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比诺的人物塑造与研究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姓名:陈玉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刘明健20080601/exclusive.asp龙摄影婚纱摄影连锁品牌,来自美丽宝岛台湾,由林树藤先生创立于1976年至今已有34年的悠久历史。
龙摄影崛起台湾,是享誉国内外的婚纱摄影连锁品牌。
分别在新加坡、台北、高雄、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南京、重庆、合肥、兰州、郑州、银川、西宁、内蒙古等六十余个城市均设立了品牌连锁店,其区域分店达到260多家。
34年来,龙摄影品牌理念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髓与西方先进的思想,历炼出了“真诚、专业、完美”三大品牌理念,以这样极具创新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品牌理念推动着龙摄影一直不断发展与进步;同时凭借扎根于台湾、内陆行业中经营34年的丰富运作经验,成功打造了龙摄影连锁品牌团队。
/news.asp龙摄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商标,为专业婚纱摄影及服装设计品牌。
龙摄影坚持台湾名牌的专业风范,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MI企业管理理念系统、BI企业行为规范系统,鲜明地在视觉与文化上传达品牌内涵;在34年品牌辉煌发展进程中,凭借独特的品牌魅力与广大消费者的满意肯定,先后荣获了,“全国摄影行业百强企业、百家“放心消费”企业、中国十大杰出婚纱影楼等多项殊荣!龙摄影坚信以人为本,用企业独特的品牌文化魅力去服务好顾客的每一个细节,缔造出新人生命中最平凡最真挚的感动,让新人梦想成真,留下一生中最值得甜蜜珍藏的回忆佳作,用心打造国际化的经典婚纱品牌。
/venture.asp?sort_id=36龙摄影在e时代的今天,更是把握先机,率先将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摄影之中,把传统拍摄技艺与数字艺术精妙融合,创造出独具一派的时尚摄影风格;同时在产品研究、数码影像技术,主题研发都在不断创新,礼服更是将完美浪漫经典演绎,为新人打造绝美靓丽新娘;龙摄影一贯追求零缺陷的作风,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皆追求完美的风范,确立了龙摄影在婚纱摄影行业的领先地位,也是龙摄影在全国各地倍受结婚新人认同与喜爱的原因。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角色分析与塑造
艺术研究认知与解读丨2021-2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角色分祈与塑造沈阳音乐学院/许艳玲摘要:《费加罗婚礼》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巅峰之作,在欧洲歌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1786年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至今仍保持频繁的上演率。
歌剧围绕着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展开,通过剧中的人物个性和戏剧冲突表达对封建贵族特权的蔑视与抗争。
笔者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剧院等地参演了这部歌剧并饰演凯鲁比诺一角,对此人物的角色特征做了系统地研究。
本文将通过分析凯鲁比诺的两首著名咏叹调《你们可知道》和《我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探究此人物的角色特征及形象塑造,从而更好地诠释莫扎特歌剧作品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凯鲁比诺角色分析―、通过《费加罗婚礼》解析莫扎特歌剧的创作特征1.莫扎特歌剧的创作特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4岁作曲,6岁随父亲开始漫游整个欧洲的旅行演出,n 岁写下第一部歌剧,被誉为“音乐神童”。
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22部歌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女人心》《魔笛》《唐璜》和《费加罗婚礼》。
(1)莫扎特善于通过歌剧咏叹调刻画人物性格《费加罗的婚礼》中每个主要角色的咏叹调都与人物性格精准吻合。
《不要再去做情郎》《请跳舞吧,小伯爵》刻画费加罗的机智诙谐,《美妙时刻即将来临》《爱人,快来这里》塑造苏珊娜聪慧狡黠,《求爱神给我安慰》《何处觅寻美妙时光》表现伯爵夫人伤感矜持,《你赢得了诉讼》《当我叹息时我将看到》表现伯爵狡猾奸诈,《你们可知道》《我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呈现天真多情的凯鲁比诺。
苏珊娜、伯爵夫人、凯鲁比诺在剧中都是被迫害者,他们和第三等级人物在歌剧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推动剧情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物的思想和个性都会通过莫扎特的音乐手段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观众。
(2)莫扎特善用重唱方式强化戏剧冲突,推进情节发展。
《费加罗婚礼》中共有14首咏叹调及14首重唱。
几个关键的情节发展都集中在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里。
浅析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演唱处理与情感表达
释人物心理”。
①二、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分析(一)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的分析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降B大调,2/4拍,速度为稍快的行板,共79小节,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单三部曲式结构一般分为A、B、C和A、B、A两种,该作品采用的是A、B、A这种结构,但是在最后一段对第一段进行了变化反复。
1-8小节为前奏,降B大调,9-20小节为作品的A段即呈示段,同为降B大调。
21-61小节为作品的B段即展开段,调性发生了变化,由降B大调转到F大调,再到降A大调、c小调、g小调。
62-79小节为A段的再现段。
作品的前8小节是作品的前奏部分,因为在原版歌剧中是由六弦琴来做伴奏,因此前奏的伴奏音型基本为分解和弦,有跳音记号,意在模仿六弦琴的音色特点,同时暗示作品的整个情绪基调不要过于沉重,要唱出凯鲁比诺这个人物天真烂漫的角色特点。
A段降B大调没有转调,且变化音不多,速度也比较稳定。
作品的B段采用了大量的转调,这与凯鲁比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
第21-34小节,所有的降“3”都被还原成了原位“3”,且主和弦变为“4-6-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旋律在第21-34小节发生了转调,由原来的降B大调转为F大调。
