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兰州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

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

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世纪之交,党中央高瞻远瞩,从政治的高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党中央的决策变为甘肃人民的实际行动,实现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十五”甘肃开发规划由本规划及水利、公路、铁路、民航、电力、生态建设、结构调整、科技、教育、人才等专项规划组成。

规划依据国家确定的西部开发重点领域并结合甘肃实际而制定。

近期开发目标和重大项目主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年度计划来实施。

一、甘肃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甘肃与陕、宁、新、青、川和内蒙古接壤,光热、土地、生物、旅游、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经过50多年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工业体系,具有一定科技实力,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

兰州是“一五”国家重点建设城市、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也是国家级西北商贸中心。

这种特殊区位,加上较好的工业、商贸、科技基础和资源条件,决定了甘肃在西北大开发中将发挥重要的依托作用和联结西北省区、促进东西部地区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有史以来,甘肃一直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连接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内地经济向少数民族地区辐射的主要过渡带。

加快甘肃的开发建设,将示范、带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甘肃地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和西北沙尘暴的重灾区,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安全。

改善甘肃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甘肃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为黄河、长江下游竖起一道生态屏障。

甘肃自然环境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发展难度大,从根本上改变其相对较落后的面貌,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全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依靠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壮大城市经济,大力振兴科技教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复杂、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一、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加快经济建设的更快发展,就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离开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因此,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基点上。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真正做到想经济发展之所想、急经济发展之所急、办经济发展之所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当然,在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辩证关系,必须把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什么时候也不能以牺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防止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忽略统筹兼顾,造成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失调;又不能因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怀疑甚至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从而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

(新)农业银行历史文化沿革

(新)农业银行历史文化沿革

农业银行历史文化沿革中国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许多与特定发展阶段和特殊时期相关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就像从沙漏中流泻的沙砾,每经历一个发展阶段,都会落下一些,沉淀、覆盖、再沉淀、再覆盖……,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累积,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企业文化。

一、农业银行的历史文化农业银行成立于1951年,之后先后经历了1952、1957、1965年三次撤并,直到1979年第四次恢复设立,至今农业银行已走过61年的风雨历程。

根据这段历史时期,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农行的历史文化:第一阶段(1951年—1993年)农行文化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94年—2006年)农行文化成长阶段;第三阶段(2007年—现在)农行文化提升阶段。

第一节农行文化萌芽阶段(1951年——1993年)一、“三起三落”,农行文化基因形成一部中国农业银行史就是中国农村金融史的缩影。

农业银行作为新中国农村金融事业的拓荒者,改革开放前就有过“三起三落”的风雨历程。

1951年8月,为了土地改革后的组织发展生产,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逐步走向集体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作为中国农业银行前身的农业合作银行,其主要职能是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健康发展。

后因精兵简政等原因撤销。

在这里,“农村经济”“互助合作”“健康发展”等概念已经初步具备农行文化滋生的土壤或萌芽。

1953年以后,我国农业合作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不断增加生产设备,扩大再生产,1955年3月国务院同意第二次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57年国务院决定将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

这两年多农业银行积极发放极贫户贷款、国营农业贷款、农田水利贷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等农村金融业务,为稳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行发放的这些贷款尤其是国营农业贷款、农田水利贷款,为共和国农业基础的稳固,为农民兄弟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和保障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这其实就是农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理念在当时的真实写照。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含答案)一、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又“()”,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A、接得起,用得好B、行得通,看得到C、放得活,管得住D、立得正,走得稳2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我国宣布了未来三年对中非合作重点举措,这些举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切合非方未来发展需要,将为中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列各项举措中,不恰当的是()。

A、提高中非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深化双方在物流和金融领域合作B、兴农惠民支持非洲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C、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以及中国探月探火工程D、坚持无偿援助大于信贷资金支持原则,强力支撑中非务实合作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5年前习总书记就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

这表明()。

A、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B、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为人类造福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避免改造自然的盲目性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团队经历40余年潜心研究,突破“遗传学”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禁区。

在经典遗传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新视野,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双亩产1500公斤的世界记录,这主要说明了()。

