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模数转换器

合集下载

模拟数字器件型号大全

模拟数字器件型号大全

模拟数字器件型号⼤全型号名称1Ω电阻1.2Ω电阻1.5Ω电阻1.8Ω电阻2Ω电阻2.2Ω电阻2.4Ω电阻3.0Ω电阻3.3Ω电阻3.6Ω电阻3.9Ω电阻4.3Ω电阻4.7Ω电阻5.1Ω电阻5.6Ω电阻6.2Ω电阻6.8Ω电阻7.5Ω电阻8.2Ω电阻9.1Ω电阻10Ω电阻11Ω电阻12Ω电阻15Ω电阻18Ω电阻20Ω电阻22Ω电阻24Ω电阻27Ω电阻30Ω电阻33Ω电阻36Ω电阻39Ω电阻43Ω电阻47Ω电阻51Ω电阻56Ω电阻62Ω电阻68Ω电阻75Ω电阻82Ω电阻91Ω电阻100Ω电阻110Ω电阻120Ω电阻150Ω电阻180Ω电阻200Ω电阻220Ω电阻240Ω电阻270Ω电阻300Ω电阻330Ω电阻360Ω电阻390Ω电阻430Ω电阻470Ω电阻510Ω电阻560Ω电阻620Ω电阻680Ω电阻750Ω电阻820Ω电阻910Ω电阻1KΩ电阻1.1KΩ电阻1.2KΩ电阻1.3KΩ电阻1.5KΩ电阻1.8KΩ电阻2KΩ电阻2.2KΩ电阻2.4KΩ电阻2.7KΩ电阻3KΩ电阻3.3KΩ电阻3.6KΩ电阻3.9KΩ电阻4.3KΩ电阻4.7KΩ电阻5.1KΩ电阻5.6KΩ电阻6.2KΩ电阻6.8KΩ电阻7.5KΩ电阻8.2KΩ电阻9.1KΩ电阻10KΩ电阻11KΩ电阻12KΩ电阻15KΩ电阻18KΩ电阻20KΩ电阻24KΩ电阻27KΩ电阻30KΩ电阻33KΩ电阻36KΩ电阻39KΩ电阻43KΩ电阻47KΩ电阻51KΩ电阻56KΩ电阻62KΩ电阻68KΩ电阻75KΩ电阻82KΩ电阻91KΩ电阻100KΩ电阻110KΩ电阻120KΩ电阻150KΩ电阻180KΩ电阻200KΩ电阻220KΩ电阻240KΩ电阻270KΩ电阻300KΩ电阻330KΩ电阻360KΩ电阻390KΩ电阻430KΩ电阻470KΩ电阻510KΩ电阻560KΩ电阻620KΩ电阻680KΩ电阻750KΩ电阻820KΩ电阻910KΩ电阻1MΩ电阻1.1MΩ电阻1.2MΩ电阻1.5MΩ电阻1.8MΩ电阻2.0MΩ电阻2.2MΩ电阻2.4MΩ电阻2.7MΩ电阻3.3MΩ电阻3.6MΩ电阻3.9MΩ电阻4.7MΩ电阻5.1MΩ电阻5.6MΩ电阻6.2MΩ电阻6.8MΩ电阻7.5MΩ电阻8.2MΩ电阻9.1MΩ电阻10MΩ电阻CBB-(0.1µF/630V )CBB-(0.47µF/630V)CD-(22µF/16V)CBB(474/630)CBB-(103K/630V)CD-(100µF/25V)电解电容CD-(100µF/100V)电解电容CD-(0.47µF/50V)电解电容CD-(1µF/50V)电解电容CD-(0.1µF/50V)电解电容CD-(0.1µF/160V)电解电容CD-(2.2µF/50V)电解电容CD-(3.3µF/16V)电解电容CD-(4.7µF/250V)电解电容CD-(10µF/25V)电解电容CD-(22µF/25V)电解电容CD-(22µF/50V)电解电容CD-(22µF/250V)电解电容CD-(33µF/25V)电解电容CD-(47µF/16V)电解电容CD-(33µF/250V)电解电容CD-(47µF/63V)电解电容CD-(47µF/100V)电解电容2510-2P2510连接器VH-4P VH连接器CC-1PF瓷⽚电容CC-1.5PF瓷⽚电容CC-2.2PF瓷⽚电容CC-3PF瓷⽚电容CC-4PF瓷⽚电容CC-5.6PF瓷⽚电容CC-6PF瓷⽚电容CC-7PF瓷⽚电容CC-9PF瓷⽚电容CC-10PF瓷⽚电容CC-18PF瓷⽚电容CC-20PF瓷⽚电容CC-22PF瓷⽚电容CC-27PF瓷⽚电容CC-30PF瓷⽚电容CC-33PF瓷⽚电容CC-39PF瓷⽚电容CC-47PF瓷⽚电容CC-50PF瓷⽚电容CC-56PF瓷⽚电容CC-62PF瓷⽚电容CC-75PF瓷⽚电容CC-82PF瓷⽚电容CC-100PF瓷⽚电容CC-102瓷⽚电容CC-103瓷⽚电容CC-104瓷⽚电容CC-122瓷⽚电容CC-150PF瓷⽚电容CC-152瓷⽚电容CC-181瓷⽚电容CC-201瓷⽚电容CC-202瓷⽚电容CC-221瓷⽚电容CC-222瓷⽚电容CC-223瓷⽚电容CC-271瓷⽚电容CC-301瓷⽚电容CC-302瓷⽚电容CC-331瓷⽚电容CC-332瓷⽚电容CC-333瓷⽚电容CC-391瓷⽚电容CC-392瓷⽚电容CC-471瓷⽚电容CC-472瓷⽚电容CC-473瓷⽚电容CC-501瓷⽚电容CC-502瓷⽚电容CC-562瓷⽚电容CC-681瓷⽚电容CC-682瓷⽚电容CC-683瓷⽚电容CC-821瓷⽚电容CT-100PF独⽯电容CT-102独⽯电容CT-103独⽯电容CT-221独⽯电容CT-222独⽯电容CT-223独⽯电容CT-224独⽯电容CT-331独⽯电容CT-332独⽯电容CT-334独⽯电容CT-473独⽯电容CT-474独⽯电容CT-511独⽯电容CT-681独⽯电容CT-682独⽯电容CT-821独⽯电容CT-333独⽯电容CT-471独⽯电容CT-472独⽯电容CJ-10nF安规电容CJ-0.1µF安规电容CJ-220PF安规电容CJ-330PF安规电容LED-W-Φ3发光⼆极管(⽩)LED-R-Φ5发光⼆极管(红)LED-G-Φ5发光⼆极管(绿)CYY-25P~36P可调电容IC-8P DIP插座IC-14P DIP插座IC-16P DIP插座IC-18P DIP插座IC-20P DIP插座IC-24P DIP插座IC-28P DIP插座IC-32P DIP插座IC-40P DIP插座HY6225632K×8位COMS静态RAMHM61162K×8位⾼速CNOS SRAMM27C12816K×8位EPROMGAL20V8B可编逻辑器件PIC16C57C PIC单⽚机(EPROM/ROM的基于8位CMOS微控制器系列)PIC12C508A(⼋⾓贴⽚)PIC单⽚机(8针8位CMOS微控制器)24LC08B8K/16K串⾏EEPROMADC08098通道8位A/D转换器ADC08328位串⾏A/D转换器AD7751电能检测计量电路AD545JH精密的漂移FET输⼊运放AD57412位35µ模数转换器AD526软件编程带微机接⼝仪表放⼤器ADS774采样可控模数转换器AD620低功耗仪表放⼤器AD77052/3通道 16位∑型数模转换器DAC08328位22缓冲数模转换器AD6501MHz低线性误差压频转换器(电压⾄频率和频率对电压转换器)AD6698位8.0µS电压输出DAC(单⽚16位DACPORT)AD67716位,100千次采样/秒,采样DACAD72288位8通道AD9851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的180MHz的CMOS1DAC的合成)AD9852300MHz的CMOS完成10MH⾊环电感33MH⾊环电感1MH⾊环电感33MH⽴式电感1MH⽴式电感3.3mH1MHM-40P-S单排针M-80P-S双排针IDC-10P IDC连接管IDC-14P IDC连接管2510-5P2510连接管2510-6P2511连接管BL-8Ω扬声器HA-1锋鸣器943-1C-12DS继电器943-1C-6DS继电器G3RL-1A-E继电器5101AH-B数码管5101BH-B数码管LG3641BH数码管LG3641AH数码管12079CP45CP231TOOLP12PM30CST06074F157数据选择器MQ-4可燃⽓体传感器2SC1906硅外延平⾯2SC17902SC1971外延平⾯型(功率放⼤器频段⽆线电应⽤)2SC945硅晶体管(⾃动对焦⾼速开关放⼤器)压⼒传感器IRF540N沟道晶体管Trenchuos语⾳编程器语⾳模块T-40超声波发射R-40超声波接收交流接触器BAL-35DMD402ASSR-80表固态继电器TK-SN5CKS10A磁珠+铁⽚IDC-16P IDC连接器IDC-20P IDC连接器EP7128SLC84-15NM-40P-S单排插针M-80P-S双排插针M-40P-Z单排插座ORUN-4电池盒9V-1P电池扣ATMEGA1288位微控制器,带有12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闪存ATMEGA648位微控制器与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内存ATMEGA329位微控制器与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内存10×10cm双⾯万⽤板3cm铜螺柱2cm铜螺柱1.5cm铜螺柱1cm铜螺柱M40F-543874HC04六反相器74HC244⼋缓冲器/驱动器74HC240⼋缓冲器/驱动器74HC259⼋位地址缓存器74HC4051多路转化器/分配器74HC5958位移住寄存器/锁存器RX20-36Ω-50W线绕电阻RX20-30Ω-50W线绕电阻47K贴⽚电阻100K贴⽚电阻2KΩ贴⽚电阻10KΩ贴⽚电阻510Ω贴⽚电阻47Ω贴⽚电阻1KΩ贴⽚电阻200Ω贴⽚电阻100Ω贴⽚电阻0.01µF贴⽚电容0.001µF贴⽚电容JGX5113FOPA335单电源零漂移CMOS运放IRF530N N沟道功率场效应管IRF9530N P沟道功率场效应管IRF9540N HEXFET功率场效应管4.7mH⾊环电感6.8mH⾊环电感NRF2401A 2.5GHz单晶⽚射频收发器TLO71低噪声JFET输⼊运算放⼤器2SA1360-Y J型场效应管OPA642U宽带低失真、低增益运放HGTF10-1整流桥(单相放⼤器或硅桥)HGTF10-2 3.0A整流桥KBPC808WH5-1A型电位器KBPC310WH5-1A型电位器WH5-501WH5-1A型电位器WH5-502WH5-1A型电位器WH5-202WH5-1A型电位器WH5-203WH5-1A型电位器WH5-204WH5-1A型电位器WH5-473WH5-1A型电位器WH5-103WH5-1A型电位器WH5-104WH5-1A型电位器WH5-101WH5-1A型电位器WH5-102WH5-1A型电位器1N4728电⼒稳压⼆极管硅平⾯1N4729齐纳⼆极管1N4148⾼速⼆极管1N914⾼速开关管1N4001轴向引线恢复整流器1N4007安培同⽤整流器光敏⼆极管FR307 3.0A快速恢复整流器(⼆极管)LED-W-Φ3发光⼆极管(⽩⾊)LED-DC-Φ3发光⼆极管(双⾊)LED-Y-Φ3发光⼆极管(黄⾊)TCT40-18⼀体化超声波传感器QM-YT1CO传感器连接器排座排针10K20K504(4.7K)50K100KDB106G整流桥E62320KBPC210整流桥2W10整流桥VH-4P VH连接器2510-4P2510连接器2SC5200三联弥三型(功率放⼤器应⽤)2SA1943晶体管(功率放⼤器应⽤)温度传感器AD590双端温度传感器MQ-2烟雾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RE200B热释电被动或红外传感器LM335温度传感器IN4730 3.9V稳压80M有源晶振3.579545M⽆源晶振2.4V稳压2.7V稳压36M有源晶振2AP9⾼速开关管IN60CS9011三极管CS9012三极管红外接收CS9013三极管红外发射CS9014三极管CS9015三极管CS9018三极管CS8050三极管CS8550PNP三极管2SA1301进步党平⾯硅晶体管(⾳频功率放⼤器直流直流转换器)BT33FJ 18B20从旧系统数据表VGN3020512霍尔元件3DV31光敏三极管3DV32光敏三极管49E705霍尔元件AN503霍尔元件(电视调谐控制电路)TL431AC可调试精密并联稳压管2DW233DG201模拟开关(CMOS四路SPST模拟开关)SP203硅光电池(硅栅增强型射频功率VDMOS晶体管)IRM38AP EL-1KL2红外发射SP-1KL(红外发射)光电⼆极管1A晶闸管(单硅)1A晶闸管(双硅)TAT267BP桥驱动器ST-ICL3红外接收PT-23F红外发射ST251C光电传感器HY301光电耦合EL-1KL21红外发射DS-4P拨码开关DC-1P拨位开关IDC-30P IDC连接器IDC-40P IDC连接器TIP41C功率管(互补硅功率晶体管)TIP42C功率管(中功率线性井并⽤)KSP2907IRF840N沟道增强型硅栅的TMOS功率场效应管3D01N沟道耗尽型K1120场效应管3DA8TCJ3DJ803DG130DJK2746场效应管C2073功率管(宽带:射频和⽆线)2SC3281⼤功率三极管NPN(功率晶体管)B834中功率开关管PNPD880低频压NPN2N5401硅三极管PNP(进步党⾼压晶体管)2N5551NPN型通⽤放⼤器A7733硅三极管PNPK514⼩功率三极管A940硅三极管PNPTDA2030A18W的⾼保真放⼤器和35W的驱动程序7806﹢6V稳压管7810﹢10V稳压管(7810视频接收机模块)7808﹢8V稳压管7809﹢9V稳压管7812﹢12V稳压管7815﹢15V稳压管7824﹢24V稳压管LM317 