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确保旅游景点在汛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突发水灾事件,保障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旅游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抢结合: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提高旅游景点的防洪防汛能力,同时制定抢险救援措施,确保发生水灾时能够迅速应对。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建立健全防汛抢险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防汛抢险工作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协同配合:旅游景点应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救援机构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在发生水灾时能够迅速调动各方力量进行救援。
(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始终是防汛抢险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2.1 防汛抢险指挥部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负责对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指挥部设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等职位,成员包括旅游景点管理层、安全部门、后勤部门、游览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2 防汛抢险队伍成立防汛抢险队伍,负责旅游景点的防汛抢险具体实施工作。
队伍包括安全员、巡查员、救援人员等,成员应具备一定的防汛抢险知识和技能。
三、预防措施3.1 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明确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工作的责任人和各级负责人,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3.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旅游景点的防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主要包括:排水设施、防水设施、防洪设施等。
3.3 制定防汛预案根据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汛预案,明确应对各类水灾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方法。
3.4 开展防汛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防汛培训和演练,提高旅游景点员工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5 做好防汛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防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应急响应流程4.1 预警信号根据当地防汛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旅游景点应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汛应急响应措施。
4.2 信息报告旅游景点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发现汛情及时报告指挥部。
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确保旅游景点在汛期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障游客和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点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快速反应的原则,充分依靠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应急救援体系。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旅游景点在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1.成立防汛抢险救援指挥部,由旅游景点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
2.设立救援小组,负责具体的救援行动,包括预警、疏散、搜救、医疗救护等工作。
3.设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食品、饮料等的供应和保障。
四、预防预警措施1.加强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对旅游景点内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制定游客疏散路线和安置方案,明确疏散信号和集合地点。
4.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自救互救能力。
五、应急响应程序1.预警响应:当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显示可能发生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指挥部立即启动预警响应,向游客发布预警信息,启动游客疏散计划。
2.Ⅰ级响应:当发生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游客和景区安全构成威胁时,指挥部启动Ⅰ级响应,立即组织救援小组进行应急处置,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情况,请求支援。
3.Ⅱ级响应:当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游客被困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指挥部启动Ⅱ级响应,组织救援小组进行紧急救援,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情况,请求增援。
4.Ⅲ级响应:当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游客伤亡时,指挥部启动Ⅲ级响应,组织救援小组进行紧急救援,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情况,请求医疗救护支援。
景区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景区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景区内游客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内因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类山洪灾害的预防、预警、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成立景区山洪灾害防汛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景区山洪灾害防汛工作。
- 指挥长:景区主要负责人。
- 副指挥长:景区相关部门负责人。
- 成员:景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2. 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信息收集、应急处置等工作。
- 主任:由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 副主任:由办公室指定人员担任。
3. 预警组:负责监测、收集、分析气象信息和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 组长:由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 成员:气象、水利、环保等部门人员。
4.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 组长:由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 成员:景区安保、医疗、工程等部门人员。
5. 宣传报道组:负责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 组长:由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 成员:景区宣传部门人员。
四、预警与监测1. 预警信息发布:当气象部门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过广播、短信、网络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2. 监测预警:预警组应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五、应急处置1. 人员疏散:在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应急抢险组应立即组织游客和居民撤离危险区域。
2. 抢险救援:在山洪灾害发生时,应急抢险组应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工程抢险:对受损的防洪设施进行紧急修复,确保其正常功能。
六、恢复重建1. 评估损失:山洪灾害发生后,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损失进行评估。
2. 恢复重建: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尽快恢复景区正常运营。
七、预案演练1. 定期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山洪灾害防汛应急演练。
2. 演练内容:包括预警发布、人员疏散、抢险救援、工程抢险等环节。
风景名胜区防汛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风景名胜区在汛期期间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确保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防汛工作,包括景区内所有游客、工作人员、设施设备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风景名胜区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防汛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3. 各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本景区的防汛工作,落实防汛措施,确保景区安全。
