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上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孟子·尽心上》注译析(上)
古代文化
0209 1759
《孟子·尽心上》注译析(上)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 ‘芒鞋踏破岭头云”。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由此可见,在孟子这里,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其自然,顺其正理罢了。
就一般情形而论,说到命运,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不会有什么感觉,无动于衷。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多半对命运不屑一顾或者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青春焕发,生命力蓬勃向上,对自己,对前途都充满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阳都有所不同,每天的生活都有新的内容,奋发向上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四十岁以上可就不同了,所谓人到中年,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惑”与“知天命”似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知天命’了,才谈得上“不惑”。其实,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可见,四十、五十的确是个划分不清的年龄段.或许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知天命要早一些,对有些人来说,则要晚一些,而这又决定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与境遇。总起来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命运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觉地爬上心头,不由得你不信。这时,回顾自己半生之所为,少年时代的理想与梦幻,青年时代的奋斗与血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悔恨遗憾也是徒劳的,明智之举,还是接受孟子的说法: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这样,或许多少会有所慰藉,有所解脱而脚踏实地,问心无愧,清洒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孟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哲学被后世称为“孟子学派”。
其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其中,"尽心"是他思考人性与行为的重要观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围绕《孟子》中关于尽心的原文进行解析。
尽心一词在孟子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尽心即指一个人全力投入、全情投入的态度和行为。
下面是《孟子·尽心上》的原文:"尽心者,悫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中的开头,是孟子对于尽心态度的最简单的解释。
字面上理解,尽心者是指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的人。
而在《孟子·尽心中》中,孟子进一步解释了尽心的内涵:"心在内外,身在四支,营养尽之;聚魂与之,真气从之。
恬澹则无忧,无忧则年高魅不至,魅不至则力不丧,力不丧则学不谤。
"这一段阐述了尽心的具体行为和效果。
尽心者内心要全面协调,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要注重调养;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为外界的困扰所左右;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为外界的批评与非议而动摇。
孟子的这些论述,可以引申为如何做到尽心。
尽心的核心在于修养自己,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尽心可以通过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全情投入,主动参与,努力奋斗,就是在尽心。
而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或者社会公益事业中,即使面临困难,也保持积极乐观,坚持不懈,就是在尽心。
只有尽心,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孟子的尽心观点所关注的是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平和,通过全身心地投入与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
尽心是一个人德行和品质的表现,也是实现自身潜能与追求幸福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孟子尽心观点的原文解析,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了孟子思想中这一重要观点的内涵和意义。
尽心观念不仅对个人而言具有指导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
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
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
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孟子的尽心上句子意思
孟子的尽心上句子意思《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作品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的尽心上句子意思是:孟子说:“能殚精竭虑于如何行善,这就是了解了人的本性。
了解了人的本性,就懂得了天命。
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或长寿,我都一心一意,只管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就这样来立命安身。
”孟子说:“没有什么不取决于命运,但顺理而行,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覆之危的高墙下面。
致力于行其正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作奸犯科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有些东西〕追求就会得到,放弃就会失掉,这样的追求有益于获得,因为追求与否取决于我自己。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是否得到却听从命运,这种追求无益于获得,因为追求与否取决于外在的因素。
”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自己是真心诚意的,便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不懈地按照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截的了。
”孟子说:“每天都在做着,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明白;习惯了的东西却不察知其所以然;一生都在这条路上走着,却不了解这是条什么路的,是芸芸众生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又是个不知羞耻!”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重大。
精于算计老于权谋者,羞耻对他是用不上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的人,怎么比得上有耻之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君追求嘉言懿行,而忘却追求权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自己的正道,而忘却了他人的权势;所以王公不对他恭敬有加礼数用尽,就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太多,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如何游说。
别人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呢?”答道:“崇尚德,迷恋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孟子。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教育的理解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4、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5、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学制。
