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合集下载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发表时间:2013-04-16T13:34:06.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郭黎光[导读]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关研究展望郭黎光(山东省诸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6220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方法: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

结果: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结论: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01-01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用药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坚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更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某种药物的反复应用使我们观察到了其疗效并逐步认识到了它的性质,再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概括,总结出药性理论,可见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临床实践[1]。

一、药性理论已有的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药性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如附子等温热药均含有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β-兴奋剂样广泛的生理作用,与祛寒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相符。

辛温药大多含有挥发油成分,苦寒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甘平药的化学成分除含糖类较多外,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类成分也较多,这类成分可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即有“扶正”作用。

也有报道中药药性热、温、平、凉、寒与Fe的含量比例呈正相关;与Mn的含量比例呈负相关。

2、药理作用研究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所组成的复方口服后能使寒证患者低下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增加,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生成,对内分泌腺的功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寒性药的作用与热性药物恰好相反,寒性药知母、石膏等所组成的复方能使热证患者亢进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减弱,体内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尿中儿茶酚胺和cAMP的排出减少[2]。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材生产制剂,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探讨中药药性的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古代是以“毒”来代表药物的药性。

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体疾病有治疗作用,因而把毒物指为临床治疗药物。

《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物以供医事”。

可见很早以前,就把药物的毒性作为药性被临床应用。

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是《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这里是指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做了全面补充。

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言:“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

因而看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2 药性理论的来源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并将经验寓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之中,使之上升为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理论体系,大体分述如下。

2.1 实践经验包括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两个方面。

原始社会是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有毒的植物。

如大黄生吃泻下,生吃乌头令人麻木等。

为了避免中毒,就必须辨清楚哪些是“毒物”,经过零星的分散的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逐渐创造并积累起用药知识,这就是产生原始社会经验,从而有了“神农尝百草”以治疗疾病的传说。

2.2 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事物都有阴阳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宇宙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属性,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事物运动变化,逐渐形成了古代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 概述中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使用了数千年。

许多中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不少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应用的基础,药性则是中药应用的重要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旨在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中药的合理应用。

2. 中药药性2.1、中药药性的定义中药药性是指中药特有的“性”,包括五味、四气、归经等几个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2、中药药性的组成(1)五味:中药的味道可以分为五种:辛、酸、甘、苦、咸。

五味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辛味具有散寒解表、散风止痛、行气化痰等功效;酸味具有收敛止泻、涩肠固表、收湿止泻等功效等。

(2)四气:中药的性味可以分为四种:寒、凉、温、热。

四气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寒性可以清热解毒、凉性可以解渴、清热、凉血止血等。

(3)归经:中药的性味与人体的经络有关,归经即是指中药味性对经络的归属。

药性归经对中药药性发挥作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的关系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药性会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比如,苦寒之品可以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甘平之品则有益气血、润肺化痰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体弱、久病体虚及慢性气管炎等等。

3. 中药药理作用3.1、中药药理的定义中药药理是指中药在体内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药效、药效作用机制、安全性以及毒性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使用的基础,在中药药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中药药理作用的分类(1)生化作用:中药可以在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和传递信息,发挥生化作用,如清热解毒、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活化血脉等。

(2)生理作用: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调节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内分泌等。

(3)药效作用:中药的药效就是可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如治疗感冒发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浅析中医系统论原理在中药药性理论中之应用

浅析中医系统论原理在中药药性理论中之应用

中药与临床肋删钞硎d册"洒∥∞f胛嚣P胁把,胁他舭口2012;3(1)浅析中医系统论原理住中药药性理论中之应用梁晓东,唐迎雪临床中药[摘要]通过中医系统论基本原理与中药药性理论,结合临床配伍用药经验,深八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

并将两者对r l岳床配伍用药的指导作用归纳为以下四点:即注重整体、强调联系;把握功能,还原有序;发挥自主、调整机体;整体大于、优于部分。

这不仅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临床医者组方配伍多元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医系统论;中药药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26x(2012)ol—010-02中医系统论是二十世纪产生的现代系统科学与中医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中医学的一门分支,是中医学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学说,是关于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的专门理论,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中医的系统论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整体性原理、非加和原理、联系性原理、功能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及自主性原理等6大原理。

