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 热情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 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 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不错。它要 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 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 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 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 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 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2
一、注重备课内容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 重要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 证。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 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
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这就更要求语 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 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 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 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
五. 走下讲台,充当学生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 果就越好。根据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 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思考哪种教学方法, 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尽量尊重每一位学生 的想法,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六 充分利用多媒体
现在,多媒体普遍作为一种先进的 教学手段,它以图文并茂,直观的声像、 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合作、 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启学生思维,陶冶 学生情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 界。
六 充分利用多媒体
现在,多媒体普遍作为一种先进的 教学手段,它以图文并茂,直观的声像、 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合作、 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启学生思维,陶冶 学生情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 界。
谢谢各位!
高一语文-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第一节语文课开场白探讨语文课今天是我们进入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先不讲课文,我想和同学们探讨三个问题——“语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和“怎样学习语文”。
(一)、语文是什么呢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分两个方面:第一:“语”即“语言”。
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学说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
第二:“文”即“文学”。
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
培养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与情趣。
文学就是“人学”。
他里面透着社会、文化、哲理、美学、政治,等等。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文第一,语文是高考的主要考试科目,无论高考怎么改革,语文都是稳居榜首的150分,占据高考分值的五分之一;优秀者能考130分以上,差距拉大。
高考分数一样的情况下,大学首先参考语文分数录取。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
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与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
第二,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
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它是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
第三,语文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语文这门学科乍看很简单,因为是母语,大家从小就接触它。
然而,如果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里面有无穷的乐趣在等待着你去探讨。
第四,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语文是精神的栖息地、心灵的守护神。
(热爱语文的人才能更好的热爱生活,懂得语文奥妙的人才能诗意地生活。
)我认为,语文最大的作用就是“没有作用”。
什么叫“没有作用”?就是说语文本身是不具备功利性的。
中国人注重实惠,但过多地关注实惠,让个体的心灵越来越浮躁,让社会的道德越来越沦丧。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1..先将这节课的生字及词语写出来,让学生认.
2.然后带他们读课文,先读流利,再有感情,可以先后读好几遍.
3.告诉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还有重要的,要学习的地方,可以看辅导书.
4.如果作者是很有名的话,可以介绍一下.
5.很重要的片段可以叫学生背一下,不要不忍心,不知背哪可以看试卷或作业本.
6.时间太多可以让他们做作业,自己可以多买些作业本,出版社好点.
7.可以说讲一些课外的内容,要与课文或做人有关,不要总是强调同样的东西.
8.考好试要让家长签名,一个月一次家访,不去同户人家.(一定要和学生搞好关系,上课可以严厉,下课一定要和蔼,不骂人,不打人.可以给成绩好的人设置奖励,实用的.成绩差的要鼓励.好学生犯错同样要批评,建立威信.成绩差的进步了,更要表扬.成绩好的退步了,要严厉批评.上课声音要大,让每个学生听到.批评要婉转却让人明白,表扬要目地明确.)。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一、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预示成功了一半.各行各业均如此,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我有这样的体会,当上课伊始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或把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之后,这节课就一步步走近“成功”了。
