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文化艺术进高校现状分析与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泉州木偶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泉州木偶为例
( 二) 泉 州木 偶 的 艺术 特 点
1 、 传统 泉州木偶 的艺术特点 第一 , 木偶造型人物具有类 型化特征 。 中国古代戏 曲人物 的性格特征具有很 高的概 括性 ,因而传统戏 曲的人物基本上 属于“ 扁平人物 ” 。这种“ 扁平人物 ” 形象在木偶造型 ( 雕刻 ) 上 提供 了极大的方便 , 人物 的行为动作宜于让 木偶表演得充分 。 第二 , 木偶造型具有滑稽感的美学特征。 滑稽是木偶戏 最 基本 的美学特征 。特别是具有 3 6条线的泉州提线木偶 , 在表
时, 在数 字图书 、 数字广播影视 、 网络 影视博 客等方面加 大对 泉州木 偶的宣传 , 同时大力 发展 电子 商务 , 借助现代 物流 , 让
泉州木偶文化品牌走 向全 国乃至世 界。 参考文献 :
【 1 】 黄少 龙 , 王景 贤 . 泉 州提 线木 偶 [ M] . 杭 州: 浙 江 人 民 出版 社
现提壶 、 斟酒 、 拔剑出鞘 、 插剑 人鞘等等细腻动作时 , 那 一顿一
挫、 一抑一扬的动作描绘 , 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
第 , 木偶造型具有 闽南地方特色 。 从 泉州现存 明清时代
的木偶 头来看 , 其所呈现出的“ 雍容 丰腴 、 神韵含蓄 ” 的艺术格
调, 是全 国其它地 区的木偶造型所望尘莫及 的。及 至近现代 ,
和开发的基础 。建议政府相关部 门进一步 出台泉州木偶传承 扶持办法政策 , 改善 泉州 木偶 从业人员就业环境与条件 , 加大 青年学徒拜师学艺 的力度 ,组织工艺大师悉心传授技 艺。 2 、 加强对泉州木偶 的旅游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 特殊 的文化旅游资 源 ,旅游 开发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 和可持续 发展 的有效途径 。 一方面 , 泉州提线木偶 的旅游开发 应利用 自身优势 ,让泉州提线木偶作为 民俗表演 的节 目内容 之一 ,让旅游者边 品尝美食边欣赏提线木偶表演等 。另一 方

木偶文化发展现状

木偶文化发展现状

木偶文化发展现状木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古代戏曲艺术。

木偶艺术最初在中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且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前,木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蓬勃而多样化的。

一方面,在传统剧种中,木偶艺术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京剧、黄梅戏等剧种中,木偶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代替演员进行特殊动作,还可以表达一些特殊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得木偶艺术在更广泛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魅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木偶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在现代戏剧演出中,木偶被融入其中,成为舞台剧的一部分。

一些导演和艺术家通过使用木偶,可以更好地表达戏剧的主题和情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此外,木偶艺术也与其他形式的舞台艺术相结合,如舞蹈、音乐等,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和工作室。

此外,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木偶艺术也在网络上获得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观众。

许多木偶艺术家和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与更多的人交流和互动。

网络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木偶艺术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灵感,推动木偶文化的发展。

然而,木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传统木偶艺术在现代舞台上的表演和传承仍然面临困难。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消失,年轻人对木偶艺术的兴趣和了解程度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木偶艺术的特殊性和传统性,对于材料和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制作和传承的人才也相对不足。

总体而言,木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多元和丰富的。

传统剧种中的木偶艺术依然保持着广泛应用,而现代舞台上的创新和探索也不断推动木偶文化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科技为木偶艺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保护传统木偶艺术和培养新的人才仍然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多元性的关注,相信木偶文化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浅析我国木偶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木偶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木偶发展现状第二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荟萃了波兰、土耳其、俄罗斯、瑞典等国的木偶剧团的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的木偶剧。

作为木偶艺术的起源国,中国对周边地区木偶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但目前国内木偶剧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演出场所少,人才匮乏,制约了木偶艺术的创新发展,也影响了木偶剧的上座率。

因为票价不菲、学习负担重等原因,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去看木偶剧。

“走进剧场,必须环顾周围的人,兼顾台上的演员,可以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人共处。

”何晓星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忙着追赶流行文化,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很少。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木偶剧这一传统文化,上海市木偶剧团近几年在自己的剧场——仙乐斯儿童文化新天地演展厅免费开放木偶皮影展览,每年送戏进社区。

从明年开始,上海市木偶剧团将成立儿童文化新天地,组织各分区的幼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幼师将木偶艺术传播给孩子。