中医的系统论思想对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中药药性又称为中药性能,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使用中药和阐释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依据,广泛地应用各种自然哲学的思辨方法认识中药、解释药理、指导用药。

其主要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从而构成以此为核心的药性系统。

所谓系统,即指“由同类事物结合成的有组织的整体”…。

药性系统中的各种性能,主要依据临床治疗病证所产生的效应总结出来的,其认识先于功效,是对功效的一种高度概括。

功效又是中医药理论对药物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中药的性能与功效、应用、禁忌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性效结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

因此,中药药【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作者简介]梁晓东,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理论及中药复方药理毒理的研究Te¨5866729660E m ai l:l i a ngdongl ol3@163.c om [通讯作者]唐迎雪,女,汉族,四川省宜宾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及复药理毒理研究,中药理论与应用研究Tel:0531.89628067E m a i l:doct or yxt@si na.c omf收稿日期]2011一12—25性理论可从宏观角度认识中药药性,并能将药性与人体、自然界在同一整体里思考,有着完整理论体系,从而在较高综合层面上理解中药,并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

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

往有所差异 ,甚至 截然相反 。如 上种种 问题 ,不仅 造成 了 中医学习过程 中的 困惑 和临床应 用 中药 时 的迷惘 ,同时也
滞 碍 了中 医 学 术 发 展 。 在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昌 明 的今 天 ,这 一 长期 存 在 的历 史 问 题 应 该 得 到解 决 。
1 四 气
渗泄 ,此 五味之用 也。 中药 五味 的确定取 决于两 个方面 , ”

四气又称 四性 ,主要用 以概括 说明 中药的寒 热温 凉属 性 。寒凉与温热是本 质不 同、互 相对立 的两种 药性 。温 与 热 、寒与凉则是 本质 相 同、程 度有 别 的 同一 种药 性属 性 ,
是 与实 际口尝感 觉有关 ,二是药 物临床 应用 的归 纳和 总
华 ,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 ,并在长期 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最终形成 了独具 特色的 中药药性理论体 系。本文分析
了 中药 的 药 性 理论 研 究 问 题 。
【 关键 词】 中药;药性 ;四气 ;五味 【 中图分类号 】R8. 25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1 01 — 2 07— 57 2 1)1 — 0 8 0
绝对的平性药物 ,所谓 的平性 药物仍 然存在 着微寒 、微 温 的药性属性 ,仍未超 越 四气 范畴 。总之 ,药物 四气属 性充 分反映出药物影 响人 体 阴 阳盛 衰 和寒 热变化 的作 用特 点 。 是 中药药性理论 的核心组 成部分 ,是 用 以概 括说 明中药功
能属 性 和作 用 特 征 的 主 要 依 据 之一 。
2 五 昧
尽管包括性味 、归经 、升 降沉 浮、毒性等 内容 ,但 归结起 来 ,寒 热药性是 其根本 ,也 就是说 ,无 论 中药 属性 多么复 杂 ,最终均需 以寒、热两类 药性 总括之 ,以应 对寒 、热二

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简述

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简述

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简述摘要: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讨,是在原有的药理学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对中药原有的成效进行再次验证,同样发掘出中药潜藏的功能,然后通过一定的微观及定性指标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保证中药药性理论的完善性。

使用临床药理学的方法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研究,从临床、药理学等多角度说明中药药性的实质,使临床药理学的微观性、科学性与中药药性的微观性、整体性彼此浸透又彼此融合,从多维角度研讨中药药性理论,以“中药-中药药效-药理作用-临床使用”为主线研究,将药性研究回归于临床研究,发掘中药不知道药性,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为老药新用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建立新的中药药性科学研讨系统,科学客观地阐述中药药性理论,推进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临床使用及药理学多学科融合,实现中药现代化研究。