那怎么才能开好头,上好课呢?我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作为教师,在你的头脑意识里,一定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把学生真正当作“人”来看待,只有这样,你上课时才会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面带笑容,学生才会被你的情所感染。
二、熟备课文,游刃有余试想教者如果连对课文基本内容、骨架结构都不熟悉,这节课怎么可能成功?教学任务恐怕都难以完成。
特级教师于漪在这方面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在其著作<<于漪文集>>中说:“潜心钻研教材,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我校的几位老师在上课之前,无一例外地对教材、学情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钻研,我想正因为下过如此功夫,她们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纵横捭阖、由技而艺,直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教案并非一定要一步一步的精心设计,学生都还未参与进来,怎能完全确定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定会是什么样?如果课前就能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写好详细的教案,那学生就成了教师手下控制的机器了。
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始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因此,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每一节课都显得生机勃勃。
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堂课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老师的水平再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引导学生听说的愿望。
如何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
如何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新学期开始了,第一节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这节课不仅标志着新学期的开始,也为学生们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学生们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做好准备:1. 提前准备:在第一节语文课之前,学生们应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学习和写作材料,如笔记本、文具等。
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以便能够专注于课堂学习。
2. 了解教学目标:在上课前,学生可以预览一下教材内容,了解课程的目标和重点。
这样可以提前有个大致的了解,更好地与老师交流和互动。
3. 积极参与:在第一节课上,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这可以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分享个人观点。
通过参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
4. 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学生要保持专注,认真听讲。
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尽量不要分心。
同时,可以做好笔记,记下重点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以便后期复习和巩固。
5. 提前阅读:如果老师提前告知第一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可以提前阅读相关材料。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前准备好问题和讨论的话题,为课堂上的学习互动做好准备。
6. 勤于思考:上语文课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要积极思考和探索。
学生们应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尝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思考,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与运用语文知识。
7. 预习复习:第一节语文课可能是新学期的开始,但学生们也应该记得前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预习和复习,学生们可以巩固以前的学习成果,为新学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节语文课的准备和参与是学生们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第一步。
通过提前准备,积极参与,认真听讲,思考和预习复习,学生们可以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取得好的成绩,并为整个学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要忘记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相信自己的能力,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8. 注重阅读:语文课程的核心是阅读和理解。
如何上好语文课
如何上好语文课一、课堂内容方面。
上课内容要详略得当,抓住重点和考点。
比如,《詹天佑》这一课的重点是两种凿井法:中部凿井法和从两端凿进的方法。
此外,要对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进行重点的解读,包括重点词语:勉励、狂风怒号、攀山越岭,重点句子:哪里要开山……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这点重点句子也是考点,比如:会让学生填空,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减小),都要(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还会让学生分析,这段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分析,从詹天佑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中可以看出,他要求工作人员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确、严密,绝对不能马虎。
因此,可以看出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而从他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詹天佑不畏艰苦、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再比如《月光曲》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语言方面课堂语言应该精炼、干净,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逻辑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声调要有变化,要有恰当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时势如破竹,有时缓缓如细雨,使学生对教师的课产生浓厚兴趣。
三、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注重朗读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思想感情,通过读的展示强化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联系。