7、中国产生于20世纪初。
1902年,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未实施。
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和古代学校教育。
12、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
孔子弟子三千。
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以后科举。
宋代后,程朱礼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
八股文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1905,废科举,兴办学堂。
13、古埃及文士学校。
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1、原文。
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2、翻译: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
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
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沣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干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过。
孟子尽心上练习
《尽心上》1班级姓名成绩一、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二、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三、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文化常识
孟子尽心上文化常识
《孟子·尽心上》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其中涉及到一些文化常识,以下是部分内容介绍: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意思是:全部释放自己的思想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知晓了天道。
保持自己的思想,涵养自己的本性,以此来为老天做事;或短命或长寿没有两样表现,修持自身来等待老天的安排,以此来确立命运。
在儒家传统中,心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尽心和知性是儒家修养的重要目标,而天道则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规律。
在孟子看来,充分发挥人的本心,认识并保持人的本性,是认识和顺应天道的关键,也是人生的重要使命。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注释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注释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①,知其性也②。
知其性,则知天矣③。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④。
夭寿不贰⑤,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释〕①心:本心,指人生来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心。
②性:本性,指与上述四种善心相对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
③天:天道。
④事天:遵循天道而行,使天道不堕,即为事天。
⑤不贰:没有二心,即不怀疑天道好善。
13·2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①。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②。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③,非正命也。
”〔注释〕①正:正命,原来的命运。
②岩墙:危墙。
③桎梏:脚镣和手铐。
13·3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4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①,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②,求仁莫近焉。
”〔注释〕①诚:真实,无妄。
②恕:指儒家推己及人的恕道。
13·5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①,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②,众也③。
”〔注释〕①著:明白。
②由:用。
③众:众庶。
13·6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13·7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①,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机谋巧诈。
13·8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①,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②。
见且由不得亟③,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势:权势。
②亟:多次。
③由:同“犹”,还。
13·9 孟子谓宋句践曰①:“子好游乎②?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④,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⑤;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⑥。
《孟子尽心上》中的名言名句
《孟子尽心上》中的名言名句《孟子尽心上》是孟子的经典著作,这本书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书中有许多名言和名句,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名言名句,用以激励人们追求道德修养、推动社会进步。
1. 忠愿以通天地之志,敢磨一发以求天下之利。
——孟子这句话强调忠诚和勇气,意味着一个人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利益为念,敢于舍小我利益,追求大我利益。
只有以天下之利为己任,才能成就事业,造福社会。
2.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孟子这句话传递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厌其烦的态度。
一个人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人。
只有用心领会,才能够去教育他人,提升整个社会的品德素质。
3. 取诸身,以行道则齐。
——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改变社会应该从自身做起。
一个人如果能够身体力行地去践行道德准则,那么就能够以身作则,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实现社会以及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4.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孟子这句话强调了持久的努力和追求根本的重要性。
如果想要取得长远的成就,就必须从根本上打下基础。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热爱和乐趣。
只有将知识融入生活之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6. 惟天下至治,莫若正位而治。
——孟子这句话强调了正确的领导和治理之道。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正直无私地行事,才能够带领整个社会和国家走向和谐安定,实现最高水平的治理。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虽然存在差异,但通过敬重和理解,实现和谐。
而小人则只能同流合污,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导致相互之间的不和。
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这句话强调了人的行为应该遵守礼仪规范。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原文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原文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原文
原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注释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胜:能忍受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
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