四、防汛预警及响应1. 预警发布(1)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防汛预警。
(2)预警信息应包括预警级别、预警范围、预警时间、预警措施等。
2. 响应措施(1)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2)景区管理部门及时向游客发布预警信息,引导游客采取相应措施。
(3)景区工作人员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指挥部。
(4)加强景区设施设备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五、防汛措施1. 景区设施设备(1)对景区内建筑物、桥梁、道路、缆车索道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2)对易受洪水影响的设施设备进行加固,确保其安全。
2. 水源管理(1)加强对景区内河道、湖泊、水库等水源的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2)发现水源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采取相应措施。
3. 洪水防范(1)加强景区内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制定洪水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等。
(3)加强景区内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4.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绳索等。
(2)确保物资充足、完好,便于应急使用。
六、应急撤离及救援1. 应急撤离(1)根据洪水预警,及时组织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确保撤离路线畅通,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2. 救援行动(1)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2)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确保生命安全。
(3)对受灾区域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风景名胜区防汛应急预案范文
风景名胜区防汛应急预案一、目的为确保风景名胜区在汛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降低灾害风险,保障游客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1. 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风景名胜区的防汛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3. 成立防汛应急队伍,负责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定期对防汛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监测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开展防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居民的防汛意识。
4. 制定防汛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四、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阶段:当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后,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发布预警通知。
2. 应急准备阶段: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
3. 应急响应阶段:当发生汛情时,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包括疏导游客、抢险救援等。
4. 后期处置阶段:汛情结束后,对受灾区域进行清理、修复和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五、具体措施1. 预警措施:通过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游客和居民做好防范措施。
2. 人员疏导:在汛情发生时,立即组织疏散受威胁的游客和居民,确保人员安全。
3. 抢险救援:组织应急队伍使用必要的设备、物资进行抢险救援,防止灾害扩大。
4. 信息发布:及时向外界发布汛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防汛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
2. 邀请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培训,提高指挥部成员和应急队伍的业务水平。
七、总结和改进1. 汛期结束后,对本次防汛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根据总结结果,修订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预案旨在确保风景名胜区在汛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保障游客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快速响应,协同作战。
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序、高效。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灾害损失。
(4)信息公开,及时沟通。
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和应急响应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内因山洪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种紧急情况。
三、组织指挥体系3.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景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3.2 分工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景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救援和处置工作。
(3)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转移受灾人员、排除险情等任务。
(4)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灾害信息和应急响应情况。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4.1 预警阶段(1)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密切关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2)对景区内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4.2 应急响应阶段(1)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进入应急状态。
(2)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开展救援、转移受灾人员、排除险情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和应急响应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4)后勤保障组全力保障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4.3 恢复阶段(1)现场指挥组组织救援队伍对受灾区域进行搜救,确保无人员伤亡。
(2)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景区恢复正常运营。
(3)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景区恢复运营信息,引导游客有序进入景区。
五、保障措施5.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衣、绳索、救生圈等。
景区预防洪水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旅游法》4. 《景区安全管理办法》5. 景区实际情况及风险评估二、预案目的为确保景区在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范围内发生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景区防洪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景区防洪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工作。
2. 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1)指挥长:景区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指挥景区防洪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景区分管负责人,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景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防洪应急工作。
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接收、汇总、上报景区防洪应急信息。
(2)负责组织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分发。
(3)负责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
