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间音乐的特征论文
民间音乐的特征民间音乐是指被广泛流传并且由普通民众创作、演奏的音乐形式。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间音乐有着不同的特征,但通常具有以下共性特点。
1. 基于口传传承民间音乐往往不是通过书面记录来保存和传播的,而是靠口耳相传,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
这种口传传承方式使得民间音乐保持了较为纯粹的形态和风格,让其具有历史传承的含义与文化生命力。
2. 突出情感表达民间音乐是普通人表达情感和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手段,传递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反映出社会、文化和个体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
这也是民间音乐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
3. 根植于地方文化民间音乐通常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根植于地方文化和传统之中。
因此,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在曲调、节奏、乐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和民众生活轨迹。
4. 强调群体性民间音乐往往是由普通群众通过协作演奏完成的,它强调了协同互助和群体参与的重要价值。
而且相对于高雅音乐和商业音乐,民间音乐所产生的意义和感受是在群体中共享和传递的,更具有社交性和团体性。
5. 多样的体裁和形式民间音乐具有多样化的体裁和演奏形式,如民歌、山歌、说唱、川剧、布依族竹笛、伊斯兰教古兰经朗诵等等。
虽然这些形式风格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着明显的音乐特质,如旋律朴实、调式自由、节奏自由等等。
6. 反映社会变化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形式,往往反映出人民生活、政治情势、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变化。
因此,民间音乐常常被用来记录历史事件、歌颂英雄人物、反映当代社会问题和表达人民的心声。
7. 以实用为主导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主要以实用为主导,即以满足群众需要为目的。
这种实用性体现在人民对生活娱乐的需求和文化传承的需要,反映了对生命的实际诉求和社会的现实决策。
这也是民间音乐能够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多重特征的音乐形式。
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与地方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通过长久的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析、谈新时代民族音乐继承与发扬…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析2、谈新时代民族音乐继承与发扬3、当代传统民族音乐发展现状与出路4、民族音乐表演中京剧元素的实际运用5、多元文化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全文总字数:16197 字篇一: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析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析【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求和研究的课题。
从多方面进行实例阐述,探究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用发挥首因效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整合课程资源的途径,帮助学生在音乐文化中强化审美感受;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民族音乐风格;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方法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独有的气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1]。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接纳、尊重、理解并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求和研究的课题。
一、发挥首因效应,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重要的内在精神力量,一旦形成,便会吸引人们参与到某种活动中。
因此,作为民族音乐的第一节课,发挥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首因效应,即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例如在课前PPT呈现《我是歌手》字样,接着用吉克隽逸的一首《阿杰鲁》(彝语不要怕的意思),吸引学生注意。
虽然这是一首用彝语演唱的民谣,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欣赏这动人心弦的旋律。
在教授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时,我随着音乐做一个四拍子的律动。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论文音乐特征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论文音乐特征论文摘要:本文所述只是民族音乐的皮毛,音乐的各个领域更是博大精深,要想学会欣赏民族音乐任重而道远,需继续学习各方面知识,了解多方面技巧,常出去采风,多听多看,才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民族各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同时各个民族又都有着自己本民族、本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富有极强的地域性和风俗性,民族音乐以它特殊的优越形象及特点展示了自己的理想空间。
我们在欣赏音乐乐曲的过程中,也不难感到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人情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风格。
那么中国的民族音乐为什么会这么丰富多彩呢?中国是一个既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各个民族的传统风俗各不相同的国家,又是一个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的国度。
下面笔者就按民歌与民乐两个大类,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特性。
一、民歌的由来民歌是怎么来的?民歌来自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由劳动大众在日常的劳作过程中口口相传、口耳相传而形成的,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歌一个很大的特点。
比如,人们谈到的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信天游体裁中的一首具有典型信天游风格的陕西歌曲——《脚夫调》,它就是赶脚人在长期的赶脚过程中,为了排解寂寞、缓解思念家人的心情,从而你传唱给我、我传唱给你听的一首信天游体裁的歌曲,歌曲表达了脚夫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无奈。
但是当初创作或唱这首歌曲的人未必就会写词谱曲,歌曲的随意性极强,也许这个人唱的歌词与曲调是一个调而那个人唱的歌词与曲调就是另一个调,两人的词曲风格虽然差异,但表现的思想精髓是一样的。
这就体现了民歌的随意性。
当然,现在中国发展这么快,在与国际接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这种职业的人。
这首歌曲现在已经被中国一个民族歌唱家在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唱,可见它存在的价值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之高。
二、民歌的分类民歌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小调。
(1)号子:号子体现的是一领众合的团结精神,其中有打夯号子、插秧号子,最受广大群众喜欢的是船工号子,当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在长江、黄河上已经没有了那些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工,但这样的民族音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已经根深蒂固于文化之中,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政治色彩、音乐色彩。
我的论文: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
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梁东芳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摘要:琵琶是我国主要的弹拨乐器,素有“弹拨乐器之王”之称。
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