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读的内容逐渐被淡化,许多老师将作品的定位的偏差导致学生读的能力的下降,只有读才能增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思维对话,文本才不会枯燥化、生疏化,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举个例子,《天上的街市》几乎为所有语文教师熟悉,但是几乎不被考题涉及,对于那么该如何教呢?《天上的街市》的教学重点在于想象和联想的分析和运用,那么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派出一个代表朗读,之后老师进行评判和打分。
之后,老师可以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星空》配乐朗诵,孩子会被高低起伏的乐感吸引,诗作所铺陈出来的想象空间会一波接着一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激荡。
如何上好语文课
如何上好语文课一、博览群书,做好知识储备语文课程其知识含量大,涉及面广,包含着许多方面的知识,它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地理、医药等等都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博览群书的优秀品质。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对这些相关的知识有所储备,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确解释和解答语文课中会出现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才不至于出现知识性错误。
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我们才会有上好语文课的能力,具备上好语文课的气势,我们才会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包袱。
也只有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博览群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是崇高的和神圣的,学生从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学好语文的希望,我们才有资格指导和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有信心学好语文课。
二、培养欣赏的品质如何上好语文课人们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上不好语文课的。
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的品质。
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文选,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
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的一切过程和素材以及活动,我们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我们的精神才会饱满,我们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也只有我们教师首先能够欣赏语文课,我们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对待语文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时候,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无味,从而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
三、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语文教师要通过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对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基本方法全面把握,既了解其基础情况,又了解未来发展的走向,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一、要认识理解语文这门课程,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教(一)要认识理解语文这门课程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教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1.语言建构与运用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
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在基础教学阶段,语文学科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最重要的学科,所以占的课时最多,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很重视,花费时间最多。
按理说,这门学科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最成功的学科。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课堂的质量如何。
到底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一堂语文课呢?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勤动口,让读贯穿整堂课。
以往很多老师都注重于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往往忽视了朗读。
但朗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重要手段。
是说和写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训练最常用的方法。
诗圣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由此可见,朗读是我国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现在提倡“以读为本”更充分会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
加强朗读训练,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词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把作者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
能使学生积累写作方法,掌握写作技能,提高作文能力。
既然朗读有这么多的好处,教师就要把读还给学生,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特别是文章的重点句、重点段。
让朗读贯穿整堂课,让读代替老师的讲,使他们在读中求理解,在理解中去朗读,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读书的面还要广,让人人都有读书的机会。
读书的形式更多,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采取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
二、常动脑,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目前课堂教学多多“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仅有老师的“讲”而无学生的“思”,使学生形成了极大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还有的老师以为快节奏就能产生高效率,进而大到高质量,当仅有几位学生举手时,就抽其中一人回答,答错了就换一学生,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得出的。
