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候学第7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指导书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指导书第1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1 气象学基本概念 (3)1.1.1 大气 (3)1.1.2 气压 (3)1.1.3 温度 (3)1.1.4 湿度 (4)1.1.5 风向与风速 (4)1.1.6 降水 (4)1.2 气候学基本概念 (4)1.2.1 气候 (4)1.2.2 气候类型 (4)1.2.3 气候带 (4)1.2.4 季节 (4)1.2.5 气候变化 (4)1.3 气象要素及其测量 (5)1.3.1 温度 (5)1.3.2 湿度 (5)1.3.3 气压 (5)1.3.4 风向与风速 (5)1.3.5 降水 (5)1.3.6 辐射 (5)第2章大气成分与结构 (5)2.1 大气成分 (5)2.2 大气层结构 (5)2.3 大气物理性质 (6)第3章气压与风 (6)3.1 气压 (6)3.1.1 气压的定义 (6)3.1.2 气压的测量 (6)3.1.3 气压分布 (6)3.2 风的形成与分类 (6)3.2.1 风的形成 (6)3.2.2 风的分类 (7)3.3 气压与风的关系 (7)3.3.1 气压梯度力与风 (7)3.3.2 地球自转与风 (7)3.3.3 气压与风速的关系 (7)3.3.4 气压与风向的关系 (7)3.3.5 气压与风能利用 (7)第4章温度与湿度 (7)4.1 温度及其分布 (7)4.1.2 温度的分布特征 (8)4.1.3 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 (8)4.2 湿度及其测量 (8)4.2.1 湿度的测量 (8)4.2.2 湿度的测量仪器 (8)4.3 温度与湿度的关系 (9)第5章云与降水 (9)5.1 云的分类与形成 (9)5.1.1 高层云(High Clouds) (9)5.1.2 中层云(Middle Clouds) (9)5.1.3 低层云(Low Clouds) (9)5.1.4 积云(Clouds with Vertical Development) (9)5.2 降水的形成与分类 (10)5.2.1 降水的形成 (10)5.2.2 降水的分类 (10)5.3 云与降水的观测 (10)5.3.1 目视观测 (10)5.3.2 仪器观测 (10)5.3.3 实验室分析 (10)第6章气象灾害 (11)6.1 气象灾害概述 (11)6.2 风灾与洪灾 (11)6.2.1 风灾 (11)6.2.2 洪灾 (11)6.3 干旱与高温 (11)6.3.1 干旱 (11)6.3.2 高温 (11)第7章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11)7.1 气候系统概述 (11)7.2 气候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12)7.2.1 气候变化的证据 (12)7.2.2 气候变化的原因 (12)7.3 气候变化的影响 (12)第8章气象观测与预报 (13)8.1 气象观测概述 (13)8.1.1 基本内容 (13)8.1.2 观测方法 (13)8.1.3 观测设备 (14)8.2 气象预报方法 (14)8.2.1 经验预报法 (14)8.2.2 物理预报法 (14)8.3 气象观测与预报在实际中的应用 (14)第9章气象学在行业中的应用 (15)9.1.1 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5)9.1.2 农业气候区划 (15)9.1.3 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 (15)9.2 气象学与航空 (15)9.2.1 航空天气预报 (15)9.2.2 飞行气象条件评估 (15)9.2.3 气象灾害对航空的影响 (16)9.3 气象学与建筑 (16)9.3.1 建筑气候学 (16)9.3.2 建筑物通风与日照 (16)9.3.3 气象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16)第10章气候学与可持续发展 (16)10.1 气候学与环境保护 (16)10.1.1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6)10.1.2 气候学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 (16)10.1.3 气候适应与环境保护 (16)10.2 气候学与资源利用 (16)10.2.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17)10.2.2 气候学与可再生能源开发 (17)10.2.3 气候学与能源消耗优化 (17)10.3 气候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 (17)10.3.1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挑战 (17)10.3.2 气候适应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7)10.3.3 气候学与区域政策制定 (17)第1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1.1 气象学基本概念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大气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象学第七章
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 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
柯本用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干燥指标, 这是十分牵强的,实际上气候的干燥程度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并不那么简单。再者,干燥气候并不能与A、C、D、E等四带相 提并论,后者是按气温来分带的,大体上具有与纬线相平行的 地带性,而干燥气候的形成有几种原因:①有的是在副热带高 压控制下,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如副热带沙漠);②有的是因 为处于信风带的背风面,受不到海风的影响(如热带沙漠); ③有的是因处在冷洋流海岸,逆温现象严重(如热带大陆西岸 沙漠);④有的是地处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如温带沙 漠)。这些干燥气候在A、C、D几个气候带内都可出现。各种 干燥气候的干燥程度虽然相似,但其昼夜长短、气温的年变化、 日变化和其它天气条件并不相同,因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带而 异。因此,干燥气候只能作为A、C、D带内的一种气候型,并 不能单独列为一个气候带。
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 控制。
一、赤道多雨气候
二、热带海洋性气候
三、热带干湿季气候
四、热带季风气候
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
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