关键词:中药药理;临床药理1中药学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1.1按功效分类,禁锢了中医的用药思维传统的本草大多按天然特点对药物进行分类,如《本草纲目》依照“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将1892种药物分为16部、60类。

这种分类方法较好地表现了中药的“天然”特征,尽管中药需要一定的加工做成,但入药方法主要是原生药,其成分是整体的、综合的、复杂的。

中药在应用时一般不管其成分,而关键是根据药物的药性,故传统中药理论侧重“因性得效”“据性而用”。

西药多为化学合成或提纯药,成分简略、清楚,药理作用也体现的非常清晰,主要就是由成分及药理作用发作的成效相对明确。

现代中药学由于受西药药理的影响,也模仿西药采取了按成效进行分类的方法,如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将某药一瞬间固定为“某类药”,并侧重成效“是学习中药学的关键内容”,这很简单使学习者构成思想定式,认为某药只是一味“某类药”,造成学习者以偏概全的幻觉。

如将麻黄视为一味解表药、石膏视为一味清热药、川芎视为一味活血药,尽管这种分类法本身没有明显过错,但由于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药的特征,其害处也是明显的。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发布时间:2021-04-14T05:44:43.99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程新华[导读] 目的: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验证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现实指导价值。

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发热而入院并统一辩证为外感风寒的患者100名,随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入两组,根据其是否应用中药综合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程新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 255100摘要:目的: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验证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现实指导价值。

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发热而入院并统一辩证为外感风寒的患者100名,随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入两组,根据其是否应用中药综合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传统药性理论将服疏散风寒类药物1个疗程,随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抽取患者血清进行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检测。

结果:受到观察的100例患者中,根据中药药性热病用寒药后患者发热的症状明显减轻、体温下降、疼痛不适明显缓解,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

结论: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能够符合,故进一步利用现代中医药理研究成果并结合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临床可提高临床辩证用药的效率。

关键词:中药;药理作用;药性理论;临床疗效随着国家中医药复兴战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中医药及中医治疗手段受西医医师及广大民众的了解度及接受度都有着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各级综合医院的中药汤剂、中药超微颗粒及中成药等使用率大幅提升[1]。

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中包括着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以及毒性等内容,其是判断中药对于患者全体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用药的指导指南之一。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不断推进可知中药对于人体有着分子层面干预的不同作用,如治疗外感发热的疏散风寒类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具有体温调节、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2-3]。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um m e m branaceum (Don )Ching 的全草。

生于海拔640~1200m 的南部山谷湿地、密林下。

分布于兴义、册亨、罗甸、荔波、惠水、镇宁、六枝。

性寒,味苦。

具有清热利尿、散瘀消肿作用。

主治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疔疮痈肿。

55 有翅星蕨系水龙骨科植物有翅星蕨M icrosorium pteropus (B l .)Copel .的全草。

生于海拔150~450m 的溪边,涨水季节常短期淹没水中。

分布于罗甸、黎平、毕节。

具有清热利尿作用。

主治小便不利。

56 星蕨又名野苦荬、尖凤尾,系水龙骨科植物星蕨M icrosorium punc 2tatum (L.)Copel .的全草。

生于海拔800m 以下的山坡林下、溪边,附生石上或树干基部。

分布于荔波、贵定、罗甸、镇宁、金沙、沿河。

性凉,味苦。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

主治淋症,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痢疾。

含三萜等化学成分。

57 广叶星蕨又名鸡蹼、珍珠草,系水龙骨科植物广叶星蕨M icrosorium steerei (Harr .)Ching 的全草。

生于海拔300~450m 的溪边、林下,附生石上。

分布于望谟、罗甸。

具有清热利尿、消肿作用。

主治小便涩痛,淋浊,风湿骨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脾脏肿大。

58 掌叶线蕨又名石上莲、一包针、石壁莲,系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Coly 2sis digitata (Bak .)Ching 的叶。

生于海拔700m 左右的沟边林下或石灰岩洞口内外。

分布于黎平、平塘。

性凉,味微苦、涩。

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止痛作用。

主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59 线蕨又名椭圆钱蕨、羊七莲,系水龙骨科植物线蕨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 的全草。

