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分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单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其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和探索,也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我国今后区域开发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区域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双重约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资源缓解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尽管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空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可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多集中在中东部,而西部地区多是高原、山地、沙漠等难以利用的空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53%,许多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矿产、水、生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地域差异大,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随着经济发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等问题的出现,已经给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部分地区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区域承载能力,开始出现了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内涵特征_高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 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
谐社会的战略保障。十六大明确提出 体功能区。”并进一步对四类主体功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力 区界定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
争经过本世纪头 2 0 年的努力奋斗, 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
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缩小区域 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
之间基本生活水平的差距。既要注重 略 意 义 。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更要重视经 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方式从粗放式、外延型向集约式、内
正确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划 相关范畴的内涵特征
涵型转变。开展主体功能区划正是考
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 科学认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
主 义 事 业 总 体 布 局 和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然保护区域。”
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
并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 下几个方面理解:
势 逐 步 扭 转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显 著 提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区域发展基
发地区差距扩大、资源破坏和环境污 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
染等突出问题。
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主
十六大提出统筹区域发展、落实 体功能区划的推进和实现,是一个长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坚持区域协调 期的过程,将伴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发展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不同地区 社会的整个进程,对于保障我国现代
面积的 27.46%(《2005 中国荒漠化和 沙 化 状 况 公 报 》)。 同时,渤海和“三河三湖”区 域的水污染、西南地区的酸雨、部分 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排放 等问题日益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正是 基 于 这 样 一 个 严 峻 的 现 实 ,“ 十 一 五”规划提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划 分四类主体功能区,赋予不同区域不 同的分工定位,实施不同的发展战 略、思路和模式,切实缓解日益尖锐 的资源环境矛盾冲突,这是现阶段根 据我国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能力做出 的必然选择。 ——适度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加 强国土空间管理的重大创新。我国长 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区经济 为主导,省、市、县等各级政府按照行 政辖区进行空间开发和产业布局,形 成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产业和经济 体系。这种以行政辖区为基本单元的 空间开发模式和结构,在计划经济时
国家主体功能区
国家主体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是指国家确定的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任务的区域,是国家长期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基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具有相关的环境规划、生态保护、资源配置等要素。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建设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一些相关解读。
首先,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国家在划定主体功能区时,会考虑到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合适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其次,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为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推动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将重点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经济效益。
在生态环境方面,可以将生态保护区划定为主体功能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通过划定主体功能区,可以避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降低环境的破坏程度。
对于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将其划定为资源开发区,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一些生态脆弱区域,可以将其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最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合理划定可以提高国家整体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更好地协调国家各个地区的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
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高国家发展的质量,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
通过合理的划定和规划,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提高国家整体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简述主体功能区划知识体系
简述主体功能区划知识体系主体功能区是指在国土开发中,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划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重要生态功能的保护区域。
主体功能区划是基于国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战略,以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科学划定和合理布局,实现国土承载能力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特征,划定不同等级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根据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划分为自然保留区、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区、水源涵养地、防护林带等生态功能区,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生态需求。
二、资源功能区划:资源功能区划是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类型和分布特征,划定不同等级的资源功能区,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根据资源类型划分为矿产资源区、农业资源区、水资源区、生态旅游资源区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经营管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三、城镇功能区划:城镇功能区划是为了促进城镇发展和提升城市功能,根据城镇规模、定位、产业结构等特点,划分不同等级的城镇功能区。
可以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旅游区等。
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实现城镇的有序发展和优化配置资源。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体功能区划还包括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例如,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同时,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
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划也需要考虑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合理的区域规划和布局,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性和互补性。
可以通过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等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提升。
总之,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涉及生态、资源、城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体系,通过科学划分和合理布局,实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一、本文概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科学基础以及实践应用。
文章首先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分析其在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文章将详细阐述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内涵,包括其定义、特征、分类等,以及区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文章还将分析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优化区划布局、完善区划政策的建议,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将总结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和实践意义,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二、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与内涵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我国空间开发和管理的一种全新战略,其核心概念在于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发展区域,并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这一战略旨在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强调国土空间的均衡开发,旨在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确保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补发展。
它还关注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
在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还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合作发展。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编辑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
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
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
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
目录1概念2相关知识3相关规划3.1 主体功能区规划3.2 主体功能区划4功能区划5主要分类6区划意义7具体要求8相关文件9考核办法9.1 焦点11概念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2相关知识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
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