七、副热带季风气候
八、副热带湿润气候
九、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
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 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
柯本在进行气候分类时只注意气温和降水量等数值的 比较,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 地带的差异。在柯本世界气候分类图上,除A类和E类 气候完全适合纬度带原则外,其余的气候类型在很大 程度上不是带状分布。例如,我国黄河下游、长江流 域部分地区、云贵高原和印度德干高原等地都属于Cwa 类,这样就把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不同纬度带的 季风气候混为一谈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总之,柯本气候分类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只注意气候 要素数值的分析和气候表面特征的描述,忽视了气候 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应用气象学第七 章.
2018/10/3
33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防护
冶金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锻压等生产 环节,常处于高温强辐射环境下作业,产业工 程中将热源散热量>89.72KJ/(m2·h)的环境称为 高温作业环境。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人体通过呼吸、出汗和体 表血管的扩散等方式向体外散热调节体温以适应 作业环境。若人体产热量仍大于散热量时,将导 致体内热积蓄,促使呼吸和心率加快,皮肤表面 血管和血流量急剧增加,有时可达至常值的7倍 之多,此现象称为热应急效应。
2018/10/3
22
金属表面大气腐蚀的影响因子---空气温度
Brooks(1950)建立腐蚀损伤经验公式:
f 65 t A (1.504 ) 100
A为腐蚀指数,我国黄河秦岭以南A值在 0.4--0.5之间,7月普遍增大,比1月增1—2倍, 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南岭以南和四川盆 地最为严重。
M e (金 属 )
n M e ne
1 O2 2e O 2 2
n 2M e
nO
2
M e2On
18
2018/10/3
金属表面大气腐蚀的影响因子
空气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f是决定金属表 面大气腐蚀的基本因子。 空气温度 大气中的污染气体 大气气溶胶
2018/10/3
2018/10/37冶金工业大气污染来自废气治理难度大,原因是:
“湿、蚀、变”
※ 废气温度高(400-1000℃ ),对管道材料,组 件结构以及净化方式的选择有特殊要求。
※ 冷却处理技术难度大,烟气中含有硫、水分和一 氧化碳,必须解决水汽结露,粉尘防火防爆问题。
※ 烟气阵发性强,且无组织排放(厂房、天窗)量大。 废烟气同时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 在各种工业炉窑的能量支出中,废气余热约占15%~35%
《气象学与气候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二《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黄秀英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英文名称: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专业开课学期:秋季总学时:本科72学时(理论课66学时+实验6学时)专科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本科4分,专科3.5分教研室名称: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课程简介: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
课程性质: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任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大气的热能、温度、水分变化;大气的运动规律;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
<学时分配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
选择教材的原则:•教材内容必须和教学大纲相接近,而且是近两年内新出版的,适合地理科学教学的特点•教材的知识量丰富,内容新、准确,结构清晰,并与中学教材相接近•知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符合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接受建议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年第三版1982年第一版国家优秀教材纪念奖1988年第二版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供台湾高校地理系学生使用2001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考教材文献: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论重点: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3、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4、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1-1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要求: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气候系统概述要求: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3.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4.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5.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一、大气圈概述二、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1-3 大气的物理性状要求:1.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2.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一、主要气象要素二、空气状态议程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重点:1、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2、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3、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4、如何判别大气的稳定度难点:1、大气稳定度的判别2、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2-1太阳辐射要求:1、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气象干旱等级