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
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
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一毛不拔故事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
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
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
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
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
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
他说: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精编范文】孟子尽心上读后感-word范文模板 (12页)
【精编范文】孟子尽心上读后感-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尽心上是孟子中的一个章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孟子
尽心上读后感,欢迎阅读!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1】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简介《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充分广大自己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
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危墙之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追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得不到,则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孟子说:“天下的一切我都具备了。
如果反身自问,自己是诚实的,那便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怠地推己及人,按此做下去,那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
”孟子说:“做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人,这是个一般的人。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呀!”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
那些搞阴谋诡计,干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能之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够多,更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
别人知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
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
孟子尽心上解读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解读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一、原文:略。
译文: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
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
保持人的本心,养护人的本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
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提(安身立命):本心(发挥并保持)→本性(知晓并养护)→天命(侍奉上天)点:人类由天地创生,天地把人心妥当交到人类的手中,希望人类通过对善良的本心的发挥与保持,能够触发自身对本性(天性)的了解,从而知道每个人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使命,且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天地交给他们的使命,为世界的和平与地球的进化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反哺(人类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做好人类自己,就是在敬畏天地、热爱天地,也其实就是在帮助宇宙真正的管理地球,成为浩瀚宇宙的一份子))。
二、原文:略。
译文:没有什么不是命运决定的,但顺应规律去行事,就会得到正常的命运。
因此,知晓天命的人不站在有倒塌危险的墙壁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法而被处死的人,不是正常的命运。
提(解)【指代】:命运【指代】:天命。
规律【指代】:天规。
倒塌危险的墙壁【指代】:违背天命、天规的地方。
行道【指代】:天道(人(仁)道)。
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遵守天命、天规之人的嘉奖。
不是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违背天命、天规之人的惩罚。
三、原文:略。
译文:有些东西寻求就能得到,不寻求就会失去,这是有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
寻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取决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以外。
提【联:第一节】:寻求本心、本性、自己的天命属于对于自己内在收获的寻求,换言之,即是求己(反求诸己);寻求得失、成败、是非,其都建立在外物的基础上,外物本就取决于命运,今日是否得到,是否失去,本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命运。
点:人类真正需要寻求的是人的本心与由人的本心创生而来的本性——仁、义、礼、智、信。
关于《孟子》的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孟⼦(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名轲,字⼦舆,战国时期邹国(今⼭东济宁邹城)⼈。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物之⼀,地位仅次于孔⼦,与孔⼦并称“孔孟”。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孟⼦》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孟⼦对⽈:“……仁者⽆敌。
”(《孟⼦·梁惠王上》) 【翻译】孟⼦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是天下⽆敌的。
” 2.(孟⼦)⽈:“⽼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
”(《孟⼦·梁惠王上》) 【翻译】孟⼦说:“孝敬⾃⼰家中长辈,并推⼴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家的⼉⼥,并推⼴到爱护别家的⼉⼥。
” 3.孟⼦对⽈“……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梁惠王下》) 【翻译】孟⼦回答(齐宣王)说:“以⼈民的快乐为⾃⼰快乐的⼈,⼈民也会因你的快乐⽽快乐;以⼈民的忧愁为⾃已忧愁的⼈,⼈民也会因你的忧愁⽽忧愁。
” 4.(孟⼦)⽈:“……我善养吾浩然之⽓。
”(《孟⼦·公孙丑上》) 【翻译】孟⼦说:“我善于培养我的⽆畏刚直、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
” 5.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公孙丑下》) 【翻译】孟⼦说:“依靠天时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们和谐⼀致的有利条件。
” 6.(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亲戚畔之;多助之⾄,天下顺之。
”(《孟⼦·公孙丑下》 【翻译】孟⼦说:“获得道义的⼈,帮助他的⼈就多;失去道义的⼈,帮助他的⼈就少。
很少⼈帮助的⼈,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那种得到多数⼈帮助的⼈,整个天下的⼈都会顺从他。
” 7.孟⼦⽈:“民事不可缓也。
”(《孟⼦·滕⽂公上》) 【翻译】孟⼦说:“⽼百姓⽣活和⽣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切地对待啊。
” 8.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也!”(《孟⼦·膝⽂公下》) 【翻译】孟⼦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丈夫啊!” 9.孟⼦⽈:“……不以规矩,不能成⽅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仁义的名言名句孟子