《彝族舞曲》作为现代琵琶代表作品之一,将琵琶的演奏技巧及乐器的音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通过对此曲的浅析,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琵琶,学习琵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彝族舞曲》;音乐特点;演奏要求正文:提起琵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民族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琵琶是根据它的演奏手法而得来的名字,向左下方弹出“琵”的声音,向右上方挑进“琶”的声音。
现代的琵琶是由中亚地区一种叫曲项琵琶传入,演变,发展而来。
它音乐宽广,音色变化多样,表现力和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在我国民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
琵琶艺术发展到今天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而琵琶素有“文曲”和“武曲”之分。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飞花点翠》《春江花月夜》。
而琵琶曲《彝族舞曲》则是融合了传统“文曲”与“武曲”特点的经典名曲。
此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琵琶演奏家和海内外音乐听众的喜爱,也是琵琶学习者的必修曲目。
《彝族舞曲》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优秀琵琶作品,是琵琶乐曲中的精品,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
作为作曲家的王惠然先生1956年先后在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结合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经过长期酝酿,1960年终于创作出这首乐曲。
《彝族舞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要提高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首先要了解民族音乐的赏析特点,并深刻理解民族音乐传情达意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1浅谈民族音乐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民族音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看自己明显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英语中,民族音乐被称为“ethnic music”。
原意是“少数民族音乐”。
然而,随着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这一观点也在逐渐演变。
从当代民族音乐学者的立场上看,各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对此不能强加上高低优劣的区别。
它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价值,而不能以所谓“欧洲音乐最为优秀”的错误观点来否定和轻视东方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
因此,当今对“民族音乐”大致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
民族音乐在它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二、民族音乐的形成音乐不仅是艺术门类的一脉,而且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自身的因起渊源。
古往今来,诸多音乐家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不同的研究与论说,从而归纳出六种不同的见解。
即“模仿起源说”、“源于巫术说”、“信号扬抑说”、“游戏起源说”、“表现说”及“异性求爱说”。
这几种见解似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宗教和情感。
但我个人认为,达尔文所倡导的“异性求爱说”是最具说服力的。
在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曲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民族器乐赏析论文
论文题目: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论点:中华民族巍巍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旷古烁今,文学之美,艺术之美,皆传于世;诗文,古画,音乐,智慧等传统文化门类各书异彩,民乐以她的气质,所蕴含的历史特色当之无愧的谱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艺术,特色,联系与发展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洋洋洒洒,幽默风趣,意蕴深厚,寓教于乐,古典之美,中华传统艺术之美,一学期的民族器乐赏析,让我感受到的,明白了的,民族音乐的魅力。
民族音乐以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还是盛唐,都弥散着民族音乐的气息,共同构筑和诠释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一.以历史发展看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融合。
源远流长,远古时代,打猎的呼喊声成为了最早的音乐;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华夏文明发展到了奴隶社会,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音”在商代甲古文中和言语的“言”是一个字,言在甲古文中是单管乐器的象形字,下边是口,上边是一支竖立的古代箫管,用嘴吹箫管而发音,这就是言的本意,这正反映出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音乐(歌唱)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埙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声音通透空灵,还记得课上敖老师关于勋的故事,让人在欢笑中明白了埙的特色。
音乐就这样伴着王朝的起落,始终以她的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记录历史的艺术之美传承和发展着,在春秋、战国和秦汉,钟鼓音乐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
课上讲到的编钟和编磬流传至今,它的大型演奏仍然让我们有古朴和庄重的感觉,可以找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而且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需要体会古代的情境,否则无法感受钟鼓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每个人在听到钟鼓乐的时候都会想到在朝堂之上君臣、竹简的环境,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在这里相辅相成,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色彩与深厚的文化。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要求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撰写规范本次论文格式要求由:封面、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构成。
论文撰写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论文的基本要求1、篇幅:电脑打印――A4纸2、字数:要求在2000字左右。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1、封面统一发放2.题目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
因此,题目要确切、简短、精炼。
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篇中文摘要不宜超过300字,结尾要注明3—5个关键词。
4.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
字数1500字左右,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所用的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括表达。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
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
5.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
联系实际结果,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及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应集中反映作者的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体现,概括性强,篇幅较短。
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①结构要简单、明确,在措词上应严密,但又容易被人领会;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和前人已有的结论可少提。
②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
