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8.2统计图
8.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五年级 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知识回顾
条形统 计图可以清楚 的看出数量的 多少。
折线统 计图不仅能看 出数量的多少 ,还能看出增 减变化情况。
新课导入
你知道中国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吗? 你知道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中国最南的位置在南沙 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最北的 位置在漠河县,从南到北,距 离在5000公里以上,而且温度 相差也特别大。
2007年男、女生患近视人数最 少,一共是15人,2012年男、 女生患近视人数最多,一共是 108人。(答案不唯一)
达标练习
2.下面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 统计图。 (3)该年级男、女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计2013年 男、女生患近视的情况会怎样? 该年级男生患近视的变化趋 势是从2007年至2012年呈上升 趋势,其中2007年至2010年上 升平缓,自2010年起快速上升。
男、女生患近视的情况会怎样?
达标练习
2.下面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 统计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男生 女生
达标练习
2.下面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 统计图。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伴交流。
甲乙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
温度/℃
14
12
10
8
6
4
2
0
1
2
3
5 6 月份
甲市 乙市
4
小试牛刀
回答下面的问题。 (2)分别说一说两城市平均 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甲市的气温是先上升 再下降,乙市的气温是先 下降再上升。
甲乙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下载
8.2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题引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包括哪几部分?在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课题引入
1、将下面的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
四(1)班男同学喜欢运动项目统计表
运动项目 乒乓球
人数
17
足球 18
跑步 8
克的有( C)人。
A.14
B.15
C.29
②这是一个( C )统计图。
A.单式条形 B.复式纵式条形 C.复式横式条形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5
没有图例,不0 知道哪种
颜色的直条表示A队员。
(1)A队员第( 四)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最多,B队员第二赛季平均每场得( 2)2 分。
(2)A队员和B队员比,第( 四)赛季平均每场得分差距最大。
3.下面是新华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平均每分钟踢 毽子次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女生平均每分钟踢的次数 最多的是( 五)年级,最少的是 (三)年级。
⑤女生最喜欢的玩具是(洋娃娃),女生最不喜欢的玩具是( 小汽车)。
⑥(洋娃娃)玩具喜欢的人数最少,( 跳棋)玩具和( 拼图)玩具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⑦花园小学四年级一共有(123 )人。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8.2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苏教版(1)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8.2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苏教版(1)一. 教材分析《8.2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类整理数据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运算规则。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分类整理的现象,如玩具分类、书籍分类等。
但学生对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意义还不够明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理解分类整理数据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类整理数据的意义。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合作,提高整理数据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类现象,如超市商品分类、文具分类等,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意义。
2.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方法和规律。
3.小组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明确分类整理数据的意义。
5.实践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_人教新课标(2018秋)
复式条形统计图情境,引入新知。
(3分钟)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吗?中国呢?(2)你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城市有多少人吗?2.谈话导入: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让我们一起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中的统计表)题并回答。
2.观看教师出示的统计表,整理、分析数据。
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在统计图的上方中间位置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2)确定横轴和纵轴。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5)根据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二、 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23分钟)1.产生认知冲突。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分别完成教材第95页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①观察这两个统计图,你能很快地比较出各组数据的大小吗?②绘制两个统计图方便吗?应该怎么办?③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那么应该怎样绘制?2.组织学生出示本组绘制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组织学生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回答教材第96页的问题。
5.组织学生独立完 1.(1)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绘制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汇报。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5.独立将教材第96页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6.独立观察并汇报:这两种统计图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调换了。
7.倾听教师总结,明确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
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量,选择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2)请你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自己补充完整根据统计表绘制一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实验小学四年级三个班数学成绩统计表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经历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2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学会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学会绘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这些图表来分析数据。
