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任远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和演奏处理

合集下载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的一种代表乐器,自19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受到了中国音乐家的积极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钢琴作品风格。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既是对西方钢琴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又具有中国音乐传统的独特性和丰富表现力。

一、演奏理念1.继承与创新: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既继承了西方音乐的演奏传统,也融入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韵味。

演奏者在强调西方音乐的艺术要求基础上,注重表达作品中的中国情感和精神。

2.表达内涵:中国钢琴作品注重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演奏者通过细腻的音色和动态处理,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图,力求通过音乐语言传递作品的情感内核。

3.结合声乐特点:中国音乐中常强调声乐性和语言性,因此在钢琴作品演奏中,通常会强调旋律线的歌唱性和表达性,使钢琴成为一种具有人声特点的乐器。

二、技术特点1.音色和谐:中国钢琴作品注重音色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柔和、圆润、细腻的音色。

演奏者通过手腕的运用和控制,使琴键的击弦更有弹性,发出柔美的音色。

2.手指技巧:中国钢琴作品中常常出现复杂的指法和手指的飞速转移。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琶音和连音技巧,灵活运用指法和手位的变化来表达作品中的旋律和和声。

3.音量控制:中国钢琴作品强调音量的变化和控制。

演奏者通过重音、加重弹奏等手法,使音乐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有所起伏,增强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4.颤音与滑音:颤音与滑音是中国钢琴作品中常用的技巧。

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快颤动或琴键的滑动,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情感。

5.装饰音与琶音:装饰音和琶音是中国钢琴作品的常用技巧。

装饰音要求演奏者熟练掌握不同装饰音的音程和节奏,灵活运用,以增添音乐的华丽和多样性。

琶音则需要演奏者掌握手指的灵活度和均匀性,以准确表达作品中的连续音符。

总结起来,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强调继承与创新、表达内涵和结合声乐特点。

技术特点上注重音色和谐、手指技巧、音量控制、颤音与滑音、装饰音与琶音等。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精华,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西方音乐的技巧,展现了中国音乐在钢琴领域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艺术家们不仅需要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技术,还需要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并将其融合在演奏中。

本文将从演奏理念和技术特点两个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分析。

一、演奏理念1. 融合中西音乐元素2. 诠释中国音乐情感中国古典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而中国钢琴作品同样也需要表现出中国音乐的情感特点。

演奏者在演绎中国钢琴作品时,需注重对作品的情感理解和表达,通过细腻的技巧和音乐的动态变化,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演奏者需要用心体会作曲家的音乐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将其传递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

3. 传承中国音乐传统二、技术特点1. 音韵韵味的表现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重点体现出中国音乐的音韵韵味。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运用柔和的音色和独特的音韵来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例如“阳春白雪”中的清新淡雅,以及“江南水乡”中的委婉婉转,这些音韵韵味需要通过演奏者的技术来呈现出来,使得中国钢琴作品更具中国特色。

2. 手指技巧的变化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手指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中国钢琴作品更加注重手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演奏者需要掌握各种手指技巧,如轻柔的揉弹、忽明忽暗的连续音、快速的弹奏等,来表现作品中的音乐特色。

中国钢琴作品中还经常出现跨度较大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音阶和和弦,演奏者需要有足够的手指力度和灵活度来应对这些挑战。

3. 节奏变化的处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节奏变化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音乐的节奏变化往往较为细腻,演奏者需要通过对节奏的处理来突出作品的音乐特色。

跌宕起伏的音乐氛围、快节奏的激昂气氛以及悠扬悠扬的抒情情感都需要通过演奏者的节奏掌握来呈现出来,使得中国钢琴作品在节奏上更加富有表现力。

4. 表现技巧的运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需要演奏者对中国音乐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需要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技巧,同时要注重中国音乐的独特特点和情感表达。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把握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把握

78关廷远: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把握当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到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中国才从欧洲传入第一架钢琴。

一百多年来,钢琴演奏、创作与教学在中国得到令人惊叹的发展,中国演奏家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与摸索,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形成经过了一定的历史阶段,是几代中国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把作为外来文化的钢琴艺术种子播种在中华民族艺术的肥沃土壤里,辛勤灌溉,不断探索学习,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并完风采和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五声调式与演奏指法的调和中国作品使用五声音阶调式为主,单声音乐思维处于支配地位,所以为中国的五声调式乐曲和练习曲进行指法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声调式的音阶和七声音阶的指法的差异比较大,主要注意换到相邻的音符上,而五声音阶的琶音指法设计则要注意大指在换指过程中不吃力又不露痕迹。

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经常会用到旋律加花的手法,如何在加花中清晰强调出旋律音,就需要对指法进行正确设计。

由于中国的一些作品中,有些装饰音需要刻意强调,因此在指法设计上可以根据所要强调的音来进行设计。

二、民族化旋律与触键法的匹配触键法的特殊性在很多类型的乐曲中都有体现,在民族器乐改编的乐曲中最为常见,特别对于有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或者特殊的音型模仿,需要进行触键法的斟酌。

如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旋律部分美妙流畅;伴奏部分的音型优美动听,具流水的特点。

因此,在演奏时要运用柔和的音色润腔技法,即首先把手臂轻轻提起,然后轻轻放在键盘上,手臂的重量轻柔地传到指尖,接着手指贴着琴键,最后把每个音都轻轻地放到底,这样能使声音缥緲柔美,犹如弹奏古筝一样高尚优雅。