仁义的名言名句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和思想被后世人称为“仁义之学”。
孟子提出的许多名言名句,既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也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思考。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孟子名言名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孟子的思想吧。
1.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尽心下》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一章,强调了人的本性是仁爱的,人们最初的情感是对亲人的深情厚爱。
从家庭中的相互关怀开始,才能拓展到社会、国家以及全人类。
2. 王者之道,建德修业。
《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王者应该以德行为基础,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实践来树立威望和影响力,以此来治理国家并使人民得到福祉。
3.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强调了不同人的兴趣和追求是有差异的。
仁者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他人,而知者则追求的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4. 人皆养育而齐。
《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养育他人的本能和责任感,应该克服自私自利的本性,平等地对待他人,形成和谐的共同体。
5. 王公贵人而侧之,下人贱人而逵之,斯之谓大国。
《孟子·公孙丑上》这句话指出,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家应该以尊重和关心弱者为标志。
王公贵人应该倾听侧重在他们身边的弱者的呼声,下人贱人则应得到公正的对待。
6. 仁者不忧不惧。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心境宽厚,无论遭受什么挫折和困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坚定,不被外界影响。
7. 礼者,合道而行之者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强调了仁义礼智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遵循道义之道,尊重礼仪规范,才能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
8. 人无善念而自善者,尧、舜也;人无恶念而自恶者,桀、纣也。
《孟子·告子下》这句话指出了人性的本质是善恶兼备的,但孟子认为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引导自己向善。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必背古文及解释带拼音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必背古文及解释带拼音一、孟子·尽心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能以天下,古之至贤,尽其所有,人皆曰:「伟哉孟子!」> tiān jiāng xiáng dà rèn yú sī rén yě, bì xiān kǔ qí xīn zhì, láo qí jīn gǔ, è qí tǐ fū, kōng fá qí shēn. xíngnéng yǐ tiān xià, gǔ zhī zhì xián, jǐn qí suǒ yǒu, rén jiē yuē: "wěi zāi mèng zǐ!"解释:这是一段选自《孟子》的古文,意为上天将会赋予重大的任务给此人,必须首先让他的心志遭受磨难,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和衣不蔽体。
只有经历过这一切,他才能为天下人所崇敬,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经历了这些,人们都称赞孟子的伟大。
二、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sī ér bù xué zé dài.解释:这是一句出自《论语》的格言,意为只有研究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有思考而不研究,就会陷入危险境地。
这句话告诉我们研究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
三、楚辞·九歌·东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táozhīyāoyāo, zhuózhuóqíhuá. zhīzǐ yú guī, yíqíshìjiā.táozhīyāoyāo, yǒufēnqíshí. zhīzǐ yú guī, yíqíjiāshì. táozhīyāoyāo,qíyèzhēnzhēn. zhīzǐ yú guī, yíqíjiārén.解释:这是《楚辞》中《九歌》的一部分,描述了桃树的美丽和结果实的丰盛。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B.子贡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孔子不满。
C.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致的。
D.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小题2: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2: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
-孟子尽心上 第十三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孟子尽心上第十三??《尽心》与《告子》的关系:显然,《告子》中所言“人之本质必然为善”(性)的论断最后给出的是心如其自身那样思而抉择/选择,因此,人之为人的性或本质,最后就基于心的实现。
心的实现自身,就是心尽其自身。
心之尽其自身,一个基本的关系就是心会在自我完满实现(尽)的过程遇到在我者与在外者的区分。
在在我者与在外者的区分基础上,真正属于人之本质与权能的规定得到更为确切的彰显。
人只有而且必须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实现出来,人才能获得并实现自己的本质。
这就有一个性命之辩的问题,而性命之辩的前提和基础则是人的属己能力的尽量实现(即尽心)。
[参见《注疏》P349孟子何以以“尽心”随《告子》以及作为结尾,大意都是牵强附会]??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章??朱熹关于心、性、天三者的“理学”解释:“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出者也。
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
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乎理而无不知者也。
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
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
”[《集注》P349],关键点是引入“理”字,并以此为基础,将“尽心知性知天”的关系理解为两个层次:先是逻辑设定三者先天一致;然后将人的现实存在过程视为对三者关系的实现(亦即以先天的逻辑关系来担保三者的现实关系)。
理的引入以及将三者关系加以先天的逻辑设定,违背了孟子心之思而抉择的现实性品质。
而且,将“尽心”解为“穷理”,尤为偏颇。
因为在孟子“尽心”本身自足的源动者,而穷理则突兀地加入了一个心自身之外的客体,从而尽心根本就不能得理。
《注疏》伪疏理解心、性/天的关系则说:“以其天之赋性,而性者人所以得于天也,然而心者又生于性,性则湛然自得,而心者又得以主之也。
”(P351)这个解释,既受到了理学化解释的影响,又在其基础上更加颠倒、扭曲了孟子的心、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心上》本篇集中了孟子关于认识论和自身修养的论述,其中不少名言警句,至今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也是《孟子》全书章国最多的一篇,全篇原文共46章,本书选34章。
养性事天,修身立命【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往上靠则是不知道命运,不“顺受其正”的人。
所以,其结果,“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征格而死者,非正命也。
’一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正道;行正义,也就是正常的命运;相反,如上所说,犯罪而死,则死于非命,不是正常的命运了。
由此可见,在孟子这里,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其自然,顺其正理罢了。
就一般情形而论,说到命运,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不会有什么感觉,无动于衷。