第35-44小节,“3”不再还原且出现了降“6”和降“2”,因此这几个小节由F大调转为降A大调。
45-51小节又转为c小调,52-61小节又转为g小调。
连续的转调让旋律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莫扎特强调音乐的主导作用,联系这一段的歌词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大量的转调一方面让旋律听起来更加华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复杂旋律更加直观地表达主人公矛盾的内心。
再现乐段又回到原调降B大调上,速度也回到了原速,但是在A段的基础上对歌词“你们可知道我的内心”进行了重复,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情绪。
(二)人物角色的分析剧中的凯鲁比诺是一个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小少年,是伯爵的贴身侍童。
虽然他的出场次数并不多,在整部歌剧中仅仅出现了四次,但是在整部歌剧中起到了润色的作用。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总览《海底两万里》是由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于1869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和其他关键角色的形象来推动情节发展。
凡尔纳在小说中巧妙地刻画了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心理的角色,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主要角色1. 主人公——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是一个拥有先进潜艇的科学家和冒险家。
- 他的角色被描绘为自信、聪明、冷静和坚定,同时也有一定的神秘感。
- 尼摩船长拥有骇人听闻的技术和知识,但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孤独和悲伤。
- 他的决定常常是为了保护海洋和寻求复仇,因为他对人类的破坏感到愤慨。
2. 主要配角——普罗菲尔教授- 普罗菲尔教授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科学家,也是尼摩船长的朋友和同伴。
- 他作为故事的旁观者,通过他的眼睛,读者被带入了尼摩船长的世界。
- 普罗菲尔教授的角色在小说中起到了解释和解码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尼摩船长的动机和行为。
- 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不断试图理性地解释尼摩船长不可思议的行为。
3. 配角——康塞尔和尤金船员- 康塞尔是尼摩船长的忠诚船员之一,他始终忠于船长,并且对尼摩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充满敬畏和好奇。
- 尤金是另一个船员,他对尼摩的船只和海洋的探险抱有强烈的兴趣,也是读者在小说中了解尼摩船长的观点的窗口。
- 这两个配角通过他们与尼摩船长的互动,展现了对尼摩的敬佩和困惑,以及对他的同时恐惧和好奇。
角色形象对情节的影响- 尼摩船长的神秘和奇特的个性激发了整个故事的科幻色彩,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通过普罗菲尔教授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尼摩船长的复杂内心和他的目标,这为情节的推进提供了合理性和深度。
- 康塞尔和尤金船员的存在提供了与尼摩船长互动的机会,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与读者的视角相呼应,使得读者更能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并思考尼摩船长的世界。
结论凡尔纳通过精心塑造海底两万里的角色,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科幻和神秘感的世界。
凯鲁比诺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处理
凯鲁比诺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处理1. 凯鲁比诺人物形象塑造分析(1)懵懂多情歌剧中凯鲁比诺并不是主要人物,而是围绕着费加罗和苏珊娜这两对新人展开。
歌剧《你们可知道》开头带有点题的意味,他在问爱情是什么?谁懂得他的心情?凯鲁比诺非常渴望获得伯爵夫人的爱情,但也很害怕。
整首歌都在探寻“爱情”的真正含义。
凯鲁比诺对他人的看法十分在意,这也是他性格中游离不定的一面。
分析这首咏叹调时,可将自己比喻为刚遇见心仪对象而迫切渴望表白的状态。
同时,从中可见这位年轻小男孩热爱着爱情,性格特征具有幽默、真诚、冲动、多情及浪漫等多种特点。
该角色在剧中扮演聪明的“小丑”,对美丽的苏珊娜情有独钟,却也私藏一位花园女孩并暗自约会,似乎对所有女性持有爱意,然而他内心并不坚定,缺少自信。
实际上,作者想表达未成年男性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凯鲁比诺是个敢于为了真爱付出的人,在《你们可知道》中,他发自内心地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决定帮助伯爵夫人和苏珊娜。
剧中一场凯鲁比诺为了逃避追踪,跳进池塘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他直率、冲动的特点。
在第二幕中,罗西娜因为伯爵长期以来冷漠的态度,于是决心与众人一起给伯爵一个狠狠的教训,这么做不但能让伯爵反省并反思以至于回归到家庭,而且也能让自己的婚姻得以保全。
这个计谋分为三个步骤:先写一封信,告诉伯爵约会的地点,接着将凯鲁比诺一番精心打扮后,让其成为替身苏珊娜前往小花园。
最终为了给予伯爵一种自己有愧于伯爵夫人的感觉,让伯爵夫人前往花园现场抓住伯爵和他人的约会。
此时的凯鲁比诺正在以一种对爱情迷离的心情演唱《你们可知道》,音色比较清亮婉转,听上去十分让人动容,也将剧情推动到了关键部分,引人入胜。
演唱者在演唱时音色轻松明亮、圆润柔和,展现了凯鲁比诺天真活泼,对爱情懵懂而又多情的人物形象。
凯鲁比诺此时对待爱情的态度还不够坚定,刚刚处于情窦初开的阶段,因此是懵懂的,这时演唱的音色需要非常饱满,并且利用共鸣,使音色更加具有感染力。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人物角色塑造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人物角色塑造作者:吴倩晴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6期【摘要】通过演唱分析,结合个人舞台表演经验,主要阐述如何更好地塑造歌剧人物“凯鲁比诺”的形象。
【关键词】歌剧;女中音;凯鲁比诺;人物角色【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于18世纪后期,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歌剧代表作品之一。
里面的人物各有特点,其中的男仆凯鲁比诺的角色尤为特别。
17、18世纪,由于当时的社会是禁止妇女在教堂或者舞台演出,为了保留女性声部的音色和音域特点,欧洲乐坛开始盛行“阉人歌手”。
他们的音色优美纯净,音域宽广,但凡歌剧中女性的角色,几乎都由阉人歌手担当。
到了18世纪末,欧洲封建制度面临瓦解,女性歌唱者慢慢走向歌剧舞台,“阉人歌手”最终从舞台消失。
