: 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

(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

③、小儿哮喘: A喘促较重者,先以平喘为主,用氨茶碱注射液(根据年龄掌握计量)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贴于膻中,定喘、肺俞穴上,见效迅速。

B 一般哮喘(病程较长者):用麻黄1份,自芥子4份,甘遂2份,细辛1份,玄明粉,前胡各3份,桑白皮6份共研细粉用蜂蜜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后,将饼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肺腧,涌泉穴之上.乳痹):乳香、没药、穿山甲、大黄、冰片共研末,用时以鸡蛋清和上药5至10克调匀做成药饼,贴于载体之上,敷于局部患处,24小时更换1次,其功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常用方剂歌诀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一水湿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一外伤 二诸虫 三药邪 四医过 五先天病因
1
第一节发病
第二节基本病 2

3 第三节内生五

4 第四节脏腑病

5 第五节疾病的
传变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发病类型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一内风 二内寒 三内湿 四内燥 五内火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三神的功能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五脏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六腑
第四节奇恒 之腑
第五节脏腑 之间的关系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的理论体系
谢谢观看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愈后防复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调理气血 五调和脏腑 六三因制宜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脑 二女子胞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四节经别、经筋、 皮部、别络
第五节经络 的生理功能

学中医必读的6本医案

学中医必读的6本医案

学中医必读的6本医案中医历史悠久,正因如此,中医的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的经典医案。

这些经典医案不仅是中医的宝贵财富,而且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和借鉴价值。

在学习中医时,以下六本医案是必读的。

1.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之一,由汉朝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收录了420多个不同的医案,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中医疾病。

这本书是学习中医的必备之书,尤其是对于学习辨证论治的人来说,更是不能错过的。

2. 《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著作,也是汉代张仲景所著。

该书以“寒邪伤人,大抵皆从于风雨寒湿之邪所生也”为基本思路,详细介绍了中医对于风寒感冒等疾病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对于中医学以及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

3. 《千金方》《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是一本集药方和临床医案于一体的医书。

该书主要包括了四部分,分别是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千金病源方。

这本书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详细介绍,而且对于中药的使用也有较为详细的解析。

4.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著,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医理论与临床治疗的方案。

书中涉及的古方和中草药的使用方法都十分实用,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有着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

5. 《证治准绳》《证治准绳》是元代医学家王清任所著,此书着重强调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内容丰富而全面,是建立科学的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参考之一。

6. 《素问》《素问》是中医主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它集结了许多重要的医学思想。

《素问》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中医理论、疾病的形成、治疗方法等。

因此,《素问》不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依据,也是学习中医治疗方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以上六本医案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对于中医的学习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包括《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和《汤头歌诀》等。

1.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药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方剂的配方和用法,对后世药方的研究和运用有着重要影响。

2. 《金匮要略》:由东晋时期的张仲景所著,收录了一百五十五首各种方剂,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之一。

3.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编写,详细记载了治疗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方剂,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4.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

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

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

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此外,《中医方剂大辞典》等现代著作也是学习中医方剂的优秀资料。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中医相关古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中医-河南籍温病学十大名家

中医-河南籍温病学十大名家

中医-河南籍温病学十大名家引言中医学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涵盖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孕育了许多中医学的名家。

本文将介绍河南籍温病学十大名家,他们在温病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张仲景张仲景(150年-219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药学家和医学家,被誉为中医药学奠基人。

他的主要著作《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医疗经验,并阐述了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2. 王叔和王叔和(1238年-1296年)是元代著名医家,他的代表作《温病条辨》详细描述了温病的分类、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3. 牟彭祖牟彭祖(1627年-1697年)是明清时期著名温病学家,他在《温病启篇》中提出了温病致病的多种因素,并为温病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4. 董汝薇董汝薇(1844年-1901年)是清末民初的温病学家,他的著作《温病学说》对温病学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丰富了温病的理论体系。