(4)负责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防洪应急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洪水预警信息。
(2)加强对景区周边河道、山洪沟等易发洪水区域的监测。
2. 完善防洪设施(1)加强景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2)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洪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制定应急预案(1)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防洪应急预案。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景区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1)加强对游客的防洪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员工防洪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阶段(1)当接到洪水预警信息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阶段(1)根据洪水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组织疏散游客和员工,确保人员安全。
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内因山洪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报送、处理、协调等。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1)景区负责人:全面负责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单位协同作战。
(2)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安全检查、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组织应急演练。
(3)景区运营部门: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4)景区医疗部门:负责景区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急救、医疗救治。
(5)景区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景区内各相关部门、单位根据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1)景区突发山洪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部门、单位迅速到位,开展应急处置。
(2)组织游客和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生命安全。
(3)加强景区内道路、桥梁、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巡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4)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3. 应急恢复(1)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灾情评估。
(2)根据灾情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3)加强景区内基础设施的修复、重建,确保景区恢复正常运营。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急救药品等。
景区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
景区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一、目的和依据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确保景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避险为主。
加强山洪灾害的预警预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3. 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一旦发生山洪灾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应对。
四、组织指挥体系成立山洪灾害防治指挥部,指挥长由景区行政首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
五、预防预警措施1. 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预报准确率。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山洪灾害防治设施。
确保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提高防治能力。
3. 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计划。
对危险区域人员进行登记,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点。
4. 开展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信号发布。
当预测发生山洪灾害时,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公众。
2. 启动应急预案。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3. 人员转移。
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按照预定的转移路线和安置点进行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4. 抢险救援。
各部门协同配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5. 灾后重建。
灾后及时开展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七、责任与考核1. 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山洪灾害防治职责,确保各项预防预警措施落实到位。
2.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3. 对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旅游景点景区防汛应急预案
旅游景点景区防汛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景区在遭遇洪水灾害时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受洪水威胁的旅游景区,包括但不限于山区、河流周边、湖泊附近等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由景区负责人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防汛应急工作。
2. 设立信息收集组、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专门小组,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3.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指南,确保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任务和应对措施。
四、预警与监测1. 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实时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
2. 根据气象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
3. 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五、应急措施1. 一旦接到洪水警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关闭景区,停止接待游客。
2. 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迅速向游客和员工发布紧急疏散通知。
3. 组织人员对游客进行引导,确保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
4. 对于行动不便的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 确保所有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六、救援与救护1. 现场救援组迅速行动,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2. 医疗救护组准备好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随时待命。
3. 确保通信设备的畅通,与外界保持联系,请求支援。
七、后续处置1. 洪水退去后,组织人员对景区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损失情况。
2. 清理淤泥、垃圾等,恢复景区环境。
3. 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安全后重新开放景区。
4.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预案演练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九、预案更新根据实际经验和新的防汛要求,定期对预案进行检查和更新。
旅游景区防汛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旅游景区防汛专项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确保游客和景区设施的安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专项应急预案。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救援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成立景区防汛指挥部,由景区总经理担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协调工作。
各部门要设立相应的防汛小组,明确职责,确保防汛工作的落实。
