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洱海是中国云南省大理市的一片淡水湖泊,被誉为"云南明珠"。
作为中国重要的湖泊之一,洱海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已经对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防止洱海水体受到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和拓展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要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对洱海流域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
要推动洱海流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要减少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推广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
特别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洱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要加强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有机农业、种植养殖一体化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
要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洱海流域的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要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对洱海流域的认同感和保护意愿。
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的研究对于提高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
关于洱海流域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思考
大 理市 牢 固树立 “ 态 优先 ”的农 业发 展 理 念 ,紧 紧 生 两 全 州生 态文 明建 设 试点 县 。加快 推进 以环境 保护 治 理和 生 围绕 以 “ 保护 、两 开发 ”为 核心 的 滇西 中心 城 市建 设 目 态建 设 为重 点 的洱 源生 态文 明 试点 县建 设 ,是洱 源 发展 道 标 ,大 力发 展高效 生 态农 业 ,通过 调整 农 业产 业 结构 不 断 路 的必 然选 择 。洱 源县 以洱 海保 护 治理 工作 为 中心 ,实施 提高 农 业生 产效 益和 农业 景观 效果 。近年 来 ,大 力发 展 园 七彩 云 南保 护行 动 ,舞 活全 省农 业 循环 经济 试 点县 建 设龙 田化 、清洁 化农 业 ,推动 传统 农业 向现 代 农业 转 型 ,以 实 际行 动 贯彻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为 新农 村建 设插 上 了腾 飞 的 头 ,其主要 做法 是 : 翅 膀 。近年 来 ,大理 市通 过 积极 开展 农业 项 目建 设 ,全 市 11以改 善环境 为 目标 ,推 进生态 屏障 建设 . 巩 固天然 林 保护 、退 耕还 林 工程 实 施 成果 ,努 力 加快 农 业 基础 设 施 不 断改 善 ,农 业 综合 生 产 能 力进 一 步提 高 , 为全 市农 业转型 升级奠 定 了基 础 ,其 主要做 法是 : 农 村 户用 沼气 池和 太 阳能 中温 沼气 站 的建 设 ,加快 农 村能 2 1 田化 建设 改善 了生态环 境 .园 源 替代 ,降低 森林 资源 消 耗 。鼓励 和动 员全 社 会 力量 ,积 大理 市坚 持把 园 田化项 目建 设 作 为增 强农 业 基础 和 加 极 开 展植 树 造 林 、封 山育 林 、四旁植 树 和 宜 林 灭荒 行 动 , 经过 综 合 治理 后 的 突 出抓好 水源地 森林 和入 洱海河 流河道 防护 林保护 和建 设 , 强 农 业生 态 环境 建 设 的 重要 工 作来 抓 , 海西坝 区 ,全 市累计 新建 和完 善机耕 路 2 9条 、长 l . 5 13万 提 高森 林覆 盖 率 。高质 量 完成 集体 林权 制 度改 革 ,调 动林 米 ;沟 渠 2 9条 、长 1 . 8 58万米 ,建 成 吨粮 田 1 .4万 亩 。 26 农 积极 性 ,大 力发 展林 果 业 。 到 2 1 0 2年 ,全 县种 植 核桃 已初 步形 成 了 “ 田成方 、渠 成 网 、树 成 行 、路相 通 、旱 能 7 0万 亩 ,华 山松 4 0万亩 ,梅果 l 亩 ,不断 增加 森林 资 2万 灌 、涝能 排 ”的园 田化格 局 。园 田化 项 目建 设 的开 展 ,既 源蓄 积 量。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式研究对于流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云南省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流域、耦合模式、洱海流域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过度的经济增长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资源的匮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流域是一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区域,由水系、土壤、气候等要素共同组成,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空间单元。
流域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幸福,因此,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洱海流域位于云南省东部,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
因此,以洱海流域为例,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式,对于加强流域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的概念和理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是指在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动态关系模式。
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
其中,生态系统提供了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生态服务等功能,为经济系统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系统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即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洱海流域地处云南高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周边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经济区域。
长期以来洱海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一直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一、洱海流域的经济现状洱海流域地处云南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旅游资源,因而旅游业一直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洱海周边地区还种植大量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农业发展也比较发达。
洱海流域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锰、磷、钾等,工业也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
长期以来,洱海流域的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由于过分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源减少、土地沙化、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工业排放、农田施肥和农药使用,导致洱海水质恶化,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洱海流域地处云南高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洱海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中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导致了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破坏。
洱海水质恶化严重。
由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排放等原因,导致洱海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部分地区已经无法适应鱼类的生存,水中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
洱海周边的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过度的伐木和过度放牧,导致了植被的破坏,草地沙化现象严重,导致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的产生。
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的增加,洱海周边地区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增加,导致了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洱海流域的经济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需要寻求一条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路径。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加强土地的植被恢复,减少草地沙化现象,改善洱海的水质。
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源向环保型和绿色产业倾斜。
关于洱海流域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思考