5. 杨天怀杨天怀(1870年-1930年)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医学家和温病学家,他在《温热论》中提出了“温热之病”与温病的关系,并进一步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

6. 孙文瑞孙文瑞(1882年-1958年)是民国时期儿科专家和温病学家,他的代表作《儿科温病学》被誉为儿科温病学的经典之作,在儿科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

7. 石焕庭石焕庭(1899年-1986年)是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和温病学家,他的代表作《温病杂证研究》系统阐述了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8. 蔡隽蔡隽(1915年-1996年)是专攻温病学的著名医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温病学》全面总结了温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治疗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

9. 郭德荣郭德荣(1924年-2020年)是当代温病学家,他在《温病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温病的分类、病因和辨证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10. 刘晓庄刘晓庄(1924年-2012年)是中医药界的知名学者和温病学家,他的著作《黄帝内经太素》详细讲述了温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课件资料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课件资料

9.麻杏石甘汤【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常用方剂歌诀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解表剂第一章 10.柴葛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辛温解表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麻黄汤1.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功用】外感风寒。

【主治】扶正解表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11.败毒散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功用】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桂枝汤2.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功用】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外感风寒。

【主治】12.参苏饮【功用】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九味羌活汤3.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功效】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主治】13.再造散【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

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香薷饮4.【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

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主治】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14.加减葳蕤汤【功用】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5.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功用】泻下剂第二章外寒里饮证。

【主治】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寒下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大承气汤15.峻下热结【功用】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5.止嗽散[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外感咳嗽[主治]鞕痞满泻热良,去硝名曰小承气,便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河南省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定稿

河南省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定稿

河南省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歌:大成活血便立通,硝黄枳壳厚归红;木通苏木陈皮草,煎服不行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方歌: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紫地丁,蒲公英与天葵子,痈仓疥肿亦堪灵。

4.四生丸(《妇人良方》)方歌:四生三叶在其间,艾柏鲜荷生地餐;热迫血行成吐衄,血随火降一时还。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方歌:加味乌药元胡索,香砂香附甘草剉;每服一钱姜三片,脐腹疼痛功效卓.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方歌: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9.金铃子散(《圣惠方》)方歌: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10.抵当汤(《伤寒论》)方歌: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11.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方歌:活血止痛乳没鳖,归穹芍红陈三七,紫荆苏木落得打,水酒煎服痛能医。

12.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方歌:顺气活血桃砂仁,枳朴木香苏木邻,苏梗归芍红香附,损伤气滞非七情。

13.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方歌:复元通气木茴香,山甲青陈贝母良,白芷漏芦甘草共,瘀消气畅不为殃。

14.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方歌: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当归山甲珠,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正宜服。

15.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方歌: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总结”的50个千古养生秘方,值得收藏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总结”的50个千古养生秘方,值得收藏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总结”的50个千古养生秘方,值得收藏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1、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7、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9、立如松,行如风。

1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1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1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13、食不语,睡不言。

1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1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1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1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18、饭前便后要洗手。

1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2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2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2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2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2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25、要健脑,把绳跳。

2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2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2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2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3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3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3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3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3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3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3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3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2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3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40、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4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4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4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4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46、吃得巧,睡得好。

4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包括以下内容: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使用桂枝、杏仁和甘草,适用于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的症状。

2.桂枝汤:桂枝汤治疗太阳风,使用芍药、甘草、姜枣等药材,可以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使用防风、细辛、苍芷和川芎等药材,黄芩、生地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香薷饮使用三物香薷、豆朴和银翘,具有散寒化湿的功效。

新加香薷可以祛暑煎。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效,使用姜、桂、麻黄和芍药等药材,适用于风寒束表饮停胸的症状。