三、预防和监测1. 提前了解气象信息,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等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对景区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山体、河道、桥梁、隧道、排水设施等重要部位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防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4. 开展防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员工的防汛意识。
四、应急响应1. 当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时,立即启动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2. 景区入口处设置防汛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 必要时,关闭景区,引导游客有序撤离。
4. 对景区内的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5. 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备好抢险救援物资,确保随时可以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五、后期处置1. 汛情结束后,对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2. 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运营。
3. 对本次防汛工作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防汛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防汛能力。
2. 定期开展防汛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预案是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制定的,随着防汛形势的变化,预案将不断修订和完善。
全体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游客和景区设施的安全。
景区防洪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景区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景区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在防洪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1.成立景区防洪应急指挥部,由景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成立景区防洪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防洪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预警信息。
(2)根据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响应阶段(1)景区防洪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开展以下工作:a.加强巡逻检查,及时了解景区内各区域的水位、地形等情况。
b.对景区内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进行警戒,设置警示标志。
c.组织景区员工和游客撤离危险区域,确保生命安全。
d.启动应急预案,调配救援物资和设备。
(2)景区内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以下措施:a.景区保卫部门负责景区内治安秩序维护,确保游客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b.景区旅游部门负责疏散游客,引导游客安全撤离。
c.景区工程部门负责景区内排水设施检查、疏通,确保排水畅通。
d.景区后勤部门负责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恢复1.灾害过后,景区防洪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1)对景区内受损设施进行抢修,确保景区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2)对景区内受灾区域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统计灾害损失,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2.景区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以下工作:(1)景区保卫部门负责景区内治安秩序维护,确保游客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景区旅游部门负责组织游客游览,确保景区正常运营。
(3)景区工程部门负责景区内设施维护,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4)景区后勤部门负责保障景区正常运营所需的物资供应。
六、附则1.本预案由景区防洪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景区山洪预案模板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景区内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景区范围内因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景区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景区山洪灾害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2 指挥部组成指挥长:景区主要负责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景区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骨干。
2.3 各部门职责(1)安全保卫部:负责景区安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2)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日常管理,做好游客疏散工作;(3)后勤保障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4)医疗救护部:负责灾害发生时的伤员救治;(5)通讯保障部: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系统建立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地质变化等信息。
3.2 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做好防范措施。
3.3 预警信号等级根据山洪灾害风险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四、应急处置4.1 预警响应根据预警信号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2 应急撤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有序撤离危险区域。
4.3 险情处置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险情进行排查和处置,确保景区安全。
4.4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5 后勤保障做好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恢复重建5.1 恢复重建工作灾害发生后,立即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2 经验总结对山洪灾害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景区防汛紧急避险预案范文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应对景区可能出现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保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景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景区内发生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紧急避险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景区防汛紧急避险指挥部,负责景区防汛紧急避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部门工作。
(2)安全防护小组:负责游客疏散、救援和现场安全维护。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和医疗救护。
(4)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和宣传教育。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景区防汛紧急避险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启动本预案。
2. 响应:(1)应急指挥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灾害形势,制定救援方案。
(2)安全防护小组迅速组织游客疏散,确保游客安全。
(3)后勤保障小组调配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宣传小组发布紧急避险信息,引导游客正确应对。
五、疏散与救援1. 疏散:景区安全防护小组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引导游客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 救援:(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
(2)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其生命安全。
(3)对受困游客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六、应急物资与设备1. 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绳索、手电筒、药品等。
