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两句诗句描写了________ 的场面,反衬了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下列选项中,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句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冲突。
B. 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C. 作者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增加了信心。
D. 作者想和“姜尚”和“伊尹”一样过着悠闲洒脱的生活。
【答案】(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2)D【解析】【分析】(1)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两句用夸张的笔法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D.有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故选D。
故答案为:⑴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2)解答这类选择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即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如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题汇总(附答案)《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福州市质检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 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5.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答案:(一) (6分)4. (3分) B5. (3 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意思对即可)《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眉山市市质检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阅读答案:12.(1)冰塞川雪满山(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1分)《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
【名校】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备战演练第27首 行路难(其一)(统编教材九上第13课)
①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②(我)放 下酒杯和筷子,(面对美酒佳肴)却吃不下去,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 译 若有所失。③想渡过黄河,坚冰却堵塞大川,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遍布高山。 文 ④想(像姜尚那样)闲暇时在碧溪边上垂钓,忽然又想(像伊尹那样)在梦中乘 船从太阳边上经过。⑤行路难啊,行路难啊,岔路多啊,如今身处何方?⑥(坚 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将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茫茫大海。
2.(2018·河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答案】 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 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 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1.(2018·河南)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答案】 示例一: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二:用 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三: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 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四: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 灼与苦闷。
【解析】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姜太公吕 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 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 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而不是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故答 案为 C。
主 既抒写了 旨 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
《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 么理解的?
《行路难》(其一)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 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 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 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 8 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六、思想感情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 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 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 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 学习的。
八、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
14
1.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放爽直的性 格魅力。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15
2.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 现。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不 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 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 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5
6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 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 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 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
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像两位先贤那样, 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 事业。)
7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 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 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 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 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 视野。)
九上《行路难(其一)》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九上《行路难》选择题专练(解释版)行路难(其一)唐·李白中仍怀有希望。
】1.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诗人借助夸张的笔法抒写了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B.“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两句用极为夸张的笔法,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垂钓”“忽复乘舟”二句运用典故,写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明梦想还在。
D.这首诗的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凸显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B.“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两句用极为夸张的笔法,仿佛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与后两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形象地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宴饮气氛”理解错误。
故选B。
2.下列对李白《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理想破灭,前途渺茫。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四句节奏短促、跳跃,生动地传达了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追求的复杂心理。
D.诗的结尾,诗人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所以此选项有误。
故选B。
3.行路难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语文(选用)2024.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4分)你心中的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自2018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爱展览”社团想组织一次国博参观活动,几名先遣队员已经发来了展览资料,让我们先睹为快。
1.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展览推介语料,请你帮助润色修改。
(共6分)材料一:“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石窟艺术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历史见证。
本次主题展借助巨型数字装置和全感官互动技术,让古老石窟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
在这里,你将穿越时空,360°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千年石窟的辉煌壮丽,探询石窟艺术所承载的中华灿烂文明。
快来和我一起打卡吧!保证让你流连忘返....!材料二:“科技的力量”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技的力量”主题展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及突出成就。
这里有好玩的模型,有丰富有趣的互动项目,还可以线上线下同步看展。
你,是不是很期待?材料三:“数说犀尊”一物一展,你看过这样的展览吗?这______是一个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相遇、相知、相伴而行的展览,____是一个充满“智慧”、观众与展览相互成就的展览,___是一个参观者“变身”为探索者的展览。
走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方位读懂犀尊,体验科技的力量,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数说犀尊”,等你来看!(1)材料一中有几处加点词语的字形、词义有疑问。
请你选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因为表达的是“相互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交流互鉴”中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振作并展现新的活力”的意思,所以“焕发”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寻找”的意思,所以“探询”中没有错字。
《行路难》《水调歌头》阅读训练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训练】:一: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二: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9、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3: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3分6: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 (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时同步培优练习对下面对李白《行路难(其一)》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诗是诗人于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时所作。
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京时的矛盾苦闷心情,但对个人前途仍怀有美好的期待。
B.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浪漫主义诗风。
C.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诗中巧用典故,含蓄表达出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选出下列对诗歌《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词语,与宴饮欢乐祥和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心中因政治道路上遭遇阻碍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之情。
D.这首诗是七言歌行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节奏短促、跳跃,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下列对诗歌《行路难(其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宴席上酒食的昂贵,与下句的“不能食"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B. 三、四句中“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一连串动作,刻画出一个食不甘味、苦闷彷徨的诗人形象。
《行路难 其一》试题及答案
《行路难其一》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金樽”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 “珍羞”与以下哪个词同义?__________。
3. “投箸”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行为?__________。
4. “冰塞川”形容的是怎样的景象?__________。
5. “太行”是指哪座山脉?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请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翻译成现代汉语。
3. 请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直万钱。
2. 欲渡黄河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3. 闲来垂钓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4. 行路难,行路难,__________,今安在?5. 长风破浪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详细分析《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如何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自己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豪迈气概。