如演奏钢琴曲《阳关三叠》时,应尽可能运用指腹连贯的演奏手法,不过分地将中气通过肩部、大臂等贯通到指尖。

弹奏出深沉、古朴优美的旋律音调,表现古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

演奏《渔舟唱晚》时,就需要对古筝曲当中那种流畅、舒缓的音色进行表现,所以在弹奏琶音的时候触键上不能高抬指,更多地强调手腕在琴键上的水平横向运用并进行贴键弹奏。

浅论钢琴演奏的音乐情感表现手段

浅论钢琴演奏的音乐情感表现手段

Vol.29No .1J an.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9卷第1期(下)2013年1月艺术美是钢琴演奏的本色所在.它不仅传达了精神上的美,还有思想的美,更是显示出音乐艺术形式美的光彩.钢琴演奏是一个艺术二度创造的过程,是建立在遵循作曲家风格的基础上、还有演奏者个性风格特点的作品再现的基础上,是“美”的表现者,是实施情感丰富“美”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表达的主角.演奏者只有对作品的内在情感深刻体验了,才能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才能理解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的丰富情感内涵得以抒发,彻底达到作者的创作目的.这样才有能够使自身的演奏更具有号召力,更能带给欣赏者更多的情感感受.如何有效的将钢琴演奏者的情感心理驱动起来,激发其情感效应,使演奏者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最终作用在钢琴演奏上,我们今天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1首先是对作品的审美审美是音乐表现的首要作用,是情感体验的心理基础,是主体感觉和心神相结合的心理活动,也是音乐制作者、运用者表现情感的第一任务.有了自身对音乐作品正确的情感审美,才可演奏出情感丰富的作品,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审美来才能达到情感表现?1.1赏析音像资料赏析音像资料,尤其是赏析不同版本的相同曲目,是一个让演奏者快速感受作品情感的快捷途径.它能够促使钢琴演奏者对作品中的旋律、调式、速度、力度、调性、音色变化等音乐要素进行深入的对比,并产生不同的体会与感受,为自己充满情感的钢琴演奏积累丰厚的经验基础.1.2倾听同行的演奏虽然说同行的演奏功力存在一定差别,但近距离的听析作品演奏更是贴近自己,更容易感受到思想情感的表达.1.3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风格语言是用文字来表现情感的,而音乐却是用音符来表现着情感.任何钢琴作品,都离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情感的作品是一个空壳式的作品、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作品,更是一个不成功的作品.大凡所有成功作品,都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手段来表达对某事、某人、某物的或喜、或悲、或赞或贬的直观感受,其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钢琴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体现的内涵、风格更与作曲家的国家民族、生活背景、社会地位、性格、生活时代特征、音乐风格与音乐习惯.以及音乐流派息息相关,演奏者应在演奏前对此要做一个充分的学习、了解、分析与研究.只有演奏者与作者的创作情感一致了,沟通了,才有利于演奏者在演奏时有正确的情感表现.2其次掌握娴熟的技术是情感表现的基本环节掌握娴熟的技术是情感表现的基本,演奏者应根据作品的主题、风格选择一些与作品情感内涵相呼应的技术手法,通常根据力度的不同变化、速度的转变以及手指触键技术感觉、“唱歌性”演奏手段和气息运用的来演奏作品,以便更完美无暇的展现作品的内涵与情感.2.1力度的把握钢琴弹奏的关键就是对于力度的把握.力度总是随情感处于各种强弱变化之中.它的处理有很多方面,演奏者演奏时不能只考虑音量的变化,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力度的强弱变化,尤其是声音的变化.钢琴演奏者需要结合乐曲的不同情感需求,通过自身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正确把握弹奏的力度:2.1.1分析作曲家为作品所作的各种力度标记,理解“阶梯式”的力度处理.每个作曲家都会对自己作品的音响充满想象,当它还是纸面上的东西的时候,心中的音响效果已犹然在耳,内心有了音响和音乐的进行,感觉到了旋律与和声的力度,强、弱的变化,这些力度记号和有关力度指示的术语就是他们为表现作品情感的依据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力度处理的依据.2.1.2音乐的特质,即音乐特性本身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力度.如进行曲一般是坚定有力的,节奏强烈的,往往用强奏表示.摇篮曲、抒情曲、小夜曲必须是优美的,安逸的、宁静的,通常用弱奏表示,大线条歌颂性的曲子往往威武雄壮、奔腾浅论钢琴演奏的音乐情感表现手段杨忠国(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淮阴2230010)摘要:钢琴演奏是对音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是情感丰富的“美”的艺术,是“美”的主角与缔造者.钢琴演奏者需要对作品情感深度的理解和体会,才能将作品的意境准确的表达出来,才能使作者的情感与听众产生共鸣,使听者对音乐的艺术内涵更加明了,最终体现出钢琴演奏的深厚魅力.如何驱动钢琴演奏者的情感心理,激活情感效应,强化演奏者情感体验,如何表现出丰富的情感,本文以对作品的审美、掌握娴熟的技术、丰富的文化修养三方面进行浅论.关键词:钢琴演奏;作品审美;娴熟技术;文化修养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01-0243-02243--. All Rights Reserved.豪放,热情高涨,一般也用强奏表示,而同样愤怒呐喊、暴风骤雨、悲愤填膺的曲子也是用强奏表示.小线条的带有歌颂性的曲子、一般的叙事曲往往中强弱适中.还有就是一般来说旋律趋高力度相应趋强,旋律趋低力度相应趋弱.2.2速度的把握钢琴演奏速度的把握,是钢琴演奏水平及表现力的重要评定标准,对于演奏速度的处理,需要结合具体的乐曲情感表现需要,每一首乐曲根据情感表现的需要,都有层次感,或快或慢,或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顺其自然,均衡变化.一般来讲儿童歌乐曲、情绪欢快、活泼、热烈、激动的乐曲,如表现行军打仗、急风恶劣、事态紧迫的乐曲演奏速度偏快.而安逸、典雅、抒情、浪漫性质的乐曲演奏速度偏慢.同时,同一个曲子中也有不同的速度变化出现,这得根据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层次把握处理.2.3触键方法的运用运用科学的触键方法,是能否弹奏出美妙音符的基本前提,同时,对于表达正确的音乐情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赵晓生先生提到:“琴者一器,声色无穷.指触变动,纤毫之功,疾落缓按,轻点重沉,深击浮摸,迥然不同.”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触键方法对于音乐情感表现的关键性作用.钢琴演奏中,手指始终与钢琴直接接触,是演奏的基础.因为作品的不同,通常采用的演奏形式和触键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弹奏方式,采取相应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常用的触键方法可以分为非连奏、连奏和断奏三类:2.3.1非连奏触键法:这种方法对于手指的力量支撑要求较高,触键时,指尖与三关节要非常稳固,手指在弹奏中下键和起键都要快,同时手腕应始终保持平稳状态,避免僵硬.2.3.2连奏类触键法:具有歌唱性的奏法,要求两音的过渡自然流畅,抒情性、柔和性、圆滑连接性、连贯顺畅性.强调手指的下键速度较慢,手臂发力的方向为横向,减少垂直方向用力,注意让手、腕、前臂的移动完全平稳.2.3.4断奏类触键法:指间断、单个地奏出音符,音之间休止的时间长,琴弦发声时间要尽短.强调指尖牢靠,手指触键时与琴键的接触面小,触键要快而干脆.总体来说采用这三种触键法时,手指关节的任何运动方式,都会影响到钢琴的音色和音量.触键重声音厚重,轻则声音单薄,触键的速度快声音较明亮,慢触键声音较闷暗,触键面积小声音尖透明,触键面积大则暗哑等.钢琴演奏者如果能够将各种触键方法灵活的运用,并能够进行巧妙的结合和调整,便能够自如的弹奏出充分音乐情感的作品来.2.4唱歌式的演奏方式音乐的本质、本源就在于歌唱性.所有钢琴作品都不是单纯为技术而创作、去演奏,是要富有“用钢琴来歌唱”,用手指“唱”的意识.所谓钢琴歌唱性,就是弹奏中的歌唱性,用歌唱的内在感觉来弹钢琴,钢琴音乐的实质内涵就是使钢琴发出歌唱性的声音,演奏者用“内心的歌唱”来感觉,在演奏前脑中有感知,内心听觉要敏锐,在心中预先咏唱乐曲旋律,深度了解音高、音准和音乐情绪,做到“心中有谱”.随着内心的感觉和情绪建立以后,大脑就会快速的将这种感觉传递给双手,演奏时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就能够快速把握.能够更好地通过手指、内心、感觉三点行成一线,在演奏中表现出来,把内心对音乐的感觉、对作品的情感体现出来,最终让听众听到美好的声音,释放对作品的情感.2.5气息的运用演奏中气息的运用对也是演奏者成功演奏的关键,同样也是情感能够充分表达的前提条件,气息运用要合理,该屏则屏,该舒则舒,该提则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奏的效果,才能完整体现情感.气息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气息运用要根据曲子的音乐特质,同时还要根据曲子的力度、速度变化而变化,如有“似断非断”、“音断意不断”、“无声胜有声”等缠绵、悠然愈远境界的气息运用效果.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当然也有一气呵成,一鼓作气的气息效果.如《野蜂飞舞》.3深沉的文化素养每曲作品,都涉及到许许多多理论知识,包括音乐上的,还包括其它文化上的.要想把一首钢琴曲子完美的演绎出来,完全释放情感,一定要有深沉,丰富的多元知识结构.不仅要了解它的和声、体裁、音乐风格和曲式结构,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对于作曲家的生平、创作特征、艺术风格等也要全面了解,还要了解作品出现的文化元素等.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实质,才可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透彻分析研究作品,培养审美情趣,使表演更准确,更能完美进行情感体检.而文化艺术修养在音乐的情感表现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钢琴是艺术也是文化口味的标志,想让琴声打动人,震撼人,就必须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当每一位演奏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口味都达到一定水平时,钢琴演奏琴声的内在魅力便不可取代.所以提高音乐素质、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结构,演技更准确,更能揭示和阐释音乐作品的.4结论综上所述,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情感的表现,应该是演奏者对作品审美水平、弹奏技巧、音乐感觉以及音乐修养的总体发挥,只有将这几种修养完美的结合起业,才有可能演奏出充分艺术感情的高水平作品.———————————————————参考文献:〔1〕郭林.谈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J].黄河之声,2009(7):234.〔2〕涂覃平.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法研究[J].艺术空间,2010(3):57.〔3〕刘巧萍.情感的声音如歌的旋律———论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J].科技资讯,2008(9):56.244--. All Rights Reserved.。

