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梦,根基在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强国梦,根基在校园
作者:孙彦川杜晓红
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19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10月16日接见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曾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次日召开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时,特别强调“要坚持夯实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而“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夯实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均要求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要摒弃片面追求锦标的做法,扎根校园,把培养身心健康、知识丰富、技艺精湛、适应力强的运动员作为历史使命,把学校运动队真正打造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基地。
在计划经济时代,体校属中专,毕业后国家包分配;体校是各级专业运动队的人才培养基地,具有体育特长的青少年进了体校就有望进入各个专业队甚至国家队;进了体校就意味着有了城市户口和干部身份,这些政策使体校红极一时。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校逐渐失去了上述优惠政策。
体校落后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以及低劣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高考中缺乏竞争力、就业面狭窄且再学习能力低下。
出口不畅导致许多学生和家长选择用脚投票。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体校面临生源方面的困难,管理模式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由此,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不得不转到普通中小学,这将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尽管体育苗子到普通中小学的训练队参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文化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但目前,普通中小学的运动训练与竞赛体系也有自身的问题。
我国中学学校运动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被高校体育专业录取的学生人数就已经突破10万,以此估算,我国中学学校运动队在训人数应该不下40万。
然而,由于我国面向中小学的体育竞赛体系和竞赛制度还不尽完善,青少年学生运动员缺乏以赛代练和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而且在学校层面,许多中学的运动队缺政策、缺资金、缺教练、缺团队文化,导致成材率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进了重点院校,也难以获得长足发展,运动成绩无法保证。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的健康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与办法,加强监督,确保公平
对体育苗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升入理想的大学,招生政策越科学,过程越公平,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对体育苗子就越有吸引力。
招生政策越严格,教练和体育苗子就会越努力。
反之,政策有漏洞或执行不严,必然就有权力寻租者和心存侥幸者。
例如,教育部规定,从2005年开始,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武术武英级)、国际健将证书称号的四类运动员,由招
生学校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合格后,经本人申请、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同时报教育部备案,可免于参加高考。
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高校为了招到能为学校争光的运动员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仅考察运动成绩,其他方面不闻不问。
这就导致部分中学教练醉心于培养一级运动员,而忽视其文化学习,这样的学生运动员进入大学后依然面临着难以完成学业的困境。
又如,2010年个别省份在高水平运动员加分资格认定等环节管理不善,使不少培训机构和考生钻了空子,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的体育人才就会被埋没,甚至导致有天赋的青少年根本就不愿意参与课余训练与竞赛,这严重影响了体育人才的基数。
所以,必须制定更为严厉的惩罚制度,加强比赛、考试的现场监督,并通过全程录像、拓宽公示渠道和检举渠道等方式保证上级机关和民众的监督权。
二、全国和各省市的学生体育协会要对竞赛制度发起变革
制约部分项目(如田径)大学生运动员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比赛机会太少。
没有比赛就难有持久的训练动机,难以获得足够的大赛经验。
有鉴于此,建议改革赛制,如可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为A级、B级、C级,将A级运动队的布局相对集中起来,例如把篮球的高水平运动队主要集中在华东五市和京津一带的高校,以利于高校经常开展高水平的校际比赛。
B级和C级运动队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就近开展联赛。
这样做首先是可以弱化锦标主义情结,其次也可以节省经费。