1.2V-37V三端可调稳压管7819﹢18V稳压器7905﹣5V稳压器7906﹣6V稳压管7908﹣8V稳压管7909﹣9V稳压管7912﹣12V稳压管7915﹣15V稳压管7924﹣24V稳压管LM337﹣1.2-37V三端可调稳压管CD4503六同相缓冲器3296W-101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102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103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104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203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204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3296W-253精密可调电阻(多圈微调电位器)SP-1KL红外接收⼆极管EPMT128EP1K7C144EPC2LI20配置器件系列SHT11温度传感器USB转接器(整流器组件)NTC10K±1%热敏电阻75S1热敏电阻MYG7K330压敏电阻ORD9216⼲黄管TA12互感器KEY-6⼩按钮DPL-1P拨码开关DPL-4P拨位开关2510-2P2510连接器杜邦⼝-1P杜邦⼝BPW410光敏电阻10412直流电机RT-4K热敏电阻HM1湿度模块介⼦感应模块湿度传感器HS1101湿度传感器MOC3020光耦合开关P521光耦合开关6N137单通道的⾼速光耦合器455K⽆源晶振4M⽆源晶振32.678K⽆源晶振6M⽆源晶振8M⽆源晶振10M⽆源晶振10M有源晶振1M⽆源晶振11.0592M⽆源晶振1N474415V稳压管(硅原料齐纳⼆极管)12M⽆源晶振1N4735 6.2V稳压管14.31818M⽆源晶振20M 6.2V稳压管1N4734 5.6V稳压管24M⽆源晶振24M有源晶振40M有源晶振C5V1 5.1V稳压管40M有源晶振1N4732 4.7V稳压管10245M⽆源晶振TLC2543CN12位摸/数转换器OP27超低噪声精密运放OP37超低噪声精密运放TLC1543模拟数字变换器,串⾏输⼊TLC0820A8位模拟数字变换器TLO82JFET输⼊双运放TL084JFET输⼊四运放NEC2056ULN2803AG周边⼋段驱动系列TL494开关稳压调节器TL3842电流控制器HA17324四运算放⼤器ULN2003AG周边七段驱动系列PT2272遥控解码器PT2262遥控编码CA3140单BINOS功放LF398N采样/保持电路LF347宽带JFET输⼊四运放4N25光耦器件LF356宽带JFET输⼊运放(单JFET宽带放⼤)4N35光耦器件(光敏晶体管线/数字逻辑器)6N136光耦器件LF353宽带JFET输⼊双运放LF351BIFET运放(JFET-INPUT运放)PC817PHOTOCOUPLER设备规格MAC97A6逻辑电平可控硅MC3362低功耗双变频接收机MC3372电源MC1596平衡调制解调器MC1648压控振荡器MRY634宽带精密模拟乘法器MVR1510开关模拟电源整流器NCP1050单⽚⾼电压门控振荡器的电源开关稳压器LM2676降压稳压器LVC4245⼋端⼝收发器3.3- VKMZ41磁场传感器HS0038红外接收头LM3886⾼性能⾼频功率放⼤器MOC30366引脚零交叉optoisolatorso7控硅驱动器输出MVR1660 MLT04四通道,四象限模拟乘法器MT8880ISO2-CMOS集成DTMFTranceiverTLC221TLC372双差分⽐较器THS4503全差分⽐较器TL3116⾼速低功耗精密⽐较器IRF9540P沟道功率MOSFETISPPA180TIP32A中功率线性开关TIP32C中功率线性开关ISP1420CST5112TRF63042BYGHW806电机ZYT380直流电机GY10-W3-3E4MSP430F2002RHRG3012⼆极管SN65LBC184D差动收发器瞬态电压抑制SG3525脉宽调制控制电路SP3220RS-232驱动器/接收器ST188ST278TPST330低压降稳压器TPST333低压降稳压器TPS3803-01电压检测器TRF3750⾼频率的整数N频率合成器TSAC6200TLC7135模拟数字Converters14分⼨UA733差分视频放⼤器UCC280198针连续传导模式z控制器UGN3503⽐例,线性霍尔效应传感器UCA8224094CD(100µF/16V)电解电容CD(100µF/50V)电解电容CD(220µF/16V)电解电容CD(220µF/250V)电解电容CD(330µF/16V)电解电容CD(470µF/16V)电解电容CD(470µF/25V)电解电容CD(1000µF/25V)电解电容CD(1000µF/50V)电解电容CD(2200µF/16V)电解电容CD(4700µF/16V)电解电容CD(2200µF/25V)电解电容V149-3710154电解电容V149-3910154电解电容V149-4010153电解电容P6KE200transzorb瞬态电压抑制器P6KE150transzorb瞬态电压抑制器P6KE120transzorb瞬态电压抑制器CP2-02DP2-02SA12A 5.0通过170V500W的瞬态电压抑制器P6KE911N5817肖特基⼆极管1A20、30和40输⼊电压1N5822 3.0A的肖特基整流器9012(贴⽚)贴⽚三极管(与⾮门/16进制逆变器)9013(贴⽚)贴⽚三极管(NPN硅晶体管)8550(贴⽚)贴⽚三极管8050(贴⽚)贴⽚三极管9018(贴⽚)贴⽚三极管(NPN型外延平⾯晶体管)软件盘拨码开关电容(102)贴⽚电容0805(10Ω)贴⽚电阻磁环太阳能控制板热缩管2200µF/50V、CD电解电容CD(4700µF/50V)电解电容FC-20PFC-40P电源插头电源插座9针串⼝头9孔串⼝头0.22µH贴⽚电感0.27µH贴⽚电感68µH贴⽚电感82µH贴⽚电感CD4001四⼆输⼊或⾮门CD4002双4输⼊或⾮门CD4009六缓冲期(转换-倒相)CD4011四⼆输⼊与⾮门CD4012双4输⼊与⾮门CD4013置/复位双D型触发器CD4016四双向模拟数字开关CD401710译码输出⼗进制计数器CD402014位⼆进制计数器CD4023三3输⼊与⾮门CD40247位⼆进制串⾏计数/分配器CD4026⼗进制/7段译码驱动器HEF4027置位/复位主从触发器CD4030四异或门CD404012位⼆进制计数器CD4046锁相环CD4051单8通道多路转换/分配器CD4052双4通道多路转换/分配器HCF4052双4通道多路转换/分配器TC4052双4通道多路转换/分配器CD4054四线液晶显⽰驱动器CD4055CMOS液晶显⽰驱动器CD4056BCD-7段液晶显⽰译码/驱动器CD4060⼆进制计数/分频/振荡器CD4066四双向模拟开关74LS1754D触发器74LS181运算器/函数发⽣器74LS1924位同步加减计数器74LS1934位⼆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74LS194双向通⽤移位寄存器74LS221多谐振荡器74LS244⼋缓冲期/驱动器74LS245⼋总线收发器74LS248七段数码管译码/驱动器74LS249七段数码管译码/驱动器74LS2738D触发器74LS2809位奇偶数发⽣校验器74LS283⼆进制全加器74LS3738D锁存器74LS3748D锁存器74LS390双⼗进制计数器74LS393双4位⼆进制计数器74LS648⼋总线收发器74LS6694位加减⼆进制计数器74LS6888位数字⽐较器74HC5958位移位寄存器/锁存器74918位移位寄存器74LS06六反相缓冲期/驱动器74LS93⼆进制计数器CD4000CMOS或⾮门74LS86四2输⼊异或门74LS904位⼗进制计数器74LS9212分频计数器74LS107双JK触发器74LS112双JK触发器74LS121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多谐振荡器74LS125四缓冲期/驱动器74LS132四2输⼊施密特触发与⾮门74LS1383-8线译码器74LS139双2-4线译码器74LS145⼗进制译码/驱动器74LS14710-4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5074LS151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44-16线多路分配器74LS155双2-4 线译码器74LS1604位⼆进制计数器74LS1614位⼆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34位⼆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48位移位寄存器74HC164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58位移位寄存器74LS00四2输⼊与⾮门74LS01四2输⼊正与⾮门74LS02四2输⼊正与⾮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7六缓冲期/驱动器74LS08四2输⼊正与门74LS10三3输⼊正与⾮门74LS13⼆施密特触发器74LS14六施密特触发器74LS20双4输⼊正与⾮门74LS21双4输⼊正与门74LS22双四输⼊正与⾮门74LS26四2输⼊与⾮门74LS27三3输⼊正或⾮门74LS308输⼊正与⾮门74LS32四2输⼊正或门74LS5738D锁存器74HC5738D锁存器74LS424-10线⼗进制译码器74LS47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8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73双JK触发器74LS74双D 触发器74LS754位双稳锁存器74LS854位幅度⽐较器MAX038⾼频信号发⽣器MAX232RS232接⼝电路MAX202RS233接⼝电路MAX2918阶低通开关电容滤波器MAX3232RS232接⼝电路MAX306CMOS模拟多路复⽤器MAX400超失调电压运放MAX503并⾏输⼊,电压输出,10位MAX437噪声放⼤器MAX542串⾏输⼊,电压输出16位MAX756升压DC-DC转换器MAX765DC-DC逆变器MAX8093引脚弹⽚机复位控制器MAX874低电压,精密电压基准MAX1626降压型DC-DC转换器MAX262有源滤波器MAX2601功率晶体管MAX2611直流到微波低噪声放⼤器MAX4106超低噪声放⼤器MAX7401开关电容滤波器MAX74215阶开关电容滤波器MAX195BMAX2978阶开关电容滤波器OPA129超低偏置电流运放OPA132⾼速FET输⼊运放3296W-502精密可调电阻3296W-503精密可调电阻3296W-504精密可调电阻3296W-501精密可调电阻3296W-201精密可调电阻3296W-202精密可调电阻DS-4P拨码开关DS-8P拨码开关L298N电机驱动芯⽚(偶全桥式驱动器)BT151单向可控管(晶闸管)BT136双向可控管(双向晶闸管)8279可编程键盘显⽰借⼝电路82C79可编程键盘显⽰借⼝电路8255可编程接⼝扩展电路82C55CMOS可编程接⼝扩展电路8253可编程间隔计时器81552K静态RAM8031MCS51系列8位单⽚机8051MCS51系列9位单⽚机AT89C514K×8位FLASH单⽚机AT90S514K×8位FLASH单⽚机AT91C524K×8位FLASH单⽚机AT92S528位微控制器AT89C20512K×8位FLASH单⽚机HY62648K×8位FLASH单⽚机MC1403精密电压基准器(2.5)MC1488RS232四线驱动器MC1489RS232A四线驱动器MC1406014位⼆进制计数器/振荡器MC14516BCP加减计数器MC145026编码器(双编码器和译码器)MC144333?位模数转换器MC145027译码器MC3486RS422/423线路接收器NE555时基电路NE556双极型双时基电路(双计时器)NE564锁相环NE567⾳频解码器/琐相环NE5532双运放NE5534单运放(低噪声运算放⼤器)MICRF002B低功率超⾼频接收器MC1496模拟乘法器(⽋平衡调制器/解调器)LM35精密温度传感器LM311单⽐较器(⾼性能电压⽐较器)LM324通⽤四运放LM336-5V基准电压电路(5.0V的参考⼆极管)LM336-2.5V基准电压电路(参考⼆极管)LM339四⽐较器LM358低功耗双运放NB7232⽆级调速开关CD4069反相器CD4071四⼆输⼊或门(四⼆输⼊缓冲系列门)CD4073三⼆输⼊或门(CMOS门电路)CD4098双单稳态触发器HEF40106密制触发器CD40192BCD可预置可逆触发器CD40193⼆进制可预置可逆触发器CD4043四或⾮R/S锁存器。