我国各地区各种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差别迥然,各地区不能按照统一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根据全国整体发展规划及各地具体情况,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和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农产品[13.56 -2.02% 股吧研报]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等7大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及其23个产业带,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
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海洋既是目前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耕地减少过多过快,保障粮食安全压力大。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7亩,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
现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确定的特定区域内拥有主导功能的重要部分,是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路径。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战略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实施性的要求,旨在实现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及功能目标,并为国家和地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的《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通知》中。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逐步深入和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主体功能区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主体功能区划定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估,合理配置和保障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支撑国家战略。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的基础。
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2. 优化资源配置。
主体功能区划定了具有优势资源和适宜开发的区域,可以在这些区域集中配置重要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不仅关注城市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通过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4. 保护生态环境。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基于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管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5. 有序推进空间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实施性。
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种开发活动,确保开发的有序性,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实现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实施目标,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总体规划。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理论探讨
其中: i D + i D + _∑ : + + ∑D = i D + i .; l z 3 ・ 1
D 7 3+…; i,i,i以及 DlD2D3 分别 指 地 区 i D1D2D3 ,,『 『等 , 和
主体功能区 , 既要保证 经济欠发 达地 区发展经 济 , 也要 促进人 口、 资源 、 经济部 门等社会经 济要素 的空 间有序 转移和跨区域流动 , 其最 终 目的是实现社会 良性循环体
要求 。因此 , 反映社会 经济发展空间规律的 “ 轴 系 点一
统 ” 论 、 济 全 球 化 时 代 透 视 区 域 空 间 组 织 和 空 间 结 理 经
源环境承载能力 、 现有 开发密度 和发展潜力 , 统筹 考虑 未来我 国人 口分布 、 经济布局 、 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 化开发 、 重点 开发 、 限制开发 和禁 止开发 四类 主体功能区, 照主体功能定位 , 按 调整 、 完善 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 范空 间开发 秩序 , 成合 理 的 规 形 空间开发结构 ” 国内地理学界 对于我 国主体功 能区划 , 的理论 、 思路 、 法 、 方 技术 等 研 究层 出不 穷 , 且 在 河 并 南… 、 山东 、 新疆 、 仪征 等地做 了省域 和和市域范 围上的主体功能区划尝试。
域发 展 的 空 间 结 构 理 论 和 人 地 关 系地 域 系统 理 论 是 主 体 功 能 区划 的 核 心 理 论 基 础 , 间 均衡 模 型 是 该 理 论 基 础 最 空
为直接 的应用 , 重点深刻 解析 了空 间尺度效应和 区域 功能属性对 于主 体功 能区划指标 因子体 系的构 建、 标间 的优 指 化组合所 带来的影响 , 强 GS的空间叠置和聚类等 空间分析技 术在主 体功 能区划 中的应用 , 以较 好地解 决 空间 加 I 可 尺度 与区域功 能属 性之 间的矛盾为 区域功 能区的定位 所带 来的影响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粮食生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同时,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以上述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支撑,并在政策、法规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二、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谋划好未来全国人口和经济的基本格局,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主体功能区域划分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
根据功能区划分标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分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编制。
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这样划分的一个依据是什么?取决于交通,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要对国土空间进行客观分析评价。
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对全国或本地区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作为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
分析评价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即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
主要包括:水、土地等资源的丰裕程度,水和大气等的环境容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的生态敏感性,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的生态重要性,地质、地震、气候、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程度等。
二是现有开发密度。
主要指特定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开发强度等。
三是发展潜力。
即基于一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定区域的潜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科技教育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和民族等地缘因素,以及国家和和地区的战略取向等。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是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题功能的规划区域,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并可作为国家区域调控的地域单元。
意义:构建主体功能区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和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1、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依据,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环境的过度承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转变以追求 GDP 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主体功能区规划可以为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以及精准细致的空间管理提供一个可操作、可控制、可监管的基础平台,从而增强区域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2、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构建主体功能区,跳出了追求缩小经济总量差距的思维定势,把协调发展的实质定位于人和环境,而不是地区生产总值,使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质成为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有就业和参与发展的机会、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3、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
通过划分主体功能区,突破行政区范围,引导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从而在生产要素基础上,而不是行政单元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低水平重复竞争。
4、有利于行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
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
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二、意义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要性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标及实现途径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与区划六、案例分析七、结论参考文献一、背景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面临结构性矛盾和风险增加的压力。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提出了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以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
其中,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成为继“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后,中国推动新一轮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意义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可以促进全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发展协调,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要性1. 面对经济新常态,以区域协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进行实践和探索。
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和协作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3. 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提升,建立国家新的发展模式。
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标及实现途径1. 目标:通过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实现途径:(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加大既有产业的改造升级,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打造一批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
(3)加强政府的统筹与协调,建立有效的政策衔接和协调机制,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区域营商环境。
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与区划主体功能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以城市群、城市轴、城市带等为主体,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域。
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主体功能区分为以下几类:1. 经济发展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主要包括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等。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具体方案
优化开发区 域
重点开发区 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
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 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全文如下:
国发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 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 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谢谢观看
而按照这一规划标准,全国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将被打破,包括各类政策以及考核模式等都将以功能区为单位。
财政、土地政策将调整