但是,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绘制图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其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学会绘制。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打印好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模板3.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上面有两家超市的销售数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张图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尝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换数据,再次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8.2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8.2 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案:8.2 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8.2复式折线统计图。
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制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这种图表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理解其表示的数据变化趋势,并能够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所蕴含的数据关系和变化趋势。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模板和彩色笔,以便他们在课堂上绘制自己的统计图。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实际数据,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以一次学校运动会为例,展示一些关于学生跑步成绩的数据。
我会提问学生,他们认为哪种统计图最适合用来展示这些数据。
通过这个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并讲解它们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我会强调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横轴和纵轴的意义,以及如何表示不同数据集的变化趋势。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我会给学生一份关于两个班级学生身高数据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来分析两个班级身高的变化趋势,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数据,让他们自己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解读其中的数据变化趋势。
我会提供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我会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图表来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数据:甲班学生身高(单位:cm):160, 162, 165, 163, 164乙班学生身高(单位:cm):161, 164, 166, 162, 165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8.2《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8.2《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共6题)1.下面是4座城市2010年和2011年的绿地面积统计图,读图,4座城市中,哪座城市的绿化还有待加强?A.A城B.C城C.D城2.笑笑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同学的年龄情况:12岁,12岁,11岁,11岁,10岁,11岁,12岁,10岁。
这时另一位同学也加入游戏的队伍。
他的年龄是8岁。
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3.赵阿姨养了两匾蚕,第一匾有386条,第二匾有395条。
这两匾蚕合在一起不会超过几百条?()A.700条B.800条C.900条4.甲、乙两修路队修路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A.甲队一共比乙队多修3米B.两队的修路速度都在加快C.甲队每天修的都比乙队多5.如图是某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长度的统计图,下午一点半时这个物体影子长度大约是()厘米.A.80B.135C.1606.这是一次期中考试后,四年级(1)班的成绩统计图这次()的及格率更高A.数学B.语文二、判断题(共5题)7.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8.条形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的直条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9.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10.折线统计图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1.条形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三、填空题(共6题)1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________,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________比较。
1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________情况。
________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14.根据统计图填空.(1)李明________成绩最好,张英________成绩最高.(2)李明前三科的平均分是________分.(3)张英的四科平均成绩是________分(4)李明的四科总分________张英的四科总分.(填>,<,=)15.四(4)班同学喜欢棋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如下,根据图片,四(4)班喜欢(________)的人最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2复式条形统计图(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判断题1. 四年级(1)班某小组同学两次跳绳测试成绩如下图。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小方第二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一次。
2.判断对错:测量小华和小军4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如下表:明明根据统计表绘制出下面统计图:二、填空题3.在下图中,________组男生多.________组女生少.4.看图填空.(1)________年级人数最多,________年级人数最少.(2)________年级男生人数最多,________年级女生人数最少.(3)全校共有女生________人.(4)________年级和________年级男生人数同样多.(5)五年级女生比一年级女生多________人.5.看图填空。
________年级获纪律红旗最多,是________面。
________年级获纪律红旗最少,是________面。
________年级获卫生红旗最多,是________面。
________年级获红旗总数最多,是________面。
二年级比五年级的红旗总数少________面,四年级比三年级的红旗总数多________面。
6.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1)________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________本.(2)教育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________本.(3)从1999年到2003年,科普类图书共购买________本.(4)________年购买的教育类和科普类图书同样多.(5)________年购买的教育类图书和科普类图书差值最大,差是________本.三、单选题7.看图回答(1)男生得()的人数最多.A. 优B. 良C. 达标D. 待达标(2)四(1)班共有学生()人A. 50B. 49C. 51(3)等级为良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倍.A. 4B. 5C. 68.你看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哪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A. 鸭B. 羊C. 豚鼠D. 狮子E. 猪9.如图是某校初一年级各班的人数统计图,根据图回答该校初一总人数和初一(4)班占初一级总人数的百分数分别是()A. 204和百分之五B. 200和百分之二十C. 200和百分之四D. 204和百分之四10.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丨苏教版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按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
