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河镇创新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东双河镇总体规划文本

东双河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实现东双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2020年远景规划的目标,保证村镇的健康发展,促进村镇合理的开发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完善村镇的综合功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有效配置城镇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东双河镇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东双河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与《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河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4、国家、省、市有关小城镇规划的法规及规范5、《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6、《村镇规划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7、《信阳市总体规划》(2004—2020);8、《信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9、《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10、东双河镇的发展计划及相关文字材料及有关图纸。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5条本规划遵循的原则1、区域整体性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近远结合原则4、突出特色原则5、以人为本原则第6条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1、研究确定城镇发展对策2、研究确定城镇性质、预测城镇人口规模和与之相适应的城镇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

3、确定区域交通系统。

4、合理布局城镇用地,使之与城镇职能相适应。

5、优化城镇环境,塑造城镇特色。

6、研究城镇发展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合理引导城镇发展。

第7条总体规划目标1、加强村镇建设,提高东双河城镇化水平,优化镇域村镇体系格局,促进村镇协调发展,发挥村镇经济的龙头作用。

2、保持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创造有特色的城镇景观。

3、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城镇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方便的城镇空间环境。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宁市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宁市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宁市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07•【字号】咸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宁市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高新区管委会: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全市开发区开放发展新体制,形成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新优势,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0〕1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咸宁市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重点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实施意见》要求,着力推进“三个创新”、“两个提升”。

“三个创新”:开放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领域通过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拓展空间,进一步激发对外经济的活力;科技创新方面,开发区要集聚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

要鼓励开发区复制推广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经验,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将开发区打造成科技创新集聚区;制度创新方面,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通过优化机构职能、优化管理体制、优化激励机制,支持开展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等创新举措,营造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开发区要率先依法精简投资项目准入手续,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公开,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

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

第一章东双河镇现状1第一节东双河镇简况1第二节土地利用状况2第二章土地利用目标6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6 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9第三节土地利用原则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1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2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布局17第四章加强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22 第一节耕地保护制度22第七节独立建设用地区36第八节风景旅游用地区37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39第一节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39第二节控制污染排放总量39第三节加快林地生态工程建设40第四节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40第九章村土地利用调控41第一节村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制定依据41第二节指标分解原则41第三节村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42第十章近期规划44第十一章实施规划保障措施45第一节切实加强舆论宣传45第二节加强规划行政管理45第三节加强规划经济管理46第四节强化规划的法制地位46第五节完善规划的支撑体系46附表1东双河镇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表47附表2东双河镇园地指标分解表48附表3东双河镇林地指标分解表49附表4东双河镇重点建设项规划表50附表5东双河镇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50附表6东双河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50 附表7东双河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51附表8东双河镇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52附表9东双河镇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53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好地统筹各行各业用地,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按照《浉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东双河镇的实际情况,东双河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东双河镇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目标和重点,制订了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模板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模板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模板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文化产业对于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乡村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提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1. 统筹规划:制定全面覆盖、协调一致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各地资源和特色,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2. 创新驱动:以创新为动力,引导乡村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

3. 保护传承: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4. 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5. 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税、金融等各方面的扶持,降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营成本。

三、工作内容1. 制定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定位、重点项目规划、产业布局等内容。

在规划中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建设文化创意园区依托乡村既有资源,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引入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和文创项目。

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创意空间和服务平台,为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和技术保障。

3. 培育文化企业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存在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4.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形象。

5.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将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23.08.28•【文号】办公共发〔2023〕156号•【施行日期】2023.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公共发〔2023〕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阵地作用,我部制定了《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023年8月28日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资源分散、保障不足、效能不高等问题。

为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持之以恒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激发活力、提升效益为目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阵地作用,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要迎进来与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相结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工作实效,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大力量。

镇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镇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镇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部分地区和领域,改革发展依然面临一些瓶颈和困难。

为了推动镇级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镇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镇域综合竞争力,特制定了本镇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次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镇域综合实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

完善法治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保护产权,促进企业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2.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提升镇域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资源。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5. 加强党建工作,提升治理能力。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推动镇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改革创新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措施。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创新工作。

3.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氛围,凝聚人心,形成改革创新合力。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确保改革创新措施落地见效。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镇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环境规划文本1

