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测试)(学生版)

合集下载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历程;2.掌握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教学内容1.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发展的历程;2.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影响;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重要性。

2. 讲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10分钟)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方式。

3.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5分钟)教师介绍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讲解唐朝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的演变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究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活动:科举制度考试模拟(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举制度考试模拟,学生按照考场的形式进行考试,彻底了解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5. 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15分钟)教师讲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巨大作用。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及科举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有效引导。

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的考试模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实际的了解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更为注重教学活动的与学生的思维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以此来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和激发个人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PPT课件


发展
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八单 元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 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 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1942年,毛泽东同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 的代表合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
第八单

发展

代表人物及作品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
《愚公移山》局部
徐悲鸿(1895年-1953年《)奔马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

音乐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
第八单 元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
聂耳创作了《义 勇军进行曲》《毕业 歌》等名曲,谱写了 时代的最强音。
田汉作词的《义 勇军进行曲》,后来 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
②1903年,又以科举 阻碍学校发展,决定 逐步废除科举制。
③1905年,清政府谕 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 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第八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
废除科举制
清政府还通令兴办 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 程,统一全国学制。中 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 展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
新式报刊
第八单 元
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在上海、
香港等地创办了
许多供在华外国
人阅读的外文报 刊。 1872年在 上海创办的 地《申报》。

是近代中国存
《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 办,历时78年。旧中国历史最长、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因为它见证、记 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夏瑞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歌剧《白毛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1905年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聂耳
冼星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聂耳
代表作: 《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大路歌》 《开路先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完美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局限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难点:分析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4.情感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资料:相关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数据、事迹等。

3.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教育文化事业上的发展变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展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近代新式教育开展的主要史实;理解群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使用表格归纳近代文艺成就,从而在宏观上把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开展程度,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开展需要并效劳于社会;通过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感受到近代出色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展的过程。

2.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新式报刊和出版企业?3.从文学、绘画、歌曲、电影等方面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每当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那嘹亮的国歌声。

(播放?义勇军进展曲?)虽说只有短短的46秒,但是它却一直鼓舞着广阔的中华儿女。

大家都知道国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么在近代还产生了哪些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详细内容。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开展1.结合教材P125第一、二段,考虑:(1)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答案提示: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奉献。

(2)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什么时候被废除的?答案提示:1905年正式停顿科举考试。

老师点拨: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公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开展起来。

2.活动?申报?和?新青年?是近代的著名报刊,考虑:(1)当时还有哪些颇具影响新式报刊?(2)它们的出如今当时有什么重大的作用?答案提示:(1)还有?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东方杂志??生活?周刊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论结合法【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图片。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堂,创办于甲午战争后,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这些百年学府,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及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1.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著名的新式学堂?科举制何时废止的?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什么报纸?何时在哪创办?当时著名的报纸和影响较大的刊物分别有哪些?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哪个?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是哪个?4.在文学艺术方面,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探究新知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 展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一句话“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表现就是兴办新式学堂。

展示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及福州船政学堂出色的毕业学生,并出示材料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

2.能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3.能够掌握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二、教学内容1.唐代教育的发展。

2.宋代教育的发展。

3.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课题内容。

2.讲授法——详细讲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

3.比较法——通过对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的优缺点。

4.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进行思路的碰撞,加强思维的活跃性。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唐宋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2.难点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讲到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

学生讲述有哪些文化表现形式,如建筑、书法、绘画等等。

然后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这次课程,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提高对历史的认识。

2.讲授(30分钟)先让学生浏览教材,了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接着,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首先从唐代教育的发展讲起,介绍唐初私学的兴起,以及王官私三种学制的特点。

然后介绍唐末五经讲读和进士科考试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接着,讲授宋朝的教育制度。

这一部分讲解包括了宋初的三孔教育制度,以及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设置等。

3.比较(10分钟)讲完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老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对比,即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依次进行展示。

4.交流(20分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的差异,并且可以进行思路的碰撞,加强思维的活跃性。