随着歌剧舞台日渐完善的发展,女中音声部以其圆润浑厚,饱满丰富的音色以及特有的魅力,愈发受到观众的喜爱。
在歌剧《費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是一个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男孩,他虽然是一个仆人,但是强烈地渴望爱情。
伯爵家里的每一个女性,几乎都是他爱慕的对象。
他与园丁的女儿芭芭拉在花园拉私会,在伯爵的房间向女仆苏珊娜表白,甚至为伯爵夫人写了一封情诗。
他为每一个女人而倾倒,情感稚嫩而热烈。
就是这样一个天真可爱,情感丰富却也真诚的年轻男孩的角色,如果由一个年龄男相仿的男孩去演绎,也许他的舞台表演和演唱技巧未必能够达到要求,但如果是一个成熟男性去演绎的话,无论音色和形象也难以符合角色的特点。
而女中音无论在音色,舞台形象都更为适合去表现这个人物的特性。
所以这个角色也就是成了女中音声部一个别具特点的人物形象。
在整部歌剧中,凯鲁比诺一共有两首咏叹调,第一首就是《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出现在第一幕伯爵的房间里。
凯鲁比诺告诉苏珊娜,他为伯爵夫人写了一封情书,苏珊娜让他去唱给伯爵夫人听,于是凯鲁比诺把自己对爱情的幻想毫无保留的唱了出来。
浅谈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
浅谈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作者:罗丹徐雪松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8期【摘要】歌剧中,有一类由女性扮演的男性角色,由于音域和音色的需要这类角色普遍是由女中音或次女高来扮演。
笔者在观看1976版《费加罗的婚礼》时被凯鲁比诺这一角色吸引,其艺术形象对研究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基于我个人的理解浅显地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关键词】男声女唱;次女高;凯鲁比诺中图分类号:J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72-01一、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介绍《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喜歌剧的代表作之一,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同名小说改编。
阿玛维瓦伯爵家男仆费加罗马上要与女仆苏珊娜结婚。
而好色的伯爵早就对美丽的苏珊娜垂涎三尺千方百计地想要阻挠这场婚事。
深爱伯爵的伯爵夫人得知此事伤心欲绝,费加罗联合苏珊娜和伯爵夫人把伯爵骗到花园幽会。
当满怀欣喜的伯爵来到后花园,发现与自己幽会的女子竟是自己妻子,羞愧难当,只好当众对妻子保证以后再也不犯。
全剧以喜剧结尾,费加罗与苏珊娜顺利举行婚礼。
二、凯鲁比诺性格特点的分析《费加罗的婚礼》共四幕,角色错综复杂。
不仅有善良勇敢的费加罗、美丽机智的苏珊娜、好色风流的伯爵和感性郁闷的伯爵夫人,还有另一个小男仆凯鲁比诺。
凯鲁比诺对于爱情迷惑不解,多情却又可爱,到处播撒情种,增加各种喜剧冲突。
衔接各种戏剧冲突,造成的多种误会使全剧的戏剧色彩更为强烈。
凯鲁比诺充满对爱情的幻想,这边向苏珊娜求爱,转头却又为伯爵夫人唱诵情歌,生活中又向每一个身边的女人表达爱意,稚嫩热情。
他天真可爱纯洁无邪向世人展现出青春期男孩对爱欲肆无忌惮的追求与贪恋。
特殊的角色形象使他冲破许多观念的枷锁,反复无常的表现使得谁也不知道他对谁是真心、懵懂无知的年纪又让人们并不关心他的真心。
充满孩子气的凯鲁比诺使观众留下了一个最现实主义的青少年形象。
三、凯鲁比诺为何会选择女中音或次女高来诠释凯鲁比诺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可谓是一个关键的角色,那为何一个男性角色要用女性来出演呢?用女性又为何不用女高音而要用女中音或次女高来出演呢?这正是莫扎特对生活的理解和角色的正确把握。
凯鲁比诺的人物塑造与研究
凯鲁比诺的人物塑造与研究【摘要】莫扎特,奥地利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
在短短2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遍及各种题材的大量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剧中小人物凯鲁比诺是莫扎特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形象典范。
本文以凯鲁比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咏叹调和不同演唱版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象的凯鲁比诺的艺术灵魂,希望为今后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凯鲁比诺;人物形象;演唱特点一、了解作品剧情声乐是一种传情艺术,需表现的不同的歌曲具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内涵,要做到很好的传情,引发听众共鸣,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的把握作品内容。
演唱者拿到一首声乐作品,应了解气主题思想,确立基本情感,用剧中人的感觉去行动、去思考、去表现。
例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唱这首曲子之前要了解故事的背景,凯鲁比诺是谁?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罗西娜苏珊娜是什么样的关系?弄清这些就容易唱了。
凯鲁比诺机智、活泼。
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
罗西娜是伯爵夫人,她温柔、漂亮、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着年轻的凯鲁比诺,这段咏叹调也正是这个角色在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
(一)把握人物形象演唱作品要尽可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思想、认识其灵魂才能进一步理解他对周围事物的具体态度,获得人物特有的性格表达方式。
要唤起听众的情感,使其与自己同喜同悲,则必须仔仔细细地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凯鲁比诺出场第一幕的唱词“不知道为何我心神不宁、热似火、冷如冰、变幻无穷。
每位姑娘都是我倾心,每位姑娘都让我动情,当我听见爱情这个词,我的脑中就不住的翻腾。
,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愿望,可这种愿望我自己也说不清。
情形对我说爱情,睡梦中我也说爱情。
对水、对花、对树、对草我都想诉说我的爱情,如果没人理睬,我就说给我自己听。
”从这段唱词就能看出剧中的凯鲁比诺活泼、机灵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一切充满着好奇与幻想。
年轻人在初遇爱情时的紧张、懵懂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塑造