关于洱海流域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思考
洱海流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下是一些思考。
1.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为了保护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应该减少对土地、水和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发展农业应该注重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推行有机农业、集约种植和循环农业等模式,从根本上保障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
2. 发挥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洱海流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洱海豆腐、洱海红茶、洱海培根熏肉等,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品牌推广等方式,打造良好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综合利用资源,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洱海流域的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单一、小规模问题,不能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资源,影响着经济效益。
应该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等形式,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建立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更具规模化和现代化。
4.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洱海流域是一个高海拔、寒冷的地区,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注重科技支持。
本地企业、农民和政府携手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科技和资源,推广高科技农业技术和研究成果,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同时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之,洱海流域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品牌建设、产业链整合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通过共同努力,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洱海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洱海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系统遭遇了严峻挑战。
洱海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解决洱海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研究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通过深入分析洱海流域的经济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为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洱海流域作为云南省的重要经济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路径,深入分析影响该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对策。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洱海流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了解其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2.探讨影响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导向、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因素;3.提出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路径,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4.针对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指导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洱海流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重要水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洱海流域的经济生态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洱海流域的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改善,旅游业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农业生产也逐渐向生态化、有机化转变,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民共同关注的重点。
洱海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
洱海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摘要:为了将水土保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快洱海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进度,相关人员积极尝试了各种水土保持方法和途径,希望可以在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环境的基础上,改善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洱海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洱海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洱海是我国云南省的第二大高原湖泊,流域面积约为2565平方公里。
在周边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区域人口数量逐渐增多的形势下,洱海的水环境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尤其是1996年和2003年的蓝藻大爆发事件,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了保护洱海水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对洱海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够提高洱海地区的环境保护质量,促进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洱海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一)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洱海流域的水质优良,水量充沛,水生态系统维持着良性循环。
但是,在流域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形势下,洱海流域的水质越来越差,甚至在1996年和2003年出现了2次全湖性的“水华”现象[1]。
自此之后,洱海流域的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湖泊的营养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洱海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过程中,洱海流域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浮游藻类种类减少,密度增加,生物量也越来越多。
以前洱海藻类群落结构以隐藻门、硅藻门为主,而目前却以海藻门为主。
这种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代表着洱海的水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处于快速退化状态。
(二)湖泊的水位与面积发生明显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洱海流域的水位在1973.53--1974.30m之间,湖泊面积也在255km2左右。
但是,在过度围湖造田、围湖养鱼、违规建房等活动的实施下,洱海的水位大幅度降低,面积缩小,湖岸线退缩,湖床裸露严重。
高原湖泊型湿地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大理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关键 词 高原 ; 湖 泊型 湿地 ; 人 居环 境 ;
保 护与发 展
云南 省地处 长江 、 珠江、 澜 沧江等 重要 江河的源头或 中上游, 山高水深 , 高原 湖
泊 群为三大 水 系提供 了宝贵 的水资源补 给。 湖 泊边缘 多为沼泽 地 , 拥 有 丰富的野 生 动植 物资 源 , 形成 涵 养水 土、 净 化 水质 、 降解 环 境污 染的 “ 地 球 之 肾” —— 高原 湿
T h i s p a p e r , t a k i n g E r y u a n We s t L a k e N a t i o n a l We t l a n d P a r k a s a n e x a mp l e , i l l u s t r a t e s
明人 居环境 与湿地 利用的关系, 分析人
居 环 境 的 发 展 策略 , 实践 水 体 治理 与生
h u ma n s e t t l e me n t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p u t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l i v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w e t l a n d , e x p l o r e s t h e s t r a t e g y f o r t h e
s e t t l e me n t s .