干旱的定义定义1: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定义2: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空气干燥的现象。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定义3: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河流缺水及空气干燥的现象。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干旱类型世界气象组织承认以下六种干旱类型: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 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
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 不是以特定数量, 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 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
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 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 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干旱: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
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是:1.气象干旱:不正常的干燥天气时期, 持续缺水足以影响区域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
2.农业干旱:降水量不足的气候变化, 对作物产量或牧场产量足以产生不利影响。
3.水文干旱:在河流、水库、地下水含水层、湖泊和土壤中低于平均含水量的时期。
干旱的分类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损失小。
特点: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天气学课件 第七章
§7.3 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 大尺度环境条件
①位势不稳定层结并常有逆温存在; ②强的垂直风切变; ③低层有湿舌和强水汽辐合; ④常有急流活动: ⑤低空辐合和上升运动; ⑥地形的作用等。
§7.3.1 位势不稳定层结
这时考虑的是一深厚气层。在这种情形下,只要 通过抬升或降水蒸发使空气达到饱和,建立温度 递减率大于湿绝热递减率(>m),就会出现位势不 稳定。 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层水汽和热 量平流的差异,
§7.2.1 中尺度雨团
中尺度雨团的基本特征:
(1)水平尺度小,通常不超过200km (2)生命期短,一般在 10小时以内。 (3)低空辐合强,对流层低层水平散度达10-4s-1。 (4)多次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中可出现多个中尺度
雨团。 (5)降水强度大,1小时降水量可达 50 mm以上。 (6)两种动态:移动性和准静止性。多数中尺度雨团
是移动性的。
近地面层(300 m)存在两 种尺度的流场特征: 一种是范围较大的环境场 的低压槽前,雨团位于 槽前西南气流区中; 另一种是镶嵌于西南气流 区中范围较小的中尺度 扰动。雨团区两侧扰动 形式不同,其前方为反 气旋性扰动,后方为气 旋性扰动,并呈涡旋状 态。 这种扰动特征在边界层 内明显,850 hPa层上 已无反映。 在对流层中层(500 hPa), 雨团位于西风带短波槽 前, 对流层高层(200 hPa), 雨团区流场呈反气旋性 弯曲,并位于高空急流 右后象限辐散区中,构 成中低层辐合、高层辐 散有利于雨团发展的动 力机制。
第七章 中尺度天气系统
§7.1 概述 §7.2 中尺度系统 §7.3 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境条件 §7.4 中尺度系统发展和大气过程不稳定 §7.5 中尺度分析
《农业气象学》课件 第七章 气候学
农业气象学第七章气候学第一节气候的形成一、太阳辐射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天文辐射的年总量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2.同一纬度,日、季、年辐射量处处相同;3.冬夏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随纬度增高而增大;4.太阳辐射最高值,夏半年在20N~30N附近;冬半年则出现在赤道,且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二、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形成1、大气环流输送热量2、大气环流输送水汽三、下垫面状况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海陆的冷热源作用2)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夏季,北半球气温比南半球气温高5.3度,冬季则低1.6度高纬度(大于40N)年平均气温大陆低于海洋,低纬度相反2. 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大规模海水的水平运动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所经过的海域温暖的洋流冷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所经过的海域寒冷的洋流3.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一)改变下垫面的性质(1) 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春夏增温快, 秋冬冷却快,降水量减少,气候逐渐干旱(2)水体污染(3)改造干旱气候(二) 改变大气成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氯氟烃以及水汽等(三)人为地释放热量。
第二节气候型一、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气压低,炎热,湿度大。
冬季低温,干燥。
气温年/日较差都较大。
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春至或冬至后不久。