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塑造1. 引言1.1 介绍凯鲁比诺凯鲁比诺(Kerubino)是著名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整个作品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凯鲁比诺是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角色,常常以天真可爱、好奇心旺盛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
他的角色充满了童真和单纯,但又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好事儿而闹出笑话。
凯鲁比诺的性格和行为常常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使得他成为整个咏叹调中备受关注的人物。
凯鲁比诺是一个典型的闹剧角色,他的形象在舞台上常常扮演着引人发笑的角色。
他往往是一些误解和疑惑的源头,但却总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凯鲁比诺的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笑声,更重要的是通过他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纯真,让人们在笑声中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向往。
凯鲁比诺是一个富有魅力和魅力的角色,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探讨和体现。
通过凯鲁比诺这一角色,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1.2 探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音乐形象的重要性在音乐作品《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凯鲁比诺作为作曲家,通过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为整个作品注入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凯鲁比诺的曲式结构与旋律特点,音色与声部运用,节奏与节拍处理以及和声与和弦运用等方面都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对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这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同时也可以为欣赏者带来更深层次的音乐体验和感悟。
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塑造对于整个作品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传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凯鲁比诺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的音乐形象,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音乐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经典之作。
人物形象塑造与角色解读
人物形象塑造与角色解读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行为与命运。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限于描绘外貌特征,更需要通过对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的揭示,使角色呈现出立体的形象。
同时,对于角色的解读也需要站在整个作品的角度出发,客观分析角色的背景、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言辞的描写和行为的呈现来进行。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塑造成一个思想敏锐、情感矛盾的人物。
通过他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对父亲的追思以及对母亲与克劳迪斯的不满等,使读者对其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哈姆雷特的言辞和行为也体现了他的内心挣扎和决心报仇的决心,如他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独白以及对奥菲利娅的冷漠与激烈的争吵等,都使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除了通过言辞和行为的塑造外,人物形象的背景和外貌特征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塑造成一个既美丽又忧郁的女子。
她的外貌特征和家世背景使她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而她的敏感和倔强的性格则为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黛玉的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她内心的痛苦和她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的解读需要综合整个作品的情节和主题进行。
通过对角色在故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用和意义。
以《红楼梦》为例,贾宝玉的形象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天真烂漫、温柔体贴,但也有自私和自卑的一面。
通过他与黛玉、琉璃和其他女性角色的交往,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于美好的追求与渴望。
通过对贾宝玉角色的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作品所揭示的价值观和思想。
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角色的解读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塑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角色的解读需要综合整个作品的情节和主题,通过对角色在故事中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对角色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人物分析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人物分析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的主要人物包括阿尔瓦、加夫里博士、鲁贝克船长和凯西。
阿尔瓦是一名年轻的潜水员,他是故事的主要角色。
他勇敢、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决不放弃。
加夫里博士是一位法国科学家,他采取了独特的方式来进行深海考察,总是处心积虑,富有创新性地探索全新的海洋领域。
鲁贝克船长是一位有经验的航海者,他敢于接受挑战,把自己和其他乘客引导到深海深处。