2.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积累一些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经验,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使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孩子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情分析: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了解自然地最基本方法之一,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的统计活动,而分类过程既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
学生对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也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但是缺少对分类记过的直观感受与具体方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1.出示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分一分2.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整理后的图形与没有整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的好处:整齐、能很快速的知道分别有多少个、谁最多等等)3.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猜猜看这是哪里?1.师:在童心园里你看到有哪些人?(生:有老师,有学生。
)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贴板书:看书,下棋,做游戏)(评:哦,他们参加的活动不同。
)那,从这幅图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同桌之间先相互交流交流,开始。
2.提出问题请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贴问题)(1)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老师比学生少多少人?)(2)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3.激发分类的需要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知道老师比学生少多少人?怎么做?就是要把图中的人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8.2条形统计图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8.2条形统计图【精品】一、单选题1.全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A. 茄子B. 西红柿C. 青菜2.某超市甲乙两种产品,9﹣11月份的销售情况如图:●注:深颜色是乙品牌.现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9﹣11月,每月的销量都是甲品牌大于乙品牌;②9﹣11月,甲品牌的利润大于乙品牌;③9﹣11月,甲乙两种产品的平均销量都在150件以上;④照这样估计,12月份的销量应该很乐观.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3.王先生开了一家店,下面是这家店2011年上半年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你帮他算一算,上半年是盈利了还是赔本了?•A. 赔本了B. 盈利了C. 正好收入和支出相等,既没有盈利,也没有赔本4.下面是五一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纵向条形统计图,将它转化成横向条形统计图,正确的是哪一个?•A.B.5.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统计表中的数据。
()A. B. C.二、判断题6.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7.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8.条形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
9.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10.下面是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1)卖出的服装黑色比红色多。
(2)卖出的服装M号的比L号的少。
(3)每种颜色的服装都是L号卖得多。
(4)每种号码的服装都是白色卖得多。
(5)卖出的服装中白色的最多。
(6)卖出的M号服装中红色最少。
三、填空题11.某地区5月份和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项内容。
12.下面是李明调查他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1)男生喜欢吃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吃________的人数最少。
(2)女生喜欢吃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吃________的人数最少。
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1)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
新知探索
4).问题4: 各种随机因素都是独立的,有些因素又无法量化. 你能否考虑到这些随 机因素的作用, 用类似于函数的表达式,表示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的关系吗?
Y bx a e,
E
(e)
0,
D(e)
σ
2
.
①
可以解释为父亲身高为 xi的所有男大学生身高组成一
个子总体,该子总体的均值为bxi a ,即该子总体的 均值与父亲的身高是线性函数关系.
而对于父亲身高为 xi 的某一名男大学生,他的身高 yi 并
不一定为 bxi a ,它不仅是该子总体的一个观测值,这 个观测值与均值有一个误差项 ei yi (bxi a) .
变1 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单位:百万元)与销售额y(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 应数据: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1)画出散点图; (2)求回归直线方程.
练习巩固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
样本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y与x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练习巩固
(2)列出下表,并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新知探索
问题6:你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产生模型①中随机误差项的原因吗? 产生随机误差e的原因有:
(1)除父亲身高外,其他可能影响儿子身高的因素,比如母亲身高、 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锻炼时间等.
(2)在测量儿子身高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精度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3)实际问题中,我们不知道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的相关关系是 什么,可以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近似这种关系,这种近似
2020_2021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
有5名学生的数学和化学成绩如表所示:
学生学科
A B CDE
数学成绩(x) 87 76 73 66 63
化学成绩(Y) 78 66 71 64 61
(1)如果Y与x具有相关关系,求经验回归方程 = x+ ;
(2)预测如果某学生数学成绩为79分,他的化学成绩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n
(xi- x )(yi- y )
=1-(-2.8)2+(-01..625)1 2+0.52+1.52+22 =1-01.56.5718 ≈0.9587. (4)经验回归方程 =1.23x+0.08,所以当 x=10 年时, =1.23×10+0.08=12.38(万 元), 即估计使用 10 年时维修费是 12.38 万元.
【类题通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解释变量和响应变量; (2)画出解释变量和响应变量的散点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否存在线性关 系等); (3)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 (4)按一定的规则估计回归方程的参数; (5)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残差分析,判断拟合效果.