代表中国提线木偶最高水平的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该团团长王景贤在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有遗憾和忧虑:“泉州至今没有一个可供木偶演出的剧场,市民和孩子们仍然缺少观赏木偶剧的机会。

目前国内对于木偶剧艺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剧团为了多演出而加速生产,让演员戴上面具唱歌、跳舞,像演话剧、歌舞剧,不像演木偶剧。

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杖头木偶剧团就是在演人偶剧。

长此以往,木偶剧的本体艺术就会逐渐消亡。

”王景贤说,“木偶最重要的技艺是操纵,这需要艰苦的训练和长时间的创作过程。

”对此,何晓星深有同感。

他说:“有这么一批人,利用木偶剧的名号,招摇撞骗,钱是赚到了,但留下的是骂名。

”令他担忧的是,很多木偶剧团照搬外国童话,木偶的造型模仿外国的卡通形象,使剧团的原创能力退化。

何晓星认为,木偶剧要找准位置,就要从“小木偶、大文化”的观念出发,冷静理智地对待这个艺术品种。

“我们可以从国外木偶剧院的负责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对木偶剧不仅有非常大的热情,而且有很强的责任感。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一、引言
泉州木偶戏是中国木偶戏的一种,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通过木偶形象进行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泉州木偶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历史渊源
泉州木偶戏起源于唐朝,经过宋、明、清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明代,泉州木偶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并广泛传播到福建省及其他地区。

三、表演形式
泉州木偶戏以其精湛的木偶造型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表演者通过手指和操纵绳索来控制木偶的动作,使其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各种情感和形象。

木偶戏分为“上方”和“下方”两个层次,上方由悬挂于高处的木偶进行表演,下方由操纵者负责操作“角色”。

四、艺术特点
泉州木偶戏具有丰富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木偶形象栩栩如生,服饰精美,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和人物特征。

表演者通过精湛的技巧,使木偶栩栩如生地演绎剧情,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五、珍贵性和保护状况
泉州木偶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目前,泉州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包括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组织演出和培训等。

六、结论
泉州木偶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渊源。

通过深入研究和保护,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使其继续为人们所喜爱和欣赏。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泉州木偶戏研究报告泉州木偶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泉州木偶戏的考察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演变过程。

泉州木偶戏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以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戏曲形式,结合了戏曲、音乐、舞蹈和杂技等元素,通过木偶的动作、表情和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泉州木偶戏的特点多样,既有快板慢板,又有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丰富多彩,颇具观赏价值。

泉州木偶戏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创新。

早期的泉州木偶戏以传统的宗教故事为主题,代表作有《八仙过海》、《红楼梦》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泉州木偶戏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泉州木偶戏的剧目涵盖了历史、神话、战争、爱情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形式独特。

泉州木偶戏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独具匠心。

木偶为泉州木偶戏的核心,其制作精细,栩栩如生。

泉州木偶戏师傅们经过多年的修行和磨砺,将木偶操纵得熟练自如,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乐趣。

除了木偶表演,泉州木偶戏还包括了丰富的音乐、唱腔和舞蹈等元素,使整个表演更加精彩动人。

泉州木偶戏在传承方面面临一些困境。

由于电视、电影等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泉州木偶戏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年轻人对其了解和认同度也不高。

加之传统技艺的传承难度较大,导致泉州木偶戏的传承遇到了一定的困境。

然而,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泉州木偶戏的保护力度,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培训班等形式,积极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泉州木偶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在演变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展现了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尽管面临一些困境,但泉州木偶戏仍然具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福建木偶戏调研报告

福建木偶戏调研报告

福建木偶戏调研报告福建木偶戏调研报告福建木偶戏是福建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木偶表演者用手控制木偶进行表演,展示了福建地区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

通过对福建木偶戏进行调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福建木偶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福建木偶戏起源于宋代,经过多代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了解,福建木偶戏剧团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表演特色。

木偶戏主要分为南派和闽北派两大流派,南派更加注重形式和细腻的表演技巧,闽北派则更加注重武戏和动作表演。

福建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主木偶、双主木偶和三主木偶等。

单主木偶只有一个木偶表演者,双主木偶有两个木偶表演者,三主木偶有三个木偶表演者。

表演者通过手控制木偶的身体和四肢的动作,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来演绎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福建木偶戏的表演技巧非常讲究,需要表演者在长期的训练中掌握木偶的特点和技巧。

福建木偶戏的剧目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戏、神仙戏、闽北拳、本港腔等。

历史戏主要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通过木偶的表演来展现历史的传承和演变。

神仙戏则以神话传说和仙侠故事为题材,展示了福建地区丰富的神话传统和民间故事。

闽北拳则是福建木偶戏的特色之一,它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元素,展示了福建地区丰富的武术文化。