6.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
二、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要求按书稿的规格撰写论文:①撰写的文字要规范,不可滥用和误用简化字、异体字、或生造文字;中文的标点要准确,标点符号写在行内。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鉴赏论文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鉴赏论文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摘要: 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所有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一首民族音乐,在无数的大合唱比赛中都能听到其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旋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不禁不住激动万分、热血沸腾。
《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她产生于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侵略中国的危急时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的歌曲。
关键词:音乐、旋律、黄河、乐曲、合唱、鉴赏1.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亲临黄河的险滩急流,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并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1939年1月,他抵达延安,开始着手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很快就在春节联欢会上朗诵了歌词。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全部曲作。
《黄河大合唱》就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极其困难关头而诞生的。
2.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全曲由《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8个乐章组成。
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
音乐鉴赏论文—古琴鉴赏
古琴鉴赏摘要: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内涵、风格、意境一、古琴简介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征周天365度)。
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
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
整体形状依据凤的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加琴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琴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二、文化内涵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之器。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
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
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侗族大歌”内容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音乐文化中的民族特征,是音乐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
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乐,都具有其民族特征。
实质上,音乐的民族特征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决定的。
因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不同特征的民间音乐文化积累。
所以音乐的民族特征比较持久、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关键词:民族特色、侗族大歌、文化精神、民间文艺正文:不知不觉,一个学期马上就完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熏陶,我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不过是吹拉弹唱罢了,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才知道我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也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
在老师的引导下和我在书上的一些了解到了各民族音乐风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侗族大歌,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了解到,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传统音乐文化反映民族心理、彰显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征、表达民族意志,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统音乐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一:传统音乐尽展文化之美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音乐教育要通过民族音乐的教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擦亮了文化眼,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
关键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是每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的一枚镜子,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尤其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更赋予了中华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底蕴。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礼记·乐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中华民族音乐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音乐作品都音韵缭绕、意味深长。
因此,音乐教育如果能要通过音乐课堂,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的广博的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
如何擦亮文化眼?使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文化熏陶作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举措进行尝试。
一、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学载体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孕育了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民谣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中国民谣概述: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著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
《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2、民谣的界定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
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
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
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
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
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主要存在于《左传》、《史记》,及《汉书》到《清史稿》中的历代《五行志》中(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很多来自民间,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经过音乐者制作后得已保存,还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依然活跃于民间。
而有些民族音乐由于缺少保护,已经消失。