2. 设备:包括应急广播、应急通信设备、救援车辆等。
七、应急演练1. 景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汛紧急避险演练。
2. 演练内容:包括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疏散救援、应急物资保障等。
八、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景区防汛紧急避险指挥部负责本预案的实施。
2. 评估:景区每年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九、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景区防汛紧急避险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景区防汛紧急避险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旅游区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旅游区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为了保障旅游区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旅游区的正常运营,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旅游区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保障人员安全并降低经济损失。
本文将按照编写应急预案的步骤,逐一阐述如何建立一份高效、可行的旅游区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编写应急预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其目的和范围。
针对旅游区的特殊情况,我们的目的是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迅速做出应对,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最大努力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范围上则覆盖了旅游区内的各项设备、景点和人员,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各个部门。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预案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此,建立一个应急预案编写团队非常重要。
团队成员应包括旅游区管理部门、安全检查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消防部门以及对山洪灾害响应有一定经验的专家。
团队成员应互相合作,共同制定完善的预案。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了解旅游区可能面临的风险是编写预案的基础。
团队应对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评估各个设备、景点和人员所处的风险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在山洪灾害发生时,需要有一套明确的应急响应流程,以便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
在制定响应流程时,应包括预警机制、疏散步骤、人员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
流程应尽量简明扼要,便于操作和执行。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应急预案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调配。
通过分析风险评估,团队可以确定在山洪灾害发生时可能需要的各类资源,包括救援人员、应急物资等。
制定详细的资源调配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对山洪灾害时,沟通和协调十分重要。
团队应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能及时有效地协同工作。
此外,还需要考虑与外部救援机构和媒体的沟通方式,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七、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再完善的预案如果没有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名胜风景区防汛应急预案
名胜风景区防汛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做好景区的洪涝、山洪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防汛抢险抗洪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景区的安全稳定。
1.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科学决策,确保安全。
二、组织机构2.1 成立防汛指挥部景区成立防汛指挥部,由景区总经理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指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景区的防汛抢险工作。
2.2 设立防汛办公室防汛办公室设在景区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的重大决策,协调部署抗洪抢险等工作。
2.3 成立防汛抢险队伍景区成立防汛抢险队伍,包括应急处置组、支援组、疏散组等,负责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3.1 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景区内的水利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加强景区内的绿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3)定期组织防汛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3.2 预警信号(1)蓝色预警:表示可能发生洪涝、山洪等灾害,景区应加强监测和防范。
(2)黄色预警:表示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洪涝、山洪等灾害,景区应启动应急预案。
(3)红色预警:表示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的洪涝、山洪等灾害,景区应立即疏散游客,启动抢险救援工作。
四、应急响应4.1 蓝色预警响应(1)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水雨情信息。
(2)加强景区内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做好游客的解释工作,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4.2 黄色预警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待命。
(2)做好游客的疏散工作,避免灾害发生。
(3)加强景区内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红色预警响应(1)立即启动抢险救援工作,组织人员救援。
(2)立即疏散游客,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3)做好景区内的巡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五、后期处置5.1 抢险救援结束后,对景区进行全面的排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5.2 对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旅游景区突发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旅游景区突发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旅游景区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山洪灾害风险。
为了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处置演练成为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旅游景区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处置演练方案提出建议。
二、做好前期准备1. 明确责任分工在旅游景区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演练之前,必须明确责任分工。
景区管理部门应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指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同时,应确定各部门的责任,包括景区安保、救护、游客接待等。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物资准备等。
应急预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并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执行。
三、应急响应阶段1. 快速预警旅游景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气象预警、水文监测等。
对于天气预警部门发布的山洪预警信息,景区应及时关注并快速传达给相关人员。
同时,景区应部署专人负责实地巡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 紧急疏散一旦发生山洪灾害,景区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首先,通过景区广播、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通知游客和工作人员,指导他们疏散到安全地带。
景区应建立合理的疏散通道和临时避难点,并设置指示牌和标志,引导游客和工作人员有序撤离。
3. 救援和急救景区应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和急救工作。
应组建救援队伍,进行搜救被困游客和工作人员。
同时,应设立急救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受伤人员,并向当地医院协调转运。