凯西是一名格林尼治的舰长,他有责任心,他精明能干,但他也会犯错误,以至于他最终失去了船只。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于187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是一部被广泛翻译和改编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角色塑造丰富多彩,各具
特色。
本文将以主人公尼摩、阿龙纳克斯教授和康塞尔为例,分析他们的
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探讨塑造这些角色的目的与
效果。
最后,康塞尔是小说中的第三大角色。
他是“鹦鹉螺号”的船员之一,也是小说的叙述者。
康塞尔的性格和角色都十分平凡,他从普通人的角度
展示了对海底世界的探险和尼摩的行为的观察和思考。
康塞尔作为一个科
学素养相对较低的普通人,对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观和尼摩的行为感到非常
惊奇和困惑。
他的思考和观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阿龙纳克斯教授和尼摩
不同的视角,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故事中的种种事件。
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如船员、被尼摩所俘的水手以及海底生物,也通
过与主要角色的互动来丰富情节。
这些次要角色增强了故事的动感和戏剧性,为主要角色的塑造提供了更多的背景和支撑。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
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海底两万里角色塑造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纳摩船长带领船员们展开对海洋深处神秘生物的探险故事。
本文将对小说中的几个关键角色进行塑造分析。
主人公纳摩船长纳摩船长是本故事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位神秘而强大的人物。
通过他的塑造,凡尔纳展现了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敢无畏的形象。
船长深谙海洋之道,驾驶着纳摩号探索海底世界。
他的强大技术和无敌船只让人们对他充满敬仰。
然而,在塑造纳摩船长时,凡尔纳也给予了他一定的神秘感,加深了读者对他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阿龙萨尼教授阿龙萨尼教授是本故事的重要角色之一,他是一位热衷于科学研究的学者。
他对纳摩船长的探险计划充满了好奇,愿意冒险加入船上的行列。
通过他的角色,凡尔纳展现了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阿龙萨尼教授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一个旁观者和思考者的角色,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理性的观察视角。
库萨克船员库萨克是纳摩船员中的一员,他是一个忠诚而勇敢的战士。
凡尔纳通过他的角色,展现了军人的坚定决心和随时准备为船长而战的精神。
库萨克在纳摩船员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配角,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示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通过这几个角色的塑造,凡尔纳成功地展现了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情节与悬念。
这些角色的塑造在整个故事中起到了引导、推动和衬托的作用,使得《海底两万里》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冒险小说。
以上是对《海底两万里》中几个角色的塑造分析,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共同构成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故事。
war luigi pirandello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分析
war luigi pirandello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分析文章标题:《Luigi Pirandello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分析》引言:Luigi Pirandello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家和小说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复杂的叙事结构而闻名。
本文将深入剖析Pirandello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探讨他在揭示人性和探索真实性方面的独到见解。
第一部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在Pirandello的作品中,他经常探索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通过创造具有独特而奇特个性的角色,他让读者开始对“真实”产生质疑。
通过运用模棱两可的对话和多重意义的情节,Pirandello把我们引入一个令人困惑且混乱的世界中,这一世界似乎存在于虚构和现实之间的模糊边界。
第二部分:叙事角度的多元化Pirandello的作品以其多元化的叙事角度而受到广泛关注。
他常常选择以多个角度呈现同一事件或情节,从而展现出故事不同的层面和观点。
这种多元化的叙事方式让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产生挑战,并且迫使他们思考不同观点间的冲突和相对性。
第三部分:角色发展与心理分析Pirandello擅长刻画角色的个性与内心情感。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挣扎。
除了刻画角色的个性外,Pirandello还通过心理分析的手法来剖析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深层潜意识。
第四部分:社会批判和道德反思Pirandello的作品常常涉及对社会现象和伦理道德的批判。
通过描绘角色在现实社会中的痛苦和错综复杂的境遇,他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虚伪和道德困境提出了犀利的批评。
这种社会批判使得Pirandello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Pirandello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以其独特而复杂的叙事结构和独到的观点,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个性与社会、真实与虚幻等方面的主题。
他的写作技巧在展示人性与道德困境、角色发展与心理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颇具深度和力度。
浅议凯鲁亚克生活实录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无情节 、 人物 性格 不 确 定 和 即兴 、 随意 的写作 手法 , 挑衅正 统 的公 认 的文学 准则 。