学生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张的,疲于应付答问的状态。
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师应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暂时不对答案进行评论。
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想象和思考时间,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互相启发。
怎样上好语文课
怎样上好语文课•一,吃透教材,课的准备。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是教师拥有量的一个比喻,能够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每上课前,对于所导学的内容都要熟悉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反复诵读要学的知识或文章,仔细观摩,全面的、多方面理解,尽可能多的发现知识点。
此外,还要阅读与此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背景知识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二、考虑学生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对于所学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共鸣,采用什么方法更容易接受,我们都要站在学生的觉度考虑问题。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与学的互动。
在课堂上,师生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学生不再是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迎合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求的新的发现,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一节语文课,要有拓展延伸的内容,假如仅仅实行延续,少了拓展的这个环节,这节课总觉得不够完整,效果自然是让人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假如太重视拓展,但拓展的太早太快,一节课用了一半的时间做拓展,这样的课必然是不充分的,拓展方式众多,要擅长使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比方、设计仿写句子练习或想象水平的训练题,设计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情感经历或情感体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较轻易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往日的生活联系起来,畅谈心路历程。
五、课后的巩固。
语文学习不能不掌握住知识,掌握知识是必然的肯定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时间如何使用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指导,依据教材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对应的作业,这是为巩固知识而作的努力,写作类习题,一类是片段练笔,另一类是根据所学的文本实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写作练习,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去巩固,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这样对学生的促动有很大的协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行指导,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1、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上课前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 的自信心; 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 持和帮助; 认真地回忆、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 中已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
2、以饱满的精神登讲台
第一:先入为主夸自己 第二:挥洒自如展形象
5、用有效的形式上好课
第二、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只有落脚于语言文字,才算是真正的 语文,一切知识的获取、情怀的熏陶、 素养的提升,都要借助语言文字、通过 语言文字来完成,并最终以语言文字的 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语文味”,任课 堂有多么活跃、精彩、动人,都不算好 的语文课。
5、用有效的形式上好这节课你要达到什么 目的。 2、教学重点:这节课的侧重点是什 么? 3、教学难点:学生不好理解的困难 问题有哪些。 4、教学过程:如何引入课文,师生互 动,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如何让学生 掌握,如何提升学生积极性,如何升华 内容。
5、用有效的形式上好课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上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学 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 深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 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 热情。
第三:真心实意爱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预习、朗读的能力, 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 2、准备摘抄本,勤于积累字词句和文言、 诗词。 3、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多作笔记。 4、下课认真仔细完成作业。 5、平时多看作文书及健康有益的课外书。 6、注意字迹的工整。
4、以积极的态度备好课
1、坡度设计,抛给不同的学生。
2、随时调整,善于“追问”。
语文讲课的技巧和方法
语文讲课的技巧和方法1. 要让语文课堂有趣起来呀!比如说讲古诗的时候,别只是干巴巴地解释诗意,可以像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样把背景、诗人的经历都融合进去嘛!比如讲李白的《静夜思》,你就可以讲讲李白当时为啥会在那个夜晚思念家乡,那感觉不就出来了?这难道不比死记硬背有趣得多?2. 提问也是个超级棒的技巧呢!讲课文的时候时不时抛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们开动脑筋啊。
“哎,这里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这样能让他们更专注,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兴奋!比如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问学生对百草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们肯定会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呀。