生于海拔400~1400m 的阴湿山谷、溪边林下,土生或生石上或石隙。

分布于赤水、荔波、独山、罗甸、望谟、镇宁、晴隆、惠水、龙里。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2、熟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及作用特点;了解中药药性的现代知识。

【教学方法与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

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前人用药的现代科学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还可更加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常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为“四气五味”。

(一)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医传统认识①概念又称四性(four properties),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

四气中、温一热(大温)、寒—凉(微寒)药性相同而程度不同,故四气也可看作寒(凉)、热(温)二性。

另:平性—药性平和,偏温偏凉之性不很明显,实际上平性药也有偏于温或凉的药物,称为微温或微寒,基本上属四气之内,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②由来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来概括的:凡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也是中医辩证用药的重要原则。

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临床获得的不同疗效,认为中药有四种药性——“寒、热、温、凉”。

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

寒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的药物)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等功能的中药)从现代医学角度怎样认识“四气”,我们认为“四气”乃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

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描述“四气”的文献见《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

”可见,在临床中,对于药性理论的认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四气又名“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

四性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了中药研究热点。

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重新定义“四性”的概念,即是具有纠正机体寒证或热证内在活性的一类中药。

具体表现在:寒凉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反之,温热药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欧阳兵[1]提出的“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

他认为四性属性相同、功效相近的中药理论上应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

“性效谱”即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

近期的相关研究显示,中药的四气属性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并总结出如下规律:温热药多含有生物碱类、挥发油;寒凉药多含有蒽苷、皂苷等苷类成分及薄荷脑。

此外,中药中锌、铜含量高者其药性多寒凉,反之则药性多温热。

由此可见,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含量多是中药药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2 五味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味道,也是对中药的功效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研究表明,五味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存在着联系。

金勇[2]选用60味涵盖所有性味归经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给小鼠服用,结果发现“五味”作用之间表现为各种药性影响各器官组织的性质(兴奋或抑制)及其强弱的不同,“五味”的作用主要影响间脑、大脑、小脑、脊髓、肺脏、肾脏、胰腺、头颅骨等器官组织,对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较小。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 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 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 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 所不同。
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
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 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 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 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临床药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特性。

中药在临床药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药性研究对于临床用药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

一、中药药性研究的意义中药药性是指中药在人体内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效应。

了解中药药性有助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而中药的功效与药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药性研究在中药药物的研发、配伍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药药性研究的方法1. 宏观研究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常见中药的特点和功效,通过观察、实验以及理论分析,总结中药的药性特点。

例如,苦寒之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甘平之药多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2. 微观研究方法: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药物代谢研究等,揭示中药药物的药性机制。

通过研究活性成分的结构与作用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中药的药性。

三、中药药性的分类与特点中药药性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并根据五味的分类系统进行细分。

每一种药性都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方向,例如,寒凉性的中药常用于清热解毒,温热性的中药则常用于祛寒散寒。

中药药性研究的特点是综合性和整体性,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中药的性味特点,与疾病的特征相结合,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四、临床药学中药药性的应用1. 药物研发:中药药性研究可以为新药物的筛选和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中药药性,可以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从而在药物开发的早期就进行优化。

2. 药物配伍:中药药性研究对于中药的组方和药物配伍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药性的中药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制约,通过药性的配伍可以增强药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3. 临床应用:中药药性研究可以指导中医师在临床上的用药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药药性,中医师可以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中药药性研究的挑战与展望在中药药性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如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足等。

【推荐下载】关于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推荐下载】关于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关于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关于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尹俊涛【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方法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

结果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结论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理作用中药药性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1]。

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总结、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2]。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用药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坚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更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某种药物的反复应用使我们观察到了其疗效并逐步认识到了它的性质,再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概括,总结出药性理论,可见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临床实践[3]。