K e y w o r d s : P l a t e a u ; L a k e We t l a n d ; H u ma n S e t t l e m e n t s ;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报告【摘要】: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该区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优美的地理地质环境和优雅的人文气息,是个旅游胜地。
但由于经济的过度增长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使得该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并对保护区的环境治理问题提出了相关办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关键字】:保护对象,地理气候特征,多样性,保护对策,资源开发保护区简介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面积79700公顷,198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谈水湖泊及水生动植物、南北动植物过渡带自然景观、冰川遗迹。
本区地处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交汇处,主峰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顶端保存着完整的典型冰融地貌。
区内具有明显的七大植物垂直带谱,保存着从南亚热带到高山冰漠带和各种植被类型,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富有的地区。
本区已鉴定的高等植物有28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同时还是数百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
洱海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水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鱼类31种,其中特有种8种,底栖动物33种,水禽类59种。
此外本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和旅游资源。
苍山洱海保护区集自然景观、地质地貌、生物资源与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特色为一体,在国内比较少见,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1】。
自然保护区类型依据《自然保护区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同时兼属自然遗迹类别,其中包含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质遗迹类型。
因此,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大容量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2】。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典型生态特征和重要科研价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在城市近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自然保护区的典型。
高原湖泊流域民居客栈国内游客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
高原湖泊流域民居客栈国内游客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作者:龙肖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龙肖毅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洱海民居客栈国内游客的生态意识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多数游客的生态意识是肤浅的和片面的,虽然有很强的生态道德情感,却对洱海生态知识了解不足,生态意志的坚决度较高,却只有潜在的责任感,而最终影响到了他们的践行。
文章据此提出提高洱海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建议与对策。
生态意识理念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倡导的。
苏联学者基鲁索夫指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性的总和。
侯明明认为洱海等高原湖泊受汇水流域的影响较大,湖泊面积小,水体置换周期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济日益凸显,而洱海流域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游客的急剧增多,给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客栈管理带来巨大的困惑、冲突和挑战,客栈生态休闲游发展现状与其本质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游客行为管理不当可能危害整个高原断陷湖泊生态系统。
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对客栈(家庭旅馆)进行研究,而对游客的生态意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罕见对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的生态意识调查。
宏扬低碳经济生活,树立客栈绿色旅游品牌,深入了解当前客栈游客的生态意识及其特征,以加强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流域生态平衡,促进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及旅游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洱海民居客栈发展现状考察1985年的大理古城“爱斯花园”是洱海流域第一家私人客栈,1994年4月开业的“四季客栈”是最早以经营为目的注册客栈。
在2001年黄金周实施以后,伴随着体验式旅游、休闲度假式旅游、大众旅游、背包客、驾车族旅游的兴起,客栈体验游及客栈之文化特征日益凸显。
客栈旅游适应了游客休闲体验及生活方式旅游之需要,在洱海区域发展迅速,成为大理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2]。
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环境责任感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在二次旅游创业中,围绕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其中一个重点。
而高原湖泊流域休闲度假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客栈休闲体验游。
日益增加的客栈及其客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
因此,建立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对入住客栈游客的教育,提高其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保护高原湖泊,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章以洱海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力图通过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找到一条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一、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1.洱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内陆高原湖泊之一,是著名的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但是洱海水质依然面临着极大威胁。
在针对洱海污染源的调研中,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当前洱海的最大污染源[3]。
而在洱海流域的旅游开发中,客栈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
截止到2013年底,洱海流域已有1500多家客栈,并且还有部分在积极建设过程中。
在双廊古镇,客栈日平均入住率为95%,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0天左右,远远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1.3天的时间。
2011年,洱海流域客栈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日接待约3000人。