例如邯郸、安阳、鹤壁的高校就可以经常性的组织区域性联赛。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田径运动员苏荣海同学还建议可将区域性比赛的预赛和决赛分开进行,预赛比完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后再比决赛,这样既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身体健康,避免透支体力,又可以使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动机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另一方面,我国的学生运动员文化成绩也多是平平常常,如何鼓励学生加强文化学习也是各级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运动竞赛组织方面,由于赛会评价运动员的标准往往只是看运动成绩,顶多再有个道德风尚奖之类的奖项,而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练的标准也只是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文化成绩完全被撇在了一边。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对各类学校、院系针对学生运动员的学分管理、评奖评优规章及执行进行评价和监督;其次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文化学习成绩、社团活动、体育比赛成绩等),还可以在每次运动会上都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综合评比,针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类型设置不同奖项,如“文体双馨奖”等,通过评价方法的改革来引导和激励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赛事体系和运动员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上升通道
2011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出席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精英选拔赛暨中国足球希望之星赴欧洲留学启动仪式时强调,要办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夯实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希望在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重视下,各大体育项目的四级联赛制度能尽快建立并完善。
而现实则是,因为缺少校园足球的支撑,专业队单一的培养体系后继乏人,队伍萎缩;因为缺少校园足球的支撑,大学队又不得不从专业队中去寻找队员。
这样一个怪圈,折射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背后的机制之困。
足球需要完善赛制,其他项目亦是如此,没有完善的赛事制度就难以出现人才成批涌现的良好局面。
然而,在我国有
些地区,面向学生的篮球、排球等很多项赛事不设初中组,更不设小学组。
没有比赛,没有通过体育特长升入优质学校的通道,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此类项目就缺乏积极性,所以就形不成小初高一条龙的体育人才培育体系。
其次,像县城和农村学校为了避免生源流失而造成自身经费的流失,普遍存在保护主义倾向,以至教练在其他学校选拔人才的时候不敢实话实说,有时还要凭借个人关系,根本不像选拔人才,倒像是挖人墙角。
高中的教练要想把从县里选上来的队员介绍到市区好一点的初中,往往还得凭借个人关系,而在小学建立训练基地就更难了。
众所周知,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很多项目如果从初中甚至高中才开始课余训练,很难练出优异成绩。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仿效国家体育总局为了鼓励地方队向解放军队输送人才曾实施的全运会双积分制度——如果基层中小学的学生经省体科所或同级部门的相关测评表明确系有培养前途,输出校仍可继续获得同样的生均经费,而且该学生取得的比赛成绩同样算作输出校和启蒙教练的成绩。
四、要完善对学校运动队及教练的管理
优秀的教练是运动队发展的关键,但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对大中小学运动队教练的任职资格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有些学校在招聘时自己有要求)。
很多学校在运动队建设上花费了很大心血,却由于难以引进或培养出高水平的教练员而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运动队教练员都是由专业运动员直接担任的,其优势在于他们运动成绩好,训练和比赛的经验丰富,这对于课余训练来讲极为重要,但不足在于相关理论知识不系统、知识面狭窄,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自学。
另一方面学生体协等部门也应把教练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当做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也有一些教练员学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属于学院派。
学院派教练的缺点是有理论,没经验,对于有些问题缺乏洞察力和判断力,有时难免照本宣科。
弥补这一不足往往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北师大女足教练王长权、女篮教练李笋南就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成长为优秀教练员的很好的典型。
最后一类教练既没有相对正式的训练经历,也没有体育专业的学历,他们多是在基层学校,有的积极性很高,也做出了一些成绩,通过自学已经趋近于学院派教练。
但能像马俊仁那样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名教练的只是凤毛麟角,对于此类教练必须要加强引导与管理。
第一种办法是为其提供精细化培训,使其转化为学院派教练员;第二种办法是为其选聘助手以弥补其短板,构建团队;第三种办法是帮助其转为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人才,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办法。
由于各自的优势不同,不同类型的教练员应该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积极营造交流平台。
现实中,中小学运动队似乎难以培养出有发展后劲的运动员,其中原因之一是部分教练员迫于比赛或升学成绩指标带来的压力,或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驱使,采取了短视的做法。
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部副主任陈永发老师曾指出,南方有些省市的中学生排球队尽管在全国中运会等大赛上成绩很好,但队员却不太受大学欢迎,因为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过于重视战术训练,基本功很不扎实。
大学阶段本该强化战术训练,可这些学校出来的队员反而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补基本功,这样一来面对劲敌的时候就会陷入被动。
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多年前
也曾批评过基层教练过早开始对少年运动员采用成人练法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直到现在仍未能杜绝。
运动员出成绩常常不是一任教练的功劳,但好的教练至关重要。