1 问题的提出中药药性理论作为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在中药的应用和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临床应用结果的内容又反过来完善了药性理论[1],但后一部分相对要少得多。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必定要与现代科技交融,也进行了多种尝试。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计量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规律。
知识图谱
利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中药 药性理论的知识图谱,展 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结构和 关联关系。
05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中药药性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解毒药
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等,通过清热、解毒的 作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特殊的治 疗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中 药药性理论中指导药物应用的重要原则。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中所含的化学 成分密切相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 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 引言 •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方法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 中药药性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 要意义。
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02
探讨中药药性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揭示中药药性作
用的生物学机制。
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体系
03
制定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
价体系,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 究,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摘要: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指的是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和性质,如寒、凉、平、温、热等不同属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药理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中药性质和人体状况的综合分析,为中药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特点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这些特点使中药应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中药药性理论的应用包括药物配伍、药物制剂和药物调配等方面,为中药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未来,应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属性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理论认为,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与其自然属性有关,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味特点和药理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中药药性的特点来进行配伍和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属性和特点,其中性指中药的温度和寒热性质,味指中药的味道和化学成分,归经指中药对人体经络的影响。

这些属性和特点决定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具有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综合性是指中药药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中药的性味、功效、药量等;动态性是指中药药性随着时间和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类型和病情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1.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包括中药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已逐渐从经验性的认识转化为系统性的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6 期2020 Vol.7 No.6191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孙 洋,徐思思,罗娴婷(武汉市中医医院综合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14)【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为从事中药药理作用的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首先提出中药药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当今社会对中药药性的研究状况,其次基于临床研究介绍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理论可行性。

结果 本文通过举例更加生动形象的分析中药理论作用的中药理论,最终介绍了笔者的未来展望。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了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对于研究中药药性具有很大的作用,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人员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药;药理;作用;药性理论【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6.191.01中药药性高度概括了中药药性中的性质和功能,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四气以及归经等,中药药性蕴含了中国几千年人们实践过程中的智慧,记载了许多药性的经验并经过后人的整理总结,在这基础上进行发展之后形成一般理论,随着社会发展逐渐的对其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中药药性理论体系,在这几千年来一直应用在临床中来治疗人们身体。

1 问题的提出在医院中药临床中往往是由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指导其发展,且不断推动着中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药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又可以来完善药性理论。

中国现代科技技术发展迅速,当然,中医药也不能独自发展,必须结合现代技术才能使中药药理论和中药药性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

但是这种结合从未有过,且差别很大,结合难度也很大。

中医药强调的是疗效,且优势明显,要想使中医院为整个人类做出贡献就必须将中医药发展到国际上来,但是实现这样的发展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武器,以中医药学理论作为指导,对中医基础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过程,如果成功有利于促进中医快速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中药理论现代化的先导,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这也是使中医药理与药性走向世界的基础。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发表时间:2017-10-30T14:20:34.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李玥[导读] 探讨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 20005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和基于临床药理学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展望。

结果: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已经延伸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领域;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与药效、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药药性具有明显的化学属性和生物属性,同时受到环境因子、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药性在环境、药理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故需要进一步了解、分析和掌握基于重要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关键词:中药药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向中药发展历史悠久,在我国医疗领域中的地位很高,具有自身的性能,不但反映独特的药物性质,还反映出独特的药物特征,使中药药性成为中药性质与功能的概括。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药药性还可以从广义方面来理解,中药药性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性质及功能,在中医学中还包括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功能主治”和“配伍禁忌”;而狭义方面则包括了温、热、寒、凉四中药性[1]。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记载中药药性的书籍,在后面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相继记载于《药性论》《药性本划》等药性专著中,足以见得中药药性对中医发展的重要性,中药药性理论更是在中医临床用药中起着主导思想的作用。

故基于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性,本文作者查阅多个文献,结合现有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相关资料,对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理论研究进行探讨。

1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现状1.1化学成分研究现状中药的内部元素很多不同元素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联,而这些关联会使中药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的药性,例如比较温热的中药,一般都含义去甲乌药碱,这就能够使中药产生了肾上腺素能-兴奋剂,进而释放出热量,使中药发热;部分中药药性含有挥发油,使该类中药容易挥发,不利于长期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也不能直接使用热水进行冲泡;甘平药物的化学成分相比较而言较多,不仅仅包括了很多糖分,还包括了很多氨基酸和蛋白质;苦寒药物内部包括苷类成分与生物碱等化学成分,总之不同重要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并且这些化学成分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2]。