本港腔则是福建木偶戏的特色之一,它是福建地区特有的音乐形式,通过木偶的表演和唱腔来展示福建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

福建木偶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受众的变化,福建木偶戏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年轻人对福建木偶戏的兴趣也有所减弱。

此外,由于制作木偶和表演技巧的复杂性,福建木偶戏的传承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福建木偶戏,我们建议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福建木偶戏的宣传和推广,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加强福建木偶戏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木偶表演者和爱好者。

再次,加强福建木偶戏的研究和保护,记录和总结福建木偶戏的历史和技艺,推动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木偶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以泉州艺术学校为例

泉州木偶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以泉州艺术学校为例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t27泉州木偶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以泉州艺术学校为例谢千红拥有众多种类的中国木偶戏,千年传承不间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

被誉为“闽南戏曲摇篮”的泉州艺术学校,是培养木偶戏艺术后继人才的基 地。

新时代如何培养素质更高的木偶戏艺术专业人 才值得我们深思。

一、泉州艺术学校培养木偶戏艺术人才的历史泉州艺校是泉州市唯一一所以培养戏曲艺术专 业人才为主,辐射其他艺术专业的综合性艺术学校。

教学专业涵盖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南音等。

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 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 践名册,泉州艺校功不可没。

以掌中木偶戏、提线木偶戏专业为例。

1978年 以来,泉州艺术学校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掌中 木偶戏、提线木偶戏等闽南特色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方面,以学校的规范化教学替代原来的团带班的培 养方式。

1978年泉州艺校招收第一批提线木偶专业 学生30名(3000千多名考生竞争),学制五年制。

配备的专业教师阵容强大,包括杨度、黄奕缺、陈 天恩、吴孙滚、洪清廉、魏启瑞、陈荣华、陈荣耀 等专业水平一流的教师。

好的师资加上好的生源,这一批学生成就了泉州木偶戏的国际国内大舞台。

无论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四将开台》,还是 受邀到联合国总部演出,泉州艺校的这一批毕业生 都是当之无愧的台柱。

而且至今还活跃在各大舞台 的中央。

三十多年来,他们参加了各级各类的活动 和比赛,取得的各种等级奖项达两百多项。

1978年之后直到1992年,泉州艺校才又先后 招收7批次共105名木偶专业的学生。

为把这一批 批学生培养成才,泉州艺校聘请著名的“南派”布 袋戏艺术表演大师李伯芬、提线木偶艺术大师黄奕 缺,以及林文龙、王建生、尤优雅等优秀木偶教师 为学生授课。

但是由于受师资力量和资金的限制,一个班次最多只能同时聘请2至3个专业教师。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其创作形象神似,造型细腻,表情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之一是形象神似。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擅长捕捉人物的神态和特征,在雕刻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刻画,使得木偶头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不同剧中人物的角色特点进行塑造,使观众能够直观地辨别出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别。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特色在于细腻的造型。

艺术家们运用小刀、锉刀等工具,将木块雕刻成各种剧中人物的面部形象,通过对线条的雕刻和处理,使得木偶头的面部线条流畅、柔和。

在细节的刻画上,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注重用刀法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特征刻画得细腻入微,例如眼神、眉毛、嘴唇等,使得观众在观赏木偶头时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还注重表情的生动。

木偶头是戏曲中演员们饰演角色的道具,艺术家们通过雕刻和刷彩将角色的表情和情绪表达得丰富生动。

刻画一个忧郁的角色时,艺术家会将眉头皱起,嘴角下拉,使得观众在观赏时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在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创新发展方面,艺术家们不断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推动木偶头艺术的发展。

首先是材料的创新。

传统的泉州木偶头雕刻多使用黄杨木,但是由于资源的匮乏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艺术家们开始研发新的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如利用竹木等天然材料进行雕刻。

其次是工艺的创新。

传统的泉州木偶头雕刻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木块的打磨、刻画、彩绘等,耗时耗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使用电动工具和先进的雕刻机器来代替传统的手工雕刻,提高雕刻的速度和精度。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也开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木偶头。

通过将传统的木偶头雕刻模型扫描并转化为数字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机进行打印,大大提高了木偶头的雕刻精度和制作效率。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以其形象神似、细腻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情而闻名。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是闽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了独特的造型和表现形式。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特色在于造型丰富多样、细节丰富,善于表现动态和表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其创新发展则在于注重传承和创新的结合,发挥艺术家的创作创新能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造型丰富多样。