五、描写手法分析(15分)1. 请指出诗中使用的夸张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分)2. 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并解释其意义。
(5分)3. 请分析诗中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5分)六、句子赏析(15分)1. 请选择一句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赏析其艺术特色。
(5分)2. 请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蕴含的情感。
(5分)3. 请解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诗人的豪迈情怀。
(5分)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15分)1. 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5分)2. 请描述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5分)3. 请阐述诗人在不同段落中情感的变化。
(5分)八、主旨剖析(15分)1. 请阐述《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行路难》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观沧海》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2019·黑龙江鹤岗中考真题】古诗赏析。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解析】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的意思是“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
“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2019·广西百色初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冰塞川”“雪满山”比喻自己的仕途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高昂乐观的思想感情。
D.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3.请结合诗句,分析前四句是如何融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的。
【答案】2.A3.第一二句写出朋友用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盛宴为李白饯行,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但三四句急转而下,写出李白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扔筷不能食,拔出宝剑心里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含答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2020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诗作者为代诗人;乙文作者为文学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4分)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
B.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
C.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歌“行路难”的主题。
D.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现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
9.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对此,我们要、地面对。
(3分)【答案】6.唐李白北宋欧阳修(4分)7.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
(3分)8.B(2分)9.挫折(困难或不如意等)豁达(乐观)积极【解析】这两题是在考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把握,要求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内容,平常要求学生对诗歌主旨和内容把握明确,对相近或者相反的进行联系、比较。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题1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题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②,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③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④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③航:小船。
④柴门:指作者自家的门。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浣溪沙①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所包含的寓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诗歌选段,完成小题。
镜子艾青仅只是一个平面或是鬓如霜雪却又是深不可测有人喜欢它它最爱真实因为自己美决不隐瞒缺点有人躲避它它忠于寻找它的人因为它直率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甚至会有人或是醉后酡颜恨不得把它打碎(1)概括诗歌前后两节的内容。
(2)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古诗文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释】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路难(其一)》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行路难(其一)》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基础过关】1.根据汉字写出正确的拼音。
金樽( ) 箸 ( ) 歧( ) 路【答案】zūn ;zhù;qí【解析】考查学生拼音认读能力。
平时注意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不要标错声调的位置。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羞:(2)直:(3)茫然:(4)忽复:(5)多岐路,今安在:(6)长风破浪:(7)济:【答案】(1)同“馐”,美味的食物。
(2)通“值”,价值。
(3)无所适从。
(4)忽然又。
(5)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6)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7)渡过。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3、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诗人的心情是苦闷的。
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着难以排遣的烦恼,“停杯投箸”,无法下咽,“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解析】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
结合本诗的创作背景可知,这是诗人离开长安时朋友为他设席摆酒送别,李白前路茫茫,可想而知当时心情。
4、如何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李白作为一个心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虽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可以翻译诗句,谈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实战过关】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行路难(其一)》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行路难(其一)》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1.下列各句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仁人志士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共同心声。
B.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严酷的现实,二是崇高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气势。
C.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原因是诗人内心苦闷抑郁,诗中的“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D.诗歌表现了诗人济事不能、弃世不忍,只能乘船垂钓度日的落寞情怀。
3.下列对《行路难(其一)》的赏析有误的一项()A.“停杯投箸不能食,技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因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也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被迫离开京城的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历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心和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自己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的这首诗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想历程的跌宕起伏,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虽然苦闷、焦虑、不甘寂寞,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是倔强的、自的、执着的。
4.对这首唐诗不正确的欣赏和理解是()a.开头写“金坛子”“玉盘”,后面呼应“停杯”“丢筷”。
餐具很漂亮,但是只能喝清酒,吃点小菜。
诗人吃不到这么便宜的酒和菜。
b.“黄河”和“太行”在诗歌中被赋予象征意义,表明他们在仕途上别无选择,进退两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5)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8.下面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酒好价高,与下文“不能食”“心茫然”形成对比。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了姜尚和伊尹两位古人的典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描写诗人终于摆脱了苦闷,在海上扬帆破浪的情景。
129.下列各项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
B.“闲来垂钓碧溪上”借用姜太公在碧溪垂钓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C.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其中透露着迷惘和悲愤,这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写照。
D.最后两句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后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答案】128.D129.B【解析】【分析】12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有一天一定能乘着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即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D项“描写诗人终于摆脱了苦闷,在海上扬帆破浪的情景”理解有误。
12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了吕尚(姜太公)垂钓碧溪和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B项“表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理解有误。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1.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面对盛宴无心进餐,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诗人面对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的困境而产生的无边惆怅和迷惘。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用姜尚和伊尹得遇明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怀有希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诗人终于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②,令人长忆谢玄晖③。
【注释】①相接: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
②澄江净如练:《文选》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③谢玄晖:即谢朓,字玄晖。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第一、二句写朋友出于对诗人的深厚友情,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诗人饯行。
B.【乙】诗颔联中写景,先俯视,后仰视,两个“白”字从色彩上渲染了月光的皎洁、露珠的晶莹和江水的明净。
C.【甲】诗用“姜尚、宗悫”的故事表明诗人理想仍在,【乙】诗化用“谢朓”的诗句表达诗人对谢朓的敬慕。
D.两首诗都有写诗人内心的苦闷,【乙】诗结尾诗人含蓄地对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状况发出感慨,【甲】诗结尾则表现了诗人一往无前的精神。
李白《行路难(其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
(6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C.“欲渡黄河冰塞川”此句是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事的艰难,寓含无限的悲慨。
D.本诗是一首乐府诗,李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5、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4、B
5、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委婉储蓄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2分)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
5、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2分)
参考答案:
(一)行路难(其一)(6分)
3、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
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
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
4、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
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
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
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
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
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
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8.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9.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3分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诗人的感情、对
作品内容的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
(1)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