六、巩固与拓展1.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于唐宋时期教育制度的掌握程度。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的互动交流方式完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课内容涉及教育改革的推进、科技成就的取得、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2.教学难点:教育改革、科技成就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例,进行分析讨论。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相关资料,如报道、论文等。

3.课堂活动:设计符合本课内容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图片展示:5.教师强调: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6.教师提问: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提示: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7.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提示: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在宏观上把握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

2.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清朝末年,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呼吁废科举、兴学校。

那么,实施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被废除的?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学校?我国的新式教育是如何开始的?二、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2、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3、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4、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5、列表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6、请说出鲁迅《阿Q正传》的特征?7、聂耳、洗星海的艺术成就有哪些?8、你知道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分别是什么?三、合作探究1、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2)冲击了传统经典对人们思想的禁锢;(3)促进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运动;(4)开创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帮助国人了解世界。

四、课堂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

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近代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诞生的近代报刊、文学艺术,激励了人民的革命斗争,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如图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 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 迹应是( ) 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根据材料“光绪三十一年”可算出日记的时间是1905 年。据“士心涣散”“别图他业”可知科举取士已经无望。再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约1 300年 的科举制度,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C
(2)观察材料二,指出相比1902年,1912年报刊数量激增与近 代中国哪一事件直接相关。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近代报 刊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相 互关系。 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开阔 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丰富了报刊传 播的内容,刺激了有识之士创办报刊的热情,推动了报刊 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战救亡歌曲,带给人们巨大 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了中国人民 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A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毕业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定军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说说报刊对近 代中国的影响。 ①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②冲击了传统经典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③促进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④开创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帮助国人了解世界。
探究三 阅读教材内容,列表说明20世纪以后,中
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作者
作品
鲁迅 郭沫若
《狂人日记》《阿Q正传》 《女神》
解放区新华书店出版的《回忆马克思》
知识点二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艺术的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
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鲁迅 的 《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 女神 》、 茅盾的《子夜》、曹禺的《 雷雨 》、巴金的《家》、 老舍的《 骆驼祥子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等。
( D) A.自强求富 C.和平建国
B.民主科学 D.抗日救亡
归纳总结
聂耳
4.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 京剧《 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 的《 歌女红牡丹 》。
10/15/2020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综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废除的得失。 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考试选才制度,对清政府废 除科举制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不 能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应该还其一个真实的面 目。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推 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社会文化断层,选 官制度紊乱,政局更加动荡混乱。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 同文馆 、 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 府先后在天津创办 北洋西学堂 ,在上海创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1)新式学堂的创办
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新式学堂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 福州船政学堂 南洋公学 ,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洋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原址 养了一些近代人才 京师同文馆
延安的 《解放日报》
上海的 《新闻报》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上海的 《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邹韬奋主办的 《生活》
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3.文化出版机构的创办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1897年创办的上 海的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人创 办的第一个也是、 规模最大的文化 出版机构。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3)兴办学堂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 统一全国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课程与课时
课 程
学年
修 读 中国 外国 历 地 算 博 图 身 经 文学 语 史 理 学 物 画 1 1 9 9 4 4 8 8 3 2 2 3 4 4 2 2 1 1
人民音乐家聂耳
冼星海,原籍广东 番禺,1935年从巴黎音 乐学院毕业回国,后辗 转来到陕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与光未然合作创 为抗战发出怒吼! 作《黄河大合唱》。 为大众谱出呼声!
——周恩来
4.电影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测试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A. 京师同文馆 B. 燕京大学 C. 京师大学堂 D. 东吴大学
2.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 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 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D.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3.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

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有()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 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5.下列人物和成就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侯德榜——《制碱》
C.丁玲——《李有才板话》
D.郭沫若——《屈原》
6.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

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7.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其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聂耳
C.徐悲鸿
D.郭沫若
8.“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屝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聂耳
C.冼星海
D.田汉
9.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清朝统治
B.推动了社会进步
C.培养了实用人才
D.顺应了时代潮流
10.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12.抗日战争期间,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激情,创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这首乐曲的名字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游击队之歌》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3分)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3分)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3分)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