常用方剂歌诀:第一章解表剂:1.止嗽散:止嗽散使用桔梗、紫菀、荆芥和陈皮等药材,可以调服止嗽频。

2.银翘散:银翘散主要用于上焦疴,使用竹叶、荆芥、牛蒡和薄荷等药材,清疏风热煮无过。

3.桑菊饮:桑菊饮使用桔、杏、翘和芦根等药材,清疏肺胃轻宣剂,适用于___咳嗽。

4.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适用于身热而喘的情况,使用麻杏、甘草和石膏等药材,可以定喘除热。

5.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汤使用芩、芍、桔、甘和羌活等药材,适用于邪在三阳热势张的情况。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6.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使用硝黄、枳朴和大黄等药材,适用于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的情况。

7.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汤使用桃仁、瓜子、芒硝和薤白等药材,适用于肠痈初起腹按痛的情况。

8.温脾汤:温脾汤使用参、附、干姜和当归等药材,适用于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的情况。

9.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麻子仁丸使用大黄、枳朴、杏仁和芍药等药材,润肠通便功效高。

10.黄龙汤:黄龙汤使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和黄芩等药材,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1.十枣汤:十枣汤使用大戟、甘遂和芫花等药材,适用于逐水效果明显。

12.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使用半夏、人参、甘草和黄芩等药材,适用于和解供、少阳百病。

13.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汤使用蒿、芩和黄芩等药材,适用于清胆热。

河南省中医医师中药学资料:连翘试题

河南省中医医师中药学资料:连翘试题

河南省中医医师中药学资料:连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公孙位于A.足内侧缘,当第2跖骨基底的前下方B.足外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C.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D.足内侧缘,当第1趾骨基底的前上方E.足内侧缘,当第2趾骨基底的前下方2、定喘汤的功用是A.清热解表,止咳平喘B.宣肺降气,祛痰平喘C.解表散寒,温肺化饮D.降气平喘,温肺化饮E.宣肺降气,清热化痰3、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4、患者,男,31岁。

颈项部皮肤增厚,干燥,瘙痒较剧,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部分皮肤因反复搔抓形成苔藓样变化。

其诊断是A.接触性皮炎B.银屑病(牛皮癣) C.白癜风D.慢性湿疮E.紫白癜风5、来源于同一种植物的药物是A.桑叶与桑寄生B.柴胡与银柴胡C.肉桂与桂枝D.羌活与独活E.茯苓与猪苓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A.社会治安维护工作B.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C.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D.应急处理指挥部E.统一领导工作7、从未做过任何手术治疗的患有唇裂和腭裂的成人,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以上都是B.以上都不是C.相对于儿童期即完成唇部矫正手术的成人,该病人的鼻小柱和前唇发育明显较差D.做过唇修复术的病人,其腭裂的宽度明显变宽E.中1/3发育正常8、自汗和盗汗的总病机是()A.卫外失固,腠理疏松B.虚火内盛,津液外泄C.邪热交争,湿热熏蒸D.肺气不足,营卫不和E.阴阳失调,腠理不固9、阳虚证最主要的表现是A.舌质淡白苔薄白B.口不渴或少饮C.面色白而无华D.脉沉细无力E.经常畏寒肢凉10、患者,女,49岁。