研究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研究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研究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摘要:中药药理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为进一步推动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使得中药药性理论朝着科学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离不开中药临床实践的支持。

中药药性的临床实践能够为中药药理理论提供相应的数据、疗效等,是中药药理的来源,此外,也是检验中药药理理论和药性理论的根本标准。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分析了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理;药性理论引言中药药性指的是中药本身所具有的性能,能够将中药的若干特性和性质反映出来。

中药药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中药药性的广义为“归经”、“毒性”、“配伍禁忌”、“四气”、“五味”、“功能主治”、“升降浮沉”;中药药性的狭义为温、凉、热、寒。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中药药性的记载,并经过千年来先人的经验累积以及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极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1中药药性理论分析1.1中药药性理论概述中药药理的核心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也是中药重要的基本性质,高度凝练中药具有的特性。

中药药理是重要药性的理论基础,药性反映了中药药理的本质特征,两者是相互统一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特色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1.2中药药性的现代药理研究1.2.1化学成分研究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与中药药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对于不同的中药其内部化学成分也是不相同的,并且由于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不同,使得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如某些温热药物中所含有的去甲乌药碱能够起到促进肾上腺素能β-兴奋剂样的作用,类似于祛寒药的某些作用,辛温药物中一般含有挥发油,甘平药中以糖类为主要化学成分,其次为氨基酸、蛋白质及维生素类成分,苦寒药中的化学成分多为苷类和生物碱。

1.2.2药理作用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区分的重要标志就是中药药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对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多个学科和角度进行,包括数据统计、化学成分、临床药理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 . 1 化 学 成 分研 究 中药 内部 的化学 成分和 中药药 性具有 一 定的关联 ,如 些 温热药 物 ( 附 子 等 ) 含 有 去 甲乌 药 碱 ,其 能 够 产 生 ’ 肾 上腺素能 . 兴奋剂样的生理作用 ,而一些辛温药药物则 多半 含 有挥 发油 ,甘平 药物 内部 的化 学药物 不但含 有较 多的糖 分 ,还 含有氨 基酸 与蛋 白质等 ,苦寒 药 内部 的化学成 分主 要为 苷类成 分与生 物碱等 。不 同 中药 中含有不 同 的化 学成 分,并且这些成分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 同。 1 . 2 药理 作 用研 究 温热药 ( 干姜、附子等 )构 成的复方药 ,患者 口服后能 够 恢 复交 感 一 肾上 腺 系 统功 能 ,从 而 达 到缓 解 寒 证 的 作用 , 同 时温热药还 能够促进 患者体 内的多 巴胺B . 羟化酶活性得 到提 升 ,从而促进 生 成儿茶酚 胺 ;寒 性药物 的作 用则 与温 热药 相 反 , 如 石 膏 、 知 母 等 构 成 的复 方 药 可 以减 弱 热 证 患 者 的 交感一 肾上腺系 统功 能,从而 弱化患者体 内的 多巴胺B . 羟化 酶活性…。酸味药物具有较 强的收敛作用 ,其表现在调节神 经系统、抗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甘味药可有效增强机体 的免 疫力 ,补充 机体不 足 ,还 具有抗 凝血 、降血 糖、 降血压等 作用 ;苦味 药则将 具有 强心 、消 炎及抗 菌 的作 用 。此 外 , 中药 药理作 用与 中药 归经具有 一定关 联 ,如 天蝎 、全麻 、 钩 藤 等 中药 均 具 有 抗 惊 厥 作 用 , 该 类 药 物 均 入 肝 经 , 这 一 理论与 中医范畴 中的 “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理论一致 】 。
中药药性指 的是 中药 功能与 性质 的概括 ,其主 要包括 升 降沉浮 、归经 。有毒 无毒及 四气五 味等 。在我 国中药应 用 的 发 展 史 中 ,很 多 伟 大 的 药 学 家 为 后 世 留 下 了宝 贵 的用 药经 验与 中药药 性知识 ,对临床 用药 的发展 奠定 了重要基 础 。 中 药 药 性 理 论 可 以说 是 中 医 理 论 中 的 一 条 分 支 , 是 临 床合理用药与 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的产 物。 提 。依据 中医药理论 的相关 内容 ,中药临床应用能够将 中药 的功能进行合理 的应用 。随着我 国中药药理研究 的不断深入 发 展 , 药理 作 用 与 临 床 应 用 之 间 的联 系 也 逐 渐 加 深 , 而 通 过 中 药药 理 作 用 也 能够 对 一 些 中药 的临 床 应 用 状 况 进 行 推 断 。 目前 ,药 性 理 论 研 究 已经 成 为 可 以体 现 中医 药 理 指 导 思 想 及 融合现代化 的科学 内容最佳 的研究手段与方法 。中药功能本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பைடு நூலகம்3 71 8
J o u r n a l o f CHni c a l Me d i c a l
2 0 1 5年 6月 C第 2卷 第 1 8期
J u n . C 2 0 l 5、 b1 . 2No . 1 8
探 讨基 于 中药 药理 作 用 的 中药药 性 理 论