《AD及DA转换》课件

《AD及DA转换》课件

一、AD及DA转换简介1.1 AD转换概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意义1.2 DA转换概述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意义DA转换的基本原理1.3 AD及DA转换的应用领域电子秤工业控制音频处理二、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2.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2.2 AD转换器的类型逐次逼近型(SAR)双积分型流水线型2.3 AD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和量化误差转换时间和转换速率动态范围和线性范围三、DA转换器(数模转换器)3.1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数字到模拟的转换过程D/A转换器的类型及特点3.2 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转换误差转换速度3.3 DA转换器的应用实例音频DAC视频DAC通信系统中的DA转换应用四、AD及DA转换器的选择与评估4.1 AD及DA转换器的选择依据精度要求转换速度要求成本和功耗考虑4.2 AD及DA转换器的评估方法测试转换特性分析转换误差对比不同转换器的性能4.3 AD及DA转换器的应用案例分析模拟信号采集与数字处理数字信号调节与模拟输出五、AD及DA转换技术的未来发展5.1 高速AD及DA转换技术亚微米和深亚微米工艺并行处理技术5.2 高精度AD及DA转换技术低噪声和低功耗设计温度补偿技术5.3 集成AD及DA转换技术片上系统(SoC)混合信号集成技术5.4 新型AD及DA转换技术展望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无线通信和物联网应用领域六、模拟信号的采样与保持6.1 采样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的选择6.2 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要点七、模拟信号的量化与编码7.1 量化过程量化的概念与过程量化误差7.2 编码方法二进制编码格雷码编码八、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SAR ADC)8.1 SAR ADC的工作原理转换过程解析转换速率与功耗8.2 SAR ADC的设计要点模拟开关的选择基准电压源的设计九、双积分型AD转换器9.1 双积分型ADC的工作原理转换过程解析转换时间与精度9.2 双积分型ADC的应用场景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十、流水线型AD转换器10.1 流水线型ADC的工作原理转换过程解析转换速率与功耗10.2 流水线型ADC的设计要点级间匹配与补偿模拟开关的选择十一、DA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的类型及原理11.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工作原理分辨率和线性度11.2 电压反馈型DA转换器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11.3 电流反馈型DA转换器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十二、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及评估12.1 分辨率数字位数的含义分辨率与精度的关系12.2 转换误差静态误差动态误差12.3 转换速度转换时间更新速率十三、DA转换器的应用实例13.1 音频DAC音频信号的数字到模拟转换音频DAC芯片的选择13.2 视频DAC视频信号的数字到模拟转换视频DAC芯片的选择十四、AD及DA转换器的接口技术14.1 模拟接口差分信号传输阻抗匹配14.2 数字接口SPI接口I2C接口USB接口十五、AD及DA转换器的实际应用问题与解决方案15.1 噪声问题模拟噪声的来源数字噪声的来源降噪技术15.2 匹配问题内部组件匹配外部组件匹配匹配技术15.3 温度补偿温度对AD及DA转换器的影响温度补偿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AD及DA转换的相关概念、原理、性能指标、应用实例以及接口技术,重点内容包括:1. AD及DA转换的基本原理: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掌握AD 及DA转换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模数转换PPT课件

模数转换PPT课件
• 1)低通滤波经噪声成形滤波后的Σ-Δ调 制器输出噪声减至最小
• 2)滤除奈奎斯特频率以上的频率分量以 防止由于数字抽取产生的混叠失真
• 3)进行抽取和滤波运算,减少数据率, 并将1位数字信号转换为高位数字信号
• 4、 Σ-Δ型A/D转换器的使用
• 8.2.7模数转换器的选用
• 1、系统的采样速度
• 一般说来,上述误差的总和应该小于或 等于A/D转换器的量化误差,否则高分辨 率A/D转换器就失去了意义
8.3数模转换器
• 8.3.1DAC的原理 • DAC按照输入信号的形式可分为并行
DAC和串行DAC两种
• DAC的电阻网络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 权电阻网络、T型电阻(R-2R)网络和 它们的变型电阻网络
• 优点是精度高、价格பைடு நூலகம்低、功耗较低
• 缺点是转换速率低
• 8.2.5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
• 流水线型ADC又称为子区式ADC,它由 级联的若干级电路组成
• 每一级包括一个采样/保持放大器,一个 低分辨率的ADC和DAC,以及一个求和 电路,其中求和电路还包括可提供增益 的级间放大器
• 8.2.6Σ-Δ型模数转换器
• Σ-Δ型模数转换器由Σ-Δ调制器(又称为 总和增量调制器)和数字抽取滤波器组 成
• 1、 Σ-Δ调制器量化原理
• 2、噪声量化
• 普通幅度A/D转换器的量化噪声是由A/D 转换器的位数来决定的,其量化噪声功 率谱密度N1为白噪声
• 3、数字抽取滤波器
• 数字抽取滤波器具有数字抽取(重采样) 和低通滤波的双重功能,它有三个作用:
• 3)精度 • DAC的转换精度即为分辨率的大小 • 2、动态指标 • 1)建立时间 • 建立时间是描述D/A转换速度快慢的一个重要