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海流域开展的旅游行为对洱海的影响要更大。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洱海流域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洱海流域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一个重要水域,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洱海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破坏和生态退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洱海流域的经济生态化发展,需要探索一条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
要加强洱海流域的环境保护。
洱海是洱海流域最重要的水体,保护洱海的水质是保护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
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要加强湿地保护,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要推动洱海流域的经济结构调整。
过去的发展方式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这种模式容易带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应该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重点,发展适应当地条件的特色农产品和绿色旅游产品,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绿色转型。
要加强洱海流域的水资源管理。
由于洱海流域水资源丰富,但也容易出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要加强洱海流域的水污染治理,遏制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四,要促进洱海流域的生态旅游发展。
洱海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要加强旅游规划与管理,保护好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洱海流域的生态旅游品牌建设。
要加强洱海流域的生态教育和公众参与。
只有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洱海流域的经济生态化发展。
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心。
要加强公众对环境决策的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洱海流域的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需要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加强生态教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4年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范文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洱海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湖泊,其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对于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对洱海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同类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洱海流域概况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重要的淡水湖泊和生态屏障。
其流域涉及多个县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结构以农业、旅游业为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洱海流域面临着水体污染、生态退化等严峻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受到了挑战。
三、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分析(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当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洱海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应当以生态保护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针对洱海流域的产业结构,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
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增加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的比重。
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洱海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地,其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至关重要。
应当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实施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四)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对于促进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同时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偿。
四、案例分析以洱海流域的某县为例,该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
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基于洱海保护的生物学科环境教育设计与实践
基于洱海保护的生物学科环境教育设计与实践【摘要】洱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洱海的环境现状,探讨了环境教育在保护洱海生态的重要性。
针对洱海面临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洱海保护的环境教育项目,包括实践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的评估。
通过教育成果的展示,展示了环境教育在洱海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总结了环境教育对洱海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环境教育来促进洱海保护工作,为保护我国重要湖泊的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关键词】洱海、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设计、实践方案、评估、教育成果、意义、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洱海的环境现状分析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云南省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旅游资源。
近年来洱海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洱海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周边农业、工业和生活排放的废水。
大量的过度开发和游客涌入,加剧了湖岸带的生态破坏和湖水富营养化现象。
气候变暖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也对洱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洱海的环境现状值得深刻反思,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这一宝贵资源。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生物学科的环境教育设计与实践,可以增强人们对洱海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洱海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1.2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突出。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而环境教育正是为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而产生的。
通过环境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激发起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在保护洱海这一具体案例中,环境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洱海作为中国的高原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非常丰富,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洱海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挑战。