第1篇:浅谈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就是融合每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具有一个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音乐,根据民族音乐家与历史学家的有关意见,同时加以考虑民族音乐文化具体的特征,世界上现存的民族音乐按照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欧、西欧、黑人非洲、北美、拉丁美洲与大洋洲等几个民族音乐文化区域。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各区域的民族音乐都会受到每个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产生民族音乐时的特定的民族物质文化,他们之间并没有落后与先进的区别,只是当时所处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不同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
只有从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去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去欣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
一、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文化特征非洲面积比较大,同时包含的部族也比较多,每个部族的语言与信仰又各不相同,最关键的就是每个部族的习俗有不同,这就造成了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但是此地区的民族音乐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节奏感特别强,同时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黑人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但是整个黑人非洲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并不受黑人非洲民族音乐的多样性的影响,黑人非洲民族音乐风格上的共性在音乐的乐器与旋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与社会的政治功能,并且常常在各个方面上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黑人非洲音乐在狩猎、在各种仪式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活动是适应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所产生的,更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关键词:审美心理;情感体验;天人合一;音乐品位;心灵境界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处于“百家争鸣”境况之中的古代艺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成熟期。
以《诗经》为代表的春秋时期的音乐,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趋向,展示着决定民族艺术的民族审美心理世界。
一、民族审美心理流变的历程在音乐领域美学所涉及的问题是音乐的价值问题。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部体系完备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进而,乐律理论方面的“三分损益法”问世,加之孔子所编纂的歌辞集《诗经》,标志着古代音乐艺术从自发走向了自觉阶段,为此后中国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和创作的物质借鉴。
中国近现代学界趋向一致地认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真正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
”它为华夏艺术的民族化,即民族审美心理的对象化,其中包括欣赏的习惯、口味、评价的标准等勾勒了草蛇灰线。
《诗经》中,以“风”为纲目的庶民百姓音乐,流丽婉转,多繁音促节,直率地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朴实美。
以“雅”为纲目的奴隶主阶级享用的音乐,其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
其乐舞阵容浩大,乐器穿透力强劲,给人以崇高、壮丽、恬静美的感受,显示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吕氏春秋》)的统治者心目中的社会现实。
以“颂”为纲目的宗庙祭祀的乐舞,节奏沉郁,声调悠长,彰显了远古图腾崇拜的遗风和神秘的宗教象征美的特征。
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既是儒化音乐的确立期,也是俗化音乐的滥觞期。
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宫廷乐舞除继承“颂”的传统外,又融入了佛教音乐的色彩,社会整体的审美趣味,则向“天人合一”的方向倾斜。
以乐琴、相和声、商清乐为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状物寓意,显示出人l生和自然的和谐美。
隋唐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社会审美心理要求音乐革新的呼声日高,音乐艺术顺应时代做出了反馈。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很多来自民间,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经过音乐者制作后得已保存,还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依然活跃于民间。
而有些民族音乐由于缺少保护,已经消失。
第1篇:浅谈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就是融合每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具有一个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音乐,根据民族音乐家与历史学家的有关意见,同时加以考虑民族音乐文化具体的特征,世界上现存的民族音乐按照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欧、西欧、黑人非洲、北美、拉丁美洲与大洋洲等几个民族音乐文化区域。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各区域的民族音乐都会受到每个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产生民族音乐时的特定的民族物质文化,他们之间并没有落后与先进的区别,只是当时所处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不同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
只有从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去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去欣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
一、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文化特征非洲面积比较大,同时包含的部族也比较多,每个部族的语言与信仰又各不相同,最关键的就是每个部族的习俗有不同,这就造成了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但是此地区的民族音乐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节奏感特别强,同时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黑人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但是整个黑人非洲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并不受黑人非洲民族音乐的多样性的影响,黑人非洲民族音乐风格上的共性在音乐的乐器与旋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与社会的政治功能,并且常常在各个方面上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黑人非洲音乐在狩猎、在各种仪式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活动是适应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所产生的,更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音乐鉴赏之中国民歌(二)作文
音乐鉴赏之中国民歌(二)作文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
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一、劳动号子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号子的功用:一方面,起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号子的音乐表现的限制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唱者就有较大的余力去发挥号子的艺术表现。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有关。