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技巧分析

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技巧分析

111鉴 赏钢琴曲《二泉映月》演奏技巧分析袁宏梅《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器乐曲,由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一直流传至今。

乐曲旋律低回婉转,饱含着丰富、浓郁的感情色彩。

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保留了原曲的主题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文重点分析了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变奏曲式结构,全曲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引子(1-2小节)、主题A (2-12小节)、变奏A1(12-21小节)、变奏A2(21-36小节)、变奏A3(36-52小节)、变奏A4(尾声)(53-65小节)。

每个部分的作曲技法和情感表达都不尽相同,在演奏时要体会乐曲的韵味,表现乐曲的层次感。

一、引子部分引子部分由简单的六个单音组成,平缓的六个音却表现出作者无尽的悲伤与叹息。

弹奏时,人们要保证每个音弹扎实,表现低沉的情绪,最后一个音要弹得饱满,延续作者的悲伤情绪。

图1 谱例1第1~2小节(见图1),这段旋律作为乐曲的开始,像一位老人在讲述生平故事时发出的一声勾人情绪,又饱含内容的叹息。

引子这句很具有歌唱性,弹奏时适当用指肚慢触键,声音既要弹得扎实又要使之连贯,表现出作者的情绪。

最后一个长音可用揉键技巧弹奏,即用指肚慢触键,使声音变得舒缓、朦胧。

二、主题A 部分继引子之后的一个乐句,再现了引子的主题材料,延续了引子中营造的悲伤氛围,中间出现多个声部,句尾同样以单音稳定地结束了这一段旋律。

弹奏这一部分时,要把握作者的情绪变化,第二乐句应表现出情绪的起伏变化,第三乐句又回到了开始的悲伤情绪中。

第四小节出现了三十二分七连音,弹奏这里时,手指要灵活同时保证声音的干净。

七连音第一个音用4指,后面可以变换指法,如用2指,弹奏时手腕和手臂要放松,让手指能够更加灵活地运动。

三、变奏A1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变化要比前面的情绪起伏大,旋律声部出现在不同的音区上,像在低头诉说,又像在回忆。