“四类主体功能区”构想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此前曾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速,全国各个城市建设也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形,盲目建设、开发区建设全面开花的现象屡见不鲜。
2011年6月8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了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 已于2010年12月将这份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 作,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根据《意见》,四大类功能主体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 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 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历史回顾中,简要分析过去的经验教训,论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标签: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生产力布局地位和作用在我国规划决策体系中,区域规划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综合,一直是各级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布局作为区域规划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速度。
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在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
一般认为,造成我国国土开发相对无序的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
在面对我国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格局、人口-产业-城镇长远的分布走势、重要发展轴带和功能性通道的空间组织方案以及资源安全和生态屏障的地域配置等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布局总图。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域规划,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的区域规划格局,并且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2卷第4期2007年4月Vol.62,No.4Apr.,2007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主体功能区划是构筑我国有序区域发展格局的依据,对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出了紧迫的需求。
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认为标识任何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趋于大体相等。
基于该结论,阐释了功能区形成应有利于实现空间均衡正向(差距缩小)演变过程,空间均衡的前提是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探讨了地域功能演替对空间均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区划方案效益最大化是同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地域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正确把握程度相关的。
进而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指标体系选择、时空属性相关问题的科学基础。
探讨了通过立体流和立体空间均衡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目标的合理性。
并从法律、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安排层面,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地域功能;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空间管治;空间规划;区域政策1引言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空间管治是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也是区域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
空间管治的手段是多样的,主要包括编制和实施空间布局规划、制定和落实区域政策和区域法规等[1,2]。
这些空间管治的制度安排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应用实践同科学基础建设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
德国不仅是国际公认的政府在空间秩序组织和空间规划领域走在前列、规划体系和制度保障也相对完善的国家,而且也是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等经典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发源地。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_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内容摘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
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
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
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
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
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
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
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
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
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
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空间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5]。
主体功能区的新提法意味着我国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导向变化。
这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更加科学性、合理性。
主体功能能区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新途径。
它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实质的影响。
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协调。
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构建初步设想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
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
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职能。
2.2 主体功能区划影响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影响因素有:资源禀赋、生态状况、环境容量、区位特征、现有开发密度、人口集聚状况、经济结构特点、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等。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认真进行生态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评价,现有开发密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分析评价。
2.3 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是主体功能区研究的重点,是主体功能区具体实施的依据。
由中央政府制定划分国家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全国统一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划分省一级主体功能区的不同标准。
2.4 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
从中央的角度看,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上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
中央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共同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其政策设计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对于该区域的政策要求,同时又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3 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
3.1 分析评价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要对国土空间进行客观分析评价。
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对全国或本地区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作为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
分析评价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二是现有开发密度,三是发展潜力。
即基于一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定区域的潜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科技教育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和民族等地缘因素,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取向等。
3.2 确定主体功能区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居住、交通和产业发展等对空间需求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国土空间变动趋势的分析,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
确定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后,要根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开发时序、管制原则等。
4 主体功能区划的战略意义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的推进,使得全国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将被打破,包括各类政策以及考核模式等都将以功能区为单位。
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将施以不同的产业政策和政绩考核体系,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将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合理开发
主体功能区划打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与发展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根本理念[5]。
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使原本不规范开发的区域,有了合理明确的开发路线。
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得到治理和改进,并且改善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区别对待、分类引导,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配套实施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从而增强区域调控的有效性。
4.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不是单纯的地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
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就要引导发展条件欠缺和人口超载地区的人口转移;同时,对欠发达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当地人均财政收入。
保障那里的人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并与全国同步不断提高水平。
限制开发绝不等于限制发展,开发是指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活动,限制或禁止开发是限制或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4.4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增强区域调控能力
推进形成土体功能区,可以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中很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调控能力。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更好的对区域进行调控,管制区域开发强度,规范区域开发秩序,完善区域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一代空间开发格局。
5 小结
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5]。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能充分调动发挥不同地区各自功能中的“主体”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序有度开发,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
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6-1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EB/OL]:2008-11-23.
[3] 张莉,冯德显.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导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30-34.
[4] 樊杰,曹忠祥,张文忠等.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J].地理学报,2001,56(6):711-720.
[5]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33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