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练(九) 生物与环境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A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A卷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数量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该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该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A.死亡率降低 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 D.雌牛比例大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3.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的种群数/(t-1)年的种群数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4.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种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B.狼与麝牛间进行相互选择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6.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单元整合一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单元整合一
基础能力冲关 规律方法提炼 实验技能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答案
解析
尾页
基础能力冲关
规律Hale Waihona Puke 法提炼实验技能提升答案
解析
[跟踪突破1] (2015· 临川模拟)下列物质 中,元素组成相同的一组是 ( B )
A.糖原、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B.ATP、DNA、RNA C.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
D.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实验技能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能力冲关
规律方法提炼
实验技能提升
2.通过关系图记忆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3.推测某一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
首先分析该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再推测其元素组成。如: 细胞膜→蛋白质+糖类+磷脂→C、H、O、N、P
染色体→蛋白质+DNA→C、H、O、N、P
核糖体→蛋白质+RNA→C、H、O、N、P 病毒→蛋白质+核酸→C、H、O、N、P
√) (× )
(
尾页
上页 下页
基础能力冲关
规律方法提炼
实验技能提升
26.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 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 )
27.糖类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
28.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的混合液发生反应产生紫 色。 ( ×)
2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的吡罗红甲基绿染 色剂必须使用时现配。 ( √) 30.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糖原、淀粉、纤维素、 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 C、H、O;甲状腺激 素、胰岛素、淀粉酶、 生长激素的主要组成元 素是C、H、O、N; ATP、DNA、RNA的组 成元素是C、H、O、 N、P。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28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28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一、选择题1.(2022·广东揭阳普宁二中摸底)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人体肠道的双歧杆菌利用促其繁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抗龋齿等功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低聚果糖合成过程中会有水分子生成B.低聚果糖与胆固醇的功能有相似之处C.低聚果糖可能不能被口腔细菌利用D.双歧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解析:低聚果糖是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合成过程会有水分子生成,A 项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低聚果糖没有与胆固醇相似的功能,B项错误;低聚果糖可能是不能被口腔细菌利用,因此具有抗龋齿功能,C项正确;“低聚果糖能被双歧杆菌利用,使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吸收等保健功能”,双歧杆菌是保护人体肠道健康,人类为双歧杆菌提供养料,说明双歧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D项正确。

答案:B2.(2022·广东大湾区联合模拟)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后,毛蚴遇到钉螺(以藻类为食)便钻入螺体,并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

种研人员研究使用农化品(化肥、除草剂等)对血吸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农化品降低了钉螺捕食者死亡率B.藻类→钉螺→人→血吸虫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从而有利于血吸虫繁殖D.使用农化品使钉螺死亡率增加,是防治血吸虫传播的重要方法解析:结合图示可知,使用农化品增加了钉螺捕食者死亡率,A项错误;食物链是以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钉螺以藻类为食,藻类→钉螺→人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而血吸虫与人之间不是捕食关系,B项错误;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导致钉螺大量繁殖,进而促进了血吸虫的大量繁殖,C项正确;使用农化品使钉螺捕食者死亡率增加,促进了血吸虫繁殖与传播,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AB卷)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AB卷)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A)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数量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该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该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A.死亡率降低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D.雌牛比例大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3.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的种群数/(t-1)年的种群数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4.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种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B.狼与麝牛间进行相互选择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6.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迷信等多学科技术。

以下是生态环境的维护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2.以下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重组可招致多种等位基因的发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B.生物入侵可添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动摇性C.森林可以修养水源、调理气候等,这能表达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就地维护可维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答案:D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遭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以下哪一项食物结构()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以海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牲畜的肉类为主解析:人口急剧增长招致人类各种需求添加,从而会招致粮食充足。

为了提高能量的应用率,人们可以经过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来增加能量损耗。

答案:A4.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维护的描画中,错误的选项是()A.生物多样性是坚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维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坏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维护大熊猫的基本措施是树立自然维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应调理答案:D5.环境效果是全世界人民亲密关注的效果,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形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度经济继续增长和可继续开展的重要经济形式。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煤、石油和自然气的少量熄灭,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添加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协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鼎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独一方法解析:近代工业的迅速开展,招致化学燃料被少量熄灭,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是增加化学燃料的熄灭;光协作用和化能分解作用都可以固定大气中的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能释放CO2。