弹奏这一部分时,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衔接,突出旋律线条,丰富音乐内容,要求演奏者控制好指尖触键的力量。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一、演奏理念1、思想性与文化性并存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中强调思想性和文化性的相结合,钢琴家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并通过自己的演绎来表达作品中隐藏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要注重参照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生态和民族特征等背景因素,以体现作品的文化性。

2、情感的高亢表达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一般表现出来的是情感高亢,情绪激烈。

在情感的表达中,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发挥钢琴这个乐器的表现力,以达到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3、技巧与艺术的兼备钢琴演奏技巧的高超水平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一项重要特色,从技巧方面来说,钢琴家需要具备精准的节奏感、过人的速度和准确的指法,以及充分的腕力和手指灵活性。

但是,技巧的高超不能代替艺术实现,演奏家需要通过技巧将作品的内涵、情感和艺术价值展示出来,以达到更加深刻的艺术效果。

二、技术特点1、泛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泛音是一种常见的演奏技法,而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也可以观察到泛音的应用。

演奏时需要充分利用钢琴内部的共鸣箱使声音具有更好的弹性和韧度。

2、双手的协调与配合中国钢琴作品中常出现的双手对位、交叉等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演奏家对两只手的协调和配合要求非常高超的掌握,以避免出现错位或失误。

3、弹跳弹跳是中国钢琴作品特有的表现技巧,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速连、连音、叠音等技巧,有时还需要“单指、轻扫、拨弹、轻撚”等特殊的技术手段,使得演奏音乐更为动感、情感更为丰富。

4、流畅的连续技巧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常常需要演奏家具备良好的跑动和大幅度跨度的连续技巧。

比如琵琶图、长城征秦楚等作品,需要演奏家精准地指压和力掌握,以实现音符的连贯和音乐表现的连续性。

5、繁琐的乐曲加强练习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很多乐曲,比如“黄河”、《山水》等,都包含了很多繁琐的连奏技巧,要求演奏家作出连续快速的指奏,为此演奏家还需要进行很多大量反复的基本乐曲的练习,以加强连奏的基础功夫。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中国钢琴作品是指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西方音乐艺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这些作品在演奏中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西方钢琴技术,还需要熟悉并掌握中国音乐的特点与表现方式。

下面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体现了中国音乐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中国音乐注重以情感表达音乐的内在意境,强调“以道得音”的审美观念。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表情传递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力求营造出优美、深邃的音乐氛围。

同时,其演奏也需符合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比如追求音乐的平衡性、和谐性,注重声音的韵味和感染力等。

其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体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风格。

钢琴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技巧和表现方式,如泛音的运用、琴键的滑拨、扫弦、按弦、颤音等。

而这些技巧在西方音乐中并不常见,因此对于西方训练有素的钢琴演奏者来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够较好地演奏中国钢琴作品。

此外,中国钢琴作品的节奏变化较为多样,要求演奏者具备灵活的手指技巧,能够应对快速的音符,同时又能够准确地表达复杂的节拍。

另外,中国钢琴作品还经常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阶、音律和旋律,演奏者需要熟悉并正确地运用这些音乐元素。

中国音乐中常见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与西方的十二平均律有所不同,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正确地运用相应的音阶,以展现出中国音乐独特的音乐色彩。

此外,中国钢琴作品的旋律线条多变,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乐感和表现力,能够清晰而准确地诠释作品中的旋律形态,使其乐意得以完美传达。

最后,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还涉及到声音的控制与处理。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的音乐要求,适时地运用钢琴的音量、音色和音响,以准确地表达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境。

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量、使用不同的指法和琴键的触键位置,来表达出作品中所需的不同音色和力度,使作品更加生动、丰富。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是由中国音乐文化以及中国特有的音乐传统影响所塑造而成的。

中国钢琴作品通常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如民族乐器的模仿、中国古典音乐的演绎以及传统曲调的应用。

在演奏这些作品时,钢琴演奏家需要理解并充分展现出这些特点,包括自由灵动的节奏感、对音色和音韵的敏感掌控、以及情感表达的深度。

首先是表达自由灵动的节奏感。

中国音乐注重自然流畅的节奏,尤其注重音乐的起伏和韵律感。

演奏时,钢琴演奏家需要特别注意各个节拍之间的过渡和切换,并保持乐曲中的节奏感。

同时,应该注重音乐的起伏变化,进行动态的处理,使得音乐旋律能够自由流动,表达出中国音乐独特的韵律美。

其次是对音色和音韵的敏感掌控。

中国音乐强调音色和音韵的独特性,在钢琴演奏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手腕和手指的运动,灵活地控制琴键的压力和发声,以呈现不同音色和音韵的变化。

钢琴演奏家需要细腻地体会音乐中色彩的变化,并通过技术手段,如五度配音、断奏、颤音等,来实现对音色和音韵的表达和演绎。

最后是情感表达的深度。

中国音乐在情感表达上注重内心感受的体现,钢琴演奏时也需要通过音乐的细节和情感的风格来表达和演绎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色彩。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家需要细腻地体会曲子中的情感,用心灵和技术的结合来表达音乐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而中国钢琴作品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手指的技巧。