环境规划文本1

目录前言 (2)1总论 (4)1.1任务的由来 (4)1.2编制依据 (4)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1.4规划范围与时限 (6)1.5区域适用环境标准 (6)1.6规划目标 (7)2东双河镇基本概况 (7)2.1自然地理状况 (7)2.2社会经济概况 (8)2.3东双河镇总体规划、部门规划要点 (10)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3.1调查范围与内容 (11)3.2生态现状 (11)3.3环境质量状况 (12)3.4污染源基本情况调查 (20)3.5生态环境现状 (22)3.6东双河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22)4预测与规划目标确定 (22)4.1生态环境变化预测 (22)4.2人口预测 (23)4.3环境质量预测 (25)4.4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28)4.5东双河镇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指标 (29)4.6实现规划目标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33)5环境功能区划分 (35)5.1环境功能区划的目标和原则 (36)5.2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 (36)5.3镇域环境功能区划分 (37)5.4镇区功能区划分 (38)6 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40)6.1 水环境综合整治 (40)6.2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42)6.3 声环境综合整治 (43)6.4 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 (45)6.5 农业面源环境综合整治 (46)6.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48)6.7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49)7 可达性分析 (50)7.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可达性分析 (50)7.2 镇建成区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51)7.3 辖区生态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52)8方案实施 (52)8.1 经费概算 (52)8.2 实施计划 (54)8.3 保障措施 (54)附图:附图一东双河镇生态环境现状图附图二东双河镇区位图附图三东双河镇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四东双河镇环境质量现状图附图五东双河镇环境功能分区图附图六东双河镇镇区环境功能区划划图附图七东双河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前言东双河镇地处大别山山脉北麓,位于信阳市浉河区东北部、城区南9公里处,东与罗山县朱堂乡、青山镇相邻,南与浉河区柳林乡毗连,西与十三里桥乡相邻、北与浉河区五星办事处和平桥区平桥镇接壤。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样本(三篇)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样本(三篇)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样本一、背景两河口镇作为县级城市重要的行政区划单位,必须不断改革现有机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制定完善的机构改革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1.深化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设置,提高运行效率;2.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3.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两河口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具体方案1.组织结构调整(1)成立两河口镇综合行政管理局,统一管理行政事务;(2)设立两河口镇发展规划和建设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等工作;(3)设立两河口镇市场监管局,强化市场监管职能;(4)成立两河口镇公共安全管理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5)设立两河口镇人民医院管理局,加强卫生健康工作。

2.财务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全面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监督和管理;(2)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严格控制财政支出;(3)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公开、透明。

3.人力资源管理改革(1)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2)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3)加强绩效考核,激励和约束公务员,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4.基层治理体系改革(1)拓展基层自治空间,强化村级组织建设;(2)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3)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四、实施措施1.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2.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确保改革措施落实;3.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改革共识;4.组织培训,提升工作效能。

五、预期效果1.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2.提升市民满意度,增强市政管理能力;3.促进两河口镇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六、总结两河口镇机构改革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把握重大机遇,不断完善机制,推动机构改革取得实效,为两河口镇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样本(二)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两河口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亟待进行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增强镇级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试验区建设2011工作计划

试验区建设2011工作计划

东双河镇2011年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推进全镇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结合市、区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结合本镇实际,制定2011年度试验区建设工作计划。

一、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以试验区建设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改革内容在量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九大重点(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强力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经营。

扎实开展“空心村”治理和废弃宅基地复垦,盘活土地资源。

力争2011年,全镇农地流转面积达到2.5万亩,占全镇农地总面积的40%。

其中耕地或林地10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达到5个。

(二)创新农村资金投入。

进一步争取、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充分发挥社会金融组织作用和民间资本的“融血”功能,多方筹措资金用于试验区建设。

一是全区最早成立的翟洼资金互助合作社要增量扩股,拓展服务,规范管理,依法运营,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力争2011年融资额达1000万元;二是筹建镇财政担保中心,积极发挥作用,为全镇的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制约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资金制约;三是积极宣传上级政策,借鉴已有经验,引导有条件的村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力争再注册成立5家资金互助合作社。

(三)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

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各类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提升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

一是巩固、发展、壮大已成立的25家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丰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板栗冷藏协会,特别是丰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坚持完善“六统一”服务基础上,要上规模、出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支柱产业优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导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四)创新农村社会保障。

进一步健全农村(城镇)低保、五保、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认真做好2011年度农村低保、五保集中供养等工作。

