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实现“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
民生七有目标内容
民生七有目标内容
民生“七有”目标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幼有所育,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茁壮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已经实现了普及普惠目标。
学而所教:
教育是百年大计、民生之基。
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普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劳有所得: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
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制度改革创新。
病有所医:
减轻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
把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让病有所医的民生答卷更加暖心。
老有所养:
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牵系百姓民生的福祉。
加强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加大公办养老机构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公建民营管理模式,加强监督管理,明晰权责关系。
住有所居:
我国在住房领域将继续保持政策定力,为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将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居住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需要。
弱有所扶:
将低保、特困、老年人、儿童等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时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七有”筑起民生建设新高地
2018·7“文•李永胜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正确处理民生问题,是保障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关键。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持续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民生影响民心,民心维系国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动诠释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七有”立足于基本国情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众多发展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严重滞后民生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有”民生建设目标,正是我党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剂良药,充分彰显我党对“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视,更表明我党实现“平衡且充分”发展目标的决心。
二、“七有”强调问题导向强调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
新时代的“七有”民生建设目标提出,切实体现我党坚持以“问题导向”构建社会治理格局的治国方略。
“幼有所育”,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均衡发展。
标准化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弥补过去我们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不注重幼儿园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短板,进而完善我国义务教育体系。
“学有所教”,缩小不同区域的教育差距。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弥补不同区域教育差距过大的短板,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依然是硬道理。
离开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但我们今天所要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的发展,要防止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更要防止跌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陷阱。
所以说,千道理、万道理,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大道理。
从当前的发展阶段看,这个大道理有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要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第二个要点是,要围绕人们生活消费的新变化调整生产、发展经济,努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产品,特别是注意适应中等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消费的快速增长;第三个要点是,要解决好在买方市场和商品充裕条件下新的结构性短缺,这些新的结构性短缺往往集中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领域,难以单纯依赖市场满足供给,必须辅之以社会政策,比如蓝天白云、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比如低收入者的住房,等等;第四个要点是,改善民生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不切实际地给老百姓画饼,要防止福利民粹主义绑架民意,要倡导艰苦奋斗,倡导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因此,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解决民生问题要以保基本为主,并与补短板结合起来,突出解决一些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更多要做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保基本主要涉及的是六大民生领域:在收入和消费方面,要推动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在教育方面,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特别是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提高农村青年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促进形成新的人口红利,要适应科技创新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就业方面,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解决好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调控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特别是适应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人民健康方面,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在社会安全方面,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平安中国。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积累:66条必背金句
1.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说明】在正视问题后,提出要求,可作为文章提出核心观点时的理论支撑。
也可以在置于行文结尾: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总论点),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要让“权在用、云在看”。
【说明】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这里的“云”是指网络,让政策透明,能上网的就尽量上网,切实发挥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独特作用。
3.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
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
【说明】幸福是真抓实干而来的,鞠躬尽瘁是本分,是职责。
要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
4.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说明】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法治思维,是必备的申论思维之一。
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说明】“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人民政府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干得好不好要看实际效果,最终由人民来评判。
6.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说明】推进……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主题教育。
7.简政放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说明】体现的是简政放权必须落到实处,展现的是态度和决心。
8.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决不辜负人民公仆的称号。
【说明】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9.让群众少跑腿,还能够办成事。
【说明】主要用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简政放权,比如通过网络办事等来减少“跑腿”。
10.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说明】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为提岀观点时的理论支撑。