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与年之间有很大变化,常有洪涝或干旱发生。
二、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
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
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降水量比较稳定,年与年之间变化不大。
四季湿度都很大,多云雾,天气阴沉,难得晴天,少见阳光。
三、季风气候主要特征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具有海洋性气候。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具有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气候大;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四、地中海气候特征地中海式气候是出现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一种海洋性气候。
应用气象学绪论讲解课件
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及如何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如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土 壤改良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 依据和指导。
农业气象学涉及到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象预报预 测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农业生产 的效益和安全性。
应用气象学绪论讲解课件
• 应用气象学概述 • 应用气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 应用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应用气象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应用气象学概述
应用气象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应用气象学是一门将气象学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气象 条件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气象信息为人类服务。
等行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
03
应用气象学能够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生产
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应用气象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应用气象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 们已经开始观察天气变化,并尝试利用气象 信息指导农业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应用气象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大气运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热力学定律和伯努利定律等基本物理 规律。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气的运动受到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 摩擦等多种力的作用。热力学定律揭示了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的规律,对大气的热量流 动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伯努利定律则描述了流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规律,对气流
03
应用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现代气候学(Ⅱ)》课程笔记
《现代气候学(Ⅱ)》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一、气候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 定义:气候学是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多个组成部分。
2. 重要性:气候对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规律,有助于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减轻气候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气候学的研究方法1. 观测:通过地面气象站、卫星、雷达等手段收集气候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
2. 模式模拟:利用气候模式对气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气候重建:通过地质、生物等手段,恢复过去气候状况,了解气候演变历史。
4. 气候情景预测:基于气候模式,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和变化趋势。
三、气候系统的基本组成1. 大气圈:地球外围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 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冰雪等,参与水循环,影响气候。
3. 冰冻圈:地球上的冰雪资源,包括冰川、冰盖、冻土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4. 陆地表面:地球表面的陆地,包括山地、平原、沙漠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
5. 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体系,包括植被、动物、微生物等,参与碳循环、水循环等,影响气候。
四、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1. 太阳辐射: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包括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
2. 地球辐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向外辐射能量,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3. 能量传输:大气圈、水圈等通过热量传递、水汽输送等过程,实现能量的传输和分配。