中国钢琴作品中经常使用到复杂的手指技巧,如琶音、双音、跳音等。

为了演奏这些技巧,演奏家需要具备高超的手指灵巧性和灵活性,并进行长期的反复练习,使得手指能够准确地运动和掌控琴键的力度,以实现对音乐细节的呈现。

其次是和声的处理。

中国钢琴作品中,和声通常较为复杂,包括和声变化、和声的组合等。

演奏家需要清晰地掌握和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手指准确并熟练地运动,以符合和声的要求,使得音乐的整体和谐与流畅。

再次是节奏的处理。

中国钢琴作品的节奏常常具有特殊的韵律,演奏家需要通过准确地把握和掌控不同节拍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使得音乐的节奏感得以表现。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摘要】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演奏理念和技术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技术特点、表现方式、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进行探究,探讨其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中国钢琴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技巧上注重细腻而富有韵味的表现,表现方式多样且富有创意。

演奏者需要掌握独特的演奏技巧和细致入微的演奏风格才能完美诠释这些作品。

探究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对钢琴演奏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同时也对这一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理念,技术特点,表现方式,演奏技巧,演奏风格,重要性,启发,传承,发展。

1. 引言1.1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一直是钢琴演奏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钢琴作品自20世纪初开始兴起,经历了从模仿西方作品到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的演变过程。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以及对中国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表达。

在演奏技术方面,中国钢琴作品的技术特点包括对和声、节奏、音色的独特要求,以及对琴音的细腻处理和情感表达的要求。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要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和表现力。

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的探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还可以为钢琴演奏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在今后的钢琴演奏实践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将成为钢琴演奏者们亟待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2. 正文2.1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主要包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作曲家音乐意图的体味和传达。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演奏之中。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是中国钢琴演奏家在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时所追求的目标和表现手法。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主要体现在对音色、节奏、速度和情感的把控上,技术特点则表现在琴技手法的应用和演奏技巧方面。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强调音色的处理与呈现。

中国音乐注重音色的柔和与含蓄,钢琴作品的演奏要求演奏家能够运用不同的手腕动作、按键的力度和速度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色。

比如在演奏中国民歌《茉莉花》时,演奏家可以通过细腻的手腕动作和轻柔的按键力度,使得琴音如茉莉花般清香怡人。

节奏感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音乐注重韵律的变化和节奏的灵活性,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演奏家能够准确捕捉并传递音乐的韵律感。

在演奏中国古典音乐《二泉映月》时,演奏家需要通过变化的拍子和节奏感的把握,展现出月光下泉水的涟漪与波纹,使得音乐更具有中国特色。

速度的变化和控制也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音乐强调速度的自由变化和灵活性,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家需要根据音乐的要求和表现目的,灵活掌握速度的加快与减慢。

比如在演奏中国现代作曲家谭盾的《雪山之巅》时,演奏家可以通过快速的手指动作和紧凑的琴键击打,表现出雪山风景的壮丽和雄伟。

情感的表达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核心。

中国音乐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内在感受,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演奏家能够通过琴键的按弹和演奏技巧的运用,表达出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演奏中国名曲《梁祝》时,演奏家可以通过细腻的颤音和柔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使得观众在演奏中感受到浓厚的情感。

在技术特点方面,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演奏家具备一定的琴技手法和演奏技巧。

首先,演奏家需要具备较高的琴技水平,能够准确无误地按弹琴键,并运用不同的手腕动作和艺术气息,表达出音乐的特色。

其次,演奏家需要具备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包括颤音、滚音、扫弦等技术手法,使得演奏更具有中国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探究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中具有独特的理念和技术特点。

这些作品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表现出独特的音乐韵味和文化内涵。

在演奏这些作品时,演奏者需要理解并运用相应的演奏理念和技术特点,以准确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和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演奏理念1. 返璞归真。

中国钢琴作品常常强调回归自然和纯朴。

演奏时,要追求自然的演奏效果,避免过度的技巧和过分的表现,力求纯粹、朴素、真实地演绎作品。

2. 以意为先。

演奏者要深入理解作品,要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来传达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演奏时要注意情感的细腻和抒发,注重情感的内涵而非技术的外表。

3. 以民为本。

中国钢琴作品大部分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演奏时要注重表达这种音乐的独特韵味和情感。

要善于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方式和技巧,使作品更好地表达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技术特点1. 和声技巧。

中国钢琴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和声变化,要求演奏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和声的要求,清晰地表达和声的变化。

演奏者需要训练自己的听力和和声感,能够敏锐地听出和声上的变化,以准确地演奏出作品中的和声。

2. 装饰音技巧。

中国钢琴作品中经常使用装饰音来丰富音乐的表达。

演奏者要掌握装饰音的演奏方式和技巧,要在装饰音中注重音符之间的衔接和过度,使得装饰音与主旋律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3. 形式感。

中国钢琴作品在结构上常常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式,演奏者需要明确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关系,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感。

演奏时要注重节奏的稳定性和整体的统一性,把握好作品的动态变化和节奏的起伏。

4. 手指技巧。

中国钢琴作品中常常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手指灵活性和技巧。

演奏者需要经常进行手指的训练,使得手指更加灵活和敏捷。

还要注意手指的力度和力度的控制,以准确地演奏出音乐的表达。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和技术特点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解和技巧掌握。

在演奏这些作品时,演奏者要以返璞归真、以意为先和以民为本为指导,注重表达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注重音乐情感的表达。

中国音乐文化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在演奏钢琴作品时,演奏者必须通过音乐来传达内心的情感。

演奏时,要注意通过音色、音量的变化以及音符的连贯性来达到表达情感的效果。

中国钢琴作品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感。

中国音乐以其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感而闻名,这也反映在钢琴作品中。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好每个音符的长度和力度,强调节奏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以便更好地传达作曲家所要表达的节奏和韵律。