【解析】由题意e为随机变量,e称为随机误差.根据随机误差的意义,可得E(e) =0. 答案:0
主题2 经验回归方程的求解 如何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分析?
提示: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其步骤为 画散点图,求经验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经验回归方程对模型刻画数据的效果 进行分析,借助残差分析对模型进行改造,使我们能够根据改进模型作出符合 实际的预测和决策.
为研究质量x(单位:克)对弹簧长度Y(单位:厘米)的影响,对不同质量的6个物 体进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x 5 10 15 20 25 30 y 7.25 8.12 8.95 9.90 10.9 11.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8.2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检测题(有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检测题《第8章8.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单选题(共6题)1.某超市甲乙两种产品,9-11月份的销售情况如图:●注:深颜色是乙品牌.现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9-11月,每月的销量都是甲品牌大于乙品牌;②9-11月,甲品牌的利润大于乙品牌;③9-11月,甲乙两种产品的平均销量都在150件以上;④照这样估计,12月份的销量应该很乐观.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2.小明看一本童话书,前4天看了15页,后5天每天看6页,平均每天看()页。
A. 5B. 5.5C. 63.四个同学在玩计算游戏,小强出了下列四道算式,提问得数大于300 的是哪一个?小丽反应最快,并且答对了,她选择的是()。
A. 872-539B. 167+98C. 872-579D. 400-1014.下图是某小区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A. 二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比其他垃圾多B. 这四个月中,其他垃圾的总量比厨余垃圾多C. 四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一月份的4倍D. 三月份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共有27吨。
5.这是一次期中考试后,四年级(1)班的成绩统计图这是()统计图A. 条形B. 折线C. 扇形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①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③两个小数的积可能是整数④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图例区分两种量A. 4B. 3C. 2D. 1二、判断题(共5题)7.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比较出数量的大小。
()8.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9.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要用折线统计图。
()10.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11.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三、填空题(共6题)12.条形统计图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 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难点1.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示例,数据集。
2. 学具:空白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学生对统计图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图的作用。
第二阶段:讲解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阶段:实践1. 给学生发放数据集,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统计图的依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第四阶段: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强调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数据集,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它的优点是什么。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读统计图表ppt课件1
• 1、从统计图表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 2、纵轴上数字的位置及表示的意义。
• 3、根据这张统计图进行预测,你认为暑假 播放什么节目,会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呢? 为什么?
人数 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节目 0
科幻 动画片 体育 电视剧 歌舞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referenc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thank you
(1)二年(1)班喜欢(动画)片 的人最多,喜欢( 体)育 的 人最少。喜欢( )科幻和( )电的视剧人同样多。
二(2)班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项目
踢毽子 踢球
游泳
跳绳
人
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2最喜欢的水果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2最喜欢的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最喜欢的水果的概念,理解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最喜欢的水果的概念。
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3. 统计表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最喜欢的水果的概念,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统计表、调查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引出课题。
2. 新课:讲解最喜欢的水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表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最喜欢的水果的调查,收集数据,绘制统计表。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最喜欢的水果。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统计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最喜欢的水果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包括概念、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调查家人最喜欢的水果,绘制统计表,并进行分析。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最喜欢的水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式 折 线 统 计 图
9
10
11
12
13
14
时间/届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 金牌数量最多? 第11届 第14届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第10届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 会上的表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 行比较。 2、 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 描点、连线、写数据
怎样很快地比较两个国家获得金
牌数量的变化情况?
你打算怎么办?
合 二 为 一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数 中国 金牌/枚 统计图 韩国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61 28 54 63 65 94 93 137 129 96 183 150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届 数
枚数
国家
9
61 28
10
94 93
11
183 54
12
137 63
13
129 65
14
150 96
中国 韩国
还有其它方式来表示吗?
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 金牌数统计图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61 94 137 129 183 150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 金牌数统计图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金牌/枚
金牌/枚
单式折线统 80 60 计图
40 20 28
100
93 63 65
96
54
9
10
11
12
13
14 时间/届0来自91011
12
13
14 时间/届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特点: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 能看出数量的多少。