几款模数转换器芯片电路原理

几款模数转换器芯片电路原理

模数转换器即A/D转换器,或简称ADC,通常是指一个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

通常的模数转换器是将一个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一个输出的数字信号。

本文介绍几款模数转换器芯片电路原理。

1、AD9280AD9280器件是一款单芯片、8位、32 MSPS模数转换器(ADC),主要介绍了AD9280特性、应用范围、参考设计电路以及电路分析,帮助大家缩短设计时间。

AD9280介绍:AD9280是一款单芯片、8位、32 MSPS模数转换器(ADC),采用单电源供电,内置一个片内采样保持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

它采用多级差分流水线架构,数据速率达32 MSPS,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保证无失码。

AD9280特点:与AD876-8引脚兼容功耗:95 mW(3 V电源)工作电压范围:+2.7V至+5.5V微分非线性(DNL)误差:0.2 LSB省电(休眠)模式AD9280内部结构框图:图1 AD9280的内部结构框图,展示了内部的构成AD9280参考设计电路:图2 AD9280典型应用电路2、AD7541AD7541器件是一款低成本、高性能12位单芯片乘法数模转换器,主要介绍了AD7541特性、应用范围、参考设计电路以及电路分析,帮助大家缩短设计时间。

AD7541介绍:AD7541A是一款低成本、高性能12位单芯片乘法数模转换器。

该器件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薄膜CMOS技术制造,并提供标准18引脚DIP和20引脚表贴两种封装。

AD7541A与业界标准器件AD7541在功能和引脚上均相兼容,并且规格和性能都有所改进。

此外,器件设计得到改进,可确保不会发生闩锁,因此无需输出保护肖特基二极管。

AD7541特点:AD7541的改进版本完整的四象限乘法12位线性度(端点)所有器件均保证单调性TTL/CMOS 兼容型低成本无需保护肖特基二极管低逻辑输入泄漏AD7541内部结构框图:图3 AD7541的内部结构框图,展示了内部的构成AD7541参考设计电路:图4 AD7541典型应用电路3、AD7694AD7694器件是一款3通道、低噪声、低功耗、24位Σ-Δ型ADC,内置片内仪表放大器,主要介绍了AD7694特性、应用范围、参考设计电路以及电路分析,帮助大家缩短设计时间。

第八章 数模、模数转换器

第八章 数模、模数转换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D转换器 8.2 A/D转换器
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各个量化电平的过程叫做编码。 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各个量化电平的过程叫做编码。 由于数字量的位数有限,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只能表示2 由于数字量的位数有限,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只能表示2n 个值,因而任何一个采样-保持信号的幅值, 个值,因而任何一个采样-保持信号的幅值,只能近似地逼近 某一个离散的数字量。 某一个离散的数字量。因此在量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误差,通常把这种误差称为量化误差。显然,在量化过程中, 误差,通常把这种误差称为量化误差。显然,在量化过程中, 量化级分得越多,量化误差就越小。 量化级分得越多,量化误差就越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D转换器 8.2 A/D转换器
3.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模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一般由顺序脉冲发生器、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一般由顺序脉冲发生器、逐次逼 近寄存器、 数转换器和电压比较器等几部分组成, 近寄存器、模-数转换器和电压比较器等几部分组成,其原理 框图如图 12所示 所示。 框图如图8-12所示。 一次转换过程如表 一次转换过程如表8-3和图8-15所示。 15所示。 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D/A转换器 8.1 D/A转换器
8.1.3 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形电阻网络D/A
为了克服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中电阻阻值相差过大的缺 为了克服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中电阻阻值相差过大的缺 D/A 点,又研制出了如图8-3所示的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由R 又研制出了如图 所示的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D/A转换器 和2R两种阻值的电阻组成T形电阻网络(或称梯形电阻网络) 2R两种阻值的电阻组成T形电阻网络(或称梯形电阻网络) 两种阻值的电阻组成 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带来了很大方便。网络的输出端接 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提高转换速度和减小尖峰脉冲的有效方法是将图 提高转换速度和减小尖峰脉冲的有效方法是将图8-4电路 改成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电路, D/A转换电路 所示。 改成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电路,如图8-6所示。

第8章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

第8章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
S0 S1 S2 S3
R ∞
O1 O2


uo
I /1 6
2R 2R
I /8
2R
I/4
2R
I/2
2R
I= V REF / R
R
A B
R
C
R
D
I/8
I/4
I/2
I
-VREF

1. 倒T形电阻网络DAC
(1)电阻译码网络
电阻译码网络由R及2R两种电阻接成倒T形构成。由于网络两个输出端O1,O2都处 于零电位(O1点为虚地),所以从A、B、C任一节点向左看等效电阻都是2R, 如图(b)所示,因此,基准源电流I为
数据总线 d0~d7 (CS1)① (CS2)② 数据1锁存到①输入锁存器 (WR1)① 数据1输入①输入锁存器 (WR1)② 数据2输入②输入锁存器 WR2(XFER) ILE=1 D/A寄存器锁存 数据2锁存到②输入锁存器
刷新模拟输出
8.1 DAC
8.1.3 1.
DAC的主要参数

第8章 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
ADC与DA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举例。
非电模拟量
传感器
模拟信号
ADC
数字信号
数字系统
数字信号
DAC
模拟信号
执行机构
8.1 DAC

8.1.1 D/A转换基本原理
数字量是用代码按数位组合起来表示的,每一位代码都有一定的 权值。例如,二进制数1010,第四位代码权是23,代码“1”表 示数值为“8”;第三位代码权是22 ,代码“0”表示这一位没有 数;第二位代码权是21 ,代码“1”表示数值为“2”;第一位代 码权是20,代码“0”表示这一位没有数,这样1010所代表的十 进制数是8×1+4×0+2×1+1×0=10。可见,数模转换只 要将数字量的每一位代码,按其权数值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 然后将各位模拟量相加,即得与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量。

常见ADC转换器及应用

常见ADC转换器及应用
3.ADC0809 的时序图 ADC0809 的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bojia@
首页 向上 向下 未页 返回
单片机电子教案
bojia@
ADC0809 芯片使用模拟开关切换,可以分时处理8 路模拟量输入信号。在某一时 刻,模拟开关只能与一路模拟量通道接通,对该通道进行A/D 转换。当地址锁存 信号ALE为高电平时,C、B、A三条线上的地址数据送入ADC0809内部的地址锁 存器中,经过译码器译码后选中某一通道。当AL E= 0时,地址锁存器处于锁存 状态。此时,转换启动信号端START出现下降沿。只有当转换启动信号端START 出现下降,并延迟Teoc (≤8c1+ 2uS) 后,芯片启动A/D 转换;当转换启动信号端 START 出现上升沿时,ADC0809复位。 ADC0809的时钟信号由CLOCK端送入, 其最高频率为640MHz,在这个最高频 率下ADC0809的A/D 转换时间为100uS左右。当ADC0809用于AT89C51单片机系 统时,若AT89C51采用12MHz的晶振,则ADC0809的时钟信号可以由AT 89C51的 ALE经过一个四分频电路获取。这时ADC0809的时钟频率为500KHz,A/D转换结 束后,将转换的结果送到三态锁存输出缓冲器,使ADC0809的允许输出控制端 OE为高电平,打开三态输入锁存器,就可以在DB0~DB7 上,读出A/D 转换结果 。EOC为转换结束输出信号。在A/D转换期间,EOC维持高电平;当A/D 转换结 束时,EOC变成高电平,通过EOC的状态,系统就可以确定ADC0809的转换状态 。
Vref-ຫໍສະໝຸດ ALE图8-4 ADC0809扩展电路
首页 向上 向下 未页 返回
单片机电子教案
bojia@

第八章数模和模数转换

第八章数模和模数转换
n 1
R
D0 D1
2V REF 2 R 2V REF 2 R
i n n
(D0 2 )
0
V REF 2
n2
R
( D1 2 )
1
2V REF 2 R
n
(Di 2 )
I I 0 I 1 ... I n 1 2 V REF 2 R 2 V REF 2 R 2 V REF 2 R
模拟 电平 二进制 代码 代表的 模拟电平 模拟 电平 二进制 代码 代表的 模拟电平
1V
7/8
6/8 5/8 4/8 3/8
111
7= 7/ 8
6 = 6/8 5 = 5/8 4 = 4/0
1V 13/15 11/15 9/15 7/15 5/15
111 7 =14/15
二、转换速度 (一)建立时间 ts ts 为在大信号工作下(输入由全 0 变为全 1,或由 全 1 变为全 0), 输出 电压达到某一规定值所需时间 。 不包含 UREF 和运放的单片 DAC 最短 ts < 0.1 s;包含 UREF 和运放的单片 DAC 最短 t s < 1.5 s。 (二)转换速率 SR 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模拟电压的变化率表示 完成一次转 上升时间 换所需时间 TTR = ts + tr (tf) 下降时间
I1
→I
- +
A
模拟输出 VO
(2)工作原理
当输入数字D0=1时 I 0 当输入数字D1=1时 I 1 当输入数字Di=1时 I i
· · ·
Sn-1 VREF
Rn-1=20R
→In-1
V REF R0 V REF R1 V REF Ri