A、要明确联系的条件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B、要找准因果关系,从现象中发现必然原因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进行扬弃D、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关键环节寻找突破口5近年来,数字经济已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化农业农村经济体系提供了全新动能与可行路径。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地方财政资金 , 进行 了部分实施。“ 吉林省空中云 水资源开发工程” 为“ 作 东北地区云水资源开发工 程” 部分 由东 北三省 政府 联合 向I 重家发 改 委 申报 , 省政 府 已进行 了先 期投 资 。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国务院 3 号文件的贯彻落 实。 省政府于 20 年 6 1 06 月 9日E发了《 p 吉林省人 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
t吉林省气象局局长
一 一
想。成立机构 , 精心编制 了体改实施方案 , 完成了 机构 、 人员和任务的调整工作 。 对多轨道业务和功 能体 系建 设任 务进 一步凝 练 、 细化 和分解 。 确定 了 各轨道 、 各功能业务体 系的牵头人 , 落实 了责任 。 初 步建立 了各 轨道 业务 流程 ,业 务建设 取得 明显 进展 。 综合观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进行了“ 三站四 网” 的业 务调 整 , 展 了 国家 气候 观象 台建 设 的有 开 关准备工作 , 地面观测业务于 20 年 1 1日顺 07 月 利完成切换 ;年内建成了 50 2 4 0 个 ~ 要素中尺度 加 密 自动气 象站 ,使我 省加 密 自动气 象 站达到 了 60 ; 0 个 白山新一代天气雷达基础设施基本完成 , 辽源 73 1 天气雷达建设开始启动;全省地面闪电 定位系统完成了项 目设计和设备采购,长春大气 成分观测系统正在建设 ; 年内还完成 了 l 个地下 7 水位观测站、 1 l 个干沉降和 8 个湿沉降观测站点 建设 , 提高了多轨道业务的综合观测能力。 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完成了
务技术体制改革 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 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以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 、0 7年全 国气象 局 长会议 、省人 大 十届 20 五 次会议 和农 村工作会 议精神 为指导 ,认 真 总结 2 0 年全省气象工作 ,研究部署 20 年重点任 06 07 务, 以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动力 , 推动气象事 业加快发展 ,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

青岛海关待遇

青岛海关待遇

青岛海关待遇篇一:青岛海关待遇如题,青岛海关工资多少?待遇怎么样?青岛海关工资多少?待遇怎么样?篇二:各地公务员工资大概情况各地公务员工资汇总(统计)又到一年公考时,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又是非常的火爆,竞争最激烈的部门千中选一、万里挑一也不奇怪,为什么不创造任何生产力,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公务员这么被人追捧?突然想起了一个这样的笑话:在中国,小孩不好好学习,家长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习,长大了送你到工厂当工人”在美国,同样小孩不认真学习,家长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你只能去当公务员了”观念的差异可见一斑,中国公务员是强势群体,在美国公务员是服务群体,或许这就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火过一年的主要原因吧。

公务员工资在许多人眼中很神秘,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公务员的所有合法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岗位(薪级)工资,津补贴、其他福利(也即所谓灰色收入)、以及隐性收入。

基本工资国家有明文规定,什么级别拿多少钱,什么学历拿多少钱,可以说规定到十块钱的精确度,这一部分不可能多发。

津补贴考虑地区差异和岗位差异,例如北京比保定多,外务岗位比内勤岗位多,在村里比在镇上多,此外还有电话费交通费等补贴大概三四项,这些钱每月几十到一百。

津补贴本着参考当地收入水平和辛苦程度的原则,这个也是有规定的,不可能随便发。

可以说在一个地区,同样学历、同样级别的公务员,即便是单位不同,他们工资和津补贴加起来,差别也不会超过五十块钱。

下面是小编在网上收集的各地公务员工资清单,希望能给“考碗族”一点启示或者说帮助。

一、山东省省会济南:网友原帖:我是济南市市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其实我们实行的是:三,五,八三级工资制!科级:3000元左右,处级:5000元左右,局级:8000元左右!新录用的公务员是1400院左右!市直机关没有奖金,改发阳光工资,下级单位有奖金,但是原则上不能超过阳光工资!在2009年济南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均工资3120元,也就是说济南国有企事业单位出去灰色隐形收入不说,基本是持平的。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606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

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代表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书面提交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甘肃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王书记的工作报告中。

报告从总结五年成绩、分析机遇挑战、部署下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四个方面、分七个部分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报告用“四个最”“八个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新成就。

报告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

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论文导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

关键词: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

切实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我们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