月经或前或后,烘热出汗,五心烦热,头晕耳呜,腰痠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A.左归丸B.内补丸C.肾气丸D.两地汤合二至丸E.二仙汤合二至丸11、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的药物是A.山楂B.神曲C.莱菔子D.麦芽E.谷芽12、与胃痛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A.肝、脾、胆B.肝、脾、胃C.肝、脾、肾D.肺、脾、胃E.肺、肝、胃13、喷射性呕吐可见于A.耳源性眩晕B.胃炎C.肠梗阻D.尿毒症E.脑炎14、患者,女,34岁,已婚。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在指导老师合计:65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娄多峰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2赵清理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3李振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4邵经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5吕承全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武明钦1河南省7乔保钧1河南省8唐祖宣1河南省9郭维淮1河南省10毕福高1河南省11石冠卿1河南省12张海岑1河南省13郭春园1河南省14冯化驯1河南省15李鸣皋1河南省16翟明义1河南省17高体三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18王宏坤2河南省河南省中医院中医科19庞清治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20张磊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21邵梦杨2河南省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22陈阳春2河南省23赵国岑2河南省24宋光瑞2河南省25吴林鹏2河南省26唐祖宣2河南省27蔡福养2河南省28邵福元2河南省29秦继章2河南省30李金明2河南省31孟宪杰2河南省32闻善乐2河南省33郭维淮2河南省34刘学勤2河南省35崔玉衡2河南省36杨友鹤2河南省37崔公让2河南省38石景亮2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39李修五2河南省40李宴龄2河南省41张东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2吕靖中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3袁海波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幅院中医科44郑绍周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5毛德西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46门成福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47石景亮3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48李鲤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9郑建民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50郑启仲3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51王自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52侯士良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药53黄明志3河南省54张世峰3河南省55邱保国3河南省56杨之藻3河南省57关思友3河南省58贾太谊3河南省59孫六合3河南省60张天健3河南省61赵金普3河南省62祝庆堂3河南省63周世印3河南省64王旭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5毛天东3河南省中医科继承人合计:6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张宇翔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吕久省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中医科3袁智宇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4张运克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5赵铎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张正标3河南省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中医科。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中医经方历来被视为宝贵的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经方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应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讲解中医十大名经方,包括其来源、组方原则以及治疗应用等方面。

第一名:《黄帝内经》千金方《黄帝内经》千金方是中医经典之一,它收录了大量关于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知识,并且包含多种经方。

这些经方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二名:《伤寒杂病论》桂枝汤《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另一部重要经典,其中最有名的经方之一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能够温经散寒、解表利水,对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非常有效。

第三名:《本草纲目》四君子汤《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其中收录了许多经方。

其中四君子汤是一种补益气血、调理脾胃的经方,常用于治疗虚弱、乏力等症状。

第四名:《神农本草经》麻黄汤《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其中麻黄汤是其中一种著名的经方。

麻黄汤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具有温通遣邪的作用。

第五名:《外台秘要》牛黄解毒丸《外台秘要》是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所著的一本名医传记,其中收录了大量名方,牛黄解毒丸即为其中之一。

牛黄解毒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第六名:《本经逢原》逢原散《本经逢原》是医学家徐祖作于明代的一部中医经方著作,其中收录了逢原散,是抗病毒、抗菌作用非常强的经方之一。

逢原散常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第七名:《千金方》四物汤《千金方》是中医急救学的经典之作,收录了多种经方。

其中四物汤是一种补血养颜、调理月经的经方,对于妇女贫血、月经不调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第八名:《证治准绳》小柴胡汤《证治准绳》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其中小柴胡汤是其中一种经典的解表剂。

小柴胡汤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痛等风寒感冒症状。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关乎中药的配伍和应用,是临床应用中医药的必备知识。