泉州木偶头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造型,涵盖了历史、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

木偶的形态包括人物、动物和神怪等,有些木偶甚至可以转动头部、张口、摇晃耳朵等,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其次是细节丰富。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作品在细节处理方面十分考究,雕刻师傅们能够通过精细的处理将木偶头的各个部分塑造得栩栩如生。

例如,表情细节十分丰富,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同时在服饰、发型、装饰等方面也非常注重细节。

最后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作品不仅在造型和细节方面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形与神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们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木偶头表演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作品生动地表现出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文化画卷。

其次是注重创新。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作品不仅在造型、细节等方面表现出色,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升级。

艺术家们通过融合现代审美观念,将传统的木偶头雕刻技艺与现代艺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创造出了更丰富、更具有个性化表现的作品。

最后是注重文化内涵。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文化意义和价值。

泉州市“非遗”校园传承影视手段运用的策略

泉州市“非遗”校园传承影视手段运用的策略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3
05
02
04
泉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非遗” 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泉州市的“非遗”项目在校园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学校开展了相关课程和活动,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
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后继乏 人
传统被边缘化
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宣传手段, 社会认知度低
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学 习
打破时空限制,扩大传播 范围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
记录和保存“非遗”文化, 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
添加标题
影视资料展示:通过影像资料展 示泉州市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 技艺流程和传承故事,增强学生 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认识。
案例四:泉州高甲戏演出进校园 * 介绍:高甲戏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视手段 的记录和现场演出,在校园内进行传承和推广。
* 介绍:高甲戏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视手段的记录和现场 演出,在校园内进行传承和推广。
建立影视手段运用的标准与规范 加强影视手段与非遗项目的结合 提升校园传承中影视手段的品质与效果 完善影视手段在泉州市“非遗”校园传承中的推广与传播机制
* 介绍:提线木偶表演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视记录和现场 表演,在校园内进行传承和教学。
案例三:泉州民间剪纸艺术展示 * 介绍:剪纸艺术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视手 段的记录和展示,在校园内进行传承和欣赏。
* 介绍:剪纸艺术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视手段的记录和展 示,在校园内进行传承和欣赏。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泉州木偶头雕刻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泉州木偶头雕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新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从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传统技艺、现代创新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角和认识。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中国闽南地区,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主要特色是栩栩如生的形态、细腻的纹理和传统的渊源。

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泉州木偶头的雕刻技艺得到了更为深入地发展和传承。

泉州木偶头雕刻因其栩栩如生的面部木雕表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中国传统木偶文化中,泉州木偶头被赋予了宗教信仰、社会习俗、舞台艺术等多重功能,享有盛誉。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创新离不开传统工艺的延续与发扬。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泉州木偶头雕刻家们在创新上下足了功夫。

他们将传统的面部特征和表情进行了细致的精雕细琢,使得木偶头的面部更加栩栩如生,表情更加生动。

他们还将传统的木偶头雕刻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木偶头作品,使得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他们还将木偶头雕刻工艺融入到现代产业中,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正是这些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泉州木偶头雕刻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泉州木偶头雕刻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泉州木偶头雕刻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木偶戏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泉州木偶头雕刻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了古代木偶戏的传统魅力,使得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延续。

与此泉州木偶头雕刻还通过各种展览、演出等方式,将其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传播给更广大的观众,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当代的泉州木偶头雕刻在创新发展的也注重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他们致力于推动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泉州木偶头雕刻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是泉州地区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

泉州木偶头雕刻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泉州木偶头雕刻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展现出更多的艺术魅力。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是指在雕刻工艺中所遵循的一系列传统技法和手法。

传统的木偶头雕刻需要经过数十道复杂的工序,包括原木选择、切割、修整、雕刻、上色、抛光等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雕工们需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保持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和工匠精神,使每一件木偶头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这种传统程式保留了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是泉州木偶头能够在当今依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泉州木偶头雕刻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传统的程式基础上,创新的雕工们开始尝试运用现代科技,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木偶头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

一些雕工开始尝试采用数字化工艺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雕刻设计,使每一件木偶头都能更加精准地呈现出雕工们的创意和构思。

他们还引入了新的材料和工艺,如激光雕刻、3D打印等,使传统的木偶头雕刻在保留传统特色的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除了工艺技术上的创新,泉州木偶头雕刻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木偶头往往以历史故事、传统戏剧为题材,艺术表现形式也比较单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也逐渐被引入到木偶头雕刻中。

一些雕工开始尝试将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文化元素融入到木偶头的雕刻中,创作出具有当代艺术风格的木偶头作品。