【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生物与环境

【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生物与环境
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由于①过程固定的能量中一部分被生产者呼吸消耗( ②)、一部分传递给消费者,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 用(③),所以①>②+③。 【答案】 A
高考总复习 ·生物
高考总复习 ·生物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高考总复习 ·生物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
角叉苔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 ______________ 海藻 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 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 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 B坑中的滨螺在移 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环 C .若 M 表示大气中的 CO2 ,则碳元素可在生 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D .若 M 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过程的 能量值为②与③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高考总复习 ·生物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解析】
消费者捕食生产者的过程也就是以
有机物的形式获取能量的过程;能量沿食物链是单
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的;若M表示大气中的
高考总复习 ·生物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题型四 圆饼型
【典例4】 (上海高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 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 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高考总复习 ·生物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解析
由图可知,甲所占的生物量最多,应该
属于生产者;乙与丙占的生物量接近,因此可判定
高考总复习 ·生物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一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图显/隐
2.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 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 线b;“S”型曲线具有K值,若 该表现为曲线a K值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 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 的人口数量,为55亿;“J”型 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 曲线无K值,但在资源或空间 量为55亿 有限时,人口增长呈“S”型曲 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 线;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 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又会逐 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 渐减少,因此人口增长将表现 长将表现为曲线c 为曲线c。
生态农业 。 ⑤推进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关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主要的 生态环 境问题 温室 效应 成因 煤、石油和天然气 __________________ 等的大量燃烧→大 气中CO2增加→温室 效应 煤、石油和天然气 _________________ 等的大量燃烧→S和 N的氧化物+大气中 的水汽→硫酸和硝 酸→酸雨 危害 治理措施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 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 数量增加
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气 温升高,引起永冻土融 化,进一步会对该区域的 公路造成破坏。水体富营 养化是由于污染物的排 放,造成水中N、P等元 素的含量偏高所致;酸雨 的形成是由于SO2等气体 排放过多所致;臭氧层的 破坏是由于大量排放氟利 昂等物质所致。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_________ 人均耕地 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_________ 自然资源 被大量消耗。 环境污染 加剧等。 ③_________ (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_________ 人口增长 。 资源和环境 的力度。 ②加大保护___________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加强___________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34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34

课时作业(三十四)一、选择题1.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解析题图中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②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④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

答案 A2.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解析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在多个营养级,如老鼠可以是第二营养级、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蚯蚓是动物,但是蚯蚓是分解者,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 D3.(2014·海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析大部分土壤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项正确;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如CO2、无机盐等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项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项错误。

答案 D4.(2013·广东)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项错误。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练习苏教版(202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练习苏教版(202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微专题九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高考大题加固练(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1。

南方某地区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了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了灌木。

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或个体数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________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2)图中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________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利用________的能力。

曲线b表示________数;调查该群落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要用到________法,使用该方法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3)在出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群落演替的________可能发生改变.解析:(1)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由于草本阶段,生物比较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容易被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2)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因为生物种类较多,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更复杂,能利用更多的阳光等环境资源。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单元整合九

【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单元整合九


)
7.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
8.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 ×) 9.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10.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1.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 ) 12.生产者一定能固定CO2。 (
第二步:“三环节”析表
第①环:分析行标题、列标题的生物学含义,找出两者之间的联 系;
第②环:分析关键数据(如最大值、最小值、零值、转折值等 )所表 示的生物学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第③环:分析比较行内、行间、列内、列间的数据,结合设问列 出变量关系式,借助恰当的方法进行分析推导 第三步:转换法用表
将表格数据蕴含的信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通过有效的信
单元整合
基础能力冲关
单元整合
规律方法提炼 实验技能提升
返回总目录
天 宏 书 业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 与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 展趋势。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 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 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 ) 3.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 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 ) 4.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5.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 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 ×) 6.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
1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 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