中国钢琴作品注重装饰音的运用。

中国音乐中常常运用装饰音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美感。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装饰音,使其与主旋律相融合,带来更加丰富的音乐效果。

第四,中国钢琴作品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和快速的音阶运技。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手指的敏捷和灵活性,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和音阶运技的能力。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琶音、旋律线的重叠和交替弹奏等技巧也是演奏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要求。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要求特定的音色和音量。

中国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要求,选择合适的音色和音量。

还需要通过手腕、手臂等身体的协调运动,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表现效果。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节奏感、装饰音的运用、手指灵活性和音阶运技的掌握、音色和音量的选择等方面。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表现和灵巧的技巧来展现作曲家的音乐意图,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西方的古典音乐有所不同,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特别是在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方面更是如此。

一、演奏理念1.诠释传统文化: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时,常常注重诠释传统文化及民间传说,如《山村女孩》、《葫芦丝》、《茉莉花》、《大海航行靠舵手》等,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听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2.融入民族特色:钢琴演奏中,常常加入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和技巧,如流水音、八度张、三度滑、颠勾、梆子、琵琶等,使得演奏既有中国的风格又不失钢琴音乐的特色。

3.追求自我表达: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时追求的是自我表达,如《黄河大合唱》、《我爱这土地》、《春江花月夜》、《黄土高坡》等,以自我表达为主旨,使得演奏更加深入人心。

二、技术特点1.强调五度连音: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通常强调五度连音,巧妙地运用五度连音来强调旋律线和音乐的情感表达。

2.讲究音乐韵律:钢琴演奏中,节奏是非常关键的,中国钢琴作品强调音乐韵律,讲究节拍数量和每个音符的强弱,给听众带来强烈的节奏冲击。

3.特色控制:在演奏过程中,它通常会强调和控制一些特色的音符,如尖音、连音、复音等,特别是在底音部分的处理上更加注重悦耳的质感。

4.注重音符连续性:在演奏中会注重音符的连续性,准确地掌握整个曲子的节奏变化,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总之,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非常独特,它不仅注重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而且融合了中国的音乐元素和技巧。

在演奏过程中,更加注重五度连音、韵律控制、特色处理、连续性等,从而创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

方法探索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摘要:钢琴音乐是一种艺术型的情感表达,每一首钢琴曲的演奏都是建立在真挚的情感基础上的。

声音是钢琴音乐表现的媒介,触键是力度支配、力量来源以及力法使用都与美妙悦耳的声音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钢琴演奏中的情感是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来表现的,实现触键技巧与情感表现的统一才能创造出动人的音响艺术,打动“人琴合一”的境界。

本文笔者就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欲触键技巧运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技巧情感表现作品风格星海音乐学院/杜闽山作为乐器之首的钢琴从“诞生”开始就因为丰富的表现力和宽广的音域受到人们的喜爱,一直在音乐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钢琴的音色与情感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音色又决定于不同的触键方式,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钢琴情感表现,有必要对钢琴触键技巧与音色的关系进行讨论,进而更好的实现情感表达。

一、钢琴演奏的情感要求音乐与表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演是一种融合了创造、理智与情感的艺术行为。

纵观鲁宾斯坦、霍洛维茨等著名钢琴家,每一位都很好的将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和深刻的创作热情结合起来,具体的情感把握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理性认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风格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在体裁上有很大的差异,基于体裁的不同也体现着多样化的风格,每种特定风格的作品在技法、声音和力度上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钢琴演奏者在正式开始前确定作品的体裁和风格,如果用不适宜的力度和声音来演奏具有特定风格的作品,必然会干扰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情感表现更是无从谈起。

以巴赫作品的演奏为例,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加明显的力度,特意加了一些踏板,但巴洛克时期的创作主要依靠的乐器是管风琴和拔线古钢琴,在力度的变化上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几乎都是运用一些修饰音、连奏或者断奏的技法来表现最平的表现力,因此用现代钢琴演奏时要十分节制。

在演奏古典时期莫扎特作品的过程中,很多人容易投入过多的感情,表现出强烈的力度对比,但莫扎特是以理性第一为演奏风格的,绝不会在乐曲中出现极端的力度标记,倾向于中用适度。

对印象派钢琴音乐的探析

对印象派钢琴音乐的探析

对印象派钢琴音乐的探析
郭杨阳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从浪漫主义的襁褓中孕育出来的印象主义风格,用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曲式结构和和声音响塑造音乐,描绘出音乐的热与冷、色与光的绚烂变幻的意境影像.本文正是从印象派的产生着手,通过对印象派主要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主要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印象派钢琴音乐的语言特点.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郭杨阳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理工学院音乐系,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印象派钢琴音乐特征探析 [J], 檀伯才
2.中国钢琴音乐与印象派钢琴音乐 [J], 陈华
3.印象派音乐与美洲民间音乐的融合——钢琴曲《木偶的步态舞》的艺术特征 [J], 王琛琛
4.大自然孕育的新音乐缔造者: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及其钢琴作品的演奏 [J], 王瑶
5.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共通性研究 [J], 张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浏阳河》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曲调优美动人,情感丰富,
被誉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瑰宝。

本文将对该曲进行分析,并介绍其涉及的触键技巧。

《浏阳河》以描绘浏阳河的景色与情感为主题,通过音乐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河水流动、山峦起伏、生活繁忙的场景。

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浏阳河的宽阔,和
谐的水面;第二部分展示出浏阳河两岸的丰茂的芦苇,流淌的水声;第三部分描绘了浏阳
河河水的一泻千里,奔腾而下的激流。