凯鲁亚克 自幼喜欢文学 , 迷恋歌德 、 雨果等人的 作品, 中学起便养成了随身携带笔记本 , 从 记录周围 人与事、 亲友邻居 日常谈话和广播节 目、 电影 中人物 新奇表达方式的习惯 。同时 , 的内心也 因家道 中 他 落、 哥哥夭折而留下无法治愈的创伤。他 因厌倦学 院式教学而离开大学; 因不守军纪而被开除军籍 , 1 他 和同伴多次在美 国和 墨西哥漫游 , 一路上 吸毒、 酗
酒、 嫖娼 、 赌博甚 至还 有人 偷 窃和 大搞 同性恋 。由于 拥有这样 的心路 历程 , 友尼 尔 ・ 萨迪 寄来 的 朋 卡
根据传统 的情节观 , 生活实录” “ 小说几乎不成 其为小说。有人曾将其特点概括为“ 无绘、 无喻、 无 理、 无本 、 我 、 根 ” 即 没有 人 物 形 象 , 有 比喻 无 无 , 没 和转喻代码 , 更没有隐藏在形象深处的“ 意义” 。凯 鲁亚克认为 , 生活是一条永无尽头的大路 , 人们走走 停停但永远都在路上。为准确表达这一思想 , 传统 的情节被完全放弃。对此 , 外界褒贬不一。有人认 为, 它没有情节 , 不讲究结构 , 杂乱无章 , 不过是一些 胡乱涂抹的旅行屐痕 : 也有人称赞凯鲁亚克是 “ 新 体小说的圣手 ” 信 手拈来 , , 浑然天成 , 展现 了一种 恣意 释放 的写作 姿 态 ; 内容 到形 式 都是 大 胆创 新 从 的成果 。抛开褒贬不论 , 我们可以看到, 批评界对于 其情 节 的不 确 定 、 述 的 随 意 性 , 叙 在认 知上 是 一 致
一
第2 8卷第 4期
浅议 凯鲁亚克 生活实录小说 的情 节和人物 形象
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及演唱把握研究——以《你们可知道》为例
2020-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外国文艺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及演唱把握研究———以《你们可知道》为例汪雲(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欧洲杰出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一生中他留给世人的作品多达六百多部,其中歌剧作品就有22部。
1786年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诞生了,此部歌剧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法国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于低层阶段群众的一种表达。
本文以剧中小随从凯鲁比诺所演唱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例,通过研究这首歌曲的艺术人物形象特征和演唱风格的把握,从而加深对于歌曲的理解及人物诠释并更好的完成这部作品。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形象特征;演唱把握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92-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67一、引言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体现了一个时期的歌剧发展。
本文通过《费加罗的婚礼》中女中音声部选段《你们可知道》这首歌曲进行分析。
演唱这首声乐作品的角色是由伯爵府上的一个小男仆“凯鲁比诺”来扮演。
此角色历来是由女生来扮演男生的角色来进行诠释的。
许多歌剧的研究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多是以男主角、女主角为研究目标居多,对于小人物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小人物“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和演唱把握作为切入点,试图以新视角对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进行探究。
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凯鲁比诺概述《费加罗的婚礼》这是部揭露封建贵族生活现状的作品。
而它对人物的创作特点是根据矛盾的人物关系从而所展开剧情。
这部剧深获欧洲的好评,同时这部歌剧也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剧情简介该剧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大兰西剧院进行首演,虽然在欧洲获得强烈好评,但是由于题材敏感引起了贵族不满则被要求停演。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多次对皇帝进行争取终于第二年待舆论压力渐去口头答应了可上演修改后的歌剧,即使皇帝个人对这部作品也表示欣赏但也不得不考虑当下的社会舆论压力,还曾提出让莫扎特对歌剧进行修改。
《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与演唱体验【音乐专业】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与演唱体验——以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例前言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莫扎特在保持和原作的基本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对这部歌剧进行了新的创作,他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中的谱曲工作,在故事内容方面对迂腐风流的贵族老爷和最终获胜的聪明仆人之间鲜明的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其中的选段《你们可知道》更是因为优美动听的旋律而广为流传。
笔者选择莫扎特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选段《你们可知道》为例子来探究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以及演唱体验,让广大声乐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演唱。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图1-1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图(一)莫扎特生平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56年1月,莫扎特在一个音乐世家中诞生,他的父母都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父亲是一位出色的奥地利宫廷乐师,还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作曲家,而他的母亲则在大小提琴的演奏上都很优秀。
由于父母对音乐有着一定的造诣,从而营造了十分优良的音乐氛围,也为他学习音乐、创作音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难看出,父母是莫扎特的音乐启蒙老师。
因此早在莫扎特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就随着父亲进行巡回演出,他到过慕尼黑、维也纳等很多大城市。