四、事后整理与总结1. 事后整理当山洪灾害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景区应对整个过程进行事后整理。
对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包括响应速度、疏散效率、救援能力等方面。
同时,要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 方案修订根据事后总结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修订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景区防汛紧急避险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保障景区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景区内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
2. 保障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3. 维护景区的正常运营秩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景区防汛紧急避险工作。
2. 抢险救援组负责景区内涝水的排涝、转移游客和物资。
3. 医疗救护组负责景区内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
4. 通讯保障组负责确保防汛信息畅通,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命令。
5. 保障供应组负责保障景区内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6. 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防汛避险知识,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四、预警与监测1. 预警信息景区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景区内涝预警。
2. 监测系统景区设立水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景区内水位变化。
五、应急响应1. 紧急预警当景区内水位达到预警水位时,立即启动紧急预警,组织游客和员工撤离。
2. 撤离疏散撤离疏散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游客和员工撤离至安全地带。
3. 抢险救援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涝、转移物资。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 通讯保障通讯保障组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
六、应急恢复1. 恢复景区秩序撤离疏散结束后,景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恢复正常秩序。
2. 清理灾害现场景区清理组对受灾区域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 重建受损设施恢复组负责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景区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七、培训和演练1. 定期开展防汛避险培训,提高员工和游客的应急避险能力。
2.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汛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八、预案实施与修订1. 本预案由景区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 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3.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景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景区防汛指挥部负责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山防汛应急预案
山防汛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山防汛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明确山洪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各级组织和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山洪防御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整个应急响应过程。
2. 设立信息收集与发布组,负责实时监测气象变化,及时收集山洪信息并向社会公众发布。
3.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疏导等专业小组,各司其职,确保救援工作有效进行。
三、预警机制1.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一旦发现有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范准备。
3. 对于重点区域,采取敲门行动,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收到预警信息。
四、应急措施1. 疏散转移:对于低洼地带或历史上曾发生过山洪的区域,一旦接到预警,立即组织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带。
2. 物资准备:提前准备好救援物资,如救生衣、绳索、食品、饮用水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3. 交通管制:对可能受山洪影响的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防止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4. 救援行动:一旦发生山洪,立即启动救援行动,救援队伍按照预定计划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五、后续工作1. 灾后评估:山洪过后,对受灾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为后续的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2. 心理疏导:为受灾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从灾难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3. 重建工作:组织力量,尽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六、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山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总则1.1.目的山洪灾害是指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景区实际,特编制龙虎山景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汛工作条例》、《山洪灾害防御编制大纲》等。
1.3.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结合景区特点,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龙虎山景区范围内山洪灾害及其引发的山塘、水库垮坝、圩堤决口、山体滑坡等次生衍生灾害。
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龙虎山景区境内河网密布,径流属信江水系,主要河流为信江一级支流泸溪河(白塔河)与白露河,二级支流有圣井港、泉源港、通桥港、历山水、龚店水、西源水等。
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有6条,圣井港、泉源港、通桥港、历山水、龚店水汇入泸溪河,西源水汇入白露河。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西并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入鄱阳湖。
泸溪河是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45km,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29m/秒,河水清澈无污染,是一条旅游观光水道,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的白露河并流入信江;上游源于资溪县,名泸溪。
龙虎山景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20km处,地处武夷山脉西北支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赣东丘陵西翼,属于中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太阳年辐射量为108.5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总日照时数为1800~1900小时。
泸溪河由景区东南流向西北,河水清澈见底,汛期河水迅猛,枯水期出现过断流。
景区内主要水系分布为一河三港三水,即一河是指泸溪河,泸溪河主流发源于武夷山脉,由资溪冷水、耳口流入上清、龙虎山,再经过余江、锦江、余干注入信江,是信江一级支流,“三港”即通桥港、泉源港、圣井港,“三水”即历山水、龚店水、西源水。
龙虎山景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875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654毫米,最少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降雨集中在3~7月,占60%以上,4~9月为汛期,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6~7月。
龙虎山景区以红砂岩丹霞地貌为主,属高丘陵地带,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地壳构造的变动和造山运动的影响逐渐发育成奇峰、怪石、赤壁和岩岗。
黄海高程一般在240~280m。
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红色碎屑岩为主,属高丘陵地带。
东南部花岗岩高山地区,多深幽峡谷。