五、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1. 自然因素: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等自然因素导致气候波动。
2. 人类活动:工业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化石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影响。
3.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现象。
4. 应对策略:低碳发展、节能减排、适应性措施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气象气候学赵昕奕第七讲1
(2)海陆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海大 1/3-1/2, 陆小 1/100
(3)海陆表面的蒸发耗热
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储热作用 海洋的水源作用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2海陆影响形成气候要素的主要差异
温度差异 平均气温 气温较差 气温相时 春温与秋温
104
环流的差异
季风 海陆风
湿润情况的差异
降水差异 干湿气候
表征海陆影响的特征量
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直接辐射 紫外辐射 辐射平衡 高度、坡向
2.1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高度 坡度 坡向
脊、洼
2.2地形对空气运涡旋 死水区 狭管效应 翻越 背风波
热力作用
局地环流 高原季风 山谷风 焚风 布拉风
3.1冰雪覆盖与气温
气温降低—冰雪—气温降低 高反射率:86%--95% 黑体长波辐射 冰雪表面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能力很弱,特别是海冰对海洋显热 和潜热的隔离效应 冰雪表面的饱和水汽压低于同温度的水面,冰雪对空气的致干作 用 融冰化雪消耗能量
3.2冰雪覆盖与大气环流和降水
冬季欧亚雪盖(12月至翌年2月)面积指数与6-8月全 国256站平均降水(a)和分区降水(b)的关系(实线: 降水,虚线:雪盖)
1.1海陆表面的辐射性质差异
海陆表面的热力性质差异
反射率
吸收辐射层的厚 度
辐射平衡
大陆 10-30% 几个毫米
小
海洋 5、10-14% 10米以下还有
10% 大
海陆表面的热量转换特性
(1)土壤及海洋中的热量转换
热量传输的方式差异 分子热传导 垂直湍流交换
导温系数差异
大
小
活动层差异
气候学导论
研究人类文明社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
气候状况和气候变化特点。利用考古、历史文 献记载。冷暖干湿演变。
Vostok Ice core record of variation in recent global temperature Bradley and Jones, 1995
区域气候学:
第三章 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6)
3.1 能量平衡基本方程; 3.2 辐射平衡的变化特征;
3.3 全球热量平衡;
3.4 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模式;
3.5 能量的经向调整;
3.6 辐射加热率和辐射冷却率;
3.7 大气的温室效应。
第四章 大气环流与气候(10) 4.1 大气环流的气候学意义; 4.2 大气环流形成的基本因子;
第七章 地形与气候(2) 7.1 地形与辐射;
7.2 地形与温度; 7.3 地形与降水;
7.4 地面特性与气候
第一章 导论 (3)
1.1 气候的定义及其表示;
1.2 气候学定义与分支; 1.3 国内外气候研究计划。
1. 1
1、气候定义
气候的定义及其表示
天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上,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
5-15h 1-3h 1-3h 10-100min 20-90min 1-3min 5-20min
不定
• 气候
某一地区气候系统的全部成分在任一特定时 段内的平 均统计特征。 某一时段的气候状态是指这一时段气候系统 各属性的平均统计特征。
气候发生在一定下垫面之上,带有地方特点。
气候是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
目的是促进地球系统集成研究和 变化研究,以及利用这些变化进 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7章
2013-6-28
城环学院
7
评价(优缺点)
1) 柯本气候分类优缺点: 优:系统分明,指标界限明确; 符号简单,便于地图应用和自动检索; 与自然景观符合; 数据来源长时广泛,便于应用比较. 缺:干燥带与蒸散量的关系未考虑,干燥气候 应为多气候带下的气候型; 未考虑地形影响; 忽略了气候发生过程。
L/O/G/O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七章
(一)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
气候带和气候型
(二)世界气候类型
1 2 3 4 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气候
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 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 陆地主要气候带和气候型 中纬度气候 陆地主要气候带和气候型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2013-6-28
城环学院
16
2013-6-28
城环学院
17
气 温 ( 摄 氏 度 )
热带雨林气候
2013-6-28
1 伊基托斯
城环学院
全赤 年道 雨地 量区 充气 沛流 ,以 如辐 合 上 升 为 主 ,
18
2013-6-28
城环学院
13
温带(最热月均温大于10°)
• 亚热带季风: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1500mm, 降水集中夏季 • 亚热带湿润: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1500mm, 降水分配均匀,40°N以南东岸 • 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小于 250mm和250mm-750mm • 亚热带夏干(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 量300-1000mm(注意南北半球差异) • 温带海洋性: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mm,降水分 配均匀, 40°N以北西岸
精品课程《气象学》课件 ch7气候学基础
世 界 气 候 概 述
亚热带气候带
温带气候带 寒带气候带 高山高原气候
热带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般性大陆性气候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世 界 气 候 类 型