JJF 1048-1995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

JJF 1048-1995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048—1995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D a t aA c q u i s i t i o nS y s t e m1995-05-31发布1996-05-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D a t aA c q u i s i t i o nS y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s t e mJ J F1048 1995本校准规范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5月31日批准,并自1996年5月1日起施行㊂归口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ʻ四研究所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ʻ四研究所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梁志国周艳丽(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ʻ四研究所)参加起草人:王章泉王成沛(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ʻ四研究所)路克杰苏铭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ʻ四研究所)目 录一 概述(1)…………………………………………………………………………………1 适用范围(1)…………………………………………………………………………2 术语及定义(1)………………………………………………………………………二 技术要求(2)……………………………………………………………………………3 技术要求(2)…………………………………………………………………………三 校准条件(3)……………………………………………………………………………4 校准系统要求(3)……………………………………………………………………5 预调整(3)……………………………………………………………………………6 校准环境条件(3)……………………………………………………………………7 特殊条件(4)…………………………………………………………………………四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8 采集速率(4)…………………………………………………………………………9 线性度(6)……………………………………………………………………………10 误差限(7)…………………………………………………………………………11 时间漂移(9)………………………………………………………………………12 通道间串扰(11)……………………………………………………………………五 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时间间隔(12)…………………………………………………附录1 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校项目和校准方法(13)………………………………………附录2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结果记录格式(25)……………………………………………附录3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报告内容(27)…………………………………………………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一概述1适用范围本规范为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以模拟电量作输入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㊂执行本规范的被校数据采集系统性能限定为:①通道采集速率ɤ15ˑ106次/秒②A/D转换位数ɤ16位超出上述限定的系统,以及其他模拟量输入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可参照执行㊂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测量设备,广泛用于各种测控领域㊂它可以与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相连接,构成测量温度㊁力㊁压力㊁流量和位移等物理量的测量系统㊂数据采集系统的种类很多,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㊂其核心部分是电量的测量㊂图1数据采集系统典型结构由传感器来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器和多路开关后,再经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并最终被计算机系统收存而完成数据采集过程㊂2术语及定义2.1数据采集系统能测量来自传感器㊁变送器及其他信号源的输入信号,并能以某种方式对测到的量值进行数据存储㊁处理㊁显示㊁打印或记录的系统㊂2.2信号调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㊁滤波㊁线性补偿㊁阻抗匹配等功能性调节后再输出的四端网络的统称㊂12.3通道输入输出信号的传输路径㊂2.4通道采集速率数据采集系统在采集数据过程中,某一采集通道在单位时间内采集的可读有效(原始)数据个数称为该通道的通道采集速率㊂2.5循环采集速率数据采集系统在多通道循环采集方式下执行采集时,全系统所有工作的采集通道在单位时间内采集的可读有效(原始)数据个数㊂2.6单通道采集速率系统只有一个通道执行采集时的工作方式称为单通道采集㊂此时的通道采集速率称为单通道采集速率㊂2.7通道间串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过程中,前一输入通道对其逻辑后继通道的影响㊂2.8动态有效位数理想的模数转换器在数据采集中只引入与其转换位数相对应的量化误差㊂在满足采样定理的条件下,实际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单频正弦交流信号执行数据采集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求得相应的拟合正弦曲线,将采集数据与该拟合曲线之间的有效值误差归结为动态采集下的量化误差,与此动态量化误差相对应的模数转换的有效位数称为系统的动态有效位数㊂2.9误差限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约定真值)的程度㊂二技术要求3技术要求3.1被校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3.1.1文件资料由于数据采集系统种类繁多且复杂,所以,被校准的系统应配有原理图纸㊁使用说明书及相应的软件资料㊂3.1.2项目及指标送校单位应提供其送校数据采集系统所有要求测量性能的指标,并包括:①输入电阻;②输入通频带;③模数转换位数;④量程;⑤供电源;⑥采集速率;⑦通道数;⑧数据容量;等等㊂3.1.3可靠性㊁安全性和抗干扰性送校数据采集系统应能连续24h无故障工作㊂其安全性和绝缘性良好,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㊂人身感应㊁摆放位置和方向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应可忽略不计㊂3.1.4校准通道2数据采集系统校准通道号随机选取㊂每个校准项目需校准的通道数,若无特别要求,应不少于4㊂不同类型的通道应分别校准㊂3.1.5标志及外观数据采集系统的铭牌或外壳上应标明系统的名称㊁生产厂家㊁型号㊁编号和出厂日期㊂系统外形结构应完好㊂开关㊁按键㊁旋钮等可正常操作,标志清晰明确,外露件不应有松动和机械损伤㊂供电电源的标志及电压和频率范围指示明确㊂3.2输入输出连线校准用输入输出信号线长一般在1~2m,线型采用与实际使用时相同种类,或依说明书规定㊂其他情况,使用双绞屏蔽线㊂3.3通电检查外观检查后,按使用说明书通电,对数据采集系统各种功能进行检查,均应正常㊂功能性检查完成后,给系统所选定的检查通道加入其量限内的任意非零恒定信号(一般是在通道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的50%~90%以内),检查其工作状况,若不能正常采集,则不进行校准,应该予以维修㊂三校准条件4校准系统要求4.1校准系统校准系统综合误差不大于被校数据采集系统误差限的1/4㊂校准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屏蔽㊁接地,周围无任何影响数据采集系统及其校准系统性能的振动㊁冲击及电磁辐射等㊂4.2标准源所使用的标准源及标准测量仪器应定期检定,并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㊂其调节细度㊁稳定度及纹波系数等引起的最大误差,应不大于被校数据采集系统分辨力的1/4㊂4.3校准用的主要仪器设备也应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㊂5预调整正式校准前,按使用说明书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预调整,校准过程中不允许做对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有影响的调整㊂正式校准前,按说明书要求对数据采集系统预热㊂6校准环境条件温度:(20ʃ5)ħ相对湿度:40%~70%R H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允许范围及允许速度,以其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基本误差限3的1/8为限㊂其他校准环境条件,以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为限㊂7特殊条件如果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说明书中有特殊的使用条件要求,按特殊情况处理㊂四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8采集速率8.1原理简述8.1.1单通道采集速率校准原理连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标准周期信号源㊂将标准周期信号源接通系统的一个通道㊂信号频率f取为:(v i d/3)ȡfȡ(2v i d/n)(1)式中:v i d 被测系统的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标称值;n 被测数据采集系统每通道采集数据个数㊂图2校准数据采集系统的接线图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N个信号周期内采集数据个数n N,按公式(2)计算出系统通道实际最高采集速率v d:v d=fˑn N/N(2) 8.1.2循环采集速率校准原理本校准方法规定用于同类型的输入通道的集合,若系统中包含不同类型的输入通道,则须分别校准㊂接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标准周期信号源㊂在同类通道中任选m个通道作为工作通道,这m个通道中的各个通道,在每一个通道扫描周期中仅被选通一次㊂m满足4公式(3)的要求:mȡ额定系统最高循环采集速率额定最高单通道采集速率(3)在m个通道中任选一个通道接到标准周期信号源上,其他通道输入短接㊂信号频率f满足公式(4)的要求:v i x3㊃mȡfȡ2v i xn㊃m(4)式中:v i x 被校准系统的最高循环采集速率标称值;n 被校准数据采集系统每通道采集数据个数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N个信号周期内采集数据个数n N,按公式(5)计算出系统实际最高循环采集速率v x:v x=m㊃f㊃n N/N(5)若m个通道中,某一个(或多个)通道在一个通道扫描周期中被选通不止一次,则可参照公式(5)各参数的物理意义,用一个适当的值取代m值后,计算出系统实际最高循环采集速率v x:8.2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的校准程序8.2.1连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标准周期信号源㊂选择一个测量通道接到信号源上㊂8.2.2置系统为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8.2.3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0)㊂8.2.4设置系统通道量程㊂8.2.5选择信号源信号峰峰值(一般为对应通道量程的50%~100%),按公式(1)选择信号频率㊂8.2.6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㊂8.2.7按公式(2)计算出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v d㊂8.2.8对于具有不同最高采集速率的量程,均应分别进行校准㊂8.3系统最高循环采集速率的校准程序8.3.1接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标准周期信号源㊂在同类通道中任选m个通道作为工作通道,m满足公式(3)的要求㊂在m个通道中任选一个通道接到标准周期信号源上,其他通道输入短接㊂8.3.2置系统为最高循环采集速率状态㊂8.3.3选择每个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0)㊂8.3.4设置各通道的量程㊂8.3.5调节信号的峰峰值(一般为对应通道量程的50%~100%)㊂按公式(4)选择信号频率f㊂8.3.6加载信号,启动采集㊂记录采集数据㊂58.3.7 按公式(5)计算出系统最高循环采集速率v x ㊂8.3.8 对于具有不同循环采集速率的量程,应分别进行校准㊂9 线性度9.1 原理简述9.1.1 信号点的选择如图3所示,在测量范围(E L ,E H )内选择11个校准信号点E i (i =1,2, ,11)㊂E 1=E L +E r ˑ1.25%(6)E i =E L +Er ˑ(i -1)ˑ10%(7)(i =2,3, ,10)E 11=E L +E r ˑ98.75%(8)E r =E H -E L(9)式中:E L通道的测量范围下限;E H通道的测量范围上限;E r通道的量程㊂图3 数据采集系统输入输出特性9.1.2 线性度按端基直线法计算如下:췍x i =1n ðnj =1x i j (10)(i =1,2, ,11;j =1, ,n )k =췍x 11-췍x 1E 11-E 1(11)6b =E 11㊃췍x 1-E 1㊃췍x 11E 11-E 1(12)Δ췍x i =췍x i -(k ˑE i +b )(13)线性度 L =m a x Δ췍x i ,i =2, ,()10E rˑ100%(14)式中:x i j第i 个信号点E i 上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第j 个测量数据(i =1, ,11; j =1, ,n );n 每一通道在第i 个信号点E i 上的采集数据个数(n ȡ100);k端基直线的斜率;b端基直线的截距;췍x i第i 个信号点E i 上测量n 次的平均值;Δ췍x i第i 个信号点E i 上测量n 次的平均值与端基直线回归值的误差㊂9.2 校准程序9.2.1 接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直流标准信号源㊂选定测量通道㊂对每一通道执行步骤9.2.2~9.2.7㊂9.2.2 设置单通道(或循环)采集方式及相应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9.2.3 设置在信号点E i 上的采集数据个数n (ȡ100)9.2.4 置测量通道的量程㊂9.2.5 给系统顺序输入符合公式(6)~(8)的信号E i (i =1, ,11),启动采集,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x i j (j =1, ,n )㊂9.2.6 按公式(10)~(14)计算出系统通道的线性度L ㊂9.2.7 变换量程,重复执行9.2.4~9.2.6,直到所有量程校准完毕㊂10 误差限10.1 原理简述10.1.1 被测通道在信号E 值处的误差限A 按下列公式计算:A =ʃ췍x -E +2σE rˑ100%(15)췍x =1n ðni =1x i (16)σ=1n -1ðn i =1(x i -췍x )2(17)Δ췍x=췍x -E (18)式中:x i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值(i =1, ,n );췍x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平均值;n 每个通道的采集数据个数;E 系统输入标准信号的幅度;Δ췍x 通道的系统误差;σ 采集数据的标准差㊂10.1.2按式(6)~(8)选择11个校准点,按式(15)分别求出不同的误差限值㊂以其中的最大值作为通道误差限的实测值㊂10.2单通道采集时系统误差限的校准程序10.2.1接线如图2所示,信号源是直流标准信号源㊂10.2.2选定被测量的通道和量程,置系统为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10.2.3置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㊂10.2.4按10.1.2中规定顺序选择信号幅度E,加载信号,启动采集㊂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x