3. 来点角色扮演怎么样?语文课文里不就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嘛,让学生们演一演呀!那效果肯定超棒!学《晏子使楚》的时候,就让学生去演晏子和楚王,哇,那课堂氛围不得火热起来?这比光听你讲可有意思多啦,不是吗?4. 多举些实际的例子呀!讲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手法,别光理论呀,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
比如说“比喻就像给一个东西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服”,然后再举例“月亮像个大饼”之类的。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呀,多简单!5.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也很重要哦!一篇文章读完,让学生去想象后续的情节。
学《桃花源记》后,问问他们觉得桃花源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说不定学生们的想法会让你大吃一惊呢!这多有趣,是不是?6. 用多媒体呀,放些相关的视频、图片,那视觉冲击多强!讲《观潮》的时候,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学生们肯定会哇的一声。
这可比干巴巴的文字有冲击力多了吧!7. 小组讨论也别落下呀!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想法。
就像头脑风暴一样,一个问题能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
比如讨论《西游记》中最喜欢的角色,那肯定会争论不休,但特别有意思!8. 还有呀,要多夸夸学生!一点点进步都要狠狠表扬,让他们信心满满。
学生回答对问题了,就说“哇,太厉害了,你这理解能力真是绝了!”这样他们会更积极的呀!总之,语文讲课就得各种方法都用上,让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爱上语文!这就是我的观点啦!。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满意的语文课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我从以下方面谈谈自我一点的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1、老师要有高的专业水平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是要从做好一个文化专业水平高的语文老师做起,你有一缸水才能给人一碗水。
这样我们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思考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适应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改革步伐,应用余老师教授"模块学"和"话题提问"等新鲜教学理念。
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也是能教好语文的有利条件。
但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老师要博览群书,博学多识。
语文课学生愿意上,听得进去,这就要求老师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师生互动,完成教与学二者之间的衔接。
2、走进学生心里,激发学习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
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走进学生心里,唤起共鸣,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借助语文这一教学载体,也可以借助作文这个平台,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走进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激起他们信心,才能焕发出学习兴趣。
3、深入研读,课有深度和广度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
同时课要有深度,也就是授课本源,是指教授学生新知识。
一节好课,更要有广度,涉及知识面不局限于我们今天讲的一点,延伸出来的就是课程资源。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一节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谈一点见解浅如下:一、“以趣导学”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它可使人积极、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去活动,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成功学习的重要条件。
只有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发挥语文本色,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科与其他科有所不同,它具有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我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叫做‘天堂’吗?‘鸟的天堂’会是怎样的呢?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探个究竟呢?”。
通过这一发问,会初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往往新、奇、美的事物最容易使人产生兴趣,而“天堂”是属于新奇事物。
通过这么一问,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老师接着就“乘胜追击”充分发挥这篇课文语言精悍、质朴优美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把“新、奇、美”揉合为一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活跃课堂气氛,延续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的注意力持续不定的,他们的特点是好动。
若只是*生动的语言来激趣,过于反复就会失去“新”意,产生厌闷感。
要把学生的兴趣延续就必须活跃课堂的气氛。
例如,在教学生阅读课文时要采用多种的阅读形式充分让学生做到“三勤”,即“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活跃的气氛中“延趣”。
3、课内外相联系,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又可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是属于短暂的兴趣。
要让学生产生稳定兴趣,我结合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方式来结束该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课尽,趣不尽”的感觉。
如在学完古诗《暮江吟》时,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诗中描绘的景物美吗?你能把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象全部画下来,给老师欣赏一下好吗?”课后,学生非常感兴趣,拿起画笔就画起心中的“诗画”来。