这些新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木偶头的特色,又具有更多的时代气息和创意,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青睐。

为了促进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创新与发展,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等多方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

各级政府加大对木偶头雕刻行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雕工们进行技艺创新和产品开发,提高木偶头的市场竞争力。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

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摘要】泉州木偶头雕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传统与创新。

首先介绍了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历史和特点,引出了传统工艺的独特之处。

随后分析了现代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创新,包括数字化设计、创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手工艺人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实践。

最后展望泉州木偶头雕刻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泉州木偶头雕刻的讨论,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推动泉州木偶头雕刻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泉州木偶头雕刻、历史、特点、传统工艺、现代创新、数字化设计、创新材料、手工艺人、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历史泉州木偶头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木偶头雕刻作为泉州独特的传统工艺之一,起初是为了配合木偶表演而产生的。

木偶表演在当时是一种盛行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庆典、祭祀和娱乐活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木偶头雕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汉族、闽南族和外来文化的特点。

在明清时期,泉州木偶头雕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被视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艺人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的木偶头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欢迎。

至今,泉州木偶头雕刻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泉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这一传统工艺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为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特点泉州木偶头雕刻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特点。

泉州木偶头雕刻精美细腻,雕刻师们经过精湛的技艺,将木偶头雕刻得栩栩如生,表情生动,神态逼真。

泉州木偶头雕刻注重细节,每一处线条、表情都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出传统泉州木偶头的独特风格。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摘要】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传统技艺。

该艺术形式在创作和表现上有独特的特色,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技艺传承与创新是该艺术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也在积极参与文化传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未来,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的保护和创新来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创新是推动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持续繁荣的关键,也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创新发展、传统技艺、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技艺传承与创新、市场需求、文化传播、未来发展、文化传统保护与创新。

1. 引言1.1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历史意义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美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其历史意义在于代表了泉州地区的艺术传统和人文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说和神话故事。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技巧。

木偶头作为传统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更是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统,承载着民族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历史渊源与传统技艺,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文化底蕴,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对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历史意义的探讨与传承,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播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价值和魅力,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1.2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传统技艺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传统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传统技艺包括木料的挑选、切割、雕刻、上色等多个环节。

木偶头的材料选用至关重要,一般选用榉木或柳木等质地细腻坚硬的木材,以确保雕刻完成后细节清晰,表情生动。

切割是木偶头雕刻的基础工艺,需要根据设计图样,精准将木料切割成各个部件,为后续的雕刻奠定基础。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

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31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谭雪刚福建省是非遗资源大省,目前已有8个项目 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是 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 的唯一省份。

其中,“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 计划”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

该 计划于2011年筹备申报工作,于2012年被正式 公布列入。

根据申报时的承诺,2020年是“福建 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收官之年,为了检视 这项工作的成效,我们陆续通过问卷调查、实地 访谈、录音拍摄等方法,对参与该计划的相关机构、社区、群体进行采访,收集了主要情况,形成调 查报告如下。

―、项目缘起及总体情况福建木偶戏主要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两 种,公元10世纪开始在闽南地区传播,延续传承 至今,历经千年传承,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音 乐唱腔,形成了一整套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成 熟完备的演出规制,以及精美绝伦的木偶头雕刻、偶像造型制作工艺,蕴藏着丰厚的传统优秀思想 和审美意识日积月累,形成了许多传统剧目、音 乐唱腔,以及丰富的表演技法和体系。

随着文化 传播方式多样化,加之其表演技法复杂、练习时 间长,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意愿不强,后继人才培 养成为当务之急。

戏的传承关键在人。

为了确保福建木偶戏这 个古老的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弘扬和发 展,2006年始,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原福建 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由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心牵头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漳州市布袋 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三个主要剧团(以下称剧团)制 定了《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 以加强培养木偶戏传承人为核心,发挥各类学校、社区群体的人才培养功能,积极推进木偶戏“进 校园、进课堂、进社区”,开展木偶戏传习所建设,建立以老艺人带徒传艺的传统教育为龙头,以剧 团带培训班的学校教育为重点,以幼儿园、小学、社区普及教育为基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福建 木偶戏后继人才立体式培养体系。

介绍泉州非遗木偶的文章

介绍泉州非遗木偶的文章

介绍泉州非遗木偶的文章泉州木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是当时一位名叫杜宇的医生所创,因此又被称为“宇偶”。

其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泉州木偶在宋元时期开始走向繁荣,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艺术形式。

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魅力,使得其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泉州木偶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木偶舞、木偶戏、木偶杂技等,无论是台上的表演还是街头的演出,都能吸引无数观众的瞩目。