基于洱海保护的生物学科环境教育设计与实践
2.2 生物学科环境教育内容设计
生物学科环境教育内容设计是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核心部分。教育内容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包括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不同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等形式引起他们对洱海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对于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生物标本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洱海生态系统,同时引导他们思考环境问题,并设计相关实践项目加强保护意识。对于大学生,可以开设专业课程,让他们深度研究洱海的生物喻。洱海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和灌溉水源。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洱海意味着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
洱海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的重要景点。保护洱海意味着保护了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保护洱海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议题。洱海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行动,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这一美丽的湖泊和其周边的生态环境。
教育内容设计要紧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了解洱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并探讨人类活动对洱海环境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洱海的生态环境与其他地区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教育内容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设计各种环境保护项目,如开展清洁洱海行动、植树造林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保护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环境教育内容设计应该是多样化、实践性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模式研究-以洱海为例
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模式研究-以洱海为例
胡琦敏
【期刊名称】《云南水力发电》
【年(卷),期】2022(38)6
【摘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一直以来是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云南采取革命性措施全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以洱海保护治理为例,阐述洱海保护治理相关理念以及工程措施,分析洱海保护治理问题,总结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效,为我国高原湖泊以及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洱海保护治理的模式。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胡琦敏
【作者单位】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
【相关文献】
1.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徐荣凯强调,要充分认识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信心,落实责任,坚决完成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目标任务
2.环保法在保护治理高原湖泊中存在的立法缺陷及完善的思考——以云南大理洱海的保护治理为视角
3.谈云南高原湖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的研究
——以大理洱海为例4.谈云南高原湖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的研究——以大理洱海为例5.开展湖泊保护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洱海保护治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原湖泊地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探析——以洱海流域为例
引文格式:周子元, 孙海军. 高原湖泊地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探析——以洱海流域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16(2): 87−92. DOI: 10.12371/j.ynau(s).202105075.高原湖泊地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探析——以洱海流域为例周子元1, 孙海军2 *(1. 大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2. 大理大学 经济研究所, 云南 大理 671003)摘要:高原湖泊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刚性约束以及耕地面积狭小分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限,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
文章以洱海这一典型的高原湖泊为例,基于洱海流域近年来生态环境数据和地域发展趋势,运用定性经济预测法,分析洱海流域生态农业在科技投入、产品生产质量和生态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的现状,把握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借助洱海流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期更好地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协同。
研究结论对促进与洱海流域相似的高原湖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高原湖泊地区中图分类号:F 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390X (2022) 02 – 0087 – 06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in Plateau LakeArea: Taking Erhai Basin as An Example ZHOU Ziyuan 1,SUN Haijun 2(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 China;2. Institute of Economics,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rigid constrain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narrow and scattered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limited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must take the road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aking Erhai Lake, a typical plateau lake, as an example, an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rend of Erhai Lake Basin in recent years, we use qualitative economic forecast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Erhai Lake Basin in ter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put, product production qua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to grasp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t the present stage, adap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give precise measures, and to make use of the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Erhai Lake Basin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has certain reference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plateau lakes sim-收稿日期:2021 – 05 – 22 修回日期:2021 – 06 – 11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可持续性研究”(YB2019025)。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设计实践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