高三一轮复习大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高三一轮复习大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高三一轮复习大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30分钟100分)1.(14分)美国决定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

请结合图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问题:(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环境。

但随着“亚洲鲤鱼”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

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调查“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

(3)依据自然界“种群数量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控制在图中________点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曲线Ⅱ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蟑螂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初期,由于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此阶段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成是“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Ⅰ所示。

(2)“亚洲鲤鱼”活动范围较大,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在e点后进行,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4)有效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关键措施是增加有害动物的生存环境阻力,从而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1)Ⅰ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2)标志重捕(3)e 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后进行捕捞,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增加蟑螂生存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答案合理即可)2.(12分)回答下列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专题培优 能力提升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专题培优 能力提升课件
12/9/2021
4.生态与环境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同一物种因分布区域不同可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所有个体一定属 于同一物种。 (2)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 物;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3)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一 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和“生物量”均不一定多。
12/9/2021
(8)各种激素都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是不同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不完 全相同。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 细胞。 (9)一个突触前膜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突触后膜构成突触结构,一个突触后膜也可 以与一个或多个突触前膜构成突触结构。
12/9/2021
(4)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还与气候、食物、天 敌等有关。 (5)两种生物都以绿色植物为食时,它们之间不一定是竞争关系。甚至两种生物 都以同一种植物为食,也不一定是竞争关系,如当两种生物以同一种植物的不 同器官为食,则不构成竞争。
12/9/2021
三、注意区分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 1.植物激素调节及动物神经、体液调节中的易混易错知识 (1)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并非都位于脊髓。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 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2)虽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在正常的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传导往往是单向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兴奋是在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沿着 反射弧进行传导的。
12/9/2021
专题培优 能力提升
《稳态与环境》概念繁多且很相似,如何理解掌握这些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呢? 下面对《稳态与环境》中概念的复习与理解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练(九)生物与环境-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练(九)生物与环境-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单元提升练(九)生物与环境1.据报道: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在我国人工育苗成功。

该鱼种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的甜味,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

某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两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

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为( )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八个物种 D.八个种群解析:选D。

8个池塘里生活着两种类型的鱼,是两个物种,B、C错;两种类型的鱼构不成一个群落,A错。

2.(2015·某某平湖中学高三期中考试)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渐成为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B.调查该岛屿上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解析:选B。

火山喷发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故A正确。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用样方法,故B错误。

不同地段是水平结构,故C正确。

开发旅游有人的参与可以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D正确。

3.(2015·某某某某高三第一次质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消费者都是动物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解析:选B。

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故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故③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故④错误;病毒也是消费者,故⑤错误。

4.(2015·某某某某模拟)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解析:选D。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能力提升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能力提升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单能力提升热点题型——环保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该类试题常以调查材料为知识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解决生态危机的能力。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白色垃圾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水华A.②⑧B.⑥⑦C.⑤⑥⑦ D.②⑤⑥[解析] 由于水体中营养物质蓄积过多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

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时叫做“赤潮”,在淡水中出现时叫做“水华”。

对人体有害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时,易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这种现象称为光化学污染。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缺碘引起的,这两个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

[答案] B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起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__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中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状态藻类种群组成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斜生栅藻汉氏菱形藻薄甲藻小定鞭金藻重度富营养50% 25% 14% 10% 0.5% 0.5%中度富营养5% 40% 42% 12% 0.5% 0.5%轻度富营养0% 25% 60% 14% 0.5% 0.5%贫营养0% 0.5% 10% 11.5% 10% 68%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生活的环境配套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生活的环境配套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生活的环境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激素④激素、细胞内液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组成成分有水、O2和CO2等气体,以及各种无机离子;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及细胞代谢的废物等。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答案: A2.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B.②C.③D.④解析:题干中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组织液渗透压,组织液会从血浆中渗透吸水,从而使组织液增多。

答案: B3.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使图中液体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细胞①和③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解析:首先识别图中各结构的名称: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型,A正确;组织液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是组织液,C错误。