由此就引出了对教练员绩效评估和奖惩的问题。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评价教练的口径应该统一。
考核中小学教练不能只看队员在体育比赛中的成绩,至少还要看有多少学生能在运动竞赛之外的领域取得成就(如其他学科竞赛、发表文章、在学生社团担任主要职务等),前几年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标准、有多少被高校录取等等。
而考核高校体育教练的标准还要加上一条有多少队员考取研究生,队员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
由于运动训练的特殊性,能把运动员推荐到更优秀的运动队,也应该作为考核标准。
五、加强对中小学运动队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和科研指导
体教结合的深入发展、新的育人目标要求教练员不但要具备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练员了解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哪个体育项目,新的训练理念都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练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但由于体育是小学科,在很多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部分中小学教练,尤其是基层学校的体育教练缺乏培训和再学习机会,知识得不到更新,能力得不到完善。
例如,笔者通过对北师大体育专业的学生访谈发现,他们的中学教练普遍忽视了“核心力量”(即腰部、腹部和臀部肌肉力量的培养)。
这些部位是人的中轴,无论从事何种体育项目“核心力量”都不可或缺。
并且,中学教练普遍重视速度和力量的训练,对于完善技术细节却缺乏手段,所以当时经常在训练中受伤。
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教练重视小肌肉的训练,重视抠细节,他们在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受伤也少了。
运动训练是非常个性化的工作,同样的训练计划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例如,同样的运动负荷对于饮食习惯不同或即时情绪不同的学生运动员产生的效果不同。
又如表象训练对于有的学生运动员是有效的,而对于另外一些运动员可能就是低效乃至无效的。
没有问题意识,不积极开展科研,凡事只靠经验,就很难成为成绩突出的卓越教练员。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教练员的综合专业能力和运动训练水平,各级部门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研究改进现有的组织管理模式,真正为各级各类教练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是提高我国青少年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团队文化是学校运动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引擎
运动队团队文化是指运动团队灵魂人物在运动队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倡导、创造和制定,并为团队成员高度认同并自觉遵守和践行的信念、价值观、规章制度、思维方式、行为风格、典礼仪式以及物质文化。
其中,信念和价值观是运动团队文化的核心,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团队文化的基本要素。
先进的运动队团队文化是运动队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其作用在于,第一,它有助于营造队内良好的民主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运动员的社会性发展——正确的价值观与合理的制度必然利于全体成员,使每个人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二,它有助于队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训练质量和运动员驾驭比赛的能力。
例如,有着先进的团队文化的球队输球之后队员必然勇于揽责任,这样的球队一定比队员总是相互推诿的球队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
反面例子也很多,笔者在许多学校和赛场都曾看到休息的学生运动员吝于对训练或比赛中的队友给予掌声和支持,很难想象从这样的运动队出来的运动员进入其他集体后能成为很受欢迎的人。
第三,完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还能指引、规范教练和运动员的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它带来的默契和秩序能更好地保证训练的流畅性,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第四,它有助于运动队先进的价值观和训练理念薪火相传。
有的教练天生就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总是凭借直觉管理,很少凝练自己的价值观,不注重把管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固化为制度。
这种不注重团队文化建设的后果往往是:当这种卓越教练离开运动队后,运动队往往就会走下坡路。
第五,它必然摒弃锦标主义,拒绝平庸,所以必然能使“全面发展,学习训练样样勇争先”的效率意识和拼搏精神深入人心,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第六,先进的团队文化还可以提高运动队的声誉,从而增强队员对自己学生运动员身份的认同。
富有创意的物质形态的团队文化能春风化雨般启迪运动员的心灵。
学校运动队团队文化建设应当以认知重建、制度育人和环境育人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团队文化建设确立、彰显先进的核心价值观。
团队文化不只是设计个队旗、创编一个队歌,一定要有价值观层面、认知层面的内容。
例如北师大女足王长权教练就提出了“不求场场必胜,只求不留遗憾”的比赛理念,这就既有利于激发斗志,端正心态,又有利于队员在场上集中注意力。
七、要完善对体育尖子生的资助政策
随着生源逐渐减少,县城和乡镇的学校运动队越来越缺乏规模效益,而城市的中学读书和体育训练花费也较高,像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就更是如此,这就使得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优秀的体育人才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条件保障。
例如,我国新科百米冠军劳义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县体校选中,但去县城上学每个月要交250元的生活费及训练费,劳义的家境并不允许,最终居然没有去成,否则他很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让有体育天分的孩子因为缺钱而与体育绝缘,那对国家、对他们个人都是很不利的。
对此,教育部门或许可以设立如“明日体育之星”基金,对家境贫寒的体育天才予以资助。