而方剂,作为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每一位中医医师必须熟悉、重视的内容。

以下是120首必背方剂,按类划分,供读者参考。

一、发表热类1.麻黄汤2.麻杏石甘汤3.石膏汤4.麻黄加术汤5.麻黄附子细辛汤6.桂枝汤7.桂枝加芍药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牛膝汤10.防风通圣汤11.麻杏泻心汤12.麻仁丸二、解表发汗类13.大青龙汤14.小青龙汤15.神农饮16.葛根汤17.麻黄杏子细辛汤18.麻黄汤加附子19.麻黄杏子芍药甘草汤20.麻黄清醒饮21.麻杏石膏汤22.桂枝汤加芍药甘草汤23.通脉四逆汤24.桂枝麻黄各半汤25.辛夷汤26.银翘散27.感冒灵颗粒三、清热解毒类28.白虎汤29.小柴胡汤30.清热解毒口服液31.大黄清毒汤32.银黄颗粒33.连翘败毒散四、透疹类34.小柴胡汤加黄芩35.生秦藤汤36.麻黄法笔汤37.茵陈蒿汤38.妇女九汤39.玄武汤40.麻杏石甘汤41.清宫颗粒42.银翘片五、滋补养生类43.四物汤44.六味地黄丸45.人参鹿茸鞭片46.三仙饮子47.归脾汤48.养血汤49.七星茶50.补中益气汤51.人参汤52.五味调和散53.当归补血汤54.龟鹿补肾丸55.八珍汤56.女贞子茶57.胶贝母糖水58.鱼腥草饮六、消食导滞类59.保和丸60.二陈汤61.四君子汤62.香砂六君子丸63.理中丸64.生姜丸65.活络丸66.保和散67.大柴胡汤68.导滞丸69.小建中汤70.橘皮汤七、化痰止咳类71.川贝枇杷膏72.宣汤73.半夏泻心汤74.小柴胡汤加枳壳75.清热化痰口服液76.镇咳丸77.玉屏风颗粒78.清胆颗粒79.百部止咳润喉片八、祛风散寒类80.羌活胜湿丸81.湿毒清颗粒82.易筋湯83.酸枣仁汤84.川芎茶85.加味逍遥丸86.云南白药87.金针散九、安神减压类88.柿蒂丸89.清心安神口服液90.安宫牛黄丸91.归脾丸92.服安宁颗粒93.惠人中益神丸94.清心口服液十、止血类95.血府逐瘀汤96.复方止血散97.三七止血胶囊98.达菲片99.双花片十一、泻下通便类100.芒硝糖浆101.蜜炙甘草汤102.大承气汤103.调胃承气汤104.润肠通便口服液105.蜜丸106.苏合香丸十二、活血化瘀类107.桂枝茯苓丸108.金匮肾气丸109.桃仁红花丸110.桃红四物汤111.消瘤散112.丹参口服液十三、祛瘀消肿类113.越鞠丸114.三七口服液115.通络丸116.血府逐淤片117.复方草珊瑚胶囊118.消痔丸十四、温阳补肾类119.杞菊地黄丸120.大补阴丸以上方剂,涵盖了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必背方剂。

河南省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河南省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河南省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狭义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D.天癸2、下列治法中,根据阴阳互根理论而制定的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损其有余,补其不足D.阳中求阴,阴中求阳3、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泻火解毒,凉血止痢4、交接于目内眦的两条经脉是A.手太阳与足太阳B.手少阳与足少阳C.手阳明与足阳明D.手太阴与手阳明5、下列哪项不属于水火共制法A.煮B.蒸C.炙D.淬E.洋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饮证表现的是A.痰多色白质黏滑B.胃脘振水音C.舌苔白滑D.肋间饱满7、疮疡的产生,多由A.火热燔灼血分B.火热燔灼气分C.暑湿郁于肌表D.阴虚火旺8、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者,治宜选用A.温胆汤B.珍珠母丸C.酸枣仁汤D.甘麦大枣汤E.以上都不适宜9、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治宜选用A.泻白散B.清燥救肺汤C.桑杏汤D.九仙散10、的出现,多因A.气分热盛,熏蒸皮肤B.风湿热邪留于肌表C.湿热火毒内蕴D.风热外袭肺卫E.湿郁汗出不彻11、升麻葛根汤中配伍升麻的用意是A.疏散风热B.升阳举陷C.和解退热D.透疹解毒E.清热解毒12、少阴证,阴寒内盛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宜用A.白通汤B.四逆加人参汤C.通脉四逆汤D.参附汤13、肾不纳气之喘,其特点是A.咳喘无力,动辄益甚B.咳嗽喘促,痰涎壅盛C.咳喘气粗,鼻翼煽动D.呼多吸少,动辄益甚14、归脾汤和复脉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为A.滋阴养血B.补脾养心C.益气退热D.养心安神15、海蛤壳、海浮石的共同功效是A.化痰、利水B.化痰、软坚C.化痰、定惊D.化痰、安神16、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A.心俞、膻中、神门B.内关、阴郄、膻中C.心俞、阴郄、通里D.内关、神门、太冲17、以下哪一项不是虚劳的病因病机A.禀赋薄弱,体质不强B.情志不舒,肝气郁滞C.饮食不节,损伤脾胃D.烦劳过度,损伤五脏E.人病久病,失于调理18、妇人崩漏,伴面色无华、神疲、食欲不振,可灸下列何穴治疗A.大敦B.太白C.厉兑D.隐白19、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A.有无里急后重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D.有无脓血便E.有无腹痛肠鸣20、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A.肺的呼吸功能B.脾胃运化功能C.肾的闭藏功能D.肺肾协调功能E.心的主血功能21、研末冲服,不入煎剂的药物是____A.鸡内金B.礞石C.琥珀D.三七22、把病因区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A.唐·王冰B.宋-陈无择C.汉·张仲景D.晋·陶弘景E.宋·钱乙23、下列各项,属于人体最根本、最原始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24、《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A.阴阳互根B.阴阳对立C.阴阳平衡D.阴阳制约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攻补兼施19.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