改革是一个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过程。

改革必然会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改革总的方向出现了问题,改革就是要理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以及人民内部的各种重大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因此,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目前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扫除各种体制性障碍。

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体制性障碍,要切实加大以下相关领域体制改革的力度。

1、切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既要重视解决初次分配中的某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如一些人的非法暴富、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力获得大量额外收益、某些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收益、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等;又要重视解决二次分配中由于税收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政府公共投入不足等导致的某些分配不公现象。

“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成兆文1,钱兰兰9(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兰州730070;2.甘肃省统计局,兰州730000)提要:结合国际、国內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大背景和发展大势,立足国內国际双循环,从甘肃省情出发,分析了“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甘肃改革发展需要防止倒“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的叠加,应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生态安全和打造文化自信高地等角度,充分利用国內大循环的契机,化危为机,发挥甘肃特有的区位与资源优势,以国家意志和甘肃自身的合力来推进甘肃各项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十四五;甘肃;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F1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3-3637(2424)46-0430-08DOI:14.13433/ki.kfyj.2020.40.445“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可以从外部到内部,从国际到国内,再具体到甘肃来研究,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视角进行观察。

宏观背景是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同时,未来5年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态势中长期化也愈加明显,这是甘肃今后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也是观察“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的起点。

一、“十四五”期间甘肃改革发展的背景(一)从全球的角度看长远观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又一次进入世界舞台中央。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逐渐从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向世界政治秩序的引领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转变,将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外交政策,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趋势更加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客观上要求包括甘肃在内的所有涉及省份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中期看,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将整体增长乏力,中美在关键领域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美国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压已然成形,尤其在高科技领域的脱钩与打压将更加明显,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限制以高端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输入中国的态势很难改变。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A.经济发展B.民主建设C.科教进步D.社会和谐2.十六届十六中全会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3.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4.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经济上的目标B.生活上的目标C.整体性目标D.政治上的目标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8.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9.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A.公平和正义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和谐二、选择题I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十六届十六中全会强调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出()A.以改革促进和谐B.以发展巩固和谐C.以稳定保障和谐D.以和谐提升稳定水平2.温家宝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经验是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2008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主要措施包括()A.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C.提高高等教育质量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教育3.十六届十六中全会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就是必须()A.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B.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C.同时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继续强调发展建设问题,不断提高人均GDP水平4.2006年7月10日至12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五大发展理念答案

五大发展理念答案

答案(顺序有变化,注意看题目)对错题1、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外在要求。

(错)(内在要求)2、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追求的重要体现。

(对)3、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角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4、开创对外开入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入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对)5、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地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中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对)6、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良社会。

(对)7、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错)(资源环境承载力)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对)9、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对)10、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单选题1、党的十入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对此,以下理解中错误的观点是。

(A)A.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终结B.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D.标志着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五大理念中,()着眼于民展中的健康性,它针对着过去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保障。

(D)A.共享发展B.全面发展C.健康发展D.协调发展3、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B)A.共赢B.分享C.互联D.均衡4、我国要坚持以()为动力,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民展难题。

提高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高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的几点建议

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目标。

做好国企党的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坚决抓好全面深刻把握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牛鼻子”,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厚植高质量党建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双向融通的根基。

对于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职工来说,想要理解这个总要求,最基本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作为实际行动的圭臬,坚决避免“两张皮”,更不能当“两面人”。

一是要学习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行动准则,自觉遵守党章和党的纪律规矩,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担当作为的党员领导干部。

二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必须把中央精神吃透,并贯彻落实到行动实践中,时刻对标对表,确保企业发展举措真正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改革发展的要求,符合国有企业增强“五力”的历史使命。

三是要坚持新思想为引领,培养树立正确三观。

通过深入学习,自觉同党的根本宗旨和信仰追求保持一致,自觉把新思想武装到头脑、落实到行动,真正让“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放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局,要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实现“四轮驱动”,形成推动合力,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2坚持学做相促,坚决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原则和根本规矩。

一是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只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才能筑牢“两个维护”的情感认同和维护定力。

要把学习贯彻新思想作为“第一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

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之以恒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企业党委会议的“第一议题”,抓严抓实党员干部轮训、培训,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推动新思想武装到生产经营一线,持续用新思想统领各项业务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5.17•【文号】•【施行日期】2020.05.1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