பைடு நூலகம்
大陆性气候
季风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三、中国气候
• 中国气候特点 • 形成原因 • 中国气候与农业
气候季节性强 二十四节气,世上少有
中国气候形成原因
• • • • 位于大陆与海洋之间 南北跨度大 面积大,大部分远离海洋 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表
中国的气候与农业
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人口最多的国家 雨热同季的绝佳组合,干冷冬季组合, 阴阳调和,冷暧调和 气候的多样性与农业 多样的农业类型 农业的季节性强 中国农业的灾害频繁、类型齐全 风土人情
海洋性气流 大陆性气流
干旱气候
植被
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空气运动的边界面 海、陆分布 地形 下垫面 洋流 植被、沙漠等
气候形成因素
两种最基本的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夏季,海洋季风 海陆分布 季风气候 冬季,大陆季风
海陆风与沿海地区气候
主要是受海洋的影响而形成的气候. 候海 洋 性 气
地形是复杂多样的,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
本身形成独特的地形气候
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 地形因素
高山气候 高原气候 盆地气候等
高大的山脉常常是气候的分界线
太阳辐射
原因:地形影响
温度 降水、湿度 风等气候要素
地形与辐射
高山和高原太阳辐射强、富于短波和紫外线 东、南、西、北坡得到的辐射不同
地形与温度 “高处不胜寒” “南岭二支梅,南支向暖北支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气温随海拔高度下降 不同坡向受光不同,温度不同 地形影响大气运动,迎风与背风坡温度不同 山顶和山谷温度变化不同 海拔越低的盆地,温度越高
应用气候学
应用气候学
应用气象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的教学层次。
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建有江苏省应用气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气象局一级标准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华东干旱联合科学试验基地,2010年成为江苏省高校应用气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实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7章--刘强--整理模板
第七章第一节降水的形成与诊断一、降水形成过程(一)一般降水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条件)1、水汽条件:水汽由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2、垂直运动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3、云滴增长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前两个条件决定于天气学条件,是降水的宏观过程,第三个条件主要决定于云物理条件,是降水的微观过程。
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决定于云层厚度,而云层厚度,由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的条件,所以在降水预报中,通常只要分析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即可。
一般任务云滴增长的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冰晶效应”可促使云滴迅速增长而产生降水,在中高纬度,这种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另一种是云滴的碰撞合并作用,尤其是云层发展较厚时,这种过程更明显。
(二)暴雨的形成条件凡是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
有三个普遍的主要条件,分别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另外还有一个地形条件,就是有利的地形条件。
1、充分的水汽供应暴雨是在大气饱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的,700hpa上比湿≥8克/千克(对北京来说,比湿≥5克/千克),是出现大、暴雨的必要条件;有了相当高的饱和比湿条件,还必须有充分的水汽供应,因为只靠某一地区大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凝结下降量很小,因此必须研究水汽供应的环流形势。
2、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只有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时,才能形成,因此暴雨预报必须分析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问题,研究形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
二、水汽方程和降水率(一)水汽方程水汽方程是表示水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方程。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称为水汽通量。
水汽方程表达式:此式说明,一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气块,其比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及湍流扩散率之和。
单位时间内,某一体积所含水汽的变化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水平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垂直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凝结量,湍流扩散。
(二)降水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总降水量,称为降水率或降水强度。
《气候学》考前答疑材料
《气候学》考前答疑材料辅导教师周碧2010.7考试范围王绍武等编写的《现代气候学概论》2005年10月,气象出版社教材第一章至第十章章(P1-P230)相关知识点。
重点第一、五、九章难点第五、八章题型:共五道大题,包括判断、选择(不定项)、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
归纳总结1 气候与天气(第一章第一节)天气是指某地瞬时的大气活动状态。
气候是气象要数的平均,它的三要素包括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及月平均气压。