或者可以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政策下移,如在省级比赛获得优胜的学生,如果确系家庭条件困难,无力承担训练费用,且个人立志从教,教育部门可以在高中阶段就和他签订免费师范生的协议。
一旦签订协议,教育部门负担其必要的训练、学习费用,而该考生在高考时则必须报考招收免费师范生的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必须按照协议服从分配。
资助体育优秀人才同样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荣誉,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并开展试点工作。
八、学校要敢于担当,绝不能因噎废食
如今许多学校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不鼓励甚至反对体育老师带学生出去参加比赛。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强对教师和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防止疲劳训练、带病训练;二是国家针对体育比赛的意外险的投保和理赔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校、学生和家长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要界定明确,既要保护学生及家长的权利,又要顾及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实际;三是对比赛的组织方要严格要求,力求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以及现场的安保和器材管理确保比赛与活动的安全,把风险降到最低;四是让老师和家长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是与风险共生的,很多体育活动都必然存在风险,也难免会出现伤害事故,但只要预防工作做得好,也是完全可以减少乃至避免的。
九、教育部门和媒体要做好优秀运动员评选及宣传工作,使课余训练与竞赛能够吸引更多有天分的体育特长生
尽管体制不畅,我国的大中小学还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练员、运动队和运动员,而且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例如北师大女子篮球队,尽管招收的队员并不是全国中学生比赛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在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上已经实现了三连冠,这绝非偶然,与教练员的执教和管理水平、与运动队的优良传统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以往对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队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他们事迹的宣传还不够,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被运用或推广。
将来应制定出全面、详细而合理的评优标准,做好评优活动和宣传活动。
十、结语
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教育则是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发展的首选渠道。
体育竞赛是心、智、技、战、体五个方面的综合竞争,没有先进的训练理念和实效性强的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就会打折扣;没有系统而科学的心理训练,在比赛中就难以保证正常发挥,超水平发挥更是难上加难;没有完备的运动队管理制度,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面对以上问题,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以及负责组织学生体育竞赛的各级学生体育协会必须开发出更公平、更完善的竞赛计划,建立更加完善的赛事管理制度,打造品牌赛事,从而增强吸引力,争取到更多赞助,使学校和学生运动员能够更多地受益。
负责学校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学校体育运动队必须既是致力于课余训练和竞赛的社团,又是致力于多方位育人的社团:它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练既不能让学生把考入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性目标,把鼓励学生报考体育专业作为提高升学率的“良策”,也不能把带领学生获得比赛胜利作为执教的终极目标,更不能为了这些目标而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不惜把学生培养成胸无点墨的“比赛机器”。
广大教练员要有“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情怀。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北师大、清华、北大的优秀运动队和优秀运动员已经在深圳大运会上证明了高校自己完全可以培养出能对抗职业队的文武双全的运动员,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而相对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总数量来说,能够在全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优胜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甚至还面临无材可选的问题。
中小学高质量的课余训练还只是星星之火,尚难成燎原之势。
唯有广泛地植根于校园,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和普通中小学形成一条龙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的体育竞技能力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开始重视体育,教育部、学生体协也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变革。
我国从来不乏天资聪颖、身体条件绝佳的体育苗子,有了国家的重视,学校的态度和教练员的能力就成为了关键的制约因素,期待能有越来越多的校领导支持学校运动队的课余训练与比赛,希望能有更多甘于奉献、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精于沟通、经验丰富、淡泊名利的优秀体育人才走到中小学教练的岗位上,为一代代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做好领路人,为体育强国这座大厦奠基。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责任编辑:孙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