1763年之后,莫扎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国家巡回演出,他和父亲的足迹遍及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
也正在在此次的长期巡回演出中,莫扎特对意大利等各国的歌剧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还接触了当时享誉世界的巴赫等杰出作曲家,受他们的影响,莫扎特的作曲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之后成功的作品创作。
1773年年末时,莫扎特随父亲返回萨尔茨堡,然而在国外游历已久的莫扎特对自己身为宫廷乐师的卑微地位感到不满,为了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莫扎特和他的母亲离开了宫廷乐团,于1777年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旅行演出,后来他们在慕尼黑和曼海姆谋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音乐教员工作,但是好景不长,莫扎特还没有工作多久就备受打击,还好在此期间他对曼海姆乐派有了一定的了解,曼海姆在当时的欧洲很有名气,莫扎特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塑造
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塑造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部经典歌剧作品,而其中凯鲁比诺是其中的一位重要角色。
凯鲁比诺这个角色在整部歌剧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的音乐形象也是极具魅力的。
本文将会探讨凯鲁比诺在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音乐形象的塑造。
凯鲁比诺是歌剧中的一个反派角色,他是一位愤怒且嫉妒的贵族。
在咏叹调中,威尔第通过音乐的方式将凯鲁比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
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是充满激情和冲突的,旋律充满了怨恨和愤怒的情绪。
尤其是在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中,威尔第使用了一些独特的和声和旋律手法,使得凯鲁比诺的形象更加深刻和生动。
威尔第运用了一些扭曲的旋律和不和谐的和声来表现凯鲁比诺内心的痛苦和扭曲的心理状态,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也充满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在咏叹调中,凯鲁比诺的音乐素材通常都较为宏伟壮丽,富有权威感,这体现了他内心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和追求。
威尔第通过音乐的方式将凯鲁比诺的气质和个性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观众在欣赏歌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特点和魅力。
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还表现了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既是一个激情澎湃的贵族,又是一个充满内心矛盾和挣扎的角色。
在咏叹调中,威尔第通过音乐的方式将凯鲁比诺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欣赏歌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在旋律和和声上,威尔第做了很多的处理,既有激情奔放的音乐,也有充满矛盾和挣扎的音乐,使得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
威尔第在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中对凯鲁比诺的音乐形象进行了极为精彩的塑造,他通过音乐的方式将这个角色的个性、性格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欣赏歌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角色的魅力和魅力。
这种音乐形象的塑造不仅为整部歌剧增添了不少魅力,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鲁比诺的人物塑造与研究
【摘要】莫扎特,奥地利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
在短短2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遍及各种题材的大量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剧中小人物凯鲁比诺是莫扎特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形象典范。
本文以凯鲁比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咏叹调和不同演唱版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象的凯鲁比诺的艺术灵魂,希望为今后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凯鲁比诺;人物形象;演唱特点
一、了解作品剧情
声乐是一种传情艺术,需表现的不同的歌曲具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内涵,要做到很好的传情,引发听众共鸣,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的把握作品内容。
演唱者拿到一首声乐作品,应了解气主题思想,确立基本情感,用剧中人的感觉去行动、去思考、去表现。
例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唱这首曲子之前要了解故事的背景,凯鲁比诺是谁?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罗西娜苏珊娜是什么样的关系?弄清这些就容易唱了。
凯鲁比诺机智、活泼。
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
罗西娜是伯爵夫人,她温柔、漂亮、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着年轻的凯鲁比诺,这段咏叹调也正是这个角色在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
(一)把握人物形象
演唱作品要尽可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思想、认识其灵魂才能进一步理解他对周围事物的具体态度,获得人物特有的性格表达方式。
要唤起听众的情感,使其与自己同喜同悲,则必须仔仔细细地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凯鲁比诺出场第一幕的唱词“不知道为何我心神不宁、热似火、冷如冰、变幻无穷。
每位姑娘都是我倾心,每位姑娘都让我动情,当我听见爱情这个词,我的脑中就不住的翻腾。
,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愿望,可这种愿望我自己也说不清。