答案: C4.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解析:组织液与血浆相互渗透,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到组织液,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

课时提升练(二)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如图为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为原生质的化合物,则A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原生质的化合物,则A应该是什么()①碳②氧③水④无机盐⑤葡萄糖⑥蛋白质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解析】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碳元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答案】 C2.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表现为() A.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C.能与蛋白质结合D.生化反应要在水中进行【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功能。

在生物体内任何生化反应都要在水中进行,这是水最重要的功能。

【答案】 D3.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盐,下列哪项有误()A.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B.有的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结合蛋白C.有的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D.有的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类脂【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而不是分子。

【答案】 A4.(2015·山东威海一中月考)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B.癌变细胞和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解析】细胞代谢的强弱不仅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A错误;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而癌变细胞不具有这些特征,B错误;水中毒患者由于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错误;HCO-3、HPO2-4等离子参与调节内环境的酸碱平衡,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提升练(九)生物与环境1.据报道: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在我国人工育苗成功。

该鱼种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的甜味,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

某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两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

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为()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八个物种D.八个种群解析:选D。

8个池塘里生活着两种类型的鱼,是两个物种,B、C错;两种类型的鱼构不成一个群落,A错。

2.(2015·浙江平湖中学高三期中考试)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渐成为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B.调查该岛屿上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解析:选B。

火山喷发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故A正确。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用样方法,故B错误。

不同地段是水平结构,故C正确。

开发旅游有人的参与可以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D正确。

3.(2015·江西景德镇高三第一次质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消费者都是动物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解析:选B。

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故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故③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故④错误;病毒也是消费者,故⑤错误。

4.(2015·江西南昌模拟)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解析:选D。

理解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解题关键。

分析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5.(2015·河南郑州质量预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选C。

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

6.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不可以,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解析:选C。

能量是单向传递、逐渐级递减的,食物中大部分能量已丢失,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故选C。

7.(2015·北京昌平模拟)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

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A类细菌的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B类细菌属于分解者C.该系统可通过群落演替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D.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选A。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增加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

8.(2015·山东济南模拟)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 .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选A 。

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甲、丁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乙、丙表示消费者。

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 、d 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 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缺少丁类生物,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9.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886.4 g )=⎩⎪⎪⎪⎨⎪⎪⎪⎧被蜘蛛捕获的能量(10.3 g )=⎩⎪⎪⎨⎪⎪⎧被吃下的能量(7.93 g )=⎩⎪⎨⎪⎧同化的能量(7.3 g )=⎩⎨⎧X (2.7 g )呼吸代谢(4.6 g )未被同化的能量(0.63 g )未被吃下的能量(2.37 g )未被蜘蛛捕获的能量(876.1 g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③图中X 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选A 。

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残体中储存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能量的一部分,①正确。

在食物链中,蜘蛛以小动物为食,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②正确。

被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后者有一部分流入到下一营养级,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和暂不被利用,③正确。

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和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由于题目中没给出上一营养级同化量值(储存值为同化量减去消耗量),因此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④正确。

10.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据图分析可知,在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时,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强,但其营养关系不一定比乙复杂,①正确,②错误;由于乙生态系统的S点处还有少数的生物,结合曲线可知在S点后一定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但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故④正确,③错误。

11.(2014·高考山东卷)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解析:(1)从图甲中可看出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重捕率降低,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从最初没有生物到被多种生物附着,这个过程为群落演替。

(3)分析图乙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

(4)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答案:(1)b 偏高(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12.(2015·广东揭阳模拟)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 、B 、C 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 =Pg -R),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 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单位:102千焦/(m 2·年)(1)据表分析回答:①能量流动是从A 、B 、C 中哪个成分开始的?为什么?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据图分析回答:①a ~b 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________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____(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解析:(1)①表中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开始。

②B生产者的Pg为870.7×102千焦/(m2〃年),ABC三者R的和为92.8+501.3+191.4=785.5×102千焦/(m2〃年),Pg大于R(A+B+C),即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故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