如东北的《哈腰挂》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磺、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
———学唱《黄河打哦号子》;《打夯歌》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
如打麦、舂米、车水、猜草等。
如《舂米号子》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
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号子的艺术特征∶1.表现方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2.节奏的律动性﹔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其结构特点有二∶简单、规整,多为平叙性和对应性的段式;乐段独立性不强,为配合劳动而反复唱,段落感不强﹐随劳动结束而结束。
二、山歌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传统山歌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述。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中纯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
关于民族音乐学论文民族音乐学
关于民族音乐学论文民族音乐学关于民族音乐学论文篇1民族音乐学中的音乐描述【内容摘要】对于研究其他文化的人来说,缺少方法论的依据则会给他们的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先入为主的成见会对描述音乐造成极大的害处。
因此,文章对民族音乐学的几种描述音乐的主要方法加以介绍和评估,为具体描述乐曲和音乐风格提供一些途径。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中音乐描述一、音乐风格描述的方式1.系统式描述法作为描述音乐的一种方式,系统式描述法就是要找出音乐中所能知道的因素或者出于实际目的而择出的因素加以研究和比较,然后去描述每首作品或属于同一系统的某些音乐作品中的这些因素。
这种方式的一般做法是先把音乐分为若干要素,通常这些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曲式、和声或复调。
2.个人直观描述法这是一种可与第一种方法并用的描述方式。
它主要是分辨出一首乐曲或音乐风格中最主要的方面,以此来分析西方音乐可能是有效的。
因为如果要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描述者或专家可以借助作曲家自己说过的话,还可以用某位精通西方音乐的专家的话来解释,因为无论描述者还是专家本身,就是所描述对象所在文化中的一员,他们能对这种音乐提出真切的看法。
但如果用此方法来描述非西方音乐,那么困难就大得多。
研究者可能会被某些奇特的音阶弄得不知所措,但这种方法若与第一种方法并用,便可以借此去验证后者所得出的结论,凭借个人的经验指出一首作品中的特征性的东西。
3.选择式描述法它并不打算对一首乐曲或一种风格进行完整的描述,而只是分析其中一个或一组相互有关的因素,例如特定种族或国家音乐中的旋律与音阶或节奏型与旋律型。
这种选择或是在研究过程中确定的,或是在此之前研究者自己认定的,但这种方式也有其片面性,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做容易使其仅对某些方面感兴趣,而忽视其他重要的方面。
通常在一种音乐文化中,音乐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
在以系统描述方法分析了某首乐曲或某种音乐风格的所有方面之后,深入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是可取的,但它必须是包含在更广泛的视野之中的一个部分的描述,其余部分或者已有他人做过或将要这样做。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级:096411班姓名:胡丽中国民族音乐内容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指中国传统各种音乐为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
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都是歌唱的艺术。
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要发展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就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同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关键字: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唱法音乐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考古发现,中国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
以五声音阶为主。
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
民国时期的上海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与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
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
全
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
因此梁山伯在那之后请人上门求亲,可惜祝员外嫌弃梁山伯的贫穷而将祝英台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在得到消息之后不久就病逝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
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
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
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
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
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
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由整个故事再回去听这首《梁祝化蝶》,我能清晰的感受到《梁祝化蝶》里面梁山伯与祝英台那诚挚的爱情以及那追求自由爱情的不屈的心。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通过这首曲子,我还是可以学到很多其它的东西,比如说坚持。
是的,祝英台在知道梁山伯以死而她自己也将嫁给他人的情况下仍未放弃她对梁山伯的爱,最后扑向了梁山伯的坟墓于梁山伯共同化蝶双飞,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于自己信仰的坚持吗,坚持自己所相信的并且坚定的去实现自己所坚信的,这在曲子里我们不是可以通过那激昂的高声部分体会到吗,激昂的曲调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梁祝之间那无人能拆开的坚定的爱情,更表示了他们追求爱情的坚定不移的心,这不正是告诉了我们做事要坚持的道理么,我们的生命或许会很短暂,但我们更应当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曲创造无限的精彩,也正因为如此,坚持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占有相当的比重,梁祝之间因为坚持,最后化蝶双飞,我们也当坚持,创造精彩人生。
当然,《梁祝化蝶》这首曲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坚持就是胜利”人生道理,它更带给了我一场听觉上的盛宴。
《梁祝化蝶》是由古筝演奏,故而曲子本身就带有了古筝曲子的那种轻柔、平和的特点,更因为梁祝故事的感人,所以曲子也因那悲凉的感情基调而让人感动,感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感动于他们对爱情的
执着,更感动于他们化蝶双飞的结局。
每听梁祝一次,我都会有一种心灵上的放松的感觉,故而,《梁祝化蝶》带给我的是洗去了心灵的铅尘,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更好的升华。
其三,听《梁祝化蝶》,我总能在烦躁的时候变得平静而又安详,梁祝的故事带给了我对这首曲子更深层次的体会,平静的音调下蕴含的火热情感让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潮部分那激情澎湃的音符有让我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担心,而最后的轻音乐则让我的心缓缓落下,虽然为梁祝的牺牲感到可惜,可同时也为他们最后能一起双宿双飞而感到由衷的畅快。
“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正好诠释了梁祝之间的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么。
因此,欣赏《梁祝化蝶》更像是在欣赏一部古装爱情剧,欣赏一出让人热泪盈眶的电视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我们需得让他更加的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世人所熟知。
我们的精神财富不能因物质文明的逐渐提高而降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这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准。
我们应当将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不仅仅指民族音乐,更应该保护我们的独特民族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