1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年大计,生态文明为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幼有所育
B.劳有所得
C.学有所教
D.病有所医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365时事政治网。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漫画试题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项选择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漫画试题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项选择题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下列措施中,体现公平要求的是()①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均等分配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③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2.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如图漫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利()①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彻底消除城乡差别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3.目前,全国30个省份均已出台各自的户籍改革方案且全部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改称为“居民”。
这一做法 ( )①更好地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③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④会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4.《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保障从入学到大学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这样做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努力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举措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全部都能上大学③有利于贫困学生“有学一定上,上学必有成”,彻底改变贫困家庭命运④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公平被提及十二次,足见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这是因为 ( )A.公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B.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C.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D.公平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机遇和命运【答案】C6.考试作弊现象在期末考试中比较常见,甚至屡禁不止。
从“七有”到“七好”促进民生优质均衡发展
从“七有”到“七好”促进民生优质均衡发展作者:高朋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01期近几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提出,要促进民生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从“七有”到“七好”的跨越,其中也进行了不少创新性探索和进一步的战略思考,认清现状、分析问题、谋划未来,对民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七有”内涵的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领会十九大精神,对“七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识体现在:首先,“七有”的核心要义是更均衡的民生保障。
从“五有”到“七有”的转变,意味着民生保障领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其背后反映出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覆盖面更广泛且更均衡的民生保障。
其次,; ;“七有”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和改革。
在我国现阶段,“七有”的实现有赖于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要真正实现“七有”,推进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路径。
最后,“七有”的主攻方向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抓手是切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及城乡间的配置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现象。
在“七有”民生保障框架下要更加注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以“七有”为视角:顺义区民生领域发展现状育幼领域,优孕优生服务持续改善。
儿童健康服务不断完善。
儿童关爱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困境儿童保障服务有序开展,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持续加强。
儿童服务设施保障逐步加强。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
儿童福利设施不断建立健全。
学前教育服务不断改善。
全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高速增长,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基本实现。
; ;教育领域,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近10年来,全区不断加大教育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区教育总投入年平均增长近20%。
教育总规模持续扩大。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教育公平持续改进。
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20讲 在发展4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十讲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根本目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年就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我们党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
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幼有所育——学前教育
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幼有所育——学前教育很多考生已经进入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
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申论备考不能少,中公教育为考生陆续提供整理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解析。
请考生及时关注。
【背景链接】党的十九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幼有所育,就是对0—6岁儿童的养育、抚育,既是保育,也是教育,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早期的养育状况将对儿童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9年5月,国办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到2025年,基本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
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学前教育还存在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等突出问题,“入园难”“入园贵”仍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提出观点]推动“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既关系到亿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权威论述]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作者:左宁林媛李肃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4期摘要:“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党十九大报告中新增的两项内容,更加全面的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改善民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起到重要的意义。
其中,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大问题,我们必须办好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落实好相关的特殊教育,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实现“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理想目标。
然而,当前学前残疾儿童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幼儿园内条件、教学的经费以及教师的待遇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需要处理的问题。
