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8讲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考情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教学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教学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3456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离散宗族”政策的措施和影响。 参考答案 措施: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取消血缘亲疏的家庭身份 等级;改革基层户籍管理(户作为国家控制的社会基本单元);什伍连坐制。 影响:将宗族血缘关系与国家权力剥离(或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或沉重打 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壮大了自耕农队伍,激发了自耕农生 产和征战的积极性;强化法治,移风易俗,促成秦的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为 后世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123456
3.(2023四川凉山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 监督和群众监督。区、村镇监察委员会进行群众监督。区、村镇监察委 员会职责是监察区、村镇的财政,向区、村镇居民纠举行政官员的违法渎 职行为,区、村镇民大会可依法罢免渎职官员。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各 级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参议会作 为最高权力机关,依法享有选举、罢免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府委员及高 级法院院长,监察弹劾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公务人员,制定法规等职权。群众 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通过批评、建议、控告等 方式进行。为了发挥广大民众的监督作用,还成立了乡村民代会负责选举、 罢免区长、弹劾行政人员、审查区公所开支和督促检查区所对区民代表 会议之执行事项。
123456
4.(2023贵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 次会议所作的决定要点如下:发展教育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量举办业余 补习教育,开展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对原有老解放区的教育,以巩固与提 高为主,关键是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改进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轮训和在职 学习,培养称职的教师;对新解放区的教育,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 子的政策,使他们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逐步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 容和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加强革命的政治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 点在于反对书本与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一致;必须改进考 试制度、学校的管理,必须贯彻与实行民主集中制;应设法改善教育工作者 的物质和政治待遇。

高考历史人民一轮复习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人民一轮复习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பைடு நூலகம்命题视角
考情分析
内容类、作 用(意义 )类
原因类、作 用(影响 )类
特点类、作 用(影响 )类
背景类、作 用(影响 )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 料为主。 (2)从考查内容看,以古代中 主,着重考查经济领域的改 涉及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3)设问方式:一般为 2 问, 多是 “概况 ”指“出 ”改革 “内容 ;第二问基本是在第一问基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说“明 意义 ”作“用 ”或者 “影响 ”。 (4)命题范围:依标不依本, 于教材,多以中国的改革为 分题目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试题来源
2015· 高考 全国卷 Ⅰ
2015· 高考 全国卷 Ⅱ
2014· 高考 全国卷 Ⅰ
2014· 高考 全国卷 Ⅱ
考查主题
唐代的币制 改革
清代的养廉 银制度
魏晋的法律 改革
南朝的山泽 管理制度改

材料出处
彭信威《中 国货币史》

黄惠贤等《 中国俸禄制
度史》
张晋藩总主 编《中国法
制通史》
赵冈《中国 历史上生态 环境之变迁
响)类
内容类、 作用 (意
义)类
考情分析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 字材料为主。
(2)从考查内容看,以古代中国 史为主,着重考查经济领域的改 革,也涉及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 革。 (3)设问方式:一般为 2 问,第一 问多是 “概况 ”指“出 ”改革 “内容 ”“ 措施 ”;第二问基本是在第一问 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 说明 ”改革的 “意义 ”作“用 ”或者 “ 影响 ”。 (4)命题范围:依标不依本,不 拘泥于教材,多以中国的改革为 主,部分题目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教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教案(含解析)

【第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之小船创作[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国卷Ⅱ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末新政一道题2016·全国卷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内容类、意义类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2015·全国卷Ⅰ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内容类、意义类 唐代,币制改革 2015·全国卷Ⅱ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清代,养廉银制度 2014·全国卷Ⅰ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特点类、影响类 魏晋,法律改革 2014·全国卷Ⅱ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背景类、作用(影响)类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精编高三二轮复习优化整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精编高三二轮复习优化整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情分析】1.突出“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

注重对历史事件三要素——背景、过程、意义等考查,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2.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选材多是经典性史学著作。

3.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史为主,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4.从问题设计来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从设问视角来看,多采用比较类、原因类、作用类、特点类、其他类。