第一讲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第一讲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第一讲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学实习总结一、教材解读(研究、内化)(一)课型定位1、传统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考查课、实验课、综合课2、语文课型:阅读课(教读课、导学课、自学课、练习课、复习课);作文课(指导课、写作课、讲评课);口语交际课(听话课、说话课);综合性学习课(活动课、研究课);3、苏教版三类教学课型:文本研习:阅读—对话—表达问题探讨:问题—探究—解决活动体验:情境—活动—反思(二)教材系统1、范文系统(经典、例文、节选)2、知识系统(语言、文学、文化)3、实践活动 (作业、练习等)系统基于文本的实践活动基于资源的实践活动基于应用的实践活动4、资源(助读)系统(文字、图表)(三)文本要素:作文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系统)文章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文体)文学要素(语言、形象、情感、意象、意境、风格)(四)同化与顺应(建构)读标题、辨文体、识作者、看年代、重文眼、理思路、察倾向、观风格对话:作者——文本——学者——编者——学生——“我”附:文学鉴赏主要方法1、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2、社会历史批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就内容论形式)3、伦理批评(即道德批评,美善相乐)4、审美批评(印象主义批评)5、文体学批评(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6、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叙事的角度、文本的深层结构)7、文化学批评(从民族文化形态入手,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8、心理批评(无意识的作用、文学补偿人类欲望、阅读时的分享)9、新批评的细读法(中国式的细读,如穷源溯流、比较品鉴、精细评点)二、教学设计(构想、备课、写教案)(一)教材处理1、从“三观”:宏观上总揽全局(套—册)中观上把握单元(组合线索、承担责任)微观上吃透课文 (有什么,教什么)。
2、理“四路”:摸清编者的“编路”;梳理作者的“文路”了解学生的“学路”;安排教师的“教路”3、抓“六点”:特点、重点、难点、疑点、要点、考点4、用“四法”:顺序法、逆序法、变序法、无序法(二)教学设计1、设计程序:(1)确定教学目标;(2)明确重点难点;(3)选择教学方法;(4)安排教学步骤;(5)编制反馈练习2、语文课常规教学步骤:导入课文—介绍作者—讲述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理清思路—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3、关系协调:(1)内容(材料)与策略(方法)(2)课文与单元(3)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4)串讲(纵、面)与组合(横、点)(5)教序与学路(6)预设与生成(7)课内与拓展(8)板书与课件三、教学呈现(组织、再现)(一)诵读(朗读、默读、背诵)1、朗读范读、领读、齐读、轮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2、默读便于思考;利于提高速度;培养阅读习惯3、背诵加强记忆、巩固知识;深入领会课文;提高说写能力(二)讲授讲述法、讲解法、讲评法、复述法、讲读法、讲演法、讲练法、说书法几种关系:言语与体态、激情与理智、气氛与节奏、放得开(资源)与收得拢(课文)、点与面、深与浅、详与略(三)对话问答、交谈、讨论、辩论(四)活动观察、调查、统计、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游学、实习、见习、网搜、创作等(五)板书(课件)作用:体现教学意图、理清全文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强化直观形象、便于集中注意、有利巩固记忆、节省教学时间板书的设计:1、锤炼文字;2、借用符号;3、运用线条;4、制作表格;5、创造图形;6、调谐色彩。
怎样讲好一堂语文课
怎么样讲好一堂语文课:一、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知道学生的头脑不是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掌握知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在备课时,首先要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这样才不会偏离方向。
才能把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把准教学内容的实质、重点、难点,才讲得准、讲得透。
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探索,利用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以满足学习上的需要。
再次,要备教法。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创造条件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学到该学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
二、精心组织教学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氛围。
1、导入。
好在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开始一项新的工作或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时充满热情和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导语的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干劲,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设疑、导思、点拔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大进”。
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突动进而拔动思维之弦,以求个“水落石出”。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把素先设计好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深入阅读,寻求答案。
“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的活动起来,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注意展示情感魅力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表扬、鼓励、信任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肯定,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为下一步的成功增强了信心。
其次用良好情绪,营造课堂气氛。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二、优化课堂情景,创设互动合作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还要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1、创设“质疑”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专注到学习中来。
然后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带着求知欲望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迎接创新的挑战。
质疑的方法有:课题质疑,如《穷人》看课题质疑,结尾质疑〈青山不老〉最后一句:我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学生质疑,…在到课文中去学习感悟,抓住文中几句来质疑,如《鸟的天堂》,找到带有鸟的天堂的字样有四句,然后引导发现,质疑,为什么有的带了引号,有的没带。
这也是理解最后一个重点句,重点问题所在。
然后展开教学,最后学完了还要回到问题上来。
不同的课文细心就会发现学生质疑点所在,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师一定要创设好质疑的情境。
2、创设“表演”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尽量广,不要只局限于一部分优生和教师对答互动,而要顾及到中下水平的学生。