泉州木偶的制作工艺也极为精湛,并且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泉州木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制偶、刻偶、彩绘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材和精细的工艺,才能完成一件栩栩如生的木偶。

因此,泉州木偶制作技艺也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传承。

泉州木偶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和生活场景,其表演内容众多,包括戏曲、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等,而木偶表演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其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泉州木偶通过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生活场景,而木偶的艺术表现和音乐韵律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除了走向国内舞台,泉州木偶还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熟知的京剧木偶、水浒戏木偶、婺剧木偶、福建本地的木偶戏等,这些都是泉州木偶的代表。

泉州木偶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它不仅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泉州木偶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不断推出有益的政策和措施,为泉州木偶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泉州木偶文化,积极加入到泉州木偶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为推广泉州木偶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泉州木偶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挖掘和总结泉州木偶的艺术特点和内涵,更好地向社会和世界介绍泉州木偶,推广泉州木偶文化,增强泉州木偶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的革新思考

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的革新思考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族文艺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的革新思考张薇(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福州350000)摘要:悬丝傀儡,传承千年。

作为我国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不管是在发展历史还是在艺术造诣方面,都可以堪称是中华木偶艺术的集大成者。

尤其是自从被纳入非遗之后,我们更可以明显的看到泉州提线木偶戏迎来了极大关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从目前来看木偶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木偶戏当前的内容缺少创新、宣传渠道较窄,发展制约因素多等现实问题,而想要让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则更加需要从木偶戏本身入手,从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工作,使得木偶戏表演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木偶戏;创新;发展;市场需求中图分类号:J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6-014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6.067一、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概况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再来看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已经具有了提线木偶的雏形,再加上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动乱多数发生在北方的缘故,使得不少能工巧匠更是向南方地区大量转移,因此木偶戏也得以来到泉州,并且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和泉州独特的闽南语体系相互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说白念唱。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已经基本成型,在后来的传承中更是历经了多个朝代,传承至今。

从资料记录上来看,当前至少有七百多出传统经典剧目和至少超过三百多支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着严格流程规范的操线功夫,可以看出泉州提线木偶戏经历了千年演变和传承之后已经是相当成熟和完善的艺术表演。

从表演形式和内容上来看,木偶戏对于艺人的要求极高,需要利用好手指关节,进而通过操控丝线来让木偶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泉州木偶戏能在方寸之地,结合独有的剧种音乐展现更多的人间喜怒哀乐,一些常见的传统剧目中更是展现了古时候人们的民间信仰以及当地民俗,再加上闽南语言体系独特的词汇和读音,使得提线木偶戏更加具有古典韵味。

观看泉州木偶戏的感受

观看泉州木偶戏的感受

观看泉州木偶戏的感受
摘要:
一、泉州木偶戏简介
1.泉州木偶戏的历史背景
2.泉州木偶戏的艺术特点
二、观看泉州木偶戏的感受
1.演出过程的生动与精彩
2.木偶制作的精湛技艺
3.泉州木偶戏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三、泉州木偶戏的现状与展望
1.当代泉州木偶戏的发展状况
2.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3.对泉州木偶戏未来发展的期望
正文:
泉州木偶戏,源于我国福建省泉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湛的木偶制作技艺,使其在众多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感观看泉州木偶戏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在观看泉州木偶戏的过程中,我深深被演出过程的生动与精彩所吸引。

泉州木偶戏以其独特的操偶技巧,使得木偶在舞台上栩栩如生,仿佛拥有了生命。

无论是细腻的情感表达,还是激烈的武打动作,都让我感受到了泉州木偶戏的魅力。

此外,泉州木偶戏的木偶制作技艺也让我叹为观止。

每一个木偶都是匠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木偶形象生动、传神。

从服饰、发型到脸谱,无不体现了泉州木偶戏的深厚文化底蕴。

观看泉州木偶戏使我深刻认识到其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木偶戏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现代社会,泉州木偶戏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如观众群体的流失、传承人的减少等。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泉州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得以流传。

总之,观看泉州木偶戏让我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

浅谈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特色与创新发展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是中国木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造型优美,逼真传神;二是丰富多彩,适应性强。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追求造型形象逼真,能够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工艺精湛。

泉州木偶头雕刻的角色通常是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包括丑角、英雄、恶棍、女性等等,在这些不同的角色中,木偶头的表情、神态和装扮都要根据人物本身来进行处理,制作者需要从多个角度衡量、权衡,使其造型更加逼真传神。

