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历程;2.掌握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教学内容1.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发展的历程;2.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影响;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重要性。
2. 讲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10分钟)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方式。
3.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5分钟)教师介绍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讲解唐朝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的演变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究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活动:科举制度考试模拟(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举制度考试模拟,学生按照考场的形式进行考试,彻底了解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5. 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15分钟)教师讲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巨大作用。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及科举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有效引导。
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的考试模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实际的了解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更为注重教学活动的与学生的思维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以此来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和激发个人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1)新式学堂表格罗列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名称。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新式学堂迢迢不断如春水,但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阻碍,这种制度是什么?(2)科举制的废除回忆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的线索:诞生、完善、僵化。
追问:什么时候被废除?版块二:担当文化、激动潮流1919年5月,在营救完五四被捕学生后,当时的校长蔡元培毅然辞职北大,引起教育文化界的震动,当时各大报纸都进行了连续报道。
这反映出中国近代的新闻出版业在文化担当的路上发展着。
1.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申报》其中《申报》报道尤为系统详尽,分析透彻。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申报》,教师适当提炼。
除了《申报》,还有哪些报刊?出示图片:民国时期著名报纸、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向北大学生推荐了应读书目30种,选读书目30种,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你们知道是哪个吗?我们大家常用的一些工具书也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能想起来你用过的哪些工具书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2)商务印书馆学生介绍商务印书馆,教师适当提炼。
当时还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以及一个出版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板块三:挥别传统、时代号角你们知道北大的校徽是谁设计的吗?(鲁迅)结合你们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大家来给鲁迅设计一张名片(口述)。
鲁迅有一个身份是文学家,近代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像鲁迅一样的优秀的文学家。
这些文学家的作品脱离了传统的桎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三、文学成就表格罗列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板块四:人才荟萃、民族强音文学赋予了历史进程以永生的活力,保留了历史的潜流。
而人才荟萃的艺术更是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
1.艺术成就(1)绘画这位画家曾是北大艺术学院的院长,猜猜他是谁?出示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徐悲鸿的画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而且他更是一位爱国的楷模,作品透露出爱国的情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局限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难点:分析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4.情感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资料:相关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数据、事迹等。
3.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教育文化事业上的发展变化。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近代教育的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文学艺术的成就三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的历程,感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所做出的努力。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传统教育逐渐向近代教育转变。
新式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近代学制的建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新型人才。
同时,新闻出版业的兴起,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包括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等。
知道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如《申报》、商务印书馆等的重要地位。
掌握近代文学艺术成就,如鲁迅、茅盾等文学家的作品,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的艺术风格,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教育的发展,包括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等。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如《申报》、商务印书馆等的重要地位。
近代文学艺术成就,如鲁迅、茅盾等文学家的作品,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的艺术风格,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上述领域取得的成就,认识教育文化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教育文化事业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2.难点:教育文化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项事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法:教师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相关的历史资料、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文化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学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图片展示:5.教师强调: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6.教师提问: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提示: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7.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提示: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文学艺术的成就1.教师引导:列表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26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内容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过程,掌握我国高等教育、科技进步、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过程,高等教育、科技进步、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原因及影响;高等教育、科技进步、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钻研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图片、案例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观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论结合法【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图片。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堂,创办于甲午战争后,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这些百年学府,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及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1.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著名的新式学堂?科举制何时废止的?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什么报纸?何时在哪创办?当时著名的报纸和影响较大的刊物分别有哪些?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哪个?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是哪个?4.在文学艺术方面,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探究新知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 展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一句话“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表现就是兴办新式学堂。
展示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及福州船政学堂出色的毕业学生,并出示材料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学生回答: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教师强调: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改革、科学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了解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难点: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科学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育改革、科学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分析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育改革、科学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教育改革、科学和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
2.能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3.能够掌握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二、教学内容1.唐代教育的发展。
2.宋代教育的发展。
3.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课题内容。
2.讲授法——详细讲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
3.比较法——通过对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的优缺点。
4.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进行思路的碰撞,加强思维的活跃性。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唐宋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2.难点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讲到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
学生讲述有哪些文化表现形式,如建筑、书法、绘画等等。
然后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这次课程,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提高对历史的认识。
2.讲授(30分钟)先让学生浏览教材,了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接着,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首先从唐代教育的发展讲起,介绍唐初私学的兴起,以及王官私三种学制的特点。
然后介绍唐末五经讲读和进士科考试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接着,讲授宋朝的教育制度。
这一部分讲解包括了宋初的三孔教育制度,以及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设置等。
3.比较(10分钟)讲完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老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对比,即唐宋教育制度的比较。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依次进行展示。
4.交流(20分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唐宋两朝的教育制度的差异,并且可以进行思路的碰撞,加强思维的活跃性。
六、巩固与拓展1.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于唐宋时期教育制度的掌握程度。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的互动交流方式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6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一批近代新式学校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订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及其主要成就;指导学生归纳本课的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业典型代表概况;近代的文艺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成就。
【新课导入】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相关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的交通、生活习俗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还有哪些方面在外来冲击下发生了具体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26课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师展示以下图片: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给出答案: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教师质疑: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有识之士为什么创办新式学堂,它新在哪里?学生短暂交流后,以模拟采访形式分角色表演短剧《蔡元培访谈》。
学生表演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图片展示:5.教师强调: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6.教师提问: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提示: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7.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提示: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编历史八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教材第127~131页。
教材分析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近代教育文化事业是怎样的?本课分两部分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介绍了教育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有新式学校的成立,科学制度的废除,各种报刊的涌现和商务印书馆的创办等,通过它们,能够大致感知近代教育和出版的大致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的是近代中国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鲁迅的小说,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绘画,聂耳、冼星海的歌曲,赵丹、周璇等的电影等,这些人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通过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以及人物精神的感知,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在唯物史砚的指导下,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1.结合课本及材料,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认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绘制历史时间轴,列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提高对于纵向历史的认识,加强时空观念的培养,(时空观念)3.结合材料,正确认识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明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到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的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以及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及成就。
难点感受近代杰出艺术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突破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作品来感受人物精神,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冼星海、聂耳的《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等。
教学设想本课的教学拟将学生的自学,交流和教师的引领、点拨结合起来。
教材的内容主要由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来进行归纳整理,对具体的作品则可通过图文资料的展示和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其情况,欣赏其内容,感受其价值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交流 【问题 1】教育的发展
育方面的知识,如古代史
阅读教材第一、二段,回答: 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展示 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间 科举制的创立等内容。近
提高 出现的?当时,还有哪些新 代史时期洋务派在培养
式学堂?中国近代新式教育 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
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力?百日维新中,关于教
育方面的内容有哪些?