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在指导老师合计:65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娄多峰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2赵清理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3李振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4邵经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5吕承全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武明钦1河南省7乔保钧1河南省8唐祖宣1河南省9郭维淮1河南省10毕福高1河南省11石冠卿1河南省12张海岑1河南省14冯化驯1河南省15李鸣皋1河南省16翟明义1河南省17高体三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18王宏坤2河南省河南省中医院中医科19庞清治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20张磊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21邵梦杨2河南省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22陈阳春2河南省23赵国岑2河南省24宋光瑞2河南省25吴林鹏2河南省26唐祖宣2河南省27蔡福养2河南省29秦继章2河南省30李金明2河南省31孟宪杰2河南省32闻善乐2河南省33郭维淮2河南省34刘学勤2河南省35崔玉衡2河南省36杨友鹤2河南省37崔公让2河南省38石景亮2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39李修五2河南省40李宴龄2河南省41张东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2吕靖中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3袁海波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幅院中医科44郑绍周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45毛德西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46门成福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47石景亮3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48李鲤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9郑建民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50郑启仲3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51王自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52侯士良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药53黄明志3河南省54张世峰3河南省55邱保国3河南省56杨之藻3河南省57关思友3河南省58贾太谊3河南省59孙六合3河南省60张天健3河南省61赵金普3河南省62祝庆堂3河南省63周世印3河南省64王旭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5毛天东3河南省中医科继承人合计:6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张宇翔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吕久省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中医科3袁智宇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4张运克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5赵铎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张正标3河南省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中医科。

中医经典诵读篇目

中医经典诵读篇目

中医经典诵读篇目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圣典,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其中,《素问》讲述了人体的构造、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等内容,《灵枢》则着重探讨了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规律以及针灸疗法等。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主要论述了发热病、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等内容。

该书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创作的又一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该书以辨证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各种内科疾病的病机、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案。

四、《千金方》《千金方》是孙思邈所著的一本医学经典,是一部综合性的医方集,收录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该书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编纂的一部药物学经典,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药物资源和药物应用。

该书对于药物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六、《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药物学经典,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详细记载了各种草木、动物、矿物等药物的性味、功效、用法和配伍等信息。

七、《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是明代杨继洲所著的一本外科学经典,主要介绍了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该书对于外科手术、创伤处理以及疮疡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丹溪心法》《丹溪心法》是唐代孙思邈所著的一本医学经典,主要讲述了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该书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对于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九、《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著的一本针灸学经典,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该书对于针灸疗法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明代杨继洲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经验。

该书对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方法和技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仲景怎么读