比如,如果是丑角,要突出其喜感和幽默感,眉目要放大,嘴巴要描绘得大而扭曲,使人一看就有无法抑制的快乐感;如果是恶棍,眉头紧皱,脸色阴沉不笑,造型angular,使人一看就感到他的残酷和狠毒。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还强调丰富多彩,适应性强。

木偶头的外观需要根据不同的剧目来设计,包括服装、化妆、道具等多个方面。

制作者需要通过色彩的设计,用颜色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社会地位,比如用深色来表现恶棍、用亮色来表现英雄,用金色来表现皇帝等等。

不仅如此,对于新的题材和主题,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还能进行创新发展,使得这种古老的木偶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创意。

未来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应该向着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也需要跟上步伐,不断扩大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类型。

比如可以将木偶头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加生动逼真、多姿多彩的木偶形象;可以将木偶艺术与现代舞美相融合,使得木偶形象在舞台上更加立体、鲜明和大气;可以将木偶艺术与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厚重感的木偶形象。

只有保持创新和变革,才能使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代表之一。

古艺薪传未有竟时——泉州提线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报告

古艺薪传未有竟时——泉州提线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报告

古艺薪传未有竟时泉州提线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报告王景贤洪世键2012年12月“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 秀实践名册”。

本计划包含泉州提线木偶戏、南派 布袋戏、北派布袋戏等三个福建木偶戏品种。

泉州 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市木偶剧团)是 本计划的主要实施主体单位之一。

一、项目基本情况中国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约产生 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早在一千年前的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是中国不间断传承时间 最长的木偶戏品种。

它至今保存数百出传统剧目和 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并传承一整套“压脚鼓”等特色乐器的独特演奏技 法;同时也形成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表演技艺和 独具特色的木偶头像雕刻及木偶造型制作工艺。

因而成为中国提线木偶戏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

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首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 承载体,逐渐完成从家班、民间班社向国有剧团的 转变。

如今泉州木偶剧团已成为这一重要“非遗”项目唯一的国有集体性传承单位。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是集体性的传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团便把“保护传承古稀剧种艺 术”定为剧团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了使全体演 职员都竖立起保护传承剧种艺术的责任意识和担当 意识,我团坚持不懈地对全体新老演职员进行剧种 历史和剧种艺术内涵的普及教育。