有哪些?对社会产生了什么 概括知识点:
影响?
报刊在中国最早出现:鸦
片战争后出现外文报刊。
中文报刊的创办:报纸
类:最早中文报纸上海
《申报》、民国时期:天 津的《大公报》、上海的 《新闻报》、延安的《解 放日报》。 报刊类:上海的《东方杂 志》、陈独秀创办的《新 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 活》 影响:深刻影响人们的日 常生活。
教材“文学艺术的成就”一
目,回答下列问题: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1.列表归纳代表人物及其成 指导列表。
就。
2.课堂活动:历史人物介绍 生:列表,归纳内容。
我所知道的国民党统治区、 解放区的著名文学家、艺术 家分别有哪些?简单讲述他 们的艺术成就。
人物 作 类别
品
鲁迅
郭沫若
文学
茅盾 曹禺
巴金
老舍
美 徐悲鸿
况是怎样的?对社会造成了 影。
哪些影响?
电影明星及代表作:赵
丹、周璇;《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渔光曲》
影响:丰富了人民的精神
生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
历史镜头。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创 师:启发学生从歌曲创作
作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 的背景,以及现今国际
候,激励中国人民争取自由 (钓鱼岛问题、南海形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上述领域的发展状况,认识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展现了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方面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方面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成就,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难点:分析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以及这些领域发展对国家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成就。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式学堂的显现、科举制废止、新闻报纸和书馆显现的史实;2.明白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要紧成就。
【教学重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进展情形。
【教学难点】结合课本内容,上下联系,分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废止教学过程:情境导入:PPT图片展现北京大学的进展历程,感受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进展。
学生看图摸索:北京大学最早雏形是什么?其进展历程是如何样的?教师:点明展现的核心要点:北京大学的进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进展的缩影。
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开启、进展过程是如何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去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进展!展现课题: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进展二、新授:(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进展1.近代教育的进展A.新式教育的显现学生摸索: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图片展现: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同文馆、百日维新时期的京师大学堂拓展:北京大学的进展历程:1898年底,大学堂正式开学--八国联军侵华时,大学堂停办--1902年,大学堂复原办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作用: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奉献。
新式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拓展:詹天佑图像及事迹:詹天佑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12岁留美,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动中外;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B:建学制,废科举探究与分享:材料一:我们所明白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纳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利用剧照、图片、绘画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时期新式学校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的时间及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图片展示:5.教师提问: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提示: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提示: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等。
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文学艺术的成就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提示:作者作品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老舍《骆驼祥子》徐悲鸿《愚公移山》2.。
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一说聂耳和冼星海的艺术成就。
提示: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三、课堂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
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近代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诞生的近代报刊、文学艺术,激励了人民的革命斗争,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了解和体会,讲述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同时引用了多种材料,并根据材料,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进而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良好思维习惯。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对材料的数量、长短、深浅的把握,以便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可爱小弟◆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累累硕果◆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埋头苦干◆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轻轻一笑◆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
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愿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崭露头角◆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
不论在哪个方面,你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现在你已经在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文学才华令大伙刮目相看,艺术才华令人耳目一新……才华需要展现,只有在展现中,才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在锻炼中才能更成熟。
◆真诚善良◆回想你,脑海中即刻浮现你清俊的浅浅的笑,你的真诚,你的善良,加上你的勤奋和聪颖,让你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快乐和充实,硕果累累。
你的沉稳,你的机智,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踏实,充满信心。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会表现得更出色,你会是最棒的!◆自信勤奋◆自信、勤奋的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你深深爱着我们的班集体,经常主动清洁教室、帮助同学。
你能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在学习上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将成为海纳百川,恢宏大度的杰出人才。
◆作业拖拉◆你观察细致,绘画认真,画出的金鱼、竹子栩栩如生,真不简单。
但是你的自由活动占据了太多的时间,作业也经常拖拖拉拉。
老师希望看到你能珍惜时间,能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去,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