同时,如何确定教学的理念及方式,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角度出发,对学前残疾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前学前残疾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理清教育思路,最终促进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学前教育;残疾儿童;问题一、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十分重视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就目前我国学前残疾儿童教育而言,仍然存在许多的教育发展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这些教育问题,势必会阻碍学前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理想目标,它将学前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学前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并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
下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现阶段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目前学前残疾儿童教育而言,国家缺乏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支持,一些残疾儿童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获得充分的保障。
同时,对残疾儿童的鉴定工作缺乏有效地鉴定标准,使得残疾儿童无法得到应有的特殊教育[1]。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反映了现行特殊教育法律还不完善,相关特殊教育无法落实到位,从而影响到了残疾儿童就学的问题。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有两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
这两个理念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旨在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幼有所育”强调在儿童幼年阶段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个理念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儿童教育的高度关注,认识到幼儿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弱有所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支持和帮助。
这个理念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地区的学生、残疾人等,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弱有所扶”的理念,我们要努力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自我价值。
在实施“幼有所育”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幼儿教育。
政府加大了对幼儿园的投资力度,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幼儿教育政策,包括规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
“幼有所育”也体现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上,很多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
在实施“弱有所扶”的过程中,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弱势群体的教育。
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了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
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如提供贷款、提供奖学金等,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扶贫政策,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的实施中。
很多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通过捐款、捐赠教育资源、志愿服务等形式,为幼儿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这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1. 引言1.1 概述“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于弱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关怀和支持,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幼有所育,意味着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弱有所扶,意味着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且获得应有的帮助和照顾。
这一理念不仅仅是为了保障个体的权利和福祉,更是为了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在当今社会,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和责任,不仅是因为道义和人道主义的考量,更是因为这种关怀和支持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和政策措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
2. 正文2.1 历史背景在古代社会,关于“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孝悌为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思想,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而在《孟子》中也提到“父母教子,何难之有”,强调了教育对幼儿的塑造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尤其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的重视也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加剧,对于幼儿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全民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受教育”。
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人们对“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的意识逐渐增强,从古代的家庭教育至今日的国家政策,这一理念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幼有所育”的重要性“幼有所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在幼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一种社会理念,指的是要保障儿童、弱势群体的权益,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关爱和支持。
这一理念的提出,源自人类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也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责任。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为儿童和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来谈谈“幼有所育”这一理念。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有所育”就是要保障儿童在幼年时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这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对儿童的营养保健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和保障工作,不断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年时期得到优质的教育。
“幼有所育”也包括了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保障。
儿童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也是未来的希望。
社会应当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加强对儿童营养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儿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儿童健康意识,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保健服务和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除了“幼有所育”外,“弱有所扶”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弱势群体包括了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在社会中他们往往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弱有所扶”就是要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现代社会,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加大了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标准,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加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就是要关爱和支持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
弱势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困扰。