1996年,我团提 出48字的《同仁共勉》:“不因贫弱自卑,不因艰 难自弃。

不为狭域自限,不为小成自满。

坚守精神 家园,珍爱文化遗产。

不懈精益求精,持续创新发 展。

”以此凝聚全团演职员的集体意志。

同时,搜 集整理剧种史料、文物,开辟了 “泉州嘉礼馆”“艺 术发展陈列室”“对外(对台)交流陈列室”,既 向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参访者开放,也使之成为 全体演职员日常学习、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泉 州师 范 学院 福 建泉 州 3 6 2 0 0 0 )
摘要: 泉 州木偶文化艺术闻名遐迩 , 在世界文化 艺术交流合作 中绽放 出独有 的光芒。但 同时
也 面临 着后 继 无人 、 淡 出群 众 生 活等 困境 。泉 州木 偶 文化 艺术进 高校 , 对 于优 化 高校 校 园文化 以 及 传 承保 护 泉 州木偶 文化 艺 术都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因此 .可 通过 在 泉 州 高校 开 设 木偶 文化 艺术
二、 泉 州 木 偶 文 化 艺 术 发 展 现 状 及 存 在 问题 剖 析
泉州木偶戏 的题材 、 音乐 、 形象 、 线工仍然继续保 留宋元南戏部分精 湛的表演技巧和丰 富的传统艺 术, 演 出的主要的任务也开始 由乡村社区演 出转 向了出国访 问和演 出接待。木偶头精湛的工艺 . 深受 台 湾 同胞收藏者的喜爱 , 价格也呈现 了上涨趋势。市场需求 , 构成 了这 门传统艺术得 以传承发扬的必要 因
研 究成果 , 福 建省教 育科 学“ 十二五’ ’ 规划 2 0 1 4年度 常规课题《 休 闲文化视 阈下的“ 民间艺术进校 园” 实证研 究—— 以泉 州本科 高校为例》 ( F J J K C G1 4 - 1 8 9 ) 中期研 究成果。
1 1 O
泉 州木 偶文 化艺 术进 高校现 状 分析与 路 径研 究
表, 在各地 的文化艺术交流 中受到观众 的热捧。木偶文化艺术古称 为傀儡 , 比起泉州 的南音 、 梨园戏历 史更 为悠久 , 最远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木偶艺术盛于唐宋 , 至迟唐末五代在泉州及周边地区开始 流行起 来。泉州木偶可 以分为掌中木偶 和提线木偶两个类别 , 表演过程 以手指造型拨弄和提线操作为主 , 使木 偶表现得栩栩如生。泉州传统的木偶戏剧 目中采用 了较多的泉州 民间信仰 以及传统 民俗文化 内容 , 延
2 0 1 2 年1 2 月, “ 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 ” 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 秀实践
名册 ” , 实 现 了 中 国在名 册 中零 的突破 。同时 , 这 也 意 味着木 偶 文 化艺 术 走 向 国际 。但 因受 思 想 、 态 度 以 及种 种 外来 因素 的 冲击 , 以及专 业人 才 培 养遭 遇 到 了瓶 颈 , 导 致 了木偶 文 化艺 术 发 展 空 间 弱化 。如 果 非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 0 7
作 者 简介 : 林锦铌 , 女, 福建永春人 , 讲师 , 主要研 究方向: 大 学 生 思 政 教 育 与 校 园文 化 建 设 。 基金 项 目 : 泉 州市 2 0 1 4年 社 会 科 学规 划项 目( 青 年 项 目) 《 泉 州 木 偶 文 化 艺 术 进 高校 现 状 分 析 与路 径 研 究 》 ( 2 0 1 4 E 2 5 ) 的
( 一) 泉 州木 偶 文化 艺 术现 阶段 传 承状 况不 乐观
泉 州木 偶 文化 艺 术历 史 源远 流 长 , 但 因思 想 、 态 度 以及 种 种 外 来 因素 的影 响 。 在 大 众 文 化 生 活 中展
现木偶文化艺术 的机会减少 , 文化生命力 日渐 弱化 , 导致 民间专业 队伍不 能够坚实的发展下去 . 面临着 生存 困难 的局面。另外 , 由于缺乏 良性循环 , 剧团目 前一直重复原有 的表演套路 , 创新意识 薄弱 , 所以最 终将导致无力传承和发扬 。
公共课 和工作室以及设立培训基地来培 养专兼职木偶 文化 艺术传承人才 , 促进木偶 文化 艺术形
成 产 业链 . 使 之 成 为本 土地 域 标识 性 特 色文化 品牌 。
关键 词 : 泉 州; 高校 ; 木 偶 文化 艺术 中 图分 类 号 : J 8 2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4 6 2 9 ( 2 0 1 5 ) 0 4 — 0 1 l 0 — 0 4
续 了 闽南 方 言 的词 汇语 法及 古 读音 , 它 不 单 单 只 是 与 闽 南语 系地 区婚 嫁 、 生 日等 人 生 礼 俗 共 存 , 而且 自 明代 起 逐 渐传 播 到 台湾 和东 南 亚一 带 华人 华 侨 聚居 地 区 。木 偶 文 化艺 术在 表 演 过 程 中表 现 出 了非 凡 精 湛 的操 作 手艺 , 也 可 以说 是 表演 难 度最 高 , 表 现力 最 强 的传 统 民 间艺 术形 式 。
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合高校教育体系 , 激发大学生们学习传统木偶文化艺术的热情 , 对于推动泉州高校
校 园 文化 内涵 建 设 以及 泉 州木 偶文 化 艺术 的继 承 、 发扬 、 保 护将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泉州木偶文化艺术概况
泉州 木偶 文 化艺 术 在北 京 奥运 会 开 幕 式 上 独 树 一 帜 , 同时 他 作 为 东 亚 文 化 之 都 泉 州优 秀 文 化 的代
第3 3 卷 第4 期
2 0 1 5年 8月






Vo 1 . 3 3 No . 4
Aug us t 2 01 5
J OURNAL O F L ONGYA N U NI VE RS I T Y
Hale Waihona Puke 莹 李 泉州木偶文化 艺术进高校现状分析 与路径研究
林 锦铌
素 。至今 , 它 的足迹 已经遍 布 全球 五大洲 , 六 十几个 国家 。国 际友 人无 不 为它 的艺术 魅 力所 震撼 。 正是 因为 泉州 木偶 文 化 艺术 历史 悠 久 名 声 远 扬 , 所 以 希 望 能 让更 多 的 年 轻 人 了解 和 喜 欢 泉 州 木 偶
文化艺术 。 便逐步着手开拓现代传媒技术融合的新途径。2 0 1 4年 5 月, 泉州政府高度重视木偶文化艺术 传承发展 的增值能力 , 耗资千万元建立了木偶剧 院。但木偶文化艺术操作能力却一代不如一代 , 普通市 民在受外来思潮影响以及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也无暇顾及 , 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