在触键技巧方面,郭文景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技巧,使乐曲更加生动。

该曲大量采用了
装饰音和延音技巧。

装饰音使乐曲更加华丽,表达出水流飞瀑的音乐形象;延音技巧增强
了音符的持续性,表达出浩浩荡荡的大河之势。

该曲还运用了重奏技巧,增强了音乐的层
次感和音乐的厚度。

通过不同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整首曲子更加
生动有力。

该曲还运用了跳音和和弦技巧。

跳音技巧使乐曲更加活泼,形象地表现出水流的流动;和弦技巧增强了音乐的和谐感和音乐的张力。

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郭文景将浏阳河
的景色和情感完美地表现出来,使整首曲子充满了旋律的优美和音乐的韵律感。

郭文景的《浏阳河》是一首充满活力和情感的钢琴作品,通过其丰富的音乐形象和精
妙的触键技巧,生动地描绘出了浏阳河的美丽景色和动人情感。

这首作品不仅仅具有很高
的音乐价值,还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风采,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论郭任远老师的和声教授法付海洋

论郭任远老师的和声教授法付海洋

论郭任远老师的和声教授法付海洋发布时间:2021-11-19T01:21:37.706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1月上作者:付海洋[导读] 基础和声学在艺术教学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包括复调、配器、曲式与分析、钢琴即兴伴奏、室内乐欣赏甚至合唱指挥等多门课程在内都需要有良好的和声基础。

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付海洋 262600摘要:基础和声学在艺术教学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包括复调、配器、曲式与分析、钢琴即兴伴奏、室内乐欣赏甚至合唱指挥等多门课程在内都需要有良好的和声基础。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和声基础至关重要。

初学和声者可以对郭任远教授的这套方法进行借鉴。

关键词:基础训练法;重复教学;因材施教;民族风格基础和声学在当下音乐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许多深层次学科的基础学科,郭任远先生独创的和声教学法在时间的检验下较好的使和声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1、基础训练法基础训练无论是在哪一门学科哪一门行当中都是占据绝大时间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说明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在郭老师的讲课中,关于基础训有以下总结:⑴和弦连接方式在和弦连接问题上,很多人总想找到一个“万能方式”,所谓万能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通用的方式,其实F-S-D-T的功能走向就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但是S组中包括了Ⅱ级原位三、七和弦及其转位,Ⅳ级三、七和弦及其转位甚至VI级有时都代替S功能,这就在我们选择和弦上增加了不小的困难,郭老师的方式是根据“瞻前顾后”“以主旋律的和声背景重点配合”“强调功能”的原则选用和弦的,如教材中的谱例,并说明为什么用这个和弦而不用那个。

⑵重视键盘练习和声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而不是信感觉凭经验,想当然的纸上艺术。

有时候我们在选用和弦上没有顾及主旋律结构、和声背景,经常会用错和弦,而且自己写的东西如果理论上行得通可以采用不同的和声选择。

那么,平时弹奏就会给我们带来较大帮助,V-VI阻碍进行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例子,通过V-I和V-VI的对比,既增强了学生的视奏能力又为自己对和弦连接评判好坏提供了条件。

民族风格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特点

民族风格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特点

民族风格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特点作者:***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曲,作者为盲人艺术家阿炳,储望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使其呈现出新的特色。

改编曲仍保留了二胡曲特征,故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结合了钢琴弹奏,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产生独特的艺术美感。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介绍作品创作时的背景,分析其艺术特色,对其演奏特色进行分析,对其深入挖掘,彰显“中西合璧”的艺术美。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器乐改编钢琴曲创作,促进改编钢琴曲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多人所重视。

为以后研究钢琴改编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演奏特色《二泉映月》艺术特色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是盲人艺术家阿炳的代表作品。

后被杨荫浏先生灌制成唱片,进而保留并流传下来,被更多人所熟知。

时光的车轮到了1972年,储望华先生在原有二胡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最终创作出同名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

这首改编曲保留了原有的二胡演奏特征,彰显出民族特色,富有东方音乐元素,延续了原曲的思想内涵,融合了它的结构特征,同时又加入了钢琴演奏,将西方乐器特色与之结合,从而彰显富有特征的艺术美。

这首钢琴改编曲无疑是成功的,预示着应用西方乐器演绎中国民族音乐是可行的,西方乐曲同样能够发挥作用,但改编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乐器的特征,选择适合的音乐体裁。

如果改编时未充分考虑,仅仅简单的移植和搬运,没有根据乐器性能确定题材,将会导致二者不相合,最终造成改编失败。

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则恰到好处,使中西方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不同乐器特征。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接受度较高,声音鲜明而强烈,富有色彩性,丰富了原有的旋律和声,与曲式结构相契合,既能够强化民族风格,同时又能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体现出来。