社会应当重视对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5期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每年全国两会,民生话题热度最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领域的民生需求。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始终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健康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建成健康中国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关切的热点和难點,应依据客观规律、把握发展趋势,统筹全局、兼顾长远进行部署和推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发凸显,也越发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房住不炒”定位到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从住房保障到供应体系建设,从易地搬迁扶贫到棚户区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大力推进。
夯实民生幸福的制度体系基石
夯实民生幸福的制度体系基石作者:李宝会来源:《唯实》2020年第03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制度体系的基石作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事业显著改善,谱写了“百姓富”的崭新篇章。
幼有所育:呵护好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
“幼有所育”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
江苏把“幼有所育”摆在突出位置,注重提供优质资源,改善基础硬件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热切期待。
一是幼教及老师群体规模明显扩大。
2018年,江苏省共有幼儿园7222所,在园幼儿数255.6万人,教职工26.5万人,分别是1950年的8.6倍、53.3倍和132.5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全面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入园难”得到缓解,2018年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提高到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7%,优质幼儿园覆盖率为89%。
二是儿童福利事业持续加强。
2018年,全省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个,救助未成年人1250人次,成为未成年人温暖的港湾。
三是孤残儿童得到有效保护。
2018年,开展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有292个,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达22715人,比2017年增加1442人;孤儿家庭收养人数为1550人,孤儿家庭收养率达16.1%。
学有所教:筑牢民生幸福之基教育是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
江苏始终坚守教育强省战略不动摇,启动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
一是基础教育地基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弱有所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保护。
对于残疾人工作,报告特别作出了何种指示?[单选题]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正确答案)提高残疾人素质,加强残疾教育服务推进残疾人就业,加强残疾就业服务创造无障碍环境,加强残疾无障碍服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帮助安排我国有残疾的公民的_____、_____和_____。
[单选题]劳动、生活、教育(正确答案)就业、康复、教育工作、休息、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3.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_____和其他残疾的人。
[单选题]全部残疾部分残疾多重残疾(正确答案)潜在残疾4.残疾标准由_____规定。
[单选题]医疗机构国务院(正确答案)当地政府残疾人组织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_____的权利。
[单选题]同其他公民平等(正确答案)低于其他公民部分公民部分公民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全社会应当发扬_____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单选题]尊老爱幼人道主义(正确答案)爱国主义公平主义7.国家鼓励残疾人_____,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单选题]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正确答案)自重、自爱、自主、自治自谦、自律、自助、自足自制、自勉、自觉、自知8.为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国家将每年5月的_____定为全国助残日。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这一理念在我国古代就有了相应的体现,体现在对于儿童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上。
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更是被提倡和强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我们来谈谈“幼有所育”。
幼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良好的儿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倡“幼学早令”、“童生未学,壮不行远。
”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幼有所育”的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目前,我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进幼儿园教育普及化,为儿童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得“幼有所育”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
我们来谈谈“弱有所扶”。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残疾人士、老年人等。
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使得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古代中国就有着“养老送终”、“扶危济困”的思想,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如今,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和扶贫开发项目,以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助力残疾人士的康复和就业,以及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福利。
这些措施体现了对于“弱有所扶”的重要理念的认可和践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一种强调人文关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理念。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更是被提倡和强调。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而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则是社会进步、国家和谐的重要保障,是一种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提高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的质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做到“幼有所育”。
第二,要加强对各类弱势群体的帮扶和关爱,制定更为完善的相关政策,并且确保政策的真正落实和执行,切实做到“弱有所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实现“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作者:孟苗苗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4期摘要:十九大中“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是全新的提法。
“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 面临的主要难题有:0-2.5岁前入园前儿童托幼问题;适龄2.5岁-3岁儿童享受优质、优惠的学前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生存型贫困;贫困弱势群体的代际传递等。
主要原因:制度、政策制定不合理及社会改革;主要对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公共价廉质的幼儿园和社会化的家政服务;将2.5岁前托幼教育纳入政府免费学前教育;制度、政策进行变革;转变社会救助手段;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等。
关键词:幼有所育;弱有所扶;难题;原因;对策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是全新的提法,进一步拓宽民生覆盖范围,将幼、弱两个特殊群体纳入其中,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一、幼有所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幼有所育是指6岁前的幼儿能够被很好的照料和教育。
此项民生问题在当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难题:0-2.5岁前入园前儿童托幼问题。
全面两孩政策推行后,幼儿数量增加,给各地学前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前,0到6岁的幼儿数量有1亿多。
要实现幼有所育,学前教育需要从36岁向两头扩展到06岁,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无遗漏地得到养育、教育。
但是目前基础教育资源相对缺少,特别是学前教育相对滞后,托幼、幼儿园不能满足新增幼儿家庭需求。
2.5岁前的幼儿照顾问题是个非常需要紧迫解决的难题。
过去城市单位、农村公社普遍设立这个年龄段的托儿所机构。
在90年代因改革把这一机构都取消。
而现在市场化的低龄托幼机构发展相当滞后,许多地方发展是空白。
入幼儿园前的低龄幼儿普遍地由妇女、家庭的老年人或者收费昂贵的家政保姆照顾。