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多半对命运不屑一顾或者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青春焕发,生命力蓬勃向上,对自己,对前途都充满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阳都有所不同,每天的生活都有新的内容,奋发向上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
四十岁以上可就不同了,所谓人到中年,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惑”与“知天命”似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知天命’了,才谈得上“不惑”。
其实,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可见,四十、五十的确是个划分不清的年龄段.或许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知天命要早一些,对有些人来说,则要晚一些,而这又决定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与境遇。
总起来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命运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觉地爬上心头,不由得你不信。
这时,回顾自己半生之所为,少年时代的理想与梦幻,青年时代的奋斗与血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悔恨遗憾也是徒劳的,明智之举,还是接受孟子的说法: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这样,或许多少会有所慰藉,有所解脱而脚踏实地,问心无愧,清洒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下一篇(“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尽心上“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
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读解】在我自身的,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话,是精神的自我完善。
身外之物则是金钱富贵,名誉地位。
前者全在于自我,只要坚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以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后者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并不是你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
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更不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当然,不强求并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烦其自然。
就像孔子对待金钱富贵的态度:“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说来也是,所谓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看得那么要紧呢?下一篇(万物旨备于我矣)尽心上万物旨备于我矣【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
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读解】“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这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
我们关心的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
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
”(由此来归结孟子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
)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
这样才会有下面的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
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真理的快乐。
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
所谓恕道,我们在本书中已经多次提到,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它的积极方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总起来说,是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题”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下一篇(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尽心上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原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读解】在黑格尔哲学中,这样的人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尚没有达到“自为”的程度。
所谓“自在”状态,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己认识自己。
所谓'咱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几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
如此一对照,孟子所说的“众也”当然也就是“自在”状态的人了。
当然,这个“自在”的概念,不是我们平常所说“自由自在”的意思。
在们今天的生活中,这种人被视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所谓“子惯成自然”,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真能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呢,?“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智者的确这样提醒过我们。
可当你每天蹬着自行车在上班的人流中“随波逐流,时,你想过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吗?下一篇(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无耻之耻,无耻矣【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读解】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下一篇(耻之于人大矣)尽心上耻之于人大矣【原文】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奸诈。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
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读解】“我一念之差出卖了无辜的人我有大罪呀!”犹大羞愧难当,跟踉跄跄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树下吊死了。
(《马太福音》)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了善恶果,羞耻之心便油然而生。
人类虽然因此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但却获得了在现实土地上生存的权利。
“知耻近乎勇。
”(《中庸》)纵使罪孽深重如犹大,羞愧而死,灵魂尚能获得拯救。
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否则,一次无耻,次次无耻,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嗜痴成癖,那就万劫不复,无可救药了。
下一篇(古之贤士,乐道忘势)尽心上古之贤士,乐道忘势【原文】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亟(qi):多次。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
古代的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
所以,即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读解】乐道忘势,是弘扬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
还是曾子所说的那个道理:“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五下》)他有他的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
我有什么输于他的呢?这样一想,也就不把他的权势放在心上了。
所以,真正的贤士能够笑傲王侯,我行我素。
当然,如里王侯本身也能够好善而忘势,对贤能之士礼数有加,当成真正的朋友而平等对待,那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