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如这些课文《坐井观天》《纸船和风筝》、《我是什么》《铁罐和陶罐》高年级的作文说明一种电器等,通过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3、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的开发性,教材的空间,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的空间。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当然这不是全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那就发挥长处让语文教学发出灿烂的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学实习总结一、教材解读(研究、内化)(一)课型定位1、传统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考查课、实验课、综合课2、语文课型:阅读课(教读课、导学课、自学课、练习课、复习课);作文课(指导课、写作课、讲评课);口语交际课(听话课、说话课);综合性学习课(活动课、研究课);3、苏教版三类教学课型:文本研习:阅读—对话—表达问题探讨:问题—探究—解决活动体验:情境—活动—反思(二)教材系统1、范文系统(经典、例文、节选)2、知识系统(语言、文学、文化)3、实践活动 (作业、练习等)系统基于文本的实践活动基于资源的实践活动基于应用的实践活动4、资源(助读)系统(文字、图表)(三)文本要素:作文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系统)文章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文体)文学要素(语言、形象、情感、意象、意境、风格)(四)同化与顺应(建构)读标题、辨文体、识作者、看年代、重文眼、理思路、察倾向、观风格对话:作者——文本——学者——编者——学生——“我”附:文学鉴赏主要方法1、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2、社会历史批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就内容论形式)3、伦理批评(即道德批评,美善相乐)4、审美批评(印象主义批评)5、文体学批评(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6、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叙事的角度、文本的深层结构)7、文化学批评(从民族文化形态入手,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8、心理批评(无意识的作用、文学补偿人类欲望、阅读时的分享)9、新批评的细读法(中国式的细读,如穷源溯流、比较品鉴、精细评点)二、教学设计(构想、备课、写教案)(一)教材处理1、从“三观”:宏观上总揽全局(套—册)中观上把握单元(组合线索、承担责任)微观上吃透课文 (有什么,教什么)。
2、理“四路”:摸清编者的“编路”;梳理作者的“文路”了解学生的“学路”;安排教师的“教路”3、抓“六点”:特点、重点、难点、疑点、要点、考点4、用“四法”:顺序法、逆序法、变序法、无序法(二)教学设计1、设计程序:(1)确定教学目标;(2)明确重点难点;(3)选择教学方法;(4)安排教学步骤;(5)编制反馈练习2、语文课常规教学步骤:导入课文—介绍作者—讲述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理清思路—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3、关系协调:(1)内容(材料)与策略(方法)(2)课文与单元(3)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4)串讲(纵、面)与组合(横、点)(5)教序与学路(6)预设与生成(7)课内与拓展(8)板书与课件三、教学呈现(组织、再现)(一)诵读(朗读、默读、背诵)1、朗读范读、领读、齐读、轮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2、默读便于思考;利于提高速度;培养阅读习惯3、背诵加强记忆、巩固知识;深入领会课文;提高说写能力(二)讲授讲述法、讲解法、讲评法、复述法、讲读法、讲演法、讲练法、说书法几种关系:言语与体态、激情与理智、气氛与节奏、放得开(资源)与收得拢(课文)、点与面、深与浅、详与略(三)对话问答、交谈、讨论、辩论(四)活动观察、调查、统计、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游学、实习、见习、网搜、创作等(五)板书(课件)作用:体现教学意图、理清全文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强化直观形象、便于集中注意、有利巩固记忆、节省教学时间板书的设计:1、锤炼文字;2、借用符号;3、运用线条;4、制作表格;5、创造图形;6、调谐色彩。
(六)作业(练习与思考)(七)管理(服务)第二讲说课彭小明定义:1、广义:指以“说课”为中心展开的,有多种内容组成的系列教研活动。
2、狭义:指的是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听的对象(专家、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依据的过程。
简言之,即主体向客体陈述教学方案。
一、一个目标为了上好课,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解说上课、介绍教学方案。
二、两个领域1、教学(教材、教法、过程等)2、教学依据(学情、理论)三、三个维度1、教什么(内容:主要内容、前后课文关系、课文特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要点、知识点、考点等)2、怎么教(策略: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步骤、措施等)3、为什么怎么教(理念:课标大纲、编者意图、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依据)四、四个环节(一)1、说教材:(1)介绍教材及前后联系(主要内容、单元地位)(2)说出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3)能联系课标、学情、教学理论2、说教法:(1)使用的教学方法(策略、模式等)(2)准备的教学媒体(教具、课件等)(3)说出所选教法的依据(学情、理论)3、说学法:(1)学情(学生、学具、学情)(2)具体说出学法指导的内容(3)学法依据4、说教序:(1)教学过程(步骤、环节、顺序)(2)活动、板书、练习等设计(3)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五、五大原则1、操作性与理论性相结合2、完整性与重点性相结合3、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4、说明性与说理性相结合5、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六、六项要求1、用普通话,准确简洁生动地介绍2、教态大方,恰当使用体态语3、内容正确,有详有略,层次清楚4、理论为“说课”服务,并简要新颖5、板书规范、美观6、能熟练恰当地采用各种电教仪器第三讲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定义研究性学习:就是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形式和态度进行的学习。
即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语文研究性学习:基于语文教材,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教材或由语文教材延伸至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