适龄2.5岁-3岁儿童享受优质、优惠的学前教育的问题。
2016年,全国各类幼儿园数量为24万所,幼儿数量为4413.9万人,相对于2012年增长了32.6%和19.8%。
全国学前幼儿园毛入园率达到77.4%,比2012年增加12.9%,提前达到了全国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的2020年70%的指标。
现在,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不是上不了幼儿园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
这仍是普通老百姓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仍然不平衡。
具体表现在东西部区域、城市和乡村、收入层次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学前教育在整体上也存在发展不充分的情况。
在办学经费、教师编制、办学政策、理念等较为滞后。
幼有所育要求为适龄儿童给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还有优质的学前及家庭教育。
2020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达到80%。
这个目标很难实现,适龄的儿童中,农村儿童数量最多。
农村教师数量少、教学水平低,班级学生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增多,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受教育、安全问题严峻。
二、弱有所扶中弱的界定范围及面临的主要难题(一)弱有所扶内涵是帮扶生活窘迫和处于发展困境的群体,即弱势群体。
与优势群体相比,弱势群体通常因缺少竞争力、适应力差、生活能力欠缺或环境因素,在各种情况会被歧视,获得收入少,社会关系少,发展能力低。
目前根据研究通常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种: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
生理性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生理性的,如年龄衰老、重大疾病等,典型人员是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社会性弱势群体是社会性的因素造成的,如裁员下岗。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是社会性的。
而社会性的弱势群体按形成的原因又主要有三类:一是经济条件的因素。
这个群体收入较低,工作不固定,保障水平低等等。
比如城市里的农民工及城市穷苦人。
这是人数最多的部分。
二是按社会原因,此类群体社会地位被边缘化,社会融入度低。
比如一些职业虽然收入高,觉得被社会边缘化,比如小企业主、中低收入城市白领、非正规就业者;还有女性就业者、失独老人等。
三是权益受损的原因,个人的权利权益受侵害。
典型的是涉法拆迁等上访者,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等。
(二)弱有所扶面临的主要难题。
发展型贫困取代生存型贫困,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我们国家基本上脱贫的主要对象是一些处于温饱线上挣扎的极端贫困人群。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解决贫困问题,许多人已经能温饱远离绝对贫困。
绝对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已经不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应该特别扶持的对象是存在自身和家庭发展问题的人。
要解决发展型贫困,也就是因个人能力问题和外部社会条件变化缺少发展的机会。
发展型贫困的脱贫问题比生存型贫困的脱贫更困难。
不公平问题引发的相对弱势心态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迁,人们的心理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了,生活水平较过去明显提高了,但是不同人、不同地域之间收入的差距也迅速拉大。
特别是部分高收入群体借助政策或者法律的漏洞,迅速致富。
而且部分迅速致富的群体在社会上的炫富或者歧视低收入群体的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巨大的反感甚至仇恨。
低收入群体心理上接受不了部分高收入群体这种非正常途径致富,认为社会缺少公平,相对来将感觉自己应有的机会和权利被剥夺。
整个社会都被这种负面心态影响。
贫困弱势群体的代际传递问题需要破解。
弱势群体的子女也就是他们的下一代很难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很难提高自己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因为弱势群体的家庭缺少各类资源,包括社会关系资源、经济基础资源、人力素质资源。
这些资源的缺少,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在起点上起步低,很难收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进入社会竞争后,弱势群体的下一代缺少各类资源,因而相对于强势群体家庭的下一代,缺少竞争力,很难获得高收入的工作职位,收入少,社会影响力低。
三、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面临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政府相关制度、公共服务配置改革缺少配套性和社会性别平等视角的前瞻性。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时间快,缺少试点推广的阶段,政策出台后,相关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才开始,很难适应新的需求。
拥有幼儿的家庭要承担大量的育儿成本。
(二)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投入相对少。
学期教育未能成为义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过去单位和农村公社成立的托儿所被取消,政府把照顾幼儿的责任转移到家庭。
(三)大多数城市弱势群体工作的行业多为收入低的服务业、工厂制造业等。
这些人家庭人员普遍较多,收入低。
而这些弱势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技术层次普遍较低,仅能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而且不少家庭有生大病的成员,因生病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迅速致贫。
(四)制度、政策原因及社会改革。
制度制定后会制约不同群体发展的机会。
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未能有效缩减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改革等原因,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收入很难得到有效提高,使得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难以解决。
四、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实现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兴办2.5岁前收费低廉而服务优质的公立托儿所;学校解决早餐。
对于贫困地区的分布较为集中的幼儿园进行集中扶持。
加大对幼儿园的财政支持和提供相关税收等优惠政策。
增加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提供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支持。
(二)将2.5岁前托幼教育纳入政府免费学前教育内。
为了推进国家的全面两孩政策的全面落实,2.5岁前幼儿的照顾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如果能将这个托幼教育纳入政府的义务教育体系,将会极大地减轻家庭的负担。
部分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地区可以率先试点,建立这种公立性质、政府投入的托幼机构。
采用全日制、半天制或者小时制等多种灵活的托幼方式,适应不同家庭的需要。
(三)要发展公共价廉质幼儿园和家政服务。
政府可以鼓励各单位开办公立幼儿园,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管理运行。
扶持民办幼儿园,以改善民办园的办园条件,给与一定补贴,同时降低民办园的保教费。
此外,政府还可推进月嫂、婴幼儿看护人员的培训,增加社会这方面人力供给。
(四)扶持弱势群体的方式上要向多种措施并举的方向转变。
过去,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时,往往直接给与金钱或者实物上的帮助。
但是这种救助的方式仅能救急而不能救贫。
不能实现弱势群体的生活的彻底长远性的改变。
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果不能让其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其贫困状况。
政府可以从政策上进行支持,开展一些有效的扶贫发展经济项目,让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其中,学习技能,提升自我的能力,最终能够依靠自我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融入主流的社会生活。
(五)政府从制度设计上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照。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制定上,要能为弱势群体服务,从制度上进行兜底,解决其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
减少制度的漏洞,使真正弱势的群体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
重点加快各类制度改革。
如在教育制度上,要更加注重公平,让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更多的教育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要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从制度安排上要能保证公平性。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部分高收入群体,要通过税收等措施,使其收入能够转化为为社会服务的财富。
[参考文献][1]张烁潘跃.十九大报告为什么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N].人民日报, 2017-11-10( 22 ).[2]刘怀丕.“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篇民生大文章[N].新华每日电讯社2017-10-21.[3]百度百科.弱势群体[EB/OL].https:///item/,2017-11-14.(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山东德州 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