张仲景怎么读

张仲景怎么读
张仲景拼音:[zhāng zhòng jǐng]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其原创性、真实性及本文所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确认,本网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请读者仅供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方剂歌诀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攻补兼施19.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逐水20.十枣汤方歌: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21.小柴胡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22.蒿芩清胆汤方歌: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调和肝脾23.四逆散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24.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25.痛泻要方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调和寒热26.半夏泻心汤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表里双解27.大柴胡汤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28.防风通圣散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29.葛根黄芩黄连汤(芩连葛根汤)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30.白虎汤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生气津。

31.竹叶石膏汤方歌: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清营凉血32.清营汤方歌: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丹玄麦凉血,银翘连竹气亦清。

33.犀角地黄汤方歌: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

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清热解毒34.黄连解毒汤方歌: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35.普济消毒饮方歌: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36.凉膈散方歌: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37.仙方活命饮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清脏腑热38.导赤散方歌: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39.龙胆泻肝汤方歌: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40.左金丸方歌: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

41.泻白散(泻肺散)方歌: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咳喘此方先。

42.苇茎汤方歌:苇茎汤出千金方,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痈痰热兼瘀血,化浊排脓病自宁。

43.清胃散方歌: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44.玉女煎方歌:玉女煎用麦地黄,石膏知母牛膝尝。

45.芍药汤方歌: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46.白头翁汤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味苦性寒能凉血,解毒坚阴攻效奇。

清热祛暑47.清暑益气汤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清虚热48.青蒿鳖甲汤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阴虚发热服之安。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49.当归六黄汤方歌: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第五章温里剂温中散热50.小建中汤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51.理中丸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52.吴茱萸汤方歌: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回阳救逆53.四逆汤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温经散寒54.当归四逆汤方歌: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55.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歌: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56.阳和汤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第六章补益剂补气57.四君子汤方歌: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58.参苓白术散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59.补中益气汤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90.玉屏风散方歌: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61.生脉散方歌:生脉散治气阴虚,人参麦冬五味齐,补气生津又敛阴,气短自汗诸证去。

补血62.四物汤方歌: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63.当归补血汤方歌: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功独显,血虚发热用之宜。

64.归脾汤方歌:归脾参芪术草姜,当归龙眼枣木香,茯神远志酸枣仁,益气补血心脾强。

气血双补65.泰山磐石散方歌: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苓加芪芩断联,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全。

补阴66.六味地黄丸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生水,麦冬加入长寿丸。

67.左归丸方歌: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68.大补阴丸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69.炙甘草汤方歌:炙甘草汤参姜归,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70.一贯煎方歌: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71.百合固金汤方歌:百合固金二地黄,麦冬玄参桔甘藏,贝母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补阳72.肾气丸方歌: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73.右归丸方歌: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阴阳双补74.地黄饮子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第七章固涩剂固表止汗75.牡蛎散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涩见效奇。

涩肠固脱76.真人养脏汤方歌: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涩精止遗77.金锁固精丸方歌:金锁固精芡莲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78.桑螵蛸散方歌:桑螵蛸散治便数,参苓龙骨同龟壳,菖蒲远志当归入,补肾宁心健忘灵。

固崩止带79.固冲汤方歌:固冲补气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宜,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80.固经丸方歌:固经丸用龟版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

第八章安神剂重镇安神81.朱砂安神丸方歌: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

补养安神82.天王补心丹方歌:天王补心柏子仁,二冬归地与三参,桔芩远志朱砂蜜,枣味酸收血自生。

83.酸枣仁汤方歌: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用之良,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梦乡。

第九章开窍剂凉开84.安宫牛黄丸方歌: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温开85.苏合香丸方歌: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襄,牛冰术沉诃香附,中恶急救莫彷徨。

第十章理气剂行气86.越鞠丸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芎苍香附兼神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87.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88.四磨汤方歌: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89.瓜蒌薤白白酒汤方歌: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90.半夏厚朴汤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91.枳实消痞丸方歌: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

92.厚朴温中汤方歌: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

93.天台乌药散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94.暖肝煎方歌: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95.加味乌药汤方歌: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降气96.定喘汤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哮喘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