i(i=1, ,n)㊂按公式(15)计算出E值处的误差限A㊂10.2.5从11个计算出的A值中,选取最大值作为通道误差限的校准结果㊂10.2.6变换量程,重复执行10.2.4~10.2.5,直到所有量程校准完毕㊂10.3循环采集时系统误差限的校准程序10.3.1在同类通道中任选出m个通道作为工作通道,m满足公式(3)的要求㊂接线如图4所示㊂在数据采集系统m个工作通道中,每次任选采集顺序上连续的6个采集通道w,w+1, ,w+5(不足6个通道的系统,选全部通道)作测量通道,其余m-6个通道输入短接㊂图4校准循环采集方式误差限的接线图10.3.2设定系统为最高循环采集速率状态㊂10.3.3设置每个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㊂10.3.4设置w+1㊁w+3和w+5通道的量程㊂10.3.5按10.1.2中规定调置信号幅度为E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㊂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只需记录w+1,w+3和w+5三个通道的)采集数据x i(i=1, , n)㊂10.3.6按公式(15)计算出通道w+1㊁w+3和w+5在E值处的误差限A㊂10.3.7从每通道11个计算出的A值中,选取最大值作为该通道误差限的校准结果㊂10.3.8变换量程,重复执行10.3.4~10.3.7,直到所有量程校准完毕㊂11时间漂移11.1原理简述接线如图5所示㊂其中R0为模拟信号源内阻的不平衡电阻,有特殊规定的系统,按规定执行,无特别要求时,取1kΩ㊂图5校准时间漂移的接线图将稳定性校准时间t(一般为8h)分为L(Lȡ3)个检测时间点㊂每一次检测时,各通道对每个输入值均采集n(ȡ100)次㊂在此期间,温度变化的允许范围及允许速度,以其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基本误差的1/8为限㊂第j(j=0,1 ,L-1)次检测时,先将接点K接2,通道只接入不平衡电阻R0,启动采集,得一组采集数据X j R i(i=1, ,n);然后,再将接点K接1,通道接入一个近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的信号E,启动采集,得一组采集数据为X j E i(i=1, ,n)㊂j=0时,零点初始值췍X0R和增益初始值G(0)可计算如下:췍X0R=1nðn i=1X0R i(19)췍X0E=1nðn i=1X0E i(20)(21)G(0)=췍X0E-췍X0REjʂ0时,第j个校准时间点上:零点时间漂移:ΔX(j)=췍X j R-췍X0R(22)增益时间漂移:(23)ΔG(j)=췍X j E-췍X j RE-G(0)췍X j R=1nðn i=1X j R i(24)췍X j E=1nðn i=1X j E i(25) L个校准时间点全部测量完后,计算出:零点时间漂移特性参数,t的单位是h:Z S=m a xΔX(j)/t j=1, ,L-()1(26)增益时间漂移特性参数,t的单位是h:G S=m a x(ΔG(j)t G(0)j=1, ,L-1)(27)11.2校准程序11.2.1接线如图5所示,设定测量通道,将高稳定直流信号源接入被校数据采集系统㊂11.2.2设置采集方式(单通道或循环)及系统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11.2.3设置每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并选置量程㊂11.2.4设定信号幅度E(为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的93.75%~97.5%,推荐值: 97.5%)㊂11.2.5接点K接2,将通道只接入R0电阻,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0R i(i=1, ,n)㊂11.2.6接点K接1,将通道接入信号E,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0E i(i=1, , n)㊂按公式(19)和(21)计算零点初始值和增益初始值㊂11.2.7等待,在下一个校准时间点上继续进行下面的测量㊂11.2.8接点K接2,将通道只接入R0电阻,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 j R i(i=1, ,n)㊂11.2.9接点K接1,将通道接入信号E,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 j E i(i=1, , n)㊂按公式(22)和(23)计算本时间点上的零点时间漂移和增益时间漂移㊂11.2.10重复执行11.2.7~11.2.9的过程,直至所有的校准时间点测定完毕㊂11.2.11按公式(26)和(27)计算出零点时间漂移特性参数和增益时间漂移特性参数㊂12通道间串扰12.1接线如图6所示,选择采集顺序上连续的2个以上通道w,w+1, 作为测量通道㊂通道w接到标准直流信号源上,w+1, 等通道接入电阻R0㊂图6校准通道间串扰的接线图图中R0为模拟信号源内阻的不平衡电阻,有特殊规定的系统,按规定执行㊂无特别要求时,取1kΩ㊂12.2通道w选取最大量程㊂12.3通道w+1等均选最小量程㊂12.4置系统通道为最高循环采集速率状态,置每一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㊂12.5调置信号源,使通道w的输入信号E为零(E=0)㊂启动采集,得折合到通道j(j=w+1, )输入端的通道采集数据X j i0(i=1, ,n),按下式计算出通道j的平均零点췍x j0:췍x j0=1nðn i=1x j i0(28)(j=w+1, )12.6调节信号源,使信号E为对应通道w的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E=E S)㊂启动采集,得折合到通道j输入端的通道采集数据x j i m(i=1, ,n),按下式计算出通道j对通道w的串扰抑制比:(29)S C R R j=20㊃l g Ex j m-x j0(j=w+1, )췍x j m=1nðn i=1x j i m(30)(j=w+1, )12.7系统的通道间串扰抑制比由S C R R w+1给出㊂五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时间间隔13校准结果未特别注明者,一般指系统测量范围内的计量性能㊂14经校准的数据采集系统,发给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㊂不作被校系统是否合格的结论㊂15校准证书上的数据应该比被校系统规定的误差多取一位㊂16校准结果的读取按四舍五入的偶数法则㊂17正文中所列的校准项目为必校项目,是执行本规范的最低要求㊂在首次使用前,除必校项目外,还应进行包括附录1中全部选校项目的校准㊂对于修理后的数据采集系统,只需对正文中的所有必校项目和可能受影响的选校项目进行校准㊂18最大校准时间间隔定为1年㊂根根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㊂附录1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校项目和校准方法1.输入电阻1.1 校准输入电阻的原理简述如图7,将一标准直流电压信号E 通过标准电阻R 加载到数据采集系统被测通道㊂当E =E 1时,由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折合到其通道输入端的采集值U 1,当E =E 2时,由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值U 2,则有通道输入电阻R i :R i =(U 2-U 1)㊃R E 2-E 1-U 2+U 1(1)1.2 输入电阻校准程序1.2.1 选择标准电阻R 为与数据采集系统输入电阻标称量值相当的值(一般取为105~107Ω)㊂1.2.2 连线如图7所示,选择一个测量通道通过标准电阻R 接到直流电压信号源上㊂图7 校准输入电阻的接线图1.2.3 置系统为单通道采集方式及系统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1.2.4 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 (ȡ100)㊂1.2.5 设置系统通道量程㊂1.2.6 设置信号源信号幅度E =E 1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x 1j (j =1, ,n ),并计算:U 1=1n ðnj =1x 1j1.2.7 将信号幅度调置为E =E 2,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x 2j (j =1, ,n )㊂并计算:U2=1nðn j=1x2j1.2.8按公式(1)计算出通道输入电阻R i㊂1.2.9对于不同的量程,应分别进行校准㊂2输入通频带2.1信号频率㊁采集速率及数据个数的选取当需要输入交流信号时,为保证在有限个采集数据个数内获得最多的采集信息,应符合下列要求:p=(f与v s的最大公约数)(2)nɤv s/p(3)1ɤNɤf/p(4)式中:f 输入周期信号的频率;v s 通道采集速率;n 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 通道采集的信号整周期个数㊂实际校准中,推荐简单取值:f=0.00975v s(5) 2.2原理简述给通道加载一个峰峰值2E a在通道量程50%~100%之间的单频正弦波信号E a s i n(2πf t+θ),其频率f取通道频带中部的某一个频率点f m㊂为使每个采集数据均能带来新的信息,f m取值应符合公式(2)~(4)㊂采集数据个数n应足够多(一般nȡ1000),使得通过它可对输入正弦波进行可靠拟合㊂按最小二乘法(或其他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其幅度的测量值U m,由此得到一个参照幅度比g m=U m/E a㊂变化单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f后,可获得新的幅度比g L㊂寻找出使得g L/g m=0.707的上限信号频率f H和下限信号频率f L㊂对于可测直流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其下限频率为f L=0㊂通道的输入通频带B按下式计算:B=f H-f L(6)也可以在指标给定的满足式(6)的f H和f L二频率点上分别测量,若其幅值比:g H/g mȡ0.707g L/g mȡ0.707则认为通道的输入通频带B满足指标要求㊂2.3方法一(波形拟合法 标准方法)校准程序2.3.1连线如图8所示,信号源为正弦交流标准源㊂选择一个测量通道接到交流信号源上㊂图8校准数据采集系统的接线图2.3.2置系统为单通道采集方式及通道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2.3.3设置系统通道量程㊂2.3.4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0)㊂2.3.5选择信号源信号峰峰值2E a(一般为对应通道量程的50%~100%)㊂选择信号频率f为通道输入频带中部的一个频率点f m上,其取值满足式(2)~(4)㊂2.3.6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0i(i=1, ,n)㊂2.3.7按最小二乘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正弦波拟合,求出测得的正弦信号幅度U m㊂计算出参照幅度比g m=U m/E a㊂2.3.8以f m为参考点,增加信号频率f(其取值满足式(2)~(4))㊂其他均不变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 H i(i=1, ,n)㊂按最小二乘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正弦波拟合,求出测得的正弦信号幅度U H㊂计算出新的幅度比g H=U H/E a㊂寻找出使得g H/g m=0.707的频率f H即为通道上限频率㊂2.3.9若数据采集系统可采集直流信号,则其输入通道频率下限为f L=0㊂以f m为参考点,降低信号频率f(其取值满足式(2)~(4))㊂其他均不变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x L i(i=1, ,n)㊂按最小二乘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正弦波拟合,求出测得的正弦信号幅度U L㊂计算出新的幅度比g L=U L/E a㊂寻找出使得g L/g m=0.707的频率f L即为通道下限频率㊂2.3.10按公式(6)计算出通道输入通频带B㊂2.3.11对于不同量程,应分别进行校准㊂2.4方法二(平均值法)校准程序2.4.1连线如图8所示,信号源为正弦交流标准源㊂选择一个测量通道接到交流信号源上㊂2.4.2置系统为单通道采集方式及通道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2.4.3设置系统通道量程㊂2.4.4选择信号源信号峰峰值2E a(一般为对应通道量程的50%~100%)㊂选择信号频率为通道输入频带中部的一个频率点f m上,其取值满足式(2)~(4)㊂按式(3)及下式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n=v㊃M f(ȡ100)(7)式中:M 保障nȡ100及通道采集一个以上的共模信号整周期而选择的正整数(M =2,3, );f 交流信号频率;v 通道采集速率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通道采集数据x a i(i=1, ,n)㊂2.4.5选择信号源信号幅度为0,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通道采集数据x0i(i= 1, ,n)㊂2.4.6按下式计算出U0,U a及U m㊂计算出参照幅度比g m=U m/E a㊂U0=1nðn i=1x0i(8)U a=1nðn i=1|x a i-U0|(9)U m=π㊃U a2(10)2.4.7以f m为参考点,增加信号频率f(其取值满足式(2)~(4)),按式(7)及(3)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㊂其他均不变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通道采集数据x H i(i=1, ,n)㊂计算U H:U H=1nðn i=1|x H i-U0|(11)U H=π㊃U H2(12)由此计算出新的幅度比g H=U H/E a㊂寻找出使得g H/g m=0.707的频率f H即为通道上限频率㊂2.4.8若数据采集系统可采集直流信号,则其输入通道频率下限为f L=0㊂若数据采集系统不能测量直流信号,则:以f m为参考点,降低信号频率f(其取值满足式(2)~(4)),按式(7)及(3)选择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㊂其他均不变㊂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采集数据㊂得通道采集数据x L i(i=1, ,n)㊂计算U L:U L=1nðn i=1|x L i-U0|(13)U L=π㊃U L2(14)由此计算出新的幅度比g L=U L/E a㊂寻找出使得g L/g m=0.707的频率f L即为通道下限频率㊂2.4.9按公式(6)计算出通道输入通频带B㊂2.4.10对于不同量程,应分别进行校准㊂3动态有效位数本项校准适用于对称双极性输入电路结构的通道㊂对不能直接接入正弦交流信号的单极性输入电路结构的通道,以及上下两个量限不对称的双极性输入电路结构的通道,可加载偏置正弦交流信号执行校准㊂该项校准一般仅在基本量程下进行,相同类型的通道选取部分或全部通道执行校准㊂不同类型的通道,要分别校准㊂3.1信号源的选择3.1.1信号源的误差限据一般计量标准要求,标准器的误差为被测仪器误差指标的1/4~1/10㊂3.1.2信号频率及幅度值的选择本项测量选取的输入信号频率,即低失真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应符合式(2)~(4),它与通道采集速率的关系应满足采样定理㊂一般按式(5)选取㊂正弦输入信号峰值:E P=E r/2(15)正弦输入信号:e=E P s i n(2πf t+Φ)(16)式中:E r 采集通道量程(参见正文图3)㊂3.2校准程序3.2.1接线如图8所示,信号源为低失真正弦交流标准源㊂选定测量通道㊂3.2.2设置采集方式(单通道或循环)及系统最高采集速率状态㊂3.2.3设置每通道采集数据个数n(ȡ1000),并选置量程㊂3.2.4按式(2)~(4)及(15)(16)选取低失真正弦信号的频率及幅度,加载信号,启动采集,记录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2个以上信号周期的)采集数据x i(i=1, ,n)㊂3.2.5按最小二乘法找出最佳拟合正弦信号:a(t)=E s i n(2πf t+θ)+d(17)式中:a(t) 拟合信号的瞬态值;E 拟合正弦信号的幅度;f 拟合正弦信号的频率值,H z;θ 拟合正弦信号的初相位,r a d;d 拟合信号的直流分量值㊂按下式计算实际有效值误差ρr:ρr=1n-1ðn i=1(x i-E s i n(2πf t i+θ)-d)2(18)式中:n 每通道采集数据个数;t i 第i个测量点的时刻(i=1, ,n),s;x i t i时刻折合到通道输入端的采集数据(i=1, ,n)㊂被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理想有效值误差ρi由下式计算:ρi=0.289E r/2b(19)式中:b为被测数据采集系统的模数转换器位数㊂从ρr和ρi可以按下列公式(20)和(21)计算被测系统的动态有效位数E B和信噪比S N R,单位为d B:E B=b-l o g2(ρr/ρi)(20)S N R=6.02㊃E B+1.76(21) 4共模抑制比本项校准只适用于能接入共模电压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通道,对于不能接入共模电压的通道,不能用本方法校准㊂该项校准仅在最小量程下进行,相同类型的通道选择部分或全部进行校准㊂不同类型的通道,要分别校准㊂4.1原理简述接线如图9所示,共模电压源误差限优于5%,R0为模拟信号源内阻的不平衡电图9校准共模抑制比的接线图。