身的现代反映就是药理作用 ,因而 中药药理作用与 中药药性 功能之前应 当具有很深 的关系 ,由此可见 ,应用 中药药理作
用 来 研 宄 中 药 药性 理 论 具有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3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展望
应 用 中药药理 作用 研究 能够借助 微观 指标对 中药 进行 定性定量 分析 ,从而 赋予 中药更 多的客观 指标 ,这就 能使 研 宄结 果具有更 高 的科 学性 。随着 中药 药理作用 研究 成果 的不断 积累 ,逐渐扩 大 了中药材 原有 的应 用范 围与应 用功 效 ,并且 将药物 的更 多功效 挖掘 出来 。例 如 ,经 临床 药理 学研究 发现 ,大黄还 具有利 尿 、消食等 功效 。此 外 ,中药 的应用 与发展 主要来源 于 中医领域 中的基 础理 论 ,所 以 中 药 在应用 时经 药性理 论科学 指导后 ,其在 药效 发挥方 面更 具 有整 体性 与客观性 。 由于 任何 药理对应 的疾 病类 型都具 有 一定 的病理 指标 ,所 以中药在 药效方面 具有针 对性 与客 观 性 ,而在发 展过程 中则 能体现 中西医 结合性 。应用 药理 主 要原 则是辨 病 ,应 用药性 主要 原则是 辩证 ,这一 点能体 现 在 中药 应用 时 不但 要 充 分 考虑 到 药 理 与药 性 的有 机 结 合 ,还 要 使 药 理 与 药 性 的优 势 相 互 弥 补 , 从 而 达 到 中 药 临 床 药物 应用 的最佳疗 效 。由此可 见 ,中药药理 与药性 的结 合 应 用 , 不 但 能 够 体 现 出 中 西 药 的 相 互 作 用 与 联 系 , 更 体 现 出 了 中 西 医在 临床 上 的共 通 之 处 。
郑碧 莹
( 黑 龙江 省 桦 南 县 县 医院 西 药 局 ,黑 龙 江 佳 木斯 1 5 4 4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基于中药药理作 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 究的优 势与特点。方法 在 分析 当前 中药药性理 论研 究中存 在的各种 问题 的基础上 ,探 讨现有研 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同时对基于 中药药理作 用的重要 药性理论 提 出 的可 行 性进 行 探 讨 。结 果 运 用实 例对 本研 究的特 点进 行 分析 ,并提 出基 于 中药 药理 作 用的 中药 药性 理 论 的发展方向。结论 在 当前 中药药学研 究领域 中,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研 究中药药性的理想方法。 【 关键词 】中药药理作 用;中药药性理论 ;研 究方 向 【 中图分类号 】R 2 8 5 . 1 ・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1 8 . 3 7 1 8 .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