但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范化解推进改革中的重大风险挑战。

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2年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能《公共课程》中级核重点掌握内容(1、2章)

2012年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能《公共课程》中级核重点掌握内容(1、2章)

2012年福建省公共课程(中级)要掌握的知识一、政治概述重点掌握1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A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B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唯物证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4、国家有哪些职能?国家有以下的职能:1、对内职能(1)政治统治职能;(2)社会管理职能。

2、对外职能(1)保卫职能;(2)交往职能。

我国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5、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措施有哪些?构建和谐世界的主要措施:第一,坚持包容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当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总之,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第二,倡导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当前各种争端与纷争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层出不穷。

单边主义时有发生,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集体安全机制的权威也不时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维护国家主权就至关重要。

着力发展改革工作 致力县域和谐发展

着力发展改革工作 致力县域和谐发展

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 全。
日前召开的 中国共产党开化县第十 二次代表大会审议通 过的 《 于认真贯 关
合评价和考核 责任制 ,并 纳入领导政绩 考核体 系。
在地方规划体 系中 ,不仅要 做好 专
彻 落实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 会精神构建社
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意见》指 出,要按照 “ 生态立县 、 特色兴县 ” 的战略部署 , 实 夯 和谐 的物质 基础 、 发展 和谐 的社会 事业 、
项规划与主体功 能区划 、 生态功能 区划 、 城 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 总体规 划等 基
础规划及地方 国民经济 和社 会发展规 划 纲要之间 的相互衔 接 ,更要 注重主动衔 接国家 、 、 的相关规 划。积极争取 开 省 市 化县的特色产业 和重大社会 事业发展 项 目纳入上级 的专项 规划 ,使 上级有关加 快欠发达地 区发 展的战 略部署在专项 规 划中得到体现 。推动开化县 经济社会 和
度较高的县域 , 形成 全县人 民各尽 其能 、 各得其所而又 和谐 相处 的局面 。对照 开 化县构建和谐社会 的 目标 和任务 ,发 展
乡空 间公共 服务差距 扩大及按行政 区域
塘江源头 ,是全省重要 的生态功能保护
区, 又是全 省 2 5个欠 发达县 ( 、 之 市 区)

发 展不 利 于生 态 环 境 的有 效 保 护 等 问
题 。为促进 区域 和谐 发展 , 实现经济 、 人 口与资源环 境的合理分 布 ,从 根本上保 护钱江源头生 态环境 ,开化县 应尽快启

面临着保护生态 和加快发展 的双重
改革部 门作为 县域经济社 会管理 的综 合
部门 , 应勇挑重担 , 理 并且 大有作为 。笔 者认为 ,发改部 门可着 力从 以下六个 方

2023国考申论范文:城乡互补并重 勾勒发展蓝图

2023国考申论范文:城乡互补并重 勾勒发展蓝图

2023国考申论范文:城乡互补并重勾勒发展蓝图2023国考申论范文:城乡互补并重勾勒发展蓝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繁荣和高品质的生活,但也面临着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滞后,农民的收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城乡互补并重的理念,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城乡互补并重的理念是指城市和农村发展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首先,城乡互补要注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培育新农人、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要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创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城乡互补要注重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用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确保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社会福利。

最后,城乡互补要注重优化农村与城市的连接和交流。

要加强城乡土地的整合与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同时,要构建健全城乡互联网和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城乡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实现城乡互补并重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要增加对农业投入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要优化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和农村的布局,促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企业应积极参与城乡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推动农业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做好企业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

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稿

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稿

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会和认识。

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深刻认识其内涵和意义。

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立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形成内外联动、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这样的格局,不仅有利于我们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我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实现经济的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要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内需潜力。

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消费和投资潜力充分释放。

最后,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空间布局。

我们要推动区域间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当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推进。

作为个人而言,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的工作,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岗位出发,为推动新发展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深刻认识其内涵和意义,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

(多篇汇编)关于开展学习2024年《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研讨材料、心得体

(多篇汇编)关于开展学习2024年《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研讨材料、心得体

(多篇汇编)关于开展学习2024年《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研讨材料、心得体会第1篇2024年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心得体会——以改革创新精神,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它是我们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关键。

一、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都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例如,在科技领域,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要创新治理方式,加强基层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方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比如,在教育领域,我们要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领域,我们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在就业方面,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让人民群众有更稳定的收入和更美好的生活。

三、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中。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