地表层属红砂泥岩,土壤为红壤类型,土种有红壤、红砂岩红壤、红砂泥土、红色粘土红壤、黄泥土、麻沙泥土。
水土流失总面积33.7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6.9%,流失总面积不大,但流失程度严重。
局部地区由于坡度大,砂岩裸露,林被稀疏,多是针叶落叶残次林,林地蓄水保土能力差,水土流失以沟蚀和重力侵蚀为主。
尤其是泸溪河两岸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坡人为砍伐,造林、开荒较为严重,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造成河床、农田、渠道、山塘、水库严重淤积。
2.2.社会经济情况龙虎山景区辖两镇一场,即上清镇、龙虎山镇、上清林场,其中上清镇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龙虎山镇辖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上清林场辖4个分场;总人口4.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6万人,农村人口3.55万人。
土地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万亩;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龙虎山作为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主要由仙水岩、龙虎山、上清宫、九曲洲、马祖岩和应天山等六大景区组成,有55个景点,261个景点景观,面积达260平方公里。
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龙虎山每年的生产总值都在快速增长。
其主导产业是旅游业,其次是农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随着龙虎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已逐渐成为主导支柱型产业。
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原因龙虎山景区发生历史山洪灾害年份比较典型的为1991年、1998年及2010年,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尤其1998年6月25日发生在上清镇通桥庄家的山体滑坡较为典型,这次山体滑坡造成2栋房屋倒塌,整个山体位置向前移动约15米;2010年6月19日,百年一遇的特大强降暴雨,造成上清镇通桥庄家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倒塌房屋12栋,毁坏农田325亩,上清镇老石港村泥石流,直接经济损失6800万元,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现实说明,山洪地质灾害已成为防汛抢险中的一个较突出问题。
龙虎山景区部分村庄位于红砂泥岩沉积上面,由于上游地层在强暴雨的浸泡作用下变得松散,逐渐发生位置移动,而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崩塌: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
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
崩塌体大多数为土质,只有少量岩质;崩塌点母岩岩类多为岩浆岩,次为变质岩、混合岩。
特大暴雨、大暴雨、较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常会诱发崩塌。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一般为滑体与水流混合下泄,穿过狭窄的沟岩,在沟口平缓地带呈扇形堆积。
泥石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来势凶猛,成灾迅速;二是推、垮、堵、压数种破坏同时并发,灾情规模大,为害深。
龙虎山区山洪灾害形成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自然因素有:地质构造、地形面貌、岩土体类型、大气降水等,人为因素主要为人工切坡、人工堆坡、植被挤占河道等。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也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区、构造形迹主要为断裂,山坡坡度大,地段的断裂带,崩塌、滑坡往往集中发育。
地形面貌:区域地貌控制着区域内山洪地质灾害的总体分布,微地貌则与山洪地质灾害的发育形成密切有关。
中低山丘陵区,山洪丘陵区,山洪地质灾害总体比较发育,调查数据显示,丘陵区比中低山区的灾害更加发育,这是因为丘陵区人口密度大,切坡更加强烈的缘故。
岩土类型:岩土类型决定着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水理性质、岩石类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区内混合岩、变质岩发布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岩浆岩次之,其余岩土体分布则较少发育。
降雨:降雨是区域山洪灾害形成的最重要诱发原因。
降雨对灾害发育形成的诱发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集中强降雨形成山区河流洪水,溪河主槽过流能力差造成水位暴涨,给两岸造成人员伤亡;二是雨水漫流,侵入坡体后,在坡体内造成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增强了坡体下滑能力;三是雨水侵入坡体所造成的地下水托浮力,降低了滑体自重所产生的岩土抗滑摩擦阻力;四是侵入坡体的雨水渗入坡体后,使岩石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同时润滑滑动面,促使坡体的滑动。
人为因素:主要为人工切坡建房、人工堆坡、植被挤占河道影响行洪等龙虎山景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形成局部强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
龙虎山景区山洪暴雨洪水,洪水出现的季节性与暴雨出现的季节特性相同,大洪水主要由降面、气旋雨及台风雨形成。
由于小流域山体陡峭,坡度较大,暴雨来时,极易形成量大而集中的地表径流,使溪水在短时间内暴涨,形成山洪,从而造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洪涝灾害。
龙虎山景区小流域的山洪具有以下特点:⑴突发性由于暴雨强度广,山丘区坡陡谷深、高程起伏大,河道比降大,因此,汇流迅速,洪水涨势猛,极易突发成灾,从降雨到山洪形成一般只需几个小时,最短的甚至仅1小时,往往防不胜防,预测报难度大。
⑵区域性由于暴雨的区域性加上地形、地貌、地质特点,一般中上游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概率明显大于下游河谷地区。
⑶季节性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和年内变化较大,龙虎山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在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山洪及山洪灾害的发生也就相应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频率高。
另外,7~9月份,受台风影响,也可能产生局部的强降雨,从而引起山洪灾害。
⑷破坏性山洪的突发性,来势凶猛,致使其危害性、破坏性极强。
山洪成灾很快,顷刻之间,就可造成房屋倒塌、耕地被毁、公路中断甚至溪、水改道,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破坏性强的突出表现是造成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恢复难度较大,有的甚至具有毁灭性。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历史上龙虎山景区洪涝灾害频发,2010年6月19日,由于强降雨,上清镇发生山洪灾害,龙虎山镇西源村、龚店村受灾人口2666人,水淹房屋49间,耕地1438亩,龙虎村受灾人口2456人,水淹房屋1430间,耕地290亩,鱼塘村受灾人口3114人,水淹房屋554间,耕地2100亩,豪岭村、水北村受灾人口5529人,水淹房屋521间,耕地4290亩。
⑴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各级政府把普及防灾知识作为一个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渠道,加强《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御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张贴标语、在威胁区发放了明白卡。
⑵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积极实施治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系统建设项目,落实群防群测机制,设立山洪危险区,明白卡落实到户,建立预警、报警网络。
⑶建立防灾责任体系区防指还制定了各部门防灾责任制。
根据山洪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各级突抓基层的防灾责任制,建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制,落实信息观测员。
⑴采取积极有效工程措施一是对1998年及2011年发生山体滑坡危险点的部分村民房屋进行搬迁;二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三是对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多方面申请资金进行除险加固,提高了工程的防洪能力;四是提高城镇防洪能力。
⑵加强河道管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按照河道管理的要求,对河道内的各类行洪障碍物进行清障,拆除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景区山洪灾害防御采取了一系列防灾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对山洪灾害特别是小流域洪水还缺乏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防治体系。
由于对山洪灾害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专门针对山洪灾害的有关调查和系统工作,对山洪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不强,河道边、山洪出口一带建住房,侵占河道,乱弃、乱倒、乱建、乱挖,河道不断淤塞,泄洪能力严重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