乡镇产业扶持实施方案

乡镇产业扶持实施方案

乡镇产业扶持实施方案一、背景。

乡镇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的限制,乡镇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推动乡镇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制定乡镇产业扶持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建立健全的乡镇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促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 提升乡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加强对乡镇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4. 打造乡镇产业品牌,提升乡镇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乡镇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主要措施。

1. 完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乡镇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乡镇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乡镇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3. 拓展市场渠道。

支持乡镇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乡镇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

4. 培育特色产业。

根据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打造乡镇特色品牌。

5.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乡镇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引导人才向乡镇产业流动,提升乡镇产业的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乡镇产业扶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2.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乡镇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资金到位,保障政策措施的落实。

3.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产业发展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五、预期效果。

通过乡镇产业扶持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将在三年内取得以下效果:1. 乡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 乡镇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3. 乡镇特色产业品牌不断壮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标准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标准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标准一、引言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振兴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文化产业又被寄予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引领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标准进行深度探讨。

二、定义和内涵我们需要明确理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这一概念。

文化产业赋能,是指通过文化资源挖掘、创新和产业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示范引领区,是指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地区。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标准,就是指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导,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步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三、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文化产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乡村旅游等方式,可以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可以带动乡村就业。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类人才的参与,这将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凝聚力和社区感。

四、示范引领区的标准要求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的建设标准至关重要。

需要在区域选择上有明确的规划和标准,选择具有较丰富文化资源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示范引领区。

需要在政策支持上有专门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上有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心等设施的规划建设。

五、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还需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文化产业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文化产品的更新和升级。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文化产品的线上销售和推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创意作品的创作等,都是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体现。

两创工作实施方案

两创工作实施方案

两创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并实施更加有力的创新创业政策,包括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支持。

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孵化、技术服务、市场拓展等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三、保障措施。

1. 健全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创新创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

2.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3. 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4. 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推进,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落实好这一实施方案,为我国的创新创业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一、背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改革和创新被认为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动创新,需要建设一批改革创新示范区,通过集聚资源、优化环境、实践创新,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积累经验和复制推广的范本。

本方案旨在提出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重点和措施。

二、建设目标1. 创新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区,成为国内外优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引领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 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改革实践中突破路径依赖和利益固化的障碍,为全国推广改革提供经验。

3. 融合发展:建设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三、建设重点1. 创新驱动:重点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2. 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打破行政限制和壁垒,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和创新机构的活力释放。

3. 产学研融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技术和人才的共享与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四、建设措施1. 政策支持:建设改革创新示范区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

政府还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在该区域投资创业。

2. 产业引领:根据产业特点,选择若干重点产业进行引领和培育,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3. 人才培养: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示范区工作和创业,并加强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模版(三篇)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模版(三篇)

两河口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模版一、背景分析两河口镇作为本地重要的行政管理单位,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服务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决定进行机构改革。

二、改革目标1.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通过合并、撤并和优化,减少行政机构层级和冗余,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行效益。

2. 优化配置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提高服务标准和质量,满足民众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3. 加强协同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土地、农村产权改革、农业农村支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

4. 建立创新机制,提升发展动力:创新机构管理模式,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发展动力。

三、改革内容1. 合并机构:(1) 建立两河口镇行政服务中心,整合原有行政服务机构,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

(2) 合并原两河口镇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和两河口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两河口镇农业发展推广中心,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3) 合并两河口镇殡葬管理所和殡仪馆,成立两河口镇殡葬服务中心,提供便捷、规范的殡葬服务。

2. 撤并机构:(1) 撤销两河口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务所,将其职能划归到镇村两级政府相关部门。

(2) 撤销两河口镇林业站,将其职能划归到两河口镇农村发展推广中心和相关部门。

3. 优化机构:(1) 设立两河口镇行政主管部门,整合原有行政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决策协同。

(2) 设立两河口镇民生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民生事务。

(3) 设立两河口镇投资促进办公室,负责引导和推动投资项目落地和乡村振兴工作。

4. 调整行政区划:(1) 在两河口镇设立新的行政区划单元,调整辖区划分和人口分布,提高行政管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 设立两河口镇新的行政辖区机构,明确责任范围和权责关系,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

5. 建立创新机制:(1) 推行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创新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行动方案 (一)

创新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行动方案 (一)

创新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行动方案 (一)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关键词。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前景。