气候在描述方法上用统计平均的手段来表征气候的特征。
2 气候系统成员组成(第一章第一节)所谓"气候系统"就是指大气圈和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
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物理系统,它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十分不同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同其它子系统联系起来,共同决定地球气候的特征。
* 大气圈气候系统的主体部分* 海洋圈海洋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 冰雪圈指大陆冰盖、冰川、海冰、永动土及季节性雪盖* 岩石圈亦指陆面* 生物圈植被的影响较大,其中,森林砍伐是造成CO2浓度增加的原因之一3 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第一章第一节)世界气象组织将表现气候状态的基本时段规定为30年。
(以1961-1990年30年平均值为标准,建议从现在开始逐步改用1971-2000年平均值)。
30年的气候要素统计平均值既表现了当前的气候特征,又可与不同的以30年为一统计时段的气候相互比较。
各个30年统计时段气候的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气候变化,即气候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在30年内各个年份之间的气候差异称为气候变率。
4 世界气候计划(第一章第三节)气候计划(WCP)是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下面这有四个子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世界气候影响计划(WCIP)、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及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揭开了全球性气候研究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0.0463x + 2.4025
R2 = 0.4656
5.5
y = 0.0442x + 1.6815
R2 = 0.4901 4.5
3.5
2.5
1.5
y = 0.0454x + 1.2165
R2 = 0.4635
0.5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大气-海洋-冰-陆地反馈、大气-海洋反馈、大气自振 等也影响到气候的周期变化。
34
气
候
变
化
及
其
原
•
古
因
陆 分
布
35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二、气候的人为变化
• 1 大气成份的改变引起温室效应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CFC-11、CFC-12等 氟氯烃(CFCs)等在平流层积累使O3减少,使紫外辐射增加;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悬浮微粒总量已增加了50% –中 国 的 CO2 排 放 量 在 1988 年 约 为 8.3 亿 吨 碳 , 其 中 燃 煤 占
– 2001~2005年与1850~1899年相比,总的温度升高了0.76℃ (0.57~0.95℃)。
– 城市热岛效应存在,但是局地效应且影响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 计。
15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近期气候变化 的直接观测
1 – 通过对来自气球和卫星测量的中低对流层温度分析所得的变暖速率
与地面记录的温度变化是一致的,并与各自的不确定性相一致,而 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TAR中所指出的矛盾问题。
– 全3超7球过9p了CpOm过2。浓去据度65冰从万芯工年研业来究革自证命然明前因,的素22引0800起5p年的pm大变上气化升C范到O围2了浓(2度1080远05~远年 3有0连0p续pm直)接。测过量去记1录0年以C来O的2浓增度长增率长为率1.为4p1p.m9p/ap。m/a,而
11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人类因素和自 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驱动
– IPCC第四次报告的结果认为的百年温度已经升高超过0.74 度
7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现代气候变化图
8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9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当代气候变化
• 1951年以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地区性
–1)东北、华北、西北西部变暖变干; –2)长江中下游略变冷变干; –3)西南明显变冷变干;华南略变冷变干。
第七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
潘学标
1
第七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三节 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2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一、气候的自然变化
–1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 变化的时间尺度在万年以上,以冰期和间 冰期交替为特征。气温变幅在10℃以上, 冰期来临时不仅整个气候发生变化,甚至 影响到地理环境和改变。
年、公元1000-1200年和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末
5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历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气候的自然变化
3 现代气候变化
–指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总体而言,前期增暖,至40年 代有一个暖峰;50年代末和70年代各有一个相对冷期,80 年代以来温度增高较明显。
– 1750年以来,太阳亮度变化引起的辐射变化估 计为+0.12 W/m2(+0.06~+0.30W/m2),该值 比TAR给出的估计值的一半还小。
14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近期气候变化 的直接观测
1、气候系统变暖是勿庸置疑的。全球大气平均温度和海洋温 度均在增加,大范围的冰雪融化和全球海平面升高也说明了 这一点。
2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冰后期一万年以来主要是近5000年以来的变化, 变幅最大不超过2-3℃。