一、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储望华为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的作者,生于1941年,故乡为湖南蓝田,为书香门第出身,受过很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 ( 1 9 4 4 年 )、李颀 的 《 古从 军行》 ( 1 9 4 5 年 )、韦庄 的 《 谒 金 门》 ( 1 9 4 5 年 ) 、 李 白的 《 忆秦娥 》
( 1 9 4 5 年 )、李煜 的 《 相 见欢 》 ( 1 9 4 5 年 )等等 。这 一时期, 其钢琴作 品篇幅短小 ,标题音 乐特征 明显,无 论从篇幅长短 、曲 目结构还是技术手法上都略显单薄 。
另外 ,郭任远偏 爱同主音 的三度 关系之 间的转换 。比如 《 离 别之夜 》第 二、三段之 间 的三度 调性转换 是 很富于色彩对 比的,另外此 曲钢琴伴奏结尾处 ,直接 由c 4 , 调转入 同主音C 大调 ,亦极富色彩性。
( 3 )钢琴化 的音响架构设计 所谓 “ 钢琴化 ”,就是指 乐曲具有较 强的 “ 可弹性 ”,并且 能够用 到象乐 队一样 较 宽广 的音区和 多层
第二 阶段:1 9 4 9 年至文革时期 。当时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发展时期 ,郭任远的钢琴音乐创作遵循 了毛泽东
文艺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到广大人 民群众生活 中去 。他这一时期 的作 品贴近生活和群众 ,如钢琴独奏 曲代表作有 《 火红 的年华 》 ( 1 9 5 1 年 )、 《 期望》 ( 1 9 5 1 年 )表达 了人 民的喜悦之情 ,凸显 了对新 中国、新 生 活的热爱 ; 《 春到燕园》 ( 1 9 5 0 年 )、 《 童年》 ( 1 9 6 4 年 )传达 出积极进取 、乐观 向上的情绪 。此外 ,那 个时期非常时兴拿苏联歌 曲的素材加 以改编,其创作的组 曲 《 光明赞》就是这 类创作 的一部 作品。
调 ,经过左手 八度 半音下行 回到主 调F 大 调 。每 一次转调 都是为 了追求鲜 明 的调 性对 比 以及丰 富 的和 声效
果 ,故 不 用 过 渡 。
在 《 草原牧歌 》 ( 根据黄仁清的< 草原牧 歌> 改编 )中 ,结尾处第9 4 , 节 和第1 3 / J  ̄ 节相 同的旋 律采用 了同 主 音大小调对置 的手法 ( c 大调和c 4 , 调 ),左手 连绵不绝 的十六 分音符 也包含 了音 乐线条 的走 向 ,富有 动 力感 ,丰富 了音乐的层次感 ,增添 了音响的色彩性 。
表 性 ,他在 尊重传统作 曲理论 与传 统和声理 论原则的 同时 ,又不 受传统理论规律的束缚 ,注
意根据具 体音乐作品 内容的需要 而采 用创新 的手段 ,把 西洋和声写作手法融入 民族五 声调式
音 乐风格 中,做 到洋为 中用 ,力求以丰富的和声效果来感 染听众 ,同时在演奏上 又有 着较好
构思 ,加之其丰富 、多变的和声灵活 运用,这使其 作品音 响效果异常丰 富。 2 、连绵不断的音响设计 在郭任 远钢琴音 乐作 品 中,音 符的连接延 续不断 ,很 少有较长 时值 的停 留,始终使 音乐往前进 行 ,动 感 十足 ,给音 乐较多 的流动 性、愉悦性 ,如钢琴独奏作 品 《 期望 》中 ,几 乎没有 四分 音符的停顿 ,乐 曲旋 律委婉 、线条顺 畅、一气呵成 。又 如声乐伴 奏 曲 《 离别之 夜》 中,也是几乎没有 四分音 符长音的停 留,仅 在乐 曲结束前 的四小节才开始连 续 出现 ,这样的设计给音 乐较强 的进 行感 、流 动感 ,而 且也很好地表 现 了 缠绵 不断 、藕断丝连 的意境情 感 ,使弹奏 者能较好 驾驭钢 琴音响世 界的表现 力 ,并有愉 悦 、舒心 、畅快之
的钢 琴化 效果,这种做 法对 当今我 国钢琴音 乐创作和演奏有一定 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 关 键 词 ]郭任远 钢琴音 乐 演奏处理 创作特征


郭任远艺术生涯及创作历程
郭任远 ( 1 9 2 7 — 2 0 1 4 ),出生于 中 国香港 。 中国音乐家 协会会 员、 中国高等 艺术院校视 唱练 耳学会 理 事、视唱练耳专业 的国内权威 。从创作时间来看,郭任远 的钢琴音乐创 作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 。 第 一 阶 段 :29 4 2 年的 《 无题 曲 ( 一 )》 , 1 9 4 3 年的 《 无 题 曲 ( 二 )》 ,1 9 4 4 年的 《 再 见歌 》等等 。郭任远特 别偏爱古 诗词 ,常把 诗词拿来配 成 曲,如 自居易 的 《 长 恨
和声连接 的动力 、色彩设 计 ,纵 向和弦音 的选择 以及声部进 行的严谨性 上 ,且极 少 出现例如反 功能 、平 行 或反 向五、八度 、声部 交错或超越这样 的不 良声 部进行 。如钢 琴独奏 曲 《 春到燕 园》、 《 胜利 进行 曲》、 《 柔情 》、 《 期望 》,伴奏作 品见 附录 《 离 别之 夜》等等 ,几乎其所有 作 品都有 这种丰 富织体 、 多层 次的
次、多声部织体 结构 ,充分发挥钢琴 的音响效果 ,充分发挥钢琴 的演奏技巧 。 l 、多层 次的织体设计
在郭任 远 的作 品中不难 看 出 ,大 多数 都有 多层 次、 多声部 的构 思 ,即高 音 的旋 律线 ,低 音 的和声 线 条 ,中声部 丰满、厚实 的和声音响 的填补 ;而且 和声织体运用 都有着较 严格的组 织逻辑关系 ,反映在横 向

2 5 —
3 、丰 富的转调手法
郭任 远在运 用转调 中,手法巧妙 多样 ,且往 往直接简洁 ,为求调性 的直接对 比而把 音乐从一个调 性直
接转换到 另外一个调性 ,产生或浓 或淡的色彩对 比效果 。在钢 琴独奏 曲 《 火红 的年华》 的第4 8 / J  ̄ 节之 前运
用一系 列半音 下行模进直 接 由F 大调进入 到 D 大 调 ,第5 0 小节又 直接转入 E 大调 ,在第 5 2 小节 再次转入F 大
神州民俗
2 0 1 5 年 第2 4 6 期
郭 任 远 钢 琴 音 乐 的 创 作 特 征 和 演 奏 处 理
虞 璇
( 华南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 广 东 广州 5 1 0 6 3 0 )
[ 摘 要 ]郭任远 的钢琴音 乐在 体现 中国民族钢琴 音 乐特 征方 面具有一定 的典 型性 和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