一、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评价(1)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积极方面: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消极方面: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1)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政治:设立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迁都洛阳。

(3)风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评价(1)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十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5某某八校联考,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材料二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

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

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2.(2015某某某某一模,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以来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

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

”——《X太岳集》材料二万历元年(1573年)X居正创设颁行考成法,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

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这些做法,一改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并以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的方法相结合,使得考察随时随地,监督无处不在,并实现行政部门与监督部门互相制约互相制衡,同时达到内阁及时了解下情,知悉官吏情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命题特征分析
(4)从关键词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 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 (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 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 一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末新政一道题
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例1] (2016·全国丙卷)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 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 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 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 “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 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 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 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中外改革的背景、举措及作用
[例3] (2016·全国甲卷)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 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 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 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 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 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推最先 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 先设庙祭拜”“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 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 等”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孝文帝改革的意 图、决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 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 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 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 背景。 答案 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时代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 解析 第一小问“主要经济思想”结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整个社会主
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可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
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第二小问 “ 时代背景 ” 可结合材料中的三个时期 “ 全国解放后、中共八大、
1979年春”对计划和市场的看法,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结 合材料中“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可以得 出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解析 答案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 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 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 眼界一开。
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题2
(2017· 课标全国Ⅱ,47)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 “ 一箪食,一瓢
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
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
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
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

Ⅲ卷 48题
蔡元培在北大校务改革的原因、特 起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
2015 Ⅰ卷 48题
年 2014 年
对丘处机的评价
Ⅱ卷 48题
Ⅰ卷 48题
对俾斯麦的评价
对包拯的评价
1.关注中外历史人物在边疆问 题、廉洁问题、国家统一问
题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中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的 所起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 Ⅱ卷 48题 2.特别要关注对思想发展尤其 作用 是儒家思想发展起关键作用的
Ⅰ卷 47题 2017 年 Ⅱ卷 47题 Ⅲ卷 46题 Ⅰ卷 48题 2016 Ⅱ卷 48题
颜回被孔子看重及在后世受尊崇的 边疆问题、廉洁问题、 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对新中国建设的 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起的 对唐朝名将高仙芝的评价 2.特别要关注对思想发
对郑板桥书画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展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 点及贡献
2013 Ⅰ卷 48题 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历史人物。 年 Ⅱ卷 48题 对王安石的评价
热考视角例析
视角1
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并不否定领袖(英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尤其是在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往往会对社会、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全国卷高考考查的这些历史人物
解析
答案
视角2
中外思想文化史中的重要人物
评价中外思想文化史中的重要人物,不能用政治的眼光去评价,要站在
文化的角度去评价。任何思想家的理论、思想、主义,任何文化人物的
艺术科技成就,都离不开其历史时代,解答此类题目时都要联系时代背
景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全国卷高考中,本类型的题目难度中等偏下,其
答案大部分来自材料信息,考生解答时要注意充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
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
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
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 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答案 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
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结合材料中三个阶段“全国解放后、中共八大、1979年春”陈云
经济思想的变化,分别从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 以及对中国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贡献思考。
选修4
第48讲 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
——考情分析· 考向研判· 题型突破
内容索引
高考考情分析 热考视角例析 题型突破方法 课时作业
高考考情分析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年份
题号 出使的意义
原因 贡献
命题角度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为贤人的原因及
备考建议 1.关注中外历史人物在
国家统一问题等一系列 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
往往是教材未涉及的,但考查的内容却源于教材并且又高于教材。考生
要通过所学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方法来分析新材料,并从中提取关
键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概括归纳说明历史问题。
例题1
材料
(2017· 课标全国Ⅲ,46)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
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答案
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
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淡泊达观”“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解析
答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答案 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
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对颜回的肯定、儒学的
地位、统治者的推崇和需要等方面回答。
解析
答案
题型突破方法
真题典例 材料
(2017· 课标全国Ⅰ,47)
公元前 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 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 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 时也。 ”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 “ 孔颜 ” ,元代被封为 “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