设工程设计实践
孙妍艳;杨凌晨;施皓
【期刊名称】《风景园林》
【年(卷),期】2022(29)5
【摘要】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大理的主要水源地,为大理约80万人提供饮用水,具有供水、灌溉、发电、渔业养殖和旅游等主要功能。
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聚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栈林立、民宿临水建设,洱海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整个洱海面临着生态环境崩溃的风险。
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叮嘱,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2018年底大理市政府启动了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建设工程。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孙妍艳;杨凌晨;施皓
【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湖滨缓冲带基础设施规划思路初探——以洱海湖滨缓冲带基础设施规划为例
2.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湿地建设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3.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4.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湖滨生态廊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5.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村庄风貌提升设计--以洱海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中洱滨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5 ) 2 0 — 0 0 8 7 — 0 3
游 客教育“ V i s i t o r e d u c a t i o n ” 主要针 对旅游 目的地 的游客 , 是指 通过一定 的方 式 向游客传送低 影响技术
止 N2 o 1 3 年底 , 洱 海流域 已有 1 5 0 0 多家 客栈 , 并且 还 有部分在 积极 建设过程 中。在双廊古镇 , 客栈 日平均 入住 率为 9 5 %, 游客 平均 停 留天数 为 l 0 天 左右 , 远远
知识 等信息 , 改变 游客行 为 , 减 少旅 游活 动对 资源 的 影响 的一种措施【 l 1 。 生态文 明是人类文 明的新发展 , 它 与物质文 明 、 精 神文 明和政 治文明具有 同样 重要的地
6 7 1 0 0 3 )
摘要 : 游客教 育可 以提 高游客的旅游 素质 及生 态意识水平 , 从 而降低旅 游活动给旅 游 目的地带来的 负面 影响 , 对旅 游 目的地的保护具有 重要 作用 。文章 以洱海流域为例 , 分析 3前该流域客栈 - " 游客 生态文明教育现 状, 提 出客栈游客 生态文明教育体 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 游客教 育; 客 栈游客 ; 体 系构建
引导 , 但并没有成立关 于游客教育 培训 教育科 ” 的工 作 内容并没 有涉及 游 客教育 。 在洱海保护局 、 大理市旅游局 、 大理州环保局
面影 响 , 是新 时期 保护 高原湖 泊 , 促 进 当地旅游 业 可 持续发展 的重要措 施 。
文 章以洱海流域为 主要研究基地 , 力 图通过对 洱 海流域 客栈 游客生态文 明教育 的研究 , 找到一条保 护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 环境 的新途径 。
基金项 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和云南省教育厅项 目成果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项 目: 高原湖泊流域绿色客栈发展研究—— 以洱海
流域为例 ( Y B 2 0 1 3 0 8 1 ) ; 云南省教育厅一般项 目: 高原湖泊流域游客生态文 明教育研究— —以洱 海流域 为例( 2 0 1 4 Y 4 0 5 ) 作者 简介 : 王建芹( 1 9 7 8 一 ) , 女, 硕士 , 讲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旅游 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 龙 肖毅 ( 1 9 6 9 一 ) , 女,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乡村旅
点。 而高原湖泊 流域休 闲度假 旅游 中最具代表性的 当
数特 色客栈休 闲体 验游 。 日益增加 的客栈及其 客人 , 在促 进旅游业 发展的 同时 , 也 给流域生态环境 的保 护
带来 极大挑 战。因此 , 建 立高原湖 泊流域客栈游 客生 态 文 明教 育体 系 , 加强 对人住 客栈 游客 的教育 , 提 高 其 生态文 明意识 , 减 少旅游活动对 流域生态 系统 的负
教育的活动 。在经 营过程 中 , 多数客栈业 主对游客 的 破坏行为并不过 问 , 也 不加以干涉 。只有少 部分客栈 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
心景 区 , 是“ 全 国城 市近郊 保护 得最好 的湖泊之 一 ” 。 但是洱海水质依然 面临着极大威胁 。 在针对洱海污染
源的调研 中 , 有2 5 %的被调查者 认为旅游 活动及 旅游 项 目的开发是 当前 洱海 的最大 污染源[ 3 1 。而在洱 海流 域 的旅游开发 中 , 客栈旅游是 近年来发展最快 的 。截
当前 , 针对客栈游 客进行 的生态文 明教 育基本还 处于空 白状态 。在旅游管理机 构设 置方 面 , 没 有专 门 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 。2 0 1 2 年, 大理州成立 了云南 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 ,之后组 建 了导游服 务公司 、 集散中心等 , 从各个方 面加强对大理 旅游业 的管理和
2015 年 5 月 第 2 0 期
教 育 教 学论 坛
ED UC A TI O N TE AC HI NG F OR UM
Ma y 2 01 5
N O. 20
高原湖泊流域 客栈游 客生态 文明教育体 系建设 研究
— —
以洱海流域为例 ( 大理学院
王建芹 , 龙 肖毅 政法与经管学 院 , 云南 大理
环境责任感 的游客 , 提高游 客的旅游素质及生 态意识 水平 , 促进生态环境 的保护 。
云南省有九 大高原湖泊 ,在二 次旅 游创业 中 , 围 绕 高原 湖泊流 域开展 的休 闲度假 旅游 是其 中一个 重
通过实地 考察 、 访谈及 网络 搜索等 方式 , 对洱 海流域 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 育现状进 行了研究 。
1 . 洱 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 内 陆高原 湖泊 之一 , 是著名 的大理苍洱风景 名胜 区的核
育 的课程 。 在《 大理州“ 十二五”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及 《 大 理滇西 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 》 中输人 “ 游客 教育 ” 和
“ 游客生态文 明教育” 进行查找 , 查找结 果为零 。客栈 协会 至今没有 举办 过关 于对客栈 游客 进行 生态文 明
一
等的政府 网站上 , 都没有 出现对游 客开展生态文 明教 育 的内容。2 0 1 2 年完 成的《 高原湖泊 流域客栈经 营服 务规范 》 中, 并没有就 “ 游客教育” 内容做 出要求 。 在一
年一度 的导游 年检及培训 中, 也没有 出现关于游客教
、
洱海流域 客栈游 客生态 文明教 育现状
位田 。对游客 开展生态文 明教 育的最终 目的是培养有
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 留1 3 天 的时间 。 2 0 1 1 年 ,洱海流域客栈共 接待游客 1 0 0 万人 次 , 日接待 约
3 0 0 0 人。 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 海流域 开展 的旅游行 为对洱海 的影响要更大 。 2 . 洱海 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 明教育现状 。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