而文化融合则是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合形成新的文化,是实现创新的基础。

创新文化融合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行动方案,以此来推进创新文化的跨界融合。

这里我们先从发展体制机制开始进行探讨。

一、发展体制机制(一)建立跨部门协作体制为了推进创新文化融合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建立跨部门协作体制,实现各个部门的互相协作,共同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

(二)优化管理体系优化管理体系,简化决策和执行流程,形成高效的创新管理机制。

同时,要注重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管理,并适时进行法规和政策的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需求。

(三)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创新文化积极融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支持创新文化的引领和推动。

该体系应突出创新要素,注重发掘人才的创新潜力,并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认证机制。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推进创新文化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创新文化的影响范围和渠道。

同时,要注重市场营销,强化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二、行动方案(一)建立专业创新团队建立专业创新团队,吸纳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推动创新文化的跨界融合,形成具有领先地位的行业品牌和战略。

(二)加速创新文化的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加速创新文化的传播,提高创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例如,发挥网络、传媒、文化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力度。

(三)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更具活力和更加高效的创新文化体系。

通过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创造新的创新生态,以满足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需求。

(四)打造平台化创新体系通过打造平台化创新体系,形成高效的创新机制。

精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精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12精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文I刘继文包头市东河区坚持党建引领,根据村情因地制宜,持续在“精准”上下功夫、做文章,扎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乡村稳步踏上小康之路。

党建引领,找准发展致富路。

发展集体经济思路最为关键,路子找对了发展便会事半功倍。

东河区采取区级顶层设计、乡镇把关审核、各村尽展才能的办法,谋划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致富路。

依托沿大青山、沿国道、沿黄河的区位优势,打造“三沿”经济带,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特色产业带,开发新建专业市场,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提取相应的管理费划归集体经济。

以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为重点,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发展棚室蔬菜、瓜果采摘等高效农业、科技农业项目,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依托电商平台,整合优质农业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组建文化艺术协会、文化大院等社会组织,通过巡回演出获得集体经济收入。

创新模式,精准施策解难题。

路子选好了,关键就是抓落实。

针对各部门协调推动乏力、自身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冻河区始终坚持区委统一领导,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层层推动落实,确保实现“递增”目标。

构建"县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镇包村领导”+“市直部门、区直部门”的“3+2”综合包联机制,对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村进行综合包联,推动项目实施。

各区直部门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根据需求找政策定方案,制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体措施65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区委书记亲自挂帅组建17个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25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执行定期调度和联席推动工作机制。

同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点对点逐项突破,推动集体经济项目建成见效。

健全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区财政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预算。

开展抓党建促发展“大比武”活动,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带头致富的良好氛围。

聚力攻坚,统筹推进见成效。

发展集体经济工作涉及部门多,东河区将发展集体经济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脱贫攻坚巡视整改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借力发力精准融合,助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创新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创新示范社区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创新示范社区作为创新理念的具体实践载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制定和实施创新示范社区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社区的创新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激发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2. 建设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共享;3. 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打造创新文化。

通过举办创新主题活动、举办创新讲座、举办创新比赛等形式,激发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让创新成为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

2. 建设创新空间。

在社区内建设创客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平台,为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交流环境,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共享,推动创新成果的孵化和转化。

3. 培育创新人才。

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社区居民的创新能力,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支持创新项目。

设立创新基金,为优秀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建立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创新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创新成果的共享和应用,实现创新成果的最大化价值。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新示范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推进创新示范社区建设工作;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创新示范社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3.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创新示范社区建设的意义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4.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创新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

五、预期效果。

1. 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创新氛围日益浓厚;2. 创新资源得到有效集聚和共享,创新成果得到高效转化和应用;3. 创新示范社区成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双河镇创新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东双河镇创新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东双河镇2010年创新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八篇文章,我镇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步伐坚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社保、创业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城乡一体化以及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工作,都深入推进,态势良好。

其中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同时也是一篇点睛出彩的文章。

文化改革这篇文章我镇以自身发展定位,想了很多办法,也出了很多点子,真抓实干、大胆创新,无论是在文化引领机制上还是在文化内生机制的激活上,都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文化正逐步显现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领跑”作用。

文化是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动力,文化是软实力,引领作用非常明显,我们要探索,要建立引领机制。

激活催生它的内生机制,这个是文化内部的,也就是说小文化催生大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所以要在这两个方面努力。