简言之,即类似科学研究方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如:《卖柑者说》:瓯柑研究;《愚公移山》:下山还是移山?《赤壁赋》:赤壁是三国赤壁吗?《明月几时有》:古诗中的“月”范进与孔乙己之比较;《胡同文化》:《巷弄文化》广告语与语文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渊源1、萌芽:18世纪,欧洲,自然主义教育观,卢梭:“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2、雏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观,杜威“问题教学法”;克伯屈“设计教学法”3、发展: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欧美,结构主义教育观,布鲁姆“发现学习”,施瓦布“探究式学习”4、形成: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如欧美“主题探究学习”,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台湾“综合活动”,香港“专题学习”5、我国:1999上海教委召开“上海市中学研究型课程研讨会”;2000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首次纳入“综合实践活动”;2001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特征1、研究的模拟性2、过程的亲历性3、主体的自觉性4、学习的合作性5、内容的问题性6、领域的开放性7、目的的创新性 8、方法的科学性四、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1、资料性研究性学习2、课文研究性阅读3、课文拓展研究性学习4、多篇课文比较研究性学习5、语文课题(专题)研究性学习6、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7、跨学科综合研究性学习五、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1、观察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访谈研究法4、实验研究法5、文献研究法6、比较研究法7、历史研究法 8、行动研究法9、个案研究法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1、问题提出(选题、定题)2、分工合作(策划、方案)3、研究思考(调查、查阅)4、成果呈现(报告、论文)4、总结反思(答辩、交流)七、语文研究性学习成果呈现:1、调查报告2、科学报告3、结题报告4、学术论文5、文献综述6、汇报展示附(1):调查报告格式1、调查的问题(调查目的;问题的价值)2、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及方式:问卷、访谈)3、结果与讨论(问卷统计、分析;访谈结果分析、综合)4、结论与建议附(2):研究报告格式1、问题的提出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研究的方法与过程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结论6、讨论与建议附(3):结题报告格式1、课题的概况课题的由来;课题组成员;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2、课题研究的成果核心概念;主要内容;成果呈现方式;体会与教训3、课题研究的不足,及尚需深入探讨的问题附(4):学术论文格式1、标题2、作者3、摘要(200字左右)4、关键词(3—8个)5、正文(序论、本论、结论)6、注释(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社或期刊—出版年月或刊物期数—页码)7、参考文献附(5):文献综述基本内容: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字数:在2000字以上写作过程:1、搜寻资料 2、统计分析 3、概括归类 4、简单阐述八、教师指导“三不原则”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附:常见科研课题题目形式1、XXX的现状和展望2、 XXX对XXX的启示3、 XXX的调查研究4、 XXX的研究综述5、关于XXX的思考6、 XXX的探讨7、对XXX的几点看法8、关于XXX的研究9、 XXX初探10、浅议XXX11、 XXX对XXX的影响12、 XXX之我见13、 XXX与XXX比较研究九、语文研究性学习错误倾向1、语文研究性学习绝对化倾向2、语文研究性学习片面化倾向3、语文研究性学习形式化倾向4、语文研究性学习非语文化倾向十、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1、重过程(形成性评价)2、重体验(情意目标)3、重自评4、重差异评价5、重描述(定性评价)6、重反思(诊断性评价)7、重应用(知识的运用)附:参读书目:1、《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语文教育学引》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语感论》王尚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言语教学论》李海林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等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1、《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附:参读刊物1、语文建设(语文出版社)2、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人民教育出版社)3、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大)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5、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6、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7、中学语文(湖北大学) 8、学语文(安徽师大)9、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浙江)10、中学语文教与学(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1、教育研究(中央教科所) 12、课程·教材·教法(人民出版社)第四讲语文教材讨论:教教材还是用教材?一、教材概念泛指:大语文教材,书面的和非书面的特指:语文课上师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响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等专指:语文教科书二、教材分类:1、图书类教材2、视听类教材3、电子类教材4、现实类教材附:我国古代语文教材1、蒙学教材(三、百、千)2、选学教材文选类:《昭明文选》等诗选类:《诗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语选类:《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3、经学教材(四书五经)4、作文教材(属对、笔法类等)三、教材要素:1、范文系统(定篇、例文、样本、用件)2、知识系统(语言、文学、文化)3、实践活动 (作业、练习等)系统基于文本的实践活动基于资源的实践活动基于应用的实践活动4、资源(助读)系统(文字、图表)四、教材内容1、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通过语言学习)2、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言语实践活动(学习语言)3、语文知识与策略(关于语言的学习)附:教材结构1、说明或前言(编辑意图、编排体例、教学要求等)2、目录3、正文(课文、注释、重点、提示等)4、练习5、附录(插页、插图、表格等)附:教材编写方式:选文章、组单元、做注释、配练习、附短文、加附录五、教材类型:1、分编型①文言·白话;②文学·汉语;③阅读·写作;④读本·练习;⑤课内·课;⑥多分法2、合编型:范文选编法、主次配合法、综合组元法组元法:以时间为主线、以作者为主线、以国别为主线、以文体为主线、以知识为主线、以话题为主线、以能力为主线、以活动为主线、以手法为主线、以语言为主线、以问题为主线六、教材编选标准:①教科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②教科书的时代性与经典性;③教科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④教科书的思想性与实用性;⑤教科书的可读性与可教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七、教材使用:①宏观上总揽全局(套—册)②中观上把握单元(组合线索、承担责任)③微观上吃透课文 (有什么,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