情形对我说爱情,睡梦中我也说爱情。
对水、对花、对树、对草我都想诉说我的爱情,如果没人理睬,我就说给我自己听。
”
从这段唱词就能看出剧中的凯鲁比诺活泼、机灵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一切充满着好奇与幻想。
年轻人在初遇爱情时的紧张、懵懂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和园丁的女儿巴巴里娜偷偷约会,暗恋成熟美丽知性的魅力女人伯爵夫人。
他则是这部歌剧不可缺少的一个小角色,在一种既矛盾又合情合理的角度不断展开,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活灵活现的小人物。
(二)体现人物的语言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不同的声乐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独特的特点,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语气,不同语气其唱词也相应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这段唱表现了年轻人对初遇爱情时的懵懂,一看见女人就心跳,不知所措的心情。
如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我们就会体会到作品中人物语气的变化。
开始的几句如对话一般说着唱出来,到后面诉说心情时,随着人物的情绪波动,演唱就要做出强弱对比、顿音连音的对比。
如唱到“兴奋”一词时,要用琢磨不定的情绪的轻声处理和唱到“消沉”时烦躁情绪的重音处理;以后部分则要用“火样热情”与“寒冷如冰”强弱力度来体现作品中人物的语气变化。
所以,作品中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突出需要用急切的、自言自语的语气唱出来。
到后面主题的再现部分,和开始的主题旋律语气要有所变化,开始的唱段情绪显得困惑、惊慌、羞涩,而后面这段唱在经过心里话一吐为快后,此时,连贯、稳定的情绪占主要地位,用的是甜蜜的、自我陶醉的语气,就仿佛主人公经历了一场爱情一般,对一切充满希望,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角色的演唱风格与研究
(一)音色的特点
音色的分析是演唱格局作品的前提,人类语言音色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声乐艺术的表现上具有特殊魅力。
因为任何一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声部都不能象歌声那样富于人类情感表现的直接性。
因而更容易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
歌唱音色是指演唱者声音的个性特色,也可一说是音质、音品,是人们在主观感觉上借以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和音调的两个声音的特性,是歌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是角色歌唱风格的重要因素。
凯鲁比诺是有女中音来演唱的,但在他的唱段里,根据情节的发展和他的性格特点需要抒情的音色来刻画他的人物特点。
抒情音色是一种柔和明亮的音色,多用于抒发角色内心的情感。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表现了凯鲁比诺一个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小男孩在向美丽的伯爵夫人唱这首情歌,他在演唱的时候就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抒发了他内心的恐慌与爱慕。
二、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演唱处理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是伯爵夫人的童仆,凯鲁比诺正是一个情窦初开、天真的小青年,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由于他年龄的不成熟,对爱情还迷惑不解,以至于对伯爵夫人产生了单相思的情感。
《你们可知道》这首唱段选自剧中第二幕第三场,凯鲁比诺穿着军装来向大家辞行,苏珊娜拿出他以前送给她的乐谱用六弦琴为他伴奏,于是凯鲁比诺就唱了这首著名的咏叹调。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内心……”这是人物的内心表白,
表现出他“有时兴奋”“有时消沉”我的心中充满“火样的热情”,一瞬间又感到“寒冷如冰”,幸福在远方在向我召唤,转眼间它又无影无踪的矛盾复杂的感情,音乐旋律优美、典雅、悦耳动听,对于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刻画的十分细致,充分表达了人物的丰富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独唱曲。
凯鲁比诺虽为男性,但由于他年轻,按西洋歌剧的传统,这个角色由女中音扮演,因为这首唱段音域与音程适中,女中音和女高音声部都可演唱,是普遍选用的声乐教学曲目之一。
在演唱时这一段选曲是有吉他伴奏的,是一段小夜曲风格的歌曲,曲调非常简朴,弦乐轻盈的点缀在背后伴奏恰到好处。
这首歌曲的中段比较长,可以分成好几段,调性转变比较平凡,反映了凯鲁比诺不平静的内心。
不同演唱版本比较分析
(一)两位歌唱家的简介
泰雷莎-贝尔岗扎:西班牙著名次女高音、女中音歌唱家。
1954年在音乐学院声乐比赛英国首演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饰演凯鲁比诺,与卡拉斯同台演唱了《美狄亚》中的尼莉丝。
贝尔岗扎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女中音。
詹妮弗-拉尔莫尔:在1996年亚特兰大闭幕典礼中她引吭高歌,雄健有力的女中音歌声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她唱莫扎特完全按照当时的声乐面貌来演唱,用声不多力度不强,不过分运用浓厚的胸声注重柔和的声调及连贯的运腔,她演唱的“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傻声傻气的“真叫我不知道怎么样是好”。
(二)两位歌唱家版本比较
两位歌唱家都成功塑造了剧中这个活跃整部歌剧的小人物凯鲁比诺这个角色,她们的表演和歌唱给每一位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对于她们出色的表演,让人赞叹不已。
由于本论文的写
作需要本人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对以上两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进行了分析。
我们知道贝尔岗扎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女中音她演唱华彩乐段和润色歌词、乐句能力十分出色,演唱水平堪称一流。
但是在表演和诠释人物角色的时候就不如拉尔莫尔表演的到位。
她是正宗歌剧出身,她唱莫扎特的作品原汁原味,表演非常到位把一个年轻傻乎乎的凯鲁比诺表现的极具感染力。
但是我认为她的声音稍差了一点不像贝尔岗扎的声音那样浑厚有力,音色非常难得。
总之,由于每位歌唱家的声音条件和演唱技术等方面的不同她们在塑造凯鲁比诺这一角色也有一定差别。
但本人还是被她们精彩的演唱所折服,通过对两位歌唱家演唱版本的分析比较,希望能给我们以后的声乐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