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温暖期分别在公元前3000-1000年左右、公元前700年
至公元初期、公元600-1000年和公元1200-1300年 寒冷期分别为公元前1000-850年、公元初期至公元600
16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近期气候变化 的直接观测
2
– 在大陆、区域和海盆尺度上,已经观察到了大 量的长期气候变化事实。包括北冰洋温度和冰 的变化,降水、海洋盐度、风模式和极端气候 方面大范围的变化。
– 卫星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北冰洋海冰范围平 均每十年减少2.7%(2.1%~3.3%),夏季减 少得更多,为7.4%(5.0%~9.8%)。这与 TAR公布的数据是一致的。
•1
–(化6石.0燃~料6.燃8烧Gt释C)放(的23C.O52从Gt2C0O世2当纪量90)年增代加的到每20年006~.2400G5t年C 的每年7.2 GtC(6.9~7.5 GtC)。在20世纪90年代, 与(土0.地5~利2用.7变G化tC有)关。的CO2释放量估计是每年1.6 GtC
–全球CH4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715ppb增加到了20世纪90 年代的1732ppb,2005年达到了1774ppb。2005年CH4浓 度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来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范围 (320~790ppb)。但是,其浓度增长率在20世纪90年 代早期开始降低。
–气候变化的认识及其原因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 致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目前,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扩展到 了气候的其他方面,包括海洋变暖、大陆平均温度上升、温 度极端事件发生及风模式的变化等。 在观测数据的约束下,气候模型分析能够估价首次给出的气 候敏感区的可能范围,从而可以增进对气候系统对辐射强迫
18
响应的了解。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
• 气候未来变化的预测
1、在未来20年,一系列特别情景排放报告(SRES)预测,每十 年温度升高0.2℃。即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保持在 2000年水平,全球温度每十年仍将升高0.1℃。
2、温室气体浓度以目前的趋势增加,将引起进一步变暖问题, 从而导致21世纪全球气候系统的更多变化,这些变化可能要比20 世纪观测到的大得多。
13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人类因素和自 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驱动
•2
– 另外,对辐射影响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因素。由 释放的化学物质引起臭氧变化对辐射影响为 +0.35 W/m2(+0.25~+0.65 W/m2),卤烃变化引 起的直接辐射变化为+0.34 W/m2(+0.31~ +0.37W/m2),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地表反照率变 化,其对辐射影响为-0.2 W/m2(-0.4~0.0 W/m2), 雪表面黑炭沉积引起辐射变化为+0.1 W/m2(0~ +0.2 W/m2)。其他条件引起的辐射变化小于 ±0.1 W/m2。
–全球氮氧化物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70ppb增加到了2005 年的319ppb。其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稳 定的。
12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人类因素和自 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驱动
•2 – 自从TAR以来,对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和变冷影响 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认为自1750年以 来人类活动以+1.6 W/m2(+0.6~+2.4 W/m2)的净 效应驱动气候变暖。 – 由其于组C合O辐2、射C强H迫4和为氮+2氧.3化W物/m等2温(室+2气.0体7~浓+度2.5的3增加, W/m2),且工业时代的增长率之高很可能是10000 多加年了2来0没%有。的。CO2使辐射强迫从1995到2005年增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气溶胶增多,引起气候变冷, 总的直接辐射强迫影响为-0.5 W/m2(-0.9~-0.1 W/m2),云反照率间接影响为-0.7 W/m2(-1.8~-0.3 W/m2)。
17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
• 古气候观点
–古气候研究是利用气候敏感代用指标的变化来推测过去全球 气候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据研究,至少在过去的1300年 来,近50年的变暖是不寻常的。古气候信息也支持这一观点。 北极最后一次变暖期间(大约12.5万年前),冰体积大量减 少,导致海平面上升了4~6m。
(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2报1 )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î» ¯¶ ý» ÂÎ
4700
4650
4600
4550
4500
4450
4400 51£ 55
56£ 61£ 66£ 71£ 76£ 81£ 60 65 70 75 80 85
¼Í 2 °² Ñô 4-10Ô »ý Π5Äê ƽ ¾ù Öµ ±ä »¯
–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地、海洋和上层对流层的大气水蒸气 平均含量都在增加,而且其增加量与更暖的大气可以保存更多的水 蒸汽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 1961年以来,观测显示至少3000m深度以上的海水温度也在增加, 并且海洋吸收了气候系统新增热量的80%以上。变暖导致海水扩张, 引起海平面上升。全球海平面1961~2003年每年平均上升1.8 mm (1.3~2.3 mm),而1993~2003年每年平均上升3.1 mm(2.4~ 3.8 mm),20世纪上升估计值为0.17m(0.12~0.22 m)。
3、对变暖模式和其他区域尺度变化特征的预测将更有把握,包 括风模式、降水、极端气候事件及冰的变化。
4、即使温室气体浓度保持不变,由于与气候过程和反馈相关的
时间尺度的存在,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将会持续数
个世纪。
19
20
中国的气候变化
近50年中国地表气温呈升高趋势,尤以近20年增温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