一、工作思路1、以特色文化作统领:当今区域上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没有深度的文化底蕴,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没有开放的地域文化,也就会在发展中失去先机,就会在竞争中落伍。

“让茶香溢醉浉河”“让板栗走向全国”这些文化命题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正在积极打造,形成自己的品牌。

要做好文化引领这篇文章就需要提炼出能够符合本镇实际、带动本地发展的特色文化,树立起一面旗帜,指明一个方向,凝聚一种精神,带动产业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统筹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以产业开发作载体:实施文化引领,没有优势产业作依托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落脚的。

文化引领不能光喊口号,还是要有产业做支撑,要不然的话也是不能发展的。

优势产业是引领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要开发优势产业。

本镇要围绕茶叶、板栗、旅游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观光、绿色美食等产业,形成规模,形成集群,形成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双河镇2010年创新文化引领
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篇文章,我镇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步伐坚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社保、创业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城乡一体化以及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工作,都深入推进,态势良好。

其中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同时也是一篇点睛出彩的文章。

文化改革这篇文章我镇以自身发展定位,想了很多办法,也出了很多点子,真抓实干、大胆创新,无论是在文化引领机制上还是在文化内生机制的激活上,都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文化正逐步显现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领跑”作用。

文化是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动力,文化是软实力,引领作用非常明显,我们要探索,要建立引领机制。

激活催生它的内生机制,这个是文化内部的,也就是说小文化催生大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所以要在这两个方面努力。

一、工作思路
1、以特色文化作统领:当今区域上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没有深度的文化底蕴,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没有开放的地域文化,也就会在发展中失去先机,就会在竞争中落伍。

“让茶香溢醉浉河”“让板栗走向全国”这些文化命题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正在积极打造,形成自己的品牌。

要做好文化引领这篇文章就需要提炼出能够符合本镇实际、带动本地发展的特色文化,树立起一面旗帜,指明一个方向,凝聚一种精神,带动产业
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统筹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以产业开发作载体:实施文化引领,没有优势产业作依托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落脚的。

文化引领不能光喊口号,还是要有产业做支撑,要不然的话也是不能发展的。

优势产业是引领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要开发优势产业。

本镇要围绕茶叶、板栗、旅游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观光、绿色美食等产业,形成规模,形成集群,形成气候。

力争早出效益,出好效益,推动文化蓬勃发展。

二是要加快园区建设。

不管产业是文化产业,还是包含文化因素的其它类型产业,加快园区建设都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人才、技术,形成规模产业。

金河园发展定位是“茶文化旅游”,重点实施了“茶”、“旅游”两大板块,倾力打造“茶与旅游的结合”。

这个试验区要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起到榜样作用,本镇其他试验区都要按照这个思路打造产业园区。

二、工作重点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要破除文化是纯事业的观念,从文化是事业也是产业的角度来思考、谋划;要破除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也是特殊商品;要破除文化产品是纯赔钱的观念,文化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现在不容置疑。

二要创新投资机制。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通过政府投入确保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经营性文化产业以市场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通过多元化投资。

三要以文旅融合作路径
从文化和旅游上来讲,实施文化引领,对东双河而言起码要引领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提升经济效益的一个途径。

文化如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之一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可以带动餐饮、商贸、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促进增收。

三、推进措施
1、开展文化推介活动。

利用我镇靠近市区的区位优势和“茶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展有东双河特色的文化活动,为东双河的试验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巩固文化阵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①完善镇级文化设施,建设新区健身活动广场等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和软件建设,增加书籍和有关设备,发挥文化站作用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②提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在杜河村建设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室内乒乓球室;在刘畈村建一个大型文化广场等深化村级文化引领建设。

③加强各村和市内各学校的互联共建工作,带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3、大力弘扬地域文化,开展以“我为双河添光彩”为主题的全镇征文演讲,使双河魅力能让所有人认可。

4、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五星村,十星户”创评活动,提升村风、民风,摒弃社会陋习,弘扬文明村、文明家庭建设。

调动干群参与建设的热情,最大程度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彰显农村发展变化的“魅力”。

5、深化文化产业建设,树立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体的龙王寺水库风景区、以茶文化为主的金河园、以垂钓文化为切入点的红绫寺休闲垂钓中心为榜样,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并以此为思路模板开发观赏农业、乡土餐饮等有东双河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

东双河镇创新文化引领小组
二0一0年3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