XILINX PLANAHEAD 8.2设计套件

XILINX PLANAHEAD 8.2设计套件

2Mbt 差; 其静 态 电流 为 10A 4 p 意法半导体车用 3 一 i闪存
( 典型值 ) 有助于降低稳 , 意法半导体 (T c e c o i ) 出一个新的专门为 S Mio l t nc 推 r er s F 2Mbt 闪存芯片 M5B 2 。 8 W3 F 新产 压 功 耗 。此外 , MCP 7 7 具 备 关断 功 能 , 以利 用 系统 控 汽车市场 丁发的升级版 3 一 i 12 还 可
M5B 2 8 W3F采用一个 3 位宽数据总线 ,额定工作电压 2
33 .V。增 强 的 保 护 技 术 包
A 公司 1 DI 4位低功耗模数转换器
括 灵活的 软硬 件保 护 、
df y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 ( n l e i , n, A a gD vc lc 简称 A ) o e , DI 推 Moi 操 作 模式 使用 的 安
时功耗 为4 0 3 , mw 据称功耗比同类解决方降低 了5 %。这 方 面 ,每 个 裸 片 都 含 有 一 0 D号 ,以便使用加密算法 保护存储器 ,防止软件被 种 高 S DR、低功耗和小封 装尺寸 ( F 7mm7mm的 4 8引脚 个产品 I
L C P)的组 合 使 该 器 件适 恶意篡改。 F S 合 多种 无线基 础设 施应 用 ,
器设备。 1O T 64 :02 证 的 工 厂 制造 ,采 用 S S /S19 9 0 认 2 T的 经 过大 规 模
AD 24在输 入 7 z 应用验证的先进 的制造测试技术 , 95 0MH 为汽车应用提供可靠的解 的 信 号 时 具 有 8 dBC的 决 方 案 。 3
制 逻辑 进 行 控 制 , 陶瓷 输 出 电 容 器的 稳 定性 有 助干 实 现 小 巧 品因为能够在汽车的全程温度范 围内对存储 器进行高速存取 所 而更具 成本效益 的设计 。MC 12 还具备一个用来实现绑 操 作 , 以适 合 汽 车 客 户对 传动 系 统 和 变速 器控 制 模块 的需 P 7 7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重要性 (3)1.2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应用领域 (4)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概述 (5)2.1 矢量信号与标量信号的差异 (6)2.2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7)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8)3.1 射频模块 (10)3.2 混频器模块 (11)3.3 功率计模块 (12)3.4 天线与开关模块 (13)3.5 控制与显示模块 (14)四、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工作流程 (15)4.1 开启仪器 (17)4.2 连接测试夹具 (17)4.3 设置测试参数 (18)4.4 执行测试 (20)4.5 分析测试结果 (21)五、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原理 (22)5.1 矢量电压与电流的计算 (23)5.2 矢量信号的幅度与相位测量 (24)5.3 矢量网络的阻抗与导纳计算 (25)六、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性能指标 (27)6.1 测量范围 (28)6.2 分辨率 (29)七、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30)7.1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32)7.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33)7.3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4)7.4 测试后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5)八、结论 (37)8.1 矢量网络分析仪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价值 (37)8.2 对矢量网络分析仪未来发展的展望 (38)一、内容概览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VNA)是一种先进的微波测量设备,用于评估射频(RF)和微波系统的性能。

它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传输功率、反射功率以及其它关键参数,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VNA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叠加和干涉。

当一束电磁波通过一个同相位、同频率的平面波信号与一个反射波信号叠加时,会产生一个矢量信号。

这个矢量信号包含了关于系统性能的有用信息,如回波损耗、插入损耗、传输系数等。

第8章 AD hk

第8章 AD hk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
图 1
1. 传感器 温度、速度、流量、压力等非电信号,称为物理量。要把这 些物理量转换成电量,才能进行模拟量对数字量的转换, 这种把物理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称为传感器。目前有温 度、压力、位移、速度、流量等多种传感器。 2. A/D转换器 把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 即A/D转换器。 3. D/A转换器 把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去控制 执行机构的器件,称为数模转换器,即D/A转换器。 可见,D/A转换是A/D转换的逆过程。
并行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很快,只要输入端 加入数码信号,输出端立即有相应的模拟电 压输出。 在并行D/A转换器中,最常用的电阻网络是“T” 形网络。12位T形网络D/A转换器原理如图3 所示。它由12个串联分路开关、27个精密电 阻和一个运算放大器组成。
2. D/A转换器的输出形式
D/A转换的结果若是与输入二进制码成比例 的电流,称为电流DAC,若是与输入二 进制码成比例的电压,称为电压DAC。
图 7
(2) 单缓冲方式:两个寄存器中的一个处于直 通状态,输入数据只经过一级缓冲送入 D/A转换器电路。在这种方式下,只需执 行一次写操作,即可完成D/A转换,可以 提高DAC的数据吞吐量。适用于单片DAC 系统或不需要同步的多片DAC系统中。 (3) 直通方式:两个寄存器都处于直通状态, 即ILE、CS、WR1、WR2和XFER都处于 有效电平状态,数据直接送入D/A转换器 电路进行D/A转换。这种方式可用于一些 不采用微机的控制系统中。
Rfb:反馈电阻引脚,该电阻被制作在芯片 内,用作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电阻。 VREF:基准电压输入引脚。一般在-10V ~+10V范围内,由外电路提供。 VCC:逻辑电源。一般在+5V~+15V范 围内。最佳为+15V。 AGND:模拟地。芯片模拟电路接地点。 DGND:数字地。芯片数字电路接地点。

第八单元ADDA转换-概述

第八单元ADDA转换-概述
(2)转换速度——可用转换时间表示,指从转换控制信号 到来开始,到输出端得到稳定的数字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并行比较A/D转换器转换速度最高;逐次比较型A/D转 换器次之;间接A/D转换器的速度最慢。
3.A/D转换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可分成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和积分型 A/D转换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本单元学习指导
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A/D) 转换。它的主要指标有: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模/数转 换器的转换步骤是:采样、保持、量化、编码。在采 样时,采样频率fS和输入信号最大频率fimax之间的关系 是:fS≥2fimax。模/数转换器主要有并行比较型、逐次逼 近型和双积分型。
分类
特点
应用
并行比较型 逐次逼近型
积分型
速度最快,但设备成本 数字通信技术和高速数 较高,精度也不易做高 据采集技术
工作速度中等,精度也 较高,成本较低
精度可以做得很高,抗 干扰性能很强,速度很 慢
中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动 态测控系统
数字仪表(数字万用表、 高精度电压表)和低速 数据采集系统
(3)串 行模 数转 换器
ADC 0832 的应 用
本单元学习指导
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数/模(D/A) 转换。它的主要指标有:分辨率、转换精度和转换时 间。
数/模转换器有电阻网络和一位D/A转换器。电阻网 络D/A转换器是把输入数据量转换成与之相对应十进 制大小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一位D/A转换器则 把是输入数据量的大小转换成脉宽的宽窄,然后通过 低通滤波器取出与脉宽成正比的平均直流成分,得到 模拟信号。
DAC0832带有两个输入数据缓冲寄存器,是一种单 电源(+5~+15V)的CMOS型器件。其参考电压VREF 可在-9V~+9V范围内选择,转换速度约为1μ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8.2 A/D转换器 A/D转换器
概 述
1. A/D功能 能将模拟电压成正比地转换成对应的 功能: 功能 数字量。 数字量。
输出数字量 ADC Dn~D0
输入模拟电压
υI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2. A/D转换器分类 A/D转换器分类
① 并联比较型 特点: 转换速度快,转换时间 特点 转换速度快 转换时间 10ns ~1µs, 但电路复杂。 µ 但电路复杂。 ② 逐次逼近型 特点: 转换速度适中,转换时间 为几µ 转换精度高, 特点 转换速度适中 转换时间 为几µs ~100 µs, 转换精度高,在 转换速度和硬件复杂度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转换速度和硬件复杂度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③ 双积分型 特点: 转换速度慢,转换时间 几百µ 几 但抗干扰能力最强 但抗干扰能力最强。 特点 转换速度慢 转换时间 几百µs ~几ms,但抗干扰能力最强。
TG
υI(t)
υO(t)
S(t)
υI (t)
S(t)=1:开关闭合 开关闭合 S(t)=0:开关断开 开关断开
0 S(t)
t
υO (t)
0
τ
t TS
0
t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取样与保持电路及工作原理 取样与保持电路及工作原理
采得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都需要一定时间,为了给后续 采得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都需要一定时间, 的量化编码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的值,在取样电路后要求将所采样 的量化编码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的值, 的模拟信号保持一段时间。 的模拟信号保持一段时间。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8.2.2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1. 转换原理
逐次逼近转换过程与用天平称物重非常相似 。 所用砝码重量: 克 克和1克 所用砝码重量:8克、4克、2克和 克。 克 克和 设待秤重量Wx = 13克。 设待秤重量 克
所加砝 码重量
结果 待测重量W 砝码总重 < 待测重量 x ,8克砝码保留 克砝码保留 待测重量W 砝码总重仍 <待测重量 x ,4克砝码保留 待测重量 克砝码保留 待测重量W 砝码总重 > 待测重量 x , 2克砝码撤除 克砝码撤除 待测重量W 砝码总重 = 待测重量 x , 1克砝码保留 克砝码保留 8 克 12 克 12 克 13 克
小 结:
1.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输出数字量的位数越多转换 逐次比较型 转换器输出数字量的位数越多转换 精度越高; 精度越高; 2. 逐次比较型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时间与 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时间与 其位数n和时钟脉冲频率有关,位数愈少, 其位数 和时钟脉冲频率有关,位数愈少,时钟频率 和时钟脉冲频率有关 越高,转换所需时间越短; 越高,转换所需时间越短;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4. 量化误差:量化前的电压与量化后的电压差 量化误差: 在量化过程中,由于所采样电压不一定能被∆ 在量化过程中,由于所采样电压不一定能被∆整 所以量化前后一定存在误差, 除,所以量化前后一定存在误差,此误差我们称之为 量化误差, 表示。 量化误差,用ε表示。 量化误差属原理误差,它是无法消除的。 量化误差属原理误差,它是无法消除的。A/D转换 转换 器的位数越多,各离散电平之间的差值越小,量化误 器的位数越多,各离散电平之间的差值越小, 差越小。 差越小。 5. 量化方式 两种近似量化方式: 两种近似量化方式:只舍不入量化方式和四舍五入的 量化方式。 量化方式。
υI ≥5V
动 脉 冲
10 0…
0
· · ·
Dn-1 1 Dn-2 D1 D0
数 量输
· · ·
VREF
D/A

VREF=10V
υ O′
= 5V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1. 转换原理 第二个CP: 第二个 :
υI=6.84V
模拟 υI 量输入 电压 比较器 CP 时钟 移位寄位器
υC
υP

τ
=
2n TC
τ
VI
0
t λ
υC
0 T1
T2=λTc λ
t
2n TC T2 = VI VREF T2 2n λ= = VI Tc VREF
T2
在计数器所计的数λ 就是A/D转换器得到的结果。 转换器得到的结果。 在计数器所计的数λ=Qn-1…Q1Q0,λ就是 转换器得到的结果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2n TC T2 = VI VREF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8.2.4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转换精度 1.转换精度 单片集成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是用分辨率和转换误差 转换器的转换精度是用分辨率和转换误差 单片集成 来描述的。 来描述的。 •分辨率 分辨率: 分辨率 说明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能力。通常以输出二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能力。 说明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能力 进制(或十进制 数的位数表示。 或十进制)数的位数表示 进制 或十进制 数的位数表示。 •转换误差: 转换误差: 转换误差 表示A/D转换器实际输出的数字量和理论上的输出数字 转换器实际输出的数字量和理论上的输出数字 表示 量之间的差别。 量之间的差别。
CP
C DnD1
VREF加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反方向进行第二次积分;当 加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反方向进行第二次积分; t=t2时积分器输出电压υO≥0,比较器输出υC=0,时钟脉冲控制 时积分器输出电压υ ,比较器输出υ , 被关闭, 门G被关闭,计数停止。 被关闭 计数停止。 重庆工学院
Qn
1
FF
1
1J C< 1K R D0
G 1J & C < υG 1K R
CP
C DnD1
经过2 经过 n个CP
t = t0时,开关 1与A端相接,积分器开始对υI积分。 开关S 端相接, 端相接 积分器开始对υ 积分。 开关切换到B, 经2n个CP后,开关切换到 ,υ,=VP。第一积分时间为2nTC 后 开关切换到 。
′ υO = −
0
υ S1
0
t1 +υI
t2
t
∫ υ dt τ
0 I
1
t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VP = −
t
T1
τ
V1 = −
2n TC
τ
V1
T1=2nTC
υO
0 ① T1 T2
–V REF
T2=t1 −t2
t
υO (t2 ) = Vp −
VREFT2
τ∫
1
t2
t1
( − VREF )dt = 0
模拟 υI 量输入 电压 比较器
CP 时钟 移位寄位器 · 0 0 1 …· · 控制逻 辑电路 数据寄存器
0
υI ≥6.25V
启 动 脉 冲
10 1…
0
· · ·
Dn-1 Dn-2 D1 D0
1 0数 1 量输
· · ·
VREF VREF=10V
D/A

υ O′ =
6.25V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8.2.1 A/D
数字 取 样 编 码
A/D
4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1. 取样与保持 采样是将随时间连续变化的 模拟量转换为在时间离散的模拟 量。 采样信号S(t)的频率愈高, 的频率愈高, 采样信号 的频率愈高 所采得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愈能 真实地复现输入信号。 真实地复现输入信号。合理的采 样频率由采样定理确定。 样频率由采样定理确定。 采样定理:设采样信号 采样定理:设采样信号S(t)的频 的频 率为f 率为 s,输入模拟信号υI(t)的最 的最 高频率分量的频率为f 高频率分量的频率为 imax, 则 fs ≥ 2fimax
0 1 ·… · 0 ·
控制逻 辑电路 数据寄存器
0
υI <7.5V
启 动 脉 冲
11 0…
0
· · ·
Dn-1 Dn-2 D1 D0
1 0 数
量输
· · ·
VREF
D/A

VREF=10V
υ O′
= 7.5V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1. 转换原理 第三个CP: 第三个 :
υA=6.84V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8.2 A/D 转换器
8.2.1 A/D转换的一般工作过程 转换的一般工作过程
8.2.2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8.2.3 双积分式A/D转换器 双积分式A/D转换器 8.2.4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2.5 集成 集成A/D转换器及其应用 转换器及其应用
CP
C Dn(MSB) D1 数字量输 Tc
重庆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2、工作原理 、
S2 +υI′ –VREF B 定 时 信 0 Q A S1 R
①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
υS
– +
υO
– + C
υC
n 级计数器 F 1J C< 1K R 1 0 n Q FF 1J C< 